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蒋介石有多少军饷未发给八路军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头顶青天白日帽徽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至10月,北上的工农红军主力与南方红军游击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要求,全部换装为国民革命军军服。
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新四军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包括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服装。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由武汉后勤领来4.5万套单、棉军衣,以及帽子、皮带、绑腿、挂包、军毯等成品。随后,南方的新四军也领到了部分制服。
这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帽徽,但从1940年前后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便基本上没有了。主要原因有四个:
蒋介石很快停止了包括服装在内的后勤供应
从1938年开始,国民政府对八路军改发服装费和部分材料,由八路军自己做军装。而到了年,国民政府政府减少了供应,只发棉衣和供缝补服装的布料,1940年11月后则完全停止了后勤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服装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
八路军新四军发展迅速,军服一切从简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抗战后,发展迅速。到1940年8月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已从最初4万多人发展到仅参战部队便达40多万人,抗战结束时更是发展到了90多万人。
新四军从最初1万余人,到1939年底已发展到49901人,1940年底则已扩大到88744人。抗战结束时,更是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不含地方部队)的队伍。
如此庞大的军队,如果全部继续使用瓷制的青天白日帽徽,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中共分散各地的解放区简陋的物资条件,能保证基本的军服供应已属不易,没有余力进行制造帽徽这一项不很紧要、情感上也并不认同(大多怀念红军时期的红五星帽徽)的工作,因而头上的帽徽也就能省则省了,至少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佩戴。
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蒋介石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不承认新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是“叛军”,取消了该军番号。毛泽东随即重建新四军后,劫后余生、忍痛含悲的新四军很快便不再普遍性戴蒋介石的青天白日帽徽了(一些因统战需要的场合除外)。
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长贺龙
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萧克
国共重新全面开打,双方成为对手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李先念的中原解放区,国共重新开战,双方军队已成为对手。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改称解放军,按区域分为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等。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便是以“华东野战军”的名义下达命令。
八路军一二〇师政治委员关向应
八路军一二〇师参谋长周士第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这时虽然没有统一的服装,但名称已统一,即便为了双方战场作战时的标识区分,也不可能在头上普遍顶着国民党军的帽徽。设想一下,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头上却顶着蒋介石政权标志的青天白日帽徽,不是自打嘴巴么?当然,因为没有硬性规定戴与不戴,也有个别依然有佩戴这一帽徽的情况,但不具有普遍性,绝大多数部队不戴。
新四军军长叶挺
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
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
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郑位三
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
新四军第七师师长张鼎丞
因此,事实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最初的一两年,帽徽上的确有青天白日帽徽,但不久就普遍性自动取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抗战时期中共经费来源
