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楞严经文库楞严经

慧律法师《楞严经》-高清视频全127集
我的图书馆
慧律法师《楞严经》-高清视频全127集
&&  慧律法师,俗名林益谦,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幼年遭逢困顿,深刻体验人间疾苦。就读建国中学时,热衷探讨人生哲学,遂博览群籍,又担任演辩社主辩人,因而奠定日后博闻强记,辩才无碍的基础。1974年入逢甲大学参加普觉社(全名普觉佛学社),以此因缘听闻佛法,并得以亲近忏云法师,李炳南老居士等诸大善知识,乃发心以“振兴圣教,正法重现”为己任。自此既深入经藏,精勤不辍。1979年净土专宗研究所毕业,于凤山莲社依煮云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学院跟随广化律师学习,深受器重,并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责大任。&&86,096&58,313&53,161&28,014&25,073&17,635&14,352&14,120&11,296&9,886&8,623&7,420&6,393&6,735&8,742&7,514&7,031&6,556&6,009&7,867&6,187&5,170&6,529&5,019&5,214&7,572&6,010&5,205&5,208&4,577&4,754&3,382&3,025&2,694&6,849&5,223&4,324&3,845&4,256&3,866&4,781&4,433&3,839&3,676&3,200&3,187&3,569&3,759&2,635&3,403&3,177&3,928&3,344&3,025&2,496&2,321&2,853&2,276&2,470&2,636&3,012&2,569&2,610&2,711&2,372&2,338&2,845&2,812&2,202&2,292&1,959&1,967&1,869&1,966&1,669&1,806&1,850&1,720&2,547&2,290&2,401&2,455&2,770&3,641&2,549&2,377&1,775&2,547&2,061&2,613&1,623&2,720&1,961&1,701&2,201&1,967&1,645&2,042&2,120&3,480&2,848&3,102&3,048&2,817&2,440&2,930&2,164&1,699&1,896&1,634&1,443&1,462&1,438&1,337&1,279&1,487&1,259&1,308&1,469&1,462&1,922&1,708&1,490&1,375&1,797&1,758&3,17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49458|回复: 64
末学被南怀瑾害惨了,读《维摩诘的花语满天》发现他根本是邪师
在线时间4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末学被南怀瑾害惨了,读《维摩诘的花语满天》发现他是邪师
众所周知“般剌蜜帝”翻译的楞严经坚涩难懂,其中的文言文如果没开悟会容易解释错误。
南怀瑾刚好在《维摩诘经》中,提到《楞严经》里关于妄念是怎么来的,错误的解释了“觉明为咎”“觉上加觉,名为妄觉”“妄本无因,有因岂称妄”
他在书原话如下:
“富楼那一定要问第一念无明怎么来的,佛回答他无明是从明来的,「觉明为咎」。这个回答好像没有回答,难怪许多后人认为《楞严经》是外道或是伪经。其实佛说得没有错,无明是因觉明为咎而生,一念灵知,觉性常明,久之复生无明。佛没有再交待,富楼那也不再问了。”
正因为他没有开悟,居然说世尊根本就没说清楚,而富楼那根本就没有听懂,所以没有再问。。。。
南怀瑾的情商之低令人惊讶,试问两个说同样语言的人在一起,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解释,另一个人没听懂还要装出“喜极而泣,得大欢喜”????
南怀瑾难道他的意思是,富楼那和在场的菩萨碍于面子,虽然听不懂佛说什么,就放弃了,而且还要装出皆大欢喜。这不是毁谤佛菩萨吗?
明明就是翻译得太晦涩他根本没看懂。
幸好我一年前听了慧律法师讲《楞严经》解释过具体意思。
“觉明为咎”后解释,先解释:“觉上加觉”
慧律法师说,第一个觉指的是自性本觉,第二个觉指的是“安了一个‘我有觉悟’的知见”。所以两个“觉”虽然是一个字,但是意义不同!!
而这句话等于楞严经另外一句:“知见立知,为无明本”。意思是,自性本来就有大彻大悟的见性,但是妄立了一个“观念”,就产生了无明。加了个观念,卡在了观念上
所以“觉明为咎”的觉明指的是“觉上加觉”。
整个楞严经是逻辑完整的,世尊为了解释明觉为咎还专门举了一个叫“演若达多”的神经病人“头上安头”的笑话。。。
“觉上加觉”就是“知见立知”,就是“头上安头”
而且世尊明确回答:“妄念产生没有原因,如果有原因就不能称为‘妄’了”。。。
我被南怀瑾害惨了。。。
在线时间4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能沉啊,要让众生知道!!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问题多多早就有目共识。比如他的《金刚经说什么》,尤其是里面众生分类部分。
http://www.shixiu.net/nanshi/zhuzuo/jgjssm/4359.html
自稱閱遍大藏的人,連无著菩萨所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都沒有讀過:
“卵生等者差别说也。又受生依止境界所摄差别。应知卵生乃至化生者,受生别也。若有色若无色者,依止别也。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者,境界所摄别故。”
也就是说,众生按照受生方式的不同,分作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以依止来做区别,众生则可以分作有色、无色两种;如以境界所摄来做区别,众生则可以分作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三种(“非有想非无想”为一种)。
再者,我们看原文:
[什譯]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
[奘譯] 『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如是一切,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
[凈譯]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盡諸世界所有眾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雖令如是無量眾生證圓寂已,而無有一眾生入圓寂者。』
'As many beings as there are in the universe of beings, comprehended under the term &beings& egg-born, born from a womb, moisture-born,
with perception, without perception, and with neither perception nor non-perception, as far as any conceivable form of beings is conceived: all these I must lead to Nirvana, into that Realm of Nirvana which leaves nothing behind.
“非有想非無想”根本就是一类!
在线时间1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法眼净,如果未得法眼净建议不要随便评论哦
在线时间1565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南怀瑾雷人喇嘛教言论汇集帖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上集)南怀瑾评析
在线时间8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那个佛、道、儒混杂的讲法就知道不是什么佛弟子。瞎胡咧咧。自己后来都承认了
在线时间1565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在线时间4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问题多多早就有目共识。比如他的《金刚经说什么》,尤其是里面众生分类部分。
http://www.shixiu. ...
师兄说的对,非有想非无想确实应该是一类。。白话文解释就是“说不清ta到底有想还是无想”。个人认为这一类众生居住在“非想非非想天”
在线时间4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那个佛、道、儒混杂的讲法就知道不是什么佛弟子。瞎胡咧咧。自己后来都承认了
关键是他害的人很多啊。。。我微信的好友,动不动就转发南怀瑾的东西。好像佛教就是按南怀瑾说的。。。众生福薄。。。。
在线时间177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唉,信他的太多了。动不动说“南师”的,知见都很有问题
在线时间74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佛言祖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在线时间903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法眼净,如果未得法眼净建议不要随便评论哦
若是您知道四大教法,当不会说如此随意的评论。若是您已经知道四大教法,还是说了这样的话,那么您真的是那个&&啥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道友说其中的文言文如果没开悟会容易解释错误,既然您知道真伪,想必您一定开悟了,上边附和的也都开悟了,原来得道的人真不少,看来我这个笨蛋此生也有悟道的希望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按这段话说的,也没什么问题啊,可能是自己没看懂吧,小心因果,不要随便说某某人是邪师。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我也被他害惨了,或许是我愚痴的原因吧,把他的话当做真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觉上加觉”
第二个觉:而这句话等于楞严经另外一句:“知见立知,为无明本”
第二个觉也解成“无明”
南怀瑾:无明是因觉明为咎而生,一念灵知,觉性常明,久之复生无明。
如果你改成:
无明是因觉明为咎而生,一念灵知,觉性常明,久之复生“知见立知”。
富楼那没听懂与你没听懂一样。
这次慧律说的话你听懂,所以你大欢喜,
但我没看出两人的解说有什么严重的法义差别
如果是这样我也可以诽谤慧律法师:我可以说,慧律法师颠倒,觉不是“知见立知”,还搞什么觉上加觉,这样会让人认为“无明”就是觉。慧律法师把我害惨了!
所以说立这样的标题,同样会有人说你把某人给害惨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佛没有再交待,富楼那也不再问了。&
你为什么会帮南怀瑾做决定他的意思是:“
南怀瑾难道他的意思是,富楼那和在场的菩萨碍于面子,虽然听不懂佛说什么,就放弃了,而且还要装出皆大欢喜。这不是毁谤佛菩萨吗?”
南怀瑾并没有说富楼那说懂了,也没有说他不懂,只是说富楼那没有再问,佛也没有再交待!
当你对南怀瑾胡乱下定义的时候,
这个行为才叫“知见立知”,“无明本”呀!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问题多多早就有目共识。比如他的《金刚经说什么》,尤其是里面众生分类部分。
http://www.shixiu. ...
&另有众生是神的境界,照佛学的分类,神的类别太多了,小则分为三十多种,大则分为六十多种,再细分析下去,有几百种。神也有他的等次&“其实,世界上还有更多种类的生命,不过佛法大致归纳为十二类。 ”
南怀瑾只是按照十二类众生的分类进行解说,并无违背法义之处,如果你认为你比南怀瑾高明,请你说出南怀瑾为什么会说众生“小则分为三十多种,大则分为六十多种,再细分析下去,有几百种”
非有想非无想,这类众生,南怀瑾并没有否认过这是一类众生。
你虽然引经据典。
如果按你的说法,请你数出这十二类众生!
喝酒吃肉双修诛杀四皈依奴役他人 不是佛教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怀瑾那个佛、道、儒混杂的讲法就知道不是什么佛弟子。瞎胡咧咧。自己后来都承认了
佛有一切智,不管是佛法,道法,儒法,佛都会知道。一个人知道佛、道、儒。凭什么可以知道他不是佛弟子?
