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首帆动力幡上都有哪些佛

佛顶尊胜陀罗尼广咒(梵汉对照)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佛顶尊胜陀罗尼广咒(梵汉对照)
&&佛教真言资料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据普陀旅游指南介绍:位于舟山群岛东南端的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也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山上寺院禅林星罗棋布,自五代起建寺,宋代最盛,其中包括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组庞大的建筑群和高达33米的普陀山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露天铜像,素有“海天佛国”之称。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胜,当推普陀”赞之。&
一·佛顶山
佛顶山也称菩萨顶,山上的慧济寺亦名佛顶山寺。&慧济寺山门墙上,醒目的
坐缆车到达佛顶山上,却不见慧济寺踪影。原来慧济寺深藏于古树丛林中。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树把我们引上一条左右黄墙夹道的石板路,顺着绿荫盖顶的小路行不多时,一块“同登彼岸”的石碑跃立在眼前。
五·蚊母树古树群:面积1.5公顷& 树种:蚊母树、红山茶、铁冬青
据介绍慧济寺周围共有两百多棵蚊母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为国内少见。我不熟悉蚊母树,得上百度查找去
七·普济寺
普济寺的传统平常不开正门,从侧门进出。只有每六十年的大典和国家元首来到普济寺,才能打开正门。民间传说这个习俗起始于乾隆皇帝下江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佛顶法](一)
《大佛顶首楞严咒》的汉文略意
声明:底本是房山石经不空三藏的译本,和流通本所不同!
南无如来、善逝、应供、正遍知,南无如来诸佛百千万亿顶髻,南无一切佛菩萨众,南无七俱胝佛正遍知及声闻僧众,南无世间阿罗汉果圣众,南无须陀洹预流果圣众,南无斯陀含一来果圣众,南无阿那含不还果圣众,南无世间正至、正行众。
敬礼天、仙众,敬礼成就持明咒术仙众、堪能摄伏黑法恶咒众,敬礼梵天,敬礼帝释天,敬礼世主暴恶大自在天湿婆神、乌摩天后,及眷属众,敬礼世主那罗延天毗湿奴神、大吉祥天女、五大印,作敬礼,敬礼世主大黑天玛哈嘎拉——能摧毁三重城阙,及乐住尸林墓冢鬼母神女众,作敬礼。
南无世尊如来部种族,南无世尊莲花部种族,南无世尊金刚部种族,南无世尊摩尼宝部种族,南无世尊白象部种族。
南无世尊猛坚部军械斗战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阿閦鞞不动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开敷莲花娑罗树王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南无世尊宝花幢王如来,应供,正遍知。
如是礼敬已,此诸世尊如来顶髻中,出白伞盖佛母,名曰:余无能敌大回遮母。一切部多鬼魅妖魔作殄灭,余诸明咒作断灭,夭折横死中作救护,一切烦恼缚结作解脱,一切恶梦作止息,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作败坏,二十八星宿作清净,八大执曜作摧伏,一切怨敌作遣遮,魔魅咒法及诸恶梦作消灭,毒药、刀兵、水灾、火灾中作舟渡。&
余无有能敌,大暴恶,大势力,大可畏,大炽燃,大威光,大白辉,大光焰,大璎珞吉祥白衣佛母,圣救度母(绿度母),颦眉瞋蹙忿怒,及名称最胜金刚鬘,莲花相、金刚舌,念珠璎鬘,及无能胜金刚杖杵
,及广大寂静胜身供养,月光之形相,大白日,圣救度母(绿度母),大势力,及如是不殁金刚锁,及金刚孺童,部持,金刚手,及大明,黄金摩利迦花鬘串珠,红蓝宝珠,及如是光明遍照,利益种族,顶髻,细眉开展,及金刚金光眼,金刚嘴,及白色,及莲花眼,月之光辉。
(无有能敌大紧母 &
&大掇朴母大力母
大炽然母大威母  大白盖母大力母
炽然挂璎白衣母  圣救度母具嗔皱
胜势金刚称念珠  莲华昭明金刚舌
无有能敌具念珠  金刚杖等摧坏母
诸寂静天供养母  柔相威力具大母
圣救度母大力母  不殁金刚铁镯母
金刚少童持种母  金刚手明金念珠
大赤色及宝珠母  种明金刚称顶髻
& 种相窈窕金刚母  如金色光具眼母
& 金刚嘴及白色母  莲华目及月光母)
& 如是印众,愿悉皆守护于我及诸有情。&
Om!仙众赞叹一切如来顶髻,hum!trum!
令作破碎,hum!trum!
令作禁伏,hum!trum!
令作昏迷,hum!trum!
令作破坏,hum!trum!
余诸明咒悉令作食啖,hum!trum!
一切瞋恚令作摧折,hum!trum!
一切夜叉、罗刹、邪魔令作败坏,hum!trum!
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令作降伏,hum!trum!
二十八星宿能令清净,hum!trum!
八大执曜能令断灭,hum!trum!
