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美国历年gdp对比为什么斗不过美国 美国苏联美国历年gdp对比军事实力对比

帖子主题: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华约北约间军事力量力量对比
共&10227&个阅读者&
军号:1026637 头衔:老A 工分:382563
/ 排名:18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华约北约间军事力量力量对比
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华约北约间力量对比之我见众所周知,年间,武器装备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随着F-15/16, M1A1, 洛杉矶级核潜艇,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先后服役,美国摆脱了越南战争的阴影,并且他们依靠这些武器打赢了海湾战争。当年有一个军事作家书写了模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时间大约是1984年),为我们描绘了一场在空中用F-15 和旋风对抗Mig-23,地面用M1 豹2对抗苏联的T-72,海上护航舰队对潜艇的宏伟蓝图。当然今天我们看,这样的对比是不公平的。因为苏联人在1980年前后才开始对他们的第3代武器装备进行更新换代,在解体的前夜,他的实力达到了顶点。或许是为了对那个曾经让全欧洲感到恐惧的国家表示的无比崇敬的心理,我想用我微薄的学识来谈谈,关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2个庞然大物之间的实力对比。陆军篇海湾战争以后,好像出现了一股奇妙的思潮:陆军无用论。事实上美国人忘记了,如果没有他们M1A1 和M270火箭炮压倒性的优势,伊拉克人怎么可能在4天的陆战之后宣布投降呢?我向来认为数量和质量必须一起对比讨论的。因为当数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战争局面会完全的不同。1990年的两极对抗,双方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呢?苏联陆军在数量上无疑占有压倒性优势,尤其让整个华约觉得恐惧的,是他们超过10万辆的庞大装甲集群。几乎整个冷战期间,北约都生活在一种苏联坦克恐惧症中,在一款游戏众所周知的游戏《红色警戒》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倾向。柏林墙倒塌前夜,双方主战坦克的数量对比是这样的华约
北约新型坦克
T - 80系列
超过6000辆
(美国)T - 72系列
超过15000辆
(德国)T - 64系列
挑战者系列
(英国)共计
接近 3万辆
1万辆其他坦克
包括库存约2.5万辆
超过1万辆(大部分被现代化改装)
百人队长系列 数量不详T-54/55系列
包括库存约 4-5万辆
6000辆(接近全部淘汰)共计
接近2万辆从该表上看,双方数量基本为3:1,也就是说,一旦双方发生坦克战,苏军将占有3:1的绝对数量优势从海湾战争的结果来看,无论是讨论M60或者T-62甚至更糟糕的T-54都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他们当时大部分装备于各自的预备役部队其次海湾战争证明,这些坦克即时贴着面攻击新型坦克,效能都相当值得怀疑。因此,我将主要讨论双方的三型主战坦克之间的数据对比。T-64,T-72,T-80,看编号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他们是三代完全不同的坦克。事实上,他们的区别是T-64最早试车,T-72是T-64的简易生产版(可以用于出口),T-80对T-64作了稍微的改进,3型坦克在生产中都在不断改良,他们的性能相差无几。或者换句更容易理解的话,他们是来自3个坦克工厂的同个时期的坦克系列。下面是这些坦克比较常见的改良型号的性能华约坦克T-64b主炮威力 改进后的版本 最大威力可以达到450MM/2KM最大平射距离 2.3公里备注
可以发射AT-8鸣禽炮射反坦克导弹,射程4公里,破甲能力600-650MM有自动装弹装置火控系统 首发命中率
80%以上正面装甲 复合装甲
对抗穿甲弹相当于500MM匀质钢装甲可加装反应装甲 相当于280MM动力系统 2冲程柴油机战斗全重 42吨 可潜渡改型坦克没有出口,全部装备了驻德和驻匈牙利苏军部队。T-72M主炮基本同T-64正面装甲 对抗穿甲弹相当于460MM匀质钢装甲可加装反应装甲 相当于280MM战斗全重 41吨 可潜渡动力系统 4冲程柴油机(更节约油)T-72MB (就是T-90的前身)主炮