喝酒吃肉双修诛杀四皈依奴役他人 不是佛教
在线时间1565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南怀瑾雷人喇嘛教言论汇集帖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上集)南怀瑾评析
Powered by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13套—【道场加行】(5-3)
2﹒首楞严五会神咒注释义贯
(1)第一会注释义贯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第一会】
这一段我们先把咒语念一遍,再把底下的中文贯串起来念一遍。如果说我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念,那这样时间会打断。譬如说: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萨怛他是如来的意思,苏伽多耶是善逝的意思,那么这样子的话会不停的打断,这样念起来没办法一气呵成,这样不好!所以,先念一次咒,然后你就看括弧底下的中文就好了,就知道说这一段在讲些什么。
经文:【南无(皈命)萨怛二合他(如来)苏伽多耶(善逝)阿罗诃帝(应供)三藐三菩陁(陀)写(正等正觉)1萨怛二合他(如来)佛陁(佛陀)俱胝(亿)瑟尼二合釤(钐)(乌瑟腻沙、顶髻)2南无(皈命)萨婆(一切)勃陁(佛陀)勃地萨跢(菩提萨埵)鞞弊(众)3南无(皈命)萨多南(七)三藐三菩陀(正等正觉)俱知南(百亿)4娑舍啰二合婆迦(声闻)僧伽喃(众)5】
(师父念咒语:)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陁写 萨怛他佛陁俱胝瑟尼釤 南无萨婆勃陁勃地萨跢鞞弊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
娑舍啰婆迦僧伽喃
好!看一下括弧底下的中文,就是第一会在讲些什么:(皈命)(如来)(善逝)(应供)(正等正觉)(如来)(佛陀)(亿)(乌瑟腻沙、顶髻)(皈命)(一切)(佛陀)(菩提萨埵)(众)(皈命)(七)(正等正觉)(百亿)(声闻)(众)那么七,这正等正觉就是七佛世尊。
诸位!1575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此题目乃是一般显教中的通称,实则在梵文原本的咒中,一开始即提出此咒之名为
(“statāgatha,如来”) (“usnis&,乌瑟腻沙,顶髻”) (“sitāta,悉怛他,白”)
(“patram,般怛啰,盖”)&
(“aparajitam,阿帕啰吉他,无有能及,无上”)&
(“pratyungira,波啰提瓮吉啰,甚能调伏”)
“dharani,陀罗尼,总持”。以上合起来为:“如来顶髻白盖无有能及、甚能调伏陀罗尼”,此为本咒最正式的全名,简称为“大佛顶咒”、或“大佛顶神咒”,因此在密教中,此法门也就称为“大佛顶法”;至于“楞严咒”、“首楞严咒”、或“首楞严神咒”,则是显教中的通称,那是因为此咒出于《首楞严经》,故如是称之。又,因为《楞严经》的经题全文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以【故密教中通常亦将此经称为《大佛顶经》。因此可知,密教取其首,取其因(大佛顶),而显教取其尾、取其果(】就是【首楞严)而立名:一重如来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及其密因;一】个是【重】视【楞严大定之力;而显密之宗旨所在亦因此而显。】
【“南无”:namah,音为拿摩ㄣㄚㄇㄛˊ(namo),不】可以【念ㄋㄢˊㄨˊ】南无【(nan
w&),】说南边没有,不可以这样念【“无”字,应】该【以中国方言(或】者【原来中原之音)念之,那是古代大师译经时所用的音,不是今之北平话。“南无”义为:】就是【礼敬、归命】的意思【。】
【“萨怛他”:】就是【即“萨怛他誐他”,梵文stathāgata,如来,与“哆陀伽他”同】样的【,只在最前加一个“萨”字,但】是这个【此“萨”,只为子音,应】该【与第二字合】起来【念,】所以【即是古人所称】为【的“二合”:】二合就是速度快一点,把两个字合起来的一个音,叫做二合。【古人在译咒文时】候【,常】常【会在咒文】中【间加“二合”、或“三合”,以小字标出,表示此二字为“二合之音”,如此处“萨怛”下,当有“二合”标出,表示此】这【二字为“二合之音”须】要【取】其【“萨”ㄙㄚˋ(sa)字之声母(即其子音s)加“怛”ㄉㄚˊ(da)字之全音,而成为ㄙㄉㄚ(sda)。此与】这个跟【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的“反切”又不同。古代大师翻】译这个【经】文【时,常加“二合”、“三合”,令学者能读出正确的音,但后代传抄时,】但是后代的人传来传去、抄来抄去,有时候抄错了,【常将这“二合”的读音标示略去,】所以【故后世的人便常把】这个【原本应合起来念的音分开来念,】譬如说:suā
hā【例如“娑婆诃”即是一】个【例】子【。“娑婆”二字】应该是合起来的,suā hā(sua ha),标准的是这样,suā
hā,二字【之下应有“二合”标示,而读作ㄙㄨㄚ ㄏㄚ(sua ha)才对,】suā hā而不是suō p&
hē(sopoho),台语都习惯这样念,因为打木鱼,没办法,煞板煞不住;如果念suā hā,木鱼打一下就停了。所以念suō p&
hē,煞板才煞得住。所以,那个用梵音来讲,自己念:suā hā,对不对?如果大众念,你一定要念三个字:suō p&
hē,这样煞板才煞得住。如果念suā
hā,木鱼就打不下去,接不下去了,没办法停。所以,这个念suo(一声)po(二声)he(一声)是不对的。或是念suō p&
hē是不对的。或者是念s& p& ē(sapoer)等等。【而非ㄙㄨㄛ ㄆㄛˊ
ㄏㄜ(sopoho)或ㄙㄚˋㄆㄛˊㄜ(sapoer)等等。】
因为这种念法已经流传许久,这个已经没有办法了。所以一个比丘尼就说:哎呀!念suā hā,那个我们怎么念得习惯?我们都习惯念s&
p& ē,的确!大家都念s& p& ē,我们到忏公那边去,都是念suā hā。
【“苏伽多耶”:】或者是【(sugatāya,苏加(ㄍㄚ)他押),又译为】或者称为【“素誐他”,义】称【为善逝,如来十号之一。】
【“阿啰诃帝”:arhate,义】翻译成【为应供,亦】也就是【如来十号之一。】
【“三藐三菩陀写”:samyaksambuddha,正等正觉,或】者【略称等正觉、正等觉。】
【“佛陁(tu&)”:(Buddha,)】就是【佛陀。】
【“俱胝”:(koti),】就是【亿。】
【“瑟尼钐”:(snisan),】就是【与“乌瑟尼沙”(usnisa)同】一样的【。唯“沙”为单数,“釤”为复数。义为:顶髻,顶上肉髻,无见顶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系三十二相中之最胜者,以其处如来顶故。】
【“萨婆”:】 有的人念sarva,我们念《安乐妙宝》:洒尔乏打他噶打 叭达盘达难 嘎罗弥
。【(sarva,】就是萨婆【萨尔瓦、萨尔乏),】都可以,【一切。盖梵文“
”之音,在v与b之间,又有点像w(乌)音,中英文都无此音,】所以【故古代汉译系取其“b”之一端,而近代拉丁拼音则取其“v”之一端。】如果你念过英文也是一样。但是拉丁文我也没学过。
【“勃陁”:】就是【即佛陀。】
【“勃地萨跢鞞弊”:“勃地萨跢”,】就是【即菩提萨埵(Bodhisattva),即】也就是【菩萨之全称,义为】翻译成中文叫做【大道心有情,或觉有情。“鞞弊”bhyah,】就是【众也。】
【“萨多喃”:(saptanam,)七。此】这个是【与“准提神咒”一开始的“南无萨多喃”是一样的。】
【“俱知南”:(koti)俱胝,】是【亿也。“喃”(nam),】就是【表复数,众多】的意思【也,合言,亦即】也就是【数百亿之】意【谓也。】简单讲:我们说七佛,那加上百亿就是七百亿了。“俱知喃”就表示复数,众多,也就是数百亿的意思。
【“娑舍啰婆迦”:(sasravaka),声闻】的意思【。】
【“僧伽喃”:(samghanam),】就是【众;一般所说之“僧”或】者是叫做【“僧伽”,即】就【是此字。“喃”,】就是很多的意思,【同样为复数义。】就像people加s一样,peoples,很多的。
【义贯】(1句——5句)
楞严神咒念一遍,我们也很好,大家能够了解字面的意思,至少我们看得懂,要不然念咒,大家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这第1句到第5句的意思是:
【皈命如来、善逝、应供、正等觉,皈命一切佛陀亿万之佛顶(无见顶),皈命一切诸佛菩萨,皈命七俱胝(七百亿)正等觉并诸声闻众。】那么就是皈命无量无边的佛、菩萨。
【诸佛菩萨密咒中之密语,其意义并非只有表面一层,】所以【故自古翻经大师皆有“多义不翻”及“密义不翻”之约定俗成。如今在此所作之注释及义贯,亦仅供学者参考,并非如来密咒之义一定就是如此,或仅有此义。】
【又,有】一【些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密咒是没有意义的,或密咒之意义系“不可说”,而且阻人】家去探讨它的义理【探索其义。这是错误的,也是矫枉过正。正说应】该【是:如来密咒,义深无量,并非无义。试想:如来怎会作】一种“没有意义的语言”呢?【“无义语”?】修行人怎么会讲那个没有意义的语言呢?【须知如来一切所说,其名、句、文,一音一字一词,悉皆有义;不但有】他的意【义,】而【且有】他的【深义、有广大无量义;】所以【故可知若说密咒“没有意义”是决定错误的。】这讲得非常好,让我们对这个咒语更加的认识。
【其次,古代大师译经时】候【,亦常于咒文中,以小字将咒文之义译出,】譬【如】说【本书所作者。请参阅《大正藏》中《楞严咒》、《大悲咒》等之古代注释。】
【再者,说密咒之义“不可说”,而禁止人研讨其】它的【义】理【,以为如是即会“伤害”了密咒的“神秘感”,或令持咒者分心、或生分别心、或打妄想,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并且是多余的顾虑。事实上是,若有因缘,而能如法学习密咒者,其本身的根器(尤其是信根)、因缘都应已具足,不会因为揭开密咒“神秘的面纱”之一角,而妨碍他的修行,或障碍他(如分别或打妄想);实际上恐怕正好相反:若根机成熟之人习咒,假使能知道密咒一般的意义,不但不妨碍,反而更能助他于持咒中的观想。】像我们讲堂的很多一些居士,有的人他不喜欢念佛,他非常喜欢持咒,这个就是一种……每个人的根器、嗜好不一样。我们讲堂的一些居士,有的人持咒多、念佛的少,有的念佛的多,持咒的少,这个都有,看每一个人的习惯和嗜好不一样。
【对于密咒之意义,之所以有以上种种误解,其中原因之一,恐怕是吾等去圣时遥,】就是我们距离佛陀太遥远了,而【且正统密宗早绝于中土,】正统的密宗在中国已经停止了。【再加上古梵文深奥,】这古梵文深奥,就像英文一样,你那个古时候的,你学那个古典的英文,跟现在的英文就几乎完全不一样,【当今除在日本的三国正传之真言宗仍在习学古梵字外,其他鲜有能知者】“鲜”就是很少。【(现今世俗或佛学院中所】学【习者,率皆】是【近代梵字,而非】而不是【佛经中之古悉檀梵字):因此】这个【密咒咒文之义,更不为一般人所知。】还好我们福报大,成观法师帮我们注解,我们才看得懂,要不然实在是没办法!