拥护于我、拥护于我,世尊如来顶髻中,出白伞盖佛母,大金刚顶髻、大回遮母,具大千臂千头,具百千俱胝诸眼,具种种坚固不坏无边光辉妙相,具大金刚殊胜微妙三界坛场曼荼罗。
Om!请作福佑我于我之诸:王难、贼难、水难、火难、毒难、刀兵器械难、怨敌难、饥馑难、霹雳难、夭折横死难、大地震动难、流星崩落难、王法刀杖难、猛禽野兽难、龙难、闪电飞空难。
诸:天魔、龙魔、夜叉魔、罗刹魔、饿鬼魔、毗舍遮魔、部多魔、鸠盘荼魔、恶臭魔、极臭魔、军神魔、阿波悉魔罗魔、癫狂、阴鬼魔、黎婆坻魔、阇弥迦魔、迦弥尼魔;诸:食精气鬼、胎鬼、食生鬼、食命鬼、食血鬼、食膏鬼、食肉鬼、食脂鬼、食髓鬼、食吐鬼、食不净物鬼、食心鬼。
如是等一切,及一切诸邪魔鬼魅众之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出家沙门外道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发光空行母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大兽主暴恶大自在天湿婆神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那罗延天毗湿奴神、五大印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真实迦楼罗金翅大鹏鸟及眷属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大黑天、鬼母神女众及眷属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执骷髅者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胜利天、金刚鬘天、成办诸事业天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四姊妹、五兄弟神及众眷属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战斗胜师天、欢喜自在天、象头神及眷属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裸形无衣苦行众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阿罗汉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离欲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执金刚秘密主所造明咒,我今悉使断除斩伐、钉金刚橛。
拥护于我、拥护于我,世尊如来顶髻中出白伞盖佛母,敬礼、称赞。
火、甘露神火、日之白光显现分明,普放光辉遍照,开展白伞盖。
广聚光明炽盛、炽盛,摧坏,破坏,摧裂,破灭,摧破,裂开,摧碎,裂碎,切断,切裂
,断坏,破裂,hum,hum,phat,phat
Hehe,phat!不空,phat!
无碍,phat!
与愿,phat!阿修罗疾驱神,phat!一切诸天众,phat!一切诸龙众,phat!一切诸夜叉众,phat!一切诸罗刹众,phat!一切诸金翅鸟众,phat!一切诸干闼婆众,phat!一切诸阿修罗,phat!一切诸紧那罗众,phat!一切诸摩睺罗伽众,phat!一切诸人众,phat!一切诸非人众,phat!一切诸部多鬼众,phat!一切诸毗舍遮众,phat!一切诸鸠盘荼众,phat!一切诸恶臭鬼众,phat!一切诸极臭鬼众,phat!一切诸误想过众,phat!一切诸懊见过众,phat!一切诸行瘟疫众,phat!一切诸阿波悉魔罗众,phat!一切诸苦行众,phat!一切诸外道师众,phat!一切诸癫狂鬼众,phat!一切诸咒师众,phat!胜利天、金刚鬘天、成办诸事业天众,phat!一切诸咒师众,phat!四姐妹女天众,phat!金刚童女、部持、大明王众,phat!大甚能调伏众,phat!金刚锁,phat!大甚能调伏王,phat!大黑天、大鬼母神女及众眷属作礼敬,phat!毘纽天妃,phat!梵天妃,phat!火天妃,phat!大黑天妃,phat!死天妃,phat!帝释天妃,phat!咾捺哩天妃,phat!突迦女神左闷拏天妃,phat!黑夜天妃,phat!骷髅女神,phat!乐住尸林墓冢鬼母神女众,phat!
若有众生于我有:恶心、不善心、凶暴心、瞋恨心、不慈心,令显现之、使钉住之、忠告之、今诵咒之、破坏之。
食精气鬼众、食胎鬼众、食血鬼众、食膏鬼众、食髓鬼众、食生鬼众、食命鬼众、食鬘鬼众
食香鬼众、食花鬼众、食果鬼众、食苗稼鬼众。
不善心、恶心、凶暴心。
诸:夜叉魔、罗刹魔、饿鬼魔、毗舍遮魔、部多魔、鸠盘荼魔、军神魔、癫狂魔、阴鬼魔、阿波悉魔罗魔、发光空行母魔、黎婆坻魔、阇弥迦魔、舍究尼魔、曼多难提魔、蓝婆魔、贺弩干咤婆尼魔。
诸热病:一日、二日、三日、四日、常热病、不尽热病、风病、黄病、痰病、三集病、一切病苦、头痛、半痛、饮食不消、眼病、鼻病、口病、心病、咽喉痛、耳痛、牙齿痛、心痛、关节痛、胁痛、背痛、肚痛、腰痛、隐密处痛、髀痛、胫痛、手痛、脚痛、遍身肢节疼痛。
部多鬼、起尸鬼、发光空行母、癣癞、疥疮、痘疮、蜘蛛疮、火疮、疔疮、干消、惊怖、毒病、厌祷咒诅蛊道、火灾、水灾、魔障、怨敌、险难、夭折横死、土蜂
、马蜂、蝎、蛇、黄鼠、狮子、虎、熊罴、豺狼等诸夺命猛兽。
彼等一切,白伞盖佛母,大金刚顶髻能大回遮母调伏之。所有乃至十二由旬内我今结界作禁缚,我今结十方方隅角界作禁缚、我今结最胜明咒界作禁缚、我今结威德光明界作禁缚、我今结手界作禁缚、我今结足界作禁缚、我今结遍身肢节界作禁缚。
即说咒曰:om!无比甘露自性火光、无比甘露自性火光,光明辉耀、上妙清净,勇猛金刚持,
结禁界作缚、结禁界作缚,执金刚,phat!hum!trum!phat!svaha!
礼敬如来、善逝、应供、正遍知,令成就秘密真言、微妙章句,svaha!
