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开除正式教师犯那些错会被开除

开除患癌教师的大学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曹艺秋
  作者:王钟的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师刘伶利去世了。生前患有癌症的她在接受治疗期间,被学校以“旷工”的名义开除,并停止为她的医保缴费。尽管早在2015年,法院就判决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与刘伶利恢复劳动关系,可是直到刘伶利去世,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也没有执行该判决。
  相信每一个怀有正义感的人,都会为刘伶利的遭遇感到不公。身为大学教师,刘伶利有自己所期待的体面和尊严,因为重大疾病无法正常上班,本来就应该得到用人单位的保障和人道关怀。而且,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教师是福利待遇相对优渥的群体,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称作是“铁饭碗”。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行为颠覆了这种印象。事实表明,如果没有对劳动者权益的切实保障,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有可能出现不公正待遇。
  根据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在其官网的介绍,该校在2002年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甘肃省首批独立学院,2012年5月才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从这个介绍看,这所大学是非常年轻的学校,其办学性质是独立学院。也就是说,尽管在校名上有“兰州交通大学”的名字,但是该校有独立的财政体系,处于全部自费状态。
  因为独立学院自负盈亏的特征,它们普遍对就读学生收取高昂的学费,实际上,不少独立学院并不掩饰自己的营利冲动。据2014年的媒体报道,当时全国292所独立学院中201所举办者有房地产及各类投资企业背景,约占独立学院总数的68.8%。企业往往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有些独立学院投资方不问青红皂白,每年9月学生报到后先把钱抽掉百分之多少……
  那么,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是什么来历呢?在该校官网介绍中,院长陈玲被塑造成资深民办教育家,还拥有所谓“北京大学研究员、访问学者”等高大上的头衔。然而,根据甘肃省科技厅公开发行的一份期刊对陈玲的介绍,她在2002年以前担任甘肃建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后投入巨资依托兰州交通大学创办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甘肃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显示,陈玲至今仍是上述房地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自然人股东。
  由房地产开发商创办一所大学,创办者摇身一变成为教育家,这是国内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的普遍状况。正因为创办者的这种身份,这些大学的运营更多地遵循的是企业思维,而非教育规律。房地产企业与名校合作办学,可以低价征得大量教学用地,获得优惠政策投入基本建设,不管学校发展如何,属于投资方出资的土地和房子总是在增值的。办大学成了这些房地产企业“盘活资产”的一种手段,而大学也成了彻彻底底的“房地产大学”。
  刘伶利的遭遇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感到某种惊讶。相信,如果刘伶利是兰州交通大学的教师,她的境况应该会好很多。不幸的是,同样具有大学教师的身份,公办大学的教师和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的教师显然很不一样。表面上看,近年来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兴建,但是很多类似学校显然没有把教育事业当成最主要的追求。不仅学生成了营利的工具,连教师也被视为企业的员工,像刘伶利这样不能“创造效益”的教师自然在被舍弃之列。
  刘伶利的遭遇并不是偶然,她能够引发社会关注和那么多人的同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的教师身份。但是,她所得到的不公正待遇,同样也是因为她在一所独立学院教书。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深层次问题是:独立学院、民办大学等社会力量参与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否真正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而检验其公益性的标准,最重要的不是校园面积有多大、校园建筑有多宏伟,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益有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王钟的)[责任编辑:曹艺秋]
