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转变部分骨干事业心,上进心 英文不强,作风松散

你的位置:
怎样转变部分骨干事业心,上进心不强,作风松散 个事业心非常强,上进心非常强
怎样转变部分骨干事业心,上进心不强,作风松散
时候真的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在一起,所以就为了那么一点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喜欢,我等了你好久好久,有时候又真的很累很想放弃,可是你偶尔的温柔总会让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喜欢我而我自己却放手了多可惜
4-03 14:41
怎样转变部分骨干事业心,上进心不强,作风松散——
有时候真的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在一起,有时候又真的很累很想放弃,可是你偶尔的温柔总会让我觉得,如果你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料猜你感兴趣
&热门汇报范文《组织工作存在问题》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有些我们过去遇到过而今天需要用新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有些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去寻求解决。综观我市组织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跨越式发展任务要求比还不相适应。从总体上调研分析看,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变化是积极的,但与党的十八大的要求相比,与服务跨越式发展还不相适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五务合一”整体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的还不够充分。部分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青壮年党员大量流入城镇务工经商,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不广,作用发挥不到位。非公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模式、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方式还需要深入研究。现在在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必须老板点头,非公企业中的党组织开展工作理不直气不壮。因此,要根据非公企业党组织结构变化准确定位其应有功能和职责。三是流动党员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已经研究了多年,也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诸如“流出地管不住,流入地不愿管”,“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还是没有找到治本之策,需要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四是检查考评不够科学。上级对下级工作检查考核指标过多过细,尤其是档案资料要求高,不切合基层实际,没有突出重点和实际效果,检查方法主要是听汇报、查档案,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弄虚作假,部分群众反感。第二,干部队伍建设与整体功能发挥还不相适应。一是配套政策不完善。实施《公务员法》后,干部的职级政策没有普遍推行,加之受领导职数限制,一大批工龄较长、表现优秀的中年干部缺少提拔晋升机会,久而久之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了腾出领导岗位,提拔年轻干部,优化班子结构,实行了乡局级实职领导班子成员到龄改非政策,但上级对改非年龄界限和改非干部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二是公务员补充渠道单一。新进公务员由省以上统一招录,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逐年减少,加之机构编制管理严格限制,导致县乡党政机关年轻干部非常少,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年轻干部培养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县市区反映在县级层面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由于年轻干部总量偏少,按照身份、学历经历等分类细化实施子项目,每一类别年轻干部数量非常有限,部分类别难以达到开考比例数量要求,及时达到比例也影响选拔质量。同时,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或者只有中长期目标,没有近期目标或年度目标。还存在备用不结合、重提拔轻监管、跟踪培养不连续等问题。四是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发挥的不够充分。调研座谈反映,近年来,市、县实施“年轻干部干部工程”是培养干部重要举措,但不能唯学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阅历少、贡献少,却成长快,很多机关单位骨干力量还是中青年干部,这样比较打消一部分骨干力量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干部教育培训与担当重务的能力需求还不相适应。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新的变化,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多元性、行为方式的多变性、从业领域及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结构成份的多样性、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干部队伍的不纯洁性,都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日益繁重性。调研分析认为还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是县级党校办学有困难。现在县级党校依然是培训本地党政干部及其他干部的主阵地,受人员编制和经费制约,党校专业教师少、且知识更新慢,高水平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又请不起,导致党校师资水平不高,且吃住条件较差。二是人员调训有难度。现在上级党校加大从基层调训对象,基层党校的直接培训对象减少,加之贫困山区县受政府财力限制,干部培训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干部参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部分单位和干部借口工作忙、派不出人或缺少经费而不愿参加培训。三是培训效果有差距。现在干部培训依然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培训形式单一、手段陈旧,培训内容不新、学用脱节,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和干部培训的实际需求。第四,人才队伍工作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人才储备总量不足。目前,通过调研认为,各县党政人才相对较多,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教育、卫生系统人员年龄老化、专业基础较差、缺编较多,难以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二是人才引进有难度。受经济、发展环境和编制影响,基层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引进难度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即使引进了也往往留不住,同等待遇、同等条件下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三是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受财力不足、投入渠道单一等影响,人才工作支出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特别是对农村人才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有些我们过去遇到过而今天需要用新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有些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去寻求解决。综观我市组织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跨越式发展任务要求比还不相适应。从总体上调研分析看,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变化是积极的,但与党的十八大的要求相比,与服务跨越式发展还不相适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五务合一”整体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的还不够充分。部分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青壮年党员大量流入城镇务工经商,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不广,作用发挥不到位。非公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模式、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方式还需要深入研究。现在在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必须老板点头,非公企业中的党组织开展工作理不直气不壮。因此,要根据非公企业党组织结构变化准确定位其应有功能和职责。三是流动党员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已经研究了多年,也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诸如“流出地管不住,流入地不愿管”,“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还是没有找到治本之策,需要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四是检查考评不够科学。上级对下级工作检查考核指标过多过细,尤其是档案资料要求高,不切合基层实际,没有突出重点和实际效果,检查方法主要是听汇报、查档案,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弄虚作假,部分群众反感。第二,干部队伍建设与整体功能发挥还不相适应。一是配套政策不完善。实施《公务员法》后,干部的职级政策没有普遍推行,加之受领导职数限制,一大批工龄较长、表现优秀的中年干部缺少提拔晋升机会,久而久之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了腾出领导岗位,提拔年轻干部,优化班子结构,实行了乡局级实职领导班子成员到龄改非政策,但上级对改非年龄界限和改非干部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二是公务员补充渠道单一。新进公务员由省以上统一招录,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逐年减少,加之机构编制管理严格限制,导致县乡党政机关年轻干部非常少,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年轻干部培养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县市区反映在县级层面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由于年轻干部总量偏少,按照身份、学历经历等分类细化实施子项目,每一类别年轻干部数量非常有限,部分类别难以达到开考比例数量要求,及时达到比例也影响选拔质量。同时,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或者只有中长期目标,没有近期目标或年度目标。还存在备用不结合、重提拔轻监管、跟踪培养不连续等问题。四是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发挥的不够充分。调研座谈反映,近年来,市、县实施“年轻干部干部工程”是培养干部重要举措,但不能唯学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阅历少、贡献少,却成长快,很多机关单位骨干力量还是中青年干部,这样比较打消一部分骨干力量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干部教育培训与担当重务的能力需求还不相适应。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新的变化,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多元性、行为方式的多变性、从业领域及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结构成份的多样性、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干部队伍的不纯洁性,都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日益繁重性。调研分析认为还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是县级党校办学有困难。现在县级党校依然是培训本地党政干部及其他干部的主阵地,受人员编制和经费制约,党校专业教师少、且知识更新慢,高水平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又请不起,导致党校师资水平不高,且吃住条件较差。二是人员调训有难度。现在上级党校加大从基层调训对象,基层党校的直接培训对象减少,加之贫困山区县受政府财力限制,干部培训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干部参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部分单位和干部借口工作忙、派不出人或缺少经费而不愿参加培训。三是培训效果有差距。现在干部培训依然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培训形式单一、手段陈旧,培训内容不新、学用脱节,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和干部培训的实际需求。第四,人才队伍工作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人才储备总量不足。目前,通过调研认为,各县党政人才相对较多,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教育、卫生系统人员年龄老化、专业基础较差、缺编较多,难以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二是人才引进有难度。