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副师长和师参谋长左权副参谋长当时的级别那个高

中国近代史(下)讲课提纲
中国近代史(下)讲课提纲 第一讲 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和 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 1915 到 1923 年。是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 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他们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吃人礼教 展开了彻底的批判,提出了道德革命、文学革命口号。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国民性 (精神)改造。 以 1919 年的五四学生爱国政治运动为标志,把新文化运动分成前后两个阶段。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属于 新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宣传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的五四运动是指从 1919 年 5 月 4 日到 1919 年 6 月 28 日学生爱国政治运 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 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 作为一个 历史概念,往往把这一段历史称为“五四时期” 。 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关系:思想运动是政治运动的先导,政治运动促进了思想 运动的深入和发展。二、五四新文化运动1、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初衷 陈独秀在 1916 年说: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 而黑暗未尝稍减。 其原因之小部分, 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 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 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 也。 ”――《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 2 卷第 6 号。 , “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造。 ” 陈独秀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辛亥革命以后,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 治,政治上仍然是封建专制,思想文化上则是尊孔复古、宗教迷信弥漫的逆流。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虽然进行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但是,民主共和的牌子还是挂不 起来。 问题出在哪里呢?救亡之路又在哪里呢? 陈独秀看到了近代以来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与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处于一种疏离 状态,只着眼于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而民众的心理、意识毫不变动是不行的。政 治革命不能穿透社会心理的深层而扎根民众,革命不能成功。因此,民主政治必须 依赖多数国民的自觉与自动。 在陈独秀看来, 问题出在人本身。 是整个国民心理―精神上有病――民族精神病。 要救亡,必须从医治“民族精神病”开始。陈独秀认为,要巩固共和,真正实现民 主政治,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也就是 说,要进行人的“思想革命”――把脑子里的旧思想、旧观念清除干净,用民主和 科学重新武装起来,彻底革除“国民劣根性” ,变旧人为新人。1 ――如果说辛亥革命是政治革命的话,新文化运动则要开展“人的革命” 。新文 化运动思想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价值观念变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民对传统的 心理定势和麻木、守旧、盲从的精神状态,改变国民旧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希望国民做一个具有爱国精神、有科学和民主观念的“现代人” 。 用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取代传统的纲常伦理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运动不断深化,如果以此作为文化现象来考察,可以 分为物质、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相应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运动也 表现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或人的现代化层面)。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一开始是感到物质 上的不足,于是有洋务运动;接着有感到制度上的不足,于是有维新运动和革命运 动;再到后来感到在文化心理上的根本不足,于是便有改造国民性的要求。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华民族的危难达到了空前境地。改造国民性思潮产生的原 动力是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革命派和改良派痛斥国民的劣根性,其目的之一就是为 了唤醒国民不当亡国奴,达到民族自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认为中国国民性中 的奴性、怯懦、旁观、好伪、保守、愚昧等劣根性,无一不是封建专制主义压制和毒 害人民的产物,进而呼吁中国人从长期的封建束缚和熏陶中解脱出来,去除一切封建 社会染就的劣根性。 在强烈的救亡主题下,改造国民性思潮还带有很浓的反封建启蒙性, 他们通过对 近代社会变革的反思意识到,要把国家推向现代化,除了必须改革国家的政治、经济 制度外,还必须改造人的精神素质,疗治和重新塑造人的灵魂,把人变成人,变成具有现 代文化意识的人。改造传统国民性,以铸造新民、新国魂,实现人的现代化。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1915 年 9 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高举以民主和科 学为核心的民主主义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展开猛烈的攻击。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 年》一文中提出的新文化运动所要达到的“六义” (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 的、实利的、科学的) ,实际上已把五四时代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揭示了出来。民主 与科学,就是陈独秀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 宣扬科学和民主,反对专制和迷信,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陈独秀把科学与人权 比作“车之有两轮” ,陈独秀认为,民主与旧的礼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是不相容的;科学与旧艺术、旧宗教是不相容的,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②《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陈独秀 1915 年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的,1916 年蔡元培从法国回国,1917 年胡适从美国回国。 从
年, 《新青年》都是由陈独秀一个人编辑,1918 年以后成立了一 个编辑委员会,除了陈独秀以外,还有钱玄同、胡适、李大钊、刘复(半农) 、沈尹 默、高一涵,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沈兼士、王星拱等。从 1917 年初到 1919 年冬,陈独秀在北京, 《新青年》就在北京编辑,在上海出版。 《新青年》是名副其 实的“思想的炸弹” ,1917 年以前发行不过 1000 份,1917 年以后超过 16000 份。被 青年读者称为“青年界之明星” 。 《新青年》一开始避免直接的政治评论,而致力于思想启蒙。1917 年初,陈独 秀等集聚在北京大学, 宣传文学革命。 1918 年, 陈独秀与李大钊在北京又创办了 《每 周评论》 ,同年冬天,北大学生傅斯年、顾颉刚、罗家伦等热烈支持新思想和新文学 运动,创办《新潮》杂志,月刊的英文名字是 Renaissance(文艺复兴),提倡“批评的2 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 、 、 ,并成立学生团体“新潮社”“新潮社”青年 。 包括毛子水、何思源、俞平伯、孙伏园、张申府、叶圣陶、谭平山、高君宇、冯友 兰、朱自清等著名人物。在当时的学生们看来, 《新青年》所倡导的新思想,是一种 “思想革命”或“社会革命” ,是一种新思潮。 ③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首先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启蒙。 1917 年上海有一帮封建文人筹划创立了“上海灵学会” ,出版《灵学丛志》 ,声 称“专研究人鬼之理,仙佛之道” ,得到严复、黎元洪等人的支持。 ④反击尊孔复古的逆流。辛亥革命以后,康有为把社会上的一切罪恶都推到民国 的头上,认为是民国破坏了纲常名教的结果。带头宣传孔教,成立“孔教会” ,全国 各个地方纷纷仿效。于是,新文化人开展了反对封建礼教、宣扬个性解放、妇女解 放的斗争。道德革命、个性解放、人权、民权、女权、婚姻自主、男女平等、思想 言论学术集会游行自由、均富等等时代要求都明确地提了出来。 ⑤提倡“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 张,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新文化运动在政治领域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和封 建专制,向往的就是资本主义民主, 主张全面建立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新文化运动在文化领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帝制的基础――吃人的礼教。 以三纲五 常为代表的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其锋芒所指。 价值的批判与重建。新文化运动新思潮的背后有一个思想的基调,这就是: “重新 估价一切。 ”就是说,对传统的思想文化重新作一个价值评估。表现了对古今中外一 切问题和主张,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而抉择的态度,不作盲目地接受;同时提 出新道德和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价值体系重建的努力。 3、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 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基本上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西学冲击面前,竭力维 护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据。文化保守主义者可分为两 类: ①守旧派:固守传统伦理道德不变动,在观念上泥古不化,属复古派。 ②保守派:一方面强调“儒学的基本价值” ,另一方面主张援西方文化以改造中 国固有文化,实现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 新文化运动一开始把矛盾指向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会” 。孔教会出现在五四 新文化运动之前, 倡导尊孔读经,它的出现开启了 20 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 源头。 “打倒孔家店”的说法(胡适称吴虞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就是针对 康有为这样的打着孔子的旗号,所经营的东西都是服从于某种政治目的的封建迷信 思想,并不都是孔子本人的思想学说的假孔学。 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首先来自北大的一些保守的教授和学生, 当时北大文学院教 授团包括了不少桐城派和“文选”派文人,还有以章炳麟的门生和朋友为代表的“江 浙派” 。 “文选”派: “文选”派的名字出自萧统(昭明太子,501―531 年)所编《文选》 , 该书收录了从公元前 246 年到公元 502 年可作范本的诗赋和美文。 “文选”派文体主 宰了中国文学近千年。 “江浙派”的主要人物是刘师培、黄侃、 、马叙伦等。刘师培 1904 年与章炳麟、 邓实、 黄节以及其他同盟会作家创办 “国学保存会” 1905 年在上海出版 , 《国粹学报》 , 像章炳麟一样,刘师培曾经是反清革命家,后来他转变成保守派文人。 黄侃是章炳麟的大弟子。黄侃、刘师培等人创办《国故》杂志,鼓吹“国粹” ,黄侃、3 章炳麟、严复都是反对白话文学的。 林损、辜鸿铭则属守旧文人。 林纾(琴南)与桐城派有关,1909 年曾担任京师大学堂文科学长,江浙派兴起 后,他于 1913 年离开北大,在皖系军阀创办的正志中学担任教务长。 