最大威力 500MM/2KM正面装甲 对抗穿甲弹相当于50MM匀质钢装甲可加装反应装甲 相当于280MM改型坦克被大量出口。但是出口型不是复合装甲。T-80Y主炮威力 同T-72MB火控系统 首发命中率
80%以上正面装甲 复合装甲
对抗穿甲弹相当于550MM匀质钢装甲可加装反应装甲 相当于280MM火控系统 比T-64有所改进动力系统 燃气气轮发动机战斗全重 42吨 可潜渡西方坦克MIA1/豹2把这两型坦克归为一类,因为他们的性能太相近了。最大的区别是M1使用了燃气气轮发动机,是个油老虎。他们的主炮都来自莱因金属公司48倍120MM炮2KM上穿甲达到 600MM正面装甲,M1A1采用贫铀装甲,豹2采用复合装甲防护穿甲弹能力都在600MM左右防护破甲弹能力1000MM左右挑战者这型坦克很特别,他使用的是线膛炮。损失了初速度后,他拥有惊人的射程。威力在2KM上穿甲约550MM,最大有效射程达4KM防护能力 于M1A1相差不大战斗全重62吨总之,苏联坦克的防护能力在460-550MM之间,但加装反应装甲后可以达到800MM上下主炮威力 2KM穿甲都在500MM以下,许多早期型号的坦克甚至达不到400MM。虽然都拥有炮射导弹,但是威力不足。西方坦克的防护能力都在600MM左右2KM上穿甲能力600MM左右换句话说,如果远距离交战,苏联人会发射炮射导弹,但是他们无法打穿西方坦克的装甲。当然,有可能会损害西方坦克的火控系统。在2KM的距离上交火,西方坦克拥有绝对优势。虽然他们的主炮无法首发击毁苏联坦克,但是随着复合装甲的破损,苏联坦克将有可能被摧毁。而只有当苏联坦克靠近到1000M甚至更近的距离,他们的改进型坦克才有可能正面击穿西方坦克。不过考虑到苏联装甲部队数量上的恐怖优势,我仍然对苏联坦克部队报有信心。另外,西方坦克比华约坦克重许多,欧洲复杂的地形将一定程度限制西方坦克的发挥。有些人习惯用海湾战争的战例来贬低T-72,其实是不公平的。首先出口型T-72没有复合装甲,使得美国用破甲弹就可以将他轻易击毁。更不用说加装保命用的反应装甲。火力上的削弱也是严重的。本来出口型的坦克炮威力就只有370MM的穿甲,由于伊拉克没有得到贫铀弹,使得穿甲威力进一步下降到330MM左右,因此造就了T-72在沙漠上惨遭屠杀。不过海湾战争及其随后的车臣战争表明,苏联坦克设计上存在很大问题。自动装弹机的设计虽然提高了射击速度,但他造成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容易引起彈藥殉爆。海湾战争曾经有1辆M1被友军的一发穿甲弹从侧面击毁,看照片,损毁并不严重。但是反观T-72,大部分的残骸都在数米外找到了炮塔,当然是因为彈藥殉爆的结果。在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时,苏联精锐的装甲部队更加丢脸。实战表明,T-80虽然拥有厚重的正面装甲,但是在巷战中,他的顶部后部装甲不堪一击。单兵火箭筒可以将其轻易摧毁。而一旦被穿透,常常随之而来的就是可怕的殉爆。复合装甲虽然提高了防护能力,但是爆炸的破片常常伤害到于坦克协同作战的步兵。甚至由于燃气轮机耗油严重加上补给出现问题,撤退的时候,有一个营的T-80因为缺乏燃料被损失。步兵战车我不想太多的考虑步兵战车。因为他们的导弹无法真正对主战坦克产生威胁。同时,他们的防护能力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值得担忧。不过他们在对付80年以前列装的钢装甲坦克部队时,因为射程,还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不过,我还是认为,应该把步兵战车步兵看作协同坦克作战压制步兵火力的力量。海湾战争中M1的探测装置在沙漠作战很成问题(其实是因为布雷德利的空调功率大,这简直是废话,布雷德利的空调是给7个人用的),结果很多时候不得不让步兵战车在坦克前面开路,导致他们怨气冲天。有大约20-30辆布雷德利也因为遭遇伊拉克坦克部队被击毁了。当然,这是意外情况。我想在欧洲,M1A1的空调还是可靠的。因此无论是大名鼎鼎的布雷德利还是苏联人的BM系列,我都不想过多赘述。他们无非就是一门速射炮和一个导弹发射架的组合体,顺便可以搭载5-7名步兵。不过还是要提一下装备的数量:苏联BM系列
接近 7000辆黄鼠狼系列
