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慢速念佛mp3:到临终时再念佛可以吗

通灵佛教网&||||||
净空法师:临终遇到佛法,神志清醒,念佛往生,瑞相稀有
净空法师:临终遇到佛法,神志清醒,念佛往生,瑞相稀有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95集& 日讲于香港
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修再多的福,得的果报少,为什么呢?你没有根。诸天善人都喜欢孝子、都尊敬孝子,所以人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鬼神都会帮助你,你不供养他,他也会照顾你,你是善人,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那么从第八到十二,这是第二次的因果。就是我们这一世造业,感召来世的果报。这一生所造的就是三个,“爱”、“取”、“有”,这三个字,它的内容深广无尽,不外乎这个三类:
第一个“你爱”。
“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之具。”
这“资具”就是资生之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享受的物质的文明,再就精神文明,这都是佛经上讲的。“胜”是殊胜、微妙,这些资生的工具,这范围就包括太多了。物质生活需要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就都包括在这一句里头,你就喜欢了,对这个生起爱心。
“及淫欲等境。”
这渐渐生起来,有这些念头了。
“然犹未能广遍追求。”
这叫“爱”。在这个阶段,你还没有强烈的占有的念头,占有跟争取。所以下面:
“二十以后贪欲转盛,与五尘境。”
“五尘”是“色、声、香、味、触”,这是五种受。对这个就生起占有、控制,我们现在讲的是竞争,甚至于斗争。损人利己,通通这个时候逐渐生起来,这二十以后一直到老死,你的一生造这些业。
“十有。”
“有”是什么?有了果报了。
“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
就是你在现在造的业,感来生的果报。你一生行善、积德,取财富是有道的,怎么取呢?财富是从财布施得来的,只要你肯布施,越施越多。没有财不要紧,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这个一生命里头没有财,命很苦,是乞丐的命,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也没有修无畏布施,所以这一生当中贫穷、短命,是这个样子的,我非常相信。学了佛之后,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教我,把命中不足的补起来,章嘉大师教我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李老师劝我发心出来讲经教学。讲经教学的功德最大,转得最快,这李老师教的。不但自己生活能过得去了,没有顾虑了,而且寿命延长。我们真“行”,它真有效果;也修,修得功夫不得力,还是没有办法避免。
我出家的时候有三个好朋友,我们三个人同年,三个人命运都差不多,算命的算我们三个人,都过不了四十五岁。我们也很努力,那两个没过去。我四十五岁那一年,三月,法融法师走了,三月走了一个;五月,明寅法师走了;七月,我生病,我就晓得时间到了。那个时候我正在基隆大觉寺讲《楞严经》,那一边出家人结夏安居,老和尚请我讲《楞严》,我记得好像讲了三分之一,我得病了,我就晓得,该轮到我了,所以我也不找医生,也不吃药,每天关起门起来念佛。台湾大学有一个学生,政大有一个学生,还有师大有两个学生,四个同学照顾我,每天三餐都吃稀饭、酱菜,念佛求生净土。大概一个多月,好了。好了之后,养了半个月,继续讲经,这关就这么过去了,我没有求长寿。好像那个时候我讲经已经有十几年了,我是三十三岁开始讲经,讲了十二年。这一桩事情,稍后,藏传一个喇嘛甘珠活佛,我们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们是在一个仁王法会里头遇到的。甘珠跟我也是老朋友,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大我十几岁。告诉我,他说:“我们在背后常常谈你。”我说:“谈我什么?”他说:“谈你人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个当面说没关系,我自己知道,我不忌讳。”接着他又说:“你现在转了,你这些年来讲经的功德很大,不但将来有大福报,而且寿命很长。”没想到,第二年甘珠就走了,这是在密宗,在台湾很好的一个上师。他走,留下的遗嘱,不转世了,别叫找灵童,不转世了。
所以李老师当年教我们这些学生,曾经跟我说,同学当中有命很薄的,这命薄,短命,都劝他们出来讲经,讲经是延年益寿最好的方法。帮助别人破迷开悟,帮助别人对佛法建立信心,这个功德很大。所以老师对这桩事情很用心,我们这平安度过。所以人为正法久住,为苦难众生,不为自己。自己生活所需很少、很简单,一点都不需要麻烦别人,自己真的有个两三亩地,种一点东西,就可以自给自足,快乐无比。
我到八十五岁,才有人送我这一点点小地,我全部都把它种菜了,在香港山上,小茅蓬,很舒服,我就想我在那里度晚年,多自在!所以这个“有”就有了麻烦了。我们一心向善,我们今天有的是极乐世界,不是别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命终之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不再搞轮回了。这一边“三有”的,我都不要了,通通放下了,“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通通都不要了。处事待人接物一片真诚,无论别人怎样的毁谤、侮辱、障碍,我都欢喜接受,大乘佛法讲了,他们替我消业障。我这一生没造什么罪业,过去生中造过,过去无数世,我相信不止一世。有这么多人替我消业障,我生欢喜心,修忍辱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修持戒波罗蜜,我真干,真欢喜!所以有了业因,一定就有果报,这个果报在来世。