1918 年,钱玄同为新思想运动开展得更加热闹,以读者“王敬轩”笔名投书, 用种种荒唐可笑的理由控诉《新青年》 ,结果引起旧派学者的极大愤怒,1919 年初, 林纾在上海《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短篇小说,攻击蔡元培、陈独秀、 、 胡适,并写信给蔡元培,控诉北大“覆孔孟,铲伦常” 。结果遭到陈独秀的痛骂―― “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 陈独秀批驳杜亚泉(也属于新旧思潮激战) 1918 年 4 月,杜亚泉以怆父笔名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迷乱之现代人心》 ,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西洋文明的弊端,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是两种性质的文 化,西洋文化输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思想和人心一点都不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秩序井然。中国的传统道德,最纯粹中正,君道臣节及名教纲常诸大端,是我国固 有文明的基础。中国自从输入西方文化以后, “国基丧失” ,人的思想陷入混乱矛盾 之中,这是“精神界破产”的表现,中国输入西洋文化,如输入腥红热、梅毒无异。 1918 年 10 月以后,陈独秀不断发表文章,质问《东方杂志》记者,批评杜亚泉, 给他带上一顶“谋叛共和”的帽子,杜亚泉也反驳。 按照陈独秀的文化观,中国文明与西洋文明是古代文明与近世文明的差别,是先 进与落后的差别,要想革新社会,一切只有按照西洋的法子办,不要说什么各有优 劣之类的鬼话。 此外,章士钊在文化思想上也是反对新文化的。1914 年(甲寅年)5 月,章士钊 在东京创办《甲寅》月刊,在思想上反对帝制,主张建立立宪政府。1916 年以后, 开始反对新文学和新思想运动,提倡传统的中国文学和文明。三、五四运动1、新的社团建立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社团, 影响较大的有国民杂志社、 新潮社、 少年中国学会、新民学会等。这些社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 任,积极宣传爱国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救国、爱国是五四时期的中心课题。 各个救国、爱国社团的成立,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走向深入。 国民杂志社是一个由北京学生发起成立的全国性的学生救国、爱国团体。1918 年夏天,在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的学生运动中,北京学生成立了“学生救国 会” ,为便于联络,1918 年 10 月,在北京大学创办了《国民》杂志社,主要成员有 许德珩、邓康(中夏) 、黄日葵等, 《国民》杂志社在后来的五四运动中,在组织上、 宣传上发挥了中坚作用。 “新潮社”的旨趣与“新潮社”的旨趣不同, 《国民》杂志社的旨趣在于政治社 会方面,而“新潮社”的旨趣在于哲学文学等学术方面, 《新潮》月刊 1919 年 1 月 出版。 “新潮社”一成立就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支生力 军。 新民学会是北京以外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社团,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 萧子升等人在长沙发起,1918 年 4 月正式成立,其宗旨是: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 改良风俗人心。 新民学会做的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是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 蔡和森、 毛泽东、罗章龙、李维汉等人先后来到北京,促成了大批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4 新民学会在湖南和法国继续开展活动。 少年中国学会 1918 年 6 月由李大钊、王光祈、曾琦发起,1919 年 7 月在北京正 式成立,出版《少年中国》杂志,在南京、成都、法国巴黎等地设立分会,会员散 布全国各地,会员最多时有 120 多人。其宗旨是: “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 以创造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学会内部思想倾向极为不同,1925 年因思想分歧严重 ” 而停止活动。 (在 1921 年代表大会上,共产主义者邓中夏、黄日葵、高君宇与国家 主义者左舜生、陈启天发生激烈争论) 2、学生爱国政治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交涉的失败 (中国在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与德奥是对立的) 。 1919 年 1 月巴黎和会召开,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北京政府派了陆祥、顾维 钧、施肇基、魏宸组、王正廷五人参加。 当国内的报纸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全国哗然,北京政府负责对 日交涉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人立即成为焦点。青年学生尤其情绪激昂。 学生爱国政治运动由此而起。 五四学生爱国政治运动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5 月 4 日到 6 月 3 日。这期间,举行了“五四”大游行,5 月 5 日 北京专科以上的学生总罢课,要求释放被捕的学生;5 月 9 日,蔡元培被迫辞职,5 月 19 日北京的学生再次举行总罢课,北京的学生运动迅速波及到全国,全国各大城 市的学生都举行了游行示威和罢课。6 月 3 日,北京政府派大批军警逮捕学生,史称 “六三”大逮捕或“六三”运动。 第二阶段:从 6 月 5 日到 6 月 28 日。 “六三”大逮捕以后,北京 5000 多学生上 街演讲;6 月 5 日,上海工人首先举行了罢工,接着,商人罢市,与学生罢课汇合成 一股爱国政治运动。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迅速扩展到全国 22 个省 150 多个城市。 6 月 10 日,北京政府被迫免去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给贼的职务。 6 月 28 日,是巴黎和会的签字日,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爱国政治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陈独秀 6 月 11 日亲自撰写和散发了《北京市民宣言》 ,在“新世界”游艺场散 发《宣言》而被捕,3 个多月后始被释放。 )四、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1、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运动的主流 经过五四爱国政治运动以后,思想界空前活跃,呈现出“百家竞起,异说纷呈” 的热烈景象,争论的中心由五四前的社会制度是否合理,要不要改造转向如何改造 社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制度、新国家的问题。 ①各地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②涌现出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③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 ④形成了一大批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 一批革命的知识分子完成了由 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的转变。 2、新文化阵营分裂 五四之前,在反封建的问题上,知识分子阵营表现为新、旧对立,五四以后,在 如何改造社会,以什么为思想武器的问题上,新式知识分子阵营发生了分化,这种5 分化由思想上的分歧发展为行动上的分裂。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首先由这个 阵营中分化出来。 ①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 年 7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引起北大教授蓝公武的异议,李大钊也加入进来。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就是在问题与主义的关系上,胡适的社会改良主义充分 表现出来,这种观念对于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来说发生了矛盾。胡适作为 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主张以渐进的手段改造中国社会,所以认为社会改造应该 从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解决开始。但是,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从经济上“根本解决” ――通过政治革命,实现所有制根本变革。 胡适对新思潮做了一个总结,认为新思潮是一种“评判的态度” ,手段是“研究 问题”与“输入学理” ,目的是“再造文明” 。并且认为,文明的再造不是笼统全盘 造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地造成的。 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是主张渐进、温和的改良,反对激烈的革命。对于 胡适来说,受他的老师美国的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影响特别大。杜威恰好于 1919 年 4 月至 1921 年 7 月访华,在中国呆了两年零三个月,到过 11 个省,作了五大讲 演,在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验主义也有一些积极的思想内容,比如:否认 永恒真理、讲求实效、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等。 胡适等自由主义者在观念上和政治上与新文化阵营发生分裂以后, 忍不住还是要 谈政治。1920 年 8 月,胡适、蒋梦麟、陶孟和、高一涵、张慰慈等一帮自由主义者, 发表了“争自由的宣言” ,宣言的中心意思是反对在中国实行军阀统治,主张建立一 个由好人组成的“好政府”( 。“好政府”宣言发表后四个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宣 言上签名的三个人加入了北洋政府,他们是王宠惠任国务总理、罗文干任财政总长、 汤尔和任教育总长,因此这一届内阁又叫“好人内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好人内 阁”因对军阀的不满以集体辞职的方式表示抗议。 ) ②陈独秀等思想转变:五四以后的陈独秀等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思想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极力主张通过政治革命“直接解决” 。 “五四”热潮引起了共产国际的注意,1920 年初,共产国际远东处派遣维经斯 基(吴廷康)到中国,陪同的有一位中国翻译叫杨明斋,决定在新知识分子中推动 共产主义运动。维经斯基到北京经俄籍教授鲍立维介绍会见了李大钊,又到上海会 见了陈独秀(陈 1919 年秋出狱后就一直呆在上海,继续出版《新青年》。在共产国 ) 际的影响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③1920 年底,新潮社也衰谢了。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重要成员要出国留 学,一部分原因是一些人忙着成立“文学研究会” 。少年中国学会也发生了分裂,左 翼成员如李大钊、恽代英、周佛海、邓中夏、毛泽东、刘仁静、张闻天、沈泽民、 黄日葵、赵世炎、高君宇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右翼成员如曾琦、左舜生、李璜等 则着手组织少年中国党(后改名中国青年党) 。 3、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扩展 ①社会主义之争。 五四学生运动之后,鼓吹社会主义的著名刊物除《新青年》之外,还有以梁启超 为首领的研究系主办的《学灯》和《解放与改造》,国民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副 刊《觉悟》和《星期评论》等。从 1920 年底开始,不同流派的社会主义论者之间发生 了争论。 五四学生运动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激起了对社会主义美好的向往。开始把争 取民主与实现社会主义联系甚至等同起来。李大钊用“平民主义”或“平民政治”6 来代替“民治主义” ,认定苏俄的社会主义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论战分为两个阶段:1920 年 11 月至 1921 年 9 月为第一阶段,论战的焦点 是中国当下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后再图社会主义,还是先实行社会革命,而后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1921 年 9 月至 1922 年夏为第二阶段,论战的焦点是中国 应实现基尔特社会主义,还是苏俄式的社会主义。 论战一开始,陈独秀、李达、何孟雄等与张东荪、梁启超之间关于在中国能不能 实行社会主义的争论。张、梁主要受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影响。