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最后一仗:马踏里战役是哪几个团

抗美援朝最后一仗:马踏里战役是哪几个团打的?分别隶属与哪个军?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日至7月27日,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和志愿军在中东线的反击作战,驻守在板门店东侧半公里以东一线阵地的志愿军第46军136师,根据志愿军首长的指示,先后对马踏里东南山之敌实施三次攻击作战。特别是7月27日胜利结束的第三次攻打马踏里东南山的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斗    1953年初,为了配合板门店谈判,根据志愿军司令部关于进行一些小规模反击战的指示和军里的统一作战部署,第136师提出拟对当面之敌---马踏里东南山阵地发起攻势作战的计划。
  马踏里东南山位于临津江北岸,在开城以东14公里,由编号060、061、062和+0238四个小高地组成。它是美军在三八线以北的一个支撑点,拿下它,可将我军阵地向前推进,并威胁美军西线的交通供给线。美军阵地上单列桩铁丝网、蛇腹形铁丝网和大小地堡、明暗火力点等星罗棋布,交通沟纵横交错,便于机动,是一块易守难攻的硬骨头。
9[%m2s m2ra0w   7月上中旬,第136师先后组织了两次攻打马踏里的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其后不久,第136师又接到军首长转达的志愿军司令部关于向马踏里发起第三次攻击的命令。为了支援这次战斗,军首长把所属的炮兵团和志愿军总部配属的炮8师的 1个团,共100多门大炮,全部加强给第136师。   
  24日20时30分,战斗打响了。包括新配备的“喀秋莎”在内的我军炮兵将炮火砸向美军阵地,大地被震得发颤,两个主峰山头火光四溅。炮火急袭过后,志愿军各路突击队仅用20多分钟就全歼了060高地守敌,并立即向+0238阵地发起纵深进攻。整个阵地上敌我炮火交错,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升起的尘雾。在短兵相接的争夺战中,一会儿是敌攻我守,一会儿又是我攻敌守,整个阵地在反复争夺拼杀中打得难分难解。
  第406团2连2班班长栗学福在这次战斗中,带领全班担任第一突击队的任务,于21时许率先占领了+0238东北无名高地。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向+0238主峰进攻,就受到美军的反冲击。栗学福指挥全班转攻为守,先后11次将美军击退,歼敌近百人,而班里的其他同志在战斗中也相继牺牲了。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弹药也全部打尽了。当一群美军叫嚣着冲进阵地准备活捉栗学福时,他拉响了最后一根爆破筒,当场就有十几个美军被炸死,栗学福自己也被炸得晕了过去。待增援部队把他抢救出来后,他稍作调整又继续坚持投入了战斗,为夺取三打马踏里战斗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战后,栗学福同志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后来,著名作家巴金同志来到第136师采访,深为栗学福的事迹所感动,写下了《钢铁战士栗学福同志》的长篇通讯。
 到25日早晨,两个高地基本被我控制。美军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进行反扑。战斗持续到26日午夜,敌军付出了重大代价也未能将阵地夺回去。
  27日晨,美军的阵地上又传来一阵枪声,正当师前指准备组织抵抗美军新一轮冲击时,停战协定即将签字的消息传到了前指。这时,美军可能已经得知了就要停战的消息,一阵猛烈的炮火向我新占领的阵地袭来,炮火过后,敌地面部队没有出动便偃旗息鼓了。之后,阵地上平静下来。
  当日24时,停战令正式生效的时候终于到了。在寂静的夜空下,山谷间回响着战士们欢呼和平的口号声。我们走出指挥所的掩体,登上山顶遥望板门店方向的上空,只见在探照灯巨大光柱的照耀下,标志着和平谈判的四个大气球缓缓降落下来。入朝以来,多少个日日夜夜,听惯了枪炮声,当企盼已久的和平到来时,我们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回坑道后,136师曹海炳参谋长翻出一瓶封存了好久的“凤城老窖”,这是他入朝前从祖国带来的,就是准备在胜利的这一天畅饮。可是当我们端起酒杯时,泪水却不由得涌出眼眶,谁也没有把酒喝下去,而是把这瓶酒祭洒在天地之间,告慰那些为了今天的胜利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
1953年6月,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司令部指示136师在马踏里一线组织一次大的战斗。马踏里东南山位于朝鲜临津江北岸,在开城以东38里,由四个高地组成。它是敌在三八线以北一个突出的支撑点和敌高浪里临津江渡口的屏障。若拿下马踏里,可将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并直接威胁敌西线的交通供应。该阵地守敌是美国海军陆战1师,敌人吹嘘:建军170年,四次出国远征,打遍地球一周无敌手的“王牌”。
  23日,师作战计划正式获得批准。上级指示:面对敌人一再向我施加军事压力,迫使接受其无理条件的企图,我志愿军总部进一步明确了“谈打结合,以打促谈”的作战指导思想。并要求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为全局作出贡献。上级决定此次战斗由曹海炳组织指挥。曹海炳深感打好这一仗的重要性,尤其是与美国的“王牌军”较量,不把它打痛了它是不会老实的。再者,作战地点与板门店谈判会场很近,战场上的炮声都能传到谈判桌上,是当时世界瞩目之地,其政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天,曹海炳带领407团于川团长、作战科孙向明科长、炮兵室陈路主任等,到离敌二、三百米的前沿勘察地形,一直围着马踏里东山转了三天三夜。敌人阵地上铁丝网密密麻麻,大小地堡、明暗火力点星罗棋布。据说这里的工事已经修了两年,其中有的工事连续两三发重型炮弹也不易打垮;而且交通沟、盖沟纵横交错,便于机动。再加上是美海军陆1师防守,敌人装备精良,气焰骄横,的确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曹海炳根据战地地形和敌我双方态势,决定以优势兵力、兵器,对马踏里东南山之敌,分三次进行攻击。 首先,歼灭突出孤立的062阵地之敌;其次,攻歼061阵地之敌;最后全歼060和+0238之守敌。为了达成战术的突然性,在战前准备阶段,每天夜里派出战士摸到敌前沿的山脚下,不能让敌人听出声响,硬是用小锹、小镐和双手挖出了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囤兵洞;为了分毫不差地组织步炮协同,派侦察员腰上系着绳子,从囤兵洞爬到敌前沿工事,精确测出了冲击距离。曹海炳决定让407团1连担当“一打”的攻击任务。
  7月7日夜,天阴沉沉的,一打马踏里战斗就要打响了。头天夜里,担负攻击任务的1连(“白老虎连”)已乘着夜幕进入了囤兵洞,一个昼夜在敌人眼皮低下屏息潜伏,等待着攻击的命令。晚10点30分,曹海炳从电话里下达开始炮击的命令。几十门大炮顿时怒吼起来,敌人的阵地陷入了一片火海,随着炮火的延伸,曹海炳又让发出了冲击信号。突击队分四路冲击,指挥所里不断收到敌地堡被摧毁和进展顺利的报告。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们身边潜伏着一群“猛虎”!部队占领062西北无名高地后,迅速向主峰冲击。被惊醒了的敌人凭借着有利地形和炮火拼命反击,几架敌机怪叫着,投下了一串串照明弹,把天空照得一片惨白。我突击队前进的道路被封锁了,向主峰冲击的部队伤亡较大。连长杨万忠在带领战士们向主峰冲锋时,被迎面地堡里扫过来的一排子弹,击中腹部倒地,但他又顽强地站了起来,用手捂着伤口,指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连长的英勇牺牲,激起了大家复仇的怒火,通信员李启成把一个炸药包塞进了地堡,“轰”的一声,6个敌人埋葬在地堡里。5班副班长岳洪发带领一个三人爆破组,从右侧冲了过去。当他们接连炸毁了敌3个大地堡以后,身边的两个战友突然中弹牺牲了。岳洪发敏捷地跳进了一个弹坑,仔细一看子弹是从一个大母堡里打出来的,五挺机枪正喷着火舌,后面的同志被压到了山脚下。他从牺牲的战友身上取下两颗手雷,夹着炸药包、爆破筒,顺着密集的弹坑,迅速接近地堡。离地堡只有20米了,他右手一扬,一颗手雷准确地落在母堡的枪眼前爆炸,乘机枪停止射击的瞬间,马上跃起奔向母堡后门,放好炸药包,一声巨响,敌母堡的一角被炸塌了。
 但是,残存的敌人还在疯狂地扫射。岳洪发又一次扑向母堡,狠狠地向枪眼里塞进一个爆破筒,母堡终于被炸毁,岳洪发也被震昏过去。他醒来后,又奋不顾身地向主峰冲去。中路突击队员只剩战士刘大才一个人了。但他接连炸毁一个盖沟和三个火力点,并把一名俘虏的美国兵交给担架队。尔后,又向主峰冲去。左路突击队受到了一个地堡群射击的阻挡,战士谢明武炸掉敌一个机枪火力点后,中弹牺牲。战士沈大奎炸掉左侧地堡后,转身冲向大母堡时,他的双腿负重伤倒了下去,但他又咬紧牙关滚爬到母堡前,把爆破筒塞进了枪眼,敌人拼命往出推,沈大奎用尽全身力气紧紧顶住,随着一声“轰”的巨响,母堡里的敌人全部被炸死。英勇的青年战士沈大奎壮烈地牺牲了!几路突击队会合后,连队干部只剩下副指导员马玉臣,战士也只有十几名了。马玉臣很快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沿主峰右翼向纵深发展。正在向前搜索中,五班副班长岳洪发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马玉臣一边向指挥所报告,请求快派增援部队;一边把现有人员组成两个组,指定岳洪发带姚湘源、陈启富为一个小组,自己带一个组。他们交替掩护,很快又攻下了三个地堡和七个火力点,消灭了二十多个出来反扑的敌人,一直逼近敌人的指挥所。敌人的指挥所是一个左右两条盖沟连接着的两个大母堡,敌人在里面垂死挣扎,机枪拼命地叫着。岳洪发根据副指导员马玉臣的意图,喊了一声:“姚湘源,快跟我来!”便提着手雷,像飞似的跑了过去。有七八个敌人拥到后头,刚一露头,岳洪发的手雷正好落在他们中间,接着姚湘源又甩过两个手榴弹,敌人一个也没跑了。接着,他们又炸塌了敌人最后一个大母堡,打下了敌人的指挥所。当他俩向第二条盖沟匍匐前进时,敌人竟用了火焰喷射器,几丈长的火舌直扑岳洪发过来。岳洪发的下肢抽动着,躺在了地上。他的伤势很重,双腿被烧焦,右脚跟被弹片削去,身上也有几处流着血。但他神态自然,当副指导员安慰他时,他郑重地说:“副指导员你别管我,赶快去指挥战斗吧!”半夜两点,敌人全部被消灭,部队占领了062高地。至此,共摧毁母堡6座、地堡70余个、坑道两条。当即,曹海炳对攻击部队予以通报表扬,同时命令少数人守备,其余撤回囤兵洞,准备回击敌人的反冲击。不出所料,8日拂晓4点,敌人用一百多门大炮向062阵地轰击,十几辆坦克掩护步兵疯狂反扑,我勇士们击退敌人七次冲击。战至黄昏,已消灭敌人300多名,达到了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曹海炳令战斗部队撤出062高地。一打马踏里,就此胜利结束。
  第二天,胡旭副参谋长从板门店打电话给曹海炳(胡旭是136师副参谋长,被指派为谈判代表团成员,常驻板门店):“参谋长,咱们的炮声震动了板门店,震动了汉城、华盛顿,打痛了敌人,美方代表几次找上门要求恢复谈判。” 7月19日21时,惊天动地的炮声又响起了,二打马踏里的战斗开始。
  根据“一打”的经验,这次的决心是由407团2、3连担任主攻,攻克062、061两个阵地后坚决固守。炮火急袭后,我各路突击队以小群多路队形向敌冲击。攻击062阵地的2连,仅以几分钟的时间就摧毁了敌地堡多处,占领了大部分表面阵地,即向主峰前进。敌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拼命顽抗。此时,报话机报告:担任正面攻击的三排,被距主峰20米处大母堡的敌人阻于一片洼地之中。曹海炳立即发出“组织爆破”的命令,结果几次爆破未能成功。这时,又接到报告:“副排长谌木森上去了”。谌木森连续向敌堡投出手雷,但被打哑了的敌火力点很快复活了,刚跃起的部队又被压住。谌木森爬到地堡前,把仅有的一根爆破筒塞进地堡的枪眼里,扑上去用身体顶住,为部队开辟了前进之路……这是又一个黄继光!同时,连长魏国钧率领从西南侧冲击的部队至主峰30米处,也被敌大母堡所阻。四班长张义全爆破途中负伤,仍坚持抱着15斤重的炸药包,从一侧冲进母堡,拉响炸药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战斗结束后,扒开地堡的废墟,竟发现39具敌人的尸体!