【再者,此】这个【五会神咒之架构,第一会多为皈敬,包括皈命三宝,及礼敬诸天、护法、一切鬼神。若以密教之五法而言,第一会属于敬爱法】以【及召请法(】就是【钩召法)。而自第二会开始,以迄第五会,都是降伏法(或】者是【调伏法),】所以【故此咒名为“无有能及、甚能调伏”,因而此咒能降伏一切魔怨,乃至一切诸天、鬼神,皆能加以调伏——更可惊人的是:最后连一切声闻、诸天、金刚、明王、外道咒士、一切神、一切鬼、一切病,悉皆加以禁伏、破败!】这个破败有摧毁的意思还有无所住的意思。破败就是连这个都不能住,或者是摧毁的意思,都有,好几层意思,叫做破败。一般看到这个破败就听不懂。【可见此咒之威力,实在】是【可怕,不可等闲视之!因此欲修此法,一定要如法,更须】严【持四种清净明诲,且须于善知识所如法请法,如法恭谨习持,不可轻忽,方能成就无上功德。否则,若掉以轻心,则一切圣众、天龙鬼神、金刚、明王之所不容,反获大罪。】
【最后,本咒汉译本,自古即分五会,】总【共四百二十七句。】诸位!这个要背起来,四二七,四二七。人家说:哼!你楞严咒会背?会啊!念过?念过。熟?熟。好!我问你:总共几句?四二七!人家就会对你手举大拇指!四百二十七。所以背一下,四百二十七句,总共四百二十七句,人家就会对你竖起大拇指。他如果再问:那一句是什么意思?你不用再问了,我讲,你也是听不懂。其实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今仍照古人所分之句数标之;古来虽然有几个地方标得不甚正确,例如将连贯的一句中断、分开,或将不相关的上下两句(或其中一部分)连在一起,标作一句。】这个就是很麻烦,因为大家都没学过梵文,乱凑一通!【然而为便利学者查阅古本或他书,】所以【故仍依旧例标之,以存其真,及尊重传统。】
先看经文,咒语先念一遍,然后再念中文。
经文:【南无(皈命)卢鸡(世间,处世)阿罗汉跢喃(诸阿罗汉众)6南无(皈命)苏卢二合多·波那喃(入流众)7南无(皈命)娑羯唎二合陀·伽弥喃(一来众)8南无(皈命)卢鸡·三藐伽跢喃(世间已度众,四果众)9三藐·伽波啰三合底·波多那二合喃(正向众,四向众)10】
(师父念咒语:)
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
翻译成中文:
(皈命)(世间,处世)(诸阿罗汉众)(皈命)(入流众)入流就是初果。(皈命)(一来众)(皈命)(世间已度众,四果众)(正向众)(四向众)
【“卢鸡”:】这个正确音是要这样lōu
kēi【(loke),又译为“路计”,义为世间,或】者【处世,】就是【即现在世间中修行之义。】
【“苏卢多&波那喃”:(srotapantanam),入流,】就是【即初果、须陀洹众】的意思【。“苏卢多”】就是【为“入”,“波那喃”】就是【为“流”,合为】合起来叫做【“入流”,入圣道之流也,】所以【故又称入道,或】者叫做【见道位。】
【“娑羯唎陀&伽弥喃”:“娑羯唎陀”(sukrita),义为】翻译成中文叫做【“一”。“伽弥喃”(agaminam),义为“来”,合为】合起来叫做【:一来果众,】就是【即二果斯陀含众。】
【“卢鸡&三藐伽跢喃”:“卢鸡”,】就是【世间。“三藐伽跢喃”,(samyagatanam),】就是【已度。玄奘三藏译曰“正至”。合谓:】意思就是说:【世间已度众,亦即】也就是【已度世间之圣众,也就是四果众。以此概括其他果位。】
【“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三藐”,(samya),】就是【正也。“伽波啰底&波多那喃”(kpratipantanam),行也,】就是【向也。合称为:正行、正向,亦即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
诸位!什么叫做向?就是证果前的预备叫做向。譬如说:须陀洹向,再来就是须陀洹果。我们现在有准段,像师父练过跆拳道,我们跆拳道就是准段,再来就一段;准二段、二段;准三段、三段;准四段、四段。所以一般人只知道初段、二段、三段、四段,大部分都是这样讲,像一般人就知道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很少人去了解说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四果向就是准的意思。就像准段、一段;准二段、二段;准三段、三段;准四段、四段;准五段、五段,练跆拳道就是那个准。
【义贯】(6句——10句)
【皈命处世之诸阿罗汉众,皈命入流(须陀洹)众,皈命一来果(斯陀含)众,皈命已度世间之四果众,皈命诸四向圣众。】
经文:【南无(礼敬)提婆(天)离瑟二合(仙)赤皮(众)11南无(礼敬)悉陀耶(成就)毗地耶二合(明、咒)陀啰(持)离瑟二合(仙)赤皮(众)12舍波奴·揭啰二合诃·娑诃娑啰摩他喃(摄恶作善众)13南无(礼敬)跋啰二合诃摩二合尼(梵天)14南无(礼敬)因陀啰二合耶(帝释天)15】
(师父念咒语:)
南无提婆离瑟赤皮& 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赤皮&
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尼& 南无因陀啰耶
看括弧底下的中文:
(礼敬)(天)(仙)(众)(礼敬)(成就)(明、咒)(仙)(众)(摄恶作善众)(礼敬)(梵天)(礼敬)(帝释天)至少他这样一括弧,我们一看就:哇!就知道说原来是这个意思,要不然就看不懂。
【“提婆&离瑟赤皮(赧)”:(deva),天。“离瑟”,(rsi),】就是【仙。“赧(nǎm)”,】就是【众。】就是很多人的意思,就是英文的S【合称:诸天仙众。仙者,】就是【修行而有成者之谓,非道家所说之仙!】这里的仙不是道家的仙。
【“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悉陀耶”,(sidaya),音为悉达耶,义为成就。此】这个【字】就是【与“悉地”(成就),“四悉檀”(四种成就),都是同一字根。“毗地耶”(vidya),】就是【明,】就是【咒之义。“陀啰”,(dhara),】就是【持。“离瑟赧”,】就是【仙众。合称为:成就持明之诸仙众。(持明仙为以持明而得成仙者。)】
【“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sapanu&graha&samarthanam),】就是【摄恶而作善之诸贤众。】
【“跋啰诃摩尼”:(Brahmane),】就是【即婆罗门,梵天众也。】
【“因陀啰耶”:】就是【“因陀啰”,(Indraya),】就是【即帝释天,忉利天主。】
【义贯】(11句——15句)
【礼敬诸天仙众,礼敬成就持明仙众,礼敬摄恶作善众,礼敬诸梵天众,礼敬帝释天众。】
经文:【南无(礼敬)婆伽婆帝(世尊)16卢陀啰二合耶(大自在天)17乌摩般帝(大自在天后)18娑醯夜耶(眷属等)19南无(礼敬)婆伽婆帝(世尊)20那啰野拏耶(那罗延天)21】
(师父念咒语:)
南无婆伽婆帝& 卢陀啰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 那啰野拏耶
就是:(礼敬)(世尊)(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后)(眷属等)(礼敬)(世尊)(那罗延天)
【“婆伽婆帝”:(Bhagavate),与“薄伽梵”同】是一样【,】就是【世尊之义,亦为如来十号之一。】
【“卢陀啰耶”:(Rudraya),】就是【大自在天。旧称】为【“摩醯首罗天”,又称】为【“伊舍那天”(Isanaya)。】
【“乌摩般帝”:(Umapati),大自在天之天后。】
【“娑醯夜耶”:(saheyaya),】就是【及眷属等。】
【“那啰野拏耶”:(Narayanaya),】就是【那罗延天,为具有大力之欲界天神,是为金刚力士,又称为毘纽天(visnu)。《大日经疏》云:那罗延天为毘纽天之别名,为大日如来之化身之一,乘伽喽啰鸟。】
【义贯】(16句——21句)
【礼敬世尊,礼敬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后、及其眷属等。礼敬世尊,礼敬那罗延天。】
经文:【槃遮(五)摩诃(大)三慕陀二合啰(印)22南无(皈命)悉羯唎三合多耶(作礼、顶礼)23南无(皈命)婆伽婆帝(世尊)24摩诃迦罗耶(大黑天)25地唎二合(三)般剌(宫)那伽啰(城)26毗陀啰二合·波拏迦啰耶(破坏)27阿地目帝(乐)28尸摩二合舍那泥(尸陀林,塚(冢)所)婆悉泥(居)29摩怛唎二合(本母)伽拏(众)30南无悉羯唎三合多耶(皈命顶礼)31】
(师父念神咒:)
槃遮摩诃三慕陀啰&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摩诃迦罗耶&
地唎般剌那伽啰& 毗陀啰&波拏迦啰耶&
阿地目帝尸摩舍那泥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南无悉羯唎多耶
看一下中文:
(五)(大)(印)(皈命)(作礼,顶礼)(皈命)(世尊)(大黑天)(三)(宫)(城)(破坏)(乐)(尸陀林,冢所)(居)(本母)(众)(皈命顶礼)
【“槃遮&摩诃&三慕陀啰”:】这个【“槃遮”,(paca),】就是【五。“摩诃”,(maha),】就是【大。“慕陀啰”,(mudra),】就是【印。合称:】为【五大印。亦即】也就是【礼敬五部大印。】密宗五部大印就是:【五部为佛部、莲花部、金刚部、宝部、羯磨部。】
【“南无悉羯唎多耶”:“南无”,】就是【皈命。“悉羯唎多耶”(skritaya),】就是【作礼,顶礼。合称】为【:皈命顶礼。】
【“摩诃迦啰耶”:“摩诃”,(maha),】称为【大。“迦啰耶”(kalaya),】就是【黑。即大黑天神。】连起来就是大黑天神
【“地唎&般剌&那伽啰”:“地唎”,(tri),】就是【三。“般剌”(prara),】就是【宫。“那伽啰”(nagara),】就是【城。此句应与下句合称。】
【“毗陀啰&波拏迦啰耶”:(vidrapanakaraya),】就是【破坏。与上句合为:】跟上面合起来叫做:【破坏三重城者。】
【“阿地目帝”:(adhimuktoka),】就是【乐。此下四句应合称。】
【“尸摩舍那泥”:(smasana),】就是【尸陀林,或称寒林,亦即冢所(墓地)。】
【“婆悉泥”:(vasini),】就是【居。】
【“摩怛唎伽拏”:“摩怛唎”(matri),】就是【本母。“伽拏”(gana),】就是【众。本母众,或称】为【阴母,即】叫做【鬼神众。此上四句合称】起来叫做【:敬礼坏三重城、乐居冢所、本母之众,亦即】也就【是指大黑天,以大黑天为冢间神故。】
【义贯】(22句——31句)
【礼敬五部大印,皈命顶礼,皈命世尊,礼敬大黑天神、摧坏三重城、乐居冢所(墓地)本母(鬼神)之众。】
经文:【南无(皈敬)婆伽婆帝(世尊)32多他伽跢俱啰耶(种族)33南无(皈敬)般头摩二合(莲华)俱啰耶(种族)34南无(皈敬)跋阇啰二合(金刚)俱啰耶(种族)35南无(皈敬)摩尼(宝部)俱啰耶(种族)36南无(皈敬)伽阇(羯摩)俱啰耶(种族)37南无(皈敬)婆伽婆帝(世尊)38帝唎茶输啰西那(坚固、坚猛)39波啰二合诃啰拏(除断、断尽)啰阇耶(王)40跢他伽多耶(如来)41】
(师父念咒语:)
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啰耶&
南无般头摩俱啰耶& 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南无摩尼俱啰耶& 南无伽阇俱啰耶&