罗素 1920 年 10 月到 1921 年 7 月来华讲学(9 个月) ,他赞赏基尔特社会主义(行业公会) ,认为中国当 务之急是发展教育与实业,否认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张、梁按照罗素的观 点接着说,中国没有谈论社会主义的资格,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不具备资 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论战的焦点是“中国能否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实行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应 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制度。 张东荪认定苏俄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反民主的,而基尔特社会主义是民主的社 会主义,因此反对在中国实行苏俄式社会主义而主张基尔特社会主义。实际上,张 东荪等只是从五四前期的自由主义转向了社会民主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争。 无政府主义是 19 世纪欧洲出现的社会政治思潮,著名的人物有法国的蒲鲁东、 俄国的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主张极端的个人主义,绝对的自由、民主,反对任 何形式的国家和政府。 20 世纪初,无政府主义从法国和日本传到中国,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团体有 两支,一支是居留在法国的张静江、李石曾、吴稚晖、褚民谊等,1907 年他们在巴 黎创办《新世纪》 ;另一个是刘师培、张继等,他们在日本创办《天义报》 。辛亥革 命后, 在国内传播无政府主义的是刘师复, 1912 年他在广州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 “晦 鸣学社”第二年创办《晦鸣录》杂志(后改名为《民声》,到五四时期,无政府主 ) 义团体已遍布全国各地。尽管刘师复在 1915 年便死了,但在中国没有第二个人像他 那样被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精神领袖,他与国际无政府主义者也有密切的联系。刘 师复之后,无政府主义的主要人物有江亢虎、黄凌霜,区声白、朱谦之等。无政府 主义者还在广州成立了“共产党” 。1920 年 9 月,陈独秀到广州,便与无政府主义者 发生了争论(当时无政府主义者宣传的也是社会主义) 。 ③东西方文化争论的继续。 五四以后,出现了“东方文化救世论” ,这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反动思潮。1914 ――1918 年的世界大战,使许多欧洲人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失去了信心,1918 年一 位德国青年教师斯宾格勒写了一本《西方的没落》 ,宣告欧洲人已陷入理性的危机, 西方文明正走向死亡。他的“文化有机体论”也迅速传遍世界。 在中国国内,鼓吹“东方文化救世论”的代表人物前有杜亚泉,后有梁漱溟、梁 启超以及“学衡”派。他们被称为“东方文化派”“东方文化派”是人们对五四时 。 期在东西方文化论战中站在维护东方传统文化价值一边的学者的总称,这些人并不 属于同一个学术圈子,但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倾向和文化价值观(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否定文化的时代性)认为中国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精神,只要把这种价值精神发 掘出来,就能与西方文化相抗衡。 1921 年 8 月,梁漱溟出版了他的专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同年,梁启超在 报纸上连载了他对战后欧洲的观后感,名字叫《欧游心影录》 。1918 年底,梁启超率 领一个半官方的巴黎和会观察团到欧洲考察了一年零两个月,其中有蒋百里、张君7 劢、丁文江。回国之后,梁启超说,欧洲人告诉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欧 洲文明破产了,正等着用我们的文明来救他们呢。 梁漱溟的基本观念: 首先承认西方化有西方文化的根源,东方化则有东方文化的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 有自己发展的内在路径,东西文化根本在于人生态度不同,并且二者绝不可以调合 融通; 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趋于保守, 中国传统文化只要克服这种保守的 人生态度就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获得“新生” 。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自 我更新与自我改造。 梁漱溟积极探寻“复兴儒学”的道路,以积极态度投入于社会实践活动中,试图 把他的文化理想变为现实,所以他被视为“现代新儒家”的鼻祖。 “学衡”派是一批留学美国归国的学者。他们在哈佛大学拜美国新人文主义代表 白璧德为师,主要人员有吴宓、胡先X[su]、梅光迪、柳诒徵、刘伯明、汤用彤、陈 寅恪等(林语堂、梁实秋也是他们的同学) 。1922 年 1 月,他们齐聚南京高等师范学 校(现东南大学) ,创办《学衡》杂志,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 新知”为宗旨,以宣传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批评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 “学衡” 派推崇的人物是西方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和中国的孔子、老子,强调传统文化中 具有普遍的、永恒性的人文价值,主张把东西方古代文明的精华融合起来,循序渐 进地实现文化上的“革旧布新” ,创造新文明。 “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和批 驳既全面又激烈。 ④科学与玄学(简称“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五四前期,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成立,中国科学社出版 的 《科学》 月刊,在
年期间就刊登了大量科学普及文章,以及以 “科学精神” 、 “科学方法”“科学与道德”“科学的人生观”为主题的文章,有力地配合了以《新 、 、 青年》作者群为代表的人文学者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斗 争。 “科玄论战”是由张君劢引起的。1923 年 2 月,张君劢(北大教授)到清华讲 演,题目是《人生观》 。张君劢说,科学无论怎么法达,都不能解决人生观的问题, 因为人生观是主观的、直觉的、自由意志的,人生观问题只能通过人的主观来解决。 张君劢的观点立即遭到丁文江的批判,骂他是“玄学鬼” 。 “科玄论战”历时一年左右。被称为“科学派”的是以地质学家丁文江为首,成 员有中国科社社员任鸿隽、唐钺、王星拱等,还有人文学者胡适、朱经农等人。对立 的“玄学派”以政治活动家兼学者张君劢为首,包括梁启超和人文学者林宰平、瞿菊 农等人。 背景:标榜以科学为精神特质的西方文明的衰落。张君劢的观点是: “科学无论 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 。实际是否定科学的精神价值。 争论的中心:科学有无精神价值? 他们强调科学的精神价值,重视科学理性在改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方 面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没有直接参与科玄论战,但在论战结束后,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对这 次论战发表了评论。陈独秀、胡适、张君劢都为论战的文集写了序言,三人在各自的 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认识有很大分歧。陈独秀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种人 生哲学,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而社会科学是“科学的观察分类说明等方法应用 到??人类社会”的成果,因此,唯物史观是科学,是“完全真理” 。他声言,“我们相信8 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便是 ‘唯物的历 史观’” 。五、五四运动的评价1、五四对戊戌、辛亥社会思潮的继承和超越 实际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口号,在维新运动时期便提出来了。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两个中心:道德革命与文学革命;为实现这些而 发动的反孔斗争和国民性改造,均发端于戊戌。民主与科学在戊戌时即已被提倡。 “道德革命”的口号梁启超早在 1902 年就明确提出来了。谭嗣同在《仁学》中 对以三纲为核心的纲常名教作了空前猛烈的尖锐的批判,其言论的激烈程度并不亚 于五四时的文字。公开抨击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旧道德,是戊戌的历史功绩之一。 戊戌时期,梁启超还提出了“诗界革命”“小说革命” 、 ,提出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 文。 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和辛亥时期社会思潮相比,又有什么深化和超越 呢? ①在改造国民性上,戊戌时期立足于“救国” ,而陈独秀他们立足于“救人” ;戊 戌时期“以群体为本位” ,而陈独秀等“以个人为本位” ;维新派所信奉社会有机体 说,单方面强调国民素质、程度对民族兴衰的决定作用,而陈独秀等人认识到,人 的改造、国民素质程度的提高与社会制度的改造乃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双向互动 关系。 严复说中国“民力已},民智已卑,民德已薄” ,三者皆劣。中国要振兴,必须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原强修订稿》 )1895 年春,严复首先提出,国民性是决 定社会进化程度的基础。他指出,中国欲图振兴,重在治本,本治则标立。所谓本就是民 智、民力、民德,三者皆备,才能实现政治变革解除民族危机。他把国民素质提到“本” 的高度。 梁启超著《新民说》,系统地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 的代表。他认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国 民素质低下。梁启超在揭露国民劣根性的同时,大力提倡“新民” 。在《中国积弱溯 源论》一文中,他将这些归为“奴性”“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 、 、 、 、 、 等六种。他认为,民众自觉地“自新” ,改造旧我,成为“新民” ,乃是建立新制度、 新国家的前提。 从戊戌时期到辛亥时期,强国、救国是所有思想家的出发点。梁启超突出强调从 道德与政治观念及政治能力两方面来培养国民。他提倡的道德主要是爱国心和社会 责任心;要求国民具有建立和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观念和能力,具有近代国家 思想和民族意识。可见, “新民”只是一种手段,国民素质的提高要服务和服从于谋 求国家独立和政治变革的主题。 梁启超讲塑造新型国民,首先要“新民德” 。新道德的核心是公德,提倡“合群” 、 “利群”“爱群”之德,使国家和社会有凝聚力,呼吁培养国民的民族主义和国家 、 思想,以此挽救中国危亡。在他看来,中国国民社会责任感薄弱、政治观念与政治能 力的缺乏,“病源之源”主要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新文化运动开宗明义,以“科学与人权”相号召,突出强调培养国民之个人本位 主义意识,培养现代人的素质。核心是培养国民的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人本位主义 意识。健全的个人主义包含两方面内容:个人自身的充分发展与个人对社会责任的体 现。陈独秀说, “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科学与人权”是陈、胡等人孜 。9 孜以求的实现中国现代化和臻于富强的两大基本价值目标。同时,这也成就了他们改 造国民性的基本思想内容:培养国民科学的常识、思考方法和信仰,形成个人主义 为中心的价值观、独立自主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核心是以个人为本位、尊 重个体价值是他们塑造现代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文化运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陈独秀等以个人为本位,把现代的人的发展和人的要求放在首位,鼓吹个人主义,个 性解放,希望造就一代和传统完全决裂的新青年使社会走向现代。 从严复到梁启超,他们都指望通过清朝政府实行三、五十年的开明专制来改造国 民性、提高国民素质。而陈独秀断言:在“非共和政体之下,欲其民尽成共和之民, 是南辕北辙,万无达到之理也。 ”他们断然否定一切形式的专制,而坚持边建设民主 共和、边改造国民性的方针、途径。 从辛亥时期的“救国”要求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救人”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对 辛亥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最大超越。 ②在民主和科学观上: 在民主观上,维新派始终未能与君权彻底决裂。在科学观上,不少人在提倡科学 方法的同时并未抛弃经学方法、摆脱权威主义;在崇尚科学精神的同时又鼓动宗教 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那时尚未自觉、明确地将民主与科学并列为两面反封建的 战斗旗帜,对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尚缺乏认识。 五四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并不是一般笼统地提倡,而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他们在讲民主时,提倡个人充分自主自立, ,也就是个人获得解放,才有民主制度的基 础,这是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的一个巨大贡献。 