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老年人保健品违法吗能赚钱吗

推销保健品只是个幌子 非法吸收老人们的存款才是真的_西部商报数字报
第A12版:都市汇·法案
&&&&&&&&&&
推销保健品只是个幌子 非法吸收老人们的存款才是真的
兰州警方打掉6个非法集资窝点
&&&&&&&&警方捣毁非法集资现场&西部商报记者&都一鸣&供图&&&&西部商报讯&(记者&都一鸣&通讯员&李延成&实习生&王晓燕)&免费领取礼品,10%的高额返利……听上去多么诱人!可惜,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是“陷阱”!昨日,兰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起以推介保健药品为名,采取购买保健药品入股公司股份进行分红,并给付投资人高额利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案件。据了解,兰州警方端掉6个窝点,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并对43名公司员工进行审查,现场查扣“金微矿”“矿宝”等保健药品5000盒(瓶),收缴现金人民币20.96万元,遣散正在听讲的投资群众3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929.6万元。&&&&[破案]&&&&民警排查发现线索展开调查&现场遣散300多人&&&&据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王永胜介绍称,今年1月份以来,经侦支队主动出击,对租用高档写字楼向老百姓推销理财产品、保健品实施犯罪的行为保持高度关注。3月1日,经侦支队民警发现位于城关区张掖路东丽大厦A座1401室的兰州柏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经常聚集老年人的情况后,立即组织民警调查。经半个多月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该公司组织架构、运作方式、经营窝点。3月16日,经侦支队组织民警对城关区张掖路东丽大厦A座1401室、西固区庄浪路一火锅城地下室等6个以推介保健药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窝点现场查封,对兰州柏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某某、兰州市西固区祥瑞精品养生堂法人代表杨某等46名公司员工全部带回审查,现场查扣“金微矿”“矿宝”等保健药品5000盒(瓶),收缴现金人民币20.96万元,法制教育和遣散了正在听讲的投资群众300余人。&&&&[案情]&&&&一人开四家“坑老”公司&以入股分红为幌集资诈骗&&&&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对自己成立兰州柏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天运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兰州正兴事务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天运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伙同犯罪嫌疑人杨某(兰州市西固区祥瑞精品养生堂法人代表)和薛某某(兰州天运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在兰州市城关区、西固区租用写字楼,以召开推介会销售“金微矿”“矿宝”等保健药品为名,利用入股分红作为高额回报(利润高达8.9%至10%)吸引受害人购买保健品骗取老年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统计,截至案发,陈某某、杨某、薛某某等人已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929.6万元,销售所谓治疗高血压等病的“金微矿”“矿宝”等保健药品均为“三无产品”。&&&&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杨某、薛某某等3人已被刑事拘留,43名公司员工全部录入到全国经侦高危人员名单库。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内幕1:进价百元&售价千元&&&&办案民警对记者解释称:“受害人也可以采用拉人的方式获利,同时公司员工只要卖出一份产品,提成很高,警方调查时有一个员工曾交代他最多一个月挣过2万多元的工资。而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药品的进价其实只有一两百元,但是却以1000多元进行销售。”&&&&●内幕2:受害人信息全搜集&&&&昨日,记者见到了警方没收的该公司“入户调查表”,这些表上详细记录了受害人的信息(包括家里有几个人,个人经济消费能力等),而且还将受害人居住的房子户型都画了出来,其中一个员工在表上这样写:“此人参加公司活动已经7次了,一般只参加活动,不购买产品,只领取礼品,且以前受其他公司的非法投资的欺骗,对保健品活动不信任,家中二人居住,有经济消费能力。”&&&&[分析]&&&&非法集资诈骗&三种老人最易受侵害&&&&该案件的主要侵害对象为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其中包括三种类型的老年人:一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二是对保健品知识了解不全面的老人;三是对高额投资趋利性强的老人,这些人明知有风险,却抱着“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专门寻找承诺给予高额回报的公司和项目,主动参与投资。&&&&[警方提醒]&&&&增强投资意识&&&&老年人要防止上当受骗&&&&兰州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可能一夜暴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对于陌生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提高警觉,不要被高利息的诱饵所蒙骗进入非法集资的圈套,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多与其他懂行的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思量、审慎决策,防止上当受骗,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须谨慎_新长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63贴子: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须谨慎收藏
目前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某些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把保健品功效吹嘘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或者组织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对老年人展开定向推销,引诱其购买价格高昂但实际效果不明的保健品。
在此,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朋友在购买保健品时要谨慎辨别、理性消费,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一、身体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就医。对于患有疾病或身体出现不适的老年人,家人应及时陪伴其到正规医院就诊与治疗,而不是听信保健品经营者给出的“免费体检”结果,以免因此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购买保健品前要多征求意见。由于老年人更易受到保健品广告和促销活动的诱惑,因此家中的晚辈更有责任帮助长辈们科学理性地选购保健品。同时,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前,应事先征求医生建议或与家人商议后再定。
三、不到无证照的营业场所购物。在选择购物场所时要提高警惕,增强辨识能力,务必到证照齐全的商场或超市购买保健品,不要光顾无证照的经营场所。
四、不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概念。不要相信某些保健食品宣传中所谓的治疗效果,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品。谨记保健品不是药品,但凡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保健品都不可信。
五、查看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正面的包装有批准文号,背面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提示。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 号”或“国食健字 第 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 第 号”。而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六、保健食品外包装有“小蓝帽”。在购买保健食品前要注意查看产品外包装上有无卫生部的“小蓝帽”标志,这是国家帮助消费者辨认区分真假保健食品的特制标志,保健食品标志的颜色为天蓝色小蓝帽图案。  七、养成保全证据的习惯。务必索取并妥善保存发票、宣传单等凭证,若参加养生俱乐部要注意签定书面协议并约定违约条款,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将协议、发票等作为维权证据。
(来源:中消协)
亚马逊AWS-云创计划.最高可达10万元免费云资源!
