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民众认为台湾民众看大陆阅兵已被什么“卡贝1年

您好, []|
人民日报:仅4%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图)
资料图:历年关于台湾地区对自身身份认同度的调查统计这一次,说破“皇帝的新衣”的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郝柏村。郝柏村近日投书台湾媒体,呼吁“正视中学史地课本”,引发台湾各界不吐不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说,台湾历史课纲上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并列,这样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概念。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说,地理教科书上“中国第一大岛是海南岛”、“我国最高的山是玉山”,诸如此类都是在贯彻“一边一国”,似乎“中国不包括台湾,‘我国’不包括大陆。”直击教科书,可以看清一个更真实的台湾。列祖列宗变“劣祖劣宗”如果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他读过的书的总和,那么,教科书就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基础。台湾的教科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都是统一编写的“统编本”,历史、地理讲的是秦皇汉武、长江黄河。“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这样的词句中小学生耳熟能详。多年前记者采访一位台湾的饭店经理时,他的一段话令我至今不忘:“我1990年第一次到大陆,当飞机上播报我们正飞跃长江时,我激动得心要跳出来,这就是我在小学课本上念过、以为一辈子也看不到的长江啊……”上世纪90年代,台湾实行教育改革,课本由“统编本”改为在课纲(教科书大纲)指导下的“审定本”,即民间出版社可编辑课本送审后印刷,各中小学自行采用。此时台湾也开始进入李登辉、陈水扁时代,教科书就在“台独”意识形态之下渐渐“去中国化”,比如南京大屠杀被从历史课本上抹去,“抗战胜利”变成了“终战”,“日据时期”变成了“日治”,陈水扁在位时还推动过一个“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计划”,列出5000多个“不当”词,结果,国剧改成“中国京剧”、国画改为“中国水墨画”。此外,压缩“国(语)文”课、删除文言文,以至中学生语文水平下降,把“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此事见诸报端,引发诗人余光中发起“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能以短暂的政治主张来干扰文化的传承。”认同下降的主因近几年,两岸关系有诸多突破,人民往来日趋热络,但是,各种民调数字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却在下降。根据2011年的一项民调,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降至4.1%,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则创下54.2%的新高。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认为,因素当然很多,但主因是教育使然。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教授认为,教育对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有深远影响,从李登辉当政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开始撕裂;陈水扁更进一步推动以台湾意识为主的历史教育。例如把台湾历史划分为荷兰时期、明郑时期、清代、日本殖民、国民政府迁台,几段历史等同叙述,一概被划为“外来政权”,这样的历史课纲“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安排”,造成现在30岁以下人的认知就是两岸“一边一国”。潘朝阳指出,李、扁在台执政20年,以教育塑造“台湾认同”确实非常成功,在提倡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口号之下,教科书强调台湾的原住民文化、欧洲文明、民主自由人权、日本现代化建设等,而中华文化则成为封建腐朽代表,好像台湾人已经不是中国人,而只是华裔、华人。是历史不是政治针对近日的这场教科书大讨论,台湾负责审查教科书的教育研究院对外回应,将立即组成检核小组,全面检视中小学社会领域教科书内容,并在两周内召开教科书编审联席会议。目前,台湾教科书仍然依照陈水扁时代的课纲编写,因此,重修课纲的呼声很大。身兼高中历史课纲修订委员会委员的王晓波说,他屡次在课纲修订委员会要求修改课纲内容,但势单力薄,只能修改若干枝节。直到2008年后,委员会才吸收多位不具“台独”意识、正直有声望的人加入,现在关键是至少在2014年修订课纲,而且必须重组委员会,否则开多少次会都徒然。中原大学助理教授王立本指出,台湾学子对中国概念架构模糊,一方面是感情的疏离,一方面也不认为有其急迫性与重要性。未来历史课纲修正,应加强台湾与中国文化的连结,阐明1949年两岸分离的事实与客观历史原因,论述台湾未来发展前途与大陆的关系,这样才可能把大环境造成的情况扭转回来。潘朝阳提出一个新的思路:两岸共同修史。他说,1949年后,两岸现行历史讲述有诸多吊诡之处,历史之外,国文、地理、公民宪法等学科都受影响,这是全面性的问题。因此,台湾史撰述应回归中国史、延续中国文化历史书写脉络,两岸可考虑共同面对这些问题。对于郝柏村掀起的这场大讨论,“独派”当然也有话说,他们把教科书的讨论又拉进族群、“统”“独”之争。套用一句现成的话:能否不分蓝绿,传承文化?能否抛开政治,还原历史?