首先在民主观上,陈独秀等对民主的精神本质作了更深入地阐发。 五四不再只盯住一个政体问题,而是对君权和一切形式的专制作了彻底否定,所 谋求的是民主共和的真正实现。五四所提倡和追求的是“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 陈独秀等人一再强调,这种国民政治是以多数国民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前提 的,要“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 。《吾人最后之觉悟》 ) 五四前期,民主思潮的传播基本上是在文化层面上进行的――起初并没用“民主” (Democracy) ,而是用“人权”“惟民主义” 、 ,或音译“德谟克拉西”“德先生”等 、 表述。民主思潮的内容也主要是关于民主的一般性含义,如介绍与封建专制对立的西 方“立宪政体”“民主政治”,宣传自由、平等、公正、人权、个性解放等价值观。 、 在他们看来, “民主”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是政治民主、个人自由、社会公正的 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 五四前期的民主思潮,无疑属于自由主义民主的范畴。 新青年》 《 宣扬从政治到文化都应以法兰西文明为楷模,大力推崇西方国家的共和立宪制。 ――孙中山要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为什么建不起来?因为民主政治制度并 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是要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 ――陈独秀知道:老百姓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 在一般意义上, 人们把民主理解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这样来理解民主是肤浅 的――因为在民主政治的背后,是人们对这种政治制度的普遍认同,我们把这种意 识上、观念上的认同叫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不过是这种理念的外化形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这个思想意识,起码是社会主流意识。 然而这样的情况没有延续很久。1918 年 7 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 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直接抨击了北洋政府的“武力政治”和“以一党势 力统一国家的思想” ,标志着民主思潮的传播向实际政治的转向。1919 年五四学生运 动之后,开始探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民主” ,这是民主观的又一次转向。当激进的民10 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更是大力地宣传“无产阶级的民主” ,即新民主 主义。 陈独秀等对民主、自由作了全新的思考:把民主、自由从救亡强国的手段或工具 中离析出来,突出其目的性意义,赋予它以独立的价值。在陈独秀那里,民主、自 由就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目的、目标,而是作为社会变革的动力,这样,就把 民主从一种政体的追求转变为一种价值精神,转化为生活方式――一种人与人之间 自由平等的关系。民主也就成了最高的伦理精神。 其次,在科学观上, “五四”把科学所蕴涵的巨大的理智力量和精神内涵充分释 放出来,以促进人的观念变革。 陈独秀、胡适等人当时提倡科学,主要是针对中国非常普遍存在的迷信、武断、 盲从等等现象提出来的。他们叫人们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叫人 树立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地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叫人们确立一种科学的 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五 四以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各学科开始奠基和创立。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强调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 的极端重要性,并进一步将科学升华为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价值形态,其目的 就是要实现更广泛的观念变革。陈独秀便提倡破除“无理由之信仰” ,反对“未解而 信” 。稍后,胡适又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口号。他们更鲜明地将矛头指向封 建蒙昧主义、权威主义和依附心态。而在真理标准上,则坚决否定古代的圣贤标准、 经书标准。――科学本身是有层次内涵的。 再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上。经历了从戊戌到辛亥的历史,新文化运动的 领导者们对民主与科学内在联系有深刻的认识,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的并生关系, “如舟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使中国的旧民主革命有了鲜明的旗帜。 之所以把民主与科学看作是并生共存的关系, 是因为专制独裁的封建制度必然要 造成愚昧、迷信和盲从;反过来愚昧、迷信和盲从又必然成为专制独裁的社会基础。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并生关系。民主与科学并重的宗旨,前者是与专制独裁相对立 的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后者是与封建蒙昧相对立的理性精神,这是对近代文 明的总体的概括。 “五四”实现了科学观念与民主观念的有机融合。主要表现在把科学精神建立在 尊重自主理性的基础上,而自主理性又以人格独立为前提。 ③在道德革命上,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是一般地宣传资产阶级的“合理利己” 的道德观,而是在对封建旧道德的本质及其总体特征,在理论上作了更为深刻的剖 析和揭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新道德”的要求。 首先,他们把“三纲”看作是封建等级制的必然产物,其根本精神和宗旨是维护 封建等级制度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是“不平等之道德” ,它必然使人丧失独 立自主的人格,这种道德只是“奴隶之道德” 。他们都认为,中国古代乃是一种“以 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 ,因而君权与父权、忠与孝有内在的联系, “三纲”是 三位一体的关系。 五四所开展的“道德革命” ,其实质是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把民主作为最高的 伦理精神来取代传统的纲常伦理精神,以能否促进人的独立自主为道德判断的价值 标准。 ④在“文学革命”上,五四所开展的文学革命,并不仅仅是语言形式和创作方法 上的变革,而更根本的是文学内容的变革,即对文学进行“灵魂革命”或赋予文学 以新的灵魂――“人的文学” 。11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的文化观与价值观 五四运动以前的陈独秀的文化观是受社会进化论支配的, 认为东西方文化在性质 上根本不同,具有时代差异。中国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西方文化是近代工业文 明的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在价值观方面,五四之前他认 为一切都是西方的好,中国要变革应一切都按西方的法子办,形式主义倾向很明显。 在价值选择上,面对时代中心课题,陈独秀由“救国”转向“救人” ;在民主观 上由“以群体为本位”转向“以个体为本位” ;在社会改造上,把“伦理的觉悟”为 吾人“最后的觉悟” 。 陈独秀早年将改造国民性作为改造社会的起点。 认为国民劣根性根源在于封建的 思想文化,特别是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此对奴隶的人格、保守的思想、退隐的精神 状态、锁国的眼光和知识结构展开批判,具有社会改良色彩。他当时认为中国落后 的关键问题在于国民性,尚未认识到是社会制度。 但当陈独秀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便抛弃了进化史观,接受了唯 物史观,开始用唯物史观来解释东西方文化。开始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 说看待中国的社会问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由改造国民性转向宣传阶级 特性。他探索救国方案已另辟新途,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探索通过阶级斗争、 政治斗争,改造社会制度的救国途径。通过发动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来改造社会。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提出的民主与科学,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是对戊戌维新以来的社会思潮的继承和超越。近代的社会变革和仁人志士的追求, 归结起来就是民主与科学。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作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理念,施 之于民族精神的重塑和社会变革的动力,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 到一个新时期,五四运动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整个五四时期,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其间,其内涵不断丰富,国人对 其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化。正是在这种精神动力下,五四历史的发展由前期的纯文化 运动到后期的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交织发展,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最终向社会实践 的转化,先进的知识分子走向共产主义道路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②五四运动放眼世界,考察古今,对世界各种文化、文明互相比较、检讨、融合, 提倡怀疑主义和理智地批判传统与现状,要检讨一切,采取古今中外文化之长而抛弃 其短,企图建立一种新文化或新文明,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气质。它不但留 给中国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些艰巨的使命,也留给所有的中国人一个远大的任务, 就是要以共同努力创造一种能包含各个传统的新文明。 ③实现中国真正富强,不受外来侵略,是近现代中国人的时代追求。五四运动坚 持外抗强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推进了爱国运动,发扬了民族主义, 具有特别重 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彭明) 。 所谓中国现代化,大体上是指中国在经济上从封闭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 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在政治上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应该具 有与政治、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概括地说,就是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的现代化国家。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启动,应该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五四将中 国现代化由器物、制度推进到文化层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由被动向主动的 转换。 ⑤20 世纪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12 和 1978 年真理标准讨论,是其中三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现代发展正是沿着 五四开启的科学与民主道路前进,五四运动己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一种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⑥五四并没有“全盘反传统” ,也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四反对的是专制主义旧传统。其实质、其要害是反专制,是为了解放人。新文 化运动是把人从专制主义(在国家为皇权,在家族为家长)之下解放出来。创造中国的 新文化,必须从中国传统中吸取滋养,借鉴外来的新文明, 关键是先要解放人,要解放 人,就必须批判专制主义旧传统。 吴虞、钱玄同、毛子水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一翼,他们在不同程度上 提出了全盘否定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之见。