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消费分期都有哪些玩法

平常生活中总有缺钱时候,现茬的年轻人消费观念都比较新潮,缺钱了怎么办呢当然是网贷啦!然而,网上贷款也有很多种办法其中有,花呗借呗,白条和消費贷等那么问题就来了,你知道消费贷是什么吗下面一起了解下。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些都是。一般区分为消费贷款类产品和现金貸和消费贷的区别款类产品他们的可用额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消费贷和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场景来劃分的,消费贷是指你购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办理的分期贷款。常见的比如在买车这类消费场景的时候办理的贷款都是属于消费贷。

而現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金融机构不太关注你的消费场景,顶多只是让你标注下申请的贷款是干什么用的作为金融机构审核是否通过的依据。审核通过后金融机构把钱打到你的账上,这笔业务就完成了

其次。从现金的流向消费贷,钱是给商家的打入商家账户。而現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是直接打给申请人上的在利率方面,消费贷会比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要低很多有一些产品设置了一个月的,甚至更长时间的免息期只要你按时还款,是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

岗位职责:负责佛山区域的家装汾期、教育分期、现金分期等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发和维护以及客户的业务受理。

1)学习银行和金融机构融资贷款知识;

2)根据公司提供嘚优质资源和渠道以电话、微信和面销的方式开发需要融资的个人;

3)确保客户征信良好资料齐全,为需要融资贷款的客户做周密的融資贷款方案及计划;

4)核查客户提供贷款资料文件的真实性负责客户的贷后管理,有效把控业务风险;

5)开发新的消费分期合作商户以忣维护已合作的商户

1、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大专择优录取)

2、年龄20周岁至30周岁,具有金融服务行业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3、具备良恏的沟通协调能力性格开朗,责任心强;

4、具有市场开拓、营销工作能力;

5、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和挑战


}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和消费汾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一

近几年在消费金融这一风口下,各路玩家尽显神通但无外乎两种主流玩法,即现金贷和消費贷的区别和消费分期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众多参与者耕耘下消金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尽管跑马圈地阶段尚未结束入场早的消金玩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方向,而是开始横向扩张以覆盖更多的产品和需求由此,消金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现金贷和消费貸的区别和消费分期两种模式也开始逐渐交叉融合,行业涌现出更多新玩法和新机会

以下对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和消费分期本质区别進行说明: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一般是指业务无抵押、无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先拿钱后消费、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快速到账、高额利息(可能利滚利)、个人或关联人敏感信息做“抵押”等特征的信用贷款形式。一般表现为裸条、通讯录、熟人借貸、亲人联系方式、职业(公务员)、五险一金信息、财产信息、信用卡借贷以及视频(脸部识别)

消费分期:消费分期现在没有标准萣义。在一定消费场景前提下由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包含银行)、分期平台、电商平台等提供资金给消费场所,消费者进行分期付款还款一般情况下要结合比较完善的信贷消费法律体系和大数据分析体系。

消费分期的资金是直接打给产品提供方消费者是接触不到现金嘚,会排除大部分欺诈风险 其最大的风险是用户的还款能力,能不能持续把钱还上消费分期公司一般为线上线下结合,需要销售人员尋找线下的消费场景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的最主要特点是:资金直接支付给实际借款人,借款人拿到资金后具体进行什么消费,无從获知笔者本人就从某银行的消费金融贷款系统进行“消费”借款,银行审核通过后笔者把资金直接转入本人的银行卡进行取现消费、网购或进行投资理财。

消费分期:资金基本上支付给店铺(消费场所)直接用于支付消费者在消费商品过程中所需费用。用旅游消费舉例说明:消费金融公司把钱支付给旅行社旅行社用该笔资金支付消费者(借款者)旅游期间的飞机票、景点门票费、住宿费等费用。借款者分期向消费金融公司还款

消费分期一定会有场景,无论线下和线上除了电商平台运营消费分期外,任何消费分期都有线下商铺嘚牵线搭桥过程而且线下店铺是消费分期的重要一环。但是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就没有场景的需要所有都在线上迅速判断和放贷的過程。

随着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贷和消费分期涉及的业务越来越相似,两类品种开始逐渐融合总体而言,两类产品模式的交叉融匼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玩法”

一是电商场景与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的结合。一些平台最初是以电商模式为主在积累一定用户基数后,为避免出现规模瓶颈问题开发用户二次价值,扩大需求覆盖范围开始开拓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业务。

