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7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怎样 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0.8.54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实录|文化|保险|保险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实录
  新浪财经讯 10月26日,“第六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第八届中国保险创新大奖颁奖盛典”暨“保险文化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在东莞召开,以下为“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论坛实录。
  于文博:谢谢秘书长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王秘书长和前面三位演讲嘉宾。
  刚才听了四位嘉宾的精彩观点,下面我们有请7位嘉宾跟我们做一个论坛的分享,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恭请吉祥人寿董事长胡军先生;天安人寿董事长韩德先生;副总裁刘亦工先生;华汇人寿党委书记孙伟光先生;广东省保险学会名誉会长陈冬至先生;阳光人寿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陈兵先生;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谨先生。
  于文博:高朋满座,时间有限,但是精彩将会继续,我们今天请到了几位嘉宾来就保险文化和业务的发展怎么样做有机的融合和统一做一个沟通。我们首先想请吉祥人寿的胡董跟各位分享一下。您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胡军: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活动,前面听了4位嘉宾关于保险文化和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演讲,确实很受教育和启发。在十几年前我有一个梦想和选择,由公务员转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做一个企业的经营者。经过十几年的历练,现在又转行到保险,在我未来将近10年的工作生涯中奉献给保险,来做保险业。我之所以有这个决心,是基于对我们国家保险业的看好和憧憬,或者说是信心。在吉祥人寿成立之初,我们讲过两句话,有一句话叫“吉祥人寿生正逢时”。所谓“生正逢时”就是说我们没有赶上30年前、20年前我们国家保险业粗放型发展的时候,但是我们赶上了要调结构、转型,要对过去的粗放进行修补、改善的发展机遇期,而且这个机遇期会有10年到20年。我们有很多佐证。一个佐证,我们作为保险从业者来理解,保险业目前还是一个供给远远不足于需求的行业,因此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有信心,也有责任把这个行业发展好,把这个行业经营好,这样我们能够对应广大的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我们必将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之路。
  今天的主题是有关文化的,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文化理念,吉祥人寿作为后发者,我们讲的另一句话是“生不逢时”,因为我们也错过了前一阶段的高速发展期。但是我们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信心的,我们首先还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我觉得文化应该有三个内涵,第一是要有使命的文化,第二是要有责任的文化,第三是要有功德的文化。我想有这样的文化去指引,去牵引,去推动,我们能够胜任我们的使命,能够承担我们的责任,也就能够做好我们的保险业。
  于文博:下面有请韩总,您觉得文化和公司恒久的发展,或者说基业常青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韩德:今天这个主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作为我们这么多年的从业者来讲,很多同仁的工作经验都在10年、20年以上。最近两年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包括一些主流的声音也说,对保险的三个不认同。有的时候我们就在反思,自己辛辛苦苦为之奋斗了10年、20年的事业,为什么到这个程度?反思下来,还是说整个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值得去深刻地思考,整个行业的文化建设值得去深入地思考,这是一个行业的大背景。这两年应该是对我们这些保险从业者理念上一个巨大的冲击,也要求我们来转变、适应保险前期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负面东西,让我们去总结、适应。
  现在行业已经确立了这样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公司的文化要适应大环境的文化,你还是要有自身的特色,第一个是目标的连续性。现在的很多公司在做着朝三暮四的事情,你的目标没有连续性,你的事业是不能做好的。第二个是组织的连续性,我们的渠道可以创新,但是一定要延续,要让你的客户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持续地在做什么,所以这个组织的持续性,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是人才的稳定性。2013年中国的企业竞争,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第一位的就是人才。保险行业的人才不稳定,就会带来一大批对客户服务价值的打折扣。所以我们的诚信,我们的核心文化不是说我们自己去说,是要通过客户的声音、客户的理解,才能够体现出来。