超过 1000辆显然,苏联人认为他们拥有太多的坦克,没有必要装备一支以10万计的步兵战车部队。所以这东西他们造得不多。不过值得一提的是BM系列战车可以从行进间浮渡江河,看样子苏联人对大纵深作战相当着迷。当然美国人有种更低档的货色,数万辆装甲运兵车。他们也可以浮渡江河。他们的装甲要比步兵战车更类似易拉罐,不过至少可以挡子弹。战术炮兵之王 火箭炮M-270型火箭炮在海湾战争中是死亡的象征。这些恐怖的东西发射的子母弹把无数伊拉克炮兵撕成肉块。伊拉克炮兵只要一开火,很快就会被美军定位,随后,火箭炮部队就会把一切结束掉。有人认为,炮兵已经过时了。可事实证明,拥有强大火力,高机动能力的火箭炮部队仍然是恐怖的存在。不过苏联可是火箭炮的祖师爷。。。苏联人的新型火箭炮有个很响亮的名字 “龙卷风”我学识浅薄,没办法告诉大家双方火箭炮的具体数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苏联的火箭炮部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在伊拉克大放异彩。他凶猛的外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武装直升机最大的优势在于突袭和隐蔽性,即使未得到战场制空权,仍然可以让阿帕奇低空掠袭对方的装甲集群。首先要写一下双方的武装直升机数量苏联
西方米-24系列
接近2000架
阿帕奇 1991年以前生产了大约500架 最大航程482公里眼镜蛇 接近1500架我们常常认为西方的武装直升机数量很大,可以压倒苏联装甲集群,可是看到这个数据,我们会发现,其实双方其实拥有一个数量差不多的武装直升机机群。美国的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在美国是属于师属或者军属陆军航空兵的。显然这是个很先进的编制方式。阿帕奇装备有16枚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海尔法导弹意为"直升机发射后不管"最大射程8公里,最大速度1马赫。当然实际作战中,常常非常靠近目标。最大破甲能力在1000MM左右(一说1300MM)。因此,他可以正面击穿不加装反应装甲的任何一型苏联坦克,如果是侧面,那就是100%摧毁。阿帕奇的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据说可以抵挡坦克上的12.7MM机枪,甚至可以抵挡少量20MM的炮弹。这点上看,阿帕奇的生存能力显然超过了雌鹿。不过对于这些飞机有个可悲的消息。T-80Y和T-72MB上的炮射导弹是可以对空的。也就是说,万一他们袭击装备这些坦克的近卫装甲部队,万一不能全歼对手,遭到反击,可能会死得很难看。米-24雌鹿。他们在阿富汗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早些时候很多米-24被肩扛式对空导弹击毁了,不过经过改进后(加装了干扰弹),战损大大减少。雌鹿的载弹量要少于阿帕奇,只能装4枚反坦克导弹。不过改进型上安装的反坦克导弹也是可以对空的。因此这些飞机万一遇上西方的武装直升机,估计可以给对方一顿老拳。总得来说,把武装直升机高估是错误的。海湾战争中他们得到了辉煌的战果(第一次空袭,就是由阿帕奇摧毁了边境雷达站开始的)但那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弱。在欧洲,交战双方都拥有很多雷达制导的高射炮,步兵肩扛导弹,苏联人的坦克甚至有炮射导弹,武装直升机的生存空间被大大降低。但是他们仍然可以被当作一支有效的突袭部队使用。可以试想,当一个6机编队在2个冲锋状态的坦克营侧面,一片松树林的树梢上出现的时候,会引起装甲部队多大的恐慌。空军篇美国人很会吹牛。他们的空军号称“最先进”“天下第一”。不幸的是,如果相比较他们伟大的设计M1A1,其实北约的空军部队在苏联人面前就没那么多光荣可言了。苏联人的航空技术在90年代末超越了美国,可惜苏联的解体让许多先进的设计停止了列装。双方的力量对比是这样的华约
北约第3代作战飞机Su-27/30系列
接近 1000架
F-15 超过 1000架Mig-29
接近 6000架
F-16 超过 3000架Mig-31
接近 2000架F-18 接近 1000架共大约7000架
7000架第2代/2代半Mig-23/27
接近 7000架
5000架Mig-25
接近 1000架
数千架Su-24
超过 1000架
A-4/6数千架约 9000架
共约10000架注 苏联人的机库里还有不少Mig-21和Su-22,当然那些飞机不考虑在内可以发现,相比数量差距巨大的陆军,双方空军的数量基本相同。那些在双方后备机库内的飞机就不讨论了。我们重点讨论2对对手Su-27
VS F-15把他们列在一起对比应该是合适的,因为他们都是重型制空战斗机,属于高低档搭配中的高档曾经听到过一个传闻,苏联人自己空军装备的Su-27上电子系统相当先进,一次东西伯利亚的对抗中,他们在F-15的雷达毫无显示的时候锁定了对手,当然没有发射导弹。但是几乎所有人,包括美国军方都认为,苏联人的Su-27上电子对抗能力超越了F-15,并且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首先我们分析下两型飞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早期Su-27
