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山西村支书杀4村民不干实事,村民啥办

您好,分享的企鹅
村支书为村民宁愿自己吃亏 为村民办实事得民心
荆楚网-楚天时报
鄂州市临江乡王埠村是该市出名的蔬菜大村,一大早,70岁的姜凤英婆婆就来到村支书王汉明的农资店里买油菜种子,姜凤英对这个农资店赞不绝口,“我买的9号油菜种子在亲戚家要5块,在王书记这只要4块,我们都愿意到这里来买东西。”姜凤英说,她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知道王书记人好,实在,肥料和种子仅赚个运费。更多资讯请关注【大楚鄂东】微信订阅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更懂湖北更懂你,欢迎关注大楚网微信
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dachuwang或大楚网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merisdeng]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广州从化-只要在村委任职 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图)
您的当前位置
只要在村委任职 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图)
来源: 从化新闻社&&&发布时间: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鳌头镇帝田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的故事
徐座潮(左一)和鳌头镇的工程设计人员讨论村里避雨亭的建设
  记者看到徐座潮的时候,他正在和鳌头镇的工程设计人员讨论避雨亭的建设事宜。今年,帝田村委计划在文化广场附近增设一座避雨亭,让村民有一个休息、乘凉、避雨的地方。
  在担任鳌头镇帝田村村支书及村委会主任的这十多年间,徐座潮时刻为帝田村做实事,为村民谋福利:向上级争取在村道建设路灯,让村民不再摸黑出行;积极引入种植大户到村投资落户,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宣传孝德文化,村风民风和谐团结。十多年来,徐座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喜人的进步。
上任后实施一年一小变
  村委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这是徐座潮一直思考的问题。在2005年正式担任帝田村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后,徐座潮便立下决心要让村里一年一小变。
  首先要改变的是村容村貌,上任后不久,徐座潮就联合村委,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将社道进行硬底化改造,让村民在下雨天不用再受泥泞之苦。在随后的几年里,在徐座潮与其他村委干部的努力下,帝田村把旧人民社堂改造成文化广场,把村委附近的危房、平房改建成设有文化室、卫生服务站的综合楼,并新建了篮球场,增设村级公共服务站等,不断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向村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后,徐座潮开始思考如何让“村民心中有村委,村委心中有村民”。他从改变村干部作风入手,带头落实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带头走访群众,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同时,带头落实民主管理各项制度。作为村“一把手”,徐座潮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村民手里,因此该村不断完善“三公开”制度,签订党员履职承诺书,让权力运行在阳光底下。
  要真正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村经济水平。为此,徐座潮与村干部一起立足本村实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抓各种扶贫机遇,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村委利用本村的闲置可用资源,出租山地和旧学校,引进种植大户到村落户投资,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争取对口扶贫单位的80万元融资,把资金投入到村里的一个养猪场内,与该养猪场签订11年的协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
  此外,该村还争取了上级财政资金60万元,将村委对面旧商埔改建为村级农贸市场,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解决村民买菜难的问题,增加村民收入。
  通过日常的工作,村民逐渐体会到村委是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实事、谋福利的,因此,他们对村委越来越信任,对这位村支书的工作也日益认可。
“以德治村”成效初显
  尽管村内的环境和经济收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徐座潮始终认为,要真正凝聚民心、改善村的面貌风气,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村民思想文化建设,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因此,徐座潮把“以德治村”作为村里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徐座潮在加强村民孝德文化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定期邀请外界专业人士到村内举办家庭教育、健康教育、科学育儿、法制专题教育等讲座,宣传相关专业知识。建立家长学校和青少年校外辅导站,探索家庭、学校、村委三结合青少年教育路子,如今帝田村的家长学校和青少年校外辅导站获得了外界的认可,成效初显。
  不仅如此,徐座潮还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一系列新颖的活动,从2012年开始在村里举办“新春敬老文化节”,让村里的年轻一辈筹资为村中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去年该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好子女”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村中营造一种人人争做有道德的人,家家争做孝道之家的良好氛围。
