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运营专员休息营运专员是什么岗位

有谁知道摩拜单车运营专员的工作咋样
18回复 8624浏览
小弟刚毕业半年不久,之前工作不适合就辞职了,想去面试这份工作,不知道前景啥的如何,想问问神通广大的jrs有了解的么。
引用2楼 @ 发表的:膜拜自己都没找到盈利模式 运营什么 别去这方面我还是不担心的,qq什么的出来的时候你也不知道它咋赚钱,摩拜后面的投资资本比我们有眼光多了。我考虑的就是这个职位有啥前途没有
引用1楼 @ 发表的:专员,会不会是有单车坏了让你去修,哈哈你别说还真有这项,管理自己负责的区域,车坏了什么的送去修,在一个地方很久不用了去重新投放。
引用7楼 @ 发表的:反正深圳很多人用,我也经常用,基本每天都骑一下。然后公司现在还在发展壮大,这两年资本还会支持他们继续发展,所以你能有两年来工作进步。多谢指点啦
引用9楼 @ 发表的:我是面试过的,说一些细节吧:首先是工作内容,其实就是跟着一辆货车,到指定的地点投放或者是回收那些魔拜单车,有坏的有什么其他情况的做好回收工作之类的,基本上是体力活。至于后期有没有调岗的机会hr没说;其次是工作时间,挺长的。从早上9点要一直到凌晨0点甚至1点。然后就是,面试官会问你有没有意愿进去试一试,愿意的话进去试做三天,考核通过,留下;不通过,就走人。三天是没有工资的。最后,我去面试的时候他们没有跟我谈薪资问题,说是确定有意向了,通过了三天的考核之后再谈。大概就这么多,希望能帮到lz。能留个微信么
引用16楼 @ 发表的:运营不应该就是客服差不多吗,区域内有问题联系你,应该每个区域有售后维修之类的,感觉你主要负责接电话,然后新网点开通时候地点审核啊,各种资料收集齐全啊,上传系统啊,文员差不多吧不是啊,是车辆调度,简单点就是搬车。。。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5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28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34人参加识货团购358.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168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30人参加识货团购236.00元12人参加识货团购248.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488.00元191人参加识货团购999.00元111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67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 揭秘共享单车运营专员:如何解救“消失”的单车?
揭秘共享单车运营专员:如何解救“消失”的单车?
在通州马驹桥镇一座偏僻的厂区内,两人将故障车辆取出。新浪科技 韩大鹏有一群人,他们每天将共享单车骑至“黑洞”,车进此处便难见天日;也有一群人,他们每天在“黑洞”中穿行,试图拯救那些“消失”的单车。今天,我们不去分析共享单车如何盈利,也不去探讨管理制度,仅以一位共享单车运营员的视角去审视单车乱象,看看在一线工作的他们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寻车,这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新浪科技记者随运营专员,进村寻找故障车红黄点位系故障和长期未骑行车辆2月21日,京城飘雪,地面“见白”。这一天,27岁的王硕遇到了一件奇葩事和一位奇葩人。这位小伙子此前是销售工程师,于去年加入摩拜单车团队,职务为通州地区运营专员——一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单车搬运工。几乎每一天,他都是在和用户“斗智”以及寻找隐藏单车中度过……他有个搭档,叫老武,两人“组团”寻车。这天他们的任务是找出马驹桥地区的故障单车并将其回收维修。马驹桥地处通州西南部,辖50个行政村,常有用户将车骑至村内,车进村后便无人骑出,且村中地势较复杂,这无形中增加了寻车的难度。两人的随身工具只有一部手机,手机连接着公司内网,可显示故障单车。打开内部App,屏幕上出现一张地图,密密麻麻布满了红黄图标,仅马驹桥附近就有三四十个之多,“这些就是故障车,咱们得一辆一辆找”。依王硕的经验,故障车大体分两种:丢弃后亏电的和故意损坏的,而后者比例不小。奇葩事:寻车半小时,车现泥土中单车被埋进泥土中,环卫工人帮忙解救刚“出土”的摩拜单车上午9点,根据导航指引,老赵的金杯车穿梭在村间小道上。抵达巷子时,两人开始步行,最终来到一片工地。地图显示故障车位于工地边缘,但车却不见踪影。两人在周边巡视半晌,仍没有头绪。王硕开始操作App,点击“鸣笛”按钮,试图让单车发声。仔细聆听,只闻风声略过……两人开始分头寻找,突然间,一块“石头”险些将王硕绊倒。