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伊斯兰教怎么叫异教徒教徒叫做穆斯林

adj.穆斯林(的),伊斯兰教徒,Moslem,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adj.穆斯林(的),伊斯兰教徒
1)&&Moslem
[英]['m?zl?m]&&[美]['mɑzl?m]
adj.穆斯林(的),伊斯兰教徒
2)&&Islamic
[英][iz'laemik]&&[美][?s'laem?k]
adj.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
3)&&a M Islam
伊斯兰教徒
4)&&Islamic & Muslim minorities
伊斯兰-穆斯林
5)&&Shiite Muslim
穆斯林什叶教徒
6)&&Sunni Muslim
穆斯林逊尼派教徒
补充资料:伊斯兰教徒古墓群
伊斯兰教徒古墓群伊斯兰教徒古墓群位于三亚市藤桥镇东溪村东3公里处,属唐、宋、元时期文物。古墓群位于番岭坡海滩沙丘上,其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现古墓群占地20.1亩。目前可看到墓碑的墓尚有42座。古墓均为竖穴土坑墓,上无封土,长1.8——2米,宽0.8——1米,深1.2米,没有葬具和随葬品。死者侧身屈肢,头在西北方向。碑首有玉圭、双峰、山字等形状,高36——60厘米、宽35——58厘米。碑上刻圆月、卷云、花朵、生命树等图案。碑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阳刻,内容大致为墓主姓名、死亡日期,或阿拉伯经文。古墓时1983年初被发现的,经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专家考证,确认古墓群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南方地区说发现的年代最古老、墓葬方式最原始、规模较大且延续时间较长的古阿拉伯穆斯林墓地。由墓葬中的工具、碑文、图案等,确定墓群为宋元时期墓葬。1987年,三亚市政府为保护伊斯兰教徒古墓群这批历史文化遗产,曾立牌告示并拨款购买石柱100条围栏保护,防止人为破坏。日,海南省政府将伊斯兰教徒古墓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划定遗址保护范围为20.21亩。据考古专家考证,这片伊斯兰教徒墓葬为唐宋时代古墓,其墓和墓碑均用海边的珊瑚石制作堆砌,相对集中,排列有序,没有葬具和随葬品,遗体安葬在沙滩上的坑道里,头朝西北(或北),脚向东南(或南),侧身屈膝,面朝西,朝向伊斯兰教徒的西方天国,是典型的伊斯兰教葬俗。墓葬无封土,只立珊瑚石碑作墓穴标志,不同于我国广州、泉州、杭州、杨州等地的穆斯林墓葬,而近同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的一些穆斯林葬俗,当带有早期墓葬的特色,是典型的海洋文化艺术的代表。从伊斯兰教徒古墓群的历史价值来看,三亚在古代就是我国海外贸易的重要交通门户,也是我国和各国商船主要航行线路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伊斯兰古墓群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回族历史及古代三亚商贸史等等,均有着十分珍贵的科学价值。景区地址:三亚市藤桥镇东溪村东3公里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1.阿拉伯世界不等于伊斯兰世界!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意思!  2.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这是水与火的世界。这样就可以知道伊朗和阿拉伯世界不合的原因  3.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不容易,从立国之始就一直在血与火中生存。  创立过空战史上的数个不朽经典战例,它的飞行员的素质,战斗经验之丰富,战力之强,也只是仅次于美国。  它的军工实力雄厚无比,是小国家大空军,具超级大国的风范,比那些二三流的大国空军差不到那里!  它的先进军机相对法国略少,但实战经验却远超法国,训练水平/飞行员素质比法国也只强不弱,空军战力总体上比法国略强。  4.伊拉克
利比亚 巴勒斯坦
索马里 这几个国家都是美国科幻大片的采景点比如深入敌后,伊拉克恶狼谷,黑鹰坠落,卢旺达饭店等等!同时
也是硝烟四起,战火不断,恐怖组织盛行,人体炸弹盛行的国家。哪个国家最乱?  5.天主教
基督教 东正教 犹太教
佛教 哪个影响最深?历史最久?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当下,最最最头疼的是某教,看着烦人,沙特企图以宗教让自己成为世界中心……  
  @爱在离别时02
09:07:00  当下,最最最头疼的是某教,看着烦人,沙特企图以宗教让自己成为世界中心……  —————————————————  哪个  
  顶  
  罗马教是什么鬼?  
