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谢逊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是什么意思

查看: 2744|回复: 12
求各位师兄指教。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在线时间63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求各位师兄大德,帮忙解释一下金刚经里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中的寿者相是指什么意思。
拜托各位了。
在线时间63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些,转来看看,但还是不知道“寿者相”,各位的看法是什么呢?
自性化现的“四相”
再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对这个“四相”解释得最好的是《圆觉经》。
有好多人把这四相解释为外相: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别人,众生相就是众生,寿者相就是老头。
其实这个世界本是我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如果心中没有这四相,那么外面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圆觉经》中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给净诸业障菩萨解答的四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就是如果心中觉得有所“证”,就是“我有所证”,这就是我相。有所证“菩萨境界”,有所证“佛的境界”,有所证“涅槃”,都是我相。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用“如是如是”就把三藏十二部给讲完了,讲到最后就是“无所证”——“如是如是”了。
只要觉得有所证,就有无明,其中包括所有的名利心。其实没有一件东西是你的,妻儿、名誉、金钱、三千大千世界,包括菩萨乘的各个境界,包括涅槃,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的,是有为的,只有你的心是你自己的。
释迦牟尼佛后面又跟了一句“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圣贤的果位,怎么证都是我相,就算了知自己清净涅槃了,也还是我相。
这也就是为什么“修念佛禅一千年没有一个开悟的”原因。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前面说了,证的是我,如果没有了这个,但觉得“我‘能悟’”,这就是人相。
“哦,我知道了”,你知道什么啊?!一槌!因为你这是着人相了。
后面释迦牟尼佛解释道,“其心乃至圆悟涅槃”,哪怕已经到达悟道涅槃的境界了,“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前面提到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中的那个境界,当他写出那些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着人相了。所以,他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没有能继续走下去,只是给朋友们在修行路的拐弯处点一下。这都是源于他那深深的悲愿心,这是真正的乘愿再来的大德。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这就是众生相。
当不着“心所证者”,就破了我相;不着“心悟证者”,就破了人相。但如果你觉得:“我多厉害啊,你们都很佩服我”,这样的念头就是着“众生相”。
只要有一丝认为别人不如你的念头,就有了众生相。
很多朋友特别执着一个东西,比如“我找到了一个好的老师”。其实你只是宿世间跟那个老师有个善缘,大家都在这儿演一出应该演的戏,演完了因缘就断了,只是一个因缘而已。如果你觉得别人真笨,自己就了不起,找了一个好师父,你就着众生相了,因为有了内外的分别心,那就是众生相。
曾经跟一个徒弟说,总有一天,你要把“回家人”给忘了。“忘了”的意思就是不要再执着于他讲的东西,不要再执着于他这个人。但并不是不恭敬,因为你还要表法。
释迦牟尼佛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如果认为自己不着“心悟证”了,别人着“心悟证”,就是有众生相。
在这里,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如不能证到一切众生皆法身佛,有一念分别心,即“众生相”。
这三相是个渐次的见地,在破这三相之后,最后还有个“寿者相”——在圆觉经中是“寿命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当不着我、人、众生了,还有一个死在那儿的相,也就是清净相,业障和智慧都不见了。
这时候也只是个罗汉果,仍然有一个寿者相。要破这个相,非常简单,无我、无人、无众
生、无寿者地去行一切善法,靠这个才能跑出来。
在线时间18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简单地说,就是执着于长寿,希望活得越久越好。
在线时间176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圆瑛法师:迷智四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之涅槃,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所证所悟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已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对此种现象谓之不肯断命。
在线时间112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看了好多家的注释&&都有不同
在线时间176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末学也百度了下。分迷识四相与迷智四相。
迷识四相:指世俗而言。我:五蕴之体;人:我之外;众生:盛衰苦乐,不断相生;寿:寿命。
迷智四相:指修行而言。我:指所证之境;人:因有所证,便有能证。有境,便有观境之主体;众生:修到“境”与“观镜者”都不是真心,但仍存在一个能知道前两者都不是的主体,该主体是众生相;寿:真心发起智照,觉前三者一切空寂,了不可得,是八识之微细分别。迷智四相,修行次第。
师兄可自己研究。
在线时间500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转自新浪爱问
举个例子也许你能很快明白: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
我相:是你自己把自己当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人相:是你自己把除你之外的人当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众生相:是你自己把除你之外的不光人,还有其他的动物植物等众生都当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寿者相:是你自己把存在时间很长的也当成一滴水.