  20时30分,终于全歼了守敌,占领了062高地,接着又打退了敌人两次冲击。当时,向062进攻的三连曾遇敌密集炮火阻击,伤亡较大,但他们仍前仆后继,终于在22时全部占领阵地。被打得恼羞成怒的敌人,立即以3架飞机、80余门大炮向我疯狂轰击。天一亮,又用飞机掩护步兵反扑,而且每次配有坦克三至五辆。白天敌向我061反扑九次均被我英勇的战士击退;晚上,敌人又向061反扑一次,向062反扑七次,而我阵地却巍然不动,敌人扔下的却是500多具尸体。在061阵地抓到的一个美军俘虏丧魂落魄地说:“中国志愿军好象是打不死的人,我一个劲地打机枪,可是志愿军还是不断地往上冲,吓得我浑身直哆嗦。”二打马踏里的战斗以歼敌500多名,胜利地完成了原定的计划。    “二打”一结束,曹海炳到开城向谈判代表团汇报情况,一进门就碰到胡副参谋长。胡副参谋长兴致勃勃地给曹海炳讲述另一个“战场”上的情形:美陆1师的上校参谋长也是对方谈判代表之一,我师同他们作战的炮声每次传到板门店,参加例会的美陆1师上校就抓耳挠腮,坐立不安。老胡故意告诉他:“上校先生,马踏里战线已经南移了!”他的脸不住地抽搐着,一会儿青,一会儿紫。并恼羞成怒地吼道:“我们陆1师的防御正面,寸土未失!”老胡拿出铁的证据,说062、061阵地已经在我们手里。美军上校只好狡辩说:“我们是愿意停战的,只是李承晚要打。你们为什么要攻占我们美军的阵地呢?这真叫我怀疑你方和谈的诚意。”曹海炳心里明白,这位上校是被打痛了,想让我们不再攻击他们的阵地。正好证明了党中央和志愿军总部“谈打结合,以打促谈”指导思想的英明正确。美帝国主义你不打,它是不会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上来的。
  24日,曹海炳按计划发出第三次攻击的命令。19点30分,密集的炮火象万道火龙,从整个山谷间并放出来,飞向敌阵地。惊天动地的炮声使大地发颤,两个主峰山头,顿时象两盆沸腾的铁水,白光四溅,火花飞迸。为了配合这次战斗,军把一个炮兵师和一个卡秋莎炮兵团配属136师。这样,全师共有六个炮兵团的火力,倾刻间砸向敌人的阵地,叫一向以火力优势自居的美国佬,也尝尝我们炮火的滋味!各路突击队发起冲击,虽然正面部队遭敌炮火拦阻,但部队仍然继续向060、+0238高地攻击,战斗的激烈、残酷程度是罕见的。敌人发了狂,以密密麻麻的炮火向我倾泻,整个阵地敌我炮火交错,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升起的尘雾。敌人不断派援兵向我攻击,又形成了敌攻我守,我攻敌守的态势,整个阵地打成了一锅粥!与敌短兵相接的战士们,同敌人反复厮杀、拼刺、格斗,滚打在一起。406团7连连长吴健中带领一个排,冲破封锁障碍,于19时55分攻占了060高地。406团2连1班,在班长栗学福带领下,于晚上9点多发起攻击,连续炸毁地堡14个,占领了+0238东北无名高地,正准备向+0238主峰进攻,却受到敌人的反冲击,他们便转攻为守,11次将敌人击退,歼敌近百人,全班仅剩下5人,弹药将尽。晚上12时,敌人又分三路将他们5人包围。卫生员陈岱光等4人分别拉响手榴弹、爆破筒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栗学福隐蔽在一个地堡里,待敌人围住地堡时,他拉燃爆破筒,从枪眼推出去,13个敌人被炸死,他自己也负伤被埋在炸毁的地堡中,几个小时后才苏醒过来。406团2营6连新战士杨祖成,一人押送两个俘虏从火线上走下来,突然,敌人的一颗炮弹在他的正前方爆炸。他觉得腹部一阵麻木疼痛,低头一看,肠子已经流了出来,用手一摸,冲锋枪也被炸飞了。于是,他用力把肠子塞进腹内,拔出一颗手榴弹喊道:“走!”两个俘虏被杨祖成的浩然举动吓呆了,老老实实地走在前面。杨祖成忍着剧烈的疼痛,终于把俘虏押到指挥所。到25日早晨,两个阵地基本被我控制。但敌人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击,企图夺回失去的阵地。下午1时,敌又集结一个营于堂村,分两个梯队向+0238运动。发现后,曹海炳立即命令火箭炮团向敌开炮,密集的炮弹在敌群中炸开,敌人一个营的兵转眼之间被报销。战斗持续到26日午夜,敌人付出了近千人的代价,也未能将阵地夺回去。
 27日晨,阵地一片沉寂,曹海炳接到肖全夫军长的电话:“要尽快结束战斗,以后就不能让你打喽!”曹海炳连忙反问:“为什么?”原来,是敌人吃不住劲了,乖乖地回到了谈判桌上。果然,停战协议在当天晚上就签字了。马踏里战斗,前推阵地一平方公里,歼敌1643名,俘虏21名,击毁坦克7辆,缴获轻重机枪26挺,高射机枪4挺,长短枪128支,各种子弹30余万发,直接配合了板门店停战谈判,受到了19兵团的表扬。
  三打马踏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斗,因此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例选编》一书之中。作家巴金在战斗刚结束就来到136师采访,写下了《一个连队的生活》、《魏连长和他们的连队》、《记栗学福同志》三篇报告文学。记录了407团1连、407团2连、406团2连1班长栗学福等战斗集体和个人的英雄事迹。 7月29日,也就是停战刚两天,彭德怀司令员来到136师视察,看望了指战员,并亲自登上了马踏里东山阵地。
429话 团藏的右臂430话 禁忌的瞳术431话 志村团藏
首先,我想说我是个白金3,排位场次3800+,算得上是一个高玩,很高兴为你解答。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技能。泰坦的Q是个只要预判到位就非常IMBA的单控。往往和机器人
五大战役。前面四大战役还好。一开始美军以为我们只是游击队。轻敌。我们的名称是志愿军。给美军产生了误导。后来经过艰苦的战斗,迅速推进。最后敌人了解了我军的七天战术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英文称为Battle of Triangle Hill。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
呃,看看你的配置是否是高配吧,然后再看看敌方军队和你的援军刷出的位置是否有BUG,有的是刷的时候出现错误了,刷在了不能移动的地方,你可以把军队换一个方向攻城试试
死歌 差不多属于纯输出型 团战 位置好的话 输出相当的高
一个大招就能打 没出任何魔抗的ADC 半管血 但是自己 脆皮 简单来说 团战活的越久 输出越高
最好把基地车拉到最右下角再展开,这样你的防御面最小。然后建防空炮,出10个左右登月火箭兵和一个犀牛,这样可以防住第一轮攻击。然后慢慢来,用建/卖核电站的方法不断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第66军主力的任务是分别从龙沼洞及马坪里、园坪里地段突破,向济宁里方向进攻,会同第42军歼灭南朝鲜军第2师。第66军第196师第587
由志愿军第42、第66军和加强炮兵第44团组成志愿军左纵队,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指挥。按照第三次战役的部署,第66军主力的任务是分别从龙沼洞及马坪
在新疆发生了一起农民集体被打事件。兵团农三师50团武装部部长毛军下达了“给我打,打死我负责”的命令。事情是这样的,巴楚县夏河林场的农民每年在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2713|回复: 51
铁在烧-------抗美援朝时期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铁在烧--抗美援朝时期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 & 原连载于《坦克装甲车辆—新军事》,介绍抗美援朝时期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作者亲自采
  访了几位曾亲身经历那场战争的老兵。从经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再现了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如果说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史中,今天韩国的领地上也有一个应该和上甘岭、长津湖一样被纪念
  的地方,那这个地方,无疑是——铁原。  
  铁原——一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 & 这个英语叫做Cheorwon的小城,位于朝鲜半岛的肚脐部位,是朝鲜南北之间的铁路枢纽和著名的
  稻米产地,有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分别通向南方的汉城,北方的元山和东方的金刚山。重要的战略
  地理位置为它带来了灭顶之灾。1951年5月末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
  国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激战,使铁原变成了一片废墟。2008年2月,站在这座小城曾经最繁华的站
  前街上,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野旭看到,周围依然到处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恶斗留下的痕迹——
  烧黑的残垣断壁和随处可见的弹孔。向北走不到三千米,一块红白相间的标志牌告诉他,那里至今
  是没有排除的雷区。  
  陪同他访问的韩国历史学硕士,45岁的金勇求告诉他,因为这里是南北朝鲜对峙的军事分界区
  (DMZ),所以保留了战后原始的风貌,始终没有恢复昔日的繁荣。“这座城市完全被轰炸和巷战摧
  毁了,”金勇求对中野旭说,“因为这个地方依然不对平民开放,所以你可以完整地看到战争的恐
  怖。”  
  金勇求的话有一点并不十分正确,当时铁原城本身并没有发生激烈的地面战斗。铁原的破坏,
  主要是远程炮火和飞机轰炸造成的。现年77岁的金松里出生于铁原的站前街。1951年的时候,他在
  韩国南部的美军基地作一名酒吧招待。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一个熟识的美军军官在那里大谈前方“
  铁三角”的激战,而这名军官的任务就是轰炸“铁三角”的要害——铁原。铁原?!金松里突然被
  这个地名震动,他说:“我无法想象这些我赖以为生的美国兵,正在每天轰炸着我的家乡。我先是
  被震惊,随即深刻地感到战争的悲哀。”  
  事实上,被阻滞在南方高地足足半个月却无法进入这座城市的“联合国军”,每天都要对着小
  小的铁原城进行疯狂的轰炸和炮击,一半是为了摧毁这里的志愿军补给物资和兵站,另一半,大约
  也是为了宣泄无法前进的愤怒。  
  南北朝鲜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打到一年以后,战场上的主力却变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让人
  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朝鲜战争对军史人员的魅力之一,是参加这场战争的国家,多到让人眼花
  缭乱,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国际战争。  
  一位研究朝鲜战争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段历史:话说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
  朝鲜人民军虽然勇猛,倒底没架住这背后的深深一刀,于是战场形势逆转,美英韩联军转守为攻。
  由于缺乏有力的阻击,在志愿军参战以前,联军进展颇为迅速。一日,英军27旅连夜行军,不想由
  于速度过快,在平壤以南与大批撤退中的人民军不期而遇。  
  黑夜之中,英军因人数上处于劣势,一时间极其紧张,不想人民军官兵表现奇怪,又拍手又高
  呼口号,把英国佬们唬得一楞一楞的,可又不敢言语。直到一个人民军军官模样的人上来和一个英
  军军官搭腔才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于是一声惊叫,两队散开,开火。  
  原来人民军虽和美军多次交手,却很少见过英军,加上英国人穿得古怪,帽子连着围脖,朝鲜
  人误把他们当成苏联人了。这也怪人民军病急乱投医,老想着仗打到这个份儿上,苏联老大哥不能
  袖手旁观,一定派兵来保卫平壤吧。  
  实际上,真正敢开进朝鲜和“联合国军”交手的,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苏联红军最后也没有
  动,只派了少数空军参战,还不敢穿自己的军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民志愿军还真不是一般的
  有勇气。  
  中野旭在他采访铁原后写下的文章《朝鲜战争被炮火穿梭的小城》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文
  字:“有二十万以上外国军人战死在朝鲜战场,或者为北方,或者为南方作战。在这些军人中,中
  国军人的牺牲是最多的,是什么使这个国家为朝鲜半岛的战争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呢?”  