火控雷达可以锁定12个目标攻击2个目标,后期的型号和美国人的性能相当。都是跟踪24个目标,攻击4-6个目标。那么我们来谈谈导弹。美国人在为他们的AIM-120自豪的时候,苏联人开始列装了R-77这两型导弹意义重大,都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传统的中程导弹需要全程制导直到命中目标。万一这个时候被导弹锁定,很多飞行员往往会放弃导弹的指引而开始做大机动动作试图摔掉越来越近的导弹(毕竟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嘛。。。)“发射后不管”型导弹问世以后彻底改变了超视距空战的局面。飞行员只需要在前期引导导弹,当导弹到达最后20公里时,导弹上的雷达就开始工作自行引导,而发射机就可以脱离战场,或者采取别的方式取得位置上的优势。当然这里有个大问题,那就是R-77的射程是80公里,AIM-120不到60公里。相差整整20公里!这是个很要命的差距!甚至导弹末端不管的距离,R-77也要远5公里以上。显然,在小规模交战中,Su-27/30系列占据了绝对优势。美国海军在印度洋与印度海军的SU-30M 联合演习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差距不止存在理论上,而是确确实实的差距。R-77占据了绝对优势。然后我们看看近距离格斗。我对空战一直有个理念。当两个国家的空军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超视距空战的可能会被大大减少,因为远距离敌我识别的困难加剧,导致最终交战双方在可视距离上展开一场混战。如果超视距空战中,美国人还不至于太吃亏,那么视距空战,迎接F-15的将是场灾难。Su-27的机动能力全面超过了F-15。相对所谓的超级响尾蛇格斗弹,苏联人的R-73领先了一个时代,无论是射程,速度还是机动过载方面。苏联人曾经兴奋得宣称:被R-73锁定的飞机很难摆脱厄运。再加上苏联人的头盔瞄准镜。。。可以说,实战中Su-27和F-15交换比如果达到1:1.5 或者1:2,我一点也不吃惊。如果要说Su-27的缺点,那么大概就是他12平方米的硕大雷达反射面积。不过F-15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个时代,飞机的隐身性能并不是太重要。接下来是另外一对Mig-29
F-16超视距空战的问题被沿袭到这两型飞机上。还有件糟糕的事情,不少F-16的早期型号没有完成超视距作战的改装。不过我相信打仗的时候一切都会解决。相比F-15,一个讽刺的事情就是,F-16的视距空战能力反而要更好。这种单座单发战斗机机动性能很优异。当然,这种优异的属性不是相对Mig-29来说的。我在2000年的时候看到篇报道。美国人很开心的宣布,他们的F-16最新型号的机动性能终于超过了Mig-29,并且开始列装头盔瞄准镜。不过我想,这是不是来得晚了点。单座飞机的一个让人担忧之处是可靠型。双发都熄火的概率到底比一个发动机熄火概率低得多。不过这个缺陷不是决定性的,就不赘述了。至于当时服役的F-18C/D系列?他们是作为对地/海攻击机被生产出来的。空战能力自然不会太好。在空战的全面劣势之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些北约空军的许多可喜之处。据说美国飞机的后勤保障力要远超过苏联飞机,也就是说每天他们可以出动更多的架次。其次,苏联空军分工过分明确,Su-27和Mig-29的对地能力不敢恭维。在苏联人的理念里,对地作战应该交给Su-24和Su-25,可是这两种飞机都需要战斗机护航。因此美国空军显然全面得多。在这里,我想介绍一型记录之王传说中的Mig-31 超重型截击机最大平飞速度2.8马赫装备400KM对空雷达,和300KM的对空导弹!并且可以装备射程超过200KM的反辐射导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东西对付预警机真是太合适了~该型飞机产量不多,隶属莫斯科直辖部队,用于保卫首都。对地攻击机A-10雷电 VS Su-25蛙足双方差距比较大。A-10年的载弹量,装甲厚度,可靠性方面都超过了Su-25。当然Su-25也是不错。数量相当,都是800架左右。A-10雷电在海湾战争中被证实相当可靠。大家在《变形金刚》里看到的那架重创蝎子的飞机,就是A-10雷电。当然,这些飞机在对付强敌的时候估计还不如武装直升机。因为相比到处落地生根的武装直升机,他们更有可能被对方的战斗机拦截。