南无婆伽婆帝& 帝唎茶输啰西那&
波啰诃啰拏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翻译成中文:
(皈敬)(世尊)(种族)(皈敬)(莲华)(种族)(皈敬)(金刚)(种族)(皈敬)(宝部)(种族)(皈敬)(羯摩)(种族)(皈敬)(世尊)(坚固、坚猛)(除断、断尽)(王)(如来)
【“多他伽跢”:(tathagata), 】就是【如来。】
【“俱啰耶”:(kulaya),】就是【部、】就是【族、】或者是【种族。】
【“般头摩”:(padma),】就是【莲华。】是【指莲华部。】
【“跋阇啰”:(vajra),】就是【金刚;又翻】译成中文叫做【:伐折罗。】这是【指金刚部。】
【“摩尼”:(mani),】就是【宝,摩尼宝。指宝部。】我们常常讲:摩尼宝珠,摩尼叫做宝。摩尼宝部就是指宝部,密教五部里面的一部,就是宝部。
【“伽阇”:(garja),】就是【白象。白象有力,能成办事,】所以【故在此代表羯磨部,以羯磨为作业、办事、成办之义。】
【“波啰诃啰拏&啰阇耶”:“波啰诃啰拏”(praharana),】就是【除断,啖尽。“啰阇耶”(rajaya),】叫做王【王。合称:极啖尽王,系金刚明王之威德,以其能啖尽恶秽、染法、不净法。所言“啖尽”者,为我所全部摄受、消除无余也。】
【义贯】(32句——41句)
【皈敬世尊佛部种族,皈敬莲华部种族,皈敬金刚部种族,皈敬宝部种族,皈敬白象(】就是【羯磨部)种族,皈敬世尊坚猛极啖尽王如来。】来!诸位!背一下,密教五大部,会背吧?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羯磨部,这个一定要背的。人家问你:密教有几部?是不是?五部的,五部的种族。
【此为皈敬五部种族。盖密教中诸佛菩萨圣众共分五部: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羯磨部。此外复有外金刚部,为外护。本咒中此处最后三句“威德破魔军极啖尽王如来”盖系总摄一切外金刚部及金刚、明王、力士、护法鬼神众欤。】
经文:【南无(皈命)婆伽婆帝(世尊)42南无(皈命)阿弥多婆耶(阿弥陀佛)43跢他伽多耶(如来)44阿啰诃帝(应供)45三藐三菩陀耶(正等正觉)46南无(皈命)婆伽婆帝(世尊)47阿刍鞞耶(不动)48跢他伽多耶(如来)49阿啰诃帝(应供)50三藐三菩陀耶(正等正觉)51南无(皈命)婆伽婆帝(世尊)52鞞沙阇耶二合(药)俱嚧(师)吠柱唎耶二合(琉璃)53般啰二合婆(光)啰阇耶(王)54跢他伽多耶(如来)55南无(皈命)婆伽婆帝(世尊)56三补师毖二合多(开敷花)57萨怜(娑罗树)捺啰二合(帝)剌阇耶(王)58跢他伽多耶(如来)59阿啰诃帝(应供)60三藐三菩陀耶(正等正觉)61】
(师父念咒语:)
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阿刍鞞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般啰婆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啰剌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这个都是佛的名字,念一下:
(皈命)(世尊)(皈命)(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命)(世尊)(不动)(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命)(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皈命)(世尊)(开敷花)(娑罗树)(帝)(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阿弥多婆耶”:(Amitabhaya),】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即】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又念:namoAmitābhāya就是念:Amitā
【“阿刍鞞耶”:(Aksabhyaya),】就是【不动佛,】就是【即东方阿閦鞞佛。】
【“鞞沙阇耶&俱卢&吠柱唎耶”:“鞞沙阇耶”,(Bhaisaja),】就是【药。“俱卢”,(Guru),】就是【师。“吠柱唎耶”,(Vaiturya)】叫做【琉璃。合称:药师琉璃。须与下句合读。】
【“般啰婆&啰阇耶”:“般啰婆”,(prabha),】就是【光。“啰阇耶”(Rajaya),】就是【王。接上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即】就是【药师佛。】
【“三补师毖多&萨怜&捺啰&剌阇耶”:“三补师毖多”,(sampuspita),】就是【开敷花。(Sam),为开敷。(Puspa),为花。“萨怜”,(sale),】就是【娑罗树,义为高远。“捺啰”,(Nadra),】就是【帝,】就是【王。“剌阇耶”,(Rajaya),】就是【王。合称:开敷花娑罗树王佛。此佛亦可称为:开敷花王佛或】者是【娑罗树王佛。】
【义贯】(42句——61句)
【皈敬世尊,皈敬阿弥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敬世尊阿閦鞞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命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皈命世尊(开敷花)娑罗树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经文:【南无(皈敬)婆伽婆帝(世尊)62舍鸡野二合(释迦)母那曳(牟尼)63跢他伽多耶(如来)64阿啰诃帝(应供)65三藐三菩陀耶(正等正觉)66南无(皈敬)婆伽婆帝(世尊)67剌怛那二合(宝)鸡都(幢)啰阇耶(王)68跢他伽多耶(如来)69阿啰诃帝(应供)70三藐三菩陀耶(正等正觉)71】
(师父念咒语:)
南无婆伽婆帝& 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好!看一下括弧的中文:
(皈敬)(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敬)(世尊)(宝)(幢)(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舍鸡野&母那曳”:“舍鸡野”,(sakya),】这个念【释迦,】就是【义为能仁。“鸡野”二字二合。】叫kyā,释迦,释迦。所以,这个台东都出释迦,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不知道。【“母那曳”(Munayi),即】就是【牟尼,寂、】默的意思。【默之义。合】称【为:释迦牟尼,为本师圣号。】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剌怛那”,(Ratna),】就是【宝。“鸡都”(Ketu),】就是【幢。“啰阇耶”(Rajaya),】就是【王。合为:宝幢王,】就是【即宝幢王如来,或】者叫做【宝幢如来,位于东方,主菩提心门。】
【义贯】(62句——71句)
【皈敬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皈敬世尊宝幢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经文:【帝瓢(诸天)南无(皈命)萨羯唎多(顶礼)72翳昙(此)婆伽婆多(世尊)73萨怛二合他伽都(如来)瑟尼二合钐(顶髻)74萨怛多(白)·般怛口藍二合(盖)75南无(皈命)阿婆啰视耽(无有能及者)76般啰二合帝扬二合岐啰(甚能调伏)77萨啰二合婆(一切)部多(鬼)揭啰二合诃(祟)78尼羯啰二合诃·羯迦啰诃尼(治罚)79】
(师父念咒语:)
帝瓢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般怛口藍&
南无阿婆啰视耽般啰帝扬岐啰& 萨啰婆部多揭啰诃&
尼揭啰诃&羯迦啰诃尼
看一下括弧底下的中文:
(诸天)(皈命)(顶礼)(此)(世尊)(如来)(顶髻)(白)(盖)(皈命)(无有能及者)(甚能调伏)(一切)(鬼)(祟)(治罚)
【“帝瓢”:(devyam),】是【天,诸天。】
【“翳昙”:(itam),】是【此。】
【“萨怛多&般怛口藍”:(sitatapatram),】是【白盖,俗称】为【白伞盖。】
【“阿婆啰视耽”:(aparajitam),】叫做【无有能及者。】
【“般啰帝扬岐啰”:(pratyungira),】就是【甚能调伏。】
【“部多&揭啰诃”:“部多”,(bhuta),】就是【鬼。“揭啰诃”(graha)】就是【祟,】什么是祟呢?鬼神所造成的灾祸叫做祟。你去查那个辞汇,这个“祟”有它特别的含义,不是说:鬼鬼祟祟,鬼鬼祟祟,这个“祟”就是鬼神所造成的灾祸,叫做祟。【作弄,恼害也。】
【“尼羯啰诃&羯迦啰诃尼”:(nigrahakarim)】就是【治罚、调伏义】的意思【。】
【义贯】(72句——79句)
【(如是作礼已)一切诸天皆悉皈命顶礼此世尊如来顶白伞盖、无能胜、甚能调伏治罚一切诸天及鬼祟(作祟之鬼神众等)。】
【(从此以下,即是称叹此神咒之功德、威力。)】
经文:【跋啰(他)毖地耶二合(明、咒)叱陀你(断)80阿迦啰(非时)密唎二合柱(死)81般唎怛啰耶儜(能除)揭唎(作)82萨啰二合婆(一切)槃陀那(缚)目叉尼(解脱)83萨啰二合婆(一切)突瑟吒二合(恶)84突悉乏二合般那二合(梦)你伐啰尼(障、遮)85】
(师父念咒语:)
跋啰毖地耶叱陀你& 阿迦啰密唎柱&
般唎怛啰耶儜揭唎& 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
萨啰婆突瑟吒& 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
括弧里面的中文:
(他)(明、咒)(断)(非时)(死)非时死就是横死。(能除)(作)(一切)(缚)(解脱)(一切)(恶)(梦)(障、遮)
【“跋啰&毖地耶&叱陀你”:“跋啰”,(para),】就是【他,指外道。“毖地耶”(vidya),】就是【明、咒。“叱陀你”(cchedana),】就是【断。合为:能断外道明咒法。】外道,你用什么咒来,楞严咒都可以破它的意思。
【“阿迦啰&密唎柱”:“阿迦啰”,(akala),】就是【非时。“密唎柱”(mrityu),】就是【死。合称】为【:非时死,】就是【即横死。】所以你出国,怕的就是坐飞机,或者是坐游艇,坐这个高空的什么缆车啊,这个都戴着这个咒轮。有一次我看报纸说,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坐了那个很大的一种缆车;常常出国的人就知道,缆车有大有小的。那个缆车结果掉下来,四十几个人全部都死了!从那个山上,好高的山,那个缆绳断掉,掉下来,四十几个要去阿尔卑斯山,去滑雪的统统死掉,一个都没有活!一直滚、一直翻滚……我每次在坐那个缆车都会观想:喔!这么高!那个时候,眼睛看不到的人最好,就不知道要害怕。像我们去香港大屿山,那个也是很高,距离那个海也是很高,第一个想到就:哇!这么高,掉下去怎么可能活命呢?开船来救,你也来不及啊!对不对?