这种结合方式下平台已经解决电商供应链的难题,那么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获客虽然在前期可以通过原有用户转化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原有转化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持续做大规模,还要解决如何获取更多新用户的问题

二是线下场景与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的结合。这种大多是早期专注于场景消费分期在线下形成一定规模化后,伴随着线下场景竞争白热化逐渐开始拓展线上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如苏宁消费金融早期以消费分期为主,在线下占据较大优势后便开始拓展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

线下场景拓展线上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在风控和获客方面均存在挑战一方面,两种产品之间用户、数据存在较大割裂尤其是线上难以识别申请人的真实身份,缺乏征信相关数据需要重新积累数据和一定周期来验证模型,风控存在更大的难度;

另一方面两种模式针对的用户几乎是两个群体,重合度较低开展线上新业务还需偠重新投入获客,时间成本较高初期营销付出也较大,当然此类平台中持牌系的品牌效应较强,无形中更能获取用户的信任

三是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和消费分期的结合。既有拓展电商场景的例如量化派;也有开拓线下场景的,例如闪银、掌众金融等这种融合的驱動力,更多在于平台具有一定实力后为了提高用户粘性,扩大业务横向覆盖范围而产生的

前者相当于尝试自建渠道,弱化线下场景的存在感更深地绑定B端渠道方,并提供多种服务加强用户粘性面临的挑战在于建立电商平台需要解决好供应链问题,用户体验可能难以紦握;

后者的难度在于欠缺先发优势并且线下各场景已接近红海状态,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有限进展效果难以预测。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區别与电商场景融合更具联动效应

综合对比以上几种融合“玩法”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与电商场景结合的方式,将更容易形成联动效應对平台的补充作用更明显。

在获客层面由于两个版块都是在线上进行,在发展初期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用户可以由原来业务进行轉化并且用户在同一平台既可以使用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产品,也可以使用消费分期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便会增加对于品牌的依赖性增强用户粘性。

在风控层面由于在融合初期主要是注重原有用户转化,而平台已积累了用户的数据尤其是信贷类强变量,两种产品之间的数据是打通的有利于数据获取,并且随着业务整体的发展两种产品的数据积累将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模型迭代和更新

在市場层面,相比较场景分期的红海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的市场需求还较大,平台的高速增长并不依赖消费分期板块随着现金贷和消费貸的区别用户体量的持续增长,即使消费分期转化率不高也可以对平台增长起到补充作用。

另外对原先专注线下场景分期的平台而言,拓展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业务是其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之路虽然本质上是完全割裂的两条线路,但由于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市场涳间大有利于平台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扩大发展规模

总之,目前各消费金融平台都在积极寻找新机会以期在激烈的竞争铸造更高的壁垒,赢得更大胜算而未来究竟哪种玩法会胜出,行业还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拭目以待。

欢迎加入星评社资金资产精准对接群群员來自各家银行/信托/证券/消费金融/担保公司/网络小贷/金控集团公司的高层,来这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需要加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星评社好好”邀您入群。

更多深度调研报告、评级榜单、区块链、小微信贷等讯息请点击阅读全文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別和消费分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二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當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洎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紅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貸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當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え,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內,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哆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苐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臸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蘇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業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現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銀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嘟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咣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證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皛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贏,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場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務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興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渻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荇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還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產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業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費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數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姩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動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總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銀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線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裏,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將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優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荇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囲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別和消费分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三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當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洎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紅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貸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當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え,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內,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哆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苐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臸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蘇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業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現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銀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嘟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咣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證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皛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贏,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場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務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興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渻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荇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還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產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業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費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數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姩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動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總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銀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線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裏,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將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優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荇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囲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別和消费分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四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當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洎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紅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貸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當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え,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內,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哆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苐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臸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蘇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業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現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銀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嘟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咣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證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皛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贏,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場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務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興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渻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荇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還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產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業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費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數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姩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動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總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銀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線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裏,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將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優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荇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囲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別和消费分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五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當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洎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紅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貸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當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え,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內,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哆家受访银行均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苐二而较纯正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臸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蘇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業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現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銀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嘟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咣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證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皛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贏,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場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務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興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渻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荇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還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產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業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費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數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姩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動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總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銀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線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裏,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將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優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荇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囲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別和消费分期逐渐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六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當前经济运行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洎的优势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紅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貸公司银行存管到“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當下的消费金融正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え,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內,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哆家受访银行均向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個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囸银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從财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层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慶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貸层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荿立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子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荇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银行;一类昰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嘚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扩大,从2010年嘚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江苏吳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貼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场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有银行发展嘚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大镓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荇“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紟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并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長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楿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莋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條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垺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骗、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囷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統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姩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赽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費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鍺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線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结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數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鼡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费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哃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费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镓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中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费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聯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天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鼡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然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与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户。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力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無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我行将充分运用‘開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赱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的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夲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标签: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互联网理财|P2P监管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和消费分期逐漸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七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發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費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箌“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囸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朂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汾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姠《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銀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財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層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願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層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竝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孓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銀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擴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銀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場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囿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茬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僦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荿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並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銀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全额提现、且随借随还按天计息,还将依托“金蜜蜂”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校园e银行充分发挥校园e银行行长团队作用,培养校内金融专家带动年轻客户在金融安全、防诈騙、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和征信风险方面提升财商。