受经济、发展环境和编制影响,基层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引进难度大,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即使引进了也往往留不住,同等待遇、同等条件下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三是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受财力不足、投入渠道单一等影响,人才工作支出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特别是对农村人才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范文二: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考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考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县组织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为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干部工作方面 主要表现为个别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与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少数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与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干部的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干部考核的标准难确定。干部由于层次的不同、类别的不同、岗位的不同,所要求达到的实绩目标也会不同,但是目前普遍没有建立因人、因岗而异的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目标体系,导致评判标准单一,针对性不强,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二是考核的方法不够完备。目前干部考核通常采用的是民意测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和座谈等方法,对干部岗位特殊性考虑不多,不能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是在民意测验和民主推荐中个人因素较为突出,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干部德才表现。三是干部实绩难考核。目前干部实绩多采用量化手段,重视“数字”,但在考核过程中却缺乏科学的手段方法进行有效甄别,“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是干部“下”的标准难把握,相形见绌的干部难界定。由于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干部的考核和监督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再加上领导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致使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有相当的难度。二是干部工作中存在“好人主义”。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政绩平平,毫无建树,但不少同志认为,这部分人虽然无功,却也无过,即使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无关大局,无关原则,为干部的“下”设臵了障碍。三是“下” 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研究干部如何“下”的政策多,而对“下”的干部进行妥善安臵和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滞后,干部下来以后的安臵办法不多,渠道不畅通。 一是惩罚性监督多,事前防范性少,对如何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干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重视不够。二是干部监督中的难点突破不够。“一把手”监督和“八小时以外”的监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未取得大的突破。特别是在领导八小时以外监督方面,怎样做到既严格监督,又合情、合理、合法方面措施和办法不多。三是单项制度较多,体系完备不够。四是监督渠道虽多,整体联动不够。当前实行干部监督的渠道很多,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有上级的监督,又有同级和下级的监督;既有专门机构监督,又有社会舆论监督,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监督渠道彼此协调不够,尚未形成“联动”效应。 如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虽然每年都在搞,但在数量和质量上还须进一步提高。 如在干部辞职、降职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性文件,干部民主推荐,考察预告等程序还不规范,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等。 目前我县招聘干部中正科级职务的16 人,其中乡镇党委书记5 人,乡镇长3 人。这些同志常年在乡镇工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身份所限,不能进入城区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乡镇班子建设和个人工作必将产生影响。 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干部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把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学习理论和业务的自学性、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实际水平作为考察、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用发展是硬道理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在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上下功夫。四是要把思想政治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做人民群众的忠实公仆。 要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不动摇、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变通、纪律不放松,以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同时,要大力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重点是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考察机制;积极研究和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实绩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在内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实绩评价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示制、试用期制等干部选用新制度,努力探索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在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要以事前防范和一把手为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加强教育整顿,强化自我监督。在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的同时,通过科学理论的灌输教育、正面典型的激励教育、反面案件的警示教育,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强化组织监督。把干部考核作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克服以往重程序、轻标准,重成绩、轻不足的倾向,在抓好重点考核的同时,更注重平时考核,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分析,及时掌握了解班子运行和干部工作情况。通过考核,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为干部的提拔任用、奖惩任免提供依据。三是拓宽渠道,强化群众监督。在不断扩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的同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监督、行风评议等群众对干部管理监督的参与机制,有效地增强社会监督力度。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事前防范监督。继续坚持执行领导班子分级建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诚勉谈话制度、回复函询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规范监管工作,以加强对干部的全程化管理。 要以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不断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的亲和力。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受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和农村封建残余思想、陈规陋习的影响,部分农村党员思想觉悟不高,道德水平下降,利己主义思想比较严重,极个别党员不惜与群众争利;还有的国家集体观念淡薄,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缺乏社会责任感;少数党员抱残守缺,小富即安,未富亦安,极少数党员精神空虚,求神拜佛、信仰邪教;还有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导作用发挥得不突出,整体素质不高,表现一般,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还有一部分贫困党员至今还在为自身的“温饱”而挣扎,很难用行动来回答群众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局部和个别党员身上,但整体影响着党员队伍的威信和形象,败坏着整个农村社会的风气,弱化了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有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对群众发展经济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等等。这方面的问题,既有农村政策法规机制不完善,教育培训跟不上等客观因素,也有村干部文化程度低,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对较差等自身的原因。 特别是一些后进村、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不稳定村,党员队伍老化,党员骨干人才匮乏,选任村社干部时常常是“筷子里拨旗杆、矮子里选将军”。 不能及时引导教育群众正确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个别村村务政务公开不及时,甚至不真实、不全面,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村民代表会议没有真正运行起来,致使群众容易对村务、财务管理产生怀疑,继而对村干部不信任,对其工作不支持;有的村对遗留问题处理解决不彻底,群众意见大,导致农村税难收,事难办、一些工作难开展。 部分乡村干部受企业改革、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发展集体经济思想上动摇,工作上畏难,致使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缓慢,有的停滞不前甚至呈现出萎缩状态。微薄的集体收入缺乏为民办事服务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农村税费改革后,相当一部分村公用经费捉襟见肘,更由于报酬低,村级支出缺口大,加之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部分工作本身难开展,遇事缺乏有效的约束管理手段,使一些村社干部疲于奔命,心理失衡,有的一遇到难事就撂挑子,直接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层组织的有效运转。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党建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励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推动农村各项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新的“三级联创”活动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集中在缺项、薄弱环节上找差距,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促其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党校和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培训好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培训教育,使基层干部明白“群众选我为什么,我为群众干什么”的道理。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标准,从实际出发不断补充完善党建目标责任的内容和考核办法,认真督促,严格考核,兑现奖罚。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按照合法性、群众性、民主性、实效性的原则,健全完善并认真落实村规民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五是增强村级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紧密联系乡村生产经营,围绕社会化服务,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来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 六是全面推进“双培双带”工程。