日13:11&&&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抗战时期,中共的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
各地方党组织弄来的黄金。
这方面山东的胶东特委贡献很大。招远盛产黄金,是中国第一个年产万两黄金的县。侵华日军小川支队1939年2月武装占领招远县城后,成立北支那开发公司,开始了对黄金资源的疯狂掠夺。
为防止八路军渗入,日军对成品金实行全面管制。为了虎口夺金,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在这个组织领导下,矿工们和日本鬼子及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中共胶东特委还通过创办秘密金矿等方式,秘运矿石到中共控制的炼金厂,再将成品金通过地下交通站运往延安。
国民政府发的军饷。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后,国民政府根据协议对三个师按4.5万人计算,每月发给军饷法币63万元,以后几年略有增加,但总数没超过75万元。
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发饷,一般遵守协议按时发放,极少拖欠。新四军方面,按照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时对蒋介石的要求,每月应发给新四军军费18万元,实际每月只给了8万元。后经叶挺和项英多次要求,增加到每月13.5万元。1941年1月,新四军在领到补齐之后的欠饷后,便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宣称是“叛军”,蒋介石就再也没有给新四军发过军饷了。
苏联的援助。1934年,莫斯科与中共中央失去电讯联系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援助基本停止了。
到1936年,又恢复了对中共的小额经费援助。1937年11月,经中共要求,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答应给中共150万美元。此后苏联一直坚持对中共的经济援助。当时这几笔钱的数额是巨大的,比如1937年苏联资金援助是陕甘宁边区全年收入的5.2倍,一直到1940年还是1.5倍。(摘自《党史信息报》,作者晓理)
(责编:张湘忆、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揭秘: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
日,中共中央军委在洛川会议后发出命令,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辖3个师,每个师4个团,共12个团。随后,八路军总部收到了国民党政府发给的第一批军饷,计有30万银元。
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政府的第八路军,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来之极为不易的。日,毛泽东、朱德等19位红军高级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恳切提出:“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为全国民族唯一之路。【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此均无下文。
同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突发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联共抗日。然而,在紧锣密鼓的国共谈判中,却因红军的改编问题使国共双方陷入僵局,据史料记载,第二次国共合作当时中共要求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应保持4个军12个师的兵力规模,但蒋介石只同意红军编成3个团。由于国共双方意见相差悬殊,谈判一度搁浅。
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从延安抵达杭州,亲自向蒋介石出示了中共新的十五条意见书,其中最关键的内容为改编后的八路军总兵力不少于4.5万人,红军和陕甘宁边区的经费,由国民政府拨付。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给地方军队拨放军饷早有先例,而且当时对各路地方军阀极尽用重金拉拢之能事。比如,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每年拨付给张学良的东北军军饷高达200万银元。然而,这一次谈判因故却依然没有达成协议。
1937年7月,“七七”爆发事变后,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上与侵华日军交战接连失利,兵力、兵源等及方面损失非常惨重。迫于抗战的不利形势,蒋介石开始向中共妥协,终于同意八路军改编后保留三个师的兵力,要求整编后的八路军赶快配合国民革命军一同抗日作战,并答应了由国民政府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拨付经费等其他条件。
据史料记载,国民政府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发放军饷的数目,是根据国共谈判所达成协议对八路军按三个师的4.5万人计算的,每月发放给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5万元,医疗补助费1万元,米面津贴补助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如此款项在此后几年中略有增加,但拨付给八路军的军饷总数一直没超过75万元。八路军的军饷在当时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负责向国民政府军委会军需局领取。