  由于村委的工作得到村民的认可,因此对于村里举办的各种活动,村民都十分支持,每一次活动现场都座无虚席。徐座潮感触很深,他说:“以前每逢开会或搞活动,村民都会问有没有误工费发,但是现在,村民已经不提这个要求了,他们知道村委所举办的活动对他们有益处。”徐座潮说,每次听完讲座后,村民都反馈获益良多,并向周边的亲戚进行宣传,逐渐地,村里每一次搞活动都吸引大批村民参加,有时甚至连附近村的村民都被吸引过来。
对村发展有利的事就大胆做
  在徐座潮看来,作为一名党员、人大代表、村支书,发现有对村民、对村发展有利的事情就应该大胆去做。
  以前,G106和S355龙潭路段并没安装路灯,这让附近的村民在夜间出行十分不便,而且十分危险。为了村民以及过往车辆的安全,作为人大代表的徐座潮不断向政府提出在该路段安装路灯的建议,最终在多届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该路段安装了路灯,在夜晚终于不再漆黑一片。多年前,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能够用上自来水,为了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徐座潮不断向有关部门提意见,一旦发现饮用水方面的问题,他就会立即记下来,向有关部门反映。经过多年的努力,村民逐渐用上流量充足,水质有保证的自来水。
  一次又一次地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有时甚至为了村民利益与有关部门据理力争,徐座潮笑说他已经“惹人憎”了。但他并不在乎,只要关乎村民的合法利益,他都会力争到底,大胆做下去。
  大胆做的不只是向有关部门争取村民利益,还有他个人为村委、村民的付出。有一次,徐座潮在镇的市场里见到有摊贩以20元/斤的价格售卖图书,图书种类包括历史文化、中外读本等等,徐座潮觉得这些书十分有价值,可以买回去充实村图书馆的藏书量以及藏书种类,丰富村民的阅读资源。随即,他自掏腰包,把摊贩所有的书都买下来拿回村图书馆。
  以前,村委办公楼的环境比较差,这对于村民办事和村干部工作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办公楼环境,徐座潮自己先垫付几万元进行改造。他“大钱”出不少,“小钱”也不少花。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天,徐座潮说有位残疾的村民从街口租三轮摩托回村里办事,这位村民家境十分困难,看见他这样的情况徐座潮十分同情,于是给了他少许现金,他说,就当是给他的来回路费。每逢看到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村民时,徐座潮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虽然能给予的并不多,但也能为他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前段时间,有位村民到村里求助,这位村民的妻子患有精神病,生下了三个子女,其中一个儿子也患有精神问题,整个家由他一人打工支撑。由于另外两个孩子即将上大学,但他已无力交付学费,无奈之下只好到村委求助。得知这种情况后,徐座潮马上答应他帮他找热心人士资助,并承诺如果找不到热心人士,两个孩子的学费就由他来承担。作为一名村支书,他收入并不高,当被问到为何许下这样的诺言时,徐座潮说,从小他就无父无母,受过很多苦,由于没钱读书,年轻的时候还做过苦工,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而且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他也十分重视,因此他不希望这位村民的小孩失去读书的机会。幸运的是,最终在区关工委的帮助下,这位村民的孩子得到了热心人士资助,顺利读上大学。
  为村、为村民,徐座潮付出了很多,对于所付出的一切他也并不计较。他说,只要他一天在村委工作,一天都会为村、为村民办实事、谋福利。因为,这是一位村支书的职责,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党员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 (文/图& 记者马琬媚)区内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
  张家父子三十五年村支书生涯,只奉行一句话
尽己所能为民办实事
  张文奎
  从金华市区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着实让人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可停车后,透过车窗往外看,层层的雾气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这就是箬阳乡石井坑村。
  喜欢这里的美景,更喜欢这里的人。因为他们对待生活的恬静、对待周围人的热情……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在这个深山的村子里口口相传着。
  父亲张真福
  开垦茶园 造福后代
  石井坑村村子不大,寥寥几座房子就建在公路两旁,一目了然。听村子里的村民说,石井坑村一直以来都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的村民们没有其他收入,只能靠着山上的几亩茶叶、毛竹维持生计。因此,和箬阳乡大多数的村庄一样,目前留在村子里的只剩下些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可相比于最早的那些年,石井坑村的村民生活条件还是一天比一天好。
  说起村民们赖以生计的茶树,村民们都说,这还得归功于老支书――张真福。
  上世纪60年代,农民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那个时候,石井坑村有很多村民只能靠着吃点地里的野菜过活。在村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张真福被村民们推选出来当了大队长。后来张真福又当选为村支书,这一当就是20年。这20年里,张真福总是想着法子让村民们吃得起饭,腰包鼓起来。
  那时村里穷,为了改变石井坑的面貌,张真福早晨天刚亮就出了门,天黑才走出深山,他先后去绍兴等地参观学习,然后又把专家请进来,经过土质化验之后,引进茶树进行栽种。
  他带着村民开山造田,起早贪黑,在全村掀起了一场种植茶树的热潮。那一年,石井坑村总共种植了150多亩茶树,这150多亩茶树从此成为了全村40多户210多人重要的经济来源。
  因为出色的工作,后来他成了为数不多从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为乡党委委员的人。张真福为石井坑村的发展鞠躬尽瘁,引进的茶树至今还在造福全村村民。
  十多年前,张真福过世,他走时,村里的村民们都来参加追悼会,许多人流着眼泪说:“张书记是一个难得的好支书!”
