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 这个职业在supply chain国内前景的前景怎样

Quant 这个职业在国内的前景怎样? - 知乎3587被浏览383311分享邀请回答/question/20183706/answer/有讨论。你可以参考。长期,如果市场健全了,我个人觉得Quant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首先可以做的东西很多,国外过去30年的成果基本可以照搬来试验效果,其次国内的市场属于高度不有效市场,套利机会非常多,Quant可以在天朝的热土赢来黄金时代。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市场由散户主导向机构主导转变的过程中,数量化策略及数量化风险控制的兴起是必然趋势。冯仑在《野蛮生长》里面写,要在国内找商业机会,就看看美国50年前流行什么就行了。这句话很对,你看看华尔街30年前在搞什么,很可能就是国内市场未来几年的热点。美国也经历不靠谱的庞兹骗局横行时代,经历了庄家风行,经历了投机者英雄主义时代,最终发展到今天。我个人相信,的这段Quant黄金时代也会在中国重现。897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职业交流]在国内做Quant就这么难.
读了N年书,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出来,年级一大把了,还得每天看书看到12点,地铁上都不能闲着,金融,统计,编程,建模,英语一个都不能少,一边是CFA,一边是C++,路漫漫却看不到未来,年薪才十万不到,没医疗,没保险,虽然不能一味看钱,但也得养老婆不是,关键是想跳槽都没地方去,不过还是有跳的地方,那就是从租的房子里跳下去.
说了半天不如说说什么公司啊
还不错了 这世道
忍忍吧楼主,现在做quant虽然难了一点,但过几年市场需求大了,你那时候就会非常非常非常之牛B了。加油!
quant。。。理学专家。。。没听说过~天涯什么职业的都有啊。。
楼主的职业只可能是总行、基金、大证券公司别急,楼主的职业肯定会大放光芒的,我很羡慕啊!!
放下心来,不要浮躁了.其实既然你准备做Quant,心态很重要
多谢各位,我是本着十年磨一剑的想法的,不过在大城市,买房的压力实在太大,毕竟是结了婚的人,已经让老婆等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哪天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心里不安啊,难免浮躁。自己还是要继续积累,做Quant是学无止境,我现在不到30已经开始脱发,等我头发掉光那天,就是出头之日。
国内的quant一般叫什么啊
等我头发掉光那天,就是出头之日。~~~~~~~~~~~~~~~~~~~~~~~~~~~~~~~~~~头发掉光,头是出来了
楼主方便告诉qq或msn吗,大家交流交流?
10万不到,估计不是做的真正意义上的quant吧。楼主具体从事哪方面的。偏Trade还是Risk还是Development
在一个小公司做,偏trade把,risk和development也都参与过,主要做微观结构,不过更希望做portfolio方面.
都快10万了还少啊,看来天涯的人真有钱阿。。。
@随风而逝28 12楼
18:26:00在一个小公司做,偏trade把,risk和development也都参与过,主要做微观结构,不过更希望做portfolio方面.-----------------------------求LZ经验!!!!8年过去了,情况如何
大家还在看查看: 39626|回复: 35
[Warald美国职业谈]由Quant的工资说起 - 谈一下专业/职业选择的一个问题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00:35 编辑
一个博士的客户,跟我说高中和大学同学里都有人从统计本科转去自费读工程(),希望将来能做Quant,挣大钱,还说那个谁谁啊,你去读博士,要5年毕业,人都读老了,就算是名校,怎么比得上这一年多硕士毕业就进入金融行业挣大钱的?
