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餐饮的白练爆裂形态怎么样会是什么样的

【未来已来!智能化、自助化餐厅3.0长啥样?】
虽然时下中国餐饮业的整体市场规模突破了2万亿
元大关,但事实上远不如众人所想的那般风光。近几年,餐饮业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在日趋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中苦苦挣扎。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寻
求稳健发展,不再大肆扩张,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第三届国际餐博会推出“未来餐厅3.0”,以“智能餐饮
高效节约”为主题,通过“鲜合”模式、新设备、新科技、新产品的综合运用,重点针对餐饮行业“四高一低”展示解决方案。
  未来餐厅3.0亮相餐博会
  火锅是当前发展势头最猛的餐饮业态,本届餐博会的“未来餐厅3.0”就瞄准了火锅店。可自动识别会员面容的排队器、全自动预订取餐设备、可以给手机充电的餐桌、红外加热的火锅……
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应用让参观者耳目一新。
  走进这间以“鲜合”命名的未来餐厅,入口处没有一般餐厅的迎宾员,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类似户外广告屏的电子设备,屏幕上不时显示的人脸照片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未来餐厅3.0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其实是个会员自动识别器。只要是未来餐厅的注册会员,走进餐厅大门的时候,屏幕上的摄像头就会自动识别出会员身份,在屏幕上显示该会员的姓名、积分、可获折扣等相关信息,并自动为其安排餐位。如果餐厅内座位已满,这块屏幕还可以帮助会员自动排队,并给出预估的等待时间。
  在候餐区,借助店内的终端设备,顾客可自助缴付水电、燃气、电话、手机、上网等生活费用;自助查询和预订车票、机票、酒店、景点门票及其他便民服务。
  而餐厅内设置的自动点餐机,
不仅可以方便客人自助浏览和选择菜品,还可根据该会员的性别、年龄、消费记录等信息,自动推荐适合对方的相应菜品。顾客点好菜后,可以选择包括网络支付、
信用卡等在内的多种付款方式。结账成功后,无需传菜员,点餐机会自动传输数据到配餐区,由配菜师照单配菜后送到取菜筐。顾客可以到配餐区自提,或是由服务
人员送到顾客所在餐桌。
  在就餐区,特别设计的餐桌同样暗藏玄机。每个餐桌都设置了手机充电接口,方便越来越多的“手机控”随时充电。每个电磁炉旁还都配置了一个加汤龙头,无需召唤服务员,启动开关,龙头中净化过的弱碱性水会自动注入汤锅内。专利能量锅底部特殊的夹层设计,据称能锁定食物原味,激发营养、促进健康。
  未来餐厅的厨房更是最大程度凸显了“绿色”。据介绍,新研发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能够将油脂直接分解成为水,而固体垃圾将被直接压缩成为一块块四方的“垃圾砖”,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排放。
  智能餐饮破局“四高一低”
 当前,餐饮业普遍面临着房租、人工、食材、能源成本高企,而利润持续走低的困境。中烹协自2012年起,在餐博会上连续推出的“未来餐厅”项目,从小型
餐厅的“机器人送餐”、“随心情变幻环境”,到社区餐饮的“O2O线上线下融合”,再到火锅店“智能终端的自助式服务模式”,通过新设备、新科技、新概
念、新服务模式与餐饮业的融合对接,为餐企破解“四高一低”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留人难、人力成本高企一直困扰着传统餐饮企业,而未来餐厅“机器换人”的思路不失为解决之道。
 “如此规模的一间普通火锅店,大概需要20名员工,而鲜合只需要5名。”在本届展会现场,鲜合餐厅的工作人员自豪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配置了大量
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顾客从一进门的排队等位,到点餐、支付、取餐乃至餐中服务等,大都可以自助完成,因此大大节省了人工。像普通餐厅的迎宾、领位、点
餐、传菜等岗位,在这里几乎都不再需要。
  智能终端设备属于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从成本角度核算,与人工每月
都要支付人均3000元左右工资以及“五险一金”、提供食宿、每周至少休假一天等相比,能够大大节约经营成本。而且设备可以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不会出
错、不会偷懒、一视同仁,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与顾客之间的纠纷。
  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店铺租金往往占了餐企经营成本的大头。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门店面积增加营业额?未来餐厅的中央厨房设计为餐企老板带来了启发。
 要知道,普通餐饮门店的厨房与餐厅面积之比几乎达到1:1。而本届展会上的鲜合餐厅,由于推行“智能化、简约化、标准化”的运营原则,取消了传统餐厅里