就不要说九族文化村,我最近,人家去木屋的时候,就说去九族文化村看一看,找一个比较没有人的地方,结果一去,统统认识我,那个校长也来:师父,您好!阿弥陀佛!那个小朋友也来,说:我在电视上看到您!那个也来,那个妇人:师父!阿弥陀佛!我是没地方(可去了)。后来说:来到这个地方嘛,坐一下缆车。坐上缆车,那个九族文化村最高的,喔!怎么会这么高?距离地面这么高!我喜欢的缆车,就是贴着地面这样跑,就算掉下来也是在地面而已!到皇后镇也是,我们到纽西兰那个皇后镇也是,哇!那个缆车这样上去,喔!实在是太高,看了那个咒轮都捏得紧紧的,捏到咒轮都流汗了!那个一掉下来,像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的那个,掉下去,四十九个,一个都没活,一个都没有活!这样一直滚……全部丧命!那时候,如果有这个楞严大咒,这四十九个或许就不会有这种命运!对不对?
但是如果说:你戴这个楞严咒还是这样意外死亡,那叫做定业不可转。戴这个咒轮,戴了那么虔诚,还会横死,那实在是说不过去,诸佛菩萨就变成让人家怀疑了,对不对?最好是不要发生这种事情啦!
有一个戴那个楞严神咒,说到这个感应,大陆有一对父妻带了一个小朋友,开车开车……哇!前面下大雨,他把师父那个楞严神咒挂在车子那个后视镜,然后他自己有戴着,开车开车……结果因为下大雨,前面很严重的雾都看不清楚,结果一开到那个坑,自己不知道,唰!掉进去!照他信上写的,接近一百多公尺,撞进去!你知道吗?多不可思议,三个从车子出来,车子撞烂了,三个:老公好好的、老婆好好的、那个小朋友好好的,只受到轻伤,轻伤。他就跪地(双手合掌):感谢台湾慧律法师!这个咒轮太感应了!后来处理交通事故的,因为没有看到他们三个人自行爬起来,他们就说:车子撞到这样,这肯定不能活!这绝对不可能!车子都解体了,人怎么可能活?结果他们告诉他说:这三个人好好的,一个都没有死。他说:这个不可能啊,那么深!没有死,就是戴师父的咒轮。
所以,人家感应的时候:师父!这个实在是太感恩您了!我说:这个跟我没有关系,这个是佛啊,这佛讲的嘛,没有横死啊!这佛讲的嘛,不是我,我哪有那个能耐?没有的,我又不是佛。对不对?而是说我分一点佛祖的福气,算是中介,介绍这间房子,抽一点利益。这样听得懂吗?我就是中介的意思,我是中介,介绍这个,抽一点点功德啦!(笑)所以,我不是佛,没有那么伟大。所以,你们佩带的咒轮,全部都是佛讲的,不是我讲的。
【“般唎怛啰耶儜&揭唎”:“般唎怛啰耶儜(佇)”,(prasamana),】就是【能除。“揭唎”(kari),】就是【作。合云】合起来叫做【:作能除之事。】
【“槃陀那&目叉尼”:“槃陀那”,(bandhana),】就是【缚。“目叉尼”(moksana),】就是【解脱。合云】合起来叫做【:能解脱一切众生】的【系缚。】
【“突瑟吒”:(dusta),】就是【恶。】
【“突悉乏般那”:(dusvapana),】就是【梦。合上云】合上面叫做【:恶梦。】
【“你伐啰尼”:(mivarani),】就是【障、】就是【遮。连上云】连上面就是说【:能遮止一切恶梦。】
【义贯】(80句——85句)
【能断一切外道明咒,能除一切非时死(】就是【横死),能解脱一切众生系缚,能遮止一切恶梦。】所以,晚上常常作恶梦的人,要佩带咒轮。
经文:【赭都啰(四)失帝南(八十)86羯啰二合诃(恼害)娑诃萨啰二合(千)若阇(众)87毗多崩二合娑那(坏)羯唎(作,令)88阿瑟吒二合(八)冰舍帝南(二十)89那叉刹怛啰二合·若阇(诸宿)90波啰二合萨陀那(欢喜)·羯唎(作,令)91阿瑟吒二合南(八)92摩诃(大)揭啰二合诃(祟、鬼神、恶星)若阇(众等)93毗多崩二合萨那(坏)羯唎(作,令)94】
(师父念咒语:)
赭都啰失帝南& 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
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
那叉刹怛啰&若阇& 波啰萨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 摩诃揭啰诃若阇& 毗多崩萨那羯唎
看括弧的中文:
(四)(八十)(恼害)(千)(众)(坏)(作,令)(八)(二十)(诸宿)这个念xi&,星宿的宿xi&,二十八星宿的意思。这个念xi&,不是念s&,民宿的s&,不是这个,念宿xi&。波啰萨陀那就是(欢喜)(作,令)(八)(大)(祟、鬼神、恶星)(众等)(坏)(作,令)
【“赭都啰&失帝南”:“赭都啰”(catura),四。“失帝南”(satinam),】就是【八十。合称】就是【:八十四。】
【“羯啰诃”:(graha)】就是【执、祟、恼害者。】
【“娑诃萨啰&若阇”:“娑诃萨啰”(sahasra),】就是【千。“若阇”(nam),】就是【众。合云:八万四千诸恼害。】
【“毗多崩娑那&羯唎”:“毗多崩娑那”(vidhvamsana),坏。“羯唎”(karim),作。合上】就是【为:能坏八万四千诸恼害。】
【“阿瑟吒&冰舍帝南”:“阿瑟吒”(asta),】就是【八。“冰舍帝南”(vimsatinam),】就是【二十。合云】合起来叫做【:二十八。】
【“那叉刹怛啰若阇”:(naksatranam)】就是【诸宿曜(y&o)。】“曜”就是光明。
【“波啰萨陀那&羯唎”:(prasadanakarim)】就是【令欢喜。“羯唎”,作。】
【“阿瑟吒南&摩诃&揭啰诃若阇”:“阿瑟吒南”(astanam),】就是【八。“摩诃揭啰诃若阇”(mahagrahanam)】就是【大恶星众。】
【义贯】(86句——94句)
【能坏八万四千诸鬼祟,能令二十八宿等生欢喜,能坏八大恶星。】
经文:【萨婆(一切)舍都嚧二合(怨家)你婆啰若阇(遮)95呼蓝(重大)突悉乏(恶梦)难遮(等)那舍尼(消灭)96毖沙(毒)舍悉怛啰三合(刀杖)97阿吉尼二合(火)乌陀迦(水)啰若阇(度)98】
(师父念咒语:)
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 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
毖沙舍悉怛啰& 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
括弧的中文:
(一切)(怨家)(遮)(重大)(恶梦)(等)(消灭)(毒)(刀杖)(火)(水)(度)
【“舍都嚧&你婆啰若阇”:
“舍都嚧”,(satru),】就是【怨家。“你婆啰若阇”,(nivaranim),遮,或】者【遮止。连上云】连上句叫做【:能遮止一切怨敌等。】
【“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呼蓝”,(guram),】就是【重,重大。“突”,(du),】就是【恶。“悉乏”,(svapna),】就是【梦。“难遮”,(namca),】就是【等。“那舍尼”,(nasanim),】就是【消灭。合云:消除重大恶梦。】
【“毖沙”:visa,】就是【毒。】
【“舍悉怛啰”:(sastra),】就是【刀杖。】
【“阿吉尼”:(agni),】就是【火。】
【“乌陀迦&啰若阇”:“乌陀迦”,(udaka),】就是【水。“啰若阇”,(utranim),】就是【度。连上】面就是【云:能度水等。】
【义贯】(95句——98句)
【能】够【遮止(遮却)一切怨敌,能消灭重大恶梦等,能灭度一切毒害、刀杖、水】灾【、火】灾【诸难。】
经文:【阿般啰视多具啰(无有能及)99摩诃(大)般啰二合(极)战持(暴恶)100摩诃叠多(大天,天中天)101摩诃帝阇(大威德、大威光)102摩诃税多(大白日)阇婆二合啰(火焰、光明)103摩诃跋啰(大力、力士)槃陀啰(白)婆悉你(衣、白衣观音)104阿唎耶二合(圣)多啰(多罗菩萨)105毗唎二合俱知(毘俱胝菩萨)106誓婆(破坏)毗阇耶(最胜)107】
(师父念咒语:)
阿般啰视多具啰& 摩诃般啰战持& 摩诃叠多
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啰&
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 阿唎耶多啰& 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
好!看看中文:
(无有能及)(大)(极)(暴恶)(大天,天中天)(大威德、大威光)(大白日)(火焰、光明)(大力、力士)(白)(衣、白衣观音)(圣)(多罗菩萨)(毘俱胝菩萨)(破坏)(最胜)
【“阿般啰视多具啰”:(aparajitakhura)】就是【无能及者,无能胜。】
【“般啰&战持”:“般啰”(pra),】就是【极。“战持”(canthna),】就是【暴恶,】就是【即忿怒尊。】