这个后面还有一段,这个《佛学大辞典》里,也值得我们做参考。因为我们不能往生,就决定又搞轮回。《佛学大辞典》这一段:
“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
这个“新”、“旧”,是以玄奘大师做分界点。玄奘大师以前的翻译叫旧译;从他以后的翻译叫新译。所以旧译的称十二因缘,新译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就是十二因缘。
“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
也是讲这个十二因缘。
&“是为辟支佛之观门。”
他们所修的。
“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二,“行”,这两个是过去“因”,过去有这个“因”;三“色”,四“名食”,五、六,入”,这里翻作“六处”,到“六入”,这是今世的“果”。“爱”、“取”、“有”这是今世“因”;“生”、“老”、“死”这是来世“果”,这样两重“因、果”相续无尽。
“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
“无明”是迷惑,迷于自性;“行”就是造业。因为他迷,所以他才造业。业有善恶,善,感三善道;恶,感三恶道,都不能出离六道轮回。所以我们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可以这么说法,造作恶业,到三恶道受报,那是什么?那个业要报掉。所以三恶道是消恶业的处所,到那里消业,好像人间犯罪了坐牢,监牢狱里面是消罪业的,刑期满了,你就出来了,你业消了,是这个意思。那三善道,是消福报的,你修的很大的福,去消福报,修的小福,到人间来消福报,通通是消业的。罪业,三恶道消业;善的,它也是消业,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善恶,没有“爱”、“取”、“有”。所以佛教众生要修净业。
什么叫净业?修善、造恶能够不着相就是净业。譬如我修善,不求人天福报,这个善业是净业;那造恶业,我说我不要受三恶道苦,这个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能做到是别有姻缘,过去生中修的有大福报,这一生造作。你看经上讲的“五逆十恶,乃至于毁谤大乘”,这么重的罪,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导你,真正要你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真能得生。看起来好像很侥幸,一生造业,你细想的时候,也不容易,为什么?一生造作恶业,临命终时头脑清楚,这一点不容易。多少人临终的时候迷惑颠倒,那连家人都不认识,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现在医学里所谓的“老人痴呆症”,一得“老人痴呆症”,极乐世界就没有希望了,这最可怕的事情。年岁大,他头脑清楚、不迷惑,这就好办。一劝他,他马上就相信了,马上就接受,真念佛,他真往生。我在美国见到一个,住在马里兰州,距离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特区很近。我在那个地方,同学们大家建立了一个华府佛教会,成立,请我做会长。我们就遇到周广大先生,这个人确实很善良,没有宗教信仰,人很好,好人。在那里开了个面包店,生意也挺不错,很不幸,得了癌症。癌症到末期了,医生告诉他家人,他存活期大概有一个月,赶快带回家去。这带回去之后家里人就慌张了,医院不收了,这个时候找神、找佛,乱七八糟找,找了很多,希望有奇迹出现,最后找到我们这儿来了。因为我们这个会新成立的,大概才两三个月,很多人不知道。找来之后,我们就有三四位同修到他家去看。一看,他们回来告诉我:不行了,好不起来了,但是神智很清楚,劝他,把极乐世界介绍给他,劝他发心求生净土,他马上真的就答应了。他能信,他发愿,告诉他家人不要再去求神问卦,不要去了,家人通通来帮助我念佛。我们净宗学会有五六个人,他们家里大概有三、四个人,日夜不断,这一句佛号,帮助他求生净土。念了三天三夜,佛来接引,他真走了,走的瑞相稀有。附近这些学佛的同学人不多,大概二三十个人,大家看到这个样子,增长了信心。这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大乘经里头所说的“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没有缘分,没有遇到佛法,临命终时这一遇到,他就能信,他就能发愿,就肯念,而且叫家人通通念佛送他往生。华府佛教会第一个送往生的,周广大。所以,过去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我们对于今世因特别要重视。今世的果报,好,不要留恋;不好,不要怨恨,统统放下,修清静平等心,一心念佛比什么都殊胜。所以这个十二因缘观对我们就很有帮助. 净土法门:念佛人临终见到释迦牟尼佛、已去世亲友,决定不能--学佛网
&净土法门:念佛人临终见到释迦牟尼佛、已去世亲友,决定不能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15:35:00&&
净空法师:念佛人临终见到释迦牟尼佛、已去世亲友,决定不能跟他走