《楞严咒》的本尊探析
《楞严咒》全名(原版房山石经):
《大佛顶如来广放光明聚现大白伞盖遍覆三千界
摩诃悉怛多钵怛啰
金刚无碍大道场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
都摄一切大明王
总集不可说百千旋陀罗尼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微妙秘密大陀罗尼》
&(注:摩诃悉怛多钵怛啰,即“大白伞盖”;帝祖啰施,即“威德光聚”,即光聚佛顶)
以上全名包含:大佛顶、光聚佛顶、白伞盖佛顶、最胜佛顶、金轮佛顶
&【大佛顶法】
又作摄一切佛顶轮王法。密教以大佛顶为本尊,为调伏天变或兵乱所修之法。分成金刚部大日金轮与胎藏部释迦金轮二者。修本法之根据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妙金刚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等。佛顶为如来无见顶相功德之佛格化,计有三佛顶、五佛顶、八佛顶、九佛顶、十佛顶等。大佛顶乃是总摄诸佛顶尊而为最胜尊。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修此法时,应于方圆丈六之八角坛上置一金属莲花,花中安置盛有八月露水之钵,取八圆镜置于各角,围绕花钵;镜外另置十六莲花,铺设十六香炉,复取白牛之乳置于十六器,制成各种上妙之食。坛前复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投酥蜜入炉中,烧尽后,以之飨佛菩萨。
(注:密教有说法,楞严经道场中央的花钵为大佛顶,八圆镜为八大佛顶,十六香炉代表八大菩萨和八大明王,应和《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里的说法);
大佛顶法:(修法)金轮佛顶法也,此有金刚部大日金轮与胎藏部释迦金轮二者。《大妙经》所说为大日金轮,《大日经》所说为释迦金轮,《首楞严经》所说为两部不二。
成观法师(为唐密法脉真言宗第53世传法灌顶阿阇梨,慧律法师选用其《楞严经义贯》为课本)如是说:
(《楞严咒》)简称为“大佛顶咒”、或“大佛顶神咒”,因此在密教中,此法门也就称为“大佛顶法”;至于“楞严咒”、“首楞严咒”、或“首楞严神咒”,则是显教中的通称,那是因为此咒出于《首楞严经》,故如是称之。又,因为《楞严经》的经题全文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故密教中通常亦将此经称为《大佛顶经》。因此可知,密教取其首,取其因(大佛顶),而显教取其尾、取其果(首楞严)而立名:一重如来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及其密因;一重楞严大定之力;而显密之宗旨所在亦因此而显。
《大佛顶首楞严经》:“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白伞盖),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如果仅仅看到“白伞盖”一词,就认为《楞严咒》为白伞盖佛顶咒,那么,这里同样有“光聚佛顶”的名号,为什么不说它是光聚佛顶法?)在不空大师翻译的《楞严咒》里,对应汉传流通本第四会的开头一段咒文,雷同于《光聚佛顶咒》,所以有“佛顶光聚”之称,它的功效为:
&“一切世间出世间真言明威,皆断坏令破,夺其加持,令不成就,何以故?大威光藏故。尔时世尊诰金刚手秘密主言:秘密主,此一切如来光明照曜光聚佛顶,由此光明,照曜三千大千世界,下至无间地狱边际,乃至有顶,照曜一切魔宫,悉皆萎悴,于虚空际作照曜。金刚手,此佛顶王,能断一切真言。才诵此真言,修行者随意,世间出世间真言,令断令破令坏,唯除轮王佛顶,白伞盖主佛顶,高佛顶,胜佛顶,佛眼,五字如来心。除此余一切世间出世间真言明,断坏令打令伏令缚令摄。修行者若才称名才诵,随意难调鬼魅,令坏令打令驰走令挫辱。
金刚手,此光聚佛顶,不应非处诵持,应于有舍利处诵持,贤圣诸尊所摄受处,何以故,此威德光聚佛顶,等同轮王威德故。若不尔者,即被伤损,即圣众不降临,诸魔得便。当知于清净处及有舍利处,圣人得道处,先以三昧耶加持,复以轮王三昧耶佛眼加持,若异此者即被伤损,虽久修行亦不成就。
此光聚大真言王,于修余真言者,不得辄诵,何以故,彼真言主威德损故。当知于闲静处,或于河侧或于池边,或于海岸或于山间,或于窟或于圣人作制底处,其修行者,获大威德,具力具大精进,具念具慧,等同余部得悉地者。威光威德,犹如轮王真言成就。
秘密主,此明王,能生不思议威德。秘密主,此是如来威、如来光、如来加持,一切诸佛之光明威德、光明体、光明性,与一切有情威德,能生威旋光性。金刚手,能断一切真言,能调难调者,能坏他真言威,此是大威德大神通,能成办一切事”
所以楞严咒【第一会】咒文有:“般啰毖地也叱陀你”(其他明咒全部禁断);
【第二会】“般啰毖地也三般叉拏羯啰”(食啖其他明咒);
【第三会】里,不但连大自在天、那罗延天、大黑天、空行母等大威力天的咒语全部禁断,并钉上了金刚橛,甚至连阿罗汉、执金刚秘密主的咒语也照样砍伐、斩断、钉橛;
【第四会】开头就是佛顶光聚,然后整段全是“摧碎”和“降伏”(“泮”字就是藏文的“呸”或者“帕的”),不仅把天龙八部、人非人、大威德的天神天母都给摧伏,甚至把“甚能调伏(回遮)众”、“金刚童女、部持、大明王众”、“金刚锁”、“大回遮调伏王”都给全部“呸”掉!这里就是“断坏世间和出世间所有一切真言咒”的体现。
同时在密教,楞严咒第一会就被叫做“金轮佛顶段”,它的全名也有“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大佛顶法成就之时,十方如来皆掷“金轮”到行者的顶上,大佛顶曼荼罗就是八幅“金轮”的形状。佛说此咒时,其威力:
“释迦牟尼佛世尊,才说是真言,譬如赡部洲大风,吹一切树林藂林,药草叶及花果,悉皆振动。如是才说是‘轮王一字真言’,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须弥卢山亦皆大动,大海腾沸,及恒河沙数世界,悉皆振动。山谷及海,犹如草叶。一切山林河海,皆悉振动。一切魔宫,如一炽盛火聚,以佛威神加持力故,悉皆恐怖。魔众诸天皆自不安,归依于佛。世尊,于一切世界中,那洛迦趣有情,悉皆获得安乐。尔时世尊,作如是神力加持,为令显现轮王佛顶故,自身作转轮王形,功德相庄严,七宝成就。一切光明炽盛,晃曜照曜。以无量法,庄严间错,严饰大轮王师子座而坐。炽盛照曜一切圆光,如轮周匝,形成一聚光。无有一有情有情众,当彼之际,而敢不瞬目瞻暏。彼所有慈氏等大菩萨,彼皆刹那顷,亦不能不瞬目而瞻视。尔时观自在菩萨,金刚手秘密主菩萨,以佛威力,闷绝躄地,刹那谟呼律间,则彼大威德摩酰首罗天、帝释天、毗纽天、夜摩天、水天俱尾罗天、风天、蘖路茶、紧那罗、摩呼罗伽等,一切器仗悉皆堕落。摩酰首罗三戟叉堕落,帝释金刚杵堕落,毗纽天轮俱尾罗棒,水天罥索,如是一切大威德天,一切器仗,堕落于地,精气威力神通皆夺。由转轮大真言明王加持故,一切菩萨忆念菩提,游戏三摩地。一切天龙药叉、干闼婆、阿苏罗、蘖路茶、紧那罗、摩呼罗伽等,皆归依佛世尊,悉皆战掉,如芭蕉叶,身毛竦竖,不能堪忍观大轮王真言色形。
佛言:善男子,持顶轮王色形三摩地,一切诸佛世尊佛游戏神通。善男子,如于大曼茶罗集会,汝等作真言身变化,住不思议显示大威德,如是如是,如来转轮王真言色形身,住而显示。善男子,此佛顶转轮王,一切如来真言身,住最胜三摩地。一切诸大菩萨,及一切真言明王明妃,一切诸天无能违越。善男子,有此真言转轮王佛顶,若有人诵持处,五百由旬内一切明,世间出世间不流通,不成就。汝等所说清净真言,所加持真言,不成就亦不往,亦不现威德。若才忆念此真言,一切世间出世间真言,悉地皆成就。汝等所说加持真言身,一切不可成就,不现应验者,以此真言应成就之。五百由旬内地方,天龙药叉、干闼婆、阿苏罗、蘖路荼、迦娄罗、紧那罗、摩呼罗伽,菩萨住真言身者,于处不堪忍住,不游行不成就,不与现验不与悉地,何以故,由住此佛顶轮王三摩地,无能欺凌,除‘佛眼真言三昧耶’。用此真言七遍诵之,则其身寂静,若不然者,其威德无能堪忍。其修真言者,必须初后诵此‘佛眼真言’。十地菩萨,尚不能堪忍此轮王威德,何况余天王小类有情。”
===============================================
【注:莲师:总摄密咒各方面的至要关键是什么?究竟要义的密咒,是为总摄密咒各方面的至要关键。咒的所有其他方面都会变异,且不持久,了知这一点,即是密咒的要义。然而,即使此一了知的空性自性,就在每一位众生之中,却依然是个秘密,乃因难以让各个众生都了悟。这个究竟要义的密咒体性,从一开始就难以言诠且无法造作,因此依然是个秘密。它之所以为究竟要义的密咒,乃因这个经由究竟教言而能开显的要义,是获证佛果之因。想要借由精勤且奋力的修持本尊和持诵咒语而证得佛果,是以“有所渴求之心”去捆挷佛陀。相信可由努力而获得对这个本性的了悟,就如一种说法:“成就的本身,无法获得诸佛的境界,因为行者受到‘试图成就’的‘作为’所束缚。”因此,当你了解它是在你之中“任运”“现起”时,佛的觉醒状态便非为要去成就的对境。了解并悟得这个本性,即是“总集一切成就”为“单一”的至要关键。
“大佛顶”即众生现前心性,以实相为体,一乘了义之佛知见,超声闻缘觉二乘法界,超权实教菩萨法界。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始从名字,乃至究竟,全以佛觉用为己心,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众生于无生中妄见有生,达此不生道理,便成名字不生,便是名字真三摩地。乃至究竟不生,斯则究竟真三摩地。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及七大,皆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皆悉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得此三昧者,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善知五阴浊相,及澄浊得清相。善知入处界大流相、所相,及入流亡所相。善知二十五门显密修证,各有能历三渐次行,所历五十五位,始终差别及平等相。善知一念迷惑,能起七趣升沈诸因果相。善知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所现微细诸魔事相。
《大乘起信论》:若不修此三昧行者,无有得入如来种性,以余三昧皆是有相,与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萨故,是故菩萨于此三昧,当勤修习,令成就究竟。余三昧者,指依气息形色等诸三昧。虽六妙门、十六特胜、九想、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等,种种三昧,皆能发无漏慧,证三乘果,然必已发无漏,方不与外道共,若未发无漏,或亦随禅受生,则与外道相去无几。乃至九次第定,前八亦并与外道共。灭受想定,虽云不共,仍依有顶游观无漏而入,未是全不共。又虽得灭尽定,若未断尽上地思惑,仍生五不还天,仍与外道同在舍念清净地中,不得值遇诸佛菩萨。
是故唯此真如三昧,乃能得入如来种性。若得此三昧,则所生一切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有觉有观等三三昧,乃至观炼熏修一切三昧,一一皆名不共三昧,以达其不可得故,皆是摩诃衍。故真如三昧,能生无量三昧。】
====================================