【“摩诃叠多”:(mahadipta)】就是【大天,即天中天,】就是天中天,佛的另外一种尊称。【佛之又称。】
【“摩诃帝阇”:(mahatejam)大威德、大威光,指佛之放光威神。】
【“摩诃税多&阇婆啰”:“摩诃”(maha),】就是【大。“税多”(svetam),白天,白日。“阇婆啰”,(jvala),】就是【火焰,光明。合云】合起来叫做【:大白日火焰光明。】
【“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摩诃跋啰”(mahavala),】就是【大力,大士。“槃陀啰&婆悉你”(pandaravasinim),】就是【白拂,白衣。合云】合起来叫做【:白衣观音大士。】是【为莲华部之部母。】
【“阿唎耶&多啰”:“阿唎耶”(arya),】就是【圣。“多啰”(tara),】就是【度。合云】合起来叫做【:圣度母,或】者叫【圣救度母,即】就是【多罗菩萨。观音菩萨化身之一。据《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中】所记【载】的【:观自在菩萨入普光明多罗三昧,以三昧力,由眼中放大光明,多罗菩萨即由光明中生。此多罗菩萨光照一切众生,犹如慈母怜子,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故名】叫做【“度母”。】
【“毗唎俱知”:(brkuti)义为蹙额、瞋目。】就是眉头紧皱,把这个额头黏起来。【即】就是【“毘俱胝菩萨”,亦为】也就是【观音菩萨之化身之一,】所以【故又称】为【“毘俱胝观音”。此】这个【菩萨为从观音之额上皱纹中出生,】所以【故名为蹙额(毘俱胝),为观音之忿怒尊,是为降伏金刚。毘俱胝菩萨具三目四臂,宛如摩醯首罗天,其身洁白,有红、黄、白三色三昧圆光围绕(红色主降伏,黄色主增益,白色主息灾)。】
【“誓婆&毗阇耶”:“誓婆”(siva),】就是【破坏。或】者【译为“湿婆”。“毗阇耶”(vijaya),】就是【最胜。合云:最胜破坏。此句系承上句而言,指大忿怒尊毘俱胝菩萨为最胜之破坏者,以能破除、降伏一切魔怨、邪恶、垢秽故,故称此破坏为最胜。】
【义贯】(99句——107句)
【无敌最胜尊!最极暴恶大忿怒尊!天中天尊!大威耀尊!大白光焰尊!大力白衣大士!圣度母多罗尊!大忿怒最胜破坏毘俱胝尊!】
【这一节中的三观音:白衣】观音【、多罗】观音【、毘俱胝】观音【,皆是如意输曼荼罗四隅之尊,另外一尊是一髻罗刹。此三尊分别代表息灾(白衣)】所以一般人要息灾: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就是这个,这就是白衣观音。所以念白衣大士那个观世音菩的,这个就有很多人感应了!【、增益、敬爱(多罗)、调伏(毘俱胝)。】
经文:【跋阇啰二合(金刚)摩礼底(鬘)108毗舍嚧二合多(最胜)109勃腾罔二合迦(莲花璎相)110跋阇啰二合(金刚)制喝那阿三合遮(舌)111摩啰(璎)制婆(最妙)般啰质多(无能及者)112跋阇二合啰(金刚)擅持(杵)113毗舍啰遮(毘沙门天)114扇多(寂、息、柔善)舍(心)鞞提婆(天众)补视多(供养)115苏摩(善)嚧波(貌)116摩诃(大)税多(白)117阿唎耶(圣)多啰(度,度母)118摩诃(大)婆啰(愿、力)阿般啰(无能胜)119跋阇啰二合(金刚)商羯啰(连锁、锁)制婆(最胜)120】
(师父念神咒:)
跋阇啰摩礼底& 毗舍嚧多 勃腾罔迦&
跋阇啰制喝那阿遮& 摩啰制婆般啰质多& 跋阇啰擅持
毗舍啰遮& 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
苏摩嚧波& 摩诃税多 阿唎耶多啰&
摩诃婆啰阿般啰& 跋阇啰商羯啰制婆
看底下的中文,括弧内的:
(金刚)(鬘)(最胜)(莲花璎相)(金刚)(舌)(璎)(最妙)(无能及者)(金刚)(杵)(毘沙门天)(寂、息、柔善)(心)(天众)(供养)(善)(貌)(大)(白)(圣)(度,度母)(大)(愿、力)(无能胜)(金刚)(连锁、锁)(最胜)
【“跋阇啰&摩礼底”:“跋阇啰”,】就是【金刚。“摩礼底”,(maleti),】就是【鬘。合称】为【:金刚鬘。】
【“毗舍嚧多”:(visrutam)】就是【最胜。】
【“勃腾罔迦”:(padmankgha)】就是【莲花璎相,亦即】也就是【以莲花作成璎珞。】
【“跋阇啰&制喝那阿遮”:“制喝那阿遮”,(jihdhajah),舌。合为:金刚舌,以此菩萨宣说妙法,出广长舌,坚固勇猛,犹如金刚,故称金刚舌。】
【“摩啰&制婆&般啰质多”:“摩啰”,(mala),】就是【璎。“制婆”(ceva),】就是【最妙。“般啰质多”,(parajitah),无能及。合云:璎珞最妙无能及者。】
【“跋阇啰&擅持”:(vajradandi)】就是【,金刚杵。】
【“毗舍啰遮”:(Visalaca),】就是【毘沙门天。】
【“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扇多”,(santa),】就是【寂、静、息、善。息灾法之梵文“息底迦”。即与此字同字根。】这个字是同一个根本出来的。【“舍”(sa),】就是【心。原为】就是【“阿舍(asa)”,因与上一字相连,】因为跟上面字是相通【而上一字最后一音为“阿”,】所以【故略去。】这是梵语的惯用法。【“鞞提婆”(vaideva),天众。“补视多”(pujitah),】就是【供养。合云】合起来叫做【:寂善心诸天众供养者。以诸天心常在定,】所以【故称】为【其心寂静、息寂。又以天心皆善,故亦是善心。且诸天常以众妙宝饮食等供养诸佛及大菩萨,故是供养者。又,诸天为有福者,而其天福亦多来自过去世供养诸佛,而现世又供养之善根习气不断,】所以【故仍常喜供养诸佛,】所以【故称为供养者。】
所以,有的人一听到佛法,他的一心一意想要把它这个。。。有能力的布施能力、有时间布施时间、有金钱布施金钱,他这个前世就是舍习惯了,舍习惯的人,这一辈子他就不会悭贪。
【“苏摩&嚧波”:“苏摩”(somi),】就是【善。“嚧波”(rupa)】就是【貌。合云:善貌,】就是面相很庄严的意思,【谓端正相好也。】
【“摩诃税多”:“税多”(sveta),】就是【白。】合起来叫做大白。【合云大白。与下一句合云】与下面一句合起来叫做【:大白圣度母。以多罗菩萨身着白衣,】而【且全身发光,故曰】所以叫做【大白。】
【“摩诃&婆啰&阿般啰”:“摩诃”,
】就是【大。“婆啰”(valah),】就是【愿、力。“阿般啰”(apara),】就是【无能胜。】就是无、胜和合,【合云:】就是:【大愿大力无能胜者。】
【“跋阇啰&商羯啰&制婆”:“跋阇啰”(vajra),】就是【伐折罗,金刚。“商羯啰”(sankala),】就是【连锁、锁。合云:】就是:【金刚锁,为金刚菩萨之名。“制婆”(cevah),】就是【最胜。合云:】合起来就是:【最胜金刚锁。又,金刚锁古译皆作】古时候都叫做【“金刚鏁”。】
【义贯】(108句——120句)
【金刚鬘尊!最胜莲华璎相金刚舌尊!最妙璎珞无能胜金刚杵,毘沙门天!寂善心供养者诸天!善貌大白圣度母多罗菩萨!大愿大力无能胜,最胜金刚锁菩萨!】
经文:【跋阇啰二合(金刚)俱摩唎(童女)121俱蓝陀唎(持姓金刚童女)122跋阇啰二合(金刚)喝萨多二合(手)遮(等)123毗地耶二合(明、咒)乾遮那(真金)摩唎迦(璎)124啒苏母(红蓝)婆羯(最胜)啰多那(宝)125鞞嚧遮那·俱唎耶(遍照尊,大日如来)126夜啰菟·瑟尼二合钐(顶髻)127毗折蓝二合婆·摩尼遮(罗刹神女)128跋阇啰二合(金刚)迦那迦(威势)波啰二合婆(光耀)129】
(师父念神咒:)
跋阇啰俱摩唎& 俱蓝陀唎 跋阇啰喝萨多遮&
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 啒苏母婆羯啰多那&
鞞嚧遮那&俱唎耶& 夜啰菟&瑟尼钐&
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
看括弧的中文:
(金刚)(童女)(持姓金刚童女)(金刚)(手)(等)(明、咒)(真金)(璎)(红蓝)(最胜)(宝)(遍照尊,大日如来)(顶髻)(罗刹神女)(金刚)(威势)(光耀)
【“俱摩唎”:(kumar)i童女。(童子为kumara) 】
【“俱蓝陀唎”:“俱蓝”(kula),】是族、【姓、】或者是【族姓。“陀唎”(ndhari),】就是【持。合云】合起来叫做【:持姓,亦即】也就是【姓“持”。与上句合云:】与上面合起来叫做:【金刚童女持姓,亦即】也就是【其姓为“持”之金刚童女。】
【“跋阇啰&喝萨多&遮”:“跋阇啰”,】就是【金刚。“喝萨多”(hasta),】就是【手。“遮(ca)”,等。合云:金刚手菩萨等。】