.1point3acres缃
这种MS+数年工作经验 vs PhD的讨论,一亩三分地论坛里面有一些精彩讨论,我前面写的&为PhD正名-说说phd的一些问题&一文,也侧面涉及了。这篇文章,不打算继续掐这个话题,也不打算详细说quant这个职业,我只point out一个在作判断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因素。. 涓浜-涓夊垎-鍦帮紝鐙鍙戝竷
.鐣欏璁哄潧-涓浜-涓夊垎鍦
话说做quant的工资很高,以前经常听人说基本工资(base salary)十来万,再加上奖金(bonus)十来万甚至更多,一年二三十万美元很正常;CS、数学、物理、统计、各种各样的Engineering专业,都有数学和编程好的phd转去作quant,比如说物理博士们,有可能可以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摇身变成华尔街精英;俺认识的EECS小硕里,也有一些人工作几年后,跑去CMU等几个顶尖program,读MFE/MSCF这样的专业,朝着quant转去。
. 1point 3acres 璁哄潧
这两年,quant的需求少了,据说纽约那里,新人能有工资10万+工资的20-30%作为bonus,就算不错的了,工资更低的都有;我也有作了几年的朋友,物理的PhD,说自己加起来也就是20多万一年。刚才看了一下CMU MSCF的2009年的就业报告,国际学生加起来也不过10万而已。
乍一看,的确是像我前几年写的《学什么专业能挣大钱》一文里说的,这类工作只要一旦找到了,就轻松跨过10万的门槛了。如果您不满意我用10万美元低薪来诬蔑金融精英,那我们就笼统的都说一年15万吧,或者20万也行,完全随便,您喜欢凭想象inflate到多少就算多少。iamxiaoning1980.不过,先不要着急下结论,建议您考虑一下这类工作的强度: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 鐣欏鐢宠璁哄潧-涓浜╀笁鍒嗗湴
朋友的部门里,刚开始作quant的新人,大家在一个厅里做前排,open space,senior的员工做后排看着,所以一点懒都不能偷,早7点上班,晚上半夜12点半到家,睡不了多久,就得爬起来上班;senior员工工作强度要小,大概工作12小时;早上开盘和晚上收盘之后工作比较忙,中间可以稍微放松;有时候一天工作忙下来,累得洗澡的时候都能差点睡着了;至于周末,全拿来补觉休息了。
. Waral 鍗氬鏈夋洿澶氭枃绔,
朋友自嘲说是40岁以前拿命换钱,身体垮了,40岁以后再拿钱买命,我说,你就是一文弱书生,这强度,真的能工作到40岁吗?
回到能把人都读老了的phd上,无论是统计还是EECS,博士们找到10万左右年薪不难,就算是小硕,美国很多地方也可以找到七八万的工资,尤其是技术好点的developer。除了开始上手时期和偶尔加班,多数人一天也就是8小时工作,这也包括了时间不等的上网灌水和开会磨洋工,至少我的朋友圈子里,哪位如果每天实实在在编程干活的时间超过四五个小时,那就算是对得起工资的忙人了。
现在cs牛点的PhD,一年整个offer package也能拿到15万,google那里,刚毕业的博士,来个10万base salary加上工资20-30%的bonus,很普通;今年我听说的工资最高的assisant professor,生物统计专业,12万5,而且是9个月的base salary。如果你觉得我是在把高端例子说成普通情况,fine,这些专业,10万总收入总该有了。-google 1point3acres
在美国,加班费是要另算的,比如说正常的8个小时工作,你每小时挣40美元,但是加班要牺牲你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所以如果还按照每小时40算,就亏死了,据说美国有些地方是按照正常时薪的1.5倍来算加班费的,而且超时工作的时间越长,时薪得越高才行。因此,这帮时不时在网上到处瞎转的 high tech民工或者华人大妈们,真要戒网戒聊,每天工作12小时累到洗澡都能睡着觉,那工资怎么也得double到20几万才算够本。
刚才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quant,纽约那里平均15万年薪,据说办理 iamxiaoning1980.,quant analyst大概是10万,这个应该更接近新人身价,warald就不管工作年数、不管你是哪种quant(desk、research、 whatever)、不管公司给多少bonus,把你一年收入统一算成20来万好了,这个收入跟EECS/Stat相比,没多大优势,纯粹是高强度+长工作时间堆积出来的。
感觉quant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以前随着金融行业的火爆,可以拿到的巨额奖金,现在大大缩水了;同时近年来,EECS统计博士们的工资稳步水涨船高,一消一长,对比之下,quant的光环要消失了。
我写这个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来黑quant的名声,以后也许会出现新的需求,导致金融行业继续开给quant职位巨额工资,或者 quant工作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但是我觉得有些人尤其是国内的学生们,经常是在过时或者残缺的信息基础上作影响人生的决定,或者是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
. more info
如果你很在乎总收入,quant依然是个好的职业选择;EE、CS、统计是理工科里收入最高的,如果换成其他专业,我上面的比较也未必成立。以前也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两口子一心扑在挣钱上,辛苦作了几年quant,期间生活节俭,然后带着百万美金,移居到新加坡,凭着华尔街的积累,在当地找到不错的工作,也买了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 这个故事真假我想不起来了,但是挣几年钱逃离纽约的典故倒是听说过几起。
但是,你首先应该问自己,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你愿意放弃正常的生活以挣钱为中心还是normal salary + normal life?你准备好了做高强度的工作吗?