进一步讨论制定“培、带”的具体措施办法,努力培养一批党员致富能人和优秀基层干部,积极开展党员与致富能人 “结对子”活动、党员与致富能人联系贫困户活动,大力协调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搞好扶持引导,抓好典型示范,完善配套措施,通过实施“双培双带” 工程,达到促使致富能人不断进步,实现党员群众共同发展的目的。 县级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各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社区发育相对迟缓,不少党员群众思想中尚未形成社区概念,对社区没有归属感,不大愿意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驻区单位的社区意识也相对淡薄,部分单位仍未突破旧有的条线垂直管理的框框,没有形成“共驻社区、共建家园”的观念和认识。 社区党员由于年龄、职业、知识层次不同、对组织生活的开展要求也不同,而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以政策理论、形势任务、党情民愿为主,理论性强而亲和力不足;教育学习的形式以读报、开会、电化教育等形式为主,纪律性强而灵活性不足,致使社区党日活动形式还显单调,工作成效还不明显,党员参加社区党日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社区党建作为区域性党建工作,有赖社区内各级各类党组织的共同参与,但驻区单位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利益上的制衡关系和工作上的监督关系,组织相对松散,工作并非依靠刚性的制度来规范,而是靠柔性的情感来维系。同时,社区党组织由于条件限制,很少以社区群体和社区单位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致使社区党建活力不足,吸引力不强,工作绩效不明显。 针对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针对社区党员“老化”现象,真正把一些支持社区工作、再就业能力强、有一定特长的社区居民培养发展成党员;要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细化党性实践活动的要求,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组织开展好如“扶贫帮困解民忧”、“治理环境亮社区”等主题党性实践活动,并在活动的效果上下功夫。 重点抓好对辖区单位在职党员的岗位定责和辖区支部的共建项目建设,明确辖区党组织共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在“建” 字上下功夫,在具体工作项目上见实效。 按照“兴办实事亮形象”思路要求,真正干一些群众看的见,摸的着的好事,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不断壮大社区服务队伍,从多方面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解忧的社区服务,以良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取信于民。 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小,党组织对企业的影响力小,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处于涣散状态,有的党组织甚至边建边散。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党的工作基础不够扎实。 非公有制企业主不少对党组织有功利倾向和思想疑虑,有的担心建立党组织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会增加企业成本。党员的心态也比较复杂,如何把握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的先进性标准,不少党员感到迷茫;有的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活动感到理不直、气不壮,有的认为是在为“资本家”打工,不想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部分党组织形同虚设,还有不少党组织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发展党员工作。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设臵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方面,对企业主的依赖性较大,有的开展工作缺乏起码的物质、场地和时间保证,致使企业党建工作远远落后于企业经济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着重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突出重点,增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力量。对于党员在 3 人以上未建党组织的企业,要制订规划,抓紧建立党组织。把企业员工在50 人以上的和有1-2 名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企业,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工作力量,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对于那些有一定规模,党组织设臵条件暂不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首先建立工会、群团组织。 二是把握关键,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管理者队伍,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党的工作、有一定威望、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是明确目标,健全机制,努力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合力。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之和整个党建工作以及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步。健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的责任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办法,将这项工作列入党员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严格兑现奖罚
范文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与思考近年来,针对斗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设置难、规范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区委高度重视,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以创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区为目标,务实创新、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9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210个、党员1594名,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下面,谈谈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1、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非公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担心党的活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的党务工作者对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法不多,有畏难情绪。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和差异性大,党性观念有所弱化。2、组织建设不到位。党组织组建难。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党务人才选拔难。具有党务知识,又有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党务干部不多。党组织活动开展难。由于涉及到时间、场地、经费等问题,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不容易。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多数“两新”党组织和党员除了进行沟通、联系、协调和建言献策外,难于发挥参与决策和监督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3、教育管理老模式。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党员过组织生活不积极。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党员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不愿转;有的党员怕被老板炒鱿鱼,成为隐性党员,不想转。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部分“两新”党组织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工作停滞不前。党费收缴有拖拉,个别党员缺乏党性锻炼,党费收缴存在拖拉和欠缺现象。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上级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把党的工作积极融入经济工作中,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了“两新”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才会有所作为、大有可为。1、统筹兼顾,提高“两个认识”。一是增强思想认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假如我们不能及时在各类“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势必会削弱党的影响力和执政地位,所以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做到理直气壮。二是增强统筹意识。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同时与群团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形成各配套组织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工作模式。2、因企制宜,确保“两个覆盖”一是组织覆盖。坚持联系实际,采用灵活方式组建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建联合支部、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工作覆盖。建立健全区、镇和工业园区“两新”组织党的工作机构,同时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对辖区内没有党组织的单位和企业,可与当地行政机构、主管部门联合起来,排摸党员情况,或者与企业的工青妇、协会等社团组织紧密配合开展党的工作。3、结合实际,深化“两项活动”一是开展党组织活动。要坚持“小、活、散”和“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过组织生活,同时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开展党员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党员开展送温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企业的实际创新设置载体,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着力培养党员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4、健全机制,强化“两个建设”一是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如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经费预算制度,建立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使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完成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素质。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同时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5、改进方法,加强“两个力度”一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两新”党组织党员活动室,配送电教设备等硬件设施,完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可采用上级拨一点、企业自筹一点和利用全额返还党费来解决。二是提高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为“两新”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建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及时总结和宣传党建经验,扎实推进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范文四: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组织工作存在问题及促进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一、存在问题一是上热下冷。近年来,组织部门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对工作的创新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上级要求、文件、活动安排越来越多。虽然上级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出现了基层不理解、不参与、不知道的情况,即使收到通知,按照上级部门安排开展活动,也会出现敷衍应付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除了上级文件和活动与基层实际不相符外。首先经费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部分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经费,上级部门在这些方面不能提供帮助,这种“只想让马跑,不给马吃草”的做法,自然而然的会遭到基层的抵触。其次,部分基层党委和党员对组织工作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实践组织工作的主体,是具体的执行者。