吴虞主要是反对封建礼教连及孔 子;钱玄同发表过“推翻孔学、废除汉文”的偏激主张;毛子水发表了许多否定中 国传统文化的偏激之见。吴虞、钱玄同、毛子水,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次要人物, 他们的文化主张不能称之为五四精神主潮。六、中国共产党成立1、寻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必然选择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 潮下,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并迅速与中国 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党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五四运动彻底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公理战胜强权”的观念被彻底击碎, 人们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走上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道路。而俄国十月革命 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希望, “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 、 ,成了五四运动后中 国思想界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新文化的主要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选择社会主义,有历史的必然性。清末的和 平改革仿照日本、德国的立宪道路,失败了;辛亥革命基本上是依照美国、法国,也 失败了。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西方人都对资本主义发生了怀疑。巴黎和会上帝 国主义出卖中国,充分暴露了强权战胜公理、假人权真分赃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 俄国革命的成功,苏俄对中国表示出较好的态度,就对中国人格外有吸引力。 于是,进取 的人们选择学习俄国的榜样,实在有其历史必然性。 五四运动之前,支配中国先进分子世界观的是社会进化论。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很 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先进分子进行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但进化论毕竟不是科 学的世界观。因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课题是“中国向何处去” ,进化论并不能给予 科学回答。进化论不仅不能指明社会变化发展的方向、动力和实现途径,不能揭示 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进化论宣扬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败” , 反而肯定了西方侵略者“丛林法则”的合理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爱国运动对孙中山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 行者” ,孙中山也正是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当年――1919 年 10 月,把他的革命党正式 改为“中国国民党” ,并重新提出他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给予了高度 的评价,也对俄国羡慕不已,认为“不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由此,他对集合着大量 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促成了 1924 年 1 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基本上被完整地介绍到中 国来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先进的中国人可以运用它去审视、分析甚至试图解 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正是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为中国人民开展13 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现实的道路,对“中国向何处去”作了一个科学的解答,从而 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道路。 2、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到 1919 年的 200 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 特的优点:身受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帝国主义三重剥削和压迫,其革命性和反抗 性特别强,集中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并且他们大多来源于农民,有广泛的社会基 础。 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自 19 世纪 60 年代以来,有了明显的提高。正是 由于这种情况,五四运动过程中,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政治大罢工的姿 态登上了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并在运动中表现了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对五四 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中国工人运动由自发阶段进人了自为阶段。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造成了坚定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 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没有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力 量,如果离开了这个力量,中国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因此,在五四运动后,大批 青年和知识分子脱掉长衫,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众疾苦,到工人中间去,举办各 种学习班,讲习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以后,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 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体,也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们广泛深人工人群众,开展马克 思主义教育,并开始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开办工人夜校或劳 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会,领导罢工,之后又成立了秘密的共产主义小组,酝酿建立 中国共产党,这就在实践层面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了一批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3、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始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构成中国共 产党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1919 年底,陈独秀秘密离京,潜往上海,李大钊前往送行,于是有陈、李相约 建党的说法。 1920 年 4 月,共产国际远东局派维经斯基为代表来华,考察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组织。维经斯基先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在李大钊的介绍下又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 具体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首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建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 陈望道、俞秀松、沈玄庐、邵力子、林伯渠、沈雁冰、李启汉、沈泽民等。小组拟 定了一个党纲, “首次决议,推陈独秀担任书记,函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 。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作为发起组和联络组,起了临时中央的作用。 1920 年 10 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刘仁 静、高君宇、邓中夏、罗章龙和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北京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先 成立了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1920 年 9 月,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成员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 垂等。14 1920 年 10 月,湖南共产党成立,主要成员有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 其他地方共产党组织:山东的主要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有施存统和周 佛海;旅欧的有张申府、周恩来、刘清扬、赵世炎、陈公培。 1921 年 3 月,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到广东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帮助广东 建立了共产党,主要成员有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 1920 年 9 月,陈独秀将《新青年》改为共产党的公开理论刊物。之后又创办《共 产党》月刊,作为党的机关刊物。 各地共产党组织一开始名称并不统一,上海就叫“共产党” ,北京的叫“共产党 支部” ,武汉的叫“共产党小组” 。 各地共产党组织组织成立以后,迅速开展了工人运动,主要是办刊物、办工人学 校、成立工会等。 1920 年 11 月, “上海机器工会”成立;1921 年 5 月 1 日,长辛店工人举行了庆 祝五一节活动。 1920 年 8 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主要成员有刘少奇、罗亦农、肖劲光、任 弼时等。 4、中共“一大”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 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等 13 人。 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共产国际远东处代表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成立了中 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一个新的政党;一个 新的革命纲领;一个新的革命方法;一个新的革命前途。 附:中共“一大”代表情况。 王尽美 1925 年病逝;邓恩铭 1931 年在济南就义;何叔衡 1935 年在福建长汀牺 牲;陈谭秋 1943 年在新疆遇害。 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三人后脱党,但没有干坏事。李汉俊 1927 年在武汉被 桂系军阀杀害;包惠僧曾做过国民党的官,1949 年从澳门回国定居,1979 年病逝。 刘仁静解放后在北京教书,1987 年因车祸去世。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三人后叛党。 陈公博 1946 年在狱中被处决; 周佛海 1948 年病死狱中;张国焘 1979 年死于加拿大多伦多。 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不到 28 岁。年龄最大的是何叔衡,45 岁,最小的刘 仁静,19 岁,这一年,陈独秀 42 岁,毛泽东 28 岁。第二讲国民革命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是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 在 1920 年 7-8 月间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 问题提纲初稿》 ,在大会通过后形成决议。列宁系统地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 论,阐明了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15 等基本问题,制定了共产国际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战略和策略原则。