让很多从来都没出过校门的学生们,尤其是本科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貌似要求也高了点,好像对有些人,大体知道个啥啥专业就业好或者申请人嗷嗷的多就够了,但是现实逼人,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上错了船,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不说,到后面要改,就很麻烦了。
---- Warald ()&&
& && & & &
欢迎转载,转载必须保留我的ID/Email/Blog,谢谢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Warald 于
07:05 编辑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一个比较成功的quant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哈
[经验] 记清华学子的毕业五年: 由电子到金融
金融, 统计, 行业, 创业, 互联网
【转贴】-google 1point3acres
发信人: MicroQuanta (量子之光), 信区: Career_Investment ...
tracy1989 发表于
感觉这文章里面很多描写充满了文学色彩,是为了让国内的人来读来崇拜的,无论是对朗讯工作的推崇,还是对ucla的学习的描写,可以理解为哈佛女孩之类的文风。-- 去个朗讯就吹成这样子,咱论坛里去微软的泡面mm,据了微软15万offer的montaguhu如果出场,金融公司里的人还不得爬着见他们?如果按照这个写法,这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的如何如何,咱们论坛里的zach, duanmu, yingcheng那还不得上中国青年报?
我的理解是这个人工作几年,然后去ucla自费读统计硕士(ucla会给电子背景的申请人全奖??ucla统计给大陆的硕士申请人全奖吗??),毕业时候正好赶上2009年美国就业最萧条的时候,在美国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被迫回国,回国找不到满意的职位,干脆去了留学咨询公司,但是这个职位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没很大前途,不能作为终身主业,而且自费念书,最终只能做跟专业教育无关的留学咨询,也算是不得已的选择,够颓废的。
然后他继续海投简历,终于找到了唯一的一个工作,至于香港的quant developer待遇和发展前景如何,这个俺我不知道,不过肯定比做留学咨询小员工要有前途。当然,如果他没拿到这个唯一的offer,估计还得继续作留学咨询,同时继续投简历。
09年初毕业,如果今年还找不到跟专业相关的职位,2年不做本职工作,最起码专业知识很可能就废了,投资几十万读的书算是白念了。
还有,这个人说自己09年初提前毕业,他是07年入学的,08年底差不多也修完学分了,09年初正式拿学位算是正常吧?咋说的提前毕业好像隐隐算是优势似的,照这样子,那些1年毕业的master不更牛?美国这里master,就算早一点毕业,也无非就是暑假选个课或者哪个学期多选门课而已,而且早点毕业也未必就是正确选择。
看了这个总结,就是一句话,做人得会得瑟男会ZB啊,再颓再不如意也得说的像是自我伟大选择似的,然后一旦有了一点小成功,一定要跳出来自己摇旗给自己呐喊。
. from: /bbs
所以我说,要是咱们论坛里的id们,甚至包括一些潜水的,做人也这样子的话,早就上中国青年报了。. more info
精华主题学分
高级农民, 积分 14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3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一个比较成功的quant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哈
[经验] 记清华学子的毕业五年: 由电子到金融
金融, 统计, 行业, 创业, 互联网.鏈枃鍘熷垱鑷1point3acres璁哄潧
发信人: MicroQuanta (量子之光), 信区: Career_Investment
标&&题: 记毕业五年 — 由电子到金融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6 09:41:21 2010), 站内
我进入金融业纯属偶然,2009年从美国回到北京时,是怀着一腔热忱回国创业,想在互联网或IT界大展拳脚。无奈金融危机之下,国进民退之时,创业过程一路受阻。当时想,既然眼下最缺的是钱,那就进入一个最赚钱的行业,于是选择了金融业。
. 鐣欏鐢宠璁哄潧-涓浜╀笁鍒嗗湴
个人背景:
清华电子系1字班,2005年本科毕业
2005年即入职朗讯,任系统工程师
2007年全奖前往UCLA读统计学硕士. from: /bbs
2010年初加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任Quantitative Developer。负责模型建立、系统维护以及C++与各种脚本语言上的研发。工作地香港
关于对冲基金:
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金融业之于其他行业的作用不可忽视。金融业是一个充斥着激情与挑战的行业,对冲基金无疑是金融行业领军的代表。在中国大陆,由于金融市场正在逐步放开,2010年4月份伊始,理论上刚刚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对冲。此前,或许有认为最赚钱的是投行的IPO;其实不然,相比于对冲基金,投行的利润少得可怜;了解对冲基金的也许知道,1992索罗斯狙击英镑,1997亚洲金融危机,都与对冲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0年欧盟为阻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提出遏制对冲基金,在英国的反对下未能实现;由此可见对冲力量之一斑。
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投行人士纷纷转投对冲,一时间洛阳纸贵。对冲基金始终维持在一个小的规模,比如,投行在亚洲区可能就有几千人,但对冲基金在全球总共也只有几百人;平日所说的对冲基金的大小不是指员工数量,而是指它所管理的资产的总量。Citadel也有投行和商行部,但最出名的还是它的对冲部。这种小规模高利润的模式使得对冲基金的酬劳极为可观:以香港为例,无经验的新人入职年薪百万港币起;此外,免费三餐食品饮料,免费家属医疗,顶级健身俱乐部,高额退休金,等等福利亦囊括其中。
比起IPO,对冲基金的工作比较轻松。不需各地跑来跑去,时间大致上按照金融市场时间走。比如我们负责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和台湾的亚洲市场,工作时间是早7:30(日本与香港有时差)至晚5:00;当然,要适当延长一些工作时间,以便处理邮件和维护系统;至于节假日,由于股市也要休市,所以按惯例休息。. more info
. more info
个人经历:
2005年本科毕业时,权衡了美国PhD与国内工作后,我选择了后者;于是进入了贝尔实验室(朗讯)。朗讯是一个好的起点平台,宽松的环境,严谨的流程,优厚的薪水与出差补助,领先的技术,友好的氛围。近日,与昔日同事闲聊时,很多人都感叹在社会上晃荡了许久,换了一些工作,最怀念的是朗讯清晰的工作流程与友善的管理氛围。
作为500强的朗讯,其技术的确是全球领先的。朗讯的服务器与对冲基金使用的大同小异;朗讯的系统涉及到与第三方各种系统的集成,这恰好与对冲基金多服务器的结构形成了对应。Citadel美国总部面试我时,听说我曾就职于朗讯,当时面试官的喜悦即溢于言表。
,在朗讯工作的两年里,我很开心,虽然只在北京停留了3个月,其余全部在国外出差;但这种经历让我成长。朗讯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将我从一个没有出过国门的大学毕业生塑造成有远见并思路清晰的社会人。
. 涓浜-涓夊垎-鍦帮紝鐙鍙戝竷
2007年,我做技术有些腻了,毕竟,技术领域里,重复性的劳动比较多。脑子有些木了,于是想去学学数学,锻炼一下思维和头脑;反复斟酌之下,选择了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专业——统计。于是,改行申请美国大学统计系的研究生。
. more info
进入UCLA,是我另一个幸运。UCLA的学术水平绝对可称一流,这在我毕业后更有着深刻地体会。2009年末,我在香港大学金融系做研究员,在我第一个金融模型的实现中,全部采用UCLA课堂上老师教授的Optimization方法以及编程语言,关键的部分也是源于我UCLA同学硕士论文给我的提示。如果不是UCLA的学习,我至少还要多花一个月时间查阅资料,编写算法。常有人抱怨,硕士期间没有学到东西,其实不然,这些收获,只有在进入日后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出来。
UCLA的生活比较悠闲,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规划,享受加州的阳光海滩,品味美国第二大城市。UCLA在对我价值观念及性格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在清华的生活是苦行僧一般,四年基本没出过大学校门,附近的颐和园也未曾去过。可以说,清华给我动力,让我不断前行,超越自我;UCLA给我闲暇,让我吸收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塑造自我。这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华与UCLA,平衡了我的思想与灵魂。
2009年初,我提前完成了硕士学业,申请毕业,准备启程回国。憧憬着在国内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慢慢做起。无奈金融危机与国进民退让我处处受阻。我才发现自己的力量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小。在中国创业,我还差得太多。于是不得已,我采取迂回的路线。
. 鐗涗汉浜戦泦,涓浜╀笁鍒嗗湴