  儿子张文奎
  接过接力棒 为民谋实事
  1993年,张真福的儿子张文奎从父亲的手里接过接力棒,成了石井坑村的村主任。1996年,他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张文奎的眼里,父亲是一位严父,对自己很严。“你要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并尽己所能去做好。”这是父亲张真福时常对张文奎说的一句话。虽然父亲对自己严格,但对村民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只要村民们有需要,说一声,父亲就会马上赶去。所以,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永远都不着家。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石井坑村村民们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条件虽然好起来了,但村貌却依然没有任何变化。村民们的家门口还是黄泥路,一到下雨天,黄泥路就泥泞不堪,走出家门再走进来,鞋子就脏得不行。这黄泥路着实让村民们叫苦不迭。
  父亲的那股为民服务的热心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张文奎。“既然当了村支书,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张文奎说。那时候,石井坑村的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没有一分钱,怎么办实事?这让张文奎犯难了。幸运的是,当时张文奎的一位好兄弟在金华市区工作,人脉比较广,听说他要为村民们修路,好兄弟二话没说就帮他联系人、帮他四处张罗着筹钱。张文奎自己也没有闲着,天没亮就坐公交车出门,四处“化缘”,直到天黑才到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筹到了2万元。
  揣着这2万元,张文奎对村民们说:“现在,咱们终于有钱修路了。”但2万元只够买水泥、砂子等材料。没有办法,张文奎只能发动村民们自己动手修路。“那时候,走进我们村,可以看到每家每户都在热火朝天地修路!”张文奎回忆说。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那一年,村里的黄泥路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水泥路。村民们都说:“这还得谢谢张书记。”
  张文奎
  15年如一日始终心系村民
  张文奎当了15年村支书,15年时间里,他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民办实事。张文奎有个小本子,在上面,他清清楚楚地记着自己在哪一年做了什么事,他说:“这样记着,为的是证明自己没有白当这个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石井坑村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墙体粉刷等新农村改造工程,使村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可张文奎始终没有闲下来。石井坑村山地多,村民们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梅雨季节一到,张文奎每天都要带着村两委进山查看哪里存在安全隐患,翻越一座座山,仔仔细细地检查每一处。那段时间,他整宿整宿没办法入睡,心里始终惦记着村民们的安全。对于张文奎来说,村民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石井坑村距离箬阳乡政府所在地有近六公里路程,张文奎不会开车,每次去乡里开会,他只能搭别人的顺风车或者是自己坐公交车过去。尽管如此,可只要乡里有什么事,一个通知,张文奎总会准时赶到。每次,上级下达了什么新的政策,他准会及时传达给村民,尤其是一些惠农政策,他总是一一解释清楚,让村民们了解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问起乡里工作人员认不认识张文奎,工作人员都会说:“肯定知道的,石井坑村的老村支书哇,他经常往乡里跑的。”15个年头里,从石井坑村到乡政府的这条路,张文奎不知道来来回回走了有多少趟,张文奎却说:“只要老百姓好就好,我辛苦点又没事。”
责任编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杨嘉桥镇政务信息网
加入收藏 
               
网民心声->&查看&->&感谢福星村村支书粟仁贵任劳任怨为百姓办实事
&&感谢福星村村支书粟仁贵任劳任怨为百姓办实事
11:31:00&&
114.223.56.100
&&& 我叫张新明,是杨嘉桥镇,福星村,元家组村民。我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目前我身体健康欠佳,我儿子因和媳妇不和而离婚,离婚后很多的琐碎事都是粟仁贵书记帮我们处理。几年前由于误会我投诉了粟仁贵书记,但是他从不计较,基本上有事随叫随到,因此特借此网表达我及我们全家对他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杨嘉桥镇政府培养了这样的好村支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共产党对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关心,干部为老百姓做实事也越来越多的,希望政府以后多培养一些像粟仁贵这样为民任劳任怨,办实事的好书记!