但一些党员干部对组织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只重视“面子”,轻视“里子”,把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任务简单的理解为多开几个会,多张贴几幅标语,多喊几句口号,盲目地在形式上搞“排场”,结果表彰先进党组织和党员一大批,而活动成效却微乎其微,收获的只是一叠“红头文件”和一个个的奖牌奖杯,出现冷热两重天的局面。二是上下脱节。组织工作只有与基层结合,以基层的实际情况为工作的准入点,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才能有效开展。目前组织工作上下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上级要求与基层实际不相符,难以找到结合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级组织部门的工作与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离开中心工作,组织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组织工作有效服务和保障大局工作的实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镇街根据各自优势和资源,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是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而上级组织部门开展的活动,通常是“一刀切”,很少考虑到各乡镇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工作与基层当前的中心工作在时间或其他方面相互冲突时,基层党委和组工干部会很难取舍,导致如此便导致组织工作的上下脱节。三是执行不力。上级要求政策在层层传达的过程中,因为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制约影响,落实程度层层打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党员对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组织工作是虚的,组织工作部门没事找事做,不主动为组织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仅仅在口头上布置,在工作中不采取得力措施落到实处,有的单位存在业务工作忙而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组织工作等现象。二是部分党员认为党组织的权威性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既不愿把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及时向党组织反映,也不愿积极主动承办、联系、协调抓好组织工作。二、意见建议一是多开展走基层访党员的调研活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获取真知、汇聚智慧、促进决策的“源头活水”。作为组织部门,要常怀揣学习之心,大兴调研之风,全面掌握基层党委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班子的运行情况、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发挥作用情况,用“解剖麻雀”式的方法开展调研。要到房前屋后、村间地头,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座谈,对基层干部群众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部署,广泛倾听包括普通群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地汇聚群众智慧,梳理对组织工作意见。要根据调研收集的意见建议,对当前开展的组织工作进行细化完善,对完善后的方案,要注重对基层联系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反馈,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确保方案在基层受欢迎、切实起作用。二是搞好结合,与基层实际情况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一是多到基层“串亲戚”。多结农家亲,经常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条件艰苦的地方结交“亲戚”,寻求基层工作的突破点,找准组织工作的支点。只有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亲眼看看基层真实情况,亲耳听听群众所思所盼,亲身感受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才能看到基层党建工作哪些是符合实际、群众欢迎的,哪些是脱离实际、需要改进的。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关爱心,积极面对基层的合理愿望,充分考虑基层所面临的现实环境,把党建工作要求与基层的各项建设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与基层接轨,把组织工作与基层相结合,推动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二是把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必须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寻找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要结合日常业务和中心工作,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部署组织工作,力求形成抓好组织促中心、围绕中心抓组织的工作格局。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更有方、督查更有效、保障更有力,服务更高效。通过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交融互动、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了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齐头并进的双赢效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明确奖惩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上级党组织必须切实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始终把基层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级明确责任,整合各方力量,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促先进、抓中间、带后进,先进单位要拉高标杆,更上一层楼;中间状态单位要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加以改进;工作后进的要加强帮扶整顿,促其转化提高。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范文五:镇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张范镇组织人事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人事办全体工作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作为统一思想、攻坚克难、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重要前提,突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程度,为又好又快地振兴张范组团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组织人事办工作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党建工作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所做的工作大多是按上级部门安排进行的,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的少,能在市、区推广的典型亮点少。二是组工调研信息对一些前沿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还不够深入,仍然存在动态型组工调研信息较多,问题性、建议性组工调研信息较少的情况,组工调研信息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组工调研信息成果的转化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组工调研信息服务领导决策、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有力。在下步工作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努力:一是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围绕全镇工作中心,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创新载体形式,赋予活动新的内容,突出党建特色,把党建工作的活力体现在活动项目上。以党员为基点,运用系统指导的方法,根据各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科学设置岗位,并将“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区”和“一个党员一个面旗”等主题活动标准细化为具体要求,使党员的先进性在岗位上体现得更为突出。二是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结合全镇工作大局,以创新的精神开展组工调研信息工作,从基层丰富多彩的组织工作创新实践中,去筛选和提炼出好信息。同时,突出特色,注意上报信息的侧重点,尤其是要突出区域特色,及时寻找和捕捉与其他兄弟镇街相比的不同点,认真整理上报信息。另外,还要善于在不被别人引起注意的冰点领域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问题上,另辟蹊径,深入挖掘,从那些零散的、不规则的原始信息中发现新的信息线索和新的信息突破口,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提炼为好的信息,通过信息工作更好地去指导和推动组织工作。三是在自身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办全体人员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心,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不断的学习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党建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党建工作,用全新的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使办公室工作人员面对困难有豪情、面对事业有激情、面对工作有热情,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努力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范文六:浅析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浅析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摘要】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进步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合理的政策和方针。本文分析了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创新策略。【关键词】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创新策略1.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既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同样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矛盾突出的时期。这个时期因此对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及时根据时代变化积极解决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党组织的建设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2.1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存在问题较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虽然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组织的基层建设面临较重的任务,也存在大量的问题[1]。2.1.1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落后随着中国不断的开展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之前从未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但是,很多基层干部缺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思想和观念上墨守成规,不能及时调整积极开展市场经济下的党组织建设。这些思想上的落后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常进行。2.1.2 党内民主与监督未有效开展有些基层党组织的支部书记自己独断代表全部党员干部的意见,而使党内的民主落为空谈,更谈不上决策的科学化。并且党内监督很难再基层实施,大多是上级监督下级,而很少有下级监督上级的行为。有些党员对于不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漠视,少数党员对党内民主的理解有偏差。2.1.3 基层党员干部组织意识淡薄有些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能力,不能在基层中发挥表率作用。有些基层干部没有对群众的服务意识,不认真听取普通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利益服务。2.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薄弱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非公有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党组织的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却相对薄弱[2]。