  就现在,阿拉伯还有别的族群吗?!
  @王者之雨
13:27:08  就现在,阿拉伯还有别的族群吗?!  -----------------------------  有啊   埃及有科普特人,他们是信仰科普特教(估计是基督教的一种)
  但是阿拉伯的穆斯林却是最高贵的
  别介,国内的黄皮阿拉伯洋人可不答应!你捅了他们的肺管子了。哈哈
  @fjzsa02
13:29:00  别介,国内的黄皮阿拉伯洋人可不答应!你捅了他们的肺管子了。哈哈  —————————————————  我去。。。  
  加油加油。炸完欧洲炸地球。
  伊斯兰教是典型的邪教。伊斯兰教干涉信仰自由,不准信仰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强迫信教,从幼儿就开始灌输古兰经。伊斯兰教歧视妇女,教义中对妇女百般限制。伊斯兰教宣扬暴力,古兰经中鼓吹屠杀和抢劫。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宗同源,无非就是1.0,2.0,3.0,宗教都是排他的,为了不被别的宗教同化,中国必须强化我们的宗教信仰,这是我们的主场,我们不发展,其他宗教就会占领不片的市场!
  现在等同于恐怖分子
  @yhy楼
18:22:00  伊斯兰教是典型的邪教。伊斯兰教干涉信仰自由,不准信仰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强迫信教,从幼儿就开始灌输古兰经。伊斯兰教歧视妇女,教义中对妇女百般限制。伊斯兰教宣扬暴力,古兰经中鼓吹屠杀和抢劫。  —————————————————  恐怖  
  @行者-01 23:24:34  @yhy4898266
18:22:00  伊斯兰教是典型的邪教。伊斯兰教干涉信仰自由,不准信仰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强迫信教,从幼儿就开始灌输古兰经。伊斯兰教歧视妇女,教义中对妇女百般限制。伊斯兰教宣扬暴力,古兰经中鼓吹屠杀和抢劫。  —————————————————  恐怖  -----------------------  版猪还在删这方面的贴,我发了几次都删了,我看这是要发“杀回令”的前兆。
  呵呵,洗地水平太差,还不如那些所谓的温和白帽。  阿拉伯世界整个都绿化了,还扯什么JB蛋?  阿拉伯?穆斯林。
  @行者1900   阿拉伯世界的确不等于伊斯兰世界,信奉伊斯兰教的除了阿拉伯还有中亚的高加索人,突厥人,中国境内的回族、维族等,还有东南亚一些国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甚至都不是阿拉伯人的国家。但阿拉伯世界的国家没有不信伊斯兰教的,可以说阿拉伯世界小于伊斯兰世界,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子集。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查看: 12800|回复: 65
伊斯兰教徒是怎么毁掉那烂陀寺的
在公元1193年伊斯兰的大军开进的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寺里的僧人被要求一个一个走出来,全副武装的伊斯兰的将军会问每位僧人一个相同的问题,那个问题是:你愿意放弃佛教改信伊斯兰教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那么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结果全寺的僧人没有一个答案让伊斯兰将军满意,数千名僧人倒在了血泊中。杀掉所有的僧人和附近的居民之后,伊斯兰军队放火焚烧了藏书丰富的那烂陀寺。代表着印度文明和佛教文明的那烂陀寺就这样在兵火之中灰飞烟灭了……后来虽有人做过修复,但是因为那烂陀寺的规模太大了,一直没有再现当年的辉煌。伊斯兰军队毁灭性的手段,使得今天在印度这个佛教的发源地却几乎见不到佛教文化的踪迹!
天涯上有个帖子一下没找到L
[ 本帖最后由 小平8502 于
13:13 编辑 ]
(33.19 KB, 下载次数: 75)
19:34 上传
记住历史,护持正法!
