有大神知道前景理论案例中的前景值什么意义吗

& 新闻客户端 &
前景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作为一名作过有关风险决策综述的心理狗,看到这种问题简直无法忍住揪住你说上十分钟Tversky有多叼的冲动。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一种风险决策的理论,叫做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力图描述“人们是如何进行决策的”这一问题,其前提假设是价值函数。
大概是这样子。自己照的书别嫌弃。
他们认为,风险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关注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根据这个价值函数,人们表现出了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翻译为损失规避亦可),也就是说,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Kahneman和Tversky(1984)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被试一个掷硬币打赌的机会:掷一次硬币,若正面朝上,被试获得20美元,若反面朝上,被试损失10美元。因为人们的损失厌恶,大部分被试拒绝参加这个游戏,即使平均每一次掷硬币他们都有5美元的预期收益(根据期望效用理论)。
人们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Risk Aversion),而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Risk Seeking)。Kahneman和Tversky(1984)发现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确定的800美元收益,而不是85%概率得到1000美元,即风险规避;同时,当被试面临两个选择:肯定损失800美元,或85%概率损失1000美元,大部分被试选择后者,即风险偏好。
在前景理论的研究中,其中有一个主线是框定效应(Framing Effect)。
Tversky和Kahneman(1987)使用一个亚洲疾病问题,告知一组被试在美国可能有一次亚洲疾病的爆发,而且预计有600人因此丧命。现在有两种方案来应对:
方案A将救活200人;
方案B有1/3概率救活所有600人,2/3概率一个也救不活。
在这种积极框架下,虽然两种方案平均都可以救活200人,但72%的被试赞成方案A(即风险规避)。
而同时,另一组被试被告知:
方案A会导致400人死亡;
方案B则有1/3概率无人死亡,2/3的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尽管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但在这种消极框架下,78%的被试选择方案B(即风险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Kahneman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乍一看,wow,它比期望效用理论更好地描述了人们的决策行为,而且这种价值函数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但仍然有许多人提出了异议,比如:
有人(Hardman等人, 2002)认为价值函数缺少研究逻辑,属于现象学模型;
Ritov(1990), Wang(1996), Anderson(2003)认为其忽略了社会与情绪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不过别担心,Tetlock在2002年提出Social Functionalist Approach引入了社会和情绪);
该理论没有重视个体差异(这个说起来就多了!Lopes, 1987, 将个体分为了风险规避者和风险偏好者; Josephs, 1992, 引入了自尊变量; 等等等)。
另外,Kahneman等人集成了Simon的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代表性启发法、易得性启发法和锚定与调整启发法。(以下源自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
代表性启发法是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易得性启发法是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以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评估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评估作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As for its application, sorry...一定是我认识还不够深刻。请各位大神帮忙补充吧。或者题主先看看前景理论_百度百科 解解闷儿。度娘虽然说得不严谨,但作为普通科普还是可以的。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63 - 291.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84).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9, 341 350.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7).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In R.Hogarth & M. Reder(Eds.), Rational choice: The contrast between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来源:知乎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question//answer/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本文来源:知乎每日精选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果您对搜索结果不满意,可以在百度中搜索“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前景理论在风险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前景理论在风险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出自 MBA智库百科()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的四大研究成果,即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及(Over confidence Theory)。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条件下的,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和(1953)发展的。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和损失的多少。
  前景理论(PT)首先由国外学者和()(1979)(用KT代表两个作者)明确的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在风险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
  一是他们发现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他们称之为()。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导致了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收益时的以及当选择中包含确定性损失的风险寻求。
  二是他们还发现了(),即当个人面对在不同前景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的问题时,他们会忽视所有前景所共有的部分。会导致当一个前景的描述方法会改变个人决策者决策的变化。
  三是KT发现了(),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为了补偿这些VMUT所不能解释的关于个人行为的特征,KT提出了新模型PT。
  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
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前景理论引申出的四个基本结论
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的()
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3、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参照依赖) 
4、大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损失效应) 
  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损失的痛苦比获得所带来的喜悦更敏感,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的理论从最早的,到后来的,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的充分展示了人的决策行为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分析、指导人的行为决策。和特威尔斯基在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于1979年正式提出了新的关于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人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发生以及人对事件结果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为第一阶段,评估与决策为第二阶段。为了评估决策需要,人们通常在第一阶段对事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简化,但是不同的整合、简化方法会得到不同的事件及其组合,并导致人的非理性行为和框架依赖效应,即人对同一问题的最后决策的不一致。前景理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的运用,概括起来基本内容主要有四点:
  (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加看重的是财富的变化量。
  (2)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获得前景时更加倾向于实现)而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
  (3)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即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要大于后者。
  (4)前期的决策的实际结果会影响后期的和决策。前期盈利可以使人的增强,还可以降低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会加剧以后亏损的痛苦,程度也相应提高。
