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秦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大军晓说淞沪会战完整版,到明清却缩水成

转贴:为什么先秦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大军会战,到明清却缩水成几万十..._彼岸若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贴子:
转贴:为什么先秦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大军会战,到明清却缩水成几万十...
为什么先秦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大军会战,到明清却缩水成几万十几万_历史吧_百度贴吧来自:
卧室装修,推荐这些床,舒适透气,还有折扣!
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一)后勤生产篇: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二)后勤运输篇: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三)篇: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四)农业生产篇: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五)统计口径篇: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结论、、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都在(五)统计口径篇里。精简版直接搜本贴标题。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历史上普通规模的战役,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相比没有太大差距。本文将通过图文和数据,尽可能还原先秦时代的本来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段,来分辨官方历史数据的虚实,在后勤生产、后勤物流、、粮食生产和统计口径五个方面,给出一个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释。(一)后勤生产篇: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很多人把古代的军事后勤简化为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其实这只是,是狭义的后勤。完整的后勤系统包括军事物资的采购、生产、调配和运输等。而且因为很多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到了战争爆发时,就必须额外动员百姓大批量生产。下图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的部分复原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战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是只有粮食和草料,还需要:武器:例如弓、箭、弩机、短剑、戈、矛、盾……军服:例如皮甲、铠甲、袍、鞋、帽、各种保暖衣物……另外还有里看不见,但战场上必须的:军事物资:营帐、马具、、麻袋、、舟、车、战车、攻城机械……各种工具:斧头、铲子、木锯、凿子、量尺……工程修建:桥、路、大量军营设施和防御设施……等等……
军事物资的生产过程这里以武器中损耗最大的弓箭为例,为了简化,不说弓,只说箭。下图是兵马俑出土的秦箭。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箭的生产过程】青铜需要铜和锡,这两种矿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别运输、采购。山西中条山出产铜,可以在矿坑边上进行精选和冶炼,制成铜锭运输。锡则需要大量从千里之外采购,通过与楚国贸易从江南进口锡锭。青铜的冶炼需要木炭,而生产木炭则需要另外一套生产体系。青铜融化按比例加入锡,混合均匀浇入事先批量造好铸造模具里。秦国的武器是高度标准化的,规格要求非常严格。批量铸造的箭头并不能马上用,需要继续磨制精加工。箭身不是普通树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质、大小、轻重都要严格符合规格。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选和标准化剪裁,不能有瑕疵。很多青铜器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制罪。《吕氏春秋•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如果士兵射箭考核不合格也会制罪,所以弓箭质量必须过硬。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除吏律》发弩啬夫不如律,及发弩射不中,尉赀二甲。
再来看士兵的衣服生产不说皮甲,只说数量最大的军袍先要大量种植苎麻和葛藤,那时候棉花还没开始种植。收割后要加工,变成可以纺的纤维。加工完,各家先纺成线,再织成布。染坊从各家收集来布,染上不同的颜色成为各种布料。染料需要另一套生产系统。布料染完了,统一运到军服生产作坊。进行批量的裁剪和缝制。最后再分配到士兵手里成为军袍要说明的是,上图只是将军的军服,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这么缤纷。
先秦时代的后勤生产和运输是否有规模经济效应?现代工业存在生产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主要是得益于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前期投资的设备成本被分摊到更多产品中,所以生产的越多新产品分摊的成本越少。理想情况下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大公司的规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但是在先秦时代还没有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要想满足战时猛增的生产需求,只能靠征调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粮食,这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人数增加,每人消耗的粮食就会减少。所以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生产规模递减,不会出现规模效应。
