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摇篮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09-06-13 &匿名提问
就好像人们说的一样,黄河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更加生我们的气。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小题1:结合第①②段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4分答: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题3:仔细阅读第二段内容,概括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3分小题4:文中第二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1:旧的问题:泥沙增多,河床增高,出现悬河,河水泛滥成灾;(2分)新的问题:河水受到污染。(2分)小题2: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说明了黄河受污染的严重程度,警示人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黄河。(2分)小题3:A、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B、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C、农药和化肥。3分小题4:不能。"主要"说明黄河并不是人们排污的唯一渠道,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避免了绝对化,体现了说明的准确严密(2分);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旧的问题在第一段,指黄河为什么变黄,变成地上河。新的问题第二段中提到的污染问题。小题2:试题分析:细读该句,可知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小题3: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二段即可。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主要”说明不是“唯一”。
试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①黄河是中华...”;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6分)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⑦“人们把我抬到高高的位置上,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不能尽孝是理所当然的。”但反复测量走过的路,回想路上的种种,王一民也觉得,“我们的旅行几乎是个奇迹”。⑧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⑨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选自《读者》2010年第18期 )小题1:细读第⑤段,你认为王一民母子的这次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好还是“夕阳中的微笑”更好,请写出你的理由。(3分)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6分)(1)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塔河,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3分)(2)伤心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三轮车换成有发动机的“大车”,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3分)小题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小题4:有人认为第⑨段有画蛇添足之嫌,可以删去,你的意见呢,请写出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22分)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张守仁)①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②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③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上。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④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⑤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⑥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o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⑦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⑧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⑨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大家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11)经过那次笔会,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12)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13)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他因此被划成了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的遭遇了。”(14)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汪曾祺,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原文有改动)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他到哪一桌。小题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3分)小题3:第⑤段中汪老教给作者哪些写散文的经验?(3分)小题4:第⑦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5分)小题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小题6:第③段叙述汪老对作者写作方面的指导时,汪老的“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的写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请结合你的观察与体验,用文学语言写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糊涂一世(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拿着摄像机。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好运连连,财源滚滚。”我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来没发生过盗窃的事。”“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这次换我们故作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说:“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我的话让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你是糊涂一世……”小题1:面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连连说谎。试分三点概括“我”说了哪些谎话。小题2:“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表达这一意思的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小题3: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糊涂一世”在文中有何含义?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阅读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阅读答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1)
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说明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是指___________,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___。
文中划线部分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阅读理解列表
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单元检测试卷集 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人教版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黄河颂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一句中.“望 字统领到哪儿? 2.诗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啊!黄河! 这个句子?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最后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品想象奇特.写得大气磅礴.试找出一例.进行赏析.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一语文 北师大(新课标) 北师大(新课标)
阅读课文诗词部分.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中的“望 字.把它换成“看 字好不好?为什么? 4.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5.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6.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来源:风华金帆同步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新课标 人教版) 新课标 人教版
课内阅读 黄河颂 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 ?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 4.如何把握语言上的特点? 5.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 ,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①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②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③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请根据课文在文中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2)画线句子用到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用到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试简要分析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4)选文末尾的两句话是否啰嗦.删掉一句可以吗?为什么? (5)本诗通篇都以第 人称的口吻来歌颂黄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来源: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说明文选段.回答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 .而是叫“河水 或者“大河 .诃水也相当清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 .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1.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造成黄河成为“悬河 的直接原因. 2.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 是指什么?造成黄河污染有哪些主要物质? 3.下面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2)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0/0排放进黄河. 4.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