2009年4月,我进入留学咨询公司,旨在锻炼自己的营销能力。骄人的销售业绩让我自豪,老板也因此准备提升我做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到此,似乎我的人生将走上这条轨迹,但命运在那时一直在不停地在与我开着玩笑,曾经最坚固的堡垒轰然坍塌,由于种种原因,我再一次改变了人生的航向。这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那时,我有些怀念朗讯,怀念美国的生活。人,只有当人生的低谷到来的时候,才发现自身是多么渺小;与原来以为可以掌控一切的自负相比,如今的我是多么的讽刺。收起无聊的思绪,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找一份工作。虽然这绝不是因为缺钱,而仅仅是因为周围某些落后与世俗,以及我为周围某些愚蠢做出的让步。.鐣欏璁哄潧-涓浜-涓夊垎鍦
2009的确不是一个找工作的好年景,我对北京各大金融机构的海投,几乎全军覆没。唯一的面试是Citi Group的管理培训生;不知是大陆特殊的环境还是金融危机,让花旗的管培变了味道;对我而言,这成了一个纯粹扯蛋的项目;于是乎我退出。最终的战果,我只是拿到了与金融略为相关的IBM研究院的offer。相隔许久,事后在一位美国同学(已回京,目前就职于CITIC Security)的点解下,我豁然开朗:,四年时间足以时过境迁,2005只需投简历就可以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如今北京找工作竟需要那么多“潜规则”,无怪乎我金融求职全军覆没……
. 鍥磋鎴戜滑@1point 3 acres
偶然机会,发现网上香港大学金融系招研究员一名,于是报名。2009年底,进入港大做金融建模。
2010年初,完成一个金融模型后,重新网上求职。由于不了解香港的求职网站,只是在google上作了简单的职位搜索。一轮一轮的面试,offer,background check,drug screening;按简历投出时间算,两个月后,我进入Citadel做Quant Developer。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喝着果汁,嚼着薯片,看着窗外美丽的中环夜景,思绪翻滚。香港,以前从未想过要来到这里,人生的际遇啊,真是无法预计…… Anyway,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努力吧!
对冲基金面试及流程:
. 鍥磋鎴戜滑@1point 3 acres
对冲基金的面试一般来说非常挑剔,而Quant的面试又涉及到各式各样的问题,IQ测试、概率、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值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开放问题……无所不包。而后来接触到的猎头们也都和我说,Citadel是业界最成功也最难进入的公司,Citadel的offer,意味着卓越中的卓越。
不得不承认,Citadel的效率非常高,一般的大投行在简历投出一个月后才有HR打电话进来。但Citadel在我简历投出两天后,HR Manager就约我电话面试,主要测试一下English 和 Personality,涉及到 resume question,也测试反应速度。结束时即被告知,would advance me to the next round。我随后给她发了一篇我做的模型的技术文档,并表示感谢。.鐣欏璁哄潧-涓浜-涓夊垎鍦
两天后,去office现场技术面。面试官,即我现在的manager,是一个非常nice的英国人。问了一些简单的C++问题,后又问了一些简单的Python问题和Linux问题。期间好像刻意给我放水一样,我一说&Sorry&,他马上给我提示,直到我答出为止。而后,他说&I don't doubt your math and programming capability, you're the strongest candidate I've interviewed&。
这次面试大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任何IQ、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考核。与我先前得知的面试内容大相径庭。事后我猜测,也许是我的学术背景,清华 + UCLA?也许是我 Lucent 的工作经历?也许是我发给 HR 的那篇模型技术文档?答案不得而知,一切仅仅是我的猜测。
一周后,美国总部Lead电话面试。Chicago 一位非常 Nice 的中国人打来的,同样,一上来即问:Are you a C++ exprt? 我说当然,C++ 源自 Lucent 的贝尔实验室啊。他笑笑,说&I don't doubt your ability, just let you know what this job is like, and you see if this is the one you're after&。之后,就是 resume question。然后谈了谈我在 Citadel 的发展前景,Lead 对我说“以你的背景和水平,希望你能在这里长期工作,以后按照 Lead 来培养”。最后中文对我说春节快乐,他还有一堆的 candidate 要面试;2个星期后,我休假回来时会有结果。
翌日,我发了一封感谢信给HR,HR马上回复说 Lead 非常 enjoy,待我休假回来后和 Trader 进行终面。. 1point 3acres 璁哄潧
我有些疑惑:传说中最难进入的行业(对冲基金)中最难进入的公司(Ciadel)中最难进入的职位(Quant)的面试竟然对我一路绿灯?是香港缺乏人才?还是我实在太强?