后勤运输成本也同样如此。现代运输因为有大型运输交通工具,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摊的交通工具成本会下降。但是先秦时代的陆地交通是没有大型运输工具的,战时猛增的运输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数量来增加,不会出现规模效应。尽管先秦时代已经有了车辆,但因为路况极差,车辆损耗严重,导致寿命很短。《孙子兵法•军争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破车罢马,……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出师远征,即使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更不会出现规模效应。在古代,真正能出现规模效应的是水上运输,关于水运会在后面后勤运输篇中介绍。小结综上来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员来满足。随着战时需求的急剧增加,后勤生产和运输人员的数量会成比例的急剧增加。
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二)后勤运输篇后勤运输篇: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意思是军队如果没有物、粮、钱的支持必败无疑而军队所需的物和粮都要靠后勤运输来实现。出师和常备军的后勤模式完全不同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例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有人说,战线陷入僵持状态的军队是不是可以种地了呢?一座几十万人的军营每天消耗的物资和一座大型城市一样,仅靠战场周围的粮食根本就养活不了军队。即使很幸运在春耕季节赶到前线,可以马上种地,也要等几个月后才能收获,根本来不及解决当下的需求。也不要忘了,对方也有同样规模的军队在虎视眈眈这些不设防的农田,随时可以出来打草谷。如果军队要大范围的后退和前进,这些地就是白种了。对于出师这样的远距离、甚至长期在外的征战,例如国境线附近、甚至深入敌境,仅靠自备粮食和在当地找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严重依赖后方的粮食补给,只有倾全国之力才能维持后勤的消耗。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例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有人说,战线陷入僵持状态的军队是不是可以种地了呢?一座几十万人的军营每天消耗的物资和一座大型城市一样,仅靠战场周围的粮食根本就养活不了军队。即使很幸运在春耕季节赶到前线,可以马上种地,也要等几个月后才能收获,根本来不及解决当下的需求。也不要忘了,对方也有同样规模的军队在虎视眈眈这些不设防的农田,随时可以出来打草谷。如果军队要大范围的后退和前进,这些地就是白种了对于出师这样的远距离、甚至长期在外的征战,例如国境线附近、甚至深入敌境,仅靠自备粮食和在当地找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严重依赖后方的粮食补给,只有倾全国之力才能维持后勤的消耗。
士兵是否可以自带干粮外出打仗?我们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参考,宋代的运输条件应该比先秦好一些,就作为最优策略吧。沈括曾任管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也曾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的数据也很可信。他指出,出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粮草,这是出兵数量和距离都受到粮食消耗的制约。沈括根据单程和往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运送士兵和所需民夫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到,随着民夫的增加,出现了新增天数却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行进的距离越远,每个里程单位的运输成本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具体算法如下:(不喜欢烧脑的可以只看粗体)每个民夫可以背6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5天的干粮,1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18天。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9天的路程。2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26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13天的路程。3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31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16天的路程。3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10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每人背六斗米的数量也是根据民夫的总数推算出来的,因为其中的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的要摊在众人头上。另外还会有死亡和患病的人,他们所背的也要由众人分担,实际上每人背的还不止6斗。所以军队不容许有吃闲饭的,一个吃闲饭的人二三个人供应他还不够。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3石,马或骡可以驮1石5斗,驴子可以驮1石。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得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食物保存有妙招,这些罐子帮您轻松收纳,保住美味!
