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求进

红场阅兵护旗手是潍坊人&荣耀背后无数艰辛
&&&&&&字号
①张洪杰照片。&②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中间为张洪杰。&③张洪杰的母亲抱着张洪杰哥哥家的孩子。(资料图片)
5月9日,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的红场阅兵式上,被网友称为“世界最强男子天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以挺拔的身姿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亮相莫斯科红场。担任此次仪仗方队军旗组护旗手的是咱们潍坊小伙张洪杰,今年34岁的他是临朐人。5月10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张洪杰的父亲张清海。张清海表示,儿子张洪杰在1998年便被选入三军仪仗队,曾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担任海军护旗手。
俄罗斯红场阅兵 护旗手是临朐人
莫斯科时间5月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下午3时),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举行历年以来最大规模阅兵,包括中国在内的10支外国方队参加阅兵。在阅兵现场,中国三军仪仗队以挺拔的身姿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被网友称为“世界最强男子天团”。走在仪仗队最前面的是仪仗方队军旗组,国旗作为整个方队的灵魂,要求护旗手在整个前进过程中都要保持国旗的平稳前行,临朐小伙张洪杰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手擎长3.33米、重7.6斤的玻璃钢旗杆出现在众人眼前,英姿飒爽,尽显中国军人风姿。
5月10日,记者联系到了张洪杰的父亲张清海。64岁的他已经从网上知道了儿子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的事,他为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一般我儿子要上电视前,都会给家里来个电话,说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这次他没有提前打电话来,应该是保密吧。”张清海说,直到5月9日下午,他才知道儿子去了俄罗斯。
“通过看新闻,我儿子应该是4月25日抵达俄罗斯的,并开始了严格的训练,现在可能还没回国呢,电话也打不通。”张清海说,他在家专门找出了红场阅兵的视频看,里面有他儿子甩旗、扛旗、端旗的镜头。虽然他已经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儿子的身影,但再次看到镜头中的儿子,心里依旧激动不已。
当兵那些事
入伍不到一年,便任国庆50周年阅兵护旗手
张洪杰是临朐县人,1981年出生。作为红场阅兵的护旗手,张洪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为保持旗杆不晃并避免旗缠在旗杆上,他往旗杆里面填了绑腿沙袋里的铁砂,但第一次举着这个30多斤重的“定海神针”走了30米,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尽管四肢异常酸痛,张洪杰还是不断自加压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任务。
父亲张清海介绍,张洪杰1998年入伍。“那时他才上高二,有人去学校里征兵,他被验上了并进一步被选为仪仗兵。”张清海说,儿子张洪杰身材还算不错,17岁时身高已有180厘米。同样当过兵的张清海很支持儿子入伍,不过让他惊讶的是,入伍第二年儿子便出现在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的队伍中,并且担任海军护旗手。那是他们在儿子入伍后第一次看到他的身影,张清海和妻子在阅兵前一晚便激动得睡不着觉,早早打开电视机等待着。
张清海说,那时的张洪杰只是一个入伍不到1年的新兵,而今已成为执行过澳门回归、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数百次重要礼宾、礼仪任务的仪仗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训练中,28岁的他不仅是护旗手,还是教练员,护旗方队第一个排面就是他训练出来的。“日,亲戚邻居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我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洪杰出场,比过年还热闹。”张清海说,电视里儿子的镜头一出现,全屋的人都沸腾了。
荣耀背后是无数艰辛,踢破的马靴有几百双
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张清海觉得儿子靠的是他自己的勤奋和刻苦。在外人眼中,张洪杰在34岁“高龄”,还能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人一起为国争光,实属传奇。但张清海知道,在儿子荣耀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辛苦付出。
张清海说,作为农村孩子,儿子张洪杰从小就非常能吃苦,参军前,经常到地里帮母亲干活;参军时,年仅17岁的他就对入伍以后的艰苦生活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张洪杰非常珍惜成为仪仗兵的机会,每天的训练都特别刻苦。在这次红场阅兵中,中国仪仗队的步伐为每分钟116步,每步是75厘米。张清海记得儿子曾向他叙述过当初训练的情景,在地上画上间距75厘米的格子,来回练习,直到每一个抬腿都分毫不差。这还不算,睁着眼睛练习得没问题了,还要闭上眼睛反复练习,一直练到闭着眼睛,同样可以走出分毫不差的步子,这才算过关。
张清海说,儿子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全是一步一步练出来的,而且入伍这十几年从来没有懈怠过。这些年,儿子光训练踢破的马靴就得有几百双,走过的路可以绕地球十几圈了,这其中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在听说他在国外为祖国争光,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骄傲,但是想想他为了这短短的几分钟,背后吃的苦流的汗,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心疼。”张清海说。