的厨房、洗消间、切配间、收银台等,尽一切可能把工作放在中央厨房,餐厅80%的面积都留给了顾客。这样的空间分配,不仅有利于保证出品质量的一致性,而
且在房租高企的今天,增加的经营面积也意味着增加了收入。
  此外,未来餐厅还从技术创新角度为餐企展示了降低能耗的多种途径。比如此次鲜合餐厅展示的餐具回收技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水循环技术、节能墙、低耗高效餐饮设备等,为餐厅从根本上减轻能源成本的负担提供了解决之道。
  未来餐厅要全产业链赚钱
  从1.0到3.0,未来餐厅项目为公众展示了科技为餐饮业带来的各种可能,当中的很多内容,如机器人服务员、线上预订线下取餐、自助点餐机等,
其实在一些餐厅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好智能餐饮的发展前景,如今,大量科技公司也纷纷投身餐饮信息化软硬件服务。在本届展会上,他们就带来了包括会员管理系
统、总部电商管理系统、一卡通云平台、炒菜机、自动售餐机等各种餐饮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不过,这些技术、设备要真正被市场接受和认可,仍要跨过不少
  在餐博会现场,一位杭州参展商带来的“微饭”自动售餐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我们研发的这台自动售餐机一次可以装载200份盒饭,全部是由机器人炒菜,保证菜品的标准化。消费者自助选餐、付款后,10秒即可出餐,非常方便。”这位参展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的瓶颈是,不知道哪里允许放置。我正在同一些快餐厅联系,希望可以在它们那里安装设备。”
 尽管“机器换人”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餐厅的人力成本,但这种自助式服务要想真正被顾客接受,在很多技术细节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人脸识别的反应时
间、精确度如何,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体验感受。为了提升效率,未来餐厅普遍倡导简约菜单,但简约到何种程度同样是门学问。机器人炒菜虽然实现了标
准化操作、有利于保证出品的一致性,但如何更精确地把握火候、调味等,研发出真正达到大师级水准的高级烹饪机器人,仍需要餐饮业与科技界的深度融合。
 事实上,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让未来餐厅有着无限可能和发展空间。当很多演艺界、房地产界、互联网界人员开始跨界经营餐饮的时候,餐饮业的跨界经营也在悄然
起步,餐厅卖月饼、卖茶叶……谁说未来餐厅只能经营餐饮?当工业化、标准化成为趋势时,一些个性化餐厅反而受到追捧,甚至异军突起。
餐饮O2O(微信ID:coffeeo2o):中国餐饮业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饮案例、营销干货!用创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改良传统行业,是餐饮老板与从业人员必关注的公众平台。WeMedia联盟成员。
加入餐英圈或寻求采访报道请联系微信:canyin8或QQ: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未来五年餐饮消费人群会发生什么变化?_联商网资讯中心
未来五年餐饮消费人群会发生什么变化?
  到2020年,60后可以退休了,他们正好是51--60岁;(在外就餐基本跟60后没太大关系了)
  到2020年,70后可以功成名就了 ,他们正好是41-50岁;(家宴、宴请的主流,追求极致美食的核心人群)
  到2020年,80后不敢说年轻了,他们正好是31-40岁;(商务应酬会很多,80后一直是最苦逼年代,感觉他们马上就熬出头了)
  到2020年,90后该谈婚论嫁了,他们正好是21-30岁;(90后别装嫩了,21世纪的孩子出来混了)
  到2020年,2000后要出场了,他们刚好是11-20岁;(这才是真正的小鲜肉好不好)
  有兴趣你们可以类推,再过十年是怎样?
  做生意不看到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变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90后和2000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生代,他们大多数是含着金钥匙、银钥匙,个别是玉钥匙、钻石钥匙出生的。贫穷、物质缺乏在他们的脑海里压根就没概念。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开始就生长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社交方式会与上一代有明显的区别。
  还有,绝大多数90后压根就没有在家做饭的概念。
  这个才是对餐饮业最重要的机会。餐饮老板们,不研究90后你的生意会很危险。(跑题了,貌似这篇文章不是探讨90后的好不好)
  还是接上一篇文章讲讲移动互联时代吧。(其实没跑题,因为移动互联时代是属于90后的时代)
  上一期提到我们又迎来的移动互联时代,那些被资本疯狂追捧的餐饮O2O,互联网餐饮,他们是典型的“快鱼吃慢鱼”,也更可怕。他们真的就像餐饮业内同行说得那么不堪吗?就是泡沫吗?资本真的都是傻逼吗?