如果让士兵自己带粮食打仗会怎么样?宋代单位:1石 = 10斗 = 100升按照上面所说,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粮食沈括说,一头驴可以背负1石粮食,骆驼可以背负3石。无论如何,人也背负不了7.3石粮食!即使士兵背负0.5石粮食,加上武器等装备行军,走不了几天就会筋疲力尽!更何况这些粮食还不够他吃1个月。作战士兵是否可以轮替?我也曾经认为士兵可以轮替,甚至想农耕期间可以让士兵回去收粮,但看到《梦溪笔谈》的计算后,才知道出兵在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因为家乡距离战场很远,新士兵去的路上需要消耗大量粮食,老兵回去的路上也同样需要消耗,回去收割的粮食可能还不够来回路上消耗的多。军队不会把宝贵的粮食用在轮替士兵往返上,除非战争结束,士兵一旦到了前线就不会让你走了。后勤对长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长平之战后期,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粮草被断,为了支援秦军长期围困赵军,必须增加粮草供应。战场形势多变,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来不及在全国大范围的征兵。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亲自跑到离长平战场最近的河内郡,给该郡的百姓封爵一级,征调该郡15岁以上男子全部去运送粮草。因为就近解决比全国征调更及时、损耗更小。为了应急,秦王居然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着整个郡所有人,不但将来不需要缴粮纳税,而且终生享受国家俸禄。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尽管秦国的状态非常狼狈,但赵国却更惨,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
春秋时的齐桓公如何解决后勤问题?在春秋时代,最早称霸的齐国曾多次对外用兵,北击山戎,南伐楚国。齐国之所以能做到四处用兵是因为三个原因:因为春秋时战争的规则和战国不同,很多战争要师出有名,最好能获得同盟国的支持。例如齐国曾联合多国讨伐楚国,齐国的国内运输靠自己,出了国境则可以获得沿途同盟国提供的补给,这就极大的减轻了长距离出兵的后勤负担。因为管仲的治理实现了经济腾飞,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参见《盐在古代是否是重要的战争资源?为什么?》。因为齐国生产的鱼盐、衣服、鞋子畅销全天下,齐国商人已在各国建立了完善的商业网络,可以帮助齐国军队到各国采购物资、绘制地图和收集情报。齐军到达一国就可以得到当地齐商的支援和接应。这种现成的大型物流网络,其他诸侯国还无法做到。《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后勤运输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运早在春秋早期,秦国在渭河和黄河上就有大量船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援助晋国几千吨粮食,从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山西翼城。庞大船队的船帆从秦都雍到晋都绛首尾相连,连绵不绝。这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关于大规模航运的记载,史称泛舟之役。图片来自《王者天下》漫画《史记•秦本纪》记载晋旱,来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但秦国在黄河的航运到三门峡就中断了,因为三门峡让黄河水流突然90度转向,并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阻隔,是极其危险的航道,无法航行大船。下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前的三门峡。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队报告之一》
不过在长江上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虽然三峡也很危险,但比三门峡好多了。公元前280年,秦国发动对楚国的黔中之战,司马错从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再征调巴、蜀两地10万军队,乘坐万艘大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食,顺长江而下,进攻楚国。《战国策•楚策一》记载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1935 年在河南省汲县的山彪镇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鉴。文物上錾刻水陆攻战图的纹饰,其中就有一种双层战船。船的下层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层则载着士兵,两艘战船在进行激烈的交战。下图是根据纹饰复原的战船模型这说明在战国时,制造双层船已经不是问题,船的动力不仅可以靠水流和风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桨来驱动,这样的话实现逆流而上也不再是问题。
根据前面后勤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运输成本要降低,必须依靠大型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损耗太大很快报废。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水运能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出现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经济效应。水运大幅度降低了运粮的损耗,其承载能力不仅远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顺流直下速度极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运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运输方式,现在应该能明白京杭大运河和水师在古代的战略价值了吧?说句题外话,中国的地理环境更适合发展内河航运,而地中海周边的希腊、罗马以及阿拉伯国家,在地理上被海环绕,更适合发展大规模海运网络,也能更好的促进财富和思想的交换。这种差异,让中国和西方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直到近代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数次错过称霸海洋的机会。