  在技术发达、媒介融合的全球化条件下,传播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要把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富有魅力的中华文化推向全球,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中国故事对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  主流媒体们在这个时候适时地出手了,把网络直播布局成了他们自己的主场。他们有资源、有平台、有足够的人力物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为促进我国“三农”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农村金融助力“三农”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阿拉山口市积极助力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全力打造“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战略支点城市。
光明网版权所有这样的老师可以开除了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20:19&)
( 11:16:43)
41字(18/0)
( 21:32:32)
19字(19/0)
( 11:02:27)
18字(18/0)
( 10:41:23)
22字(12/0)
( 09:34:01)
31字(35/0)
( 08:58:43)
55字(37/0)
( 00:00:04)
70字(57/0)
( 23:14:32)
13字(42/0)
( 23:02:51)
25字(66/0)
( 22:39:23)
10字(37/0)
( 22:16:54)
( 20:31:34)
15字(29/0)
( 20:14:03)
( 18:52:49)
26字(25/0)
( 17:35:45)
( 22:44:40)
46字(36/0)
( 17:37:50)
17字(30/0)
( 17:13:46)
20字(12/0)
( 17:00:35)
15字(17/0)
( 16:36:22)
19字(17/0)
( 16:25:09)
( 16:13:08)
( 15:52:24)
( 15:50:05)
( 15:41:12)
23字(11/0)
( 15:37:01)
( 15:22:44)
( 15:17:10)
( 15:05:48)
37字(15/1)
( 15:48:50)
75字(16/0)
( 15:03:41)
16字(54/0)
( 15:00:52)
20字(19/0)
( 15:00:06)
( 14:52:15)
32字(13/0)
( 14:49:28)
22字(22/0)
( 14:45:58)
( 14:38:17)
13字(10/0)
( 14:34:13)
37字(16/0)
( 14:32:52)
32字(18/0)
( 14:32:23)
( 14:31:35)
42字(18/0)
( 14:28:16)
19字(14/0)
( 14:29:41)
40字(23/0)
( 14:24:04)
( 14:21:02)
( 14:15:54)
13字(22/0)
( 14:09:16)
( 14:06:35)
( 14:04:28)
11字(15/0)
( 14:01:28)
15字(40/0)
( 14:01:11)
12字(20/0)
( 13:52:35)
14字(10/0)
( 13:51:01)
20字(10/0)
( 13:42:07)
40字(10/0)
( 13:34:28)
13字(14/0)
( 13:33:02)
( 13:29:34)
( 13:31:16)
47字(10/0)
( 13:17:05)
8字(107/0)
( 13:13:37)
11字(12/0)
( 13:05:14)
( 13:03:25)
11字(11/0)
( 12:59:38)
27字(10/0)
( 12:53:18)
( 12:49:17)
( 12:45:57)
( 12:43:22)
14字(13/0)
( 12:47:10)
( 12:44:38)
( 12:41:57)
11字(19/0)
( 12:35:52)
20字(13/0)
( 12:33:51)
( 12:36:08)
25字(68/0)
( 12:33:40)
( 12:24:39)
12字(11/1)
( 12:47:37)
32字(10/0)
( 12:24:30)
( 12:28:05)
124字(2028/0)
( 12:20:21)
43字(22/0)
( 12:16:41)
10字(1101/0)
( 12:15:41)
( 12:11:59)
( 12:06:28)
( 12:04:50)
( 12:01:12)
43字(10/0)
( 11:59:39)
138字(7/0)
( 11:58:31)
( 11:53:36)
7字(426/0)
( 11:53:24)
( 11:46:51)
26字(11/0)
( 11:42:07)
24字(33/0)
( 11:44:44)
29字(271/0)
( 11:40:49)
( 11:43:21)
57字(12/0)
( 11:39:44)
( 11:33:11)
21字(20/0)
( 11:30:35)
24字(10/0)
( 11:27:40)
26字(19/0)
( 11:26:22)
14字(1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清华教师被开除 学生集体情愿老师留任_新浪咸阳
清华教师被开除 学生集体情愿老师留任
新京报评论
  时隔20年,清华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
  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
  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
  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然而,因“辞方事件”产生的“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仍在继续发酵。
  学校: 9年未评职称老师须离职
  据清华大学学生刊物《清新时报》报道,今年4月初,37岁的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开始了3年一次的述职工作。答辩结束后,系内决定继续聘任。
  述职中,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张为民对方艳华的评语是:“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欢迎。独特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与学生请愿书中对方艳华的评价相同。