不过,从后来与猎头的接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香港对人才的重视非常之高。相比于北京,人才在香港所受到的礼遇是非常明显的。抑或是香港真的缺乏人才;抑或是北京真的人才过剩;抑或是两地文化的差异。总之,在香港,我更感受到了企业和猎头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
春节后,回来和 trader 谈,trader 是一个香港人,言谈之中就能发现他非常非常 smart,而且一丝不苟。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冲行业 Trader 里立足。这次面试,几乎是他在讲,讲对我日后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在对冲基金,一切都围绕着 Trader 运转,毕竟他们是真正创造利润的人。我感觉,离成功,不远了。
次日,HR 发信说准备给我发 offer,要我准备 background check 和 drug screening。金融界的 background check 非常严格,从头到脚把你查一个遍。想进入金融界的朋友在做事情时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 Waral 鍗氬鏈夋洿澶氭枃绔,
一个月后,background check 结束,我入职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到此,尘埃落定,虽然,这与我回国时创业的目标大相径庭;但至少,令我年入百万的短期目标切实可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后有了资本,我再来创业。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现象在国内大家就可以亲身体会到。就拿CS来说,不少ms毕业后都能拿到15w+人民币年薪的工作,但是每天加班非常严重,毫无私人生活可言。金融的话不了解,但是听一些讲座和朋友说的,在投行虽然拿的更多,但是工作压力也更大。我原来在IT公司实习的时候,组里人基本上都是9点回家,周末也不少人去加班。活多的完全不可能偷懒。每天回家累得别说打游戏了,看电视的力气都没有。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在中国一线城市15w 人刀一年,vs 在美国一线(花街拉)15w 美刀,生活质量可能还是NYC的好点吧。花街至少周末是不做事的。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就跟在四大工作,高新但也高强度工作一个道理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现象在国内大家就可以亲身体会到。就拿CS来说,不少ms毕业后都能拿到15w+人民币年薪的工作,但是每天加班非常严重,毫无私人生活可言。金融的话不了解,但是听一些讲座和朋友说的,在投行虽然拿的更多,但是工作 ...
zercal 发表于
国内cs的工作强度太大了,做技术活太辛苦了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就跟在四大工作,高新但也高强度工作一个道理
micki_q 发表于
同时,在美国,大家也有step back,拿个10万年薪舒舒服服过小日子的选项,这个时候,是否应该玩命挣钱就值得考虑了。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这工作强度是这行业的普遍情况吗? 对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很难选择啊~~对international学生来说选择就更少了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这工作强度是这行业的普遍情况吗? 对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很难选择啊~~对international学生来说选择就更少了
jianzhet 发表于
也要看是哪种quant,比如跟trader打交道的desk quant,就很累。
不过整体上,这个就是个高强度的工作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quant的介绍,感觉这是一个很成功的道路:两年系统工程师--&统计master--&金融研究员--&Quantitative Developer
当然了,这个quant是在香港实现的,版上讨论的是怎么在美国混好哈;但这个或许有些非主流的例子,是否提示说quant累不累,是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有关呢
关于phd做quant,看到一个不错的评价:“他们prefer应用数学phd设计strategy和开发新产品,物理pdf来模型化,计算机phd实现和工程化,和calibration,寻找最有效率的实施的 algorithm”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cathyliu 于
11:42 编辑
大中华地区求职(包括香港新加坡这些),一定记得学校牌子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 。虽然北美投行业亦然如此,但是由于network的重要性其实大过于学校名字,所以相比之下大中华区重视出身更加明显。
另有,我听说过两个完全抵触的讲法,也有讲大中华区更能学到东西,NYC花街就是当劳工;也有讲大中华区不professional,还是在北美好。求达人解哪个更对路。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期待Warald深入谈一下关于EECS背景进入投行或者咨询领域的状况...我觉得很多弃掉加州选择东北地区的EECS同学们都很关心吧...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大概得周日才能回复。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大中华地区求职(包括香港新加坡这些),一定记得学校牌子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 。虽然北美投行业亦然如此,但是由于network的重要性其实大过于学校名字,所以相比之下大中华区重视出身更加明显。
另有,我听说过两 ...