大藏经里有《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总摄一切佛顶法)》,也是属于“大佛顶法”,并且大藏经里单独的《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又名大佛顶别行法无畏出)》,在敦煌藏里其实是属于《大佛顶广聚经》的一部分,在《大正藏》里遗失了《大佛顶长咒》:
“尔时世尊,已见十方诸佛菩萨人天请已,即入三昧,寂然不语。从肉髻中,涌出十道百宝光明。于光明中,又涌出千叶莲华。台上有化如来,结跏趺坐。莲华台中,其化佛顶上,复放十道百宝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毛孔,皆放香风。有大金轮在虚空中,转其光明中,皆遍示现无量百千兢伽河俱知那庾多金刚密迹,诸大神王力士,擎山持杵,回天轮日,现大神通,衣甲晃耀,露仗刀剑,铁棒轮索,弓箭钓桌,戎器铃铎,螺贝旌节,旗幡幢盖,遍塞空中。或有雷电,震动大声,日月无光,一切天龙,不安其宫,皆宫来云集。一切猛兽,背息毒心,普集大会。鬼神战标,互相安慰。大众仰观,怖畏欢喜,各求哀佑。”
(这部经文很多内容同于《楞严经》)
在这段之后就遗失了长咒,但是敦煌本里有,并且和《楞严咒》基本一致,但是里面的佛号多达18尊,这也印证了一点:《大白伞盖佛母咒》、《楞严咒》和这里的《大佛顶咒》本来就是同一系列,《楞严咒》在人间说,所以佛号为7尊;《大白伞盖佛母咒》在欲界忉利天所说,所以佛号达到10尊;《大佛顶广聚经》在色界顶端的色究竟天所说,所以有18尊佛号。用《楞严经》的话来说:“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大佛顶》本来无穷无尽,这些不同的差异都是应不同的大机,随缘显现,取其中小小一段罢了)
另外,在真言宗的《觉禅钞》里记录有《大佛顶法》,其中的大佛顶咒就是楞严咒心,只不过版本不同而已;里面收录了很多种“大佛顶曼荼罗”,基本形象都是:
八幅金轮形曼荼罗,大佛顶(摄一切轮王佛顶)坐在轮的中央部位,八大佛顶分布在轮的八幅上,外面有七宝等;
另一种是大日金轮居中,释迦金轮居上,并不是白伞盖佛顶为主。
大佛顶的形象:“尔时世尊身现作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手持八辐金轮,处七师子座,身放无量百千光明,彼放火焰,顶旋伞盖,上出现一俱胝佛身,放大光明,悉旋转坐伞盖中。如是世尊,以印又作八辐金轮,八方八色轮中,现八种花座,持本标帜,各以八殑誐沙俱胝佛身围绕,各放无量杂宝光焰,还于伞盖顶上,现一俱胝佛,放大光明,一一旋转。”
《楞严经》:“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肉髻”即无见顶相,所谓大佛顶。“百宝光”表百界智光。“千叶宝莲”表千如因果。“有化如来坐宝华中”,表此千如因果即是诸佛所证。又“化如来”,即表众生心内本有佛果。“顶放十道百宝光明”,表众生本有佛性顶法之中,各具十界,界界各具百法。“一一光明等”,表法法中本有智光,皆如金刚,不可沮坏,皆能摧破十界恒沙烦恼,皆能显示十界恒沙德用。具威折,故大众咸畏。具慈摄,故大众咸爱。
《楞严咒》密诠大佛顶法(自性),与显说力用是均。自有众生,应以显说而得欢喜,生善灭恶入理者。自有众生,应以密说而得欢喜,生善灭恶入理者。所以若显若密,皆是四悉因缘故说。片言之下,狂心顿歇,显说何尝不生于定?持是咒者,金刚藏王菩萨,精心阴速发彼神识,密说何尝不生于慧?当知显密皆不思议。
=====================================================================
&此“大佛顶”三字,直指众生现前心性,全彰一经所谈理体。
以吾人现前一念,实无分剂,亦无方隅,无有初后,并无时劫,竖穷横遍,当体绝待,不可思议,故名为“大”。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彼不变者,元无生灭。”又云:“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乃至又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等,皆直指此现前一念,当体常遍,无欠无余。譬如一刹那中所见明月,即是古今之月,不可谓是月之少分。又如一点水中所现之月,即是天上月之全体,不可谓是少分月。
以吾人现前一念,了了常知,不可昏眛,故名为“佛”。“佛”者,觉也。经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当知闻觉知性亦复如是。又云:“头自动摇,见无所动。手自开合,见无舒卷。”又云:“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又云:“闻实云无,谁知无者。”乃至“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等,皆是显出现前一念之觉性。
以吾人现前一念,不可踪迹,不可名状,离过绝非,用无穷尽,贵极无为,不堕诸数,故名为“顶”。譬如佛顶,虽是妙相,而不可见。经云:“惟心与目,今何所在。”又云:“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是故七处无所,相想非体,不可指是,不可指非。既非明暗色空,亦非觉闻知见”等,皆是显此现前一念,本自离一切相故。
盖如来顶中所现化佛,亦名无为心佛,正表众生本具性德。而此性德,本极尊贵,如转轮圣王。尊为蚁子,虽昏妄颠倒,寻膻阶下,而床上王体,依然如故。又此性德,既非有相,亦非无相,喻如佛顶,虽不可见,而非无顶。非无顶,即“如实不空”义,故能从顶发辉,现光现化。不可见,即“如实空”义,故能超诸戏论,离即离非。空与不空,义似有二,体实无二。即空不空,圆融无二义。故能非遮非照,遮照同时。然则不离一喻,三法宛然。法身“大”,故无所不统。般若“大”,故无所不照。解脱“大”,故无所不融。觉于真谛,故一空一切空。觉于俗谛,故一假一切假。觉于中谛,故一中一切中。一空一切空,空无空相,故无有一法出过于空。一假一切假,假无假相,故无有一法出过于假。一中一切中,中无中相,故无有一法出过于中。三字共显三德而非纵,一字各具三义而非横。不纵不横,名秘密藏。七趣迷此而沉沦,迷亦不失。二乘昧此而枯寂,昧亦不减。如来证此为极果,果亦非果。菩萨悟此为真因,因亦非因。