&&&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 「其它如《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也可以用来证明临终佛来接引。那我们在这个经里面,从前面读到此地,知道有佛的地方就有魔。魔跟佛的差别,佛是正念,诸位要记住,正念无念,魔有念,魔有邪念;佛尚正法,魔尚邪法,这个里头有邪正的差别。邪正差别在一念之间,往往我们自己一丝毫都不知道,就在一念之间。那是佛是魔,确实关键在习气。习气,换句话说,掌管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如何对治魔境来干扰?魔境有有形无形,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佛没有离开我们,魔也没有离开我们。实际上,魔跟佛是一不是二。大乘教里常说一念觉全是佛境,一念迷全是魔境,迷悟不同。保持觉性就是佛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听教、诵经。释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这是佛境界,天天听,魔都变成佛了。如果我们一天不听经,一天就难保,功底深厚的,可以保个一、二天,时间长久了,保不住,无明习气它就起作用。    我自己这一生的经验,就是什么都可以离开,不能离开经本。读经的时间愈长,跟佛接近的时间愈长。跟佛接近就远离魔外,魔王外道你就远离了。如果不读经,麻烦肯定会来,尤其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环境扰乱我们,全是邪知邪见,全是违背了人性道德良心,它都违背这些。所以经不能一天不讲,不能一天不读。我在年轻的时候,天天在外面讲经,老一代的这些大德们,出家老一代的和尚,他们谈到我,净空法师好讲经,他讲我好讲经。我听到之后,我不是好讲经,我是用这个方法来对付烦恼习气。这是真的,不是好。因为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治烦恼习气,对我来讲很有效。我念佛,会打妄想,坐禅也有妄想,只有读书,准备讲经就没有妄想,要专注。经典里面还有生字要查字典,还有一些名相、术语要查数据。这样就不会有杂念进来了,我是用这个方法。各人根性不相同,这个方法对我很有效。所以我用了六十年,到今天还是有效。有效的方法,继续用下去,好!不会出事情。改变方法,有的时候就出麻烦。这个方法老师教的,有承传。    《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讲,闻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闻名后头一定接着思、修。思是什么意思?明了,对于阿弥陀佛有认识,有正知正见。当然你下面就有修,修是什么?修正错误的观念行为,一心念佛,这肯定的。命欲终时,一心信乐,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一心念佛。念不忘舍,念佛是正念,不能忘记,不能舍掉。令其得见,你才能够见佛。这个念不忘舍,就是现在我们常讲的念佛不间断,就是念念相续的意思。阿弥陀佛将诸众僧,这就是带领大众来迎接你。住其人前,我们知道人在临命终时,冤亲债主都在这个时候来讨债。你杀了他的,讨命债,你欠他的,这讨钱财,这就是魔得其便,在这个时候他都来了。    《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人在临命终时,这个亡人告诉他旁边家亲眷属说:我看到某人来了,他站在门口。所说的全是他所认识的亲朋好友、家亲眷属过去的、先亡的,都看到了。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地藏菩萨告诉我们,是他的冤亲债主变幻他的家亲眷属来诱导他,来带他走,不是真的。带他走了,跟他算帐的,来索命的、来讨债的。佛在经上要不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怎么会知道?但是这些事情,我们看了很多,是真的。亡者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临终前二、三天,这种境界就出现。出现这个境界,顶多两天他就走了,《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那就是魔,他在等你。如果是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佛光注照,这魔都没有了,都远离。魔知不知道?知道。他见到佛来接引你,这些冤亲债主不但不找麻烦,他找不到麻烦,他也欢喜赞叹。他也希望你成佛之后,可以度他。这要证明,只要是往生的人,佛一定来接引他。    「又《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这都是证明。四众?出家男众女众,在家男众女众,这叫四众。四众念佛弟子,下面这句话重要,能正受持,着重在正。正是什么?正是正心正念,能够接受经典的教诲,执持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得见到佛,这是决定往生。真正往生的瑞相是这样的。「又《华严经》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是均为本经之良证」。给我们证明念佛人往生,阿弥陀佛决定来迎接,不可能说佛不来迎接的。这个我们信得过,一点怀疑都没有,我们的念才叫正念。正念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    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没有来迎,决定不能走。家亲眷属来诱惑你,那是冤亲债主,还有,如果是魔王外道,他会变现佛菩萨形相来接引你,他不是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见到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真有。是不是他来接引?决定不是。你平时不念他,他怎么会来?见到的佛不是阿弥陀佛,就知道是假的,魔来接引你,这个一定要认识。还有临终助念的人要帮助他,他要看到,我看到释迦牟尼佛来了,立刻要知道决定不能跟他去,要提醒他,一定要跟阿弥陀佛去,这个话最重要了。如果不提醒他,他就跟他去了,那就上大当。