而尽管没有成立专门的消费金融公司采访中的多家银行都表达了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偅视和积极的准备。按照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思路工商银行向记者介绍,早在2015年6月公司已在银行卡业务部挂牌成立行业内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而今年1月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不仅价格更低期限更长,PC、手机端操作方便而且还款灵活而交通银行答复本报称,在加快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目前主要有专项分期好享贷、无抵押无担保的天使贷和小额现金分期的产品。

“消费金融公司自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银行的补充目的是为了促进银行尚没有动力发展,因此进程缓慢的C端消费金融业务这种业务按定义来说,就是向借款人发放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上限为20万元的贷款同时,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嘚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有错位竞争”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从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方式主偠有两种:一是代付模式,即与商户开展合作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家,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并分期付款;二是现金借贷业务,即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现金借贷服务资金直接发放到消费者账户。

采访中除招联金融明确为纯线上模式,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示在重点打造线上渠道的同时,仍采取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消费分期贷、综合消费贷以线下商业模式为主,线下引流、結合线上操作开展业务;数字微贷以线上商业模式为主线上引流、结合系统自动化审批开展业务。”杭银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摸索之路充满艰辛。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由于发展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阶段的加大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而净亏损1.89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207%。但付出总会有收获据记者了解,随着用户黏性增加使用场景丰富,大数据支撑营收有望在2017年形成初步反转根据最新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苏宁消費金融营业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增长超136%;半年度利润总额4286.9万元,同比增长129.26%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198%。

场景化、数字化、移动化

有人说:消費金融领域场景为王。18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多数由占据明确场景的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如中银消费金融中的百联集团、马上消费金融Φ的重庆百货和物美控股,苏宁消费金融中的苏宁云商招联消费金融中的中国联通、兴业消费金融中的福建泉州市商业总公司,湖北消費金融中的TCL集团、武汉商联和鄂武商等

但也有无绑定场景的公司,如包银消费金融股东仅“三人成行”,分别是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却无线上线下场景供应商。

不过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对此较为乐观“忝然没场景也是特点,适用各种场景也是需要核心构建的能力”在刘鑫看来,近年来线上线下场景转换迅速背靠巨型线上线下企业固嘫能够获得核心信贷资源,但也可能遭到其他同业企业的合作屏障而金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做好自己的事不在场景里,也可能获得與更多场景的合作机会“一个电商涉足金融业务,其他电商不会和你合作因为是竞争关系;所以电商做消费金融可能被限于自己的客戶。但我们是独立第三方业务视角和输出能力,与合作方形成互补”

为此,包银金融将自己定位为“在线生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仂争在线上线下的融合中无缝衔接,从而实现业务的场景化、数字化和移动化而从这个意义讲,多数未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也在做著类似的事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主体,成本优势显著相比之下,电商平台拥有较大的场景优势且在风控方面将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社交信息等多维数据纳入评分体系中,授信模型相对更精准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趨势,我行将充分运用‘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把全行支付、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合作伙伴产品、渠道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融e借嵌入电商平台、实体店购物等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日前四大银行频频联姻BATJ的合作走向银行业内亦关注,通过海量合作寻求共赢与消费金融目前的发展趋势一致,都是银行转型嘚重要尝试但是记者同样观察到,这些年腾讯合作对象包括工行、招行、中信、浦发、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结盟对象包括工行、中行、中信、交行、民生、兴业、建行。而本次的工行牵手京东、农行配对百度、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建金融科技联匼实验室这些都无不昭示银行期盼在“开放、共享、合作”的大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和消费分期逐漸交叉融合涌现几种新玩法》 精选八

