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而不得往生 阿耐 txt 往生不求而得

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其它关键字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08 第三个生日愿望
  08 第三个生日愿望。a97da629b098b75c294dff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cea9109507cacd8e2f2aef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初二上半学期一开始,就多了一个生理卫生课。。847cc55b7032108eee6dd897f3bca8  在一个专门的阶梯教室上,周子知红着脸进去,青着脸出来。周子知的生日,晚上爸爸给准备了一个大蛋糕,上面插了十三根蜡烛。吹完蜡烛许三个愿望,周子知双手合十,闭着眼睛轻声说:“我要一直和爸爸在一起,我要爸爸一直喜欢我。”第三个愿望那里顿了顿没有说出来,便一口气吹灭了蜡烛。房间陷入了彻底的黑暗。。01f78be6f7cad026《》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从小到大,许的愿从来不说出来。周重听了他的愿望,在黑暗中对他说:“爸爸会实现你的愿望。”。f57a2f557b098c43f11ab969efe1504b《》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沉默。。82f2b308c3bce05f52a《》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突然,周重感觉到嘴角上有一个潮软微凉的触碰,那个轻柔的触碰转移,来到他的鼻尖正下方。两股急促的呼吸混到了一起,纠缠。。2ca65f58e35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重的一只手轻轻地按在了周子知的后脑上。“啪”地一声,周子知反手打开了灯,房间内豁然明亮。周重见不得光,条件反射地闭上眼睛。。263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离开他的唇,想要再吻上去的时候,周重把他推开。。f8c1f23d6a8d8d7904fc  周子知咫尺之遥地望着周重波澜无惊一潭平静的深眸,微微地一笑。周子知并不是第一次去亲他的爸爸,他对喜欢的人总是亲亲搂搂。而周重回应他的,从来都是深情的纵容。  生理卫生课的时候大家碍于面子,从来没人正经八百地去听。周子知和余诺坐在教室的最后边,周子知恹恹地对她说:“我好像怪怪的。”。4e0cb6《》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你向来怪。”余诺合上书,“不过这回又怎么了?”。eefc9e10ebdc4ad  “我觉得自己特别……脏。”周子知说话声音不大不小,正好旁边趴在假寐的狐狸听到了,侧过头了向他眯起了眼睛,表示要仔细听一听。。1905ae《》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指指黑板上放的幻灯片问他:“这种问题?”。b0b183c207f46f0cca7dc63b2604  周子知点点头。。060ad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笑笑说:“这没什么,不过是欲望而已。”。fca5fd53d  周子知扑上去膜拜,“包容万般的活菩萨啊!”但心里更堵了,想如果我把那些事都对你说了,你就不会这么讲了。不过是欲望而已。。96ea64f3a1《》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狐狸“切”了一声表示无聊,扭过头去接着睡了。。d18f655c3fce66ca401d5f38b48c  之后几天周子知见到周重就会觉得特别别扭。。96ea64f3a1aa2fd00c72faacf0cb8ac9  每晚周重送牛奶进他的卧室,周子知都希望他能够留下。关上他床头的灯,跪在他的面前,亲吻他。。63dc7edb8269faf0ba7491d4《》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就连梦里都会梦见,他的爸爸用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他的腰肢,亲吻他的胸脯,用大腿在他身下摩擦。他怀念那种被紧紧包裹的触感,无法自已地觉得恐惧。。f5a  他需要有人来拯救他,他常常站在周重的门前,把手放在木质的门板上,一站就是半夜。  最终他还是决定和余诺讲讲,这个丫头从小就人小鬼大,什么都心里明白。这么多年的朋友,就算被鄙视了,应当也不会去大肆宣扬。。3a066bda8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以请她吃冰棍儿为由,拉着她逃了下午的课。在空无一人的花园里闲逛,扯了朵玫瑰的红色花瓣,放在嘴边轻轻地嚼。余诺看他白净的脸上嵌着一片红色的花瓣,觉得好看极了。  周子知终于说:“余诺,我常常有种冲动,你说这没什么,但我幻想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说出来并没有需要太大的勇气,余诺侧耳聆听。。a13cf5eaa496d51fea6406  她仔细想了想,才说:“这也没什么,青春期就是会有很多冲动,毕竟你依赖了他这么多年。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小孩子都会有,等长大一些,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好了。”  “那我要是长不大,遇不到呢?”。44f683a841《》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你总会长大,也会遇到。”余诺说的这句话让周子知觉得似曾相识。。0efe32849d  他又问:“那我就喜欢爸爸了,行不行?”。57《》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笑了,“我可不知道。”总是覆着一层薄冰的脸消融成淡红,“不过你可以喜欢我试试。”  “你是说……交往?”。9ad6aaed513b73148b7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恩,交往。”。9a1158154dfa42caddbd0694a4《》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又扯下一片玫瑰花瓣,笑着说,“好啊。”。60eeb576a8fd4c9ec  两人很快出双入对,对于身边人的质问,他们也是默认。周子知马上就告诉周重了,“我和余诺在交往。”。6faa8fc96619《》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正在整理课件的周重手一抖,从胸前掏出烟和打火机,“锵”地一下,没有打燃火。又是一下,火星四溅。周重吸上了烟,才又抬头去看周子知,说:“也好,不过不要太分心。”  周子知用眼神一寸寸地逼视他,“真的没关系吗?”。59c16be975a9bb  周重说:“没关系,你喜欢就行。”。《》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梦里,周重以无比冰冷的姿态,背对着他站着。他的手脚被束缚,成柱的冰水从他头上浇了下来。周子知小声讨饶:“爸爸,我冷。”而周重只是笔直地离开。过一会儿余诺出现了,周子知让她帮他把手上的绳子解开。余诺试了试,摇摇头说:“不是我系的,我可解不开。”又说:“我帮不了你,你一直都知道。”。94f6d7e04a4db9《》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那我该怎么办,我该去求爸爸吗?。287e03db1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在梦中哭了。。beb22fb694d513edcf553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突然惊醒的时候,身下已经变得坚硬火烫。他把自己剥个精光,自己去碰,而无法得到解脱。  他起身,推开了父亲的门。。d296c101daa88a51《》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站在窗前抽烟的周重看到周子知片缕不挂,身下充血,眼角挂着泪痕。。c  他关上灯,拿床上的薄被把他整个人都裹住,扔到了床上。自己也钻到了被子里。一片漆黑,近距离紧紧贴合。周重急促干热的呼吸危险地打在周子知的脖窝里,他用力地嗅,又用力地拿自己呼出的气将他清洗。。61b4a64becb037d9719ad8《》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满鼻腔爸爸的味道,让他无法呼吸。他感觉到爸爸的身体摩擦着他暴露的皮肤,他自己也蠕动着身体,想要解渴。下身被周重攥住。周子知满足地“嗯……”了一声。而他的手也找到了爸爸的。他轻轻地握上,那里早已粗硬。周子知皱紧了眉,想要说:爸爸,你看,你都这样了……  周重阻止了他的抚摸,而是更剧烈地用手安抚他,把下巴放在周子知的肩膀上,弓着身子粗重地喘息。。