1937年9月,改编后的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展开抗日。11月初,侵华日军攻陷太原,国民革命军、晋绥军损失严重,山西抗战形势日趋严峻。对此,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指示朱德、彭德怀:“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应照每师再扩大3个团之方针,不靠国民党发饷,而自己筹集供给之。”这是因为毛泽东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饷早晚都是靠不住的,不如抓住时机收编散兵扩大队伍,自己动手筹集供给。
1938年,毛泽东抓住日军调集6个师团30万兵力夹击徐州而造成冀、鲁等省敌占区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做出从山区到平原开展游击战的正确决策,领导指挥八路军分散游击,打击日军,扩大部队,使八路军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兵力总数很快达到达25万人,为原来4.5万人的5倍。八路军扩充的兵员虽越来越多,但除了补充战时损失兵员外,大多都是以独立团、军分区、武工队等名义存在,八路军对外的正式编制依旧还是3个师。这应该说是毛泽东和中共的一个无奈和英明的创造。
据最新披露的史料记载,国民政府对改编后的八路军的军饷发放,开始时也是比较认真地遵守协议按时发放的。如遇有特殊情况也有拖欠,但事后也会予以补发的。1939年冬,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国民政府曾一度对八路军停发军饷。此事件平息后,经中共据理力争,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承认错误,使八路军于次年4月份再次领到已拖欠半年之久的军饷。
改编后的八路军,按照毛泽东和中共的不失时机地扩大队伍、自己筹集供给的指示精神,积极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打击日军,在异常艰苦残酷的敌后抗战中赢得了主动,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到1940年初,八路军已经达到40多万人,比国民政府收编时核定人数扩大了10倍。据老八路回忆录记载,这些部队大多靠自己动手征集给养。国民政府依然只对原谈判协议确定的3个师4.5万人发军饷。
日,八路军百团大战在彭德怀领导下打响,约计有120个团的兵力参战,其中仅第一阶段就歼灭日伪军约7000人。在此役中,由于彭德怀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百团”的旗号,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面前暴露了八路军的真实兵力,虽然处在全民抗战的最紧要关头,但还是引发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中共和八路军的不满。同年10月,国民政府开始切断对八路军军饷供应。同年12月,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何应钦公开宣布停发延安方面的军饷。
国民政府对于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军饷发放,按照军长叶挺对蒋介石的要求,每月应发给新四军经费18万元,但实际上却只给了新四军每月 8万元。后经叶挺和项英的据理力争,才增加到每月 13万元。此外,苏北地区的新四军每月经费 3万元,由国民政府指定安徽省政府负责提供。1940年12月,新四军在领到同年4月后几个月的欠饷后,直至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被宣布为“叛军”后,国民政府就再也没有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发放军饷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条山战役,中共为何没应蒋介石要求出兵抗日?(7)
&&&由于中条山根据地对防守河南洛阳以及陕西西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不愿轻易放弃。中条山以北、以东,又都靠近中共的武装根据地,在日军大举进攻,眼看中条山不保的情况下,蒋病急乱投医地想到了请中共帮忙,却又不肯放下身段,一定要拿人格、军誉、良心,甚至是抗日不抗日相要挟,结果就弄成了左右不讨好的局面。
&&& 这个时候,国民党及中间派的批评质疑已经沸沸扬扬,毛泽东因此特别注意到加强宣传策略的运用了。他专门电告八路军驻西安和洛阳办事处负责人称:请&向各方表示,八路军新四军均在敌后猛击敌人,与正面友军配合作战,决不计较国民党的反共仇恨。惟饷弹两缺,希望政府接济&《毛泽东关于八路军新四军均在敌后猛击敌人给伍云甫、袁晓轩两处长电》,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43页。。他同时也致电彭德怀、左权,要求八路军&总部应与蒋介石、徐永昌、卫立煌、阎锡山通报,不断告以敌情、战况,特别是胜利消息,表示我军热心配合作战,并向他们请示,以影响其抗战决心,争取国共好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新编本),第1058页。实际上,中条山战役进行仅几天时间,国民党守军的防线即被攻破。到5月中旬,守军已被敌分割全面溃散,再未形成成建制的有效抵抗。日军很快就进入到篦梳扫荡阶段,蒋介石也已下令部队撤离中条山。而八路军的配合作战部署还未完成。5月16日,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彭德怀制定好了配合作战的具体部署,计划用小部兵力在晋东南加以&配合&,对外宣传则说大部,实际主力仍集中整训。