应该严查卖保健品的,都是骗子,专门坑骗老年人的钱,经常让老年人听所谓的健康讲座 ,然后卖药。希望有关部门能严查。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免费体验店”专坑老人!保健品被当成药品吃,这些骗局别上当!
明明是“免费体验”
回头为啥却被坑了?
“免费享专家义诊”“免费用保健器材”“免费旅游”……
你家老人都被这些噱头诱骗过吗?
几十上百号老人唱着跳着《小苹果》
坐在各种仪器前一边体验
一边被营销人员各种神乎其神的宣传包围的场面
你见过吗?
3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工商局获悉,针对近年以“免费享专家义诊”、“免费用保健器材”、“免费旅游”等噱头诱骗老年人高价消费的违法现象,在开展2017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之际,佛山市工商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整治“老人免费体验店”违法经营行为专项行动。
老年人偏听误信把保健产品当药品
据佛山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免费体验店有蔓延趋势。这些“老人免费体验店”普遍存在无证经营、超限经营以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不但骗取了老人的金钱,还让一些老年人偏听误信,把保健产品当作药品来治病,正常的求医渠道被堵塞,耽误了治病时间。”该负责人表示。
为此,佛山市工商局将在近期开展重点整治行动,对包括无照经营行为、发布违法广告行为,违法发布处方药广告和未经审批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非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商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等5类违法行为重点排查。
在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上,工商部门列出三点提醒这些“非法店”:
一是对商品的性能、功效作夸大、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二是对商品所获荣誉、代言人等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
三是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虚假表示行为。
工商部门进一步指出,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上,两个方式比较常见:
一是采用虚构交易、虚构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行为;
二是以虚假的名称和标记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免费体验店”陷阱防不胜防
工商部门指出,老人免费体验店甚至或还存在传销和违规直销行为。其中“拉人头”、收取“入门费”或团队计酬等涉及传销的行为;跨直销区域销售、销售超直销范围产品等违规直销行为。这些“陷阱”都让老人防不胜防。
佛山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老人免费体验店”的整治,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多项职能,需要建立工商、公安、食药监、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进行执法,不留监管空白。为了也应建立公示制度,定期将门店诚信状况公之于众,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另外,佛山市工商局提醒,若是市民发现身边有违规的“老人免费体验店”,可拨打举报电话12315,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案件:进口海藻免费赠?骗局!
“喂!您是杨某某吗?我是上海市某某公司的李老师,我公司正在举办新老顾客免费体验活动,将进口海藻免费赠送给您使用……”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63岁的杨某某接到一个推销电话。杨某某表示怀疑,没有要。此后,该推销电话不断打来,杨某某觉得对方很有“诚意”,态度又好,就于7月份“试着”领取了一个疗程的10盒海藻“保健品”,并按对方说明支付了1980元的“原材料成品加工费”。
不久,对方就快递寄来了自己购买的“保健品”。看到精美的包装,价格也不高,杨某某很是高兴。
等待发出的包裹
接着,对方又打来电话,告诉杨某某,他领取“保健品”时还中了公司的销售奖,奖品是纪念金条,价值8万元,如果以后要变现,公司可高价回收。杨某某深信不疑,赶紧按对方的要求汇去了总价15%税金、5%手续费共1.6万元。很快,杨某就收到了对方寄来的“金条”。
就这样,杨某某先后5次在该公司购买“保健品”,两次中奖,总共花了近6万元。今年3月,杨某某与对方联系,想把中奖的“金条”兑现,但对方电话却是空号…… 
“破案后,经初审,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所谓的‘保健品’都是他们2元一盒购买的。”侦办案件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微信公众号:盘讯 & & &
&​交流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保健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