仔细一瞧,居然是一个车把手裸露在泥土外。“我干这行半年,埋在土里的还是第一次见!”王硕对眼前一幕表示震惊,如何“拯救”这辆单车成为难题。最终,两人在附近环卫工人处找来铁铲和木棍,多人合力将车从泥土中拽出。拆刹把是最常见的损毁方式摩拜单车智能锁被损毁在王硕看来,类似的虐车行为并不少见,且样式各异。此前他从河中“捞”单车,从树上“摘”单车,现在又从土中“拔”单车……王硕常和同事们讨论这些奇葩现象,私藏车辆属于利己不利人,为自己图方便尚能理解;但虐车属于不利己不利人,“这些人怎么想的我们也很纳闷”。老武则认为,有些虐车行为是利益相关者所为,例如地铁站附近的黑摩的司机等。虐车行为主要为掰断刹车把手,“因为刹把较脆,容易破坏”。喷涂二维码在该区域时有发生小石子被强行塞入车胎中老赵的说法很快得到了印证。新浪科技记者统计发现,当天两人共寻车三十余辆,除正常亏电车辆外,损坏最多的为刹把折断,其次为座椅和挡泥板损坏,还有一辆为车胎被塞入小石子。奇葩人:车藏楼宇间,用户装不知寻车未果,王硕现场联系最后一名骑行者内部App可让单车鸣响除常态寻车外,如何与用户“斗智”也是运营专员的必修课。当天下午,金杯车开进一处小区。寻车的情景与上午如出一辙,单车“消失”,鸣笛未果……王硕通过App查询后台,找到最后一位骑行者的电话。“您骑的单车亏电了,我们要运回去充电,您还记得最后停在哪儿了吗?”王硕询问骑行者。对方回复停在楼下,具体位置不详。两人绕楼寻找未果,根据导航显示,车辆就在楼内。“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如果停在楼道里,还能找到,如果停在房间里,就只能报失踪了。”王硕决定进楼探寻。这栋居民楼高22层,老武乘电梯来到顶层后步行下楼,王硕则从底层上楼。两人反复查看每层楼道,最终在16层的走廊里将车找出。“他(用户)说停在楼下,却在16层找到了。”王硕叹了一口气,撇撇嘴表示无奈。从业半年,他和老武也遇到过不少奇葩人。例如此前在四惠地区,一对夫妻将地铁站旁的单车搬进自家的自行车停车收费处,他去寻车时屡次被索要停车费。再如上次上门寻车,对方开门称不知情,单车却在屋里鸣响等等,“跟用户打交道会注意态度,没有过正面冲突,即便当场揭穿也不会指责,把车取走就好。但对方会很尴尬,谁都不希望这种事发生。”探讨:素质将成阻碍共享经济的壁垒?凭借中国人现有的素质,是否能玩转共享经济?面对这个问题,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对于曾经的拥有经济,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是新鲜事物,人们在技术、制度、观念、行为层面等都还不适应。共享单车面世才一两年,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完美,但人都是可变的,也是需要引导的,肯定会去调节和适应。诸大建认为,共享经济已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议题:中国人的信用如何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可能很多人此前都还没有准备好,但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它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有不断去思考化解方案,积极地应对,整个社会才能进步。而对于共享单车公司而言,他们也在不断完善信用积分方法,试图建立整套互联网信用体系,日后可能会与相关部门甚至银行机构信用挂钩,这些均将抑制不文明行为。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也在采取相关举措,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车停在了白线区域内,加之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的打击,私藏私锁现象也在逐渐消失。当这个问题摆在频见虐车行为的王硕面前时,他也明确表示,用户的素质需要时间培养,目前对待虐车行为的惩罚措施为降低积分高价用车,但这只是手段,帮助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才是目的。现在多数人都在友善地对待这一新兴事物,“相信经过多方努力后,这种虐车现象就会杜绝”。在结束一天的采访后,新浪科技记者在国贸地铁站外遇到了老孙——一名共享单车地铁运营专员。去年年底,老孙还是那位忙碌摆车的搬运工。两三个月后,他“改行”做了调度,“现在乱停放现象少多了,及时增加车辆供应需求才是该做的事”。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  邱智丽
  导语:借助与街道的合作,当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化身“朝阳区群众”,随时举报“解救”违停车辆,奖惩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摩拜单车在上海投放了超10万辆单车,专业运营团队有上百人。