  嗖的一下,时光回到10年前,也就是2005年,那时候你网购吗?你会认为在网上买衣服、家电、甚至钻石、旅游、生鲜水果是常态吗?
  还记得那帮做线下零售的说马云是骗子、淘宝是假货市场必将倒闭吗?
  2011年前后可爱的董事长在一次家电行业高峰论坛上,还大喷互联网卖家电是伪命题,可是第二年就决定投了几百亿要干。可是就算他把苏宁易购改成苏宁云商,今天的市值可以买他好几个。
  奕宏经常跟身边的朋友分享,过去的十年是PC互联网挤压、侵占传统零售业份额的十年;而未来的五年是移动互联网颠覆和破坏传统服务业的五年。
  为什么是五年?
  1、PC互联只是信息传播的革命,移动互联网不仅效率更高,传播更快;移动互联更是生态的革命;(请原谅我知识浅薄,想不到更好的词,只能暂时用生态这个词来替代)
  2、比起传统零售业,传统服务业无论是企业实力、创业者还是从业者综合素质都稍稍弱些;(别打我,这是事实,不信你们看服务业的程度就知道。)
  3、电商抢实体零售只是抢顾客,移动互联对传统服务业破坏根本就是野蛮性地摧枯拉巧,不按牌理出牌,甚至是让传统企业空心化;(想想河狸家)
  4、这一轮,资本已经吸取上一轮瞧不起马云、刘强东等时代大忽悠的经验教训,宁可做错,不可放过,资本迅猛程度远胜上一个时代。
  为什么说是颠覆和破坏?
  若不是行政管制,滴滴打车(各种专车)瞬间就灭了出租车公司;58到家,各种阿姨,E袋洗,让传统、保姆中介立刻就关门大吉。
  你以为雕爷是搞美甲吗?是在做活雷锋吗?河狸家,当他拥有10000个、甚至10万个、百万个美甲师、美容师、摄影师等等,他就是全国最大的美甲集团、美容集团、美业集团。
  (别说我忽悠,10年前你能想到双11,淘宝一天能卖571亿,一年能卖万亿,这尼玛是全球最大商场好不好)
  再讲讲咱们餐饮行业的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零号线,资本疯狂地砸钱,动辄数亿美金,这些平台掌握了中国85、90后的就餐数据,传统餐饮你还觉得不够可怕吗?
  要知道,你有的,别人瞬间就可以有;(品牌、职业经理人、厨师)他们有的你就是再干100年也没有(海量消费者和海量消费者数据)。更何况他们还有永远花不完的钱,还有你不会玩的资本市场的商业模式。(你亏损就倒闭,他亏损就能融到更多钱;因为你们讲的故事不一样,资本市场评估你们的标准不一样)
  讲讲咱们餐饮行业在移动互联网下的真正失控,奕宏暂时只总结了三条。这是我跟那些拿到资本的人交流时总结的,你可以不当真,因为他们一定是为自己的利益说话。
  一、降维攻击
  这个词来源于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脑补一下:是一种通过降低敌人所在世界维度而毁灭敌人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 ,降维攻击会把我们的世界变成平面的二维世界, 作为三维生物的我们 自然无法生存 ,而这个词的引申意义则是 :处在低层次的人把别人拉到和他一个层次上, 然后再进行攻击。
  这是坑爹的百度给出的答案,奕宏的理解就是,你不会水,我把你拉到水里,我是两栖动物,你是陆地动物,于是你淹死了。
  现实的案例就是京东如何打败苏宁,因为京东改变了零售业的成本结构,把昂贵的、年年上涨的房租、大量的、低效的店内营业员成本全部干掉了,然后大幅降低产品零售价,再用自建物流的方式,就可以实现最高效送货、最性价比价格、最便利退换货服务优势,然后就把苏宁给打败了;而苏宁童鞋匆忙间发现被京东降维攻击,还没有学会游泳的时候,就线上线下同价,放水开闸,跟京东打价格战,可是他线下的实体店、营业员成本依然在啊,所以财报就会很难看,股价市值就只有京东的三分之一。
  我们来看看餐饮业三大死结,以及降维这件事在餐饮企业是如何发生的:
  1、房租越来越高。
  商业地产的租赁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而不是你生意好不好做。
  由于第一篇讲到现在由于零售业不好做、政务关系生意不好做,很多外行杀进餐饮,这帮土豪根本不懂还价,尼玛房租被炒得越来越贵。
  2、人员成本越来越高。
  3000块你想找个包吃包住的服务员,是不是很困难,只有做老板得才知道。放心,央行又放水了,人员工资涨到5000、甚至8000,我们在未来五年多半会看到,但是该死的竞争对手还在打折,可是菜品价格却不能够大幅上涨啊!!