2.2.1组织力量薄弱在公有制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有党组织,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设立党组织。有些非公有制企业虽然设立的党组织当时不认真对待,党组组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逐渐被边缘化。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数量少,也党组织的建设也极为不利。非公有制企业中有的设立党组织,但是没有专门人员组织负责,很多工作无法展开。2.2.2 管理模式单一虽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要求管理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表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管理,并不方便统一管理,很难管理到位。目前很多非公有制企业不能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来进行管理,只是参考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影响党员参与的积极性。2.2.3 很难组织活动由于没有专门负责的党组织人员,只能在工作之余利用零碎时间来组织活动,并且还要考虑企业各方面的限制因素。活动经费也难以筹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对党组织建设认识不够,不愿意对活动进行投资。而企业员工也不愿意分摊经费参与活动,造成活动经费筹集难。还有就是在组织活动时,参与人员不能很好的把握参与活动的方向,不能准确的定位。2.3不重视信息化下党组织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之前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3],而党组织建设没有根据信息化的发展及时调整,所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3.1 党组织建设信息化规模太小虽然很多的党组织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在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性,甚至还组建相应的小组来认真对待,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欠缺很多。很多干部对信息化建设不够认识,也没有相关的基础,经费支持也不到位,很多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在形式上。2.3.2 党组织建设信息化成效不好在党组织建设信息化的工作中要,要考虑到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不只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党组织工作直接复制到网上,这样做只是形式,并不能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接受。信息化的党组织建设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广大人民的需要,与传统的党组织建设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如果只是照搬照抄,是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浪费资源。2.3.3 党组织信息化建设无特点一般的党组织信息化是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但是开发这些软件的人员可能对党组织建设工作并不了解。这样就造成了软件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一些软件更新不及时,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时候没有考虑参与人员的特点,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3. 解决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创新策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虽然党组织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如果积极应对,与时俱进的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够促进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长足进步。3.1基层党组织建设应科学发展、不断创新3.1.1 提高基层党组织人员的素质要想加强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必须培养一支现代化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组织干部队伍。不是培养那些只有做事热情而没有做事能力、不敢做事的人,而要培养那些知识与能力兼备,并且有很强的服务意识的人。可以从大、中院校组织有水平的、能把握时代潮流方向并且思想坚定的人才。具体工作时,要合理协调人才资源,将一些表现突出的人才分配到最需要他们的基层,去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和对群众的服务精神。3.1.2 加强基层党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是既是党建的基础,在基层党组织中也是根本性环节。党组织正是由这些基层党组织组成的,如果基层的党员对党不忠诚、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党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根据当前的形式,积极展开对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中央关于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积极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系,提高了党员利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的问题能力。3.1.3 改善基层党干部的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干部的作风建设尤为重要,因为基层党员与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联系也很紧密。所以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因此必须改善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要积极开展教育,时刻牢记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任务的出发点。要改变不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基层党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3.2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3.2.1 发展机制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实现制度化由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较少且流动性较大所以应及时把握机会建立党组织,建立一个是一个,建立好后要不断提高巩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党组织,既要重视形式,也要重视内容。逐渐向非公有制内部发展党员,不断渗透建立党组织。加强企业间的党组织的交流,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党组织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企业也可以借助党支部的联系来开展经济合作,实现双赢。党组织应充分接纳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非党员,整合人才机制,促进党建事业发展。3.2.2 合理定位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位置,与企业建设结合非公有制企业企业中的党组织要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使党建工作顺利的展开。党组织不只是企业职工的政治核心,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中有政治核心地位。但是党组织不应认为自己有政治上的优势,而应该积极投身企业建设,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实现发展。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要与企业的文化相协调,帮助企业员工积极投身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党组织的建设还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党组织要积极的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定,帮助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对党组织有正确的认识。党组织还应注意自己的立场是代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应注意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3.2.3 提高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所以其党组织管理应该重视思想工作的提高,而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各级政府要重视对待,积极协调非公有制企业中具体工作。对党组织的领导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要充分调动公会等人民团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出特点,要建立专门的部分和队伍,形成具有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还应该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员工积极帮助,帮助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3.3信息化下党组织建设的应对策略3.3.1 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信息化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仅基础的网络设施需要投入,相关的人才培养也要加强[4]。而很多技术人员对党组织建设工作并不了解或者感兴趣,很多党组织干部和党员对技术又不专业。所以要加强技术人员对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党员干部的信息化能力,把他们送出去培训。这样通过两方面的培养,一定会培养出一批既对信息化技术熟悉又对党组织工作抱有热情的党员干部。具体的物质投入一定要充足,因为缺少物质投入这个平台就不能很好建立。3.3.2 创建党组织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不仅电脑上网用户大增,手机上网用户也呈爆炸性增长。在这个形势下,党组织建设应该积极主动的根据群众的需要开办网上学校、相关论文、网上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提高党组织建设的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注意借鉴成功运营的网站,以丰富多彩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开办网上党组织建设还能及时的聆听民生、了解民意,以便及时的提供帮助。3.3.3 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平台网络时代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变化迅速,信息更新快。所以应该及时更新数据库、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准确。同时要注意关键数据的保密,防止黑客攻击,但是对于一些关于民生的数据要透明,勇于接受监督。完善关于网络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使之更加科学规范。4.结语总之,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组织的建设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但是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党组织干部不断的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而不能固步自封,不求进步。【参考文献】[1] 黄敏. 浅谈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功能性[J]. 大科技, 2012 (13): 23-24.[2] 尚涛. 探讨当前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策略[J]. 大科技, 2013 (3): 52-53.[3] 迟维意.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党组织建设[J]. 现代教育管理, 3.[4] 孙栋. 基于网络环境下党的建设创新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范文七:“两新”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两新” 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两新”组织是劳动群众和新社会阶层人员较为集中的领域,是党的群众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目前,“两新”组织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开展起来,面临诸多问题,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两新”党组织覆盖面不足。如我镇“两新”党组织仅有8个,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党组织。就其原因主要是:规模较小、办公地点不固定,企业业主重视度不够。甚至有些企业是不愿意建立“两新”支部的,认为建立后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还有思想上认为可能阻碍企业发展,与企业形成对立面。要对企业多做思想工作,加深了解俄与沟通。二是党群骨干能力不够高。企业“两新”支部往往是职工组成,人员是生产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并不具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有些同志对群众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没有把搞好群众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有些负责同志不愿意花精力去开展群众工作;有些同志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较弱,不能适应在“两新”组织开展群众的特殊要求。三是“两新”组织工作的针对性不够强。“两新”组织的支部成员主要来自于时常,冰狩劳资关系支配,对党和政府的依赖程度较低。特别是一些“两新”组织的作用被边缘化,这就更加造成了在一些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项上,没有参与权和决定权,不能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从而使党的群众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四是工作措施不够大。一些“两新”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办法、途径和措施不多,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大。有些“两新”党组织除了组织学习、走访慰问职工等传统的活动方式外,再没有新内容和新办法,致使群众认为党的群众工作只是宣传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又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参与度不高,造成工作渠道不畅通,难以达到团结凝聚群众的目的。