这一理论是共产 国际支持中国革命、积极倡导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国共合作政 策和策略的理论依据。 在这个《提纲》中,列宁指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无产阶级革 命的一部分,这个革命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做准备;第二步是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为了完成上述革命,无产阶 级必须掌握领导权,与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2 年 1 月 21 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一次远东会议,中国应邀派出国共双方代表出 席。这次大会明确指出远东各国党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为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结 成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在国内应和民族革命政党合作。这次代表大会后,中共中央开始 考虑与其他民族革命力量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问题,改变了对其他政党采取的排斥 态度。1922 年 6 月,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提出要同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共同 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立民主 。7 联合战线作为当时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 十月革命后,苏俄方面也在中国积极寻求可以合作的对象。1920 年维经斯基来 华时,不仅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也先后会晤了吴佩孚、孙中山、陈炯明。 维经斯基对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缺乏信心,更倾向于支持吴佩孚。 首先看看吴佩孚:苏俄《消息报》称吴佩孚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对他“寄 予殷切期望” ,决定“联合吴佩孚发动民主革命” 。――其原因是五四以后,吴佩孚 既反对段祺瑞统治,又反对日本,因而博得“爱国将军”的称号。同时他又提出“保 护劳工” ,有比较好的社会声誉,又有一定的实力,主张“武力统一”中国。 再看看陈炯明:五四运动以后,陈炯明在广东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者”“不但 , 赞成民主革命, 并且赞成社会革命, 学列宁” 他曾打电报祝贺十月革命两周年, 。 1920 年 4 月,苏俄政府曾派路博(波达波夫)将军携带列宁的亲笔信到漳州访问陈。1921 年马林到南方访问孙中山时,也与陈炯明长谈过三次。当时苏俄外交委员会出版的 刊物称赞臣炯明坚信共产主义, “不仅是一位革命的将军,而且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 并受到群众的拥护” 。陈炯明还允许共产党在广东公开活动。 至于孙中山。他的革命事业一直不顺利。他对俄国革命的成功有极大的兴趣,对 列宁十分钦佩,希望借鉴苏俄革命成功的经验。苏俄政府希望于他合作,遭到他的 拒绝。他一直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但一次又一次被帝国主义欺骗。1921 年底,马 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来到桂林(孙正忙着北伐) ,与孙进行了几次交谈,向孙提出了 三条建议:第一,改组国民党,联合各阶层特别是工农大众;第二,创办军官学校, 建立革命的军队;第三,与中共合作。孙中山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担心过分亲近苏 俄会导致他与英美等国关系恶化。1922 年 8 月,马林与孙中山再次会晤,通报了共 产国际关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两党开展合作的决定。孙中山表示国民党与苏俄 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绝对必要的,欢迎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终于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①中共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成立后,立即投入现实的革命斗争,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到 1923 年初,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可是 2 月 7 日,吴佩孚在帝国 主义指使下,制造了“二七惨案”,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的大罢工。从此,中国工人运动 转入低潮。 “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完16 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单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 线,才能取得胜利。 对于“党内合作”的形式一开始并不为中共所接受,中共对国民党的状况也很不 满意。1922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中共加入国民党的 问题,会上意见不一,反对的多。最后马林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施加影响,通过 了中共加入国民党的决定。西湖会议以后,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张 国焘等人加入国民党。 ②孙中山联俄方针的确定: 为了促进国民党与苏俄合作的实现, 孙中山派人与苏俄驻中国全权代表越飞进行 秘密谈判 (越飞是苏俄副外长, 作为特命全权大使来华与北京政府商谈外交与商务) 。 1923 年 1 月,越飞从北京南下上海与孙中山会晤,此时孙中山正遭受陈炯明叛乱来 上海。1 月 26 日,孙中山与越飞共同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 ,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方 针的确定。 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除通过了《党纲草案》以外,主 要就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作出了决议。会后,共产党人 全部加入了国民党。 从 1923 年 3 月开始,苏俄政府给予广州军政府军事和财政援助,并向广州派遣 军事和政治顾问,苏俄政府常驻中国代表鲍罗廷到广州。 1923 年 8 月,孙中山派出由蒋介石、沈定一(玄庐) 、张太雷、王登云组成的“孙 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军事。 1923 年 11 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临 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 ③国民党“一大” :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在 165 名代表中,代表中共的有: 陈独秀、于树德、李大钊、谭平山、沈定一、林祖涵、毛泽东、张国焘、瞿秋白等 20 多人,占 14%。 大会选出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24 人,中共党员有三名(李大钊、谭平山、于 树德) ;在 17 名候补执委中,中共党员有七名(林祖涵、毛泽东、张国焘、瞿秋白、 沈定一、韩麟符、于方舟) 。 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修订了革命纲领,孙中山的 民主革命思想在国民党“一大”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和飞跃。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在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民 主革命的纲领。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反满”, 缺乏明确的反帝内涵;民权主义缺 乏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实现人民权力的内容;民生主义则只有“平均地权”一项。 经过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称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 。 义上,增加了争取民族独立、免除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消除侵略中国 主权和国内各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等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内容。 在民权主义上,强调权力“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 ,强调了民众 的普遍权力。 在民生主义上,增加了“节制资本”“一大”后孙中山则正式提出了“耕者有其 。 田”的口号。办法是通过土地国有,使农民得到土地。 孙中山在他的新三民主义中还加上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④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共同创办的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它的全称是“陆17 军军官学校” 。第一期毕业学生颁发“卒业证书”中,就印有象征国民党的“青天白 日”和象征共产党的“斧头镰刀”两个标志,以及总理孙文和校长蒋中正、党代表 廖仲恺的署名。 军校从 1924 年创办到 1927 年大革命失败的三年时间里,共招收了六期学生,总人 数达 1.2 万余人。这些学生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教育,特别是接受革命理论的 熏陶和战斗的考验,大都成为创建和壮大革命军的骨干。 曾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的著名共产党人有:周恩来、叶剑英、陈毅、林彪、徐 向前、刘志丹、聂荣臻、许光达、陈赓、罗瑞卿、宋时轮、黄公略、段德昌、赵尚 志、左权、卢德铭、徐成章、蒋先云、宣侠父、许继慎、彭干臣、李之龙、陈赓、 王尔琢、宋希濂、郑洞国、张际春、周士第、曹渊、左权、李默庵、邵力子、周逸 群、包惠僧、罗汉、廖乾五、余洒度、卢德铭、曾泽生、熊雄、张申府、于树德、 恽代英、萧楚女、高语罕、张秋人、安体诚、张国焘、项英、李富春、袁国平、毛 泽覃、程子华、刘志丹、周逸群、夏曦、许继慎、季方、孙炳文、张秋人、韩麟符、 陶铸、阳翰笙、萧克、曾希圣等 380 多人。 1956 年新中国授衔时,10 大元帅中有林彪、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10 位大将中有罗瑞卿、 许光达、 陈赓; 57 名共和国的上将中有军校师生占有 8 人, 在 他们是张宗逊、周士第、杨至成、宋时轮、陈伯钧、陈奇涵、郭天民、陈明仁;中 将有 9 人:即阎揆要、谭希林、王诤、倪志亮、郭化若、常乾坤、唐天际、彭明治、 曾泽生;少将有 8 人,即方之中、袁也烈、洪水、周文在、李逸民、曹广化、廖运 周。 国民党方面,高级将领是清一色的黄埔系,如邓文仪、孙元良、宋希镰、陈明仁、 范汉杰、郑洞国、胡宗南、桂永清、关麟征、黄维、黄杰、董钊、钟彬、邱清泉、 罗历戎、康泽、戴安澜、王耀武、张灵甫、胡琏、李弥、李天霞、廖耀湘、方先觉、 方靖、李默庵、李延年等。 在黄埔的学生中,还有南朝鲜前总统李承晚,北朝鲜前委员长崔庸健。 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官,基本来自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像邓演达、李济深、 陈诚、刘峙、顾祝同、王柏龄等;日本士官学校的有蒋介石、何应钦、钱大钧等。 共产党方面在黄埔工作的,除了国内的,还有来自留欧的学生,如:周恩来、聂荣 臻、陈毅等。 军校门口有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横批是“革命者 来” 。这充分体现了黄埔军人的革命本色,反映出军校重在政治建军。政治教育培养 学生爱国家、爱百姓、不怕死、不要钱、严守军纪的“黄埔精神” 。 在黄埔军校,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学生斗争激烈。蒋先云、陈赓、左权等成立 了“青年军人联合会” ;国民党右派分子成立了“孙文主义学会” ,主要骨干有王柏 龄、贺衷寒、胡宗南、邓文仪、康泽、郑介民等。贺衷寒、蒋先云、陈赓被称为“黄 埔三杰” 。 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就是依靠黄埔起家的。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还没有毕业就 参加了战斗(1924 年 10 月平定商团叛乱) ,1924 年底,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骨干, 组成教导 1 团、教导 2 团,1925 年 4 月,教导第 1、2 团编成党军第 1 旅,以何应钦 为旅长。教导团作为东征的主力,很能打仗。 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任命蒋介石为党军司令官,节制该旅。 不久,该旅扩编为第 1 师、 第 2 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党军第一军。二、国民革命新局面18 1、国民党获得新生 孙中山 1923 年 11 月开始改组国民党,一大以后,进一步开展地方改组。