毛泽东与朱德、王稼祥等18日联名致电彭德怀,表示同意,同时也解释了目前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所在。  电报称:&目前方针是必须打日本,但又决不可打得太凶。不打则国民党不能谅解,中间派亦会说话,但如打得太凶,则有相反危险,日本将转向我们报复,国民党坐收渔利,并将进攻边区。&  基于这一考虑,毛泽东等指示称:可以&在一部分地方打得大些,而在其他地区则打得小些,使国民党觉得我们真在打就好了&。电报特别附上了周恩来转报的苏联顾问的意见,但指出:&恩来电是转给你作参考的。他电反映国民党及外国人的压力,我们不可不听,又不可尽听。望按此总方针调节我们的行动。&《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关于目前方针问题致彭德怀电》,日。正是在此方针下,华北八路军的部署是,主力休整,以一部相机配合友军作战。转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76页。  由于国民党军在中条山有组织的抵抗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八路军虽有一部之配合计划,但并未实际发生战役配合的作用。  因为在中条山战役中被聚歼十余万人,国民党方面自然会迁怒于八路军的不配合。国民政府军委会随后以发言人的名义公开发表谈话,暗示&八路军坐视不动&见《大公报》,日、29日、30日,第1版。。但中共中央这时对日军事方针已定,因此除多发战报、着力影响舆论外,并不为所动。  中共中央这时的基本军事方针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后应采取&熬时间的长期斗争,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一切斗争方式(从最激烈的武装斗争方式到最和平的革命两面派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节省与保存自己的实力(武装实力与民众实力),以待有利的时机&。为此,应避免&单纯的军事斗争&和&表面上的尖锐对立政策&,要&善于隐蔽自己保存实力&,反对&一切只着眼到一时的痛快拼命斗争,而不知转弯的办法&,以免&引起敌人残酷的镇压&和&造成群众的恐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卷,第212 220页;《毛、朱、王、叶对河北平原反蚕食斗争政策的指示》,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48 649页。  结语  紧接着发生在一个月之后的中共与苏共之间几乎一模一样的意见纷争,可以更进一步证明中共对中条山战役的策略,并非纯粹是对国民党的,而是毛泽东一贯军事斗争思想的一种体现和他坚持革命功利主义的一贯风格。  日,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瞬间爆发。苏联军方因为担心与德、意结盟的日本会与德国配合,对苏联实行两面夹击政策,因而战争爆发后不久就专电要求靠近外蒙古的中共八路军在军事上采取牵制日军的行动。  6月30日,中共中央得到苏联方面的要求后,即电告彭德怀称:&当日寇举行反苏战争之危险时,情报与破路二事甚为重要。&&望即准备一个计划,目的在拖住敌人。&《毛、朱、王、叶关于情报与破路事致彭德怀电》,日。  因为&拖住敌人&容易被理解为要作战的意思,故中共中央7月2日再电彭德怀,特意叮嘱说:&日苏战争有极大可能爆发 如日本攻苏 我军须准备配合苏军作战。目前作此准备,以待时机成熟,即可行动,但此种配合,是战略的配合,长期的配合,不是战役的配合与一时的配合,请在此基点上考虑一切问题。&《毛、朱、王关于准备在战略上配合苏军作战致彭德怀电》,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0页。  7月初,崔可夫再度转达苏联军方的情报,催促八路军加紧行动。毛泽东6日回电,对此一情报颇表怀疑,称:&苏联战局有渐趋稳定形势,日本似不是攻苏而是牵制英美。&《毛泽东关于日本似不是攻苏而是牵制英美致周恩来电》,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并开会研究了配合作战的问题,仍决定只限于在情报与破路两件事上予以配合。会议决定直接向共产国际提出:&某些在华苏联友人希望我军目前即发动向日寇的进攻,而不认真注意积蓄与保存在将来日攻苏时与苏配合作战的力量,这是有害的见解。&《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共产国际关于苏德战争与各国共产党任务指示的决议》,日。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顾虑其实和在中条山战役配合国民党作战问题的顾虑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八路军现状的担心。这时,中共中央&敌后抗战的总方针&业已确定,那就是&熬时间,储力量&。在武器装备等技术条件没有改变之前,尽量不用积极的军事行动刺激敌人。《中央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卷,第182 186页。  7月15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考虑。他说:&自苏德战争起,我们即刻加紧侦察和准备破坏交通,借以牵制敌人。我们决心在现在条件下以最大可能帮助苏联红军的胜利。但由于日寇在华北已占据了四年,对大城市、铁路、矿山等已建筑坚固工事,且敌我军事技术装备悬殊太远,我人力、物力、地区、弹药日益困难&,&我们每枪平均只有二十发,机关枪极少,炮则更少,爆炸的黄色火药亦得不到&。因此,&假若日本进攻苏联时,我们在军事上的配合作用恐不很大;假若不顾一切牺牲来动作,有使我们被打坍,不能长期坚持根据地的可能,这不管从哪一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采取巩固敌后根据地,实行广泛的游击战争,与日寇熬时间的长期斗争的方针,而不采孤注一掷的方针&。