[责任编辑:zngua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台媒民调:86%民众认为台湾已经“卡住”11年_网易新闻
台媒民调:86%民众认为台湾已经“卡住”11年
(原标题:台媒民调:86%民众认为台湾已经“卡住”11年)
该报民意调查发现,台湾八成六受访民众感觉“台湾卡住”达11年之久,评估目前台湾实力,民众只给了不及格的56分;至于新“政府”上任后,六成四民众期盼优先改革“政府”效率。
评实力:56分不及格
调查发现,从0分到100分之间为台湾整体实力评分,五成一民众给了及格分数,四成二评分低于60分,平均来看,民众的整体实力评分为不及格的56分。
台湾实力何以不振?调查发现,高达八成六民众坦言深感台湾有政策卡住、停滞不前的情形,且有此感受已平均长达11年之久。
多数归咎政党对立
检讨台湾停滞不前的主因,在可复选的情形下,七成四归咎于政党对立、只考虑政党利益所致,四成三抱怨立法机构效率不彰,认为好人才不愿到“政府”服务和觉得台湾“太民主”是主因者各占二成左右。
期待“政府”改革效率
对于蔡英文上任后推动政治改革的优先序位,有六成四民众期盼先处理“政府”效率改革,一成七认为议会改革是当务之急,一成觉得应优先推动“宪政”改革。
不过,民众对于“政府”效率改革的期待仍建立在民主协商之上。
调查还发现,近来较获关注的“宪改”议题中,以实施不在籍投票较具社会共识,六成七赞成实施,二成九反对。
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的主张则是五成八民众持反对立场,三成八的人表示赞成;其中,以50岁以下青壮世代对此较不认同,反对比率都超过六成。
反对“立法院”密室协商
至于未来“政府”体制的走向,看法相当分岐。立法机构改革方面,新立法机构已开议,有六成五民众反对“立法院”维持以往通过党团密室协商争议法案的作法,仅二成一的人认同此运作方式;无论是蓝绿支持者,对此虽多同声反对,不过,绿营支持者有二成七赞成维持党团密室协商,比率高于蓝营支持者的一成八。(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国台办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民调:台湾民众“国族调查” 八成六认同中华民族_网易新闻
民调:台湾民众“国族调查” 八成六认同中华民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民调:台湾民众“国族调查” 八成六认同中华民族)
台湾竞争力论坛公布民调(图片来源:中评社)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中评社11月4日报道,台湾竞争力论坛4日发布最新民调,有86%的台湾民众觉得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觉得自己非华族者,仅有9.6%。以连续四年13次的调查趋势来看,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比例稳定维持在84%以上,本次又较上季增加2.1%。
&2016下半年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记者会&4日于立法院举行,由台湾竞争力论坛与艾普罗民意调查公司公布2016年下半年度的&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担任主持人、引言人为台湾竞争力论坛理事长庞建国,与会贵宾为新党全委会顾问李胜峰。由艾普罗民调公司副总经理邱源宝及协理游彩玲发表调查结果。
游彩玲表示,由最新调查得知结果发现,有86%的人觉得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觉得非华族者,有9.6%。以连续4年13次的调查趋势来看,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比例稳定维持在84%以上,本次又较上季增加2.1%。民众认同中国人的比例却较上半季增加5.2%,扬升至52%。
她说,由调查趋势来看,今年上半季有46.8%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而当时有45.8%的人持否定态度,如今减少了约3%,降为43%。这是否显示两岸关系愈趋紧张,民众担心两岸冲突的比例愈高,台湾社会认同中国人的比例反而会增加,值得进一步观察。有74.5%的人认为政府应改变目前政策,与大陆合作交流。
另外,在美、中、日的关系上,游彩玲说,有84.6%的人认为政府应维持三角平衡,不宜仅依赖美、日。至于采用何种策略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最有利?有61.3%的人认为应先与大陆磋商,再与各国合作。另有22.8%的人认为不需理会大陆,只靠美、日即可。针对蔡英文提名的大法官公开主张&台独&建国一事,有57%的人认为此举不利台湾。
艾普罗民调公司副总经理邱源宝表示,蔡英文政府执政,两岸陷入冷对抗,但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却反向推升。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者,回升至52%,否定者则降至43%。此外,面对大陆的发展,合计有69.7%的人认为台湾若采取&泛中国人认同&的两岸关系,最能确保台湾利益,有利两岸和平,此项比例创四年来的新高,这也显示在考量两岸关系时,台湾民众性格中所展现的超弹性、务实性与灵活性。