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三)人口结构篇人口结构篇: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年龄金字塔人口金字塔可以反应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龄和性别结构。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称作扩张型、静止型和收缩型)。这个人口规律是所有时代都通用的规律,古代和近代的区别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为医疗水平太差,儿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所以在图形上会更加的扁平。
先秦诸国都采取积极的人口扩张政策,特别是人少地多的秦国,更是鼓励各国移民到本国开疆拓土,所以先秦诸国的人口都属于扩张型的人口结构。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在30%以上,考虑到古代儿童夭折率,这个比例也已经低估。一般情况下,按照秦律,男性到了17岁才傅籍,即在政府登记服役,到60岁可以免除服役。国家只有极端情况才会动员15岁以上男子。但在这里,我们把15、16岁少年也计入成年男性,尽量往上限统计。一国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来不能参战的比例在65%;包括15、16岁的少年在内的成年男性在总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虑到战国时代连战征战,成年男性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再把老、病、残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数将在20%~30%之间。这样得到的人口结构如下图所示。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成年男性的数量在100万~150万之间。有人可能会说,100万~150万挺多的吗!别着急还没有分析完。
先秦诸国都采取积极的人口扩张政策,特别是人少地多的秦国,更是鼓励各国移民到本国开疆拓土,所以先秦诸国的人口都属于扩张型的人口结构。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在30%以上,考虑到古代儿童夭折率,这个比例也已经低估。一般情况下,按照秦律,男性到了17岁才傅籍,即在政府登记服役,到60岁可以免除服役。国家只有极端情况才会动员15岁以上男子。但在这里,我们把15、16岁少年也计入成年男性,尽量往上限统计。一国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来不能参战的比例在65%;包括15、16岁的少年在内的成年男性在总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虑到战国时代连战征战,成年男性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再把老、病、残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数将在20%~30%之间。这样得到的人口结构如下图所示。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成年男性的数量在100万~150万之间。有人可能会说,100万~150万挺多的吗!别着急还没有分析完。
每个级别的官员都有下属,承担不同的分工,例如奴仆、税吏、狱卒、驿卒、马卒、更卒等。以啬夫为例,就有有仓啬夫(管粮仓之官)、库啬夫、苑啬夫、皂啬夫(管“皂者”之官,皂者为饲养牲畜的夫役)、厩啬夫、司空啬夫(管理作工的刑徒之官)、发弩啬夫等分工。刘邦在秦朝就曾任“泗水亭长”,下属有求盗一人,负责治安;有亭父一人,负责亭舍的开闭扫除管理等杂务。下面估算每个级别行政单位人员的数量。各级行政,每郡需100人,每县需20人,每乡需5人,每亭需3人,每里需2人,每什伍1人。10个郡:10×100人=1000人200个县:200×20人=4000人1000个乡:1000×5人=5000人5000个亭:5000×3人=15000人25000个里:25000×2人=50000人125000个什伍:人=125000人行政人员合计为20万人。可以发现,越往基层,需要的人数量越多,但这些基层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国家的政令根本无法下达到基层执行。如果没有这些基层人员,征兵无法开展,税收无法征收,粮食不能收集,军需无法生产,案件无法审判、律法不能执行,监狱无人管理,盗匪不能惩治,民乱不能制止……有人可能会问,官吏是不是太多了?国家负担的起这么多官员吗?其实在秦国,只有县以上官员才由国家委任并支付俸禄,乡以下基本是自治和自食其力。所以严格意义上,县级的官员才算官,县级以下不吃国家俸禄,不算官员。乡以下负责人是靠推举,或是服徭役,来配合县级政府来管理征税、征兵、司法等社会日常事务的。综上,地方行政人员累加起来共20万人,占成年男子数量的13%~20%,再加上中央官员和不服役的贵族,再加上我们低估的数据,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应该在15%~25%之间,这些人都是不会被送上前线打仗的。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在前面的后勤物流中,根据宋代的《梦溪笔谈》,古代通过陆路给1个士兵运送粮食,需要3个民夫来运输,所以战争期间民夫的数量是庞大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把成年男子分为以下4种军队政府行政人员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运输民夫和工程民夫官吏是国家机器的后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军队是国家机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军需物流和工程修建。于是有了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显示军队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约是25%,即使这样,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占到剩余的75%,已经把官吏、军需生产和农业生产人员的配额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员的15%~25%是无法忽略的。所以这里我们暂时把军队和民夫按照1:1的关系呈现。按照前面所说,成年男性在100~150万,这时的军队数量就在25万~46万之间,占总人口比例为5%~9%,这已经是非常高估了,因为这里的民夫的数量和军队相同。有人说,军队25万好像有点少,46万还是可以接受的!继续往下看,还没有分析完呢!