姓  名:
性  别:
来  自:
个人主页:
留言主题:
留言类别:
不指定类别
现在心情:
小提示:换行请按Shift+Enter,另起一段请按Enter
版权所有&湘潭县杨嘉桥镇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
联系地址: 湘潭县杨嘉桥镇人民政府 邮政编码:411213 联系电话: (7
网络实名:中国--杨嘉桥【转载】衡东县东岗山村巨贪支书不干实事,富了董仁干害了全村人
尊敬的纪委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来信。请您阅读我们的来信后,坚决查处衡东县甘溪镇大贪污犯董仁干,典型的小官巨贪,村级小苍蝇。村民多次到县级机关举报,每次举报都是毫无音信。他甚至放出狂言:谁举报,搞死谁!原因是他利用贪污巨款,四处活动,县级关键主管部门被他摆平。虽然这只小苍蝇入不了您的法眼,但如果将此信再转交给县级机关处理,此事必定不了了之,300多位村民老百姓定会寒心,他贪赃枉法,更会肆无忌惮。
  董仁干,现年65岁,系湖南省衡东县甘溪镇东岗山村一组人,现任村支书。其主政村务数十年间,不做一事,可以说是没干过任何一件实事,利用职务便利大肆贪污公款,强占村民征地款、中饱私囊,其长年不事劳作,却能养尊处优,酒店豪车出入。是典型的贪官、庸官、村级“小苍蝇”。村民背后称其为“吃人虫”。&
  2014年有村民举报,他更是放出狂言:谁举报,搞死谁!其之所以长期如此骄横跋扈,肆无忌惮:一是利用村民胆小怕事,碍于邻里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理。二是依仗其子势利威胁村民。其子原为广州军区后勤部一小小营级干部,却能住豪宅、开奥迪,个中缘由大家都懂的。董仁干为显示其子的“位高权重”,放出风来说,其子很快要晋升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可笑之极,就算是,一只手遮不了太阳。&
  董仁干在村民屡次举报中,都能安然过关!最大的诀窍就是,遇事金钱开路。利用其贪污公款,四处花钱消灾,快速将事情摆平。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多次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拍,没有不能查的铁帽子王,希望纪委领导给这只小苍蝇来上一巴掌,叫他知道什么叫党纪国法,自己几斤几两。&&
  废话不多说,现将其主要违法犯罪事实,公布于下!因为时间跨度大,我们掌握的个别事实数据无法做到100%准确无误,因为我们不是纪委、不是法院公安。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查的一清二楚。我们只是承诺,绝不存在任何诬陷诽谤。&&
  一、灾民民无米下锅,救灾大米却被私吞发霉&&
  1.1997年特大山洪暴发,东岗山倒塌房屋数十间,部分村民家园毁于一旦,无米下锅,作为村支书,董仁干不带领村民救灾,反而打起了歪主意,大发天灾财。将上级政府发放的大量救灾大米全部私吞,藏匿在甘溪镇甘溪村吴建保家和甘溪镇能桥村康清才家,部分大米发霉发臭被扔掉,其良心安在,天理何在,另外上级发放的大量救灾物资、款项被其贪污倒卖,村民一无所得。见钱眼开,到这种程度,不证明你贪污手法有多高明,而是说明你人品有多低劣。“董仁干发了涨大水的财,他家里的房子都是靠涨大水建起来的”“董仁干当了几十年,没做过一件实事,只想着捞钱,捞点钱要得,也要做点实事啊”......在东岗山群众中,董仁干的贪污腐败行为,经常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二、大肆贪污公款&&
  1.1997年董仁干利用职务便利,在本村丁升平所开小卖店,以招待费为由,开虚假发票,贪污村集体公款2408.2元。&&
  2.本村铅锌矿,因承包人经营不善最后破产,矿老板决定以机器等物资,偿还所欠村里承包费用、工人工资。董仁干利用职务便利,将大量机器设备,以11900元的废铁价,卖给接手的老板康汉球,并将此款项全部贪污,据为已有,致使村集体蒙受重大损失,部分工人所欠工资至今未拿到。&&