  3、食材价格上涨与食材浪费。
  这几年开发商弄掉了我们多少土地,大家想必都有感受,你住的地方曾经是农田。因此,未来五年,食材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再加上那些外行餐饮老板又没经验,食材浪费会更大。
  其实还有一个我们正在面对的成本,就是那些打着帮助餐饮企业引流的各种互联网团购平台。可笑是很多企业到今天还没明白,那明明是用你的用户,你的利润在帮互联网平台建立用户习惯,在帮他们引流。
  因此,如果你的餐饮企业面临以上三大症结,无论你如何努力,也只是向管理要效益罢了。
  而我们再看一组品途网2014餐饮O2O数据报告。(2013年全国外卖市场30亿,2014年井喷到150亿,注意是增长500%,而同期传统门店餐饮的增长是个位数。你看出什么门道了吗?)
  为什么那些打着互联网餐饮旗号的企业会获得风投的青睐,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降维攻击。
  他们大多数采取堂食结合外卖的方式,而外卖往往比堂食还要更大份额。这样他的坪效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外卖是预定制的,还会大大降低食材的浪费成本,同时,外卖还大大提高了人效。
  这里不得不提到咱们南京走出去的企业:“零号线”(这个还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而且奕宏跟他们几位创始人交流过)
  零号线最近刚拿了腾讯投资的3000万美金,绝不是因为他是个送餐饮外卖的。
  零号线的推出“厨房店”概念,就是让餐饮初创者无需门店、无需大量服务员、无需自建配送团队,甚至零号线提供的零品牌、零管家服务,帮你把品牌建设、产品描述、线上推广工作全包了,你只要怀揣一颗对美食的敬畏之心,对分享美食给更多吃货的梦想,对美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可以拥有自己的餐饮品牌了。
  不需要被房东放鸽子、催缴房租,无需招聘管理服务员、你若是产品做得好,完全可以采取限量限时供应,按需生产,也就没有了食材的浪费。这不就是餐饮业的降维攻击吗?
  你把省下的房租、人员、食材的节约成本付出小部分给零号线,让利部分给吃货们,甚至因为限量限时还可以卖出溢价。(话说我在网上买了一些互联网餐饮卖家产品,都不便宜。因为我要的是好吃,而不是便宜)
  再讲一个互联网餐饮牛逼之处,就是你的产品如果不是太受限制,你无需开分店,就可以做全城的生意。而线下店呢?只能做周边。(雅座的CEO白昱说过,餐饮店的服务半径最大就是方圆1-2公里,70%――80%的顾客就来自于周边。)
  这就叫降维攻击!
  二、跨界打劫
  移动互联时代与工业时代最大差别在于,工业时代,企业经营产品,因此产业可以多元化,但行业划分清晰,消费者绝不会去一个卖的店吃一碗牛肉面。但是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经营的是人群,拥有的是铁杆粉丝,只要你们感情好,你可以为他定制任何产品。(你们去看看小米是不是就是这么做的。)
  年前奕宏去了一趟三全食品上海公司。三全鲜食,是三全食品集团基于写字楼白领的午餐痛点,而重金打造的充满互联网思维的“三全鲜食”。一个原本卖速冻食品的公司,居然染指盒饭生意,你若是以为他是看上午餐市场,就TOO SIMPLE 了。他们是看中了一二线城市白领这个人群,只是借用消费频次最高的盒饭,切入市场。
  在上海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他们在写字楼和一些大公司布置的智能盒饭贩卖机,透过APP与每一个白领连结。未来,三全可以透过APP、智能贩卖机轻松地干掉楼下的等。这是赤果果地打劫超市的行为。如果你们去体验一下三全鲜食的高逼格盒饭,就知道他不过是顺便打劫了一下附近的个体快餐店。
  讲到跨界打劫,不得不又要提到老潘的五格货栈,你说你好好地经营你的社交电商就罢了,居然最近和豆果美食合作,搞起了O2O线下体验店,豆果(轻餐、甜品、咖啡)。当我问到老潘为什么要做豆果线下店,他说这是五格货栈的O2O布局啊。(说得是振振有词!)