a4ff3fdb077ca70bbd5d66《》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的身体弹跳着到达顶峰,汁液喷洒到周重的身上,一片粘滑。。07cdfd23373b  在爸爸的怀里,周子知才又睡着了,终于不再有梦,不再醒。。289dffde  中午的时候周子知在操场上找到了狐狸,他果真又在不要命地跑步。扔给他一瓶水,狐狸接住,在阳光下臭屁地向他咧咧嘴,但也灿烂异常。。812b《》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两人一块儿坐在树荫里喝水,狐狸问他:“你和余诺在交往?”。48ab2f9b45957ab5  周子知点点头说:“恩。”。85fc37b18c570974《》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狐狸说:“怪不得你最近总是那么怪。”。ccc0《》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很怪吗?”。b056ebe2da9acfe4fb《》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很怪。”。0efef53049ddc4a4b0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沉默了一会儿,狐狸又问:“你还觉得自己脏吗?”。a0a080f42e6f13b3a2df133f07  周子知继续点头说:“恩,很脏。”又对狐狸说:“你是我觉得唯一干净的东西。”  狐狸冲他笑笑,又回到操场中间跑了起来。周子知坐在操场边上看他跑步,余诺站在走廊的窗前看操场上的他们,轻笑说:“不对劲儿。”。8d6dc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晚上周子知邀请余诺来家里玩儿。两人住在一个小区,从小学就经常一起回家同路。余诺想了想就答应了。。76dc611d6ebaafc66ccdb5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拿钥匙开了门,周子知说了声:“我回来了。”。c8fbbc86abe8bd6a5eb6a3b4d04113  周爸正在做饭,拿着铲子出门迎接,看到余诺,对她笑了笑,“欢迎来玩儿。”  余诺叫了声:“叔叔。”换上了拖鞋。周子知帮她把鞋收在鞋柜里,迅速地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ef4e3b775c934dadaf3d51f《》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强忍着躲开的冲动,被周子知亲上了。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周重笑笑。  三人比较沉闷地吃完晚饭,周子知把余诺带到房间里,关上了门。。4daa3db355ef2b  余诺眯着眼对他说:“你可真不对劲儿。”。e0《》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探手,“你看吧。”两人沉默了许久,周子知突然说:“谢谢你。”  余诺摇头说:“没什么,真对不起。我以为也就只有我还可以帮帮你,结果好像又把你往火坑里推得更深了。”。6a10bbd480e4caf73ae045《》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问:“你说什么?”。37bc2f75bf1bcfe8《》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笑,“没什么。”。ea8ae0be8b《》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那……”。ddbe896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余诺说:“恩。”。df877fdaa540ea《》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两人从来默契。。6e6b《》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这些日子来出奇的诡异。不但取消了对班内班外各路美色的种种调戏,还开始好好上起了课,课上也不捣乱了,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不再搞怪。代表学校参加了个数学比赛,还拿了个大奖回来。。d516bd9b7b458a6ebdeb92《》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回家给爸爸炫耀,周重拍拍他的脑袋说:“好孩子。”。94c7bb58efc3b  得到这个夸奖,周子知觉得非常满足。。e5841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狐狸调侃他,问他最近怎么变了这么多。。85fc《》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说:“我只想当爸爸的好孩子。”。9fd8《》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一旁的余诺摇了摇头。。ba2fd310dcaa《》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子知终于学会了自己解决欲望,就没有再去劳烦过爸爸。。d4357324  初三有一天晚上,周子知去余诺家补习语文。打电话给爸爸说晚上不回来了。电话那头儿周重“恩”了一声,便挂了。。f57a2f557b098c43f11ab969《》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跟余诺家客房睡不着,周子知就又半夜跑了回去。。705f8607efbfca35  但回家以后,发现爸爸并不在家。。fa3a3c407f《》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他把每个房间都找了一遍,最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抱着双腿,哭了一整夜。  白天的时候周重回来,周子知跳起来质问他:“爸爸,你答应过我的!”  周重揉了揉眼眶,“我答应过你什么?”。fec8《》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你答应过我,不会和别人在一起!”。cbb6a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重叹了一口气,“可是,你已经……”。2823《》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我怎么,跟你怎样有什么关系!”。26657d5f《》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重竟然笑笑,“你是说,你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而我就不可以吗?”  周子知说:“你有喜欢的人了?”。99c5e07b4d《》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周重走上前来,把周子知搂在怀里。周子知的个子已经超过了他的肩,还是矮上许多。轻而易举地就被紧紧地搂住,他没有挣扎,温顺地将头伏在周重的脖侧。。eb8f757ae  周重也将头埋了下来,第一次以一种可以说得上是痛苦的苦涩音调说:“子知,我已经累了,我已经太累了。对不起,有的承诺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适可而止吧,不然我的这里……”将手从两人胸前插了进去,退开一点,一下一下地指点着周子知的胸口,“我的这里,就要衰竭了。”  。dc79d135ba18e《》 @ Copyright of 晋江原创网 @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猜猜周小朋友的第三个愿望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我一直在想,周爸要憋出毛病来了……咯,我今天不太对劲儿……本来的确想写周子知和狐狸好来着,可写着写着就觉得,不想玷污小狐狸啊~果真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小朋友越来越不可爱了……河蟹可真严厉,一丝,不挂都不让写把喜欢的部分留到明天写,我去看球了……意大利啊,别虐我别虐我别虐我……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读点击: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返回顶部
第8章 08 第三个生日愿望
作 者 推 文
更多动态>>
地雷(100点)
手榴弹(地雷×5)
火箭炮(地雷×10)
浅水炸弹(地雷×50)
深水鱼雷(地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强烈推荐----《我们回家吧》2
“你真是的!人力何济於事?你只须跨步进笼,全仗机力,不费你半点儿力气,便容易上升出去了!”