最后看军队的兵力部署一个国家的兵力不可能全部部署到前线上,还必须根据边境和国内形势来做基本防御部署。如果后院起火国内大乱,不能保证后勤补给,也会严重影响前线的军队作战。我们还是以秦国为例,下图是战国当时的形势。注意秦国边界上的长城和接壤的楚国,这些地方都需要驻守军队,如果撤回,很可能会后院起火,被别人围秦救赵。所以军队的兵力至少分为4部分:出师到东方前线作战的军队。保卫都城咸阳周边的常备部队,防止大臣、贵族趁机谋反。保卫地方城镇、关隘的常备军队,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国旧势力趁机复国叛乱。戍边的常备部队,例如提防东南方的楚国、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机收复失地。有人说,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属,不可以提防叛乱吗?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时镇压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还可以,真遇上有组织的武装叛军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的兵力按照下图分配为四块,看右边放大的三角。虽然常备军也需要后勤民夫来运输补充物资,但相比移动的军队要少很多。这就可以把常备军的民夫全用到出师的士兵上。之前我们的士兵:民夫是1:1关系,把常备军的民夫用到出师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这样做的同时,没有民夫支持,常备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开赴战场了。
战争爆发时,出师的士兵主要来自常备军,首先从地方、都城、戍边的常备军里抽调,这些士兵是经验最丰富、战斗力最强的,可以作为出师的主力。常备部队的主力开赴战场之前,地方上要征召大量百姓来置换调走的兵力。战时新征的人中,有过作战经验的成为常备军新主力,或跟随开赴战场,或留下来训练新兵。更多没有作战经验的人,大部分被征调为民夫,承担后勤运输任务,跟随常备军主力一起开赴战场,到了前线则成为修筑工事和守卫粮草的主力。《孙子兵法•作战篇》指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正是因为第一次征兵已经带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征兵、征粮会比第一次更难,军队战斗力更差。所以,能够出师到前线打仗的军队只有军队总数的1/4,大约在5万~12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如果体现到整体人口结构上,就是金字塔的黄色塔尖。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师到东方前线的军队人数占总人口的1%~2.4%,加上占5%~9%的运输和工程民夫,全体出动人数6%~11.4%。
现代的学者对秦国人口的估算在300万~500万之间。如果人口是500万,则能出师5万~12万,出动人数30万~57万。如果人口是300万,则能出师3万~7万,出动人数18万~34万。所以长平之战的40万人不全是军队,而是士兵和民夫的总和,实际军队在3万~12万之间。
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四)农业生产篇农业生产篇: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先秦的土地制度如何?先秦时代主要有井田制和授田制两种土地制度。但不论哪种制度,本质上都是政府对个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一种确认和保护。“亩”的繁体字是“亩”,注意“久”字旁,其实就是指百姓可以长期拥有的私田。但是政府提供土地权保护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回报,回报内容就是从土地粮食产出中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税赋。井田制和授田制的不同就在于获得回报的方式上。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征税手段。政府分配私田给百姓使用,附加条件是必须也帮政府的公田种些粮食,作为给政府的税赋回报。
《春秋•谷梁传》中记载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公田就是政府的田,8块私田围绕着1块公田,内部边界形成一个井字,所以叫井田。《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步在古代即是长度,也是面积单位,1亩的面积是100步,100亩被称为1夫,“夫”是土地单位。因为一般会给一个家庭分配给100亩土地,家庭的户主就是一个成人男子。同样的,《孟子•万章下》也记载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但是井田制也有其问题,就是人们种植公田的积极性不高,交税的动力不大。虽然井田制给百姓的负担不重,但是政府收到的税收太少。政府解决民间纠纷需要官吏、抵御盗匪和外敌侵略需要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都做不好。到了战国时代,更是有实力才能生存,所以各国就基本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商鞅学习其他诸侯国的改革经验,抛弃了井田制,采用授田制。政府同样分配给百姓土地并保护土地权,但收税的不再通过公田收粮,而是给你下达每年的耕作任务,不管这块地你种还是不种,每年都必须按照土地面积向政府缴纳税收。另外,农民除了交粮,还要交刍稿税,刍为牧草,稿为禾杆,是喂养牲畜的草饲料。如果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就会按照秦律制罪。《秦律•田律》入顷刍稿,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不论垦殖与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井田制就是政府把百姓当成合伙人,政府把土地当作股份分给百姓,期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奈何大家都忙私活,对公事不上心。