《毛泽东关于我们决心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可能帮助苏联致周恩来电》,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1 653页。  在这里,毛泽东对配合苏联作战问题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了。那就是,不论日军攻苏与否,中共都不可能在军事上采取作战行动予以牵制。毛泽东明确指示各地领导人说:&如日冒险攻苏,我之方针并无变更,政治上仍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军事上在武器装备未改变前仍是与敌无时间的不冒险亦不消极的长时期的游击战争。&目前情况下,&八路(军)新四(军)大规模动作仍不适宜,还是熬时间的长期斗争的方针,原因是我军各种条件均弱,大动必伤元气,于我于苏均不利&《毛泽东关于八路军新四军仍应坚持长期斗争的方针致刘少奇电》,日;《毛泽东关于自卫方针应准备长期坚持下去致黄克诚、刘少奇电》,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4、656页。  在这里,毛泽东和以往历任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区别之明显,一目了然。他显然没有把苏联的存在看成是中国革命存在和成功的前提,更不认为苏联才是自己唯一的祖国。  毛泽东并非不关心苏联的死活。毗邻的苏联的存在对于中共革命意义之大,没有哪个共产党人不清楚。仅仅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就一次性地得到了莫斯科提供的100万美元的援款。就已知莫斯科自1936年底至1945年抗战结束的档案文献记载,在此期间莫斯科提供给中共无偿援款应不少于500万美元。转见杨奎松:《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1 2期。这种无偿的、每次需要申请的临时性的援款,虽然不及苏联政府给国民党政府贷款的数量大,也不像过去按预算逐月提供经费那样解决问题,但是,它的象征性意义却十分重大。因为这清楚地表明,苏联无论多么需要蒋介石领导中国进行抗日,但它终究还是无法相信蒋介石,而必须支持和寄希望于中共。毛泽东当然很清楚这一点,也深信中共革命本身的发动和任何一种进展,都离不开苏联的援助。但问题在于,在他看来,无论苏联多么重要,和中共自身的利益相比,苏联的安危都是第二位的。因为在他看来,一方面,苏联即使在对德战争中会遭遇到失败,相对于苏联深厚的国力和广阔的领土,再加上英苏结盟和美国参战,最坏也不过就是&变为长期战争&,&大局仍不利于法西斯&《毛泽东关于八路军新四军仍应坚持长期斗争的方针致刘少奇电》,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54页。;另一方面,面对国民党和日本两个强大的对手,弱小的中共如果遭遇失败,那就注定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毛泽东对赖以为自己事业依靠和支撑的苏联尚且是如此态度,又何况对自己事业上的敌人国民党呢?  原载《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责任编辑:董倩超)
【】1921年紫禁城里装上了电话。15岁的溥仪看到电话本上京剧名角杨小楼的电话号码,对话筒叫了号,一听对方回答的声音,就学
【】&文革&前夕,江青至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林彪要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参加,将军闻之曰:&江青不
苏联崩溃启示录&&& 日19时32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红旗缓缓降落。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寄托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地从此不复存在。20年后的今天,回顾曾经的超级大国崩溃的过程,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毛岸英牺牲真相/ 成普&日据时代台湾原住民悲歌/ 李响&&中国知青之父&赵凡/丁东&湖南书生贺金声残破的英雄梦/十年砍柴&洪秀全改《圣经》得不偿失/张宏杰&江青主婚人郑君里如何被整/黄薇&《战争之王》:超级军火商的罪与罚/上林&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完胜/刘火雄
热点文章排行抗战蒋介石不抠门:给八路军发饷几乎无拖欠
  本文摘自《那时的文化界》,陈明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所谓供给制,就是军事共产主义。从1927年秋工农红军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中共部队和机关就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而根据地的企业有的实行完全供给制,有的实行供给制 工资混合制。供给制下的人数,在土地革命时期有几十万人,抗日战争时期上百万人,解放战争时期扩展到几百万人。
   &工农红军&称号的由来
   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 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毛泽东、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早期苏区的供给制
   红军及苏区根据地的经济来源是怎样的呢?