范文八: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地委组织调研)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墨玉县文教系统党委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党的建设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实现我们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否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新形势下学校党员干部能否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党员是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民族地区学校党建工作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提高教育质量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学校党员教师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并且长期保持,是当前中小学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根据地、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墨玉县文教系统党委就当前全县中小学党建工作情况现状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就全县中小学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做如下汇报。一、墨玉县中小学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目前,全县有中小学204所,在职教职工6022人,专任教师5611人,学生总数110683人,局机关、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党支部48个,党员总数1844人,占全县教职工总数的30%,其中:在职党员1430人,离退休党员442人。文教系统党委所属管理的党支部13个329名党员,乡镇学校党支部35个1515名党员。二、近年来开展中小学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文教系统党委按照“巩固阵地、抵御渗透、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实践中坚持“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结合县委及组织部关于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有关安排,以“一二三四”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坚强防线,促进了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一)健全一个体系,实现党组织领导核心化。文教系统党委针对过去存在的“党管教育”责任意识不强,中小学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重教学轻党建,中小学党组织活动单一等问题,从“加强一个核心、坚持两个原则、建好三支队伍、强化四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党建工作体系。加强一个核心。建立一个以中小学党支部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荐政治可靠、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党员干部充实到中小学领导岗位上,配齐配强中小学党支部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党支部成员平均年龄42岁,本科学历占74%,专科学历占26%。二是中小学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贯彻落实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中小学党建工作为首的原则,确保党建工作在中小学一切工作中的突出地位。二是坚持重大事项党支部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中小学各项工作由党支部统一领导,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党支部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用好人才、做好监督。校长是中小学法定代表和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教学、教研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理顺了党组织和校长的关系,克服了党建和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凝聚了学校党支部抓好各项工作的合力。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建好组织管理队伍。完善从党委到党支部,学校党支部到各学科、各班级的自上而下的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马,确保党建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建好党建工作实施队伍。充分发挥党建业务干部、班主任、教师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三是建好督导队伍。党委党建办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党建业务工作专项指导检查,针对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及时推广宣传或整治提高。(二)开展两项活动,实现党建工作经常化。针对以往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载体,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文教系统党委积极探索,通过开展“两项”活动,有效提高了中小学党建工作水平。开展“党员示范”活动。一是划分党员责任区:牢固树立“党员就是服务”的思想意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特点,把学校办公室(教学组)划分为四大块,分别由四位校级主要领导分工负责。结合党员教师的工作岗位,将其所在办公室(年级组)作为党员教师的责任区。二是明确党员示范岗:党员教师根据划分的责任区,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带领责任区内的全体教职工,带领所联系的积极分子、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科研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通过党员教师的“帮带”工作,把58名党员培养成了业务骨干,把112名业务骨干培养成了党员,把79名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了中小学班子成员。开展党员“考、评、述”活动。建立党员、教职工每周定期学习制度,每季度组织党员、教职工对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汇报一次,党支部组织考试评比一次,并将评比结果进行公示,通过开展“教学、评学、述学”活动,增强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职工政治理论水平。2009年以来,各学校结合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支部班子成员及教师承诺、践诺241件,践诺率达100%。(三)围绕“三个结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近年来,部分学校在通过抓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实际教学工作的务实上摸不着头脑。针对这一问题文教系统党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通过三个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思想教育工作与实际教学工作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与建章立制的结合。在突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首要地位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细则、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评估方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管理制度、基层党支部目标管理办法等,一方面使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杜绝了口头就是文件,领导就是政策的随意性现象,实现了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章立制的有机结合。——与中小学规范达标、精神文明创建及校园规划建设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小学开展规范达标、精神文明创建及校园规划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小学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突破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精神文明创建10个好的标准,以学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认真开展争当道德小公民活动,为提升教育系统文明程度、创设良好育人环境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工、青、团组织活动的结合。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等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健全和完善了工会、共青团组织以及课余党校、小学生课余团校、少先队队校等“校中校”,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确保青少年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健康成长。(四)突出“四个注重”,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化。为确保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文教系统党委突出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四个注重”,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党建日常工作。——注重文体活动载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以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开展。近年来,结合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在师生中开展演讲会、报告会、朗诵会、主题班会、出墙报、板报等,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依托,对师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同时,还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积极邀请退休老党员进课堂做专题讲座、形势教育和警示教育。把最新的先进人物搬进课堂举办主题班会,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校、爱班级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不仅仅在中小学,必须进一步强化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配合工作、共担责任。2008年以来,文教系统党委结合“两基”工作,强化了班主任工作和教师不定期家访制度,要求班主任用“爱心、耐心、恒心”教育学生。通过家访和召开家长会等形式,积极联系家长,了解掌握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思想政治表现,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尤其是寒暑假,针对学生离开学校与社会接触增多的特点,制定了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和学生定期返校制度;组织学生就近成立学习小组,既完成作业,又互帮互学,旨在完善对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增强学生分辨是非、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文教系统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相结合,教育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思想。加强“四个认同”和民主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意识。