这些对空作战手无寸铁之力的飞机难以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战场生存。轰炸机完全不敢兴趣。我更愿意把他们看作核威慑的一部份。对空导弹部队数量不明都是以营为单位的。大概都拥有几百个营。不过华约肯定超过北约当时华约最先进的C-300系统射程超过100KM,性能超过北约防空军一代。虽然爱国者也不错。其他的货色性能就很普通了。比如SAM系列,美国人的东西也差不多。华约反辐射(雷达)导弹的射程是北约的3倍。俄罗斯的反辐射导弹射程近100KM,美国的同类产品哈姆(就是电影胜利日里F-18用来打外星人大飞碟的那些导弹)射程不到30KM。可以预见,庞大的地空导弹部队会对北约空军带来不小的困扰。海军篇苏联人打潜艇牌,美国人打航母牌,这全世界都知道了。在航母编队方面,苏联只拥有4艘中型航母,和美国人的10艘巨型航母,超过100艘的驱逐/巡洋舰组成的庞大水面舰艇部队是没有可比性的。苏联人拥有庞大的巡洋舰编队(大约25艘)其中基洛夫级巡洋舰 5艘。他是前无古人的海上武器库,装备了144枚远程对空导弹,24枚射程550KM的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超过200枚近程对空导弹和6部卡什坦。不过这仅仅只是“大舰巨炮Z義”的一种延续。没有航母,这样的军舰在远洋上是没有生存价值的。既然连这样的军舰都忽略了,那么众多的驱逐舰也没有必要谈了。不过俄罗斯人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还是值得一提的,预计标准2对该导弹的拦截效能将下降一半。当然具体关于航母战术,有兴趣的人可以看我在《论美国航母弱点》第5页的回帖,这边就不写了。(主要是太累了。。。不想些了。。。)而美苏冷战前的核潜艇技术,可以参考我发的潜艇帖。当然要提一下数量。双方在冷战结束时的先进核潜艇(以120分贝为界线)俄罗斯拥有近40艘,北约有近60艘。不过俄罗斯的先进潜艇更安静一些。整个潜艇部队,双方的力量对比大约是200:100不过噪音超过130分贝的核潜艇实在意义不大。综上所述冷战结束的时候,俄罗斯人在空军上略占优势,但不明显。坦克数量上虽然占据优势,但是由于德国人生产的坦克主炮及其优异,因此在技术上处于下风。海军虽然没有远洋航行能力,但是近海具有绝对优势。数以万计的作战飞机足够让美国航母不敢靠近苏联本土。总体上,苏联占据一定优势,但是一旦开战,是否能赢得战争却值得商榷。至少在车臣战争中,我们看到苏联陆军的技战术水平并不算太高。
延伸阅读:
首战用我,
用我必胜!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华约北约间军事力量力量对比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49502 工分:418
左箭头-小图标
记得有一句话,第一次车臣战争输在没有政委!一个没有政委的苏联红军,只能算得上是俄罗斯部队!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0682
左箭头-小图标
M1A1坦克的技术是美国人从德国偷来的,还有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应该是四艘,第五艘因为经费原因被取消了,而且第四艘彼得大帝号的完工时间是1998年,不应该算在苏联的账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3115 工分:760
左箭头-小图标
我还真希望他们打一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455 工分:8235
左箭头-小图标
前苏联这支庞大装甲部队要是从中国蒙古边境出发,不知道能否一个月内打到北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455 工分:8235
左箭头-小图标
可惜个屁。这个可以让西方战栗的红色铁流要是放在中国北部边境的话恐怕中国会更战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3798 工分:61
左箭头-小图标
LZ的数字有些问题。1.T80据1990年版《世界军事年鉴》介绍苏联拥有约3000辆。而T80在当时是不出口的,这就应该是华约的T80总量了。2.MIG29苏联当时约有2000架,虽有出口,但当时苏联刚开始为其盟友提供MIG29,作为两大阵营前线的东德才不过拥有60架,其他国家就更不用提了,华约合计有3000架就烧高香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75226 工分:9992
左箭头-小图标