佛教在中亚和印度是如何被(伊斯兰教)彻底消灭铲除的----- 转载
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传入印度,当时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向印度内陆渗透。
但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印度是从突厥人开始的。公元11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入侵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突厥人挑选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的行为却截然不同,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向中亚、南亚、东南亚扩张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蚕食、打击佛教的历史。公元8世纪起,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中亚,中亚大部分佛教国家和游牧部落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公元9-13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前仆后继地入侵北印度,并最终导致佛教在印度的绝迹。到了公元15世纪,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的穆斯林国家又通过武力征服将佛教和印度教赶出这一地区,在东南亚构筑了一个伊斯兰文化圈。在与伊斯兰教的对抗过程中,佛教在多数情况下都会遭遇失败。英国学者渥德尔曾说:“佛教教义,尤其是它反暴力的社会纲领……对伊斯兰教的残暴作不出直接的回答。”(《印度佛教史》第十二章第七节“穆斯林的毁灭精神”)这一说法有些偏颇,但也不失为一个有道理的解释。当时印度大部分国家都支持印度教,只有孟加拉的统治者还推崇佛教,佛教失去了来自上层的保护;而在民间,佛教要么被印度教驱逐,要么与印度教融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此时的佛教既无下层根基又无上层支援,在伊斯兰教面前缺乏起码的自卫能力。而“非暴力”的信条根植于佛教思想中,佛教的教义也使佛教徒不可能自己拿起武器、组织群众来反抗突厥人的入侵。当印度教王公与突厥人坚持对抗,当印度教群众此起彼伏的起义使穆斯林统治者不得不放宽宗教政策时,佛教徒却没有组织起任何像样的反抗,只有少数僧侣远走国外,保存了一些古代印度佛教经典。
  突厥征服者对佛教和印度教的残忍是令人发指的。根据英国学者渥德尔的引述,“穆斯林从左边杀过去,又从右边杀过来……被征服的人民要么接受伊斯兰教,要么只有死亡一途。”许多印度教神庙和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后被焚烧,并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但这种烧杀抢掠对佛教的打击更大,因为佛教此时主要集中在北印度和东印度的少数繁华地区,突厥人只要占领这些地区就可以彻底摧毁佛教寺院,消灭佛教的有生力量。而印度教神庙则遍布印度各地,从大城市到小村社无处不在,突厥人无法控制印度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自然也就无法根除印度教。更重要的是,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纲领已经渗透到印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外族统治者都必须利用印度教来控制印度。而佛教对印度社会虽然曾有很大影响,但却远没有印度教那么深;佛教的黄金时期早已过去,现在它的印度社会的影响有限,穆斯林很容易就能将其一举击溃。
  我认为如果站在伊斯兰教的立场上,穆斯林征服者对佛教的痛恨也是有理由的,因为佛教教义和仪式与伊斯兰教违背的地方实在太多。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认主独一”,而佛教却认为世界万物没有创造者和主宰者,一切都是因缘缘起所致;伊斯兰教相信人死后的归宿是末日复活和审判,佛教却认为人死后进入六道轮回,而且轮回是永远没有尽头的(除非进入涅磐);伊斯兰教相信真理来自真主的“天启”,先知也是真主派来的,佛教却在认为真理是人参悟出来的(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人人都可悟道成佛);伊斯兰教最反对崇拜偶像,连礼拜时都只拜“方位”,佛教却到处树立并膜拜佛、菩萨、罗汉等的偶像,在穆斯林眼中成为“最邪恶的偶像崇拜者”……总之,伊斯兰教和佛教之间的鸿沟异常巨大,原先被穆斯林征服的祆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摩尼教徒等,与穆斯林的共同点都比佛教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未必正确)。突厥人此时已经变成了狂热的穆斯林,在排除异己方面远远超过当年的阿拉伯人,面对如此异己的佛教徒,他们诉诸极端暴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突厥人攻入比哈尔和孟加拉,印度最后残存的佛教大寺飞行寺、那烂陀寺和超岩寺都被洗劫一空,僧侣要么被杀,要么逃逸。这标志着在印度传承1700余年的佛教的消亡。........