协调乡镇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周边清真寺和非法教经点的整治力度,坚决打击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反动宣传和渗透活动,促进了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实施针对性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针对性教育是提高成效的又一条重要途径。文教系统党委针对学校周围敌社情相对比较复杂的现状,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展览室,为学生创建思想政治直观、形象教育平台。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师生到王慰墓、四十七、地区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教系统党委通过实施“一二三四”凝聚力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通过强班子、带队伍、抓管理、重教育,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班子成员勇挑重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2009年以来,全县没有一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违法案件。二是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工作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党员教师在各项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做到了教书与育人并重。三是中小学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配齐了各类教学设备,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四是中小学与师生家长联系进一步密切。通过教师家访等工作,家长对中小学各项工作给予大力配合和支持,初步达到了学生、家长、中小学共同抓好学生的办学目标。三、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年来开展的“三个代表”学习、学校清理整顿、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活动,学校党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各族教师党员的作风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仍有一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两基”工作上,片面认为党的建设、思想教育是空的,只要把教学质量抓上去,实现了“两基”达标,提高了教学质量,其它什么工作都是好的。产生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二是学校党支部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步伐较慢,发展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个别教师觉得党员与非党员除了要交党费外没有多大差别,一些教职工受个别党员干部的不良影响,对党组织缺乏信心,认识不足,入党的热情逐渐冷却。三是一些党员理论学习不深、不实。在基层学校党支部,尤其是农村学校,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不能自觉地运用理论知识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有部分党员干部以工作繁忙为由逃避学习,有人以理论作用不大而无心学习,有人只学习理论词句,但学而不思、不信、不行。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在工作中难免就事论事或不辩方向而造成失误。四是个别党员教师在本职岗位中的作用发挥不强。学校中的大部分党员教师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特别是在教研、班级管理中起着较好的带头模范作用。但也有的党员教师其自身素质、思想觉悟、工作行为、工作质量等都混同于一般教师,甚至有时还是一般教师的“尾巴”;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先进可言,党员的先锋作用、榜样作用逐渐开始淡化。平时在与个别党员教师交谈中得知,他们认为现在的党员就是交交党费,每月参加活动,至于其他方面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五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部分年轻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滋生了“无利的事不做、无名的事不干”的想法,不能正确处理“德”与“得”的关系,甘于奉献精神少了,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多了,甚至出现个别党员与群众争荣誉、争待遇,影响了团结和工作,甚至损害的党的形象,给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教师党员的一言一行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尽管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在个别学校、少数党员教师的身上,但其影响是恶劣的,是会贻误我们一代甚至几代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我们民族地区学校党的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建立学校党员“三抓”机制,赋予学校党员教育活动的新内容第一,抓好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形成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开展任何工作,最关键的是“领头人”。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要端正学风,通过学习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论知识,把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政策和新要求融会贯通到学校实际工作中。第二是学校领导干部不仅要把书记、校长当作“职业”来做,还要把书记、校长当作“事业”来追求,开展任何工作要“主动干、创新干、比着干”,要能为学校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第三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并且实实在在地予以改正。第四各学校党支部成员要为广大党员、教职工、学生作出榜样,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着眼于人们群众和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坚决贯彻群众路线,以群众、教职工是否公认、是否取得让群众、教职工、家长满意的工作成绩为标准,作为评价学校领导干部政绩的依据。第二,抓好学校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和谐的坚实思想基础。任何形式的教育结合实际是前提,突出实效是关键。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一是以真学为前提。所谓真学就是要组织教师党员干部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过程作为提高觉悟,增强党性的过程。做到学得深,学得好,学了能用。增强教师党员学习的自觉性,时刻保持教师党员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时刻用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占领教师党员队伍的思想阵地。二是以真懂为基础。所谓真懂就是要真正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自觉地把教师党员队伍中那些思想认识不正确,立场不坚定,理论学习不深刻的观念和想法逐步清理出去,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精髓灌输到教师党员队伍的头脑中,做到对科学发展的真正了解。三是以真用为目的。所谓真用就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干部真正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和具体要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实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加具体实在、更加深入有效、更加全面科学。第三,抓好学校党建日常性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学校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不断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上下互动”的目标责任制度。把学校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建立起基层学校党支部书记党建领导责任制,坚持党委负总责,基层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实行“两位一体”工作制度。要把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常规管理、教学业绩目标同定,任务同下,工作同步,考核同行,统一纳入管理,实现党务、业务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丰富学校党组织生活。所谓“三个一点”即上级党组织党费返一点、支部出一点、党员自筹一点,筹措学校党组织活动经费,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党组织缺少活动经费,党支部活动内容单一等因素成为党支部吸引力不强、凝聚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四是实施三级“互谈”制度。即党委负责人与学校党支部负责人进行互谈、党支部负责人与支部成员互谈、支部成员与党员互谈。互谈内容主要包括党支部或党员、教职工近期的思想、工作状况,党员队伍管理及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等。通过“互谈”活动的开展,可以拉近党委、党支部与党员的心,为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党务工作的了解与协作,也为上级党委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平台,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二)健全学校党员教育“四项”制度,创新学校党员干部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如何结合科学实践观学习教育活动把学校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做的更好并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我们一直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因为它是一个大题目,包涵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考核、考评、服务、发挥作用等等。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只有用制度去管人、管事,才能确保我们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把工作管得好、把人管得住。第一,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是党员本身的一个必然要求,要使广大教师党员在思想、教学业务等方面高于一般群众,就必须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一是要坚持已有的学习制度。例如,周三、周五学习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老师培训和轮岗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学历教育制度、专业技术培训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落实。二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习制度。健全的学习制度应该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包括学习要有笔记,每次学习都要签到,并建立党员学习档案,把党员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考评之中。三是要建立新的学习制度。在近年来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各学校党支部认真抓好学习,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有的采取“上门讲学”、“派人领学”,有的采取“专人导学”、“结对帮学”,扩大了学习面,改进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在制定完善学校党员的学习制度时要吸收进去,形成新的学习制度。第二,建立健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管理形式的变化,党员的活动领域、活动方式在不断变化。要立足于新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健全完善学校党组织制度建设。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相关法规,强化组织体系,理顺组织关系,使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强学校党支部制度建设。在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中,基层学校党支部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必须选优配强学校党支部书记,并把培训工作制度化。党支部要经常开展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创先争优”活动制度,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教师,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第三,建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的工作机制。首先,做好责任区的划分。