  为了弄明白这件事,中野旭特意去了中国,对很多中国人做了采访。其中包括八十四岁的志愿
  军老兵孙景昆(音译),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在1949年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他因此至今丝毫不掩
  饰对共产党的感激。他是丹东人,中野旭在文章中写道,丹东不仅仅是“靠近战场”,而且曾经遭
  到美军反复的轰炸,损失惨重。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孙景昆参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我一共
  打死了二十一个美国兵,每一个都是面对面。”老人说。孙景昆的一个连,只有五个人活了下来。
  也许觉得孙的回答最为典型,中野在报道中用了颇长的篇幅描述对他的采访。老人是这样回复
  这名日本记者关于为何要参加朝鲜战争的:“和我爱人分开,是件挺难受的事儿,但那个时候我们
  都知道美国兵不定哪天就会打我们这疙瘩。我这是豁出条命去保卫我自己的家,我自己的地。”孙
  景昆最终回家了,带着一块炸弹的弹片,和一条受伤后动转不灵的臂膀。从这个角度说,尽管朝鲜
  战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对抗色彩,但中国军人的骨子里这一仗的含义只有四个字——“保家卫
  国”。这是一场“退后一步是家园”的战争,中国军人在这场战争中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保卫自己的
  国家。而在这个证明的过程中,铁原,无疑是一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历史的谜团:我们到底打了多少国家?  
  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在1951年的春夏之交的铁原之战前后,中国军队在这个小城的南边到底和
  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交过手。仅从双方资料考证出来的,就包括美国、英国、韩国、比利时、
  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哥斯达黎加,8个国家。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还要算上法国和荷兰。
  而参加过那次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还有着一些无法考证的说法:“土耳其旅,仗是挺能
  打的,敢拚刺刀,就是个儿小……”曾击毙了一个美军空降兵队长的唐满洋这样回忆道。可是,根
  据土耳其部队的作战纪录,这一仗前后的土耳其旅依然在舔舐年初长津湖战役留下的伤口,并没有
  参战。  
  “国民党兵,主要是女兵,开着吉普车来劝降,标准的北京口音,也有男的,跟我们交过火…
  …”不止一个志愿军老兵说过在韩国跟国民党军碰过面。我曾疑惑地与他们商榷,根据文献记载,
  国民党军队并没有直接在朝鲜战场参战的纪录,会不会是懂中文的韩军?他们有不少军官曾作为日
  伪军在华北和八路军打过仗。“不会!”15军的老兵陈景星一口否认,“韩国兵也有懂中文的,他
  们劝降的时候喊的是‘中国士兵们……’国民党兵喊的是‘共军士兵们……’喊法不一样。”  
  有一天,一位知道我正在采写铁原之战的新加坡朋友忽然来电:“今天我坐飞机碰上一个泰国
  人,说他父亲在铁原和中国军队打过仗!”这倒是真的,泰国曾经派出一个营参加了朝鲜战争。这
  个营属于泰国皇家陆军第1旅第21团,团长还是个王子,陆军少将,总兵力1057人。他们在铁原西北
  的190.8高地与志愿军坦克第一师鏖战,这也是朝鲜战场上少数双方都出动坦克的局部战役。  
  1951年10月,美军第3师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损失较重,撤下前线休整。其据守的阵地一
  部,即190.8高地移交给泰国营防守,这个营当即成为一直对190.8高地虎视眈眈的志愿军重点攻击
  的目标。由于对志愿军利用换防发动攻击的战术早有耳闻,泰国营放了一个加强连在这个阵地上,
  足足配了6门榴弹炮,9辆坦克,试图打出点儿气势来。却不料一向被称作“土八路”的中国军队这
  一次玩起了洋玩意儿,刚刚开到前线的坦克第一师砰然出手,在步兵一个团的配合下夜袭190.8高
  地。由于刚刚换防,对阵地不熟悉,也因为对志愿军居然动用装甲部队猝不及防,这个加强连阵地
  丢失,全军覆没,整个过程不过半个小时。战斗中泰军曾动用坦克发动反击,但美制M-24霞飞轻型
  型坦克无法抵挡志愿军的苏制T-34,在付出四辆战车被击伤的代价后泰军被迫后撤。可能由于后路
  被切断,泰军被迫放弃战车和重武器,9辆坦克,6门榴弹炮都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  
  泰国营对这样的战果十分不满,匆匆从国内补充兵员,准备再战。但无奈坦克一师在190.8高地
  半个小时缴了泰国人9辆坦克的消息传开后,志愿军各部一看到泰国营就两眼放光嗷嗷叫。泰国兵为
  了挽回名誉也不肯示弱,每战必拼死相应。结果泰国营回国的时候统计战果令人大吃一惊,出兵
  1057人,伤亡却达到913人,如果不计算从国内补充的人员,几乎全军覆没。至今在韩国的抱川,还
  有纪念这个营阵亡人员的一个纪念碑。不过尽管损失很大,泰国营在战斗中的顽强表现还是得到了
  各国军事家的赞许。  
  不过严格说来,这次战斗距离真正意义的铁原之战,已经过去了四个月。军史意义上的铁原之
  战,指的是1951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在铁原城南方高地对“
  联合国军”顽强的阻击作战。在我采访到的军史人员中,很多人把这次战役称作“志愿军的生死之
  战”。  
  志愿军的生死之战,狡诈而精明的李奇威  
  把铁原之战称作“志愿军的生死之战”,是有道理的。 日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军渡过两军对峙的临津江一线南下,拉开了第五次战役的序幕。在这次战役中,刚刚正式接替麦克
  阿瑟将军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兼美国远东军总司令的陆军中将李奇威,采用了一个经过周密设
  计的战术:面对志愿军的如潮攻势,李奇威命令前线总指挥范弗里特将军步步为营,以每天20英里
  (约合32千米)的速度节节后退,尽量避免和志愿军近战、夜战,而依靠远程炮火给志愿军部队以
  最大的杀伤。与此同时,美军强有力的空军部队则受命全力以赴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  
  李奇威称志愿军的进攻为“礼拜攻势”,意思是凭借志愿军的偕行补给,其进攻态势只能维持
  一个星期。因此,志愿军脆弱而漫长的后勤补给线正是其最大弱点。李奇威的战术意图是保持机动
  兵团,在志愿军耗尽粮弹的时刻突然出击,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将志愿军主力全歼在堪
  萨斯线(美军以三八线为基准的一条战术划线)上。按照他的设想,对志愿军的这次歼灭战将是一
  次美军在自己设计的时间和地域,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的一场战役。  
  李奇威的战略构想可以最大限度地回避志愿军擅长的迂回、穿插、夜袭、近战等手段,却最大
  限度地发扬美军在后勤、空军、火力、机动方面的优势,在一向依赖装备的美军中堪称罕见的经典
  谋划。这个战术,李奇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曾进行过尝试,并且颇有成效。他认为,自己已
  经找到了对付志愿军的灵丹妙药。不过,那时候他顶上还有一个功勋卓著又妒贤嫉能的五星上将麦
  克阿瑟,所以不能为所欲为。到了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方面从始至终都是李奇威自己策划指
  挥的,给了他充分发挥自己战略设想的机会。  
  而事实上,他的谋划相当有效。根据一名当时的老汽车兵回忆:“美军的飞机多得像雨后的燕
  子,在运输线上追着我们的汽车飞。”铁原之战中的英雄部队第189师,其师属炮团渡临津江时竟被
  美军飞机炸掉四分之三!  