  在突厥贵族入侵印度时,印度教和佛教一样受到了打击,神庙和经典被焚烧,信徒被迫改宗。但正如我在上文中归纳的,印度教在民间的根基和在上层得到的支持远非佛教可比,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发现要消灭印度教是不现实的。佛教对突厥人的残暴做不出直接回答,印度教却可以依靠上层王公和下层平民武装对抗突厥人,让他们被迫向印度教做出让步;佛教集中在少数地区,很容易丧失生命力,而印度教却根植印度社会的每个角落,也是外来征服者需要依靠的力量。因此印度教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被伊斯兰教征服,而是会达成妥协。
  突厥人在建立德里苏丹国的过程中,开始对印度教和佛教都采取斩尽杀绝的态度;但此后很快就对印度教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这不仅仅是因为印度教徒的抵抗,也是由于德里苏丹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其他内忧外患。成吉思汗正在建立蒙古帝国,蒙古人的兵威如日中天,其前锋甚至曾经到达印度河流域;另外,中亚的其他穆斯林国家或游牧部落也对富庶的印度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步突厥人的后尘入侵印度。另外,在入侵的穆斯林中也发生了分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内乱、政变层出不穷。在这种危急形势下,如果继续对印度教实行迫害,无异于自杀。因此穆斯林统治者采取了一定的宽容措施,改变了开始时的残***策,改为对印度教徒征收人丁税。
  必须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教宽容是很不彻底的,也是不情愿的。印度教群众背负很重的税收,除了人头税外,各项税率都比穆斯林重;只要有清真寺的乡村,就不能再建立印度教的神庙;印度教徒在行政和司法体系里基本没有地位,当不了高级官员;在诉讼时,只要一方是穆斯林,就得按照伊斯兰教法审判,对非穆斯林显然不公平。许多苏丹不是无心打击印度教,而是没有能力打击印度教,因为德里苏丹国实力有限,许多印度王公只是在形式上臣服而已,离实质的统一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南印度,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归于德里苏丹国版图,其余时候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到了德里苏丹国中后期,蒙古人和帖木儿帝国不断入侵,苏丹国内部也出现突厥贵族和阿富汗贵族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实际上已经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可以说,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从来没有足够实力使印度伊斯兰化,甚至没有实力使北印度伊斯兰化。在众多的印度教王公领地中,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另外,即使在德里苏丹国直接管辖的范围内,伊斯兰教也不能占据完全的统治地位。因为整个印度的社会结构是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尤其是在广大乡村,没有印度教就无法维持统治,没有印度教就无法收税(德里苏丹国的税收系统大部由印度教徒把持)。对于广大印度农民来说,印度教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宗教,虽然它有种姓制度等许多压迫人民的主张,但这些主张也已经渗透到印度人的骨髓里去了,是他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皈依伊斯兰教难度不小。
  印度教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这也使它具有异常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它就是以这个优点战胜了佛教,现在又以这个优点在伊斯兰教面前得到保全。它可以随时吸收一切其他宗教的优秀特点,伊斯兰教的一神思想就深深影响了印度教。其实印度教从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化早在8世纪商羯罗改革时期就已经开始,商羯罗吸收了佛教中的许多哲学因素,将过去神学理论发展不足的婆罗门教改造为神学理论比较发达的印度教,他的“纯粹不二论”实际上是一神论的,这也使印度教容易接受伊斯兰教的一神论。在与伊斯兰教的长期斗争、交流之后,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教“既是多神论的宗教,又是一神论的宗教;既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又是反对偶像的宗教……”也就是实质上的一神论和表面上的多神论。表面上的多神论有助于它争取广大下层人民的信仰,实际上的一神论则使它的神学思想更加严谨,更容易赢得上层知识分子的青睐。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斯兰教对印度教的发展贡献还不小,它使印度教变的更加富有生命力了。婆罗门教从佛教中吸收营养成为印度教,而早期印度教则从伊斯兰教中吸收营养成为更成熟的印度教。
  当然,印度的伊斯兰教也受到了印度教的许多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纲领上,尤其是种姓制度上。伊斯兰教本来是讲究信徒人人平等的,与佛教类似;但在印度的长期传播中,也受到印度教种姓制度的感染,尤其是由印度教改宗的穆斯林,许多都保留了他们原来的种姓地位。现在印度次大陆的清真寺做礼拜时,各个种姓的信徒都是分开礼拜,信徒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等级差别。这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恐怕也是非常罕见的。伊斯兰教的神学思想也和印度教互相渗透,到了莫卧儿帝国时期终于形成了一种结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特色的新宗教——锡克教。现在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可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大宗教可谓在斗争中妥协,在和平中摩擦,达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部分融合。