&=============================================================
这就是《楞严咒》的本尊(实相),《楞严经》里的佛顶化佛,以及大白伞盖佛母,都是祂的同体异形。关于大白伞盖佛母,其实祈竹活佛说得很清楚,这是千尊合而为一的本尊(自性),每只手臂都是以为本尊,都有旁支法门(自性能生万法),这和大佛顶的性质相同的。而且,如果说大白伞盖佛母是白伞盖佛顶的话,为什么她的《恒常持心咒》,除了细微差距外,其余都完全等同《光聚佛顶咒》呢?
&光聚佛顶咒:
曩莫三满多没驮南(namah samanta
buddhanam,意思是“普遍敬礼一切诸佛”)
怛他蘖睹瑟尼(二合)沙
&阿娜嚩路枳帝(anavalokite)&
母[口*栗]驮(murdha)
帝儒啰始(tejorasi)&
入嚩(二合)啰入嚩(二合)攞(jvala
驮迦驮迦(dhaka
娜啰娜啰(dara
尾娜啰尾娜啰(vidara
嗔那嗔那(cchinda
频那频那(bhinda&
泮咤泮咤(phat
娑嚩(二合引)诃(svaha)
大白伞盖佛母恒常持心咒:
唵(om)萨唎嚩多他伽跢乌瑟尼沙(sarva
tathagata-usnisa) 阿嚩卢鸡帝(avalokite)&
牟唎(二合)陀(murdha)
帝佐啰(引)瑟(tejorasi,光聚佛顶的名号) 唵(om)&
拶辣拶辣(jvala
伽陀伽陀(dhaka
这里是抄反了,另一译本为“[口*捺]渴[口*捺]渴”)
陀啰陀啰(dara
毖陀啰毖陀啰(vidara
亲陀亲陀(cchinda
频陀频陀(bhinda
发咤发咤(phat
萨嚩诃(svaha)”
《大白伞盖佛母经》的功德,明显和《楞严咒》功德部分是同本异译的。
《首楞严咒》及五会神咒略析探解
《大佛顶首楞严王神咒》,其咒名号甚多,如《佛顶光聚摩诃悉怛多钵怛啰无上神咒》、《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一切如来白伞盖大佛顶陀罗尼》、《中印度那烂陀金刚无碍大道场灌顶神咒》等,在显教通称《楞严咒》,密宗则通称《大佛顶陀罗尼》,梵文名为《sarva
tathagatosnisa sitatapatra nama-parajita maha pratyangira
dharani》,意思是《一切如来顶髻无有能及甚能调伏陀罗尼》,这其实与西藏的《一切如来顶髻涌出白伞盖佛母无有能敌大回遮母》是同名异译,其全名甚长,出自房山石经原刻,叫作《大佛顶如来广放光明聚现大白伞盖遍覆三千界
摩诃悉怛多钵怛啰
金刚无碍大道场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
都摄一切大明王
总集不可说百千旋陀罗尼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微妙秘密大陀罗尼》,为如来顶髻法门中的“大佛顶”法,从咒语的名目上看,已经包含了白伞盖佛顶、光聚佛顶、最胜佛顶和金轮佛顶。
《佛光词典》对“大佛顶”的解释为:“大佛顶乃是总摄诸佛顶尊而为最胜尊”,也就是说大佛顶包含了所有佛顶,由此可见,很多人认为应该以白伞盖佛顶作为《首楞严咒》本尊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白伞盖佛顶也并非藏密的大白伞盖佛母。祈竹活佛说大白伞盖佛母乃是集千位本尊于一体,且光聚佛顶咒也包含在藏密大白伞盖佛母的体系里;日本密教之大佛顶曼荼罗,则以大日金轮居中,释迦金轮居上。
关于佛顶法的记载,最主要是体现在唐代翻译的《菩提道场所说一字佛顶轮王经》,恰好本经内容与《首楞严咒》的关系很密切。比如经中描述释迦牟尼佛宣说白伞盖顶轮王神咒时,从顶上显现佛之伞盖,覆盖三千大千世界,这等同于《首楞严咒》全名里所说的“现大白伞盖遍覆三千界”;经中亦说光聚佛顶轮王咒,此咒与《首楞严咒》【第四会】(唐密传承版本)开头一段雷同,且《首楞严咒》名目里的“帝祖啰施”即光聚佛顶咒里的句子,系梵文tejorasi之音译,意思是“威德光聚”,又《楞严经》里也说“佛顶光聚悉怛多钵怛啰神咒”;至于《首楞严咒》名目里的“大威德金轮”,自然是说“一字金轮佛顶”。此金轮佛顶咒到底有何大威神德呢?经中说,释迦如来显现出一字顶轮王之金色遍照大威德光明身如同融金聚集,宣说出“namah
samanta budhanam,om,bhrum”之时,一瞬间猛光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弥勒等诸大菩萨也无法直视;诸魔邪魅之宫殿皆燃大火,群魔惊怖纷纷前来皈佛;诸天大神之神通精气全被夺走,帝释天之金刚杵、大自在天之三叉戟等法器纷纷坠地,大众一时眩晕;更可怕的是,由于佛陀神力所加,观世音菩萨与金刚手菩萨都因为无法承受咒力而闷绝倒地。若有人修持此咒,则方圆数千里内所有咒语都会全部失灵,帝释天见此人不起座迎接,帝释之头也会裂成七块;此《一字佛顶轮王咒》可以断除“世出世间一切明咒”,包括观世音等诸菩萨所护持之清净真言,足见其“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之赞誉绝非虚妄。由于融汇了一字金轮佛顶和光聚佛顶这两尊毁灭系的佛顶,所以《楞严咒》【第一会】和《大白伞盖佛母咒》里出现了“其余一切明咒令作断灭”的句子。