  “像这样的情况就属于违停,要把它们搬到白色停车线内。”杨真一边说着一边整理停车线内有些杂乱的自行车,随后又娴熟地提起单车的座椅和龙头,将其放在停车线内。
  杨真是摩拜单车的一名运营员,搬运违停车辆、寻找并上报故障车、预判用车高峰调度车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共享单车的诞生催生出这份全新的职业。
  “一天始于前一晚”
  对于杨真而言,每天搬运整理几十辆甚至上百辆20公斤左右的共享单车是常有的事情。“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天之计始于前一晚。”另一名摩拜单车运营员周威笑着告诉记者。
  每天晚上骑行高峰过后,摩拜单车的运营人员会通过软件提示和GPS对共享单车进行合理调度,伴随第二天上班高峰期的到来,他们又提前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相较于搬运车辆而言,更为耗费他们精力的则是寻找停放在小区、地下车库、楼道内的单车。
  跟随采访的当天,杨真和周威主要负责淮海路商圈,通过手机APP,他们发现在南昌路小区内有几辆违停车辆,跟随手机导航步行近10分钟,来到位于南昌路和襄阳南路交界处的弄堂。
  这里是上海典型的老宅旧里,狭小逼仄的通道在地图上并不容易识别,走着走着就遇到断头路。在穿过被各种广告牌遮挡的铁门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找到手机上标注的两辆摩拜单车,而巷子里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也不在少数。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映照国民素质的一面照妖镜,首创无桩停车让车辆的维护面临更多挑战。车辆被破坏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自行车配件被拆卸,私自上锁占为己有,二维码被刮划等。
  但恶意破坏共享单车也有被炒作之嫌,很多极端案例常常被夸大报道,车辆投入河内,车座被扎针案例并不多见。据摩拜单车上海总经理姚呈武透露:“目前车辆的损坏率在1%以下,当车辆两到三天时间内未被使用,后台会设置成未激活状态,对车子的情况进行检查。”
  目前摩拜单车在上海投放了超10万辆单车,专业运营团队有上百人,根据行程区域进行划分,新任职的运营人员会跟随“师傅”进行两天左右的学习,了解软件操作,熟悉区域情况。
  “得益于GPS芯片的置入,我们可以从后台观测到每个区域大概有多少辆故障车,以每个运营人员需要在多长时间内解决多少车辆来设置考核指标,后台统一管理协调。”姚呈武介绍道。
  “比大米更具吸引力”
  对于运维人员而言,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商圈以及各街道办事处沟通,来规划更多的停车点,并合力倡导文明骑行和停放单车。例如前段时间人民广场进行轨交改造,摩拜单车的运维人员开始和周边的商场、物业合作,设置更多优质停车点。
  共享经济是具有一定社会门槛的合作模式,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伴随运营规模的持续扩大,交通资源的配置和规划开始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和政府的牵手变得不可或缺。
  针对社区内中小道路不按规定乱停放、单车破损扔在马路边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共享单车也在尝试和社区街道合作,探索更为网格化、细分化的管理方式,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是摩拜单车和政府部门深度合作的又一试点。
  真如镇街道与摩拜的合作缘起于“一袋大米”,在真如镇街道一些老式小区内存在很多废旧单车常年无人处置,为了清理这些废旧单车,小区内展开了“旧自行车换大米”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米激励效果逐渐减弱,真如镇街道尝试提供摩拜单车骑行券,社区居民反响超乎预期。“骑行券比大米更有吸引力,很多社区大叔大妈开始了解共享单车,并开始管理一些违停情况。”真如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此前摩拜单车一直尝试利用积分系统来规范骑行行为,例如在100分原始信用分基础上,每完成一次骑行增加1分,而一旦违停被举报,查证属实后将一次扣除20分,低于80分将以100元/小时的费用使用。