  你说一个做美食分享APP的,突然跑到线下来开美食店,这算不算跨界打劫。要知道豆果上可是有千万级别的顶级吃货啊,这得什么样的餐饮集团,多少年才能累积这么多的精准用户。天啦,想想太可怕了。
  再来讲讲金百万的互联网全智能自助体验式餐厅,这是金百万餐饮集团今年的重头戏。一个店,三种业态:正餐、智能自助餐、吧餐。正餐做的是传统饭店的生意,智能自助餐跨了超市净菜的界,而吧餐又跨了酒吧、清吧的界。
  失控!彻底地失控!乱了,一切都乱了!
  而奕宏恰恰认为这种失控,这种乱是未来包括餐饮业等一切行业在这个新时代的新常态。
  奕宏最近在筹备全国首个互联网餐饮俱乐部,也在计划带领俱乐部成员参观国内一批互联网餐饮企业。(目前暂定有人人湘、晓得29号、金百万、三全鲜食、豆果等),如果你们觉得你们有更好的名单,欢迎提供给我。感兴趣的加我个人微信:xingzheyihong
  三、人人时代
  这个貌似跟餐饮没啥关系的标题,究竟表达的是啥意思呢。
  还是讲几个身边的例子。
  我原来的公司里有个同事,心灵手巧,自己做的卤牛肉、鸡爪什么的,特别好吃。每年过年她都会带很多到公司跟我们分享。我当时就劝她用互联网营销的方法开始她的生意,可是她根本不相信。(或者是根本没有勇气去尝试)如今,她还不得不在公司里认真加班。
  而我认识一位高尔夫球教练,因为自己喜欢瞎琢磨餐饮,居然有天自己在家捣鼓了一个新的配方的臭豆腐,于是他就邀请很多亲朋好友来吃,结果大家都觉得好吃,他就找了一个小店面开始了他的“豆腐王朝”,短短半年,如今已经在筹备第三家店面了。(我最近给了他一些思维,让他重视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与连结,他正在实践中,据说收效很好。)
  你是不是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根本不是专业厨师,但是却能有一两项绝活的人。有些人敢于尝试,就开启了他的生意,有的人只是自己技痒,邀三五好友来分享。正如当年一家媒体采访奕宏时说道: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透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品牌,只要你有一个绝活。
  你身边、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民间食神,可以推荐给我,加微信xingzheyihong私聊。
  假如哪天他们个人做个互联网餐饮品牌,你千万不要奇怪。越来越多这样的非专业选手凭着一两道单品,凭着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悟性,也把自己的餐饮店慢慢玩起来了。(我的互联网餐饮俱乐部就是为这样的人成立的)
  经常有朋友在微信里跟我咨询,他想要开一个什么样的餐饮店。我通常会问他三个问题:
  1、你对美食有热情吗?
  2、你有绝活吗?
  3、你有粉丝吗?
  如果三样都没有,我就劝她还是收手吧,就像我上一篇文章所说,今天的餐饮业早已不是低门槛行业。而如果你有其中任何一项,尤其是前两项,你就可以开始你的美食生意。如果你正在开始,或者你想把这个生意做大,而不仅仅是玩玩而已,可以来找我。
  人人时代到来,每个人都可以是美食家,也可以是大厨,更可以是餐饮品牌的创立者。这恐怕是这个时代里最让人意想不到、最失控的事情了。
  这是奕宏花了N多时间,交流了无数传统餐饮老板,研究了N多案例,写出来的心得。其实原本不想发的,但是总是被大家追问你那个失控(下)。
  (餐饮O2O之道 行者奕宏)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新闻关注榜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职业餐饮网
您的位置:>>&&&&>>正文
餐饮+的未来,有可能+上新零售吗?
来源:作者:高钦 发布时间:日
新零售是什么?
百度百科说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那所谓的新零售与有什么关系?
emmmmm......我说餐饮其实是新零售争抢的前端你们信吗?
零售与新零售
要谈新零售,我们先要知道什么叫零售,用知乎用户陈政东的话来说,零售就是把产品/服务/附加价值卖给你我他和你我他的全家,以及王思聪和他的父亲,不过不包括他们家的万达。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门儿清,传统餐饮行业就是如此。
至于新零售,可能是眼界问题,我们毕竟还没有到马云的那个层面,所以只能单纯理解为线上流量告急,线下空间拥挤,为增长客户流量,只能结合线上优势,比如使用大数据勾画消费者画像,渗透到线下或是非标准品类中去,以达到提高线下零售效率的最终目的。
关于新零售有句半开玩笑的话:有线下店,通过线上买东西(更快的)送到家,就是新零售。
有没有很耳熟,这不就是外卖吗?