  由于志愿军在朝鲜境内没有空军基地,美军完全控制了三八线前后的制空权,使志愿军的后勤
  补给线遭到极大的破坏。 5月15日 ,志愿军完整地拿下了北汉江上的清平川大桥,南朝鲜首都首
  尔已经三面被围。但此时,志愿军前线部队已弹尽力竭,连军长每天也只有一碗炒面充饥。  
  不过,这个谋划也险些让“联合国军”溃不成军。  
  志愿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让如潮的攻势持续了四个星期,尽显中国人的坚韧本色。李
  奇威“磁性后退”,不打近战的战术使前线双方官兵的士气出现了极度的不对等。不只一个志愿军
  老兵傲然对我说:“美国兵不行,从来不敢和我们拚刺刀!”士气的不对等带来了战场态势的倾
  斜,受到鼓舞的中国兵把吃苦耐劳,凶狠刁钻的战斗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东线,刘载兴少将指挥的韩军第三军团被打得全线崩溃,一口气向南跑出七十英里(约113千
  米),连收容都收容不起来。其所属三个师除了第7师有两个团可以勉强配属给美军第2师继续作战
  外,其余第8,第9两师和第7师另一个团都不得不在战线之后“加紧整顿”。  
  愤怒的李奇威一面下令美军第10军团匆匆顶上去挡住这个大缺口,一面在 5月23日 恼羞成怒
  地下令将刘载兴少将撤职,韩国第三军团解散,就此撤销建制。韩国国防部编撰的《朝鲜战争》一
  书,在几十年后对此依然愤愤不平,写道:“当时国军(指韩国军)以未经训练的新兵为主,在装
  备落后,补给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把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作为唯一的力量坚持战斗,但美军方面没
  有采取尊重军队传统和宽宏大量的态度,而是把变更配属关系和撤销部队建制当成家常便饭,这将
  得到历史学家的冷淡评价……因为军团在前线打了败仗,一下子就撤销整个军团建制,那么整个军
  团的士气从何而来?一纸命令解散部队容易,但重新组建却不容易。尤其打仗不是儿戏。请问,听
  了《孙子兵法》中‘兵乃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格言,不觉得惭愧
  么?”忽然在此时此地冒出《孙子兵法》,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然而美国人听了大约只能瞠目
  结舌,不知所云。  
  无论韩国人怎样愤懑,败仗总是打了,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军”上下产生了极大的疑虑,美国国会在 5月16日 召开国家安全保
  障会议,提出对朝鲜战争结果的期待是“在三八线上停战”。李奇威因此对其计划中的反攻按照这
  个决定进行修改设计。  
  但是,单靠精神是不可能打赢一场现代战争的,在后勤的掣肘下,志愿军的攻势终于退潮了。
  事实上,发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就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当时,彭德怀为首的
  志愿军总司令部觉察到美军正在酝酿一次对我的战略攻势,因此下令前线部队提前发动进攻。这个
  情报是准确的,在 4月21日 ,志愿军发动攻势的前一天,美军前线总指挥范弗里特中将已经下令
  美军9,10两个军向铁原、金化方向发起攻击。这次行动由于志愿军的大举进攻而被迫中止。但是,
  略显仓促的发动时间,使部队的后勤更加捉襟见肘。  
  彭德怀敏锐地意识到前线我军主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从4月开始向三八线以南推进的部
  队,虽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特别是志愿军的补给线在敌军飞机的绞杀下完
  全无法跟上部队的步伐,前线部队处在粮弹两缺的危险境界,而撤退的“联合国军”坚决地破坏一
  切可能被志愿军缴获的粮食和弹药。  
  三十年血战的经验让彭德怀嗅到了极端的危险。他坚信美军正在酝酿一个等待中国军队给养断
  绝后予以全军歼灭的阴谋。21日,志愿军总部下令,前线各军后撤,转向三八线进入防御。  
  彭德怀的回马枪  
  彭德怀是对的。但是,李奇威比他的动作还要快。就在志愿军下令后撤的前一天,“联合国
  军”总司令李奇威已经下达了反攻的命令。这个老谋深算的美国将军准确地在志愿军前线给养用光
  之时全线反击。  
  撤退的志愿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老兵们回忆:“白天走,晚上走,敌人还是比我们跑得快,
  他们有汽车,我们只有两条腿……”  
  东线, 5月28日 ,由于指挥失误和动作迟缓,60军的第180师遭到美军围歼,成为解放军战
  史上成建制损失的最大部队。胜利让李奇威喜形于色,在他所著的《朝鲜战争》一书中曾这样阐述
  了自己此时的战斗设想:“由于如预期计划地攻抵了临津江,我甚至试图继续向前,攻入临津江与
  礼成江之间宽阔的冲积平原。故此,我打算改变原计划,以第1军以和第9军组成的左翼兵团朝铁原
  方向攻击前进。”  
<p id="rate_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给力&经验 + 100 点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给力&魅力 + 10
金钱 + 10 ¥
威望 + 10 点
经验 + 100 点
" class="mtn mbn">
「好文!打赏鼓励」
 至此,铁原,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这里,是志愿军的后方补给基地,也是交通枢纽,志愿军的物资和后方机关正在从这里后撤。
  从前线陆续退下来的部队,都在向铁原靠拢。有的在穿插中已经失去建制,他们需要在那里获得补
  给,然后在其后方整理队伍并建立一条新的战略性防线。更重要的是,铁原以北一马平川,是朝鲜
  难得的平原地带,也正是最适合美军机械化部队行动的地区。如果被美军抢先进占铁原,那时这些
  弹尽粮绝的中国志愿军部队将很难停下来抵抗,没有坚固工事的掩护,没有弹药,东方人那些刁钻
  的战术将无法施展;“联合国军”可以依靠绝对优势的飞机大炮将他们歼灭在汉江平原北端的丘陵
  上;如果他们和敌军赛跑,两条腿怎能跑得过汽车轮子?饿着肚子的中国人将成为机械化“联合国
  军”围猎的猎物。  
  真正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好一个李奇威,就算是换了任何一个中国将军指挥,大概也不会
  比他更狡诈而精明。  
  李奇威的胃口好大,骑1师赶来了,陆战第1师赶来了,24师赶来了,加拿大25旅赶来了,韩国
  首都师赶来了。这一战,美军集中了4个师的兵力,并配属韩国,加拿大,英国等其他国家的部队,
  以重凌寡,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李奇威是要一举吃掉志愿军的主力,彻底扭转朝鲜战局!  
  不料,这个计划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到志愿军在此时转过身来,打
  出了朝鲜战场最惨烈的一战。  
  从 5月28日 起,在铁原前方的丘陵地带,一支临危受命的中国军队死死挡住了“联合国军”
  的去路,掩护主力重建战线。这一挡,就把包括几乎所有世界主要军事国家最精锐部队的“联合国
  军”死死挡了整整十四天。中国军队甚至在反攻种子山的战斗中,依然可以一个反击消灭一个加拿
  大连。  
  彭德怀,在最艰难的时刻,打出了一记天下绝伦的回马枪。  
  当他们从铁原撤下来的时候,志愿军主力已经休整完毕,在三八线严阵以待了。失去了进攻冲
  力的“联合国军”铩羽而归。从此以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做过全歼志愿军主力的作战计划。
  铁原,让他们认识到了,即便是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中国人的骨头,也绝不是好啃的。 
  铁原之战,在世界战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我们忍不住猜测:没有子弹,没有粮食,全军在后
  退,敌人在追击,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是怎样顶住了“联合国军”,而且一顶就是14天呢?他们依
  靠的是什么?  
  14天,如果今天世界上某个国家的军队与美军主力硬碰硬地顶上十四天,将是怎样的感受?14
  天,够萨达姆的全军投降两次了。也许,只有当时第一线的两军军人,能够告诉我们当时的真相。
  就让我们用这部作品,来揭开铁原那尘封的历史吧……  
  铁在烧二  
  志愿军老兵回忆铁原之战,通常都会从五月下旬说起。  
  日 ,李奇微中将判断志愿军参加五次战役的部队粮弹已尽,下令所部美军,韩军与
  其他所谓“联合国军”部队全线反击。  
  而志愿军此前的攻势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左翼部队深入到麟蹄以南韩军纵深,打垮了韩国第二军
  团,部队士气高昂,右翼部队最前锋的189师已经渡过了洪川江,看汉城得扭头往后。虽然部队普遍
  认识到了后勤不足的问题,但大多在等待给养的到来,而没有意识到后方的运输线已经被美军基本
  切断,前线各部将面临无粮无弹的生死关头。  
  志愿军总部由于掌握的情况更加全面,通过对前方情况的分析感到了危险,彭德怀下令志愿军部队
  从进攻转入防御状态,但这个命令直到 5月21日 才发出,因此美军反击时前线各部此时仍在努力
  寻找战机。
「好文!打赏鼓励」
& && & 双方都在寻机进攻,两台庞大的战争机器激烈地对撞了。 5月20日 ,各条战线都爆发了激烈的战
  斗。有的部队报告,美军反攻甚至动用了精锐的特种部队和空降兵。  
  已经突进到洪川江南岸的189师566团是第一批和美军反攻部队遭遇的部队之一,他们在小里山和为
  大规模反击开路的美军空降兵狭路相逢。  
  骄兵悍将  
  五次战役打到 日 ,刚刚从阵地下来休息了半天的566团3连代理连长唐满洋接到团长
  朱彪的命令:全连立即整理装备,准备夜袭迂回到志愿军背后的美军空降兵。  
  17日夜,566团于西川里渡过汉江,占领了汉城东面的小理山,他们的阵地已经成了整个志愿军战线
  上向南方挺进最深的部分,切断了美军第七师和韩军第二师之间的联络。“联合国军”匆忙派出了
  美军第七师和英军第29旅发动反击,在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向小理山发动了五次强攻均未能得手。
  但由于后方接应部队遭到敌军阻击,伤亡很重的566团也一直得不到补充。  
  这种情况下,美军发动了一个令中国兵十分惊讶的行动。根据566团1连一名老兵的回忆,20日下
  午,一架美军运输机自西向东飞越1连和3连阵地,之后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出现了片片降落伞。随即
  传来消息称美军空降部队攻占了566团阵地后方的问礼里北山,这座山,在地图上称做580.7高地。
  团长朱彪立即调整部署,下令放弃一部分阵地,部队向主阵地靠拢,并集中1,3,7三个连准备反攻
  美军空降部队。  
  此时志愿军在汉江以南的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血战,粮弹两缺,已经打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特别
  是一直冲在最前面的566团,此时每个连只剩下四五十人,战斗力锐减,实在不是个发动进攻的好时
  机。但是,谁叫566团的团长是朱彪呢?  
  566团团长朱彪,是一条真正的硬汉,当营长的时候曾经四处负伤不下火线,打出了华北野战军有名
  的“钢铁第一营”,后来的19兵团政委李志民亲自送他去医院,严令大夫用一切代价保住他的腿。
  所以,就算是一个连只有四五十人,就算是全团上下都饿得打晃,朱彪照样下令:“抓几个活的回
  来给我看看。”有什么样的指挥官,就有什么样的部下。绰号“天杀星”的唐满洋就是朱彪手下的
  一员悍将。  
  唐满洋自己倒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悍将,他说:“那时候我跟朱彪最好了。朱彪这个人馋,走哪儿都
  喜欢吃点儿好的,喝点儿好的,可他又不能犯纪律。我呢,没啥别的爱好,就爱玩个枪,出去打个
  野物什么的,回来就跟他分。所以他最喜欢我。”  
  那时候的唐满洋,不过是个排长,和朱彪差着七八级呢,可俩人愣好得称兄道弟。唐满洋枪法好,
  老战友说他出去打猎,只要听见枪响就没有空着手回来的。566团一入朝就全换了苏联装备,唐满洋
  却专挂一杆德国造大镜面二十响--用熟了,有感情了。  
  直到今天,提到唐满洋,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没一个不服气的。唐满洋打记事儿就是孤儿,
  打当兵就是突击队员。他和马家军拼过刺刀,刀劈过阎锡山的炮兵营长,拆过美国装甲车,捉过英
  格兰俘虏,这就是老兵唐满洋的战争生涯。他的一个老战友评价:“我们不过都是当兵吃粮的,唐
  满洋,好像就是为了打仗杀人生下来的。”  
  可这一次唐满洋自己没见着美军空降,那时他刚从阵地上下来,死守了两天两夜,好容易得着机
  会,一倒下就睡得天昏地暗。正在香甜的时候让他的通信员姚显儒给叫起来了。唐满洋没有手表,
  可是看看天色,自己刚刚睡了两三个钟头,听周围也不像有什么紧急情况。“怎么回事儿?”这话
  问得就带了三分怒意。等得了命令,唐满洋不怒反笑“太好了。”  
  唐满洋是战斗英雄,却绝不是战争狂,何以听到这个命令如此开心呢?无他,老唐心说:真是瞌睡
  送个枕头来,这一仗打好了,能把教导员升上去了吧?  