  但外文系将材料上报至校人事处进行最终核定后,方艳华因学校“就职9年未评职称的老师必须离职”的规定,面临“非升即走”。
  这也是方艳华与学校此前签订合同中的条款。
  除方艳华外,外文系另一名年纪较大的老师,及微积分助教阎浩等多名教师均因此制度离开教学岗位。
  老师: 重教学没精力做科研
  方艳华与阎浩的相同点是,两人的教学质量均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称赞,但两人也都已数年未发表过学术论文。
  “写作课不能作为研究型(课程)去学。我不能上课说‘我教一下写作的各种技巧,然后大家自己去练’吧?”方艳华描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称,与其他院系不同,外文系承担了较重的基础教学任务,教师被分为教研系列和教学系列。针对专业写作类课程,空对空地传授宏观理论收效甚微,教师只能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作业修改促进学生进步。
  专业写作训练不同于研究类课题,一线教学占用了方艳华绝大部分时间。
  “我不可能有很多精力去做研究,但我是在培养中国最优秀大学生的沟通方式、思维能力,对他们以后走入社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其实是更有价值的。”方艳华说。
  学生: 勤恳教书老师应悉心爱护
  方艳华曾经的学生,外文系2011届毕业生庞博在得知老师面临解聘的遭遇后,发起了一项请愿活动。5天里,希望方艳华留任的毕业生来信有50多封。
  现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2011届毕业生王蕾的请愿信是网络中流传最广的一封。
  “方老师让我重新认识英文写作,她叫我们忘记为了高考而背诵的八股文,她鼓励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英文写作课,我们学习全新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拷问那些不经审视的观点,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王蕾在信中说,“像方艳华老师这样已经在清华园内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多年的人,才是学校最珍贵的财富,应当悉心爱护。职称固然是评价一个老师的标准之一,但未必能全面衡量他的贡献。”
  更多学生则认为,仅用职称、论文数量衡量教师能力、决定教师去留的制度太过于死板,“至少应该把学生的意愿加进去。”
  ■ 追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校重视教学教师科研压力较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名老师称,该校相对比较重视教学,每学期结束,学生通过网站对所选课程老师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授课方法、教案编写、上课态度等十余项,以及简短的评语,这些内容教师也均可看到。
  与清华等大学不同的是,中青政并未实行“不升即走”制度,教师学术研究压力相对较轻,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教学上。
  在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还是职称评定的重头。科研成果包括论文发表数量,专著、科研项目数量等。一般升副教授需4-6篇,升教授6-10篇,其中还必须有“核心期刊”、“权威期刊”。
  相较于科研成果的刚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投入则没有量化的标准。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取决于职称,而职称则取决于论文及项目的数量。
  该老师说,在评职称的高压之下,教师对学生的投入常要“凭良心”、“凭操守”,对学生投入再多的精力,评职称时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有的老师重视教学,宁可不去评职称,也不愿到处去发表低质量的论文,那么他的生存状态则要看学校提供给他的宽容度。
  复旦大学
  引入“代表作”制软化“非升即走”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侯体健介绍,复旦大学2007年开始实行“非升即走”制度,但在实行过程中发现,此制度存在将学术研究数量化等弊端。种种数据化的刚性要求,使得青年教师很可能过度追求论文发表数量而忽略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使得学术变成浮夸攀比的竞技场。
  侯体健副教授说,于是,2010年,复旦大学开始试点施行“学术代表作”制度,并于2012年起在全校推行。顾名思义,此制度的评定核心是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即质量,而不是数量。
  侯体健说,此制度的关键是,如何对教师的学术代表作进行评估。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经过三轮投票,投票参与方包括全系教授,校外专家以及校学术委员会。“学术代表作”制度的引入,在以往的“非升即走”制度中加入了柔性因素,缓和了旧制度过度重视数量的弊端,更有利于教师安心做科研,下些真工夫。同时,有很多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在实行“非升即走”这样的硬性制度时,存在很多客观阻碍。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古文字学等专业,几乎没有国际核心期刊,古文字论文在国际上进行发表审核时也很难操作。而“学术代表作”制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矛盾。
  清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
  1993年
  清华大学开始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提出“非升即走”实施方案,意在通过末位淘汰制优化师资队伍,实现人才流通。
  1994年
  “非升即走”方案正式实行。