在共产 党的帮助下,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党部“一处八部” ,各个省、市党部建立起来了,组 织健全了。大量的工农民众参加到国民党中来,其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真正成为 一个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联盟。 以前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1919 年 10 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 国国民党” )的基本状况是:成分复杂、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思想不齐。没有什么 健全的组织,纲领也模糊;没有开过代表大会,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是一盘散沙。 孙中山对革新国民党的决心是很大的。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使国民党有一个鲜明的革命纲领。 2、共产党力量的发展 国共合作以后,广东成为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的活动由秘密状态转入公开,力量 得到很大发展。 共产党是一个处于秘密状态的小党,一大时党员仅有 53 人,二大时 195 人,三大时 达 400 余人,在社会上还未形成强大的势力。到 1925 年底,党员人数达 1 万人,到 1927 年 5 月党的五大时,达 5.8 万人。 一批旅欧共产党人回国,来到广州(周恩来他们) 。 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军事和农民运动骨干。 农民运动讲习所于 1924 年 7 月创办于广州。国民党“一大”后,中共党员彭湃 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实际主持农民部的部务工作。彭湃根据他在广东 海丰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认为要把农民运动推向新的阶段,急需培养一批农民运 动干部。为此,他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提议,在广州兴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得到孙中 山、 廖仲恺等国民党负责人的支持和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的批准。 1924 年 7 月到 1926 从 年 9 月,广州农讲所先后举办了六届,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先 后担任该所所长。培养了近 800 名农民运动干部。农讲所的教员大多是当时著名的 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授课的教员主要有:彭湃、谭平山、阮啸仙、罗绮园、 廖仲恺、陈延年、谭植棠、赵自选、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萧楚女、 于树德等。 1925 年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办,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 莫斯科中山大学全称为“孙逸仙中国劳动者大学” ,是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为纪 念孙中山、继续加强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为国共两党培养后备干部而创办的。该校 于底 1925 年正式开办,至 1930 年秋停办。 第一批赴苏共选拔出 340 人,其中一半来自广州,多为国民党人,其余,50 名 来自上海,50 名来自京、津地.区,多数是共产党员、还有黄埔军校及湘、滇的军校 各推 10 名,鲍罗廷推荐 20 名。有许多国民党要人把子弟送到苏联,如:蒋介石之 子蒋经国,邵力子之子邵志刚,冯玉样的子女冯洪达和冯弗能,廖仲恺的儿子廖承 志,李宗仁的内弟魏允戍,李宗仁的妻子魏淑英,张发奎的兄弟张发明,邓演达的 兄弟邓秋明,于右任的女儿于秀芝,女婿屈武,陈树人的儿子陈复,叶楚枪的儿子 叶楠等。 此外还有杨尚昆、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吴玉章、陈昌浩、陈伯达、沈 泽民、左权、叶剑英、张闻天、徐特立、林伯渠、夏曦、何叔衡、康生、乌兰夫、 伍修权、李伯钊、陈赓、顾顺章、陈留等。有一部分是从法国等地转到苏联的,如: 邓小平、傅钟、陈延年、谷正鼎、谷正纲等。 蒋介石推荐的学生有:贺衷寒、邓文仪、萧赞育、康泽、郑介民等。19 3、孙中山北伐和平定商团叛乱 1924 年 9 月,江浙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孙中山与皖系、奉系结成了“反 直三角同盟” ,决定北伐配合皖、奉方面作战。这是孙中山第二次北伐(第一次北伐 是 1921 年 10 月至 1922 年 6 月,大本营设在桂林,也是与奉、皖联合进攻直系,结 果因陈炯明叛乱而夭折) 。 这次北伐的大本营设在韶关,孙中山带的也是杂牌军――谭延]的湘军、樊钟秀 的豫军、李明扬的赣军、朱培德的滇军,共两万三千多人。而且云南的唐继尧、四 川的熊克武、湖南的邓希增也表示支持。这次北伐一直打到了江西南昌。后来遭到 林虎和赵恒惕的夹击而失败。 北伐进行时,广东商团发生了叛乱。广东商团与孙中山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商团 的头目陈廉伯、陈恭受勾结帝国主义,暗通陈炯明,通过买办从国外购买枪支九千 多支, 组织了 4000 多人的商人武装。 在双十节这天发动叛乱。 孙中山只得回师平叛。 4、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国共合作以后,南方的局势并不稳定,孙中山在广州的大元帅府面临严峻威胁。 北洋军阀直系和奉系结成联盟,企图向南进攻;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和南部的邓本 殷准备随时进攻广州。同时,广州政府内部各派军事势力矛盾尖锐。总体上,当时 广州的局势比较乱。 (粤军有 3 万多人,由李济深、许崇智、李福林分别控制,互相 有矛盾;还有盘踞在广州的桂、滇、湘等省的军队) 1925 年 2 月,广州政府组织了第一次东征,分为左路(滇军杨希闵) 、中路(桂 军刘震寰) 、右路(许崇智粤军及黄埔学生军) ,东征的对象是陈炯明。就在东征军 接连取得胜利时,杨希闵和刘震寰却在广州发动了叛乱。他们还勾结云南的唐继尧, 来一个里应外合。1925 年 5 月,汪精卫、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朱培德以及加 伦将军在汕头开会,决定回师平叛,打垮了杨希闵和刘震寰。 1925 年 6 月,国民党中央决定改组大元帅府,成立国民政府,7 月 1 日,国民政 府在广州正式成立。 1925 年 9 月,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二次东征,彻底打垮了陈炯明。 1925 年 11 月,国民政府又发动了南讨邓本殷的战役。邓本殷是陈炯明的第 6 支 队司令兼琼崖善后处长。盘踞高州四县、雷州两县、钦廉四县、阳江两县和罗定南 部、琼崖全岛,辖地几及广东全省的二分之一。成立指挥部并亲任总指挥,并于 1923 年 8 月通电全国,宣布自治。1924 年秋,邓从北京政权那里买了大批军火,企图颠覆广 东革命政府。 讨伐邓本殷的军队在朱培德、陈铭枢的率领下,一直打到海南岛,邓本殷逃到越 南去了。至此,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肃清了。 关于广东国民政府(1925 年 7 月成立) : 国民政府采取委员制,实行集体领导。 胡汉民、廖仲恺、程潜、谭延]、汪兆铭(精卫) 、孙科、古应芬、林森、朱培 德、许崇智、伍朝枢、徐谦、于右任、张继、戴季陶、张静江等 16 人为委员。 汪精卫、胡汉民、谭延]、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席。 国民政府聘请鲍罗廷为顾问。 国民政府实行军政、行政、财政统一。 在军政方面,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由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 谭延]、许崇智、蒋介石 8 人组成,汪精卫、谭延]、蒋介石为常委。 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国民政府统辖的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第一军军长蒋介石(称“党军” ,由黄埔学生军和粤军第四师组成) ;20 第二军军长谭延](原建国湘军) ;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原滇军) ;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原粤军) ;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原广东警察部队) 到北伐战争前,又成立了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它们是: 第六军军长程潜(原湘军) ;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桂军)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正在湖南,与吴佩孚部叶开鑫打仗) 。三、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1、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局面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社会一支反动的武装政治集团, 它是由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 的。如果从 1895 年“新建陆军”算起,到 1928 年北洋军阀垮台,有 33 年。在北洋 军阀统治中国的 17 年中,北京政府更换了 13 任总统,46 届内阁。袁世凯死后,北 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派。三派经过你死我活的斗争,轮流控制北京政权 (1916 年至 1920 年是皖系;1920 年至 1924 年是直系;1924 年至 1928 年是奉系) 。 1924 年 10 月,直系军阀冯玉祥因对曹锟、吴佩孚不满,发动“北京政变” ,结 果奉系势力控制北京政权, 孙中山也受邀请北上, 但不幸于 1925 年 3 月于北京病逝。 以后,直、奉之间以及各系内部一直混战不断。 北伐战争前,皖系军阀的势力已经衰落,直系内部也发生分化,直系实力派是吴 佩孚和孙传芳,北京政权则由张作霖控制。张作霖集团控制着东三省、山东和京津 地区,拥有兵力约 35 万人。吴佩孚集团控制湖北、河南两省以及直隶、陕西一部, 拥有兵力约 20 万人。孙传芳占据东南地区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上海, 也有军队 20 万人。 2、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加剧。1922 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 , 使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统 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十分恐惧。1926 年,在帝国 主义的撮合下,直奉达成谅解,联合“反赤” ,并且会同东南五省的军阀孙传芳和西 南军阀围攻广东革命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只有先发制人,才能粉碎 直奉军阀的联合进攻。 3、北伐战争条件的成熟 ①军阀反动统治,使中国处于分裂、战乱和民不聊生的状态,全国人民要求结束 军阀统治; ②北伐是孙中山的夙愿,是落实新三民主义的要求,也是国民革命的要求。孙中 山曾两次发动北伐; ③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革 命军队的扩充,军事训练的加强,为北伐准备了政治条件、军事条件和后方基地; ④工农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湖南、广东农民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 政治骨干;五册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这些运动使南方工农 群众的思想觉悟程度不断提高。 ⑤苏联政府对国民革命的援助:1924 年至 1927 年间,苏联陆续派往华南援助中 国革命的各级顾问和工作人员最多时约有二三百人。21 军械物资:1924 年,输送苏式步枪 8000 只(全部配有刺刀),子弹 400 万发;1925 年,提供军火总值达 56.4 万卢布;1926 年,运送口造来福枪 4000 支,子弹 400 万发, 军刀 1000 把,苏造来福枪 1.4 万支,子弹 800 万发,机关枪 90 挺,弹袋 4000 个, 人炮 24 门,炮弹 1000 枚。 财政经费:1925 年,一次性拨交黄埔军校 10 万卢布,作为学校维持费;同年,一 次性拨交少、州革命政府 45 万卢布,用于编练黄埔新军;同年,苏联政府通知加伦将 军(军事总顾问),只要黄埔军校提出具体的预算数字,苏联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继续拨给经费。1924 年至 1927 年,苏联总计拨给黄埔军校办学经费 20 多万卢布。 4、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 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援湘作战: 1926 年 4 月 19 日,湘军师长叶开鑫在吴佩孚支持下纠合鄂军等攻击主持湘政的 唐生智,唐部败退衡阳一线固守,一再请求广西李宗仁和广州国民政府火速救援。 李宗仁即命第七军第八旅先期北上人湘增援唐部,其本人随即东去广州与国民政府 要员磋商北伐事宜。广州国民党中央决定调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入湘援唐,并任命唐 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前敌总指挥,兼理湖南省政,与此同时,李济深等 在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伦将军的帮助下,拟出了北伐作战计划。