LZ明显是个哈俄得,幸好历史没有想你想象的那样发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2339 工分:778
左箭头-小图标
我还是认为华约会取胜的,他们的武器数量优势会打败北约的质量优势,北约会重复二战德国的悲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4588 工分:19626
左箭头-小图标
LZ以为打仗是你在玩电脑游戏吗?简单的指标堆砌就可以了?这样应该说1975年左右可以轻而易举平了欧洲。咋没有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0865 工分:13953
左箭头-小图标
按这个比较,志愿军就不用和美军在朝鲜半岛上血拼了,武器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直接投降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9520 工分:1267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蓝色高度
在第2楼的发言:华约已是昨日黄花,北约依旧是老美的小弟弟,可惜了当年令整个西方战栗的红色铁流。当年的华约兄弟,如今成了北约的中坚力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3549 工分:3443
左箭头-小图标
说的华约比北约,可华约怎么就只有苏联了,1990年还没解体的话,东德、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军队也很猛的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09419 工分:1368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这份报告中华约的 军事力量在1990年就要大打折扣。华约的 大部分武器已经没有作战能力。虽然华约在装备数量上站领先优势,若真正开战,华约根本不是北约的对手。事实上,除了地面上的力量规模强大外,苏联的海军和 空军的 力量都 不足以和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6059 工分:21089
左箭头-小图标
f15是到目前为止,经过实战检验后最成功的战斗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578 工分:6414
左箭头-小图标
苏联有米格31,美国有F14.关键是北约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华约.苏联的重工业勉强与美国抗衡,但是英法德日意西这些国家是华约无法对抗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57518 工分:6777
左箭头-小图标
明显小看F15了
F15气动布局不好
但发动机强悍
机动性也非常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2683 工分:35215
左箭头-小图标
有什么实质意义吗?没有!最终都会挂掉,而且都会从内部挂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2971 工分:239
左箭头-小图标
老美还有个人和的因素,相比较于前苏联,美国的盟友多而且关系相对稳定,苏联这方面差太多了,跟中国,南斯拉夫,波兰都有间隙,特别是跟中国搞僵实属最大失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17028 头衔:来自山巅那风之容颜 工分:186492
/ 排名:5861
左箭头-小图标
华约已是昨日黄花,北约依旧是老美的小弟弟,可惜了当年令整个西方战栗的红色铁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0条记录]&分页:
&对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华约北约间军事力量力量对比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军事实力到底谁更强(不考虑核武器的情况下),为什么?有多强 。? - 知乎96被浏览23350分享邀请回答2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0年代美国肉麻吹捧苏联军力 直到苏联解体
80年代美国肉麻吹捧苏联军力 直到苏联解体