作为一个经常点外卖的人,必读君发现外卖首页不知什么时候正在悄悄改变,经常点的店和与其同类的店被自动划分到排行榜前端,每天的推荐也多是曾经购买过或是浏览过的品类。
这十分符合新零售&基于数据精确了解消费群体&的特点,营造一种AI般精确的善解人意,即让消费者路过镜子时会因为自身需求的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产品。
七月初,饿了么发布中国外卖大数据,2016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为3.6万亿,年增速10.8%,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突破5W亿。
预计2020年外卖用户渗透率达到80%,用户规模达到6亿。2016年我国O2O外卖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外卖送餐将逐渐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用户的餐饮消费习惯,外卖市场的交易规模也将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0年可突破7000亿。
&懒人经济&与&周末消费&是推动外卖发展的主要因素,多元化需求推动堂食向&餐饮+&的转变;一线城市外卖率先发展,二三线城市潜力巨大;商品品质、消费升级加速外卖发展;商户平台深度融合,精细化运营。
新&卖食材&
80、90后作为目前的消费主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40%,但随着时间的流逝,00后开始管我们叫叔叔阿姨,这40%中将有很大一部分会回归家庭,这时候自己做饭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消费者要面对的不仅是自己如何做饭,还有食材从哪购买。
2012年,Blue Apron(蓝围裙)在美国成立,主要针对那些没时间去超市采购,或者嫌洗菜配菜麻烦的家庭和个人用户,每周配送烹饪用的半成品净菜食材包。
消费者通过APP在线上订购食材,由当地合作供应商直供,并送货上门。
中国也曾有过类似的企业叫青年菜君,成立于2013年,当时正是O2O盛行之时,电商渗透力较强的青年群体不是买菜做饭的主体,买菜做饭的中老年人又是电商渗透最弱的群体,再加上后期资金链断裂,最终没等到风口,先饿死在了路上。
2.盒马鲜生
其实说起蓝围裙的套路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眼熟,没错,盒马鲜生其实也是同样的操作原理,只不过是把货物更集中于生鲜品类,即我们上文所说的非标准品类。(线上交易比例超过20%的属于标准品类,生鲜的渗透率只有2%左右,属于非标准品类)
目前新零售整体还是刚起步,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阿里也只是判断到了这个趋势,提出了未来新零售的愿景。
但是到达这个愿景的路径,阿里自己都还不够明朗。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情况:阿里在新零售这条路上所有赛道都下注了,这之中就包括了盒马鲜生。
总的来说盒马鲜生是阿里新零售试验中进度比较靠前的,整体安装量也比较客观,已经完成了线上和线下的单店协同供应链改造。而且从门店设计上就是为了做线上而设计的,全部都是为了更高效的配送履约来的,比如海鲜传送带,比如1比1的前后场比。阿里也给了很多支持,包括爱鲜达团队、手淘入口等。
但目前盒马服务的都是城市中最有钱的一批人,对价格不敏感,更关注时间和品质,和这个最好的客层也相符,盒马的数据相当健康,其转化率和复购率都很高。
新&卖综合&
从关东煮到寿司便当,从早上的包子馒头到晚上的蛋糕三明治,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开始进一步蚕食餐饮专营门店的生存空间。
当消费者的需求只是单纯地填饱肚子,那小区门口货品琳琅的便利店的确是比需要排队等待的线下餐厅门店和需要掏手机点单的外卖方便很多。不少餐饮品牌也看到了这一点,开始将自己挤进可以在不同场合销售的快消品行业。
比如各火锅品牌推出的方便锅、伏牛堂推出的袋装米粉、船歌鱼水饺以及海底捞的底料休闲食品等。
在全美拥有45家门店的Snap Kitchen便利店更是将吃食作为主要销售产品,预包装食品以及果饮等占了其相当大的品类比重,且其后期自主开发相关APP,提供外卖以及定制餐品。
前不久融资一亿的宾果盒子与马先生的无人超市也算是新零售中综合销售的某种代表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数据做支撑的便利店或其他综合店铺,对传统餐饮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返回【
】栏目列表
餐饮业资讯
下一篇:没有了!
职业经理人
还没有任何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形态 样子组二个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