  一笔糊涂账  
  唐满洋说的教导员,指的是原566团二营教导员魏应吉。两个人一块儿在兰州打过窦家山,从西北一
  直打到朝鲜,堪称是过命的交情。打窦家山的时候,魏应吉是连指导员,唐满洋是连里的战士。打
  小理山的时候,魏应吉,成了唐满洋的连里当战士。  
  这是怎么一笔糊涂账呢?原来,秦琼也有卖马的辰光,后来的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魏应吉这会儿正
  是最倒霉的时候。五次战役前期,魏应吉因为放跑了英军29旅受处分,被放到老唐连里当了战士。
  一个营教导员怎么能放跑英国人一个旅?有个当时担任排长的老兵回忆,英军29旅逃跑的事儿是这
  样儿的:“五次战役开始时咱们先打的就是英国29旅!但它的老兵多,枪法准,伤亡差不是很大。
  而且我们的通讯差,机动也差。到了想合围全歼它的时候,一营到了,二、三营却跑错了地,结果
  一个营也集结不起来。朱彪气得跳脚:‘妈了个臭X的,想吃肉了没有人来下筷子!’”魏应吉也因
  为带着二营没能及时赶到阻击阵地,被撤了职下连当战士。  
  魏应吉被撤了职,是官方的说法,组织的决定,可这决定到了唐满洋这儿,就完全变了味儿。照唐
  满洋的想法,教导员就是教导员,你让他去炊事班他也还是我们的教导员!让老魏到我连里当战
  士?那是看得起我唐满洋,上头知道我这儿战斗骨干太少,让老魏给我压阵来的。  
  魏也不是个光动嘴皮子的政治干部,此人能打仗,有文化,尤其是一杆驳壳枪指哪儿打哪儿,在部
  队中威望很高。所以,魏应吉当了战士,连排长见了他照样敬礼,毕恭毕敬的,拦都拦不住。  
  有老兵说,这是566团的传统,也是189师的传统,恋旧,抱团。大概因为这种传统,接到打美军空
降兵的任务,唐满洋第一个念头,就是打个漂亮仗,立了大功把教导员重新升上去。至于立大功和
  教导员官复原职之间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唐满洋想都没想。  
  晚上八点,部队集结完毕,魏“教导员”给做动员:“敌人空降了一个连,目的就是要切断我们的
  退路。现在他们正在收缩,也没有修工事,趁它立足未稳,干它一家伙……”事后分析,当时空降
  的敌军应该不到一个连。但是,志愿军集结的时候,敌情已经起了一些变化。566团收缩后,美第七
  师和韩第二师之间的联络恢复,美韩军约两个连进占566团身后的问礼里,也有一部分敌军上山与美
  军空降兵会合。之后分析,也有可能这批美军空降兵不是伞降而来,而是从山间小道穿插进来的,
  老唐看到的降落伞并非空降兵,而是美军空投的补给物资。用降落伞投面包子弹,这种奢侈中国兵
  可是享受不到的。唐满洋他们出发的时候并不知道敌情的变化,他们最大的问题是--饥饿。  
  临时连长到 5月20日 ,566团已经绝粮三天了。最后一次补充给养,是在议政府,后方千辛万苦送上来一
  批炒面。吃了两三天,又没了。这回,再也没有炒面能送上来。韩军国防部的《朝鲜战争》中洋洋
  得意地声称:“中国军75%的食粮补给,都在运输线上被美国空军焚毁。”  
  五次战役一路打下来,大家都觉得有点儿不对头。美军一向以物资充足著称,这次却很少能缴获。
  敌军不惜一切代价摧毁所有可能落入中国军队手中的粮食和弹药。  
  打美国空降兵的时候,司务长搜罗大家的干粮袋,勉强能做一锅炒面汤。可这一锅汤,要真给几十
  条汉子分,除了把饥火勾起来以外根本没什么作用。看着部下饿得直打晃,唐满洋让司务长老陈等
  一下,他和魏应吉商量,想乘着没出发带俩人去搞点儿吃的。这主意马上让魏应吉给否决掉。  
  魏应吉太了解老唐了。周围的老百姓早就跑光了,就算没跑光,当时南朝鲜的群众基础和北朝鲜也
  没法比,到处都有特务在活动。唐满洋的意思肯定是要上美国人或者英国人那儿去“借”军粮。问
  题是美国人的司务长肯借么?那肯定就得打起来。一打起来打多久,打多大可就没谱了。这个唐满
  洋根本不在乎,不就是打么?谁怕谁阿?问题是魏应吉不能这么二杆子--出发打美国空降兵预定是9
  点30分,但命令随时可能更改,你唐满洋现在是代理连长,哪儿能要打仗你连长没影儿了的道理?
  唐满洋只好服从。这时候唐满洋当上代理连长还只有两天,他还没当习惯呢。前任连长被英军狙击
  手击中,颈部被洞穿,重伤。  
  说起来唐满洋的前任连长也是打过窦家山,和马家军拼过大刀的好汉子,可愣让英国兵的爆头给打
  寒了心。打到中间英军进攻最猛烈的时候,连长对唐满洋喊:“你在阵地上指挥,我去看看弹药。
  ”唐满洋说:“好!”  
  不一会儿营长上来了,跳到一个弹坑里,叫过唐满洋来问:“你们连长要脱离战场你知道不知道?
  ”  
  唐满洋一愣--“我怎么会知道?他说他要去看弹药……”  
  “什么看弹药?妈了个X的,他要逃跑!”  
  正说着就看见他们连长灰头土脸地站在营长身后。营长看看连长,又看看一边的几名伤兵,目光阴
  冷。  
  连长舔舔嘴唇,把帽子望地上一掼,喝道:“娘的,不就是一个死么……”  
  话音未落,英国人的进攻又开始了,炮弹在阵地上的爆炸声淹没了两个人后面的话。  
  就在唐满洋把驳壳枪里的子弹打光,背过身来换弹夹的时候,正看见连长抱着一挺轻机枪迎着弹雨
  狂扫,接着就一头栽倒,颈部血流如注。  
  那一仗,营长阵亡,连长重伤。  
  如果不是566团打到这个时候干部已经伤亡太大。朱彪宁可扣着唐满洋随时带突击队,也不能给他个
  连长的紧箍咒戴上。打完空降兵,魏应吉倒是真的“升上去”了,改任第一营营长,正是唐满洋的
  顶头上司。老唐算是歪打正着。可这样一来魏应吉也不能总呆在他连里了。没人管他,老唐如同脱
  缰的野马,在向铁原后撤的路上,他扔下部队来了一次特别的“出击”,不过那是后话,我们以后
  再说。  
  我们把视线转回到580.7高地,进攻开始前,司务长老陈掰了很多树芽加到炒面里,总算是给大家熬
  了每人满满一茶缸子炒面汤,吃到肚子里多少能打住心慌。意味深长的是,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
  发现这一天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全天也只有一碗炒面吃。  
  晚9:30,突击队准时出发。3连负责主攻,2连、7连掩护迂回,朝580.7高地主峰悄然前进。按照白
  天的情报分析,美军就据守在上面。3连悄无声息地摸上主峰,老唐带着2连在一侧准备接应,射杀
  所有企图逃跑的美国兵。  
「好文!打赏鼓励」
铁在烧 三  
  一 半个世纪前的“斩首行动”  
  笔者曾问过老唐为什么上来照着人家脑袋就是一枪。因为他这个举动引来了太多的争议,甚至很多
  老战友都对他当时的做法大加褒贬,认为老唐就是当敢死队的料,指挥一个连未免太抬举他了。老
  唐自己的回答却十分简单:“他戴着夜光表啊,戴夜光表的肯定是当官儿的,我先把他毙了,后边
  我要怎么打就怎么打。”  
  不能不说老唐的想法很有道理,这种“斩首”的做法,对美军当时的作战组织来说,是相当致命
  的。当时的美军,是一支典型的近代职业军队。  
  著名历史穿越题材小说《窃明》中,作者对于军事理论的描述极有独到之处,他在评论军队组织的
  历史变化时写道:“近代军队是一具战争机器,通过残酷的体罚和训练,让士兵渐渐失去自我思考
  的能力,而形成对命令条件反射式的执行。一支近代军队中的士兵,对军棍和皮鞭的畏惧是根深蒂
  固的,在战场上越恐惧就越会机械地执行命令。例如南北战争的美军会在炮火覆盖下,列着严整的
  队型缓步行军 1英里 ,然后完美地进行队列变换,翻越矮墙。并从 400码 距离开始还要受到
  线膛枪射击,直到一万人在进攻中挂掉八千才崩溃掉。封建军队的组织结构更不必说,作战主要靠
  个人武勇,凭首级计功,靠抢劫来维持斗志,所以封建军队才会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就
  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而近代军队就没有这些说法,反正都是拼光了拉倒,只是战场上的行尸
  走肉罢了。没有灵魂的军队只能僵化地进行杀戮或被杀戮,而不能积极主动地作战,所以遇到现代
  军队后就出现了一边倒的大屠杀。只有理想,才能给近代军队这具死尸注入灵魂,不仅仅是机械的
  刚硬,还有灵活的战术和柔韧的弹性。充满战斗欲望地去作战,灵活地根据战场形势去争取胜利,
  被击溃的单兵也能自行恢复战斗意志。比如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并非古人不愿意,而是封建军队
  和近代军队根本做不到。陷入敌后的封建军队是只会抢劫的流寇,失去指挥的近代军队是死挺的干
  尸。”  
  美军一直到越南战争时代,重视培养的都不是有理想的军队,而是具备铁一样纪律的职业化军队。
  在这种军队里,军官教育士兵,第一句话通常是:“记住,鸡蛋是长在树上的!”这句话的含义在
  于长官的话是不可置疑的。如果长官突然被干掉了,这样的军队会怎样,不问可知。  
  近代职业军队是用明确的指挥替代系统解决问题的,比如连长阵亡副连长自动接替指挥,副连长阵
  亡第一排排长接替指挥。但是,在580.7高地这样的夜间混战中,这种体系显然无法正常工作。近代
  职业军队的阿基里斯之踵暴露无遗。  
  而志愿军能够在朝鲜不断打出大规模的穿插,乃至于铁原这样极其倚靠部队单兵作战能力和忠诚的
  战役,其原因很多老兵都归结于志愿军是一支有理想的军队。有理想的军队并不一定都是正义的军
  队,比如希特勒的军队也很有理想,但这理想是邪恶的。然而单从军事角度说,有理想的军队作战
  能力和主动性确实出色。这一点很多军事家都明白,冯玉祥在军中设立教堂,唐生智全军信佛,就
  是想培养出一种理想来。  
  志愿军的理想是不需要灌输的,简简单单四个字:“保家卫国”让成千上万中国普通的耕读子弟前
  仆后继,视死如归。这不是为一党一派而战,而是为保卫一个民族的和平与尊严而战。  
  设想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血战,就算美军止步鸭绿江边,美苏两大阵营对峙总是无法改变的,而
  且将持续数十年之久。那时无论中国倒向苏联,还是倒向美国,双方对峙的前线,一定在中国的东
  北,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那样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独立自主?  