“话虽如此,开这矿时,总要费尽很多力量,花费千万资本,才能这样容易升降吧?”
“那当然!当日为挖这个笼口,那种艰难辛苦,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这样看来,百丈深坑,是别人费了心机、用了资本,我们才能如此容易出此深坑。这如同西方极乐世界及佛号,是阿弥陀佛弘发四十八愿,经兆载永劫苦修苦行所成就,以利他而自致成佛,此乃佛与佛才能究竟的!权位菩萨都不能全知,况乎我们凡夫怎能妄生臆断呢?如果我们能深生信心,即以凡夫心契合佛心,就能如此容易的往生”。
说完之后,这位工头与旁听的矿工,对于念佛成佛法门都发生信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并加入莲社。
再一次是李居士本人在广州,遇到一位掮着布沿街叫卖的大汉,看到李居士就抱怨表示他从远地来,布又便宜,却喊了一天也没人买,天都黑了还饿着肚子。李居士心中忽有所感,按大汉的售价二十元通通买下。大汉问他要送到哪里?李居士请他再沿路喊着“白送布匹,来的不论何人,各给一丈!”
大汉收了钱,虽感迟疑但仍往街心走去,并高声喊叫免费送布。李居士则跟在后面要看个究竟。大汉先向一家店口站着的中年妇人,客气地表示免费送布,没想到妇人却冷眼望向大汉一下,摇着手连说不要,并走进屋子,把门砰一声关上。大汉接着向一位迎面而来的女孩,也一样喊着要送她布,女孩见这大汉服装不整,说话莽撞,心中害怕掉头跑走。大汉又急又气,竟然走完了一条街,一尺布也送不出去,只好哭丧着脸又走回来,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居士笑着说要和他一块儿去送布,于是一路上就帮着喊。大家听见李居士的声音,知道不是布贩子,就有很多人来要布,并且在接了布之后,仍存着一付迟疑的神情,看得大汉笑歪了。不多久布就送完了,迟到的人都口出怨言,内中一位妇人还苦求表示家穷,却没有得到赠送。大汉一眼认出这妇人,不禁冒火骂她刚才摆手关门,叫他凉在街上!妇人回答“当时我怎么知道你是说真话?”也一肚子气,摇着头“罢了!罢了!只怪你不肯信人,所以然才没有份”。
李居士看了这一幕趣剧,在夜深的归途中,念着经文“信为手,入宝山自在能取;无信,不能取”。又《智度论》云“有信清净,能入佛法;无信,不能入”,感觉到这个“信”字,岂同等闲!
我们自无始以来,从未能了脱生死,就像矿坑的四面陡峭自己毫无容足之地。过去我们也值遇无量诸佛,可惜我们也都未能依诸佛之教示,而于当时成就往生。今天,我们幸能听闻到,阿弥陀佛起于大悲心,已代我们成就得以往生且必定成佛的名号,无条件送给我们信受,就像我们只管上了吊笼,一举头顷,主涌直入极乐无为的涅槃净土。这个“信”,是无一自力的计度,全仗佛力的深信,不是等闲的泛泛之信。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二:真实的信心
台北土城的承天禅寺,每年选编一辑《净土文选》,提供了很多净土法门的修习方式,各人可随自己的心性趣向选择,同以念佛故而归返净土。
今年出版的第三辑,於接奉后,即迫不及待的拜读。其中一篇署名“自鸣钟”所写的《在烦恼中安住》,读后有如见到老友。他在文中表示:在早年刚学佛时,每每钦仰高僧的嘉言懿行,提醒自己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想:佛道虽然遥远,只要依教奉行,终究有达成的一天。但,随着年岁增长,对于较有感性的他,虽然试着依师长的教诫,要断除贪瞋痴,压制那颗“跃动的心灵”,却是愈想降伏,它的反弹愈大。每当贪念心起,赶紧提起佛号,希望“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结果反而“欲火焚身”,身心俱疲。这样的方式奋斗十多年,不但修行一点也没长进,反倒是苦恼日增,那种冲突、矛盾,有如被撕裂的感觉。
后来读到日本净土真宗的弟子唯圆房,请问他的师父亲鸾圣人:为什么虽然念佛,但却没有那种令人天涌地舞的欢喜涌出来?甚且也未曾有急于往生净土的念头?不知怎么办才好!亲鸾圣人回答,他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疑问,然而仔细地想:应高兴而高兴不起来,就是自己的烦恼重,所以然说我们是“烦恼凡夫”啊!而阿弥陀佛的大悲誓愿,就是为救度我们这些凡夫而发的,我们确信佛的大悲愿,一经信受,就一定能往生了。
另一则是:有人问法然上人(亲鸾圣人的师父)“念佛时想睡觉,以致无法专心修行,这个毛病该怎么样除去?”法然回答:“醒着时念佛就好了!”他又进一步说“边疑边念佛,就得往生”。
这两则典故,使“自鸣钟”突破观念,知道佛的大悲本愿名号,本来就是要救度像他这样的凡夫嘛!往后想哭就哭,该笑就笑;对周遭的人事感到忧悲苦恼,就让它自然流露。于是“在烦恼中安住,只要记得念佛就好”。
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为众生特别开辟的方便中最方便法门,以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能蒙佛救度。众生只要信心开发,在此信受的一念之间,就到了名号所具足的一切功德,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不久前,遇到一位经营西餐厅的女主人,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谈话中我们谈到饲养宠物的问题。有人深爱宠物,在报上也曾报导有外国老妇人,在临终的最后一口气,还惦念她的爱狗爱猫,甚至有人还指定将遗产给宠物。当时我请教她:这些外国人如果她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们在临终前还这么惦念宠物,如果死后,她的心念是随宠物而去呢?或随上帝耶稣而去?上帝是如何救度她呢?这位女主人反而对于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觉得讶异,她表示:只要这些老妇人是真正的基督徒,她们死后,不管临终在想狗或猫,或其他的什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到上帝那里的。
我听了不禁拍案叫好!对的!宗教是以信仰做中心,不是以理智做中心。想想看,当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如要到某个目的地,坐上计程车说出目的地,我们都会相信司机先生会带我们到达。对於这种凭自己力量也可以到达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相信计程车司机;却对於我们丝毫无力,能够到达的西方净土(佛境),反而不相信佛力(名号)的绝对救度吗?