  不稳定的德里苏丹国没有使印度伊斯兰化,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文化交流也没有充分展开。但在随后的莫卧儿帝国时期,伊斯兰教被传播到几乎整个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融通也更加明显。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在宗教政策上也比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明智许多,在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宗教宽容,在莫卧儿帝国前期,印度各大宗教的交流可以说是最频繁的。但这已不属于笔者定义的“印度中世纪”范畴了。当然,中世纪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斗争、交流是莫卧儿时期两大宗教斗争、交流的基础,德里苏丹国的宗教政策虽然比较偏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各宗教的互相理解。
  附:主要参考资料:
  《印度古代史纲》 林承节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简明伊斯兰史纲》马明良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印度佛教史》 [英]A.K.渥德尔著 商务印书馆
  《我知道什么?——佛教》 商务印书馆
  《恒河沐浴——印度教概览》 世界知识出版社
  《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
[ 本帖最后由 小平8502 于
18:42 编辑 ]
大赞伊斯兰教的好,宣称伊斯兰教的和佛教没有差别的人的用意,末学真不了解不明白。你是皈依三宝佛弟子吗?如果是的话请你去读读佛教史、历史吧。多谢您!
关于伊斯兰的我建议楼主暂时不要发。:P 论坛会被河蟹的
那些鼓吹佛教与外道相同的别有用心者或者迷惑着,看看历史吧!
外道是怎么消灭佛教的?血的教训!
那些鼓吹佛教与外道相同的别有用心者或者迷惑着,看看历史吧!
外道是怎么消灭佛教的?血的教训!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向中亚、南亚、东南亚扩张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蚕食、打击佛教的历史。
强烈支持楼主!学佛要有一双慧眼,不要做糊涂人。
去年,复旦的钱文忠教授在CCTV百家讲坛,讲《大唐西域记》时,讲到穆斯林毁掉印度的那烂陀寺,
要网上,居然有回回表示抗议。
看看《古兰经》讲些什么:
& && && && && && &(2-191)你们在哪里发现他们(不信道者),就在哪里杀戮他们,
& && && && && &&&(9-123)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
& && && && && &&&(9-5)就在那里杀戮他们,俘虏他们,围攻他们,
& && && && && &&&(8-65)你应当鼓励信士们奋勇战斗,
& && && && && &&&(9-29)即曾受天经的人(按:指基督教徒、犹太教徒),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 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
& && && && && &&&(3-85)舍伊丨斯兰教寻求别的宗教的人,他所寻求的宗教,绝不被接受,
& && && && && &&&(5-10)不信道而且否认我的迹象的人, 是火狱的居民,
& && && && && &&&(9-28)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秽
& && && && && &&&(2-193)你们当反抗他们,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专为真丨主,
& && && && && &&&(14-17)(不信道者)一口一口地饮,几乎咽不下去。死亡将从各处降临他,但他永不会死。在那种刑罚之后,还有严峻的刑罚,
& && && && && &&&(5-33)(不信道者)他们的报酬,只是处以死刑,或钉死在其十字架上,或把手脚丨交互着割去,或驱逐出境。这是他们在今世所受的凌丨辱;他们在后世,将受重大的刑罚,
& && && && && &&&(22-9)他(不信道者)在今世要受凌丨辱,复活日我要使他尝试烧灼的刑罚,
& && && && && &&&(22-19,20,21)不信者已经有为他们而裁制的火衣了,沸水将倾注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内脏和皮肤将被沸水所溶化,他们将享受铁鞭的抽打。
& && && && && &&&(9-23)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自己的父兄为保护人,如果他们弃正信而取迷信(指不信)的话。你们中谁以他们为保护人,谁是不义者,
& && && && && &&&(3-28)信道的人,不可舍同教而以外教为盟友;谁犯此禁令,谁不得真丨主的保佑,
& && && && && &&&(25-52)所以你不要顺从不信道者,你应当借此《古兰经》而与他们努力奋斗,
& && && && && &&&(66-9)你当与不信道的人们和伪信的人们奋斗,你当以严厉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的归宿是火狱,
& && && && && &&&(47-4)你们在战场上遇到不信道者的时候,应当斩杀他们,你们既战胜他们,就应当俘虏他们,&&
& && && && && && &(4-34)因为真丨主使他们(男人)比她们(女人)更优越,又因为他们所费的财产。贤淑的女子是服从的…可以打她们,
& && && && && &&&(66-10)而她们俩(身为人丨妻的两个女人)不忠於自己的丈夫,她们俩的丈夫,未能为她们俩抵御真丨主的一点刑罚。或者将说:“你们俩(指不服从丈夫的妻子)与众人同入火狱吧!