  那么,让我们中立吧。可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来证明中国军队有保卫自己的能力,谁会把这个在二战
  中差点儿让小小日本亡了国的民族放在眼里?衡阳失守的时候,罗斯福总统用电报质问蒋介石大元
  帅:“你的两百万军队在哪里?”  
  想左右逢源么?你也得有那个本钱!  
  抗美援朝之前,中国军队在和外国人的战斗中,从来没有获得过敬畏。有实力保卫自己的人,才能
  谈到中立,否则,只能是引来两方的窥伺,比引来一方更糟。  
  二 山顶上的混战  
  让我们回到580.7高地旁边的小山。唐满洋的打法现在想来其实不太科学,他直接把当年和国民党军
  队作战的经验搬上来了。中国当年穷,共产党穷,国民党也穷,要是国民党兵里混着一个戴夜光表
  的,那肯定是哪个将军藏在里面。但在美军里,一个大兵照样买得起夜光表,这个唐满洋可就想象
  不出来了。63军是五次战役才入朝的,正式跟美国人打仗才不到一个月,和老美打交道的经验,浅
  薄得很。  
  然而,老唐的运气却好得不能再好。战斗结束以后,连比划带说地问俘虏:“你们指挥官是谁?”
  有人沮丧地一指老唐脚前那睡袋--就在那里……  
  这鲁莽的一枪,引来的是一片大乱。但对志愿军的夜袭部队来说,响枪的时候唐满洋身边只有几个
  人,大多数战士还在小山的半腰。好在唐满洋带的兵,全是老兵,战斗经验极为丰富。63军脱胎于
  冀中野战兵团,很多“老”兵年龄只有二十出头,却已经打过四五年的仗。河北老兵油滑得很,几
  乎个个都是一对射就拿子弹往头皮上蹭,一拚刺刀就往人家大腿上开枪的主儿。现在听顶上一声枪
  响,老兵们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但自己根本来不及加入,怎么办?他们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榴弹,照
  着上面就扔--冀中野战兵团是和日军作战中诞生的,土八路装备差,最看家的本事就是扔手榴弹。
从我们后来得到的资料分析,这批美军空降兵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按照美军游击战专家阿图·邦特
  的建议建立的特种部队--游骑兵。他们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官兵,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他们的得意之
  作。这支戴贝雷帽的部队通常都是大军的开路先锋,他们的座右铭是“游骑兵,打前锋(Rangers,
  leadtheway)”,绣着Ranger字样的黑色贝雷帽及飘带型臂章,一直是游骑兵的象征。  
  精锐就是精锐,他们的反应很快,听到枪声很多人从梦中醒来就去抓枪。而河北老兵的手榴弹,此
  时正好在他们中间开花。剧烈的爆炸声过后,第一批跳起来的美国兵几乎没有能够直立的了。  
  对老兵来说,枪声就是命令,所以,尽管已经几天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但唐满洋的一声枪响仿佛给
  部下打了强心剂,他们投出手榴弹,随即以惊人的速度攀越障碍,冲进美军宿营地的时候,美国兵
  还没有几个人能拿到武器。  
  此后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混战。这场混战是一边倒的,因为美国兵几乎没有人在射击。大多数美军连
  冲锋枪的保险都来不及打开,就遭到志愿军的攻击。而且由于失去了指挥,美军此时乱成一团,何
  况如果这时能用冲锋枪扫射,很可能把误伤战友。  
  这不是肉搏,唐满洋的部下用的都是上了刺刀的苏联骑枪,面对这种寒光闪闪的东西,美国兵短短
  的冲锋枪根本无从招架。  
  入朝换装的时候,唐满洋憋了一口气:566团只有第一连(尖刀连)全部换装了波波莎冲锋枪,其实
  要论战斗力,一连里还有不少是从东北入伍的新兵。他所在的三连呢,就是因为排了个第三,结果
  只给换了苏联骑枪。这玩意儿看着好,可打起来三发子弹就贴壳,哪有一扫一片的冲锋枪管用?要
  不是用冲锋枪每人要携行五百发子弹的规定让人有点儿胆寒,老唐早就连部营部一级级找上去了。
  现在看来,用这落后的家伙也不是没好处的。美军没有死战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美国兵
  乖乖举起了手。只有少数人还在和志愿军纠缠,但也主要是在挣扎着逃跑,并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老唐自己对冲锋枪没兴趣,他用惯了的二十响驳壳枪可连发可点射,威力不亚于冲锋枪,要想过瘾
  老唐更喜欢用郭留诺夫重机枪,那可是飞机都打得下来的玩意儿。  
  可能读者朋友要问了,唐满洋当时也在小山顶上,一排手榴弹他没事儿么?有事儿那就不叫唐满洋
  了。他一枪击毙美军指挥官,正要迈步的时候,忽然天上乱鸦投林一样飞过一群怪鸟。老唐马上明
  白这是部下们拿自己开涮呢:“你们扔手榴弹倒是招呼我一声儿啊!”几乎是本能,老唐一头扑倒
  在地。所有的手榴弹都投在老唐前面,这就叫默契。  
  老唐爬起来后没有参加搏斗,而是靠一双夜眼,甩着一支驳壳枪,一边往前走一边打,只要看到还
  有美国兵在和部下纠缠,老唐甩手就是一枪。的确是甩手一枪,因为他用驳壳枪的动作很特别,不
  是瞄准了打,是一甩一甩地打,向外甩着打,演示的时候仿佛拿鞭子横着抽人。我曾给一位河北的
  抗日老兵表演过这个动作,这位罗金宝的原型之一叹口气说:“老唐这样甩着打的都是神枪手啊,
  那是拿子弹喂出来的!”  
  打了几枪,没法打了--只见一个战士和一个大个子黑人兵滚成一团。老唐比了几下始终没找到机会
  打,一偏头,对通信员说话了:“姚显儒,咱们新发的那个小刀子,不知道快不快……”  
  三 63军中的两个异类  
  老唐说的“小刀子”,指的是苏式骑枪上用的刺刀,这东西形如短剑,三锋开刃,也可以做匕首
  用。唐满洋自己用的是驳壳枪,姚显儒用的是冲锋枪,本来都用不着这个东西,可唐满洋一看就喜
  欢得不得了,愣给自己和姚显儒一人弄了一把。  
  姚显儒本来端着枪站在老唐身后警戒,听见连长这句话,手一抬,挂在腰后的刺刀变魔术似的就到
  了手里。老唐比划姚显儒这个动作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是《双旗镇刀客》里边娃哥对一刀仙出刀
  的那一瞬。  
  说起来,老唐和姚显儒,在63军都有点儿异类。这还要从这支部队的历史说起,前面说过63军的前
  身是冀中八路最精锐的野战兵团,这是一支典型的河北部队,最拿手的就是扔手榴弹。而这支部队
  的手榴弹,曾给日本兵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这实在不是八路的本意,只是因为条件太艰苦了,冀中
  土八路的兵工厂除了手榴弹就没有什么能敞开供应的家伙,连地雷都不行。  
  这种情况下部队为了提高战斗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玩命的练投弹,一来二去就扔出了名。甚至鬼子
  还分析过,如果是下雨天打仗,土八路的战斗力就得打对折。因为土八路的工厂造的手榴弹都用黑
  火药,一沾水就不响。没了手榴弹,土八路的能耐当然要打个折扣了。  
  而唐满洋和姚显儒呢,老唐是山西人,最擅长的是驳壳枪加鬼头刀,姚显儒是甘肃人,最擅长的
  是……这个没法说,入朝的时候通信员姚显儒玩得最好的是匕首,回国的时候大功英雄姚显儒是全
  军闻名的“地雷搬家大王”,拿美国人的地雷炸韩国人,就是这位干的好事儿。
「好文!打赏鼓励」
 姚显儒参军的时候是马鸿逵的兵,19兵团打宁夏,马鸿逵兵败逃走的时候,被改编成了解放军。马
  家军对当兵的特别狠,所以姚显儒本来是一点儿也不想当兵了,就想着开小差回家。没想到他遇上
  了个特别会做思想工作的指导员,就是前面提起过的那位魏应吉。  
  这个魏应吉,那思想工作的水平别提了,多少年以后老部下一提起“魏应吉”三个字还都说心里暖
  和,因为他对兵特别好。魏应吉和姚显儒一路走一路说话,跟对自己兄弟一样。部队过姚显儒老
  家,魏指导员知道他想家,通过当时的兵役局接来了他父亲。全连战士就像见了自己的父亲一样,
  端水、递烟;连长、指导员嘘寒问暖,一起陪着他父亲吃饭,走时又送吃的又给路费,真比一家人
  还亲。这回姚显儒也哭了,西北汉子一动真感情就不得了,那叫死心塌地。  
  没几天赶上一次土匪夜袭,一屋子没枪的新兵和解放战士给吓得嗷嗷叫,带新兵的唐满洋不慌不
  忙,守着门口,一杆驳壳枪打得二十几个土匪不敢冒头。有一个胆大的土匪绕到房后从窗户跳进
  来,立足未稳,新兵里蹿出一位一刀子就从土匪肋条骨底下捅进去了……这就是姚显儒。第二天,
  唐满洋看看那肺都给挑出来的土匪,又看看姚显儒那把河州匕首,抓抓头皮,说:“你不是放过羊
  么?我也放过羊,跟我搭伙来吧。”  
  四 混乱的番号和带不走的俘虏  
  现在,老唐一声令下,姚显儒扔下连长扑上去,一刀就刺在了那黑人大个子兵的肋骨缝里!这个黑
  人大个子兵,根据推测,很可能就是美军特种部队游骑兵第二连的士官拉尔夫·W·萨顿。  
  根据美军战史记载,萨顿原为第82空降师成员,在 日 和中国军队争夺小理山(479
  高地)附近的581高地时阵亡(美军所说581高地即580.7高地)。第二游骑兵连在和志愿军争夺581
  高地的战斗中伤亡十八人,萨顿是唯一一名阵亡的黑人游骑兵。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游骑兵空降连是完全基于二战空降兵老兵志愿组建起来的,一共十几个连的规
  模,一般只配属给美军的师一级的单位,任务是志愿军的师级尖刀连一样,只是是美军的游骑兵战
  斗技能更全面(全部有伞降资格)。当时组建这些连队的时候,只需要一千名补充人员,竟然有五
  千多现役伞兵报名,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些连队的兵员素质之高。  
  而这个第二游骑兵连还要更加特别一点--组成时全体官兵都是黑人,作为美军“王中王”的特种部
  队,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过,由于杜鲁门签发第9981号总统命令,要求军方对黑人官兵提