最近读到亲鸾圣人解释《无量寿经》(流通分),释迦牟尼佛咐嘱弥勒菩萨的经文“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他说,当我们闻知阿弥陀佛的大悲心,以名号救度众生的本愿时,欢喜踊跃信受,在此信心开发的一念之间,必定不求而得无上功德,不知而得么大利益,不必我们怎样去计度造作,就自然而然蒙受不可思议救度往生。当我读到这种法尔自然,“不求而得”、“不知而得”,无上往生成佛的大功德时,不禁欣然而笑!这个道理非常单纯,正如我们非常关爱子女(即如阿弥陀佛为救度我,细腻地、体贴地、无条件地、不求报酬地,让我领受佛号,称念佛号即得往生的无上功德),当有一天,我们看到子女在周记簿或或作文簿上,写出他们对父母的关爱领解与感念,我们的心中就充满着暖洋洋、窝心的高兴!这就是心心相契!父母之於子女,正如佛之於我,本是相融在一起的。
以这样的领解信受,念佛成佛当然是法尔自然了!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三:自力与他力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佛,以成佛所证得的真正生命本质,也就是般若智慧、真如自性(此有别於我们现用之身心所具的意识),向我们说出众生本具与他同等的真正生命本质,同具清净的智慧光明佛性,与无量无边的功德法身;要我们能豁破无明,了脱生死的系缚,归还净土,不要再依恋於目前的娑婆秽土。
至於如何解脱?总归不外自力与他力两种。“自力”是指由自己的精进,以戒定慧断贪瞋痴,开发自性的光明,进而成佛。“他力”是指随顺诸佛如来所弘发的愿力,归返净土进而成佛。
按理,有他力愿拉我们一把,就可解脱生死轮回,享有自发的安乐,应该是求之不得而赶快领受的;只因我们自无始以来的无明,累积坚固的执著,故而不易接受;加之在自力的精进中,会感到日益的收获与进步,所以更加坚信自力。就世间法而言,自力的精进,绝对是正确的;但就出世间法,却是要豁破无明执著,才能证入真如自性,所谓“诸法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之以世间法是无法达成出世间解脱的。尤其在末法的现在,自力修行会因一再的生死,使所学所成再退堕;过去经历了无量亿次的失败,今世就可成功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诸佛菩萨及诸祖师有鉴於此,乃以种种方便,积极劝导我们以念佛而成佛的净土法门,随顺佛力的大愿往生净土。然而佛经上就有那么多佛名,我们又未能知道他们所弘发的愿力;释尊於是为我们介绍最彻底悲心、大愿业力绝对救度的阿弥陀佛,并说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部主要净土经典。
这三部经都是说明阿弥陀佛的超世慈悲大愿,及他的极乐净土之殊胜以救度众生,用以启发我们信受佛力救度;并不是介绍如何自力修行种种造作去念佛。《阿弥陀经》是释尊“无问自说”,这已表示不是菩萨所能知能问的“难信之法”,是彰显“难信”,而不是“难行”。《无量寿经》也说“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密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在在都是敦促我们信受。《观无量寿经》虽说“定善”息虑以凝心,修定见佛;及“散善”废恶修善,但最后却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同时咐嘱阿难尊者“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足见最后目的在于引导众生念佛,为着废定散二门而说定散,使令众生舍自力执而专仗佛力救度。
我们最难突破的就是“怎么可以这么懒惰只靠佛力呢?”“自力兼他力不是更为两全其美吗!”。要知道,我们今天所要的是究竟解脱,是要“出世间法”,而不是世间法!佛号是佛成就的,不是众生创造出来的;佛既然是圆满的觉者,所成就的名号必然是圆满的珍果。念佛是领受佛圆满的果德,作为自己往生的力量。因此自己无一丝丝介入之力,才能百分之百领受名号的无上功德,往生极乐报土。如有自己之力介入,自力是生灭法,领受的果德就短少了;自力介入越多,领受果德越短少,反而往生化身之土,所谓“边地”“胎宫”,殊为可惜哉!
“自力”或“他力”,实在是很不得已而用的名词,在於厘清理念,使能清晰了解易於分辨。如能一心归命於佛的救度,哪来的自力、他力之分呢?“他力”的观念,并不是要抢夺你自力的什么,或侵占自力的什么,让你损失或否定你,而只是要你在理念上一个转变而已!这个转变,对你曾损失什么吗?但,却是让你“即得往生”,现身即入於正定之聚,临终自然而然往生报土,进而必定成佛。自力的信是从自己的脑筋发出,他力的信是从心去体会佛的大悲赐予。
上德下光法师说得好!“心念变了,一切皆变!由此才真正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解脱,什么是真正的自在。由此才真正体会到人最渴求的,其实就是解脱自在;而这一切唯有阿弥陀佛才能给我们。当我们在弥陀慈光的摄受下,终於享受到了大解脱大自在的时候,我们愉悦的心情,岂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我们岂能不永远跟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走,以使自己和一切有缘众生都能达到最彻底的解脱”。正因我们凡夫爱执著,与其执些无意义的虚妄之物而不能了脱生死;不如让我们执持名号,具真正大功德,能免於生死,必定成佛的大利,故而才有他力法门,由佛完成并回施“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给我们。
他力的信受,是深心微细去体会领解的,是用生命去信受的,并不是泛泛之信可比。此信心发起的一念,即得佛的果德,再接自力的积功累德以报答佛恩服务人群,期间不容毫发之距。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四:不是期待而是已成
最近接到一位现年三十一岁的林君来函,他表示在六年前就念佛皈依,并且开始素食,公馀就在佛教居士林作义工。有个团体活动能共同礼佛拜佛,非常高兴。
对於一个青年,在二十五岁就能这样亲近佛教,且一开始就能投入净土法门,实在是非常难得,令人赞叹。在其信中有一些话,虽是常见但值得深思,譬如“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恳求如来大慈大悲,接引我等生死众生,临终无障碍”、“愿能增长净资,以求安养之乐”。
首先,什么是“大慈大悲”呢?佛经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既然是“无缘大慈”,就表示我不必去攀缘什么,佛就要给我以乐。可是我们自问一下:我的心里还有没有担心?能不能放心地、安心地靠着他?甚至死赖着佛,表示我不必攀缘什么,你就会来救度我的!如果自己不能有这种“安心决定”,那么自己所担心的又是什么?难道担心如来佛祖说假话吗?