入伍17年,回家的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此次红场阅兵的视频,张清海在家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当儿子的镜头出现时,他都会把画面定格,盯着儿子使劲看,他想看看儿子是胖了,还是瘦了。因为他已经有将近一年没见到儿子了。说到这里,张清海有点羡慕自己的老伴,老伴到北京给儿子看孩子去了,就算儿子很忙,老伴还能时常见到儿子。但他自己不能待在北京,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需要照料。
张清海说,自从儿子张洪杰入选仪仗队后,天天都很忙,这么多年下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国家庆典活动都少不了儿子的身影。张清海知道儿子忙、累,尽量不让儿子为家里的事分神,“平时我都不让他给我打电话,他只要安心做好工作就行了。”张清海说,尽管这样,儿子还是会经常给他打电话,跟他说说话。由于他们爷俩都当过军人,他最擅长给儿子加油打气。
张清海说,张洪杰入伍17年,回老家的次数用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最近一次回老家,还是他2012年结婚的时候。尽管儿子不常回来,但是提起他这个儿子来,村里的每个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儿子为临朐人争了光。此时,作为父亲,他心里别提多自豪了。
每当知道儿子要执行重要任务时,张清海心里就会有些不踏实。但他知道儿子的性格,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因此他对儿子很有信心,知道儿子绝不会出差错。尽管在三军仪仗队的训练非常辛苦,但张洪杰从没向父亲吐露过一句怨言。
参加过两次 国庆大阅兵
张清海说,在他眼里,三军仪仗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非战争时期,三军仪仗队就是中国军人的象征,在重大的国事活动中,三军仪仗队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和中国军人特有的精神和尊严。
“当年他第一次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的时候,还只是个18岁的孩子。那时他曾经跟我说,假如10年后再举办国庆大阅兵,他说不定还能赶上。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时候,他果真还是海军护旗手,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的这个梦想顺利实现了。”张海清说,他希望儿子继续为国争光,这是他最大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儿子最大的心愿。
训练要求严格 被戏称“张三丰”
如今,张洪杰已不单单是一名护旗手,他还是一名教练员,担负着指导年轻战士的工作,为国家培育下一名国旗的守护者。张清海给记者讲了一个趣事,说张洪杰有一个外号叫“张三丰”。因为有段时间他训练的方队成绩不太好,被领导批评了。张洪杰的倔劲上来了,对队员要求格外严厉,就跟发了疯一样,大家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但是正因为他的努力,方队的成绩很快就提升了上去。
张洪杰在总结训练生活时曾概括道:“军旗下,历经春夏秋冬;阅兵村,苦战严寒酷暑;汗水中,凝聚战友情深。”在张洪杰心里,守护国旗就是守护军队,守护祖国。(记者 李早花 赵春晖)(原载潍坊晚报)
(责编:杨文鹏、王鑫福)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鸢都聚焦|曝光监督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周游鸢都|潍坊人物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任贤齐成香港居民 称台湾军营不把人当人对待
来源:网易娱乐
  任贤齐和主持人。
台湾著名歌手任贤齐近日接受凤凰卫视《港人自讲》节目主持人卢觅雪专访,称通过“优才计划”,已经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刚刚取得永久居民身份的任贤齐说,当年跟著名导演杜琪峰拍戏,一直留在香港,一拍就是很多年,花了很多钱住酒店,后来决定定居香港,于是通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人。
当红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港两地名噪一时,而任贤齐与该电影的导演、网路作家九把刀竟是同乡,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说当年自己表面上是花花公子,实际则很怕丑,不敢追女孩,连要电话都要朋友帮手。
和许多台湾的青年男子一样,小齐在少年时期也曾经历了两年的当兵生活。小齐说,军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生活。而他退伍后发现,签约的唱片公司在自己当兵期间已经倒闭了,其后,他度过了迷茫的五年。在那段事业低潮时期,他曾练杂技,学京剧,当主持,拍舞台剧,做电台DJ等,他说,那段时间自己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谈及当兵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时,小齐说,军营生活不把人当人看待,而是一个武器,“合理的叫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练”。在部队训练,吃饭时遇到“袭击”,要赶紧放下碗筷;睡觉时有紧急集合,要马上起身。他认为,当兵既锻炼了意志力,也训练了警觉性,对成长很有帮助。他说,感觉现在的歌手被保护的太好,平时有保姆、保镖等人全程跟着,但当过兵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事自己不能做的。
编辑: 冯媛  标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中求进总基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