  供均等机会,美军中已经开始改变根据肤色编成部队的做法。当然,其中原因之一是1950年底曾有
  一支黑人连队全体投了八路,噢不,投了志愿军……李奇微接任联军总司令后,更加速混编,要求
  上级授权他彻底废除他麾下部队的种族隔离情形。所以,这支第二游骑兵连在攻击580.7高地时还是
  不是纯粹的黑人部队,是值得存疑的。  
  反正在580.7高地和老唐他们作战的美军中,肯定有一部分属于这个游骑兵连。按照美军记载,此战
  美军第二游骑兵连指挥作战的是副连长坤因中尉,他在 5月19日 接受命令代理连长指挥攻击581
  高地的行动,其任务是为替美第32团担任反击前锋。根据美军纪录, 日下午 ,第二
  游骑兵连利用正面炮火轰击吸引志愿军注意力,由坤因率六十五名特种兵从581高地反斜面偷摸上
  山,攻下该高地。战果报志愿军战死五十人伤八十人。在566团的记载中,当时一线兵力不足,原驻
  守581高地的七连19日已经抽调到小理山前线,所以美军袭击时高地上没有设防,美军的战绩统计估
  计是20日在整个566团正面战斗的战果。  
  美军记录,当夜凌晨两点志愿军发动反击,坤因呼叫炮火支援把志愿军击退,战斗到五点钟,第二
  游骑兵连因弹药不继撤下,但六点二十分再度攻上占领581高地。和第二游骑兵连共同作战的应该还
  有美军第七师,因为美方记录中有20日第二游骑兵连向第七师移交阵地的说法。所以当老唐他们摸
  上美军宿营地的时候,第二游骑兵连可能只有部分人员留在阵地上。根据志愿军的纪录,美军伤亡
  数字远远高于第二游骑兵连的损失,此外,还有约两个连的南朝鲜部队在20日乘机攻占了小理山西
  侧山下的问礼里。根据189师师史记载,当天的战斗共歼灭美韩军约200人,活捉28人。  
  值得一提的是,和老唐他们交手的这支美军,到底是什么番号很令人狐疑,因为按照美军第七师公
  布情况,20日并没有阵亡人员。按说,这种情况下,只要审问俘虏,就应该真相大白吧?笔者曾就
  这个问题询问过老唐,老唐犹豫了一下,说了句话:“我们连抓的俘虏,一个也没带下来。”  
  一个也没带下来?笔者倒吸一口冷气,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听到过说法,老唐打美军空降兵本来应
  该立功的,结果什么也没有,原因就是嫌疑杀俘。这件事情的当事人今天还健在,是当时负责上去
  带俘虏的一个干事。当时朱彪听说抓了俘虏,派他到唐满洋那儿接收。结果等这位干事到了老唐那
  里,却发现没有一个活着的俘虏可以带走……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此人有几十年和老唐住在同一个大院,但两个人从来不说话。而笔者直到和多
  名还活着的当事人核对,才感到唐满洋背这个名声实在冤枉……  
  铁在烧 (四)   
  听说三连抓了不少美国兵,不但团长朱彪兴奋表扬,连师里都惊动了,在已经感到大敌当前的压力
  下,仍然派了一个干事到无名高地接收俘虏。当时抓到美军俘虏是大事儿,很有面子的。  
不过,按志愿军老兵的说法,“联合国军”中最好抓的是英国兵,只要他觉得尽力了而且没有打赢
  的希望,会追着你投降,美国兵也还算好抓的,冲到跟前一比划刺刀,美国兵多半扔了枪就投降。
  最不好抓的是法国兵,打起来特别顽强,42军围攻砥平里,曾经抓到过法国兵,但愣是带不下前
  线……奇怪的是法军在一战二战越战中哪次的表现都称不上好。  
  两条互不来往的好汉  
  一次抓到双位数的美军,都够全军通报表彰的了。可是,这位干事一时竟然上不去阵地。  
  从21日凌晨开始,美军一直在用近乎疯狂的炮火猛轰志愿军据守的阵地。根据美军记载,就是在这
  样的炮击之下,前线美军的穿插部队才没有崩溃。包括第二游骑兵连在内的美军一线部队是在凌晨
  五点放弃阵地败下阵来的,但此后在炮火掩护下又重新夺回580.7高地。  
  通过对双方战史的对比,我认为美军的描述是可信的。因为志愿军反击部队在20日夜间先进攻美军
  驻扎的三座小高地,随后没有投入太多力量和美军交手。他们21日上午发现问礼里的两连韩军动摇
  撤逃,当即投入尾追攻击,此战把正在后撤的韩军切成两段,毙俘韩军连长尹奉玉上尉以下百余
  人。  
  根据189师师史记录,不再纠缠美军的原因是发现前方出现大量美军精锐部队,而且部队伤亡较大。
  于是63军改变了准备把189师主力投入洪川江以南的计划,仅留下朱彪团在江南机动防御,所以作战
  部署上也就没有了死守580.7高地的要求。当晚,奉志愿军总部命令,前线各部全线后退,566团也
  撤了下来。应该说,志愿军的直觉还是很敏锐的,李奇微计划的大规模反攻,已经开始了。  
  在189师对面,这次猛烈的炮击让志愿军参战老兵印象深刻。他们形容美军大口径炮弹打中平地,炸
  起的土可以掀起二三十米高,盘旋飞舞如同一条土龙。在这种条件下,等那位干事赶到昨晚的战
  场,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俘虏呢?”干事兴冲冲地问。“没有俘虏了。”据三连老兵回忆,所有的俘虏都在那天夜间的战
  斗中死亡,无一幸免。抱着一腔热乎气赶来的干事碰了个大钉子。他返回师部,报告唐满洋有杀俘
  嫌疑,还捎上了那块夜光表的事儿--老唐确实把那块表自己戴上了,他的意思是方便看个时间,打
  完了仗再交给朱彪。老唐不傻,何况有魏应吉这教导员看着,让他犯纪律都得换个时候。但按照这
  位干事的报告,老唐没有在第一时间上缴已经属于违纪,他戴了这块表,就表明他打死美军指挥官
  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为了这块表。  
  任何一个嫌疑,都够老唐吃不了兜着走的。因为这个,尽管调查结果最后认为老唐没有什么错误,
  这一仗还是只给唐满洋记了个三等功,否则是一等还是二等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也就因为这个,虽然住一个院儿里,老唐和那位干事见面不打招呼不说话,至今已经有五十年了。
  令人感叹的是这位干事论起打仗来也是一条好汉。铁原反击战打到后期,部队伤亡极为惨重,连蔡
  长元师长都提枪上前线了。这种情况下,这位干事带一个残缺不全的班,就敢插到美军前线后面去
  打坦克,目的无非是迟滞敌军行动。第二天拂晓,一个人带了六处伤爬回来的。  
  可两个好汉子,至今也是不说话。有人说老唐这人后来升迁不快,一个是卡在文化上,另一个,就
  是不会和人相处。那位的原话是:“战争时期好啊,像老唐,你大刀片一抡,什么都有了……”问
  题是,有多少人到了战场上一抡大刀片就能上去呢?上去以后又有多少人能回来呢?  
  真相  
  关于“杀俘”的问题,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问了唐老。问的时候很紧张,天晓得会捅怎样的马蜂
  窝。  
  没想到唐老很平静,甚至有点儿不像当年的天杀星。唐满洋冷冷地看我片刻,慢慢平伸出右臂,曲
  肘向天,食指比了一个扣扳机的动作,淡淡道:“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我没有办法。”空气一时
  近乎凝滞。又沉默半晌,老唐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话“我从来不杀俘虏。他们要杀我的人,我只好
  开枪打。”  
  因为发生在暗夜之中,所以这次事件的全貌,只怕永远也无法完全弄清。但从几名互不相干的老兵
  口中,我们依然大体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况:在拿下小高地以后,从睡袋中被掏出来的美军见势不
  妙,纷纷举手投降。到底捉了多少美国兵,是否确实都是美国兵,这至今都是一个谜。最初,我得
  到的数字是六十多个。然而,找当事人核实以后,才知道这六十多个俘虏,指的是当夜战斗中志愿
  军所捕俘虏的总数,主要是从问礼里逃跑的韩军。  
  看着今天作风泼辣坚韧的韩国足球队,很难想象当年它的军队居然这样不经打。但是志愿军老兵对
  南朝鲜军的战斗力倒并无微词。他们提起来,主要说两点:第一,韩国当时是刚刚建立了自己的军
  队,部队没有传统,打起来容易垮台是正常的。部队的这个传统,就像一种灵魂。老兵走了,灵魂
  依然留下,所以,有些老部队过了多年和平日子,一上战场依然战斗力强劲;第二,韩国军队在朝
  鲜战场上是“打胜不打败”,他们一旦被打败,就会整个“崩盘”。金城反击战67、68军奇袭白虎
  团,夺占轿岩山,一下把韩国兵打崩了,前线四个师的韩国兵没命地往回跑,中国军队意外地一插
「好文!打赏鼓励」
几十公里,韩国兵把二线阵地都给冲乱了,吓得美国人紧急约见志愿军代表,催促赶紧签字讲和。
  不然,谁知道志愿军会打到哪里?但是,进攻作战的时候,韩国兵还是蛮有战斗力的,尤其是坑道
  战的时候,那些刁钻古怪的袭击战,大多是韩国人所为,比装备更好的美军威胁还大。说缺点,也
  说优点,客观评价。也许,只有在战场上刺刀见过红的,才会这样尊重对手。  
  清点战俘的时候老唐发现,自己身边只剩十几个能动弹的兵了,比俘虏还少。这倒不是伤亡多大。
  这次夜战照老唐说法不算激烈,没有什么悬念。然而,志愿军的官兵都是饿着肚子杀上来的,打仗
  的时候,一股猛劲顶着,拚刺刀都没问题。一完成任务大多数人坐下就再也起不来。就算这能站起
  来的十几个人,都在全身打晃,毕竟连续的苦战,太艰苦了。  
  而这个时候,另两个小高地的美军已经和志愿军的反击部队打成了胶着。这两个小高地的美军防御
  较为严密,一方面老唐他们这边先打响让美军有了警觉,另一方面有一个战士踩中了美军布设的照
  明雷,阵地照得一片雪亮。失去了夜色的掩护,志愿军反攻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美军的火力
  明显比中国军队强得多,训练也很出色,即便在夜间也打出了交叉火力,这次突袭未能成功。  
  然而,美军毕竟已经是惊弓之鸟,一边打,一边叫喊,似乎在相互联络。这三座小山距离很近,所
  以,也有美军在向老唐他们占领的山头喊话,似乎还不知道这边的美军已经被全部解决。  
  这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俘虏中也有人喊叫回应。唐满洋回忆:“当时那边的美国兵在喊,这
  边的也在喊,但喊的什么,我们谁也听不懂……”另一名当时参战的老兵说:“照明弹打上去我们
  才看一眼俘虏,我的妈,个个手上脸上都毛茸茸,至少比我们高一头,胳膊比我大腿还粗!”  