既然是“同体大悲”,就表示我在生死沉沦中的痛苦,有如佛他自己的痛苦,所以他要给予我拔苦。同样的,我们也自问一下,我的心里还在担心吗?担心什么?不然我怎么不敢放心、安心地靠着他,甚至死赖着他?难道担心如来佛祖说话不算话吗?
《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果我们真能深信体会,那么何须“恳求”佛的大慈大悲呢?想去“恳求”,岂不表示自己不能“安心”吗?所以必须去恳求如来要救度我、接引我了。如果自己真能深心信任佛必定的救度,那么现在就能安心决定了!怎会有“恳求临终无障碍”的忐忑不安呢?
再来谈“愿能增长净资,以求安养之乐”。
通常“净资”是表示修行善德,以作为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自古以来,诸大师告诉我们,佛号是万德,具足无上功德,印光大师甚至说佛号全部是佛的境界,只有佛与佛乃能究尽。既然如此,难道我们还在担心佛号不够力吗?所以我们必须再“增长净资”,不敢全心靠入佛号吗?
想想看:法藏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弘发四十八誓愿,经历兆载永劫不可思议的漫长时间,难行苦行、修诸功德、植众德本,为的就是要以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救度众生,最后完成所有誓愿而成佛,是一位圆满的觉者,他这种大慈大悲的胸怀,难道会像世人一样留一手,而给我们一个不圆满而“有漏”的名号及极乐世界吗?必须让众生再去增长净资然后才愿救度吗?必须去“求”安养之乐吗?
净土法门又称“莲宗”,莲花必须深沁、运心绵密、微细体会乃能闻其香味。《无量寿经》说,法藏菩萨“具足五劫,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然后才弘发超世四十八愿。然而我们可曾利用五天,好好去细读吟味《无量寿经》的每一句话吗?如果没有,哪能真正体会其字里行间所充满的对众生无尽的爱、深厚的感情呢?
真如自性的无量寿、无量安乐,是吾人及一切众生所本来具足的,但无始以来,因我们根深蒂固的迷执而不能自证本有的清净心性,反而随着我们追逐的种种虚妄心念及造作的业报,一再生死沉沦於轮回的苦海。在极为难得人身中,我们又因生命有限,瞬间消逝,无法修习其他出离生死的法门;诸佛如来无不深为痛念悲愍,於是以种种方式要救度我们。净土法门的念佛成佛,就是阿弥陀佛彻底的救度,是由他来完成我们的成佛,纳入在“南我阿弥陀佛”名号内,无条件地送给众生。我们只要完全信赖地、谦恭地去领受他这份恩德,有了这样的一个心念,在同一刹那就拥有了名号所具足的无量功德,“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也就是“南无”的真义与情怀。简言之,是阿弥陀佛已完成我们得以成为阿弥陀佛!我们不必期待,而是已成!甚至是阿弥陀佛正苦苦的求我们去领受哩!
这就如我们正饿着(生死轮回中),我们常开始去耕作种稻,往往来不及成就稻子就饿死了。阿弥陀佛悲愍於此,乃代众生去完成白米饭(佛号),无条件送给众生,我们只要去盛饭来吃就不会饿死。如果我们在碗里装入珍宝再去盛饭,以为这样才对,反而所盛的饭量不足,未能完全吃饱,因为只有饭才能解饿,珍宝是救不了的。我们在轮回中的身心是虚幻的,积功累德是“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以享领福报而不能了脱生死。佛的大悲救度,则在於先让众生能领受名号,免於生死轮回的后顾之忧,然后才去修诸功德服务社会人群。正如成就了稻米自然就会有稻草的。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五:无杂才能真信
友人周君夫妇是虔诚的佛弟子,最近周夫人参观一项文物展,无意间在佛教文物的摊位,看到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觉得非常喜欢,为之忐然心跳不已。为着多看几次,周夫人乃三次到文物展去观看,每次也都为之忐然心跳,所以然就打电话与周君商洽而将佛像请购回家。有些亲友为此告诉周君夫妇,必须找地理师看风水,将佛像放在好风水的地方;有些亲友表示必须为佛像“开光点眼”才能有灵。周君说到此,一副困扰的样子。
我说,要请阿弥陀佛帮观音菩萨“开光点眼”吗?否则凡夫怎能为菩萨开光点眼?既然佛像是您和夫人共同非常喜爱的,放在展览会场都令您们那么喜爱了,放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不也是都令您们非常喜爱吗?如此,还有什么好地理或不好地理呢?
我再向周君说“老周,请您细微地、静心地想一下:您们为观音菩萨开光点眼和不为观音菩萨开光点眼,那一种是对观音菩萨有信心与敬爱呢?请您仔细深心想一想”。他说“当然是不开光点眼,反而是对观音菩萨有深信心与敬爱了!”我说“对的!对的!无杂反而才是真信!”
上圣下苏法师对於念佛的信心,表示“真信心念佛之心,即是童真之心;童真之心即本然天真之心;本然天直之心即是毫无造作之心;毫无造作之心即是绝对无我之心;无我之心即是无有计度之心;无有计度之心即是不存求解之心;不存求解之心即是即闻即信之心;即闻即信之心即是信受奉行之心;信受奉行之心即是脱口而出“南无阿弥陀佛”之心;脱口而出“南无阿弥陀佛”之心即是整个身心彻底归投阿弥陀佛、即是佛力摄取不舍、自然牵系,即是一念永念、不念而念、念而无念,是真精进”。他又说“有人实未获信,却装出信心欢喜的样子。信心欢喜是装不出,也不能装的。希望表现自己人也具有信心欢喜者,一方面可能是虚饰心的促使给别人看,更可能是懈怠促使以欺骗自己人。未获信心者,即当严肃地承认面对这一事实,而努力追问自己疑虑之所在;多多拜读净土三经,尤其《无量寿经》;多读祖师大德信心的法语;多接触获信之善知识。再就是深心忏悔,仰求弥陀释尊之慈佑,必当获坚固金刚信心。要知道生死一事不能蒙混而得解脱!飘飘渺渺之信,似有似无之信,一遇逆缘或是痛苦,或遇他见异解之人非难质疑,就靠不住了!所以必当切切自问获信心否?安心决定否?”