  上世纪80年代,五角大楼曾接连10次发布苏联军力报告,直到苏联解体。  6.5美元就能买一份  1981年10月,美国国防部公开出版一本名为《苏联军事力量》(SovietMilitaryPower)的报告,即第一份苏联军力报告。1983年,五角大楼发布第二版《苏联军事力量》,此后五角大楼每年都会编制一份苏联军力报告,到1991年苏联解体共发布10份。  报告编纂者是美国国防情报局,其息则来自整个美国情报界的各组织成员。每份苏联军力报告约100页。为了让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报告内容,国防情报局的绘图员绘制了有关苏联武器的精确插图,而这些图画都是根据未解密的美国卫星图像绘制的。历年的苏联军力报告中,总共有150幅这样的图画。1981年版《苏联军事力量》由美国当局印制了3.6万份,总花费4万美元。报告主要在政府内分发,并被主动提供给媒体。而美国公众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邮局购买,该版本的邮局售价为6.5美元。此外,美国政府还将苏联军力报告翻译成德、法、日、意、西班牙等国文字。  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温伯格是苏联军力报告出台的主要推手。他表示,五角大楼之所以要印刷、分发这份报告,目的在于使公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美苏军力对比正在失衡”这一事实。这句话当然言不由衷,从首份军力报告出炉的背景看,美国决策者即有通过渲染敌人的力量,以达到引导民众支持本国军事预算增加等目的。  “肉麻吹捧”苏联军力  1980年4月,一份关于八十年代美军战略的建议书草案被媒体曝光,该建议书是美国国会军事、外交专家小组为成立下届美国政府作准备而秘密起草的。建议书批判时任总统、民主党人卡特基于裁军与缓和的国防政策,主张为实现旨在“摆脱不断增强的苏联军事力量威胁”的“军事独立”,毫不犹豫地加强国防力量。同年7月,共和党竞选纲领提出关于防务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基本论点:“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孱弱”。这些自然会对1981年上台的共和党里根政府产生影响。  1981年8月底,美国广播公司披露称,美国将向其欧洲盟国提供以前列为机密的关于苏联军事力量的情报,以设法说服它们增加国防开支。在接下来的两周,美国将向所有西欧国家政府提供“数百本同小电话簿一样大的册子,向它们大量提供以前列为机密的情报”;这些材料中将不包括卫星或者间谍飞机拍下的照片,而是一些用手画的这些照片所显示情况的概图。尽管五角大楼表示无法证实该消息,但有关报道所言不虚。同年10月,经国防部长温伯格批准,第一版《苏联军事力量》问世。  这本小册子对苏联军事工业能力大加赞扬,称“按照华尔街的标准,苏联武器工业的前景可以被评为3A级”。报告集中关注苏联导弹库,指出苏联的SS-17等三款导弹处在“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前沿”,苏联的战略核潜艇相对美国优势巨大……  有美国媒体评论说,这本印刷精美的小册子显然是为了增强这样一种论调:俄国人正大规模而且空前地加紧国防生产和部署。《纽约时报》不留情面地写道:这个报告在两个重要问题上给人们造成严重的错误印象。事实上,苏联的国防生产仍处于或低于历史水平,而且目前没有把越来越多的新武器用于装备军队,而是卖给外国以取得硬通货。报道还称,如果国防部公布的是过去15年的数字,人们就会看出另一种趋势,那也许是温伯格和他的助手们不怎么欢迎的趋势。这些数字表明,苏联的国防生产在某些重要领域比十年前大大下降了……  尽管遭到批驳,此后的苏联军力报告依然充斥着美苏军力失衡的论调,比如1984年的年度报告列举一大批苏联逐步增加的武器,1985年的报告称苏联激光武器研发领先美国,苏联最迟在1990年推出激光反导武器。而温伯格也常常举行记者会,为报告作宣传,每次他都不忘强调“由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增长,美国应当增加国防开支”,以便“恢复为维护有自由的和平所必要的力量”。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
 狄仁杰,太原人,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首,不仅是大唐290年与房玄龄齐名的杰出宰相
  &朕略萌&源于珍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首碑文。唐玄宗曾手书《石台孝经序》,碑文