根据唐密一代祖师、三朝灌顶国师、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上师不空三藏本所翻译的《大佛顶陀罗尼回向法》说:“大悲毗卢遮那佛,十方一切诸如来,金刚藏王诸大士,一字金轮八佛顶,哀愍摄受愿海中,消除业障证三昧。”亦即修行此《大佛顶真言》可以得到“一字金轮佛顶”和“八大佛顶”的共同摄受拥护,“八大佛顶”为“极广生佛顶”、“大转轮佛顶”、“无边音声佛顶”、“白伞盖佛顶”、“胜佛顶”、“最胜佛顶”、“光聚佛顶”、“除障佛顶”(尊胜佛顶);而“大佛顶”为摄一切佛顶之顶,咒中频繁出现了“一切如来顶髻”的句子,则可知著名于显密二门的《楞严咒》,其实正是“一字金轮佛顶”和“八佛顶”所集结合成为一体的咒文,所以其利益功效甚广,比如以“一字金轮”和“光聚佛顶”之“禁断”、“打坏”的毁灭性力量,所以“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因为“白伞盖”以清净无染的智光遍覆法界,所以此咒可以“成就众生出世间智”,并且“禁界、守护,消一切灾难”;“尊胜佛顶”灭罪力量最强,所以《大佛顶咒》可以让五逆无间、破戒毁戒等无法忏悔的大罪,不问大小,悉皆消灭,“应念消散,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更无毫发”,从前世来未及忏悔的轻重业障,也是“犹汤销雪,不久当悟无生法忍”,并且可以延长寿命,并“随意往生十方国土”,“劫劫不生边地下贱”和贫穷的不可乐处,更不用说杂形交报……当然,咒的内容也比较长,唐密传承比流通本多出很多句子,和《大随求陀罗尼》、《圣观自在菩萨莲花三摩地青颈大悲心陀罗尼》共称唐密三大神咒,在密教里面有极高极重要的地位,常用于抵御天灾刀兵的修法,正如藏密里面大白伞盖佛母的修法。不空法师所译的《大佛顶祈请法》云:“神通变化不思议,陀罗尼门最第一”,《首楞严经》说:“此咒出生十方一切如来,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亦说名为“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此咒出一切如来诸佛,为如来藏妙真如性的结晶心要,也可以称之为“一切如来本觉幻化大曼荼罗”也!
佛陀宣讲楞严咒四次以上
释迦牟尼佛宣说“楞严咒长咒”(指具有五会全咒文的版,不是短咒)的记录,据经典资料记载,最少有4次以上。略举如下:
【第一次宣说】(佛的密境中宣说):
《楞严经卷一》经文云: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楞严经卷七》经文云: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
由以上三段经文可得知,此时佛陀已第一次秘密宣说“楞严咒”,且由“化佛”所说,然后以此楞严咒的“神力”暗中默默加持摩登伽的女儿钵吉提,让钵吉提迅速证得“三果罗汉”。佛陀“第一次”所宣说的咒文内容不得而知,阿难自己说“尚未亲闻”,连文殊菩萨亦不能知,只有佛与佛才能共证知此事。
【第二次宣说】(于人间中的“祇洹精舍”宣说):
据《楞严经卷七》经文云: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惟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
由以上二段经文可得知,阿难自己说:“惟愿大慈重为宣说”,可见此时佛陀已“第二次”宣说了“楞严咒”,这次所说的“楞严咒”文就是现在流通版的“楞严咒”全文。经文中有句话说:“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阿难为了我们末世轮回的众生祈请佛陀再一次的宣讲“楞严咒”,我们可以靠著佛的“密音──楞严咒”,而使“身”与“意”皆能得解脱,可见如果没有佛的“密音──楞严咒”,我们的“身”与“意”修行就不能圆满成就。这个“身”即是“戒德”;“意”即是“如来藏心”,没有了“密咒”的护持,“身”与“意”就不能圆满成就,这是《楞严经》所说的修行法门。
此次佛说的“楞严咒”全文,在前面有“7句”的礼敬诸佛文,如下:
1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勇坚部器械王佛。
2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无量光佛。
3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不动尊佛。
4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药师琉璃光王佛。
5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娑罗树华普遍开敷王佛。
6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释迦牟尼佛。
7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宝幢王佛。
【第三次宣说】(于“色界四禅”天最高的“色究竟天”中宣说):
大唐东印度僧善无畏(公元716年至长安,唐玄宗礼为国师,住兴福寺,从此广译密教经典)译《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此经又题名《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云:
“一时佛薄伽梵在迦腻瑟吒天住,有诸无数天众,迦腻瑟吒,及其眷属,百千万亿俱胝无数天众……我有毗卢遮那藏大坛,一切如来秘密心大咒印法术王,大无畏佛顶心法,放大光聚一切秘密心大咒术王法,种种变现,皆得不可思议自在变现。”
从经文可得知佛在“阿迦腻瑟吒天”(Akanistha色究竟天)中宣讲了“大无畏佛顶心法”的咒。但是这个咒语在现在的《大正藏》中是没有收录的,它的咒文内容却出现在手写的《敦煌藏》里面。如何得知呢?