对於什么才是“真信心的人”?上圣苏下苏法师认为“绝不会有我必须做到如何如何,佛才愿救度我,这样的想法。其信知佛力大慈大悲无条件救度!故在任何情况下,信心不失,以佛必不弃我自力的劣弱故。我有烦恼,有烦恼佛就不救吗?我造了恶业,佛即不再慈悲救度吗?哦!我就是这种具足烦恼的恶业凡夫;我虽是多么惭愧,对不住阿弥陀佛的救度!而也正因我是一个愚恶凡夫,所以阿弥陀佛的慈悲本愿名号,正是要救度我啊!真信心的人绝不会放纵为恶,其心必渐渐调柔,烦恼也就日渐淡薄。烦恼若和真信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烦恼本空,而信心於佛完成的佛果名号则为真,一虚一实岂可为比?那些斤斤于自己烦恼多厚,恐不得往生之人,实在是未得信心的缘故了!
得到真信心的欢喜,是怎样的一种欢喜呢?其在多数情况下,是幽静的、默默的、止息不动的;然而却是恒在的、明明现前的。你便喜悦,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悦;你不在为什么喜悦,你就是喜悦。你不想说话,你知道一切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你知道他人是无法分享这份高贵幽密的喜悦的,那为什么要说呢?你无意掩藏,只是默默无语:‘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升起在你心灵的天空,如碧天上淡淡的云,悠悠无拘、或东或西、或紧或散、似动似静、似存不存。你独自享受这份欢喜,你就忘了一切。忘了一切不就是一切现前吗?南------无------阿------弥------陀------佛。
这种喜悦有时是激越的、奔放的、捺抑不住的,它不断地涌动、涌动,你觉得非向别人说不可,非表达不可;不是显示自己,而是期望一切人皆来分享。“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连连而起,续续不断…,你是多么希望一切人等,都能听到这一宝贵的名号啊!
未获得真信的心,如同沙漠土砾,枯涩荒寂无有生机;获信之心,便被清洌淳美之甘泉透澈浸润。这泉水时而汩汩,时而奔突而出,欢欣跳跃,沿地表嬉戏蜿蜒,或时回转沉潜没入地下。丰腴滋润之地表,自然生长‘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此泉即是心灵之流,自然流满,无有过绝。此流的源头即是我弥陀慈父之大慈悲心也。虽然仍或有骄阳照临,或有燥风拂掠,然不断之泉源岂便干涸?我虽烦恼依在,其奈我真信之心何!”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六:如何是归处
同事甲君参加佛学社多年,有一次我问他:人身极为难得,是否有自信在此身之后,能免於生死轮回?他听了之后,手足失措不敢承担,唯表示现常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偶而参加助念。我说:这样您当知释迦牟尼佛咐嘱地藏菩萨,要他不可让仍在三界生死的众生,堕落地狱一天或一夜;对於已堕落或刚到地狱口的众生,只要他们能念一佛、一菩萨名号,或一句一偈的大乘经典,都要以地藏菩萨的神通力,用各种不同的方便去救拔。我们现生在世能念一佛、一菩萨名号,是否也能蒙地藏菩萨的救度?他说当然也能蒙救度!我又说:现在更进一步言,我们以亲昵的深信,领受由佛完成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并且称念名号,岂不更殊胜的能即蒙救度呢?
我再引一个实例:不久前坐计程车,听到司机先生播放以念佛方式称念“六字大明咒”的录音带,觉得甚殊胜好听,就问司机“这位师兄,您平时都称念六字大明咒修持吗?”他回答说“除了六字大明咒,我也念佛及大悲咒,参加功德会、朝山、拜忏等,平常则多做善事”。我再问“这样您对此身之后,能免於生死轮回,有自信吗?”他马上回答有自信!我说“太好了!是那一项修持让您有自信?”他想了一下说:“因为我平常都在做善事,凭此我有自信能了脱生死”。
我又说“佛经告诉我们,无始以来本已存在,看起来师兄约五十岁,就算您存在迄今已五十亿岁的五十亿次方,这个数字已难计数了,但尚犹如沧海之一粟;请问在这么久远的时间中,您认为曾出世为人有一亿亿次吗?”,他想了一下说“应该有吧!”我再问“在这一亿亿次为人的机会中,您认为是否有过一次,当时所做的善事,比起今世已做的还多?”他沉思一会然后回答“应该有的!”“那么您怎么现在还在开计程车?”我继续表示“您应该在当世就已因作了很多善事而了脱生死了!怎么现在还出世为人呢?除非您是菩萨乘愿再来!”。这位司机先生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向他说“其实您只须将理念转一下就对了!您应该是将能了脱生死的信心,建立在念佛或六字大明咒上,看哪一种您较有缘。譬如我是念佛,我将信心建立在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上,这是阿弥陀佛发愿,为救度我免於生死轮回,而代我完成我的往生,进而必定成佛的功德,将之纳入在佛号内无条件的、免费的要送给我;而我深心信受,就在信受的刹那即蒙救度,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因为佛号是佛的大悲心完成的,是不生不灭的正觉果体;信心建立在此,而不是建立在自己有生灭的身心所作的生灭事物上,所以在信受佛号的刹那,即是领受佛号无上功德的正觉果体,当下即得往生下一个刹那,则是如您所做的种种善事,去报答佛的这份深厚的恩德,并且经常念佛使信心坚固。”
司机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表示前所未闻,并已能在这一转念建立信心,我也非常高兴地向他表示“在这一念信受之时,您仍在开车,我仍坐在车内,我们并未浪费一秒钟,也未改变外在的一切,但我们内心的基础已是完全不同了”。
甲君听到此例,也深表赞同,我向甲君说“太好了!《无量寿经》所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就是这个道理。您也有信心吗?”他点头称是。接着我再问“您以后到了临终,需不需要别人来助念呢?”他说需要,我问为什么?他答“恐怕临终走偏了路,如有人助念可导正而往生”我说“您刚才表示有信心,这种真实的信心,是从得佛的救度而生,是我们在领受佛的本愿名号当下就往生了,怎么还担心临终不能往生呢?难道信心不足吗?”他说“万一临终发生事故,使自己瞋恨心发出,心念随瞋恨而去,就不能往生了。”
我向甲君说“假定以后您遇到车祸,别人让您受到重伤,临终在剧痛难忍之下,对於加害自己的人会产生瞋恨,这本是自然而然的!现在请您细想两种情况:第一,假定您在重伤剧痛难忍之下,虽然瞋恨加害之人,但您深知自己早在一念信受佛号之当下,已蒙佛救度了,所以并无担心往生之问题。第二,您强忍剧痛,知道自己必须正念,否则瞋恨心一起,佛就不能来接引往生了。这两种情况,那一种是对佛的信心较深呢?”甲君沉思片刻,表示第一种情况对佛有深信心。我说“对的!对自己的往生而言,是随顺佛的本愿名号救度,法尔自然往生,与有无助念无关。但对於前来助念的人,能因此相聚念佛乃极殊胜而感谢的。”
相较於近来有些人追逐灵奇,到底所追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究竟为什么?如何是归处?如果仍不免流转於生死,则所追逐的终究是戏论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七:由佛处得佛
最近读到《佛学问答类编》的“净土篇”,发现提出的问题竟达约一千题,可见“单单念佛”竟非易事,而“阿母叫我念佛,我就念佛”,这种三岁小孩做得到的事,八十岁老翁反而做不到,确是事实矣!