& && && && && &&&(2-228)男人的权利,比她们(女人)高一级。真丨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
& && && && && &&&(4-11)(4-12)之经文轻视女性对继承遗产的权利,
& && && && && &&&(2-282)你们当从你们的男人中邀请两个人作证;如果没有两个男人,那末,从你们所认可的证人中请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作证 …在真丨主看来,这是最公平的& && && && && && && &。
& && && && && &&&(4-3)你们可以择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末,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或以你们的女奴为满足。这是更近于公平的。
& && && && && &&&(4-24)有丈夫的妇女,但你们所管辖的妇女除外;真丨主以此为你们的定制。除此以外,一切妇女,对于你们是合法的
一部20多万字的经书,里面486处提到“惩罚,刑罚”,215处提到“火狱”,106处提到“砍”和“杀”,55处提到“严厉”;35处提到“仇恨”,“仇视”;23处提到“恐怖”;116处提到“恐惧”“畏惧”,28处提到“烈火”,25处提到“血”,95处提到“顺从”,98处提到“祸,灾”。仅有的1处提到“宽容”——还是讲故事引述别人说的话——这就是你们这些神棍们号称的和平?怪不得你们把种族灭绝屠杀汉人的变态宗教狂徒白彦虎称为英雄了。
基督教宣说博爱(属于天道),伊斯兰教宣传仇恨(属于阿修罗道)!
正解,正解……
中国如果没有儒家的话,佛教就会像在印度一样被毁灭掉。所以说儒家是大护法是很有道理的!
一部20多万字的经书,里面486处提到“惩罚,刑罚”,215处提到“火狱”,106处提到“砍”和“杀”,55处提到“严厉”;35处提到“仇恨”,“仇视”;23处提到“恐怖”;116处提到“恐惧”“畏惧”,28处提到“烈火”,25处提到“血”,95处提到“顺从”,98处提到“祸,灾”。仅有的1处提到“宽容”——还是讲故事引述别人说的话——这就是你们这些神棍们号称的和平?怪不得你们把种族灭绝屠杀汉人的变态宗教狂徒白彦虎称为英雄了。
Powered by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穆斯林是对伊斯兰教教徒的称呼
伊斯兰既是宗教,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体系、一种法律体系、一种道德规范、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一种政治理论体系、一种社会经济...
伊斯兰是宗教名称,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创立,其信徒统称为穆斯林,主要包括阿拉伯世界(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还有部分土耳其人),波斯人(主要集中在伊朗).当然,只有...
在西南亚、南亚和中亚,有不少带“斯坦”字样的地名,其中有的是国名,如巴基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加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有的是...
哦,回族大都信奉 伊斯兰教 ,称为 穆斯林 。穆斯林生活中有一种重要器具——汤瓶,就是招牌上的“茶壶”;汤瓶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又是周围民族中所没有的独特器具,所...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斯兰教对异教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