  其中规定:初级职务在达到任职年限后三年内升不了中级;中级职务达到任职年限五年内升不了副高级者,“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
  1999年
  清华大学实行有限期与长期聘用相结合的聘用制度,将“非升即走”制度化。
  新制度强调:对新聘人员实行连续合同聘用,规定初级职务最多两个聘期,中级职务最多三个聘期,如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则不再续聘;副教授以上经过一至两个聘期后可长期聘任。
  清华又取消了新聘教师的任职资格证书,代之以具备明确聘期的教师职务聘书,聘任年限与合同聘用期限同步。
  (1998年至2002年,聘用合同没有续聘〈含未满合同〉的教师占签聘人数的10.8%。至此,合同制逐步占领“铁饭碗”意识,在清华推广开来。)
  2004年
  清华大学前任校长顾秉林院士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对当时的人事改革制度的设想进行了通俗阐释:“经过两个周期也就是6年,如果你还没有升职,那就应该离开。”由于现实“执行难度太大”,迄今为止清华的改革措施依然“相对平稳”。
  ■ 背景
  1940年美国高校实施“不升即离”
  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非升即走”并非清华原创。
  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美国大学协会联合通过了《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提出广为人知的“Tenure-track”制度(又称“up-or-out”,“不升即离”制)。
  为了获得终身教职,美国大学专职教师往往要经历获取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2-3年)、助理教授(至少5年)、副教授(3-4年)和正教授的发展“流水线”。在助理教授试用期内,若无职位晋升,则必须走人;若达到评定标准,则有永久或继续任职的资格,除非某些不可抗因素干扰。
  清华大学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引发学生热议。非升即走,本是一个名牌大学的通例,在中国则不行了?主要还是我们的观念与制度建设。一个老师,没有科研,很难说可以搞好教学。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教学能力强而怀疑这一制度。网友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刘广明
  职称评定的标准、导向是有问题的。教学、科研还是应该有所区分。一些专业的学术论文,甚至包括大部分纵向课题,究竟有多大价值?过分强调这些所谓的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效果,是否有违“教师”这个职业的核心价值?这些是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原标题:清华女教师重教学忽视科研被清退学生请愿留任
(编辑:xy010)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女教师治癌期间被开除 这所高校到底是怎么想的?
成都商报电子版
发布时间: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法院判决开除决定无效,学校未履行&一事引起热议。
  1984年出生,硕士,民办高校英语老师,这些标签的主人叫刘伶利,这个名字这几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刘伶利本人却再也听不到了。
  8月14日,由于癌症和并发的心脏病,刘伶利离开了人世,年仅32岁。
  而让社会愤慨的是,在治疗癌症期间,她所供职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以旷工为由将她开除。这件事情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呢?
  【事件回放】
  工作两年患癌到北京求医
  刘伶利1984年出生,2012年,她来到兰州交大博文学院工作,成了一名大学教师。
  2014年7月,她被诊断为(双侧卵巢)增生性(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高级别。那个暑假,父母带着刘伶利到北京求医。
  日,刘伶利的母亲刘淑琴来到博文学院人事处为女儿请假,&学校原以为孩子得的是子宫肌瘤,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学校才知道孩子得了癌症。&
  请假未获理解
  &不要给我哭&
  当时,考虑到女儿不能上班,刘淑琴请求这位领导,希望单位能继续给孩子买医疗保险。
  据媒体报道,对方没有应允。刘淑琴当场哭了。据刘淑琴向记者描述,人事处处长当时告诉她,&不要给我哭,我见这样的事情挺多的,学校有规章制度,我也没有办法&。
  让刘淑琴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5天之后,刘伶利的工作就没了。
  突遭学校开除
  二审判无效
  面对学校突如其来的开除通知,刘伶利和家人都感到无法忍受,他们选择了诉诸法律。
  日,榆中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于日作出《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无效,双方恢复劳动关系。&
  博文学院不服一审判决,向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兰州中院二审判决维持了原判。
  &她是个要强的孩子,去年9月至12月在兰州治疗期间,看见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非要在家附近摆摊卖衣服。&
  据刘淑琴介绍,8月14日,刘伶利去世当天,她曾电话通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告知此事。该学院派了代表前往医院,并在走之前给刘淑琴一个信封,&当时我也没看,后来打开一看里面有2000块钱。&(综合央视、东方早报、中国青年报)
  【记者调查】
  校方知道是癌吗?