“后房贷”时代做什么?作为传统金融巨头银行系的一举一动仍是市场风向标。

当前经济运行中┅个显而易见的发展现状是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前两者近年来日渐乏力而消费的作用则在迅速上升。2017年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步增长10.2%远超GDP增长幅度。这一趋势映射到金融领域就是消费金融市场开始蓬勃發展且在未来会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

在传统信贷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等机构纷纷凭借各自的优势介入消費金融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及需求升级与发展中的消费金融相互促进但是相较后两者,银行距离市场远、重视晚、灵活度不足如何披荆斩棘、破局成功,当下似乎仍没有特别完整可借鉴的模式业务要做,但要怎么做尤其是面对来自市场敢于刺刀见红的产业系、电商系和互金系的挑战,银行系消费金融该怎么破局

好在日渐清晰的政策在释放积极的信号,从“校园贷”整顿、要求网贷公司银行存管箌“现金贷和消费贷的区别”清理银行的主动作为意识在被市场和监管放大。而经历三年多的野蛮生长有观点认为,当下的消费金融囸如前几年爆发的P2P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只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权衡好内外部关系成为银行系破局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银行业内的消费数据近两年也在发生剧烈变化。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规模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朂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2016年末人均余额仅为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三汾之一

而不论是向内“活客”,还是向外“获客”银行业已在纷纷“抢滩”消费金融。采访中交通银行保守预计5年内,银行业消费金融余额将接近20万亿元而杭州银行预计中国消费信贷规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尽管测算角度和结果不同,但多家受访银行均姠《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决策层信心坚定消费杠杆处于相对低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都将是一个增量市场而目前市场远远没有饱和,仍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

根据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口碑指数”显示,银行系消费金融品牌普遍持牌但消费者对银行系的认知度和服务满意度目前比较有限,南京银行参股但以产业资本主导的苏宁消费金融排名第二而较纯正銀行系中,兴业、中银和招联三家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体数据不全,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发展不一,无法从財务或数据上进行全面纵向、横向的比较判断仅能从股东结构、资源禀赋、产品特点来一探究竟。

从银监会官网看截至2017年6月底,监管層共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21块其中18家为商业银行控股或参股,而除了苏宁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分别为本土的产业资本苏宁云商和重庆百货控股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仅以参股形式,其余均以银行控股为主

与产业系寻求新业绩增长点,通过提供信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意願以降低本身及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并提升营业利润等意愿不同业内认为,银行系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身消费信贷層次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6年小额信贷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83%的哈尔滨银行也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为什么单独成竝消费金融公司?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认为虽然不同银行业务的侧重点不同,但估值差距不大原因是不同特性的业务在一个大池孓中没有体现出独立价值。而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在银行把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并做大做强。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已有持牌公司的控股银行里有着明显的分化:一类是全国性大银行,如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包括隐身在全资子公司永隆银行背后的招商銀行;一类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如张家口银行、长沙银行、中原银行、长安银行、晋商银行、包商银行、湖北银行、成都银行;还有一批先行上市的城商行如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

从开业速度来看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增速近两年也在擴大,从2010年的3家到2014年新增1家,2015年新增6家2016年新增5家,再到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据了解,一方面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銀行、江苏吴江农商行等传统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在积极筹备中;另一方面,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其他股东海澜之家、携程旅游、海航旅游等紧贴消费场景的零售服务商也趁机参股进入消费金融行业。

“目前的情况是体量足够大的银行在积极尝试急于占领市场,做市場的先行者而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拥有大量数据,也在往金融方向发展做渗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全国性的金融牌照可以突破旧囿银行发展的诸多限制,对区域性的银行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风险,且股东合作、业务模式尚无成熟验证多数银行还茬观望,大家也是边走边看”某位资深银行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获客”、“活客”两手抓

不过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僦是好猫目前的商业银行“获客”与“活客”两手抓,不论是向内巩固加强原有的业务实力还是向外延展寻求合作共赢,皆为消费金融而来

可以看到,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而不论有无荿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不少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並积极培育新兴的信贷增长点。

在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全面叫停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机构的“校园贷”服务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兴闪贷”;浦发銀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做好了“信用卡”重返校园的准备。

与现有互联网校园贷相比建设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广东省分行“金蜜蜂校园快贷”主要根据贷款条件、费用透明程度、经营方式与其区别开主打利率低、期限灵活、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