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事发展历史的军事历害吗?中国能不能打赢他?

印度军人眼里的中国战神??张国华
印军眼里的中国战神:要打就把印军的王牌端掉  1959年8月,中印边境(朗久)发生了首次武装冲突,揭开了双方军事对峙的序幕。印度军人的一死一伤,令新德里朝野哗然。  事情最基本的实质是:中方认为边界未划定,我方是呆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内;印方认为边界已划定了(就是中国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共政府都未予承认的麦克马洪线),我们是在自己的领土上受到攻击。象这样根本的分歧,凭双方火气冲天的来往照会事实上已无法谈得拢。人们不妨再参照另一宗事件――1960年7 月,西藏军区边防部队在巡逻时不慎将一位前来洽谈盐粮交换的尼泊尔尉官击毙了,北京即向尼国道歉并赔偿5万卢比。而当时中尼的边界也并没有划定。中共的厚此薄彼,显然是对印方不假以词色,并随时准备以牙还牙了。  印度方面完全不在乎中方的态度,在边境上全面推进,广设哨所,武装巡逻也一再深入禁地。印方何以如此有恃无恐?很奇怪的是它并非源自真正的军事实力,而是本着一种虚幻的&道德优越感&。万隆会议后,最耀眼的光环是落到了和平使者尼赫鲁的头上,周恩来只是他的配角,连整个中国也只是排行第二的老弟并领受着印度的恩宠和提携。这当然不是笑话,印度其时是不结盟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中国因中苏和中朝的政治、军事条约,根本无缘挤进这一集团,只能以观察员的身分出席。何况中共正内外交困,国际社会的禁运和制裁犹未有穷期,1960年的中苏决裂及席卷全国的大饥荒,更令中国的国力降到最低点&&然而就在此时,印军先后在朗久和空喀山( 边境西段)越界攻击,中共边防军虽一直奉命龟缩在实际控制线的20公里之后,并有与敌遭遇50米外不许打枪的规定,但对奔袭至眼皮底下的印军还是作出了火力回击(毙敌9人、俘敌7人)。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的尺冬哨所发动围攻。至10月中,中方已有47名官兵伤亡。中共中央及军委总部三天两头招集紧急会议,并都召来张国华列席。意气本有点消沉的毛泽东也抖擞起来,他显然乐见全党的注意焦点都从大跃进失败的阴影中转移到一场迫在眉睫的对外战争之上。毛亲自主持中央常委会,作出了&自卫反击战&的最后决策。身经百战的张将军要重披战袍了。  绝地战将  张国华指挥的18军,在国共内战时与国军的五大主力&整11师&和&181师& 都展开过血战。181师是西北军的精锐,于1947年被18军的前身部队所歼灭;整11 师是18军的死对头,曾捉对厮杀多次,最后整11师在淮海战役中被歼。  18军虽没参加韩战,但1951年还跟藏军会战昌都。1959年&平叛&,一直打倒 1960年底。可以说它是一支打仗年头最长的部队。但18军也 不是没有弱点。初入藏时,毛泽东亲自许诺过驻军&三年一换&,不止一个&三年&过去了,丝毫不见换防的意思。加上内地家乡大饥荒,几乎家家都有人饿死,驻藏官兵军心浮动已非一日。中央军委对此也是知道的。所以,在中央常委会上,贺龙元帅说:&如有临阵脱逃的,要象内战时期那样,抓回来,执行战场纪律!&徐向前元帅说:&要选兵选将,干部不但要军事上行,还要有政治头脑,要勇敢。&刘伯承元帅则说:& 要明确,这次不是和他们的边防警察打,是和他们最好的、曾经参加过二次大战的正规军打。要告诫部队,不要骄傲。&
张国华表示有信心打赢。罗瑞卿总长问根据何在?张说:&敌人虽然是印度的王牌军,但比不上蒋介石的主力。他们长期没打过仗,我们却刚刚平叛。他们没来过高山,我们却长年驻守高山&&&  毛泽东则对着地图沉思,他说:尼赫鲁的底牌是以为中国不敢打他。然后毛指着地图上印军的据点,用湖南高腔说:&扫了它!&  周恩来接着说,中国已将决策通知了苏联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没表示反对,还对中国驻苏大使说:苏联也得到了类似情报,如果中国受到了攻击,反击是很自然的事。至于美国,周恩来分析说,它不可能以很大的力量支援印度。  张国华受命后即刻飞返前线,在战前军事会议上,对首战之21平方公里作战范围里的2000多印军,张说:&我的决心是,准备干掉他1300人,根本不要考虑伤亡,打一个补一个,始终保持四个战斗团满员。