  面对,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来看两个好玩的试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性赢得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会选A,这说明人是的。二是有这样两种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会选B,这说明他们是的。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实验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第一个实验中假设你刚刚赢了2000元(以此为参照),那么如果你选了A就相当于肯定损失了1000元;选B50%可能性赢2000元就相当于50%可能性不损失钱,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可能性损失2000元。
这个似乎玩文字游戏的实验结论对是很有意义的。举个例子,一家公司面临两个决策,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元,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盈利3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这时候如果公司定的盈利目标比较低,不如说100万元,那么A方案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元,而B则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赚200万元。A和B都是获得,那么大多数人会选A方案。但要是公司定的目标比较高,比如是300万元,那么大多数人会选B方案,会抱着说不定会达到目标的心理,去拼一下。这说明(决策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
前景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决策现象。比如群体在奖惩决策时,奖励往往是就低不就高,惩罚往往是就宽不就严。为什么会有这种向中间回归的趋向呢?可以这么解释:获奖励者并非大多数人,多少有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名誉,多几块钱少几块钱人们不会太在意;受到惩罚者也非大多数人,名誉上已经惩罚了,物质上象征性地惩罚一下, 给人改过的机会。这就像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对营销措施的启示
  把前景理论引入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非常合拍的验证,可以举出生动的例子。把这个理论引入,应该注意各项营销措施,例如:
  1、在推出营销措施时,我们的措施要明确而实在,因为人们在面临获得时会注意,恐怕上当受骗,以为会中圈套。有时营销徒有虚名,有时好事不被看好。所以我们的要实在,我们对方案的宣传要明明白白。
  2、不要轻易取消以前的营销措施,因为人们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他们会感到吃了亏,来的不是时候,因此而对酒店的一切感到不信任,使酒店蒙受生意和信誉的双重损失。如果确实要有新的变动,可以采取改变营销办法的变通措施。
  3、在决定一项营销措施时,要考虑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因为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如果取消以往的营销好处,人们会非常不满。把曾经有过的优惠去掉,还不如当初就根本没有。
  二、对营销宣传的启示
  营销宣传也是大有学问的。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之和要大于把两个获得加起来一次所经历的高兴程度;而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程度之和。因此,在营销宣传中要注意如下操作。
  1、如果有几项营销措施出台和宣传,应该把它们分别推出和宣传。
  2、如果有几个价格上调的收费,应该把它们放在一起推出和宣布。
  3、如果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就应该一起推出,使其带来的快乐超过带来的痛苦。
  4、如果有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就应该分别推出,使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致以被坏消息的痛苦所淹没。
  一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和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相比,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因此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只能使其描述性越来越好,换句话说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
  二是前景理论的应用研究,尤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还不足,前景理论作为风险下决策的描述性模型,其应用价值非常大,应用范围也非常广,而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因此应用范围方面还有待拓展。
  在做演讲时,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他就是终身教授、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奚教授用来研究、、等学科的问题,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
  看上去很美---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
  如果有两个匹萨,他们的配料和口味等其它方面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比另外一个更大一点,你是不是愿意为大的匹萨支付更多的钱?
  答案似乎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人应该都是理性的,对于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东西支付更多的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决策却并不总是如此英明。
  来看一个奚教授于1998 年发表的冰淇淋实验。现在有两杯冰淇淋,一杯冰淇淋A有7,装在5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上去还没装满。你愿意为哪一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呢?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评点:也就是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决策所依据的参考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实验表明: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 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 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这契合了等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比如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的。
  再来看一个奚教授做的餐具的实验。比方说现在有一家家具店正在清仓大甩卖,你看到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碟,共24件,每件都是完好无损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买这套餐具呢?如果你看到另外一套餐具有40件,其中24件和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完好无损,另外这套餐具中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你又愿意为这套餐具付多少钱呢?结果表明,在只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况下,人们愿意为第一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
  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反而少了。因为到底24件和31件算是多,还是少,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引起注意的,但是整套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却是很容易判断的。
  瞧,人们还是依据比较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判断的,尽管这并不划算。其实,大到的都可能发生这种偏差。来看这样一个实验。比如说太平洋上有小岛遭受台风袭击,联合国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支援多少钱。假设这个小岛上有1000 户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如果你是联合国的官员,你以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但假如这个岛上有18000 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了(你不知道前面一种情况),你又认为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一种情况下的损失显然更大。可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 万美元,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 万美元。据说,这个实验从一般的市民到政府官员,屡试不爽。
夏飞.前景理论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03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91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90页& 18页& 21页& 5页& 3页& 3页& 5页& 72页& 2页& 49页
本条目相关资讯
日 日 日 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17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前景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景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