授田制改为政府把百姓看成合同工,上级给你制作工作目标,到时间必须交工,否则严惩不贷。虽然授田制并没有提高生产力,但是通过设定沉重的任务量,逼着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在整体上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为什么秦国把小亩变大亩?商鞅在“废井田,开阡陌”后,增大了亩的面积,把原来面积100步的小亩,改变成面积240步的大亩,这是为了什么?再对比一下秦国和鲁国的粮食产量《吕氏春秋•上农》记载了战国后期的秦国亩产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孟子·万章下》也记载了同时代的鲁国亩产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吕不韦时代的秦国已经普及了大亩,同时期孟子的鲁国使用的是小亩,面积相差2.4倍,但是供养的人数却基本相同。为什么秦国每亩的面积更大,产量却不增加?这要说到土地、作物和降水量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战国时代引入了铁器农具和耕牛,使土地亩产提高。其实真正能提高土地亩产的是灌溉,而不是农业工具。因为工具再好也只是扩大了开垦这一个环节的效率。如果作物在未来几个月的生长期里,没有稳定的水源来灌溉,土地亩产和使用新工具前不会有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足够的水源,不仅可以提高亩产量,还可以耕种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进一步提高亩产。先秦土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其实就是根据灌溉条件好坏来区分的。上田的亩产可以达到下田的2倍。
作物和灌溉条件秦国作物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粟、麦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但秦国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郑国渠,战国大部分时间里灌溉条件不好。水稻产量最高,但只适合秦岭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区,例如巴蜀、汉中。在商鞅变法时这些地方还不是秦国的领土。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但是秦国地处内陆,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没有很好的灌溉条件,大部分是旱地。如果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养分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变成产量极低的贫田。这种土地退化的问题,必须通过轮耕的方式来解决。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授田时,上田面积100亩,中田面积200亩,下田面积300亩。上田不用轮耕,中田要种1年休1年,下田要种1年休2年。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下田给的多,是因为如果只给一家人100亩地,第二年就没有可以轮耕的空间了。秦国的大亩面积是小亩的2.4倍,说明秦国的土地质量普遍处于中下的水平。秦国地广人稀,旱地较多,山地等不适合耕种的比例也高。商鞅根据秦国国情决定,既然土地先天不好,干脆给的面积扩大2.4倍,给出充足的土地面积供百姓轮耕使用。这样就可以充分保持了地力,保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东方诸国地少人多,大部分土地早就分配完毕,没有多少新土地可分。再加上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和降雨量大,大部分是上田,不需要太多轮耕,所以还是小亩为主。虽然秦国大亩的面积变大了,但以先秦时代的生产力,一家人在20多天的春耕期里,能耕种的面积是固定的,一个男性最多种30小亩,一家最多种100小亩地。再加上必须要轮耕,让其他土地得到休养,耕种面积也还不能超过100小亩,所以秦国的亩产和鲁国的亩产是相同的。粮食消耗数量战国初期的魏国宰相李悝指出:一个典型的五口标准家庭,能耕种100亩,1年收成150石,交税1/10共15石,每人每月消耗1.5石,一年90石,年终剩余45石。拿出30石交换成钱,用于衣物、祭祀等的必要开支,基本所剩无几,如果不幸遇到病丧更是入不敷出。《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从上面的可知5口人耕种100亩,年产150石,上交政府十一税15石,每人一年吃18石粮食,能剩余45石。先秦时代士兵和后勤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孙子兵法•用间篇》指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这是先秦孙武所列的数据,注意最后是七十万家,而不是七十万人。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曾帮助吴国击败强大的楚国和越国,军事经验丰富,不会纸上谈兵、信口开河,所以这个比例是可信的。有人说《孙子兵法》是后人假借孙武之名而创作的伪作,孙武这个人甚至都不一定存在。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但是随着山东银雀山汉简的出土,发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孙子兵法》,学者就改为质疑写作时间究竟是春秋还是战国。按照最坏的情况,《孙子兵法》不是孙武而是战国时代的后人写的,如果真的这样就更接近我们要研究的时代,增强了这个比例的说服力。《孙子兵法》指出,一旦出兵打仗,7个家庭要停止农业生产,来回奔波,为1个士兵运送军需物资和粮草。