&他指示,军区指挥所前进到麻麻,由他亲自指挥东段达旺方面的战斗。必要时副司令员一级的干部可以下到团里去加强。张将军又问西藏工委的侯杰,能否在24小时之内运送50车炮弹到前线?侯杰面有难色:&190公里呀!路况你也清楚&&&张怒目一瞪:&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围绕打仗,一切服从前线!&侯杰指挥藏汉民工,马拉骡驼,攀过险峻的冰山绝谷,仅十多个小时就把军火送上去了。&军中无戏言&,我们可以看到,张将军这种灭此朝食的气概,对后来的战事进程产生了很直接的影响。  巅峰战士  这时,中央军委的诸将帅对这场边界战争相当审慎,发出了&慎重初战&的指示。中国和印度打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印军实力怎样?谁也没底。估计没有国民党的主力强,但也不能估计过低,最好死猫当老虎打。军委的意见是,初战只打沙则一个点,围歼敌人一个营,这是个很保险的作战方案。  张国华作为一位沙场悍将,又长年驻守西藏,此时内地的现实是国库空空,张将军只是从文件里知道个大概,作为一个戍边&节度使&,他事实上置身于最复杂和棘手的政治之外。而这时刚刚从&七千人会议&后缓过气来的稳健派并不想再惹太多的麻烦,与邻国开战毕竟不是一碟小菜,小打一下,见好就收,当为上上之策。但张国华并不这样想,他认为吃掉一个营,不痛不痒,要打就要把印军的王牌第七旅连锅端!
这一方案在前线指挥部也并非人人赞同,但张得到了政委阴法唐的支持。张谓:一般说来应先打弱的,但我们受地形限制,不如先打强的,吃掉主力,敌人就乱了,容易各个击破。张亲自点将从政治学院调回来参战的155团政委乔学亭也说:经侦察发现只打一个点部队拥挤,敌军还可能从两面侧射和出动增援,不如采取中央突破,穿插纵深,羌登、卡龙一齐打。前指的其他将官认为,仗既然打大了,战役发动的时间就要推迟两天,好让部队作更充分的准备。阴法唐政委则坚决反对,他说我军一万多人已进入阵地,不动烟火,再隐蔽两天,容易暴露作战意图。张将军说:不能再推迟,要敌人还没穿裤子就当俘虏!  两种方案均电告军委,多数军头认为张国华是&冒险主义&,毛泽东却一言九鼎:&他是前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  张得到尚方宝剑,即掷下军令:要打的好,打的狠,打的快,速战速决,务求全歼,不要怕伤亡,准备伤亡2000,打起来不受麦克马洪线的限制!日7时,中方的炮火突然向克节朗的印军阵地猛烈倾泻。至9时3 0分,第一个据点已被攻克,被俘虏的印度兵果然还穿着睡衣。至晚8时许,克节朗战役结束。同一天,中共军队向东西长达21公里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发起了总攻,分多路向纵深快速穿插。  前线指挥部向前推进时,因山高路险,连骡马也不能逾越,警卫要用担架将发着高烧的张国华司令抬过冰峰山口,却被张斥退:&这成何体统!让战士看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军事首长亲临战地视事,加上这时火线上出了个战斗英雄谢顺银,从班、排、连逐级上报,到张国华批准记功嘉奖,仅用了30分钟――全军士气大振!  22日,印军王牌第七旅全军皆墨,旅长达维尔准将被擒,另一准将旅长辛格被毙。在为期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里,中方于边境东、西两段发动的二次战役和一些局部的战斗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共歼灭印军三个旅,击毙、俘虏敌人 7000多人,中方伤亡1460人,无一兵一卒被俘。  至11月初,印方在东北各邦(省)一片风声鹤唳,无兵可战之下,连交通警察也配发了武器,以死守危城。11月21日,中方突然宣布全线停火,并开始撤退到1957 年中方实际控制线的20公里以后。  至此,中印边界战争已降下帷幕。 战后,曾有印军高级将领说:张国华,中国的战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72611.html
相关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中国和印度军事实力差距是多少?印度的军事力量怎么样
&&&来源:新华& & 17:17:06
简述:中国和印度军事实力差距是多少?印度的军事力量怎么样?