  但这套机制依赖于用户参与举报,需要发动更多个体力量加入到违停举报队伍。在与真如的合作中,他们尝试利用网格巡查员、交通协管员等政府现有队伍力量,并发动社区志愿者,对小区内、中小道路上等重点地区不文明或未按照规定停放的共享单车及时巡查上报,小区的物业门卫也会对驶入居民区的用户进行劝导。
  借助与街道的合作,当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化身“朝阳区群众”,随时举报“解救”违停车辆,奖惩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享单车后续的管理必然涉及政府和共享单车企业,政府做管理设定相应的进入门槛和标准,企业提供技术和手段,做更多的探索和思考,才能发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真如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一手打开照明工具,一手举起手机拍下违停车辆,身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市场部负责人的庄骥时常化身为“摩拜猎人”,专门寻找各种违停共享单车案件进行举报。
  庄骥是摩拜猎人的群主,其所任职的上海当代艺术馆位于黄浦江边上,周遭常常遇到断头路,交通并不便利。三年前他就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摩拜单车推出后,经过沟通第一批车辆在当代艺术馆投放。
  但投放过后第二天车辆就所剩无几,庄骥就去把骑走的单车骑回来,在寻车的过程中,庄骥发现很多违规停放车辆,那一天他在一个小区内找出了5辆摩拜单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因为共享单车,一个特殊的群体“摩拜猎人”诞生,他们并非摩拜工作人员,和庄骥一样,他们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城市白领、快递小哥、保安、IT工作者或摄影师,但作为摩拜猎人的一员,他们的目标就是寻找并举报违停或失窃单车。
  孙世跃是上海第二号摩拜猎人,在猎人群里常被称为“小跃跃”,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IT人员,去年9月份加入到摩拜猎人队伍,据其介绍想要成为摩拜猎人并非易事,需要层层考核。
  针对摩拜深度用户会形成第一层级的组织,即“摩拜一族”,在经过猎人们考察后,一些可培育的“猎人”会被选中进入“猎人实习群”,在此期间猎人们一方面要教授实习生们一些“狩猎”技巧,例如如何一张图拍出违停,让违停者没有抵赖的机会,就要拍摄到自行车号,同时还要拍摄到周边环境。
  不谈公德不谈热情
  摩拜猎人们时常在晚上出击,在摩拜猎人群,大家形成一个共识,不谈公德,不谈热情,不谴责说这个人没有道德,因为公德和热情很容易被现实、时间消磨。“我们要保持足够的业余,这样才能确保热情不消散。”庄骥表示。
  摩拜猎人有各式各样的玩法,一种常见的玩法是MobikeGO,像寻找口袋妖怪一样去寻找违停车辆。在成都、广州等区域还会发起一些主题活动,例如广州曾发起“夜袭牛奶厂”活动,大家一起行动,集中消灭该区域的违停车辆。
  值得欣慰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在逐步被培养。周威告诉记者,如今处理违停车辆已经形成自己常态化的行为,下班时间总是会不自觉地到小区、停车库绕一圈,搬运没有放在白线内的车辆。让他感动的是,在收到一些用户举报后赶到现场,发现举报用户还在原地守着被破坏的单车,等着运营员的到来。
  摩拜猎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摩拜猎人群按照城市划分,上海、北京城市猎人群已经满额,进一步细分为黄浦猎人群、静安猎人群等,据了解摩拜猎人实习生群已经近200人,正式的摩拜猎人则已破百。
  “用户更多是对规则的不了解,随着市场教育,违停情况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单车规模在扩大,违停车辆并没有按照比例地去增加。”孙世跃告诉记者。以庄骥、孙世跃为代表的猎人们已经跳脱出狩猎技巧的讨论,而是结合各自的行业认知和资源,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单车管理问题。
  就在近日摩拜单车推出文明骑行倡议书,提出文明骑士要做到“七要”、“七不要”,其中涉及不将共享单车借给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不逆行、不上私锁等,作为市民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的试验场,由共享单车所串联的一批人,正在探索共享经济新的落地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单车运营专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