这些所提的问题中,有三项都高达数十题,主要为:
一、平时念佛要怎样修持,往生才有把握?念佛时心不能静,杂念妄想纷飞,有时似进,有时似退,无法以佛号压住贪瞋痴。二、临终病危痛苦非常,或发生意外,或妻小号哭,心神散乱,平时所念岂不前功尽失,仍然不能往生?三、为求生计,生活中无法万缘放下使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意识散开无法一心。如是,信愿行三资粮何时才能具足,才能往生?
念佛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疑虑,正显示我们以自己去努力追求,朝向一个遥远而崇高的目标前进;但由於每人根机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尤其自己是面对一种不可预知,不知效果的状态下,更是忐忑不安。虽然有些人鼓励我们,譬如游泳,能游一百公尺的就尽力游,佛会在一百公尺处接你;能游五百公尺的就游五百公尺,佛会在五百公尺处救度你;能游一千公尺的就游一千公尺…等等,自己越努力,成就往生的等级越高;也就是你越能克服上述三项的困难,就越有成就。这是很符合我们“自作自受”的认知与经验。可是我们会担心一百公尺是尽了力吗?或要五百公尺或一千公尺才对?为使成就往生更高而越心力交瘁,疑虑百生。这种努力绝对没有错,也是难能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佛“同体大悲”的悲心吗?“无缘大慈”的绝对救度吗?
记得读过法然上人与弟子的一段话。法然上人问弟子“你们往生的信心和我相同吗?”有位弟子善信答“相同”。其他弟子说“弟子的智慧怎能与师父相比呢?”在争执不下时,法然上人说“如就每个人的能力来说,当然会有不同的,智慧不同、信心不同,往生也就不同了。如每人都能信知自己能往生,都是由佛的大悲愿心所赐给的,则每人的信心就相同了”。
这就像坐船,我们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每人有高矮美丑贫富智愚之别,如要穿越大海到不再生死的彼岸,各自建造木筏木船渡海,能否到达彼岸也就不同了。佛号就像一艘坚固快捷的大轮船,不拒我们高矮美丑贫富智愚,通通免费搭载,我们只需信心欢喜踊跃登上就好了。这种“他作我受”,由阿弥陀佛完成的“弥陀号”大愿船开来了,而我们无需攀缘任何造作,就可免费搭乘,才是大慈大悲的本愿啊!在船上每人毫无差别的,都能在一举头顷到达彼岸,这也就是信心都相同的道理。
初读《无量寿经》,知道法藏菩萨弘发四十八誓愿要救度一切众生。其中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当时闻说第十八愿最为殊胜,甚感疑惑也甚不以为然。心想:中国字又不是看不懂,三者的文义类似,第十九愿有“发菩提心”又“修诸功德”,加上临终有佛及很多菩萨来迎接;而第二十愿则有“植众德本”,怎可能比第十八愿没有种种修持还差呢?后来再读到释迦牟尼佛对第十八愿的诠释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才知往生是可以“即得”的,而不是指临终,而第十八愿的殊胜,乃在于身虽在娑婆而实已入净土矣!然则我们为什么会“至心信乐”“信心欢喜”呢?啊!原来法藏菩萨早已成就了众生可以成为“阿弥陀佛”,他把这一切无条件要送给众生!所以他被尊称为“阿弥陀佛”。我们只要安心去领纳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大好消息大利益,当然会至心信乐欢喜踊跃了!“南无”是我现有的这个身心,去领受“阿弥陀佛”,所以称为“南无阿弥陀佛”。
同事谢君说得好,第十八愿是“无作意”,十九、二十愿“有作意”。诚然!“无作意”才能百分之百接纳佛的大悲心,也就是直接由佛处得佛。
&&&&&&&&&&&&&&&&&&&
待续》》》
我们回家吧
愿赋居士(二)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八:怎样得到信心
最近上慧下净法师到台北弘扬阿弥陀佛本愿名号救度众生的真义。几位台中的莲友远来听闻并与此地莲友共同欢聚畅谈蒙佛救度的欢悦与感恩。有一位林师兄,他就唐朝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释义,提供了很殊胜的领解。
善导大量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林师兄表示:“即”就是立即,“亦”就是附带可得。也就是当我们一念信受,南无(归命)于阿弥陀佛的当下刹那,就立即附带可得到,由阿弥陀佛所发愿成就回向给众生,能救得了众生、可救得了我们往生极乐佛土的名号“阿弥陀佛”(即是其行)。由于这是从阿弥陀佛领受到的不可思议所成就的无上功德名号的缘故,所以必定能往生。
这样的领解,就是完全他力,任凭由佛力大慈大悲救度的法门,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名号,使众生念佛成佛,以众生最容易做到的方式而出此生死的系缚。这种领解,乃出自於被尊为“独明佛正意”的善导大师,他所提出的二种深信:
一者,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我们的问题,常发生在自己没有去深深体会自己是无始以来就已存在,而是以自身只有百年的岁月在计度一切。如果真能想到:自己为什么无始以来迄今还在浮沉于生死苦海?难道在过去难以计数为人身的时候,从未听闻过佛法或於佛法未曾精进吗?如果有,自己为什么现在还在轮回?这就是自己没有“死尽偷心”!还不承担自己确实是生死凡夫、是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的家伙!当自己能深心的承担自己实在毫无能耐出离生死,这样才是真正的“放下”;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了,这时才会真正体会到,幸亏还有一道可获救度的法门------也就是深信阿弥陀佛弘发超世的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他的第十七愿成就了连诸佛都咨嗟称赞的名号,因此我们只须无疑无虑的领受名号,就是已乘他的愿力,定得往生矣!