  首次回应:证明上写着盆腔炎以为她在外找了工作
  开除一个正在癌症治疗期间的员工,这样的决定不但让人寒心,更让社会愤慨。经过多方联系,涉事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相关人员首次对媒体进行了回应。
  前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了《关于刘伶利老师一事的情况说明》。该《说明》称,8月20日,兰州交通大学已派工作组前往博文学院调查网传刘伶利事件,结果将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院长陈玲说:&日左右,因为学校年终要对教职工进行考核,系上就提出,刘伶利老师从请假到现在半年多没有到学校上班,严重影响教学。编制就这么多,老师的课时没办法完成。日左右,就形成了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决定解聘刘伶利老师。她请假时出具的是省人民医院的盆腔炎的证明,我们一直认为她患一般病,没来学校上班,以为她在外面找了工作。&
  陈玲称,之所以一直认为是盆腔炎,是因为刘伶利在北京看病期间曾托人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开具一份证明。记者看到,这份证明上确实有手写的盆腔炎。
  对于这份证明,刘伶利的母亲刘淑琴表示,当时是刘伶利找人请的假,对于请假的病由,她并不知情。
  记者调查得知,当刘伶利托人把那份诊断为盆腔炎的请假单递到学校后,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批准刘伶利59天病假。记者在博文学院提供的一份教师考勤表上看到,刘伶利第一次请假期满开始,她的考勤记录就是代表旷工的圆圈。
  按照兰博院发[2015]14号文件内容显示,从日至日文件印发之日,刘伶利一直旷工。
  根据《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职工请假规定》第五条第三点的规定和当初与刘伶利签订的聘用合同上约定,教师旷工15天以上的,可以除名并解除劳动合同。
  续假手续办了吗?
  人事处长:没见到她母亲 刘母同事:哎呦,这人咋这样
  那么,刘伶利的行为属于旷工么?学校是否真的不知道刘伶利的真实病情呢?刘伶利第一次请假到期之后,是否进行了续假的手续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人事处处长江雪芸:一般情况下到假的时候,或者快到假,我们的考勤员会提前联系对方,假到了,要通知你来续假。我们相关人员通知了刘老师,通知以后得到回复说正在看病,没办法续假。
  记者:在电话上做续假手续可不可以?
  江雪芸:我们的规定里有一套严格程序,不是说你本人给人事处请假就可以。
  刘伶利的母亲也确认,学校在2014年10月中旬曾打过电话询问续假的事情。
  刘淑琴:我女儿说我们都在北京,家里没人。他说知道了,那续假的问题就算了,你就不用管了。
  刘淑琴介绍,虽说电话里说不用管续假的问题了,刘伶利还是在就诊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具了补假条。
  记者看到,这份假条注明了诊断结果为双卵巢浆乳癌,开具时间显示为日,但旁边注明了一行小字,内容为&近三月一直在我院治疗,补假条&,落款时间为日,并有医院和医生的盖章。刘淑琴说,日,她曾携带这张病假条找到博文学院的人事处处长江雪芸补过假。
  对于刘淑琴的说法,江雪芸予以了否认。
  江雪芸:我觉得她可能是记错了,我在这期间没有见到过相关人员。
  记者:你确定1月14日的时候,刘伶利的母亲没有来学校找过你?
  江雪芸:我确实没见过。
  记者:包括在报道中说的,这些事情见得多了,你也别哭这句话?