为了防止我对孙子的理解是错误,看看《孙子注解卷之十三》里,历代古人对这段话的注解,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古代的现实情况。曹操曰: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李筌曰:古者发一家之兵,则邻里三族共资之。是以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而资十万之众矣。杜牧曰:古者一夫田一顷。夫九顷之地,中心一顷,凿井树庐,八家居之,是为井田。怠,疲也。言七十万家奉十万之师,转输疲於道路也。梅尧臣曰:输粮供用,公私烦役,疲於道路,废於未耜也。曹说是也。张预曰:井田之法,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兴兵十万,则辍耕作者七十万家也。或问曰:重地则掠,疲於道路而转输,何也?曰:非止运粮,亦供器用也。且兵贵掠敌者,谓深践敌境,则当备其乏,故须掠以继食,非专馆谷於敌也。亦有碛卤之地,无粮可因,得不饷乎?所以历代古人也认为,10万士兵:70万家的比例是可信的。先秦时代的一家有多少人?先秦时代标准家庭的1家是5口人,标准家庭是个平均概念,不是说一家只有1个儿子。有的家庭全是男孩,有的家庭全是女孩,有的家庭还没有生孩子,有的家庭已经生了4、5个孩子。整体平均下来每家有子、女2人。夫、妻、子、女,加上儿童、老人,大约5人。和平时期,标准家庭是5人。战争爆发,假设男丁全部服兵役,标准家庭就剩下3人,因为丈夫、儿子已经服兵役,家里只剩下母亲、女儿、小孩和老人。根据孙武所提的1兵:7家的比例,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在1:21到1:35之间。在井田制时代,受到生产力较低的限制,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35。在授田制时代,假设生产力已经提高,不需要这么多人,我们按照1:20的比例的计算。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10万军队要动员200万以上的后勤人员,这些人要停止一切农事,进行后勤生产和运输的保障工作。要注意的是,这200多万停止生产粮食、专注做后勤的非战斗人员,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士兵和后勤人员的粮食供应按照李悝所说每人1年消耗18石粮食,约等于和平时期5口之家一年上交的15石的十一税。和平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1兵:1户(5人):100亩耕地假设战争时代的征收战争特别税,税赋是和平时代的4倍,每家征收60石,可以养活4个士兵。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4兵:1户(5人):100亩耕地和平时期,1万士兵作为常备军,呆在国内静止不动,就至少需要1万户(50万人)来供养。这时候的士兵是可以多养,达到40万都有可能,因为在当地就能得到补给,不需要跑到很远的战场上。战争时期,士兵出征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武器需求量、粮食需求量等各种军事物资的需求量会暴增,再加上物资还需要长途运输,都急缺人手来完成。为了能应对出师所产生的紧急需求,国家要动员大量人口来准备,所以才会出现1个士兵就需要7家人,停止农业生产,全力进行后勤生产和物资运输的保障工作。按照《孙子兵法》《用间篇》的算法:出师1年,1个士兵+20人后勤,共21人,所需粮食为:平时:20户人家(100人)上交的十一税300石,需要2000多亩耕地供应。战时:5户人家(25人)上交的战时税收300石,需要500多亩耕地供应。以此类推1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2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200多万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2亿多亩!或者战时50万多户共25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5000万亩。4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8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800多万户共4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8亿多亩(已经达到清代的耕地总数)!或者战时200万多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1亿亩。根据现代估计,战国时代总人口2000万~4000万,即使按照最多的人口计算,40万军队出师一年,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战国诸国所有人口1年生产的粮食!中国人口规模变动趋势,数据来源:葛剑雄,《中国人口史》所以,出师到战争前线的40万军队都是士兵,这个假设已经被证伪,是不可能的。
能否储存多年的粮食来解决40万士兵粮食问题?长平之战时,秦国还没有修建郑国渠,秦国耕地以旱田为主,粮食产量没有大的提高。按照最高的秦国500万人口计算,也要和平时期生产8年粮食,长平之战打了3年,要存24年粮食!不要忘了,还有赵国。赵国没有商鞅变法、没有秦律、没有秦军军制,但赵国有42万大军!在李文岚的《秦朝的军队去哪了?》也认可被坑杀的40万赵军大部分应该是民夫。根据以上计算,在军队数量是40万、还是2万之间,更合理的数量是后者,也就是40万人不全是士兵,而是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总和,实际参战军队在2万~8万的数量级上。小结以上是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这就是证据之二。通过人口结构、粮食生产的分析,从两条完全独立的数据和分析方向,计算出数量级相同的结果。按照人口结构估算是3万~12万之间,按照粮食生产估算是2万~8万之间,这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证据。\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会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