决定利用敌人矛盾、 集中兵力将吴、孙、张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决定北伐的第一步讨伐吴 佩孚,以第四、七、八军及第一、二师攻打两湖地区,消灭吴在南方的势力,令第 二、三、六军监视江西孙传芳部,第一军担负警戒福建之敌,以保证主力夺取两湖; 第二步再打击孙传芳,消灭其在赣、浙、闽、皖及沪宁等地区的势力;最后全力铲 除张作霖的势力统一全国。 6 月 5 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迅行出师北伐案》 ,同 日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7 月 6 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表《出师北伐宣言》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举行 ,7 北伐誓师大会,正式出师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兵力 10 万人。 第一阶段(头四个月) :1926 年 7 月北伐军在“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战歌声中 由广东挥师北上,北伐主力第二、三、四、六军按照既定的战略,首先进军湖南、 湖北,战事主要在衡山、长沙、汨罗江、岳阳、汀泗桥、贺胜桥及武汉等地进行, 10 月 10 日克武昌,3 个月歼灭吴佩孚在两湖的兵力 10 多万人,克复湘、鄂两省。 第二阶段(三个月) :北伐军于 9 月上旬开辟江西、福建战场,战斗主要在赣南、 赣西北、南得路、南昌、永定、泉州等地展开,11 月 9 日克南昌,12 月 8 日占福州, 3 个多月消灭孙传芳兵力 10 万多人,收复赣、闽两省。 第三阶段(三个月) :1927 年初,经整编扩编的北伐各军趁孙传芳部署未完,分 兵东进浙、皖、苏三省,3 月 21 日占上海,两天后克南京。 北伐军伤亡最大的是江西战场,伤亡一万五千多人。四、武汉国民政府与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斗争1、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迁都之争” 1926 年 11 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往武汉国民党中央委员 和国民政府委员分两批北上。第一批委员到武汉后,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 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 代行最高职权。 联席会议的构成情况:主席是徐 , 谦,顾问是鲍罗廷,成员有孙科、陈友仁、宋子文、宋庆龄、邓演达、吴玉章、唐 生智、董必武等。――左派占了优势。 当第二批委员北上经过南昌准备前往武汉时,却被蒋介石阻留了(包括代理党主22 席张静江、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 。蒋在南昌召集所谓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作 出国民政府“暂驻南昌”的决定。于是引起了“迁都之争” 。――在国民政府迁都武 汉还是暂驻南昌的问题上,武汉方面与蒋介石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迁都之争”是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的信号。北伐开始之时,中国共产党与蒋介 石保持着合作局面。此时的蒋介石独揽了党政军的大权。他不仅担任着国民党中常 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军委会主席等要职,而且还是国民革命军总司 令。一时形成了“蒋所在地,就是国民党中央所在地,国民政府所在地;蒋就是国 民党,蒋就是国民政府”的局面。国民党内对蒋介石独揽大权表现出强烈不满。北 伐军攻占长沙以后,中共中央试图对蒋介石加以限制,于是搞起了大规模的“迎汪 复职”运动,提出“提高党权,限制个人独裁”的口号。蒋介石权力看到军事在唐 生智手里,民众在共产党手里,便公开分裂。 随后,武汉方面召开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蒋介石军事 独裁的决议,在实际上解除了蒋的中常会主席、军委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 的职务,限制了他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权。还通过了《统一革命势力案》 ,彻底 否定了蒋介石的 《整理党务案》 提出召开国共两党联席会议, , “共同担负政治责任” , 邀请中共方面参加国民政府。蒋介石在南昌则公开反对共产党和武汉国民政府。 北伐军打到上海以后,蒋介石从南昌到上海,蒋途经各地,倒毁各地国民党党部 和工会,不久,便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在整个大革命时期,一直存在着右派分裂统一战线的活动。新右派的出现,主要 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人物必然要表现出不同 的政治倾向。蒋介石背叛革命,还有个人权力膨胀和不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 因素。 蒋介石在南昌时,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虞洽卿便去见他,虞代表江浙财团答应给 蒋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所以蒋到上海后,他们立即给了蒋 1000 万(北伐军的全 部费用是 200 万) 。 2、国民党右派分裂统一战线的史实 国民党内一向有左、右派之分。国共合作以后,衡量左、右派的标准是:是赞成 还是反对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①党团之争: 1924 年 6 月,邓泽如、张继、谢持 3 人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名义,向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劫共产党案” ,指控社会主义青年团仍然开展团的活动,是 “违反党义,破坏党德”的行为。右派分子的提案经国民党中央讨论没有获得通过, 这就是所谓的“党团之争” 。 实际上,国民党一些元老级的人物如冯自由、邓泽如、林直勉、黄季陆、张继、 谢持、林森等是反对国共合作的,他们不断致函或上书孙中山,都遭到孙中山的严 厉指责。 国民党的领导人和老党员如胡汉民、汪精卫、徐谦、叶楚伧、蒋介石等, 只是服 从孙中山的领袖权威。他们是极不情愿、极其勉强地表示与共产党合作。 ②戴季陶主义: 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内一直涌动的反共暗流终于浮现出来。戴季陶主义就是 右派反共的理论形态。 1925 年 5-6 月间,戴季陶连续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 、 国国民党》等文章,鼓吹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具有绝对领导地位,从理 论上反对唯物史观, 指责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是一种“寄生政策” ,是借国民党的躯23 壳发展自己。 戴季陶主义出笼后,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肖楚女、毛泽东等人发表文章,严 词批驳戴季陶主义。由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坚决斗争,戴季陶主义声名狼 藉:在广州、北京、武汉等地,戴的小册子被焚烧达数万册,10 月,国民党中执委发表训 令,要求党员凡关于党的主义与政策的根本原则言论,非经党部议决不能发表。 ③西山会议派: 1925 年 11 月,邹鲁、张继等 11 名国民党老右派中央执、监委员聚集于北京西山 碧云寺孙中山灵前,盗用国民党中央名义,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一 系列宣言、议案和通电,公开打出反对“三大政策”的旗号,决定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 党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委中的共产党员,解除鲍罗廷的顾问职务,开除汪精卫(当时 被视为左派)的党籍六个月和中执委职务,并决定取消国民党的政治委员会,形成了 “西 山会议派” 。12 月,他们在上海成立伪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公开与广州中央对立。翌年 3 月,又在沪召开所谓国民党“二大” ,成立第二届中央执、监委员会。 1926 年 1 月,国民党“二大”谴责了西山会议派的分裂行径,并给予邹鲁、谢持 等骨干分子严厉的组织处分。 ④“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反革命阴谋事件。 《整理党务案》是蒋介石在国 民党二届二次全会上炮制的反共提案。 孙中山的逝世,使国民党失去了政治重心,蒋介石一方面不得不借重苏俄代表和 共产党人的力量打击元老派,排挤汪精卫,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共产党。也就是后来 蒋介石所说的: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反革命(老右派) ;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在 1926 年 1 月国民党二大上,形成了汪精卫主党、政,蒋介石主军事的政治格局,苏 俄顾问鲍罗廷也一时成为广东的政治重心。蒋介石急于发动北伐,以便乘机夺取国 民革命的最高权力,但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却反对立即北伐的主张,蒋介石 与季山嘉和汪精卫的矛盾加剧。于是他阴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以“中山舰”有异常举动为藉口( “露械升火,亘一昼 夜”,1926 年 3 月 20 日凌晨突然调动军队包围苏联顾问住宅、苏联领事馆和汪精卫 ) 住宅。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械,逮捕海军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扣押第一军和黄 埔军校内的共产党员,宣布全城戒严。 蒋介石阴谋发动中山舰事件的目的,一个是打击苏联军事顾问季山嘉,因为他为 人“专横” ,并且对蒋氏“若甚疑惧”且“语多讽刺” ;二是排挤汪精卫,汪是国民 党中常委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民政府主席,廖仲恺遇刺后又兼了黄博军校的 党代表;三是试探共产党。 事后,蒋介石主动向国民党中央递交了一份检讨,并再三声明: “三月二十日的事 件,完全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 ”还诬蔑说,一切都是汪精卫在黄埔军校挑拨 国共关系的结果。使得汪精卫称病出走欧洲。 “三?二 0 事件”的爆发,是蒋介石玩弄阴谋铤而走险的结果。由于当时各种政 治力量的交织和苏俄顾问团的退让妥协,使蒋介石夺权限共的阴谋得逞。这个事件 蒋介石的三个目的都达到了。――赶走了季山嘉(遣返回国),逼跑了汪精卫(赴法治 病),第一军与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约二百五十余名都被迫退出。 1926 年 5 月,国民党二届二次全会召开,蒋介石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整理 。 党务案》规定中共党人不得怀疑或批评三民主义,中共党人在高级党部担任执行委 员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不得担任中央机关部长,实际上对中共党人在国民党内 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限制。蒋介石甚至要求共产党人交出党员名单,放弃党24 籍。当时鲍罗廷不在广州,苏联考察团团长布勃诺夫主张对蒋介石退让,蒋介石的 反共谋划又一次得逞了。在二届二次全会上,蒋介石独揽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 权。 3、武汉国民政府前期反蒋与北伐 前期的武汉国民政府是进步的,主要表现在: ①武汉国民党中央下令开除蒋介石党籍,召开声势浩大的声讨大会,军事上准备 东征讨蒋。 ②继续实行扶助农工政策。两湖地区农民打倒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十分高涨。武 汉工人纠察队有 5000 多人,3000 多支枪,两湖地区工会会员七百多万。 ③无条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④在军事上继续北伐,唐生智、朱培德、程潜、张发奎各部队七万人,进军河南, 打垮八万奉军,北伐军伤亡二千七百多人,与冯玉祥会师郑州。 4、汪精卫集团分共 “四?一二”政变以后,武汉国民政府形势日益危机。从 1927 年 5 月起,汪精 卫集团逐渐走向反动。 汪精卫是在蒋介石决心反共“清党”之时,共产党企图“以汪制蒋”把他迎回来 的。汪精卫到上海时就与蒋介石讨论了分共问题,对于分共汪精卫是同意的,只是 用什么方式分共与蒋有分歧。汪精卫之所以来武汉,是出于能否恢复他的权力的考 虑。汪精卫集团分共的主要原因: ①武汉国民政府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汪本来就有在适当 的时候和共产党“分家”的打算,特别是受到徐谦、顾孟余、谭延]、陈公博的影 响,日益右倾。 ②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人和以唐生智为首的军事势力, 本质上只是与蒋介 石分庭抗礼的集合体。当遇到经济封锁、财政危机时,便各自盘算。 ③军队不稳。工农运动高涨并威胁到反动军人利益时,汪精卫等便决心以反共来 换取反动军人的支持。 (驻宜昌的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叛变;35 军 33 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区参谋长是什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