  唐满洋命令机枪向美军据守的两个高地猛烈射击,掩护兄弟部队,另外几个战士用刚缴获的美军机
  枪看住俘虏,并喝令他们住口。然而俘虏显然也发现了志愿军人比他们还要少,所以尽管照明弹闪
  亮的时候他们只是沉默地紧盯着唐满洋他们,但照明弹一灭就喊声四起,也不知道是求救还是报告
  这边的情况。  
  又一颗照明弹升起的时候,中国士兵忽然发现俘虏少了几个(原来只是让他们抱着头蹲在地上,来
  不及捆绑)。就在这时,正在对美军射击的机枪骤然停止,传来激烈的扭打和叫骂声。随着叫骂声
  传来,俘虏们一起低下身来。  
  参加过此战的志愿军老兵推测,美军俘虏中肯定有人在串通,否则这个动作不会如此划一。而这个
  动作的意图就是避开志愿军仓促射出的子弹,在最短的时间里扑向看守的几名中国士兵,夺枪反
  击!  
  听到这样的讲述,我忽然想起一段对朝鲜战场上美军空降兵训练的描述:“约翰·G·霍坦上校挑选
  的游骑兵候选队员前往乔治亚州班宁堡受训,兵源大多来自第82空降师。他们的训练时间多在夜间
  进行,训练科目包括轻兵器操作,夜间跳伞,两栖登陆,爆破及格斗等……”他们的训练和作战意
  志,明显超出普通美军部队。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精锐,才被作为了对志愿军进行反击的箭头部
  队,然而,在580.7高地的战斗中,即便是这支精兵,也没能在作战经验丰富的志愿军手中讨得便
  宜。  
  千钧一发之际,机枪打响了。事后,志愿军的老兵分析,可能是夜暗使美军俘虏没有看到架在地面
  上的机枪,否则他们一定不会铤而走险。与此同时,美军支援的炮火也盖在了这座小山的山顶上。
  最后从这块阵地上站起来的,是唐满洋和他还活着的部下们。如果不这样做,能走下战场的会是
  谁,也不会有悬念了。  
  所谓唐满洋涉嫌杀俘,真正的原因,有人说是在这次混战的最后阶段,一名逃脱的美军沿着山坡奔
  跑向敌方阵地,当机枪手犹豫的时候,照明弹下唐满洋作了一个和我刚才描述一模一样的动作--平
  伸出右臂,曲肘将手指向天,食指比了一个扣扳机的动作。机枪打响了,那名美军应声栽倒。“放
  他跑过去,拿起枪来就会打我们。”老部下给唐满洋抱屈。  
  但对于这件事,老唐没有解释过。可是我耳边仿佛闪过他的声音:“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我没有
  办法。”所以,没有俘虏。  
  谜团  
  这一仗,最大的谜团是美军被打的到底是哪支部队,伤亡到底有多大。从第2游骑兵连的伤亡纪录
  看,仅仅伤亡17人。所以这一仗打的肯定不止他们,但美军的战斗记录中,又没有提到其他番号。
  当时美军在朝鲜最大的空降兵单位是空降兵187团(韩国资料称为187旅),这个团曾经和志愿军打
  过多次硬仗,损失不小。他们五次战役时也的确在和志愿军对峙的前线上。但是,根据作战区域
  看,在五次战役攻守转换的时候,该部已转序列,22日就已投入与志愿军第3兵团所部的战斗中去
  了,不大可能与朱彪所部交手。这个部队从 日 到5月22日没有阵亡报告, 5月23日
  倒是有19人阵亡(不知是否为累计),地点在春川东北,离小里山有一定距离。当然,也无法完
  全排除被打的是他们,因为该部在调转之前,确实当过西线预备队。  
 除了187空降团,美军在朝鲜的空降部队就是七个参战的游骑兵连了,他们都是既有突击能力又具伞
  兵资格。这些精锐部队美军很重视,常常在防御时让他们固守别的部队无法守住的要点,进攻时则
  深入战线之后打穿插或充当开路尖刀部队。因此他们多曾和志愿军猛烈交火。在五次战役中,损失
  最大的游骑兵连,是第1和第8游骑兵连。  
  第八游骑兵连,在五次战役中配属以美军步兵第5团为骨干的美第24师后卫集团,结果在欲靠拢5团
  主力时,还来不及挪动就让志愿军包围了起来。第5团指挥官威尔逊急忙命令第6坦克营接应,才把
  已经被打的损失惨重的第8游骑兵连接下来,112名官兵已经只剩了65人,而且多半带伤。实际上这
  个后卫集团在撤退中整个部队都遭到沉重打击,伤亡人员合计达到八百人。五次战役后期,美军第
  24步兵团推进回这一战所在地区,据记载,第5团战斗群被伏击战场上遗留着大量的装备残骸和人员
  尸体,当24团的官兵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士气受到很大打击,有关人员惊于现场景象的恐怖,并叹
  第5团为第8集团军最好的团之一,竟遭此败绩。  
  不过,第8游骑兵连的损失,是在 4月25日 开始的美军24师撤退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日期不详)
  ,对手更像中国军队的60师而不是189师。只是,第8游骑兵连战败的地点被称作1010高地,而小里
  山在中国的作战地图上,标高恰好也是1010!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美24师后卫集团里面有一支配属给第5团的部队,叫做555榴弹炮营,这个营在
  撤退中损失惨重,伤亡上百人,丢了11门大炮,60辆汽车,好容易拖出来的7门榴弹炮,还有两门给
  打坏了。这个部队的名字不好,555谐音和小朋友被打哭的呜呜呜很象,结果到了金城反击战,志愿
  军奇袭白虎团,抄袭轿岩山,这个555榴弹炮营又恰好被包了饺子。这回它没能突出来,成了美军在
  朝鲜战场被歼灭的最后一个营级单位。67军参战人员形容打掉这个营以后“缴获如山”。  
  相比8连,倒是第1游骑兵连的损失更接近一些。这个第1游骑兵连, 5月19日 在向志愿军纵深发
  动穿插作战时阵亡了13人,其中包括一个少校和一个中尉,18日也伤亡不小,阵亡了一个中尉。 
  他们的作战地点与566团的描述相比略微靠北但距离不远,考虑到美国时间的 5月19日 正是朝鲜
  时间的 5月20日 ,如果美国人把作战地点记录得略有差异,他们曾经和第2游骑兵连联手与566团
  作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里面有两点令人产生怀疑:首先,第1游骑兵连纪录莱昂纳多少校阵亡的
  地点是710高地,而不是580.7高地,其次,唐满洋他们如果同时打了美军两支强悍的特种部队,这
  个战绩未免太不可思议。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美7师或英28旅的后续部队和第二游骑兵连一起遭到了朱彪团的痛击,但是美7
  师的记录中找不到相应情况。  
  这些记录,让人看了有扑朔迷离之感。在即将结束此文的时候,我又从美国KoreaWarEducator组织
  得到了一份意外的资料。这份资料表明,有一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军士兵埃德·赛库拉1951年5月
  底,曾在朝鲜Soyang以南的作战中,见到一批明显是缴械后又被杀死的美军尸体,数量超过五十
  人,已经死去几天。当时埃德是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五团第三营的一名年轻士兵。他回忆这批美军是
  死于和中国人的战线上。并回忆出很多细节,比如看到的尸体中有一名非常年轻的美军倒在路中
  间,昂首向天,胸前劈着一把斧头。埃德在此后几十年一直在寻找这件事的真相,比如这批美军是
  属于哪个部队的,并联系了相关的媒体,但始终没能得到答案。  
  经过查找地图,我发现所谓Soyang,即韩国今天的“昭阳江”,这是一条从北向南注入北汉江弯曲
  部的河流,向南不远就是小里山北侧的洪川江。这批被杀的美军,是否与唐满洋他们进行的这次战
  斗有关呢?   
  在写作过程中,一位台湾朋友提供的资料,让这场战斗的全貌得到了更多的揭示。这位朋友认为此
  战应该是发生在美国时间 5月19日 的Hanye之战,这次战斗,发生在小里山(美军地图上为1010
  高地)以北的Hanye,这里正好有三座连续的小山,与唐老所描述的战场情况很相似。在这次战斗
  中,美军提到参战的部队中损失最大的是第38步兵团,这次战斗中共有两百多名官兵伤亡,长长的
  阵亡人员名单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这一仗,美军阵亡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次海湾战争沙漠军刀行动中的全部损失。  
  虽然美军的反击计算极为精确,但看起来它最初的进攻并不顺利,在189师面前硬硬地撞了一次墙。
  美军38团,是否就是那个增援其游骑兵的部队呢?唐满洋曾经提到,他们作战的问礼里北山,附近
  有个地名叫做“韩成”,这个“韩成”,是不是就是Hanye的音译呢?  
  英雄落幕  
  我本来想回到北京,再找唐老问个究竟的,但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老兵唐满洋,这个高射机
  枪都打不死,立了两次双大功的好汉子,终于没能挡住岁月的磨蚀。 2月11日 ,唐老走了。  
  走之前,一位朋友还和他提起过这一战,特别想和他核实一下“杀俘”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上
  一次我去,带去了这一战中一名阵亡美军的照片,唐老后来告诉我,说我看了整整两天,就想“我
  怎么就把他打死了呢?”  
  我曾想老唐对于当年的征战生涯,是不是有一些悔意。当再次被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唐老当时已
  经呼吸困难,但仍然毫不犹豫地伸出右手,做了个扣扳机的动作,目光清澈如电,明白无误地说
  道:“是我……”  
  老兵唐满洋最后这个干净利落的这个动作,让我明白,老唐完全不曾混淆过惺惺相惜和你死我活的
  概念。那一仗,在老唐们的眼里,永远是保家卫国。唐老说:“等我出院了,咱们再好好聊。” 
  老兵唐满洋的人生落幕了,而铁原之战的序幕,刚刚拉开…… 
「好文!打赏鼓励」
铁在烧 五  
如影随形的美军  
& & 5月20日 ,李奇微指挥的“联合国军”按照预定计划发动全线反攻,总兵力达到四个军,十三个
  师。双方在前线展开激烈战斗。 5月21日 ,由于补给已经出现较大困难,在美军明显的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