   红军的经费来源多样化。并不仅仅依靠红军小部队打土豪和军事缴获,大部队红军和稳固的红色根据地,主要还是要依靠税收。苏维埃政权也把当地出产的一些特殊物资运到国民党地方军阀控制的地区销售,以此获得很多经费。还有共产国际每月提供分支机构中共分部相当于30万银圆的经费,秘密支付美金或卢布。(根据高干回忆录及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区&,乃是农民起义的地方割据政权,红军日益壮大。1932年中共军委发布训令,统一规定红军部队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1角,或口粮1斤6两(旧秤1斤=16两),菜金3分钱;相当于每月3银圆(约合2009年人民币180元)。出差人员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2角 (约合2009年人民币12元)。
   零用费数目,指挥员与战斗员同等,但不定期发放。什么时候发放呢? 通常是在采用武装暴力&打土豪&以后,基本上平均分配&战利品&。对于专业人员(医生、电报员、机修工等)每月津贴不超过大洋10银圆(约合2009年人民币600元)。中央和地方的干部待遇略低于部队。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种分配的内容主要是解决填饱肚子的生存问题,而并不保证&穿衣、住房&的条件。基本概念是&民以食为天&。
   跟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相比,这样的生活水准是较低的。但要是跟当地(特别是赤贫地区)一般饥民相比,这样的生活就可以满意了。
   在&苏区&供给制下生活的文化人有瞿秋白、冯雪峰等,以及后来跟鲁迅笔战的杨邨人等,每月发给生活费20 50银圆不等。
   长征中的衣食住行
   1934年红军长征时脱离江西苏区根据地,转战经过14个省区: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1928年9月国民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无人区,以及敌占区;衣、食、住、行几方面都遇到常人无法想象的难题,克服这些难题付出的代价通常不亚于征途中的战斗。
   各主力红军长征出发前,大都由苏区政府保障军服供应,样式都是仿苏俄红军的八角帽、列宁装,缀红色帽徽和领章。不过农村根据地多靠民众手工制衣,样式、颜色不完全规范。中央红军从苏区突围前,每人发放了一套新军装,经过近3个月转战多已磨损。红军占领遵义后休整半月,被服厂日夜开工,为每人补充了一两套新军衣,此后行军9个月未能更换,到达陕北时多数人已衣衫褴褛。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开始长征后,进入荒凉的川康边藏区达一年多时间,布匹难得,指战员们用羊毛和牦牛皮自制毛衣、皮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各部队人员服装颜色杂乱,但唯一统一的标志是仍戴着一顶红五星八角帽,徐特立老人的红军帽就是自己在长征路上做成的。
   长征途中的粮食供应,主要靠打土豪,就是没收地主富户的财产(主要取银圆)购买衣食用品,少数由捐助、欠借农民存粮的方式解决,筹粮筹款成为各部队一大重要任务。中央红军西征出发正值秋收后,地主大都谷物满仓,便于没收征发。对贫苦农民,红军采取花钱买粮,或开具借条,不许无偿索取。长征中最缺粮的时期,是进入人烟稀少的川康少数民族地区这段时间,部队执行民族宗教政策,不允许打土豪,主要是用银圆向土司购买粮食。据记载:&阿坝地区藏、羌、回、汉各族人民为供给前后在此过往的10万红军的粮食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到延安后曾说过:长征在川西北,我们是欠了、羌族人民的债的。
   红军征途中的宿营,在有老百姓的地区通常分住民房,不论如何疲劳仍要求指战员保证缸满院净。在进入高原荒僻地区后,民房难寻,为执行宗教政策又不允许进寺庙,部队只得野外露营。住宿条件最困难的阶段是过草地。晚间有时找不到一块干燥地面,许多人只好坐在背包上背靠背依偎着取暖。天亮时,有些战士怀抱枪支,因冻饿已长眠不醒。
   长征中的红军受到大批敌军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当时胶鞋是难得的宝贝,布鞋不耐磨,每个指战员身上都带两三双草鞋,一路行军一路自己打草鞋。
   &红军都是钢铁汉&。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衣食住行方面的特殊困难,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参照徐焰文章,特致谢忱)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