大家畅谈至此的时候,一位来自台中的师姐问道“怎样得到信心?”我说,现在我提几个问题,请您回答:
第一:名号是不是由我们众生创造出来或拱出来的?(她答:不是)
第二:名号是法藏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经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的苦修苦行,於他一体成就四十八愿成佛时,由他的第十七愿同时成就名号,亦即由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是不是?(她答:是!)
第三:既然名号是由佛的大悲心所成就,佛是圆满的觉悟者,他会给我们一个不圆满的成果吗?我们说佛号具足无上功德、万德洪名,则我们在阿弥陀佛成佛的刹那,我们也已蒙救度,纳入在名号之内,我们只要有信心领受名号,在一念领受的当下刹那,就即得往生蒙获救度,您相信不相信?(她答:相信!)
第四:您现在答“相信!”,是因为我一直逼视着您,您担心不好意思说“不相信!”,只好回答说“相信”是不是?(她回答说:我是从我的内心之中,真正说出“相信!”)
我说,那您这样,就是在这个当下,就已得到信心了!不是在我们的身外另有一个“信心”让我们去追求取得的!依佛的本愿名号救度的大悲,您就是已在此当下,即得往生了!
她高兴得灿烂而笑。
我说:对了!对了!《无量寿经》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此即所谓也。接着我再补充说:如果您回去台中,或等下子您遇到某些状况,心中起疑“李某人虽然这么说,但我是真已蒙救度了吗?我又没作过多少功德,也没有修些什么,也能这么容易蒙获救度吗?”这种疑虑、猜疑,是我们凡夫飘忽劣弱的本性。阿弥陀佛在五劫的思惟中,就已通通考虑过,并完全地了解与包容。
师姐又问“那么,‘南无’是什么意义呢?”
我说“刚才我问你,你所答的‘相信’,是不是因为我逼视着您,而您担心不好意思,所以只好答相信?可是您回答表示是从内心之中,真正的说出。这个心情,就是‘南无’,即是‘归命!’”。
她又高兴地笑起来了!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回家吧之十九:他作我受无尽慈
从台北飞往嘉义的航线,新加入一家航空公司营运,为庆祝首航并争取乘客,这家航空公司对早上第一班的乘客免费优待。同事曾坐本次班机,他发现几位乘客拿到免费优待的机票,一面走向登机门,一面怀疑不安的表示这种机票有效吗?直到通过登机门到了候机室,才安心地说“果然有效!”。
在我们累积的经验与习惯上,好像没有付出千把元的台币才拿到的机票,就不能安心。所以尽管机票与登机证已拿到手了,还是疑虑不止。这种情形,联想到和我们称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一样,佛号是佛完成的,并不是我们去创设或拱出来的;佛既然是大慈大悲,送给我们的佛号会是有条件的吗?佛是圆满的觉者,偏偏就是送给我们一个不圆满的成果吗?我们在无边的岁月中,驰骋於六道轮回的苦难中,已累积了“自作自受”刚强坚固的经验,从未遇到类如上述的免费机票,无条件的要送给众生佛号,以解脱生死的系缚,同归本有的极乐净土,回复本具的佛身。
诸佛如来,同以大悲心并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免於生死极苦的职志。法藏菩萨更是弘发超世的四十八愿以救度一切众生。他的四十八愿都以“假使我能成佛,如果我不能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我就不取正觉(成佛)”,这种以先能“利他”,然后才“自利”,并且四十八愿须一体完成才能成佛的誓愿,是过去诸佛所未曾有,所以是“超世的誓愿”,他在弘发四十八愿之后,接着再以颂偈表示“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到觉”,“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从这里,除了显示“超世的大愿”之外,他要在“无量劫”不可计数的时间中,如果不能以“大施主”,来普济所有未成佛的贫苦众生,他就不成佛;并且要让他的名号超越。十方,使众生普闻。颂偈中也说“为众开法藏”,要为众生开启佛性,广施功德宝。四十八愿及颂偈,正是说明“他作我受”,由法藏菩萨以利他为中心,由他完成所有众生得以成佛的功德,以“大施主”来回施给众生受用。
在《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个大好的消息!他说法藏菩萨已成佛,号“阿弥陀佛”,并且成佛以来於今十劫的时间了!换句话说,阿弥陀佛在十劫前已完成四十八愿而成佛,众生也在他成佛的刹那,已由他成为大施主,来回施一切功德给众生,并能开启众生的佛性矣!他把兆载永劫苦修苦行所成就的一切功德,纳入名号(第十七愿所完成),免费、无条件地送给众生!
唐朝善导大师,自古以来咸认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在《往生礼赞》中,提到“弥陀本愿名号”,也就是以名号救度众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同时他阐释“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表示“‘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归命”就是众生深心地信受阿弥陀佛所发的誓愿,以大施主将其成就的成果回施给众生;而“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在十劫前成佛的刹那,同时完成的成果(行)。众生以归命的心情,深心去领受,就必得往生了!可见这句名号中,是这样的包含了“信、愿、行”,当我们深心领受时,就已具足了“信愿行”,不是我们再另有个“信愿行”去念佛。此犹如禅宗所示的,不必“头上安头”。头本来已在我的身上,不必再另外找一个头。也就是众生本具佛性,不必向外寻求佛性,佛号就是佛已为众生开启佛性了,我们只需谦恭的领受,就即得往生,自然法尔的必定成佛。就像上述的机票已在你领受的当下,自然法尔的就可安心搭飞机到达嘉义了。
记得四十多年前,读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很穷,上学时穿着破旧。母亲为使我有件体面而保暖的衣服,所以在生计艰困无暇的情况下,一针一针辛苦的为我打毛线衣,尤其在寒冷的天气,母亲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每每赶工打到深夜。当毛衣打好后,我高兴地穿着到处跑去给亲戚及同学看,享用着毛衣的华丽与温暖,免於冬天的寒冷受苦。这件毛衣就是“阿弥陀佛”,是母亲所发的愿望,要回施给我得以保暖免於受苦,而历经辛苦所完成的成果,所谓“即是其行”。当时年幼无知,只知穿着这件毛线衣,到处炫耀,不知去体会母亲这份苦心与慈爱。如果当时就能深心体会这无尽的慈爱,则我心就进入母爱的心,穿上毛线衣就和母爱合而为一了。佛号也是这样,当我们深心领受来自于佛的无尽慈爱,则我心与佛心合而为一,佛我一体不二了。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得往生 阿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