《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第十二品”就是《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80上所题的《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因为《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总共有“二十三品”,其中“第十二品”脱漏,后被误归于《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中,而且独立成一部经。其实《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就是《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的“第十二品”内容,只是内容前后夹杂了别部的经典进来。关于此说可详见于《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65下和188下的说明)
在《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的“第十二品”
云: “尔时世尊,已见十方诸佛菩萨人天请已,即入三昧,寂然不语。从肉髻中,涌出十道百宝光明。于光明中,又涌出千叶莲华,台上有化如来,结跏趺坐。莲华台中,其化佛顶上,复放十道百宝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尔时化佛,无见顶相,于其光中,出‘大梵音’……即说偈曰:南谟一切三世诸佛,南谟一切诸菩萨,南谟声闻独觉等,南无一切诸鬼神,各各明听我所敕,今当宣说大神咒。一切闻者当欢喜,恭敬作礼至心听。”(详《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82上-中)
从经文可得知,佛陀是以“大梵音”的方式宣说咒文,先说了前面“六句”的偈颂,接下来的咒文呢?很可惜的,现在《大正藏》中没有收录此咒文,或者是遗漏误脱了?不过我们现在可以从《敦煌藏》版的《北7436》、《北7440》、《北7442》、《北7665》、《斯3783》五个版本中发现这个咒语。其中《北7436》、《北7442》这二个版本中,在“六句”偈颂后,紧接著就有“楞严咒”的全文内容。而《北7440》、《北7665》、《斯3783》这三个版本中,不是经文断缺,就是咒文不完整。
又,敦煌版《北7436》、《北7665》、《北7440》的“楞严咒”文,前面有礼敬“24句”诸佛菩萨之咒文,它的楞严咒全名是“佛说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他般多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帝祖罗施金刚大道场三昧陀罗尼”。
另,敦煌藏版《北7442》和《斯3783》的“楞严咒”文,前面有礼敬“18句”诸佛菩萨之咒文,它的楞严咒全名是“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罗大威德自在力王最胜陀罗尼”。
从经典翻译的年代来看,【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是善无畏译的,译于公元716年以后,详见《大正藏》第十九册页180上,它应该是佛“第三次”宣说楞严咒,地点是在“阿迦腻瑟吒天”(Akanistha色究竟天),既然是在“色究竟天”所说的“楞严咒”,所以前面就出现了礼敬“24句”或“18句”的诸佛菩萨咒文。也许因“色究竟天”的层次比较高,闻法的对像也高出很多,所以这个版本的“楞严咒”文就更加的丰富吧!
【第四次宣说】(于“六欲天”中的“忉利天善法堂”宣说):
佛陀第四次宣说“楞严咒”,应该是属于比较晚译出的《大白伞盖经》中的“大白伞盖咒”(约元朝1259~1314年间)。《大白伞盖陀罗尼经》的说法地点是:“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法堂中”。这是佛在仞利三十三天的“善法堂”中宣讲这部经。“忉利天”有四面,中央之宫殿是“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之西南就是“善法堂”,诸天大众常常群聚于此,评论法理,菩萨们也常于此处为诸天人说法。
“大白伞盖咒”与“楞严咒”的梵文咒语内容,大至相似,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差异性。《大白伞盖咒》是将咒文分成二半,有一半是直接将咒文的意思翻成了“汉文”,另一半则保留了传统咒语式的“原音”,所以这《大白伞盖咒》并非只有藏密独传。如果从翻译年代来看,《楞严咒》是在唐朝705年翻译的,而《大白伞盖咒》却迟到元朝(元沙罗巴大师译,1259~1314年人)才翻译过来中土。《大白伞盖咒》除了“大白伞盖根本心咒”是跟唐密“楞严心咒”几近相似外,另外多了“楞严咒”没有的五个密咒,这五个咒名是“金刚力士遣魔拥护咒、恒常持心咒、增长身亲心咒、摄受咒、坚甲咒”。
“大白伞盖咒”前面的咒文共有“10句”礼敬诸佛文,比“楞严咒”多出3句,这3句是:“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普贤王佛”、“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毗卢遮那佛”、“南谟婆伽梵如来应正等觉广目优钵罗华香幢王佛”。
底下附上佛宣讲四次“楞严咒”的“咒文”比对资料,仅以咒文前面“礼敬对像多寡”来作比较说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首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