  江雪芸:我肯定没有说过。
  但刘淑琴介绍说,日去学校办理补假手续时是同事王美霞陪着她去的。王美霞向记者确认了这一说法。
  王美霞(刘淑琴同事):先去见外语系主任,他说我也做不了主,我领你们去找人事上的江处长,一个女的,几楼我忘了。当时就说有病要请假,再请一段时间的假,她说那不行,我们这一个萝卜一个坑。
  记者:她说你们从来没有去过。
  王美霞(刘淑琴同事):哎呦,这人咋这样。就是去了啊,咋能没去,那么远的,我们又倒车去的。
  她为何要打官司?
  &能不能帮我挽回一些经济损失,帮帮我们家里人?&
  面对学校的开除决定,刘伶利以及家人向相关机构提起了仲裁和起诉。经过榆中县人民法院和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级法院审理,均认定博文学院开除刘伶利的决定无效。虽然赢了官司,刘伶利最关心的问题却没有解决。
  从2015年3月开始,刘伶利的社保就再没有缴纳过,这也就意味着她无法享受职工医保的报销。
  刘宏(刘伶利的父亲):职工医保报销的比例是80%、85%,有的甚至到90%。突然停了医保,就没有办法了。兰州市的规定是每年的7月到11月买居民医保,超过11月就买不成了,第二年生效。
  记者:也就是以刘伶利来说,从4月到第二年的1月之前是没有任何保险的?
  刘宏:已经没有医保了。
  刘伶利所用的药价格都很高,一些药动辄上万元,这些药费只能自己全部负担。即使加入居民医保,较低的报销额度也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刘伶利的代理律师介绍,刘伶利之所以要打官司,也是为了她的父母。
  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律师蔡翔说:&她一直问我,如果我去世了,你们还能不能帮我挽回一些经济损失,帮帮我们家里人?我告诉她,依法博文学院造成的损失他们应该是赔偿的。她当时还挺高兴的。到最后,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她的父母。&
  学院是什么态度?
  &对教师是非常关爱的当时想得没有这么严重&
  在采访中,博文学院方面一直在强调自己是讲人情的,开除决定也是因为不知道刘伶利得癌症做出的。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院长陈玲:我们学校对教师是非常关爱的。
  江雪芸:我们也是人性化管理。
  但就是&讲人情、人性化管理&的博文学院,在一审已经得知刘伶利得了癌症,法院已经判处开除决定无效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上诉,使得刘伶利的社保由于判决无法生效而无法缴纳。
  记者:为什么明明得知人家已经得了癌症,没有纠正自己这种法院已经判决非法的行为?
  江雪芸:当时还是想得简单了。
  记者:您觉得只是想得简单了?
  江雪芸:处理得确实有点儿不妥。因为我们当时想得没有这么严重,再一个确实处理得有点儿不太妥当。
  一直都没去探望?
  &想给予一定补偿但是对方不同意协商&
  对于刘伶利来说,除了经济上的损失,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二审宣判以后,刘伶利的父亲告诉了她判决结果,但她首先关心的并不是经济上的补偿。
  刘宏:她挺高兴的,她说可能单位领导应该到我们家慰问一下吧,毕竟这么长时间了。一年多了,将近两年了。
  博文学院陈玲院长向记者介绍,学校的人事部门在得知刘伶利得了癌症以后,曾经一度想和她协商解决。
  陈玲:就想着和她协商解决,学校给予一定补偿。
  记者:这个协商解决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
  陈玲:一直在做,从一审开庭,人事的人就一直在跟她协商,但是对方不同意协商。二审开庭又在协商,对方还是不同意协商。
  记者:开除决定下达以后,一直到二审判决下达之前,学校里有没有跟你接触?
  刘淑琴:没有,任何人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
  在博文学院提供的一份人事处长江雪芸所写的情况说明中,介绍探望情况时也表明,学校的人事部门只是在刘伶利请假期间提出过两次探望要求,被当时正在生病的刘伶利拒绝了,此后再没有提出探望。
  日清晨8点,刘伶利因癌症和并发心脏病辞世,年仅32岁。8月18日,博文学院发短信给刘伶利的父亲商议解决方案。8月20日,刘伶利&头七&这天,博文学院一名副院长第一次和刘伶利的家属碰面协商。但这一切,刘伶利已经再也看不见了。
相关新闻↓
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编教师试用期被开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