  汉成帝死了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
鲁班,姬姓,公输氏,鲁班是鲁国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一名古代著名的发明家,他
  电影《杨贵妃》还未上演,&马震&却成了火爆的话题。根据网友播布的视频片段,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相,人们对他都是十分敬仰,而他死后身葬何处却是无人知
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宣帝。独孤氏被册封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
  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
  秦始皇在他三十九岁的那年,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他想享受万世至尊,于是寻找长
时间漏洞是什么?时间漏洞真的能转换时空?说到时间漏洞,肯定有不少人好奇,时间漏洞
龙袍干尸是北京出土的唯一一具干尸,令人奇怪的是这具龙袍干尸出土时身着龙袍,要知道
  &南方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有道是长安自古帝王家,由于地处西北的
  唐太宗李世民,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江山,开创一代盛世,堪称千古明君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暴君是谁,这个问题恐怕三岁的孩子都会回答&&商纣王(名字叫帝
  现在过生日的方式无非是唱唱歌,聚个餐吃个饭,那么在古代的宫中,皇后是怎么过生
刘邦当上皇帝后,曾就此向列侯、诸将发问,并要求他们不要隐瞒,如实讲述。高起、王陵
导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最后结果是荆轲刺秦失败。壮土荆轲报燕太子丹
导读:《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兰陵笑笑生&又是何许人也?有关《金瓶梅》的作者
  在民间,银器能验毒的说法广为流传。早在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就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即使父王健在之时,曹丕已野心勃勃地预谋充满诱惑力的未来,甚至勾引汉献帝的伏后时许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怎样的人?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
  李峤是唐朝宰相,也是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诗作《风》:&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
楚乔传元淳二次被轮奸,元淳公主历史原型竟是琅琊公主。近日,楚乔传剧情也播放到最精
  垓下决战后,汉王刘邦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一个比秦朝更强大的汉王朝。公元前
  近代史上有一件趣事,在事发当时的中国,颇为轰动,但是日后随着年月的流逝,这件
  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崇祯皇帝死后15年,明朝最后一支皇室血脉&&南
  汉代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语言和样式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承前
  曾经,佛门赚钱是要拼专业知识和情操底线的。而这位大和尚更是与众不同,人家是&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概
  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很多人将样貌妖娆的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美国实力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