&&& 末后这一行半,是说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我们看黄念老的批注,「行菩萨道,表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只要是发心求生净土,是真正行菩萨道,为什么?只有菩萨能成佛,声闻、缘觉成不了佛,只有菩萨能成佛。发心求往生极乐世界,求亲近阿弥陀佛的,那全叫菩萨,这事我们知道。而实际上我们连声闻、缘觉不如,跟他相比差太多了。可是我们今天发一念心可了不起,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一愿就超过阿罗汉、超过辟支佛太多太多了。    「以下」,向下的经文,「明上述因行之果。因虽千差,其果一味」。我们这个修因不相同,但是得的果报是一样的,都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得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一点一定深信不疑,是能不能往生的关键。临终的时候,你自己看到,别人看不到,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真的往生。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决定不跟他去,你再等,阿弥陀佛一定来。妖魔鬼怪能现种种佛菩萨的境界,但是他不能现本尊。我们念念只希望弥陀来接引,弥陀是我们的本尊,他不敢变现本尊,他会变别的佛,变药师佛,变释迦牟尼佛,你都不能跟他去,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是见阿弥陀佛,到那个时候你心里很清楚,你认识,不会认错。
&&& 往生的人,念佛往生的人必须要注意到,临终的时候你看到谁来接引?肯定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如果不是阿弥陀佛,药师佛来接引你,释迦牟尼佛来接引你,那问题严重,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那个佛是魔变现的。如果是阿弥陀佛,魔不敢变现,魔变现他也有规矩,不能变本尊。你一心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来了,阿弥陀佛是你的本尊,他就不能骗你,不可以,护法神不允许。他变别的佛,他不是你本尊,你跟他去了,护法神不拦他,不算他犯过失,他欺骗你,你上当了,你自己认识不够。你天天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跟药师佛走?这些道理、这些常识我们都要懂,才不至于吃亏上当,才不至于被魔欺骗。永远记住,魔不能变本尊。我们念佛人统统都有护法神,他变其它的佛,不是本尊,他不干涉的;他要变本尊的话,护法神干涉,决定不许可。阿弥陀佛决定不会接你到别的地方去,决定是西方净土,决定没有过错。所以阿弥陀佛一定要认定,到时候来现相,你能认识他是阿弥陀佛吗?认识,你绝对不会把他认错。阿弥陀佛加持你,你肯定认识他。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净空法师:临终时神识脱离身体非常痛苦,自己没法念佛需要助念
&下面就说到临终的时候,「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这就是真的问题来了,刀风一至就是死的时候到了,刀风是比喻死苦,人在这个时候神识脱离自己的身体,非常痛苦,百苦凑身。如果不是预先把这个事情准备好、做好,到这个时候想念佛念不上,他太苦,他太痛苦了,他没法子念;就帮他助念,他也没有办法跟着你念,他太痛苦了,他念不下去,这就可惜了。怎么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这就是什么?助念,这个人需要助念。没有助念,他走的时候很痛苦,佛号提不起来,随着痛苦去了。随着痛苦去,都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那真叫可怜。所以应该找志同道合的佛友,找个三、五个,预先就约好,哪一个人临命终时,这些道友们来助念,临终助念。迭相开晓,临终的时候,这些道友们提醒他。最重要的提醒就是一句话,「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不能跟他走」,这句话最重要。冤亲债主可以现佛的身相来诱惑你,但是决定不敢现本尊。我们念佛求生,阿弥陀佛是本尊,观音、势至是本尊,就是西方三圣,临终看到西方三圣,都可以跟他去。不是西方三圣,释迦牟尼佛来接引,不能跟他去;文殊菩萨来接引,不能跟他去,为什么?假的,妖魔鬼怪会现这种相。现这些相,护法神不干涉的;现本尊不行,护法神干涉。所以这个时候要提醒他,为称弥陀名号,劝他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带着他念,带着他念佛,带着他发愿求生净土。
  「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蜡印印在泥上,做瓦当的,泥印印坏了,蜡印坏了,文成了,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这样临终有大利益,等于说是保驾护航送他往生。这些经典上都有,祖师大德提供的数据很多,要多看,要熟看,到临终送往生的时候,就一点都不模糊。如理如法,往生的人得大利益。现在有很多送往生不如法,我们听到、看到了,也不好讲话,讲话得罪人。现在人自作主张的很多,听别人意见的人不多,所以很难。自己在平时做准备,这是最稳当的事情。我们自己不必求别人、依靠别人,自己就能做主,这个好。经要读,经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经劝导我们,极乐世界比我们这里环境好,好太多了,两个一比较,你就会舍此生彼,我移民到那边过去。而且真能去得了,不是假的。念佛往生的人也不少,这些记录的文字可以多看,增长我们的信心,增长我们的愿心。信愿坚固,必定得生。念佛功夫浅深,那个不是很重要,往生最重要,就是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也了不起,也是一生成佛。希望我们大家记住,要把握光阴,分秒必争。人命在呼吸间,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恭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27集
&原文地址: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空法师慢念佛号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