台湾竞争力论坛理事长庞建国认为,目前台湾其他单位所采用的&中国人&对&台湾人&的问卷设计,夸大了台湾地区民众认同或支持台湾独立的比例,造成民众的误导,也造成了台湾官方在两岸关系决策上的偏颇。而此份问卷调查注意到了语境背景和语意解读的问题,跳脱出将&中国人&和&台湾人&对立的陷阱,用&中华民族&的概念来融和化解两岸的歧异,让&中国人&的认同不被扭曲压抑,彰显出两岸之间&求同化异&的可能。这份问卷设计以及调查结果,在台湾目前这种绿营当道、媒体失格的氛围中,就更显得有参考价值。
新党全委会顾问李胜峰表示,由本次调查可以得知,对于国族的认同在政治上的分歧比对于&中华民国&的认同更大,而对中华民族认同为两岸最大公约数,如果把调查时间拉长观察,整体民调的变化是变形虫而非直线型,代表台湾人对于中国认同会因环境而改变。从泛中国人认同的民调都可以高达60%,而这也是竞争力论坛经过13次详细调查得出的结果。换言之,有高达60%的台湾民众认为:要参加国际组织必须要与大陆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才有机会。最后,李胜峰指出,此份国族认同调查可以经得起考验,希望陆委会可以勇敢面对而非逃避现实。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标题:民调:台湾民众“国族调查” 八成六认同中华民族)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台最新民调:66%民众认为两岸僵局下台湾损失更大
日07:46&&来源:
原标题:台最新民调:66%民众认为两岸僵局下台湾损失更大
  台湾竞争力论坛7日发布2016年上半年“国族认同”调查。(台媒图)
  中国台湾网7月7日讯 台湾竞争力论坛7日发布今年上半年“国族认同”调查,有84%民众认同自己为“中华民族”,否认者约占10%左右,与过往相较变化不大。此外,有55%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重大,33.3%觉得有些影响,两者合计达88%。若两岸持续“僵持”,有66.6%的人认为台湾受伤较重,14.1%的人觉得大陆损害较大。为稳定两岸关系,有47.5%的民众支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在台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持续“僵持”的情况下,调查显示,有66.6%的人认为台湾所面临的损失较大,14.1%的人相信大陆受伤较大。
  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指出,在综合考虑下,调查发现,为了稳定两岸关系,合计有47.5%的人认同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32.3%的人则声称不支持。
  尽管两岸关系陷入“停滞”,但调查发现,合计有77.7%的人支持台湾青年学生参加大陆所提供实习参访机会,反对此举者仅占11.9%。
  据报道,本次调查系由台湾艾普罗民调公司执行,针对台湾地区20岁以上成人进行电话访问,于6月27、28两日完成。总共完成有效样本1076份,在95%的信心水平下,抽样误差约有正负3%。(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责编:王颖(实习)、刘洁妍)台湾2016“大选”民调:高达80%民众认为“英仁配”当选-闽南网
台湾2016“大选”民调:高达80%民众认为“英仁配”当选
来源:海外网
  据网报道,两岸政策协会今日(12月8日)公布2016大选民调,这也是王如玄爆发军宅风波后,该协会首次做的大选民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民进党2016大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副领导人参选人蔡英文与陈建仁以52.6%,领先国民党参选人朱立伦与王如玄的20.1%,亲民党、民国党参选人宋楚瑜与徐欣莹则以9.2%居第三,这也是蔡英文支持度首度突破五成,也比上个月民调上升3.9%,朱立伦微幅下滑1.3%,宋楚瑜则小幅上升0.9%。
  在看好度部分,有高达80.6%的民众认为&英仁配&会当选,认为&朱玄配&会当选的有7.9%。
  此次民调也特别针对副总统参选人形象与表现进行提问,在参选人观感上,欣赏陈建仁的比例占53.7%,不欣赏者占11.5%,欣赏王如玄的占12.3%,不欣赏者则高达63.4%,欣赏徐欣莹的占27.2%,不欣赏者占22%,另有高达50.8%的受访者未表态。
  而在三位副领导人参选人中,有56%的民众认为陈建仁表现最好,认为王如玄(7.7%)或徐欣莹(4.7%)表现最好的比例皆不到一成。
  在军宅争议相关部分,知道王如玄买卖军宅争议的民众高达84.7%,认为王买卖军宅做法不适当的民众高达68.1%,仅有8.2%认为适当。
  同意王所说&买卖军宅从来没有违法,也没有道德瑕疵问题&这种说法的民众占17%,不同意的占63%,截至目前为止,不满意王处理军宅问题表现的民众占66.1%,满意的只有10.7%。
延伸阅读:
情人节不虐狗,单身福利放送,让你一饱眼福。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民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