cathyliu 发表于
从我见到的金融会计以及ME的情况来说
确实是国内(maybe大中华区)更能学到东西
或者说做出来的东西比较有意义
北美这边ME很大程度就是前人做完了 你只需要修改
或者就是把活分的特细 国内绝对不会出现一个搞底盘的不懂发动机的现象 因为人手不够
会计就更别提了 随便一个文科生(没有贬低的意思啊)进去培训两年就能出来当会计 这质量可想而知. /bbs
国内会计那真是练出来的 身经百战啊
会计这种东西 经验是第一位的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关于quant的情况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书,一个以色列老辈quant写的了。
英文书名叫my life as a quant
中文名就是:我的宽客人生。
我当年学经济物理的时候老师推荐的。
最早的一批quant其实是二战期间研究核物理的一批物理学家,后来战争结束和平年代到来,这批物理学家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来到华尔街,接受了一星期关于经济学与金融学知识的教育后直接上阵。主要做的就是建模再建模,也正是他们发展出了最早的一批金融衍生工具。
. 鐣欏鐢宠璁哄潧-涓浜╀笁鍒嗗湴
好像扯远了。。。
我觉得书中主人公在初为quant时的那种苦涩、以及作为一个quant一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刻画得实在很真实。
也许所谈论话题大家所关心的毕业后薪水没有直接关系(但quant的工资也不需要多说的其实,大家都明白嘛),但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寻求,以及从物理转入金融界中自身存在感的确定过程,以及那种心路历程……都是想要成为quant的人可以好好看看的。。毕竟人生不止赚钱一件事,过得开心不开心、满足不满足才是终极目标. 1point 3acres 璁哄潧
突然想到这么有名的书,大家应该都看过。。。汗(偷偷爬走)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看了下,偶的专业就是悲剧。。。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偶没要结婚 偶要是要结婚了就不是偶家最晚的了
水楼开心~~W大要来揍我了。。。。。 鏉ユ簮涓浜.涓夊垎鍦拌鍧.
rainfall1988 发表于
你们水的也太心狠手辣了
删了17个帖子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实读Physics。。熬得过来的话当professor也还好。。。. From 1point 3acres bbs
偶们这边有个印度人就还混的相当可以的。。。只是现在普遍大家都想培训年限短高产出,恨不能还没有毕业就出去十几万美元年薪的拿。。。还是我以前说过的,这样子还不想累那真是上帝都没法了,何况偶们这种凡夫俗子帮着出主意的。. 1point 3acres 璁哄潧
还有一个,其实美国无论纯文还是纯理,博士都招多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能读略偏应用型的学科的不要念纯文纯理(比如可以转stat的放弃bio/physics/chem这种,或者能转Eco/PoliSci的就最好不要读纯的Lit/History/Philosophy这些),否则很大可能悲剧(没说不能有exception,只是一堆聪明人一起你死我活的争看着很心痛罢了)。
(老大偶不是有意要水你帖的,聊开心了忘记了。。。Orz)
<form method="post" autocomplete="off" id="fastpostform" action="forum.php?mod=post&action=reply&fid=28&tid=5311&extra=&replysubmit=yes&infloat=yes&handlekey=fastpost"
onSubmit="
// TODO Howard 11/3/2015
var sbtn = $('fastpostsubmit');
sbtn.disabled =
sbtn.innerHTML = ' 回复发表中... ';
sbtn.setAttribute('background', sbtn.style.background);
sbtn.setAttribute('bordercolor', sbtn.style.borderColor);
sbtn.style.background = '#C7C7C7';
sbtn.style.borderColor = '#8B8B8B';
var form =
// --product--
var isValid = fastpostvalidate(form, null, 0);
if(!isValid) reoverBtn();
return isV
// --product--
// --testing--
//setTimeout(function() {
// var isValid = fastpostvalidate(form, null, 0);
// if(!isValid) reoverBtn();
//}, 2000);
// --test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一亩三分地推荐 /5
地主Warald亲手做你的申请,针对你的背景和目标,考虑申请、学习、就业、移民等系列问题,制定申请策略。
“offer”指全额奖学金,免学费全免+每月工资,Berkeley, CMU, JHU, UIUC, Gatech, UMich, UCLA, Columbia,欢迎观赏。
电子工程、计算机、统计、金数金工、化工等, Stanford, Berkeley, CMU, Cornell, Yale, Columbia, Chicago, Duke, UPenn, UIUC, Brown, UMich, JHU等
有留学、申请、找工、职业规划上的难题?先上论坛提问!
论坛考古也帮不上忙,发帖得到的回答仍然不够?电话找Warald来解答!
WARALD新书上市啦:《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各大电商发售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行器设计国内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