  中国日本印度军力对比,中国印度军事实力差距: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上周,有两件事汇聚了中国问题观察家的注
中国和印度军事实力差距是多少?印度的军事力量怎么样?
  中国日本印度军力对比,中国印度军事实力差距: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上周,有两件事汇聚了中国问题观察家的注意力。第一件是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第二架样机试飞;第二件是五角大楼公布最新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英国《每日邮报》称,根据中国本身的说法,它的武装部队准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但在边境纠纷上,对中国准备就绪的战争类型的描述&&激烈短暂的&局部&战争&&也适用于印度。
  报道指出,所有密切关注局势的观察家们都知道,印度陆军和空军都没有做好准备,且在重要装备上存在巨大差距,而它们是可能必须面对北部边境局势的关键力量。印度正在设法弥补这些差距,但无论如何,在消除差距前,似乎都要经历一个10年至15年的脆弱期。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继续行事诡异,对本身吹嘘的成就信以为真。而国防公共领域部门和兵工厂就像是腐败官员和嚣张工会的摇钱树。印度BEML公司丑闻的暴露只是冰山一角,几乎所有防务部门都更像是外国公司的代表&&为它们提供配件组装,而不是本国设备制造商的代表。这似乎还不够,印度政府最大的担心&&巴基斯坦与中国加强军事合作&&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在进行战略武器上的合作,包括战机、核反应堆、弹道导弹等。现在有迹象表明,北京可能向巴基斯坦提供核动力潜艇。
  中国人成功的秘密在于在印度特别薄弱的领域采取行动,即国防研发和制造领域。五角大楼2011年所作的研究特别强调,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和与国防相关的企业经历了一场广泛的转变&。&北京继续改善其商业行为,简化官僚机构,拓宽对工人的激励措施,缩短发展时间,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国防工业的总体产能。&这些段落简要地总结了印度想要摆脱现状所需采取的行动。如果印度仍墨守成规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尽管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
责任编辑:看看印度当年被中国教训的到底有多惨(图)
来源:铁血网&
印度方面沿布拉马普特拉河山谷山峦起伏难行,降水量大,而一旦雨季到来,则会涨水淹没走道,而一旦冬季到来,则会积雪,而其中要通过的河流情况也不太好,都没有铺设现成的桥梁,而是一些绳子和竹子临时搭建的吊桥,且不说汽车能不能过,连马匹都不能过。  
对印军更不利的是,中国这一方位置较高,尤其是克节朗河地区,印度的运输补给以及部队动向,中国居高临下,一眼可往之。印度当年被中国教训的有多惨 国内都看不到!  
中印士兵边境对峙  
但是印度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印度军队自身的问题,军队地位不高,高层军官充斥着溜须拍马之辈,而前线将士们苦不堪言,除了道路本身,补给问题,高原气候以外,前线将士还面临印度政客们一轮又一轮的压力,印度军方层层骗,高级军官告诉尼赫鲁印度对中国有优势,尼赫鲁告诉媒体印度有优势,经过媒体几轮炒作,印度政客们早就不耐烦长期对峙的局面了。  
这还不够,由于前线将士,例如乌姆拉欧辛格对于不切实际的命令有质疑,印度方面居然临阵撤换了辛格,用考尔替代。  
靠颜值上位的印军指挥官考尔  
考尔和尼赫鲁算是远亲,从未参加过实战,长得不错,喜欢巴结尼赫鲁。  
政治上混的顺风顺水,但是同时考尔又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民族主义分子,很对当时印度政坛的胃口,但是军方不喜欢他,认为他夸夸其谈。  
导致乌姆拉欧辛格被撤换的命令就是印度在把中国人赶走克节朗河的所谓的&里窝那行动&,考尔当上第四军军长后满不当回事,在尚未得到足够的补给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前线,而到了前线才发现诸事不顺,中国军队的数量比他想象的多,武器补给也比他想象的充分,地势也对印度很不利,前方甚至连基本的工事都无法修建,口粮弹药都是问题。  
责任编辑:何震
24小时热门资讯
一周点击排行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的军事实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