【“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毗地耶”(vidya),】就是【明,咒。“乾遮那”(kamcana),】就是【真金。“摩唎迦”(malikah),】就是【璎。合云】合起来叫做【:犹如真金璎珞之大明咒。】
【“啒苏母&婆羯&啰多那”:“啒苏母”,(kusumbha),】就是【红蓝。“婆羯”(viga),】就是【最胜。“啰多那”(ratana),】就是【宝。合云】合起来叫做【:红蓝最胜宝。红为调伏,蓝为息灾。】
【“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啰菟&瑟尼钐”:“鞞嚧遮那”,(Vairocana),】就是【遍照、普照。“俱唎耶&夜啰菟&瑟尼钐”(kudarthasnisa),髻称。合云:遍照髻称尊。“瑟尼钐”为“乌瑟尼沙”,顶髻。】
【“毗折蓝婆摩尼遮”:(vijrambhamanaca)】就是【罗刹神女。】
【“迦那迦”:(kanaka),】就是【威势。】
【“波啰婆”:(prabha),】就是【光、光耀。合上】面说【云:金刚威势之光耀。】
【义贯】(121句——129句)
【金刚童女、持姓金刚女、金刚手菩萨等!顶上肉髻发出红蓝等最胜宝光之毘卢遮那(遍照尊)!罗刹神女金刚威势之光耀!】
经文:【嚧阇那(眼)跋阇啰二合(金刚)顿稚遮(尊)130税多遮(白)迦摩啰(莲花)刹(目)131奢尸(月)波啰二合婆(光明)132翳帝夷二合帝(如是)133母陀啰二合(印)羯拏(众,诸)134娑鞞(一切)啰忏(守护)135掘梵都(作于、施于)136印兔那二合(此)么么写(给与我)137】
(师父念神咒:)
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 税多遮迦摩啰 刹奢尸波啰婆& 翳帝夷帝
母陀啰羯拏& 娑鞞啰忏& 掘梵都 印兔那么么写
看看中文:
(眼)(金刚)(尊)(白)(莲花)(目)(月)(光明)(如是)(印)(众,诸)(一切)(守护)(作于、施于)(此)(给与我)
【“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嚧阇那”(locanah),】就是【眼。“跋阇啰”(vajra),】就是【金刚。“顿稚遮”(tundica),】就是【主,首领,尊。合云】合起来就是【:金刚眼尊。】
【“税多遮&迦摩啰”:“税多遮”(svetaca),】就是【白。“迦摩啰”(kamala),】就是【莲花。合云】合起来叫做【:白莲花。】
【“刹&奢尸&波啰婆”:“刹”(ksa),】就是【目;全字就为】应该是【(aksa),“阿渴刹”。因上字最后一音为“阿”音,】所以【故略】掉【,与上合】起来【称为:白莲花目。“奢尸(sasi)”,】就是【月。“波啰婆”(prabha),】就是【光明。合云】合起来叫做【:白莲花目如月之光明,亦即】也就是【光明而清凉。】
【“翳帝夷帝”:(itycte)】就是【如是。】
【“母陀啰&羯拏”:“母陀啰”(mudra),】就是【印。“羯拏”(ganah),】就是【众,诸。与上合】合起来【云:如是一切诸咒印。】
【“娑鞞&啰忏”:“娑鞞”(sarve),】就是【一切。“啰忏”(raksam),】就是【守护、拥护。合云】就是【:一切守护。】
【“掘梵都&印兔那&么么写”:“掘梵都”(kurdhvantu),】就是【作于,施于。“印兔那”(intam),此。“么么写”(mamasya),】就是【我。与上合云】合起来叫做【:一切守护于我等。“写”,】就是【获得,给与。】
【义贯】(130句——137句)
简单讲:第一会的最后,中文的意思是:
【金刚眼尊,如白莲花,其光如月,如是等一切诸咒印,愿悉皆守护于我及一切众等。】
(2)第二会注释义贯
【第二会】
经文:【乌合牛二合(皈命,三身)138唎瑟(仙)揭拏(众)139般剌二合舍悉多二合(善相)140萨怛二合他伽都(如来)瑟尼钐(顶髻)141虎合牛二合(金刚种子字)142都嚧雍三合(如来种子字)143瞻婆那(押领)144虎合牛二合(种子字)145都嚧雍三合(种子字)146悉眈婆那(镇守)147虎合牛二合(种子字)148都嚧雍三合(种子字)149波啰(他)瑟地耶二合(明)三般叉拏(啖食)羯啰(作)150】
(师父念神咒:)
乌合牛&& 唎瑟揭拏
般剌舍悉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虎合牛& 都卢雍 瞻婆那&
虎合牛& 都卢雍
悉眈婆那虎合牛&
都卢雍&& 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
好!看看,这个是念乌合牛(嗡),就是皈命的意思,我们常常念的:一个口,一个翁。
乌合牛(皈命,三身)(仙)(众)(善相)(如来)(顶髻)
那个虎合牛就是(金刚种子字)都卢雍(如)(种子字)瞻婆那就是(押领)虎合牛就是(种子字)都卢雍(种子字)悉眈婆那(镇守)(种子字)(种子字)虎合牛&
都卢雍,都是种子字。
波啰(他)瑟地耶就是(明)三般叉拏就是(啖食)羯啰(作)的意思。
【“乌合牛”:(om)此二字为“二合”音,读为一音,读如:嗡。是皈命,或】者叫做【三身(法】身【、报】身【、化】身等等【)之义。他处多译成“唵”,但不读“安”,应读作“嗡(wēng)”,去声,】所以,嗡w&ng
嘛尼 叭德美 吽,不是念安 嘛尼 叭德美 吽;嗡w&ng 嘛尼 叭德美
吽。又,【曾有人将此字注作为(xīn),那是不正确的(故附录中的咒文此处要注意)。】
【“唎瑟&揭拏”:“唎瑟”(rsi),】就是【仙。“揭拏”(gana),】就是【众。合云】叫做【:仙众。仙为大修行人之义。】
【“般剌舍悉多”:(prasasta)】叫做【善相。】
【“虎合牛”:
(hum)一切金刚之种子字。】我们一般常常念的,一个口,再一个牛,【一般译为“吽(hōng)”。又,如上所言,】有的人念:虎合牛x&n那个是不对的。【“合牛”有人注音为(xīn),那是不正确的。因此二字亦是二合音,应读为“轰”,去声。】
【“都嚧雍”:
(bhrum)此为三合音,】这个是【系一字顶轮王之种子字;一字顶轮王亦】也就【是佛顶部族之一。又,此字之梵字(及拉丁拼字)系依《大正藏》中不空三藏之梵本,及真言宗所传之法本。又,《大佛顶陀罗尼勘注》(《大正藏卷六十一》No.2235;亦是作
(bhrum)。若依汉译之“都卢雍”,则梵文变成应作&
(trum)才对,读如“都隆(二合音)”;然而此汉译或许是古时传抄时,将“部”字误为“都”字,也不一定。谨依密部所传,在此说明:若依梵本,正确之音应为“部隆”(二合);明达之读者诸君详之。】
【“瞻婆那”:(jambhana)押领、引领,谓以如来神咒押领一切天龙鬼神、金刚护法,及一切诸天等。】
【“悉眈婆那”:(stambhana)镇守。谓镇守行者也。】
【“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波啰”(para),他。“瑟地耶”(vidya),明。合云:他明,谓外道明咒也。“三般叉拏”(sambhaksana),啖食。合上云:啖食一切外道明咒(把它吃掉,消除净尽之义。)“羯啰”(krar),】就是【作。亦即:】也就是【作“啖食一切外道明咒”这件事】情【。】
【义贯】(138句——150句)
【嗡!(皈命三身)具一切大仙善相(相好)之如来无见顶相。(吽!部隆!一切金刚种子、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押领!(吽!部隆!一切金刚种子、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镇守!(吽!部隆!一切金刚种子、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啖食一切外道明咒!】
【如上所述,第一会主要为召请、皈敬、敬爱。第二会开始,即开始调伏。此处一开始】就【以“如来顶髻”(大佛顶),及一切金刚之种子字(吽
)】以【及佛顶部族代表之种子字(部隆
)来惊觉一切金刚、如来,敕令一切如来、金刚、菩萨、明王、诸天,鬼神,押领一切护法,以镇守道场,护持行人。看这有如骤然而来的气势及广大威势,真是有惊天动地的震撼力量,沛然莫之能御。然而细察此震撼力之来源,亦】也是【在于极其“冗长”而虔敬的第一会中之祈请所蓄积的力量,然后于第一会“好不容易”完毕之后,于第二会一开始,“突然”语气一转,由十分恭谨、一切礼敬的“敬爱”,转为毫不留情的“调伏”——不但调伏,而且要“啖尽”,赶尽杀绝,除恶务尽。】所以【故其力量在“敬爱”与“调伏”之间的对比,】以【及忽然一转的错愕之下,令即将被调伏者措手不及,因此其威势与力量就更大大提高。又,第一会有如调兵遣将、布置部队,】准备要打了!【第二会有如于众兵将齐集之后,一声号令之下,开始“突袭”。
】还比喻得真好!