为了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党员就是服务”的思想意识,结合我们和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把学校的所有办公室(教学组)划分为四大块,分别由四位校级主要领导分工负责。结合党员教师的工作岗位,将党员教师所在的办公室(年级组)作为党员教师的责任区;将党员教师所在的管理、教学(所任年级学科)、后勤等工作岗位,作为党员教师责任区内的示范岗位;这样便于党员教师在思想上、工作上与其他教职工的交流和联系,便于党员教师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二,明确责任区示范岗位的职责。要求每个党员教师在责任区内、示范岗位上要负责一名积极分子或一名教职工作为自己的联系帮带人(自己联系找对象),并围绕党员自己确立联系的主要内容目标,履行好党员的义务;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每学年进行一次新一轮责任区工作。要求全体校级领导在责任区内经常了解教职工思想、工作情况,对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及时向校长室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协调好相关工作。第三,亮出身份,树立形象,接受监督,让责任区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将党员的责任区、示范岗位情况在校园进行公示;公示栏内张贴所有党员教师的照片、联系人的姓名、联系的目标内容、党员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增大责任区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个党员教师“亮出身份”,能让全校师生乃至家长一看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党员,了解每个党员所联系的对象,从而使党员教师的工作生活处于师生、家长的监督之中,促使党员教师做好责任区工作,有利于党员教师更好地起示范作用。第四、健全党员监督预警防范机制。目前,学校党员普遍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然而受国内外环境和我们民族地区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们的个别党员也确实存在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老好人意识严重、上进心不足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解决,党员的先进性就会丧失,党的形象就会被破坏,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从整体上受到损害。一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强化党员的宗旨教育,鼓励党员创造一流教学业绩,将有效地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从而在体制上克服和解决影响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二是要注重监督效能。要不断强化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洁等情况的监督,重点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监督。通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注重对党员干部个人监督向注重对学校整体工作监督的转变,注重对党员干部个人行为监督向注重对工作程序监督的转变,引导学校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坚持学校党建工作“五项”原则,完善学校党员教育活动格局第一,坚持学校党建工作“三要三不要”原则。一是学校党建工作要实实在在,不要表面空泛。学校党建工作不是表面文章,不能流于形式,它是一项理应对学校各方面产生巨大正面影响的工作。要使党建工作有机渗透,就必须找准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端正教风、学风、校风,确保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要求贯彻实施。二是学校党建工作要创新发展,不要因循守旧。唯有创新才能体现适应学校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唯有创新才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才能有效实践“三个代表”。创新就要求学校支部书记一要实事求是地革除沿袭已久而又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二要大胆务实地开创前人未做而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民族地区实际的做法;三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予以科学的总结。例如,学校以党员过好政治生日为载体,为党员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再如,学校由工会小组、支部小组主持的全校教工政治学习,广大教师由受教者转为施教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拓宽了教育渠道,提高了教育效果。三是学校党建工作要制度化,不要随意性。制度化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需要。也是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建工作有序发展的需要。党建常规工作,如中心组学习、党员活动日、支委会等,必须按文件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切不可闲时想到,忙时丢掉。第二、坚持处理好党建工作四个关系原则。一是处理好学校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关系。两者应该形成合奏而不是独奏,应该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而不是油水分离。书记与校长的工作,必须形成合力,必须步调一致,必须一个声音,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人品的需要。书记的工作必须得到校长的有力支持,方能如鱼得水。书记、校长要自觉地搞好团结,但搞好团结,不等于说一团和气、没有争论,二人应坦诚相见,服从真理。二是处理好书记的说与做、知与行的关系。党建工作要具说服力,书记本人是标杆,要求党员和教师做到的,书记必须先作表率。不但师德要为表率,而且工作也要作榜样;不但党务工作要作表率,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作榜样。只有说到做到,先知先行,方能让人心悦诚服,书记的话才有威信,党建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三是处理好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书记应配合行政管理,确定学校整体工作的长远目标,并思考在统一的大目标下,党组织近期应做的工作,应明确党建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不可能毕功于一旦,要早作打算,预订规划,然后分期实施,按步进行。四是处理好平时工作与年终总结的关系。平时工作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并及时做好工作小结、资料积累等工作,这样年终才能写出有质量的工作总结,并轻松自如地做好材料归档工作。应转变那种平时无所事事,年终手忙脚乱的工作作风,更不可造虚假材料来蒙混过关。第三,坚持党员管理“三好三高”原则。一是思想好,品德高。政治上清醒,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明确。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各族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定党性观念和立场,必须坚持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落实到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体现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不怕难不怕苦的精神上,需要党员干部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工作好,实绩高。就是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扎实工作,努力成为教学岗位的佼佼者,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四种意识”、提高“四个能力”,即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努力提高“抵御非法宗教活动的能力、处理复杂事务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依法施教的能力”。结合教育工作就是要做教学的能手,能培养出为我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各类人才。三是作风好,热情高。就是要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求真务实,不说假话;关键时刻站得出,平常时刻看得到。从教育工作性质看,就是要发挥三贴优势,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家长。要以满腔热情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家长办实事、办成事。第四,坚持建立健全学校党员教育评估机制“四性”原则。一是注重考核评估内容的科学性。对每个党员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的评估,不仅应关注一个时期的教学管理,同时应关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全面发展的水平;不仅应考核管理能力,还应结合我们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考核在面对各种社会压力的影响下政治立场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不仅应考核其工作的现状,还应评估其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增强考核评估指标的针对性。既充分考虑“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又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不同职责,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三是提高考核评估的可操作性。制订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四是扩大考核评估的群众性。把人民群众和广大家长、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教师党员的重要标准,对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对群众满意率低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免职,真正把群众的认可落到实处。同时,创立符合教育系统行业特点的民主评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民主评估落到实处。第五,坚持“两个务必”原则,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本色。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对求真务实,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实事求是,研究并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第二个层面是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浮躁、力戒张扬、力戒随波逐流,坚持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狠抓工作落实。二要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各族共产党员为实现全县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范文九:XX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XX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新经济、新社团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党建是夯实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团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随着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我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市、区各级党委的重视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今年5 月以来,我们结合市、区组织部门开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推进月'活动,一方面深入企业调研,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非公业主、支部书记、党员、 员工等各层面人员最真实的想法,一方面积极实践,指导具有一定规模、组建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并开展党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份调研报告。一、湖滨地区两新组织党建状况湖滨地区作为杭州典型的商贸旅游休闲中心,区域内经济发达,商务繁荣,经济成分多样,特别是非公经济成分占80%以上。两新组织党建任务繁重。 街道从2001年开始把两新组织党建作为街道党建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2004年全区率先建立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后,更是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流动党员 管理、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地区党建与,两新'组织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协调、和谐发展,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目前,湖滨地区 共有两新组织924家,建立两新党组织33家,通过街道3个流动支部、地区联合支部进行覆盖的有23家。党的组织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上进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