如此而来,大海被你分成了一滴又一滴独立的个体:一滴水.
而其实,本身大海就是大海.是一体的.没有分别的.
所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不分别,不执着.才能自在.
(什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宣化上人开示
(一)无我相:不要有贡高我慢,不要有为自己打算的心。
(二)无人相:不要妨碍或障碍他人,凡对人不利的事都不要做。
(三)无众生相:视万物为一体。
(四)无寿者相:大家都应该有要求生命存在的权利,不应该夺取别人或其它众生之性命。
在线时间130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四相──识境四相】
  ﹝出金刚经论﹞
  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着取相,故名识境四相。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若即若离者,谓计即阴是我,离阴是我也。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五阴也。)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是名人相。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此身,是名众生相。
  [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寿命,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一期者,谓从生至死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在线时间130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四相──智境四相】
  ﹝出圆觉经略疏﹞
  谓于有所证取之心,迤逦浅深,有此四相之异,故后之三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与金刚般若四相所言不同,盖彼于迷妄之心,执为四相故也。
  [一、我相],我相者,谓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证,而其有所证取之心,执着不忘,认之为我,名为我相。经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人相],人相者,比前我相已进一步,虽不复认证为我,而犹存悟我之心,名为人相。经云:悟己超过一切证者,名为人相。是也。
  [三、众生相],众生相者,比前人相已进一步,谓虽已超过我人之相,犹存了证了悟之心,名众生相。经云: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是也。
  [四、寿命相],寿命相者,比前众生相已进一步,谓心照清净,于前众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虽已觉知超过,然犹存能觉之知,如彼命根,潜续于内,名寿命相。经云:觉所了者,不离尘故。是也。(不离尘者,谓此览(编者注:‘览’疑是‘觉’)了之心,不离妄尘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在线时间6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众生相既以各种形式所存在的“时间”概念,是虚幻不实的,比如命根、长寿、时间、恒常、不灭等等,归属于心不响应行法
在线时间18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一心静 发表于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些,转来看看,但还是不知道“寿者相”,各位的看法是什么呢?
自性化现的“四相”
同意,顶礼《圆觉经》,建议同时阅读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
我人众寿四相,总归我相,因此六祖说”有我罪即生”。
在线时间18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言者不知 发表于
简单地说,就是执着于长寿,希望活得越久越好。
更简单地说,寿者相就是贪生怕死。因此,人人都着寿者相。
在线时间18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言者不知 发表于
更简单地说,寿者相就是贪生怕死。因此,人人都着寿者相。
更深入地说,求往生,求开悟,求解脱,求成佛,凡有所求,都是寿者相。学佛之难,可见一斑。
Powered by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什么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佛教知识方面的,金刚经里头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出自《金刚经》简称《金刚般若波罗蜜》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相”为现象 此句表示的是一种无我的态度,意识中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众生,没有想长寿这个念头,是佛家看破红尘,看待众生众生皆平等的思想 "相"即形相或状态 对性质本体而言,指诸法的形象状态 对人的意识而言,就是“想” 即人的意识对事物的某种反映,也是人的意识对某种程度的相状摹写 “我相” 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 “人相” 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 “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 “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即寿命)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金刚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净空法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帮助我们往生
我的图书馆
净空法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帮助我们往生
《金刚经》是惠能大师从这个经开悟的,所以这个经就特别出名了,在中国经典知名度最高的。《金刚经》,大家都喜欢念它,它是般若,是智慧,真实智慧,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学哪个宗派,它都能帮你忙。它帮你什么?帮你破执着。你看,上半部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帮助我们往生。&破四相就是把这四样放下,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你执着这个是错误,心里头有这四样东西,叫轮回业,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它制造的。所以《金刚经》的后半部是大乘佛法,不是讲四相,是讲四见。相,偏重在物质现象;见,完全是念头,我们讲心理。&相是物理,见是心理,心里怎么样?痕迹都没有了。要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大乘菩萨。前面是小乘罗汉,后面是大乘菩萨,你才能够圆满菩提。四见破了,生实报庄严土,破四见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他到哪去?到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华严经》上所说的,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报土。&相没有了,自他是一不是二,我们跟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跟释迦牟尼佛也是一不是二,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跟地狱饿鬼畜生是一不是二,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平等的,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起用有善、有恶,善念善行感三善道,恶念恶行就变成三恶道。念不是真的,相也不是真的,我们自己不知道,把它当真,所以在这个里面受苦受难。如果事实真相真的明白、真的了解了,才真正能放得下。本文节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318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