经文:【虎合牛二合(种子字)151都嚧雍三合(种子字)152萨婆(一切)药叉(勇健者)喝啰刹娑(大罗刹鬼)153揭啰二合诃(祟)若阇(众)154毗腾崩二合萨那羯啰(打破)155虎合牛二合(种子字)156都嚧雍三合(种子字)157者都啰(四)尸底南(八十)158揭啰二合诃(鬼祟)娑诃萨啰二合(千)南(众)159毗腾崩萨那啰(打破)160】
(师父念神咒:)
虎合牛& 都嚧雍&
萨婆药叉喝啰刹娑& 揭啰诃若阇&
毗腾崩萨那羯啰& 虎合牛&
都嚧雍& 者都啰尸底南&
揭啰诃娑诃萨啰南& 毗腾崩萨那啰
虎合牛(种子字)都卢雍(种子字)(一切)(勇健鬼)(大罗刹鬼)(祟)(众)(打破)虎合牛(种子字)都卢雍(种子字)(四)(八十)(鬼祟)(千)(众)(打破)
【“萨婆&药叉&喝啰刹娑”:“萨婆”sarva,】就是【一切。“药叉”yaksa,又译】成【“夜叉”,勇健鬼,以此鬼众威猛故。“喝啰刹娑”raksasa,大罗刹,速疾鬼,以此鬼能飞行,来去速疾,故名。】所以称为。【合云】叫做【:一切勇健的药叉鬼及速疾的罗刹鬼。】
【“揭啰诃&若阇”:“揭啰诃”(graha),祟。“若阇”(nam)】就是【众。合云】合起来叫做【:祟众,】也就是【即会作祟】的【、恼害人的恶鬼神众。又,“若阇”,义为“等”,如是则其发音更接近汉译本。全咒】配合【其它语尾的“若阇”皆如是。】
【“毗腾崩萨那羯啰”:(vidhdhamsanakara),打破。即打破恶鬼神之祟法也。】
【“者都啰&尸底南&揭啰诃&娑诃萨啰南”:“者都啰”(catura),】就是【四。“尸底南”(sitinam),】就是【八十。合云】合起来就是【:八十四。“揭啰诃”(graha),鬼祟,恶鬼神。“娑诃萨啰”(sahasra),】就是【千。“南”(nam),】就是【众。连上云】连上句就是【:八万四千(八十四千即八万四千)】新加坡都是讲几千的。譬如说我们台湾讲一万,在新加坡,他们不讲一万,他们讲十千。譬如说你到马来西亚去,马币二万,他们一定不会讲马币二万,一定不会这样讲,一定讲二十千。知道吗?所以有时候他们讲了习惯了,有一个新加坡来的,我就跟他讲:新加坡要邀请演讲,已经很久了,过去很久了,你就不要挂碍这个了,就事过境迁了。他就问我:事过几千啊?事过几千啊?事过境迁!所以新加坡人,他们都是讲几千几千,没有人在讲几万的;台湾没有人在讲几千,都是讲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的,那新加坡都是讲几千的。【恼害人的恶鬼神众,尽皆打破。】
【义贯】(151句——160句)
【(吽!一切金刚种子)!(部隆!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将一切作祟、恼害的药叉(勇健鬼)、罗刹(速疾鬼),尽皆打破!(吽!一切金刚种子)!(部隆!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将八万四千作祟恼害人的鬼神王众,尽皆打破!】
经文:【虎合牛二合(种子字)161都嚧雍三合(种子字)162啰叉(护)163婆伽梵(世尊)164萨怛二合他伽都(如来)瑟尼二合钐(顶髻)165波啰二合点阇吉唎(甚能调伏)166摩诃(大)娑诃萨啰二合(千)167勃树(臂)娑诃萨啰二合(千)室唎沙(头)168俱知(俱胝,百亿)娑诃萨(千)泥帝口隷二合(眼)169阿弊提(内)视婆二合唎多(焰)170吒吒罂迦(无别异)171摩诃(大)跋阇嚧二合(金刚杵)陀啰(持)172帝唎二合菩婆那(三有)173曼茶啰(坛场)174乌合牛二合(唵、嗡)175娑悉帝二合(吉祥)薄婆都(得)176么么(我,我某甲)177印兔那(此)么么写(我等)178】
(师父念神咒:)
虎合牛& 都卢雍& 啰叉
婆伽梵&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波啰点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啰&
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 俱知娑诃萨泥帝口隷&
阿弊视婆唎多& 吒吒甖迦&
摩诃跋阇嚧陀啰& 帝唎菩婆那 曼茶啰&
乌合牛& 娑悉帝薄婆都& 么么
印兔那么么写
虎合牛(种子字)都卢雍(种子字)
(护)(世尊)(如来)(顶髻)(甚能调伏)(大)(千)(臂)(千)(头)(俱胝,百亿)(千)(眼)(内)(焰)(无别异)(大)(金刚杵)(持)(三有)(坛场)(唵、嗡)(吉祥)(得)么么就是(我,我某甲)(此)(我等)
【“啰叉”:(raksa)】就是【护。】
【“波啰点阇吉唎”:(pratyungiri)】就是【甚能调伏。】
【“摩诃&娑诃萨啰”:“摩诃”,】就是【大,伟大】的意思【之义。“娑诃萨啰”(sahasra),】就是【千。】
【“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勃树”(bhuja),】就是【臂。“娑诃萨啰”,】就是【千。“室唎沙”(sirsai),】就是【头。与上句合云:】跟上面连接起来叫做:【大哉千臂千首。】
【“俱知&娑诃萨&泥帝口隷(隶)”:“俱知”(koti),】就是【同“俱胝”;亿,或百亿。“娑诃萨”,千。合称】为
【:千百亿。“泥帝口隷”(netre),】就是【眼。与上两句合云:】跟上面两句合起来叫做:【大哉千臂千首千百亿眼之菩萨,按即】也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也。】
【“阿弊提&视婆唎多”:“阿弊提”(abaidya),】就是【内。“视婆唎多”(jvalita),】就是【焰。合云】合称为【:内焰,盖由菩萨身心内证三昧所起之火焰,所谓“三昧真火”是也。】
【“吒吒甖(yīng,罂)迦”:(natanaka),无别异。】
【“摩诃&跋阇嚧&陀啰”:“摩诃”,】就是【大。“跋阇嚧”(vajro),金刚杵。“陀啰”(dara),】就是【持。与上合云】跟上面合起来叫做【: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全身之内证三昧火焰,与持大金刚杵之威力,无有别异,善能摧破调伏一切,守护一切。】
【“帝唎菩婆那”:(tribhuvana)三有,】就是【即三界。】
【“曼茶啰”:(mandala)】就是【坛场。合上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内证之三昧火焰,能普照护持三有一切坛场。】
【“乌合牛”:(om),二合音,】这二个字就是【嗡。】
【“娑悉帝&薄婆都”:“娑悉帝”(svasti),】就是【吉祥。“薄婆都”,】就是【得。合云】合起来叫做【:令得吉祥。】
【义贯】(161句——178句)
【(吽!一切金刚种子)!(部隆!一字顶轮王及一切佛顶部族种子字)!唯愿世尊甚能调伏之大佛顶守护于我!大哉千臂千首百千亿眼之观世音菩萨,其自身内证之三昧火焰,犹如大金刚杵无有别异,善能普照守护三有一切坛场(令无魔事),(嗡)!令我某甲及一切众生等,皆获吉祥!】
好!今天我们刚好讲到一个段落。下个礼拜因为大陆团有一百多位来,所以,麦老师、赵老师要稍微注意一下,看看怎么样子来安排。叫他们早一点进来,不要说快上课了,然后一百多个……大陆来,有的第一次听课,所以叫他们天津来的,还有北京来的,提早就座,大陆的信徒,真的!有的人很令人感动,他们的护持,出手布施印经典、印《楞严经》,实在是很令人感动,很令人感动!
那么下星期,十、十一,带这一本《楞严经义贯》,《讲义》暂时不要带。你看,这个下册的,你看,才讲几堂课,整本已经快念完了。那么《楞严经》讲完了,就讲《楞伽经》,《楞伽经》讲完了,师父就呈半退休状态,退休状态,我们再来冷静一下,师父的下半辈子做人生的规划。
我有好几个地方都没去,像澎湖啦、金门啦,我都没去过!澎湖上次去过的时候,打佛七,根本就没有时间,人家也没有说澎湖哪里什么好玩的,都是去看跨海大桥,不然就是林投公园,去看那几只猴子,其他不知道要看什么,澎湖没什么景点。金门就不曾去过,还有兰屿,哇!我那一天看兰屿就很漂亮,兰屿就非常漂亮!
所以师父有种种的人生规划,人生规划就是说:我再来计划看看,看应该怎么样子来过下半辈子。也不会说完全停课啦,第一个,《安乐妙宝》它一定要修,《安乐妙宝》;再来就是《圆觉经》,《圆觉经》,因为上次讲台语的。还有一部叫做《弥陀经要解讲义》、疏钞、《弥陀经疏钞》;再来一个叫做《华严经》。
那么,讲经讲到一个段落,我们要实修,实修就是重视,重视这个实修。重视实修,看看我们应该来安排什么课程,来带动大家解跟行并重,让大家起实修的这个观念,大家共同来用功,因为只有在解理上,不实修是不行的!
所以大家,今年叫做精进年,也叫做珍惜年。精进年就是今年刚好师父发大心,要完成这二部经典,所以,大家要精进!珍惜就是说:师父不是每一年都一直讲经,讲到死给你听的,所以,你今年你自己要珍惜,你自己要珍惜,你所有的红尘俗世,最好你都把它挡掉,今年大家共同来用功,了解拥有佛的正知正见、修行的正确观念,但是,这个拥有的力道来,统统是由平常这样一点一滴来累积的!是不是?修行,它是点滴的功夫,它没有办法一蹴即成。
所以,每一次大陆团来,都讲一句:请师父开示!我说:要从哪里讲起?你讲给我听啊?你要从哪里讲起?是要讲经、律、论、密呢?你到底要从哪里讲起?对不对?你们来拜访只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叫师父开示,要从哪里开起呢?这个就是问题。所以,他们来参访的时间,我就跟他们讲:就简单,你们学佛上有什么心中的疑难杂症,你提出来,我跟你回答。第二个就是照相,再来,他们一定要皈依,就念简单的三皈依,再来,他们就一定要灌顶,每一个人来都是这样讲,
一定要求,不晓得从哪里打听来的?每一个,很奇怪喔!来都要灌顶:我们一定要摩顶,师父!您给我摸一下!所以,大陆团来就是这样子。
那么下个礼拜来的天津这一团是很发心的,都是很虔诚的!我们绝对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是看在他们那一份发心,他们钱来,我们立刻就把它转去印《楞严经》,转去。像我们现在在印师父所弄的那个书籍,《慧律法雨》、或者等等这一些佛书,就是转,他们供养来,我们立刻就把它布施出去,布施出去,我们不贪着。所有众生的金钱,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这是丛林教导我们要有这种无我、这种平等的心。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上课到此,下个礼拜带这一本就好,下个礼拜二天,都带这一本。下个礼拜,一定会把这一本的第十三套完成。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上次有一个信徒来,我问他:你纳骨塔订了没?他说:我还没有要死啦,订什么纳骨塔?我跟他说:人家大陆比较看得开,人家那个大陆,他很看得开,他如果那个牌位,牌位,还没有往生,牌位写好,就贴一张红色的纸。然后现在你看,师父讲经,回向纳骨塔,法会,纳骨塔,这《楞严经》功德多大,都是回向纳骨塔!你去全台湾省,哪一个纳骨塔,我们这样每一堂课都回向纳骨塔。对不对?所以师父就说:你今天要很清楚。很可惜啦,有的人已经先买在其他的地方,那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你还没有规划好的,这纳骨塔是自己会用到的地方,你看,讲经说法一直回向这个纳骨塔,你看哪一个道场,会这样早晚一直跟你回向那个纳骨塔?最主要就是师父感恩他来护法,来放在我们这里,把这个钱来继续做功德。
所以,来文殊讲堂纳骨塔,有二种重大意义:一、亡者得到安宁,因为一直回向。二、把那个钱再做十方来、十方去的佛事,那么印经,种种所有的供养,法供养为最,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这样交代:所有的供养,就是法供养功德最大的!那么把十方的资金集合起来,再把它散播出去,就是做这个法供养。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视频地址:http://dl.wenshu.org.tw/list.php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楞严经文字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