  3.2000年,村集体将铅锌矿承包给康汉球、康平桂,实际每年上交村集体29800元,董仁干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其中19800元,三年共计贪污59400元。&&
  4.本村铅锌矿,因长期废渣堆积,堵塞村里出水沟渠,废水倒冲进村民家中,矿老板决定拿出1万元钱,给村里,让村里自行来疏通解决,实际花费仅3000元,另外7000元被董仁干贪污。&&
  5.2005年村里铅锌矿重新承包,董仁干故伎重演,当年实际承包费用27万元,村集体仅得2万元,另外25万元,全部被董仁干合同其他人贪污侵占。&&
  6.年,村里在永兴煤矿承包掘进,共有40多位民工参与,时任村支书邓南云委托其带队,其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掘进所得务工费2万余元,按当年物价计算,折合现在人民币至少数十万,引起极大民愤。&&
  3.倒卖集体土地 贪污征地款15万多&&
  2006年湖南逢源鸿达矿业有限公司在我村后背开矿,需要征收田地。董仁干未与村民协商,私自将村民1组田地共计10.8亩,按29,800元每亩价格,非法倒卖给矿老板。获卖地款321840元。董仁干拿到这笔钱后,顿时心花怒放,口水直流,想尽一切办法贪污此次征地款。最终实际发放给村民的仅有168282元,剩余153558元,全部被其贪污,强行侵占,可伶一组都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碍于其家权势,再加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理,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呜呼哀哉!!!请上级纪委为村民做主,
伸张正义。
  4.大肆贩卖国家管制的雷管炸药&&
  董仁干利用手中权利,及关系网,大肆倒卖雷管炸药等国家爆破工具给他人,获取暴利1万多元,给社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一旦出事,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5. 村民被其捆起来打 俨然一大恶霸
  对于与董仁干有利益冲突的人,轻辄口出狂言:“搞死你”。动辄拳脚相加,东岗山多人曾被其殴打,这里不方便详说。更有甚者,被其用绳子捆起来打,这个只是听一个朋友说,因为被打当事人,不敢声张反抗。其所作所为,如同地痞流氓,俨然村中一恶霸。
  6.村里开矿 富了董仁干& 害了全村人
  村里开矿,废渣堆积如山,废水横流,污染极其严重,以前小溪鱼虾成群,现在寸草不生,不仅田不能种,而且水都没有吃。董仁干借开矿,口袋里捞了一大把,可是村民没得任何实际性利益,反子子孙孙深受其害,村里的铅锌矿,成了董仁干一人,牟取暴利,发家致富的私人工具。董仁干更卑鄙的手段就是,把矿上给村民打井的钱,贪污挪用,在这里问一句,难道没见过钱吗?
  以上仅是部分事实及证据,他的违法犯罪行为绝不止于此。董仁干在主政东岗山村务数十年间,一心想着捞钱。一个人管钱又管账,村集体收入成为其随时提款机,肆意挥霍。其子是东岗山数一数二的大官——营级干部,也是董仁干引以为豪的骄傲,但东岗山修水泥路,一分钱都没有捐,还不如普通老百姓。
  我们是一个贫困山村,村财政收入本来极其微博,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董仁干常年不事劳作,却能养尊处优,四处吃喝玩乐,酒店豪车出入。难怪村民背后都会说:“全村发就养了董仁干一个吃人虫。”&&
  希望上级政府纪委,将这种败类清除出党,坚决查处其违法犯罪行为,将其绳之以法。也许这种小苍蝇没人管,跟那些大贪巨腐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对东岗山村民,特别是一组,被其强抢征地款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如鲠在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民驾车撞村支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