第四个是制度。文化是理念和制度的结合,理念层面大家谈了很多,但是如何把文化量化出来,关键是体现在每一个公司的制度建设上。你的制度是不是很合理,制度是不是很连续。不是说今天一个制度,明天就废掉,这样的话,你整个的服务体系就很难建立起来。最后一个,要顺应一个新的时代,就是以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撑。从这五个方面思考一下,对于我们坚守文化、弘扬文化,以及让我们的客户来相信我们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于文博:谢谢韩董非常好的从五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请刘总跟我们谈一谈传统的文化创新发展和我们现在创新发展的基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能够促使保险业未来真正的长久发展和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形式上的,有请刘总为我们分享一下。
  刘亦工:主持人这个题目说得还是有点难度的。由文化这个主题,我想到毛泽东的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从小就很信奉这句话,先是不停地锻炼身体,动手动脚,后来我就多读书。人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要想企业长远发展,这个企业除了有强健的体魄之外,还要有核心灵魂的东西,就是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的代表,我觉得无非是品德、然后是品质、最后是品位。这个品德说起来,对企业来说无非是几大责任,对客户的责任是服好务,信誉更好,然后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品质,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都要好,运用各种技术,使这个公司的品质是优良的,指标是好的。品位说起来就稍微有点软性的,说这个人要有思想、有内涵。运动也是一种品位,刚才有人说到高尔夫球,打高尔夫球也是一种品位。我觉得企业做大,就是丐帮也能够做到的,但是要做强、做好,形成百年老店,那就一定要有文化,这就是我的一点见解。
  于文博:谢谢刘总,刚刚我们听到阳光集团李总的演讲,其实寿险这一块在文化的落地和实践方面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想请陈总和我们谈谈文化和企业经营到底是怎么落地的,到底是怎么样生根发芽的。
  陈兵: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各位探讨一下保险文化与创新及公司经营的关系。我觉得保险有一个很大发展空间。现在在美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和银行业的总资产是差不多的;在日本,保险业的总资产大概是银行业总资产的80%;在中国,这个差距就很大,中国的保险业可能就只有7万亿,而银行业有100多万亿。在这一块,保险业可以做一个很大的梦,就是说它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作为文化来讲,保险业如何来引领这个公司发展?我觉得应该站在不同的阶段,给这个公司有不同的定位,给它有不同的梦想,而且要是可实现的梦想。这样的话,这个公司就会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实现它,不断地发展它,然后在每个阶段,在一个更高的目标里面实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一些追求、理想就逐步的能够落地实现。
  现在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些外部的环境影响着公司或者是行业的发展,这个公司也要不断地契合行业具体的情况,制订公司长久的文化主题,使公司取得长远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些思考。
  于文博:下面请陈冬至。陈总1999年到广州,那时候您就掌握国寿的南大门平台,是我们的老前辈,您现在在协会工作,做一些研究方面的工作,发挥您的专长,我想请您谈谈传统文化和企业发展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我们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包括大家谈到互联网金融,包括还有很多的创新。在这个基础上,以您这么资深的经历,您是怎么看待传统文化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陈冬至:我谈一点我的感想和收获,今天听了很多同志的发言,我感觉收获很大。就文化而言,我非常赞同刚才王治超秘书长讲的。文化的内容很宽泛,我感觉这么多年,企业文化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我感觉我们这个行业也没有捕捉到非常实在、非常有内涵的文化方面的典型,也许我是孤陋寡闻,很多都是停留在口头上。我觉得文化问题确实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在长期实践当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建设。但是我们现在好像有些新公司刚成立就在谈文化,感觉文化不是创造的,而是创作的,找一个北大、清华的教授,整几句口号,就认为这是文化的,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文化需要在长期的过程中不断地凝炼,形成这个企业既有个性的,又符合实践的文化,这是第一点。第二,过去我们老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讲不同的文化,保监会有保监会的要求,这是它的文化,基层又有基层的文化,外部又有外部的看法,到底是什么文化呢?好像给人感觉到万花筒一样,搞不明白。现在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保险企业的文化确实应该从自己做起,要从诚信做起。我们过去一讲诚信问题的时候,对上埋怨监管部门,对下责备基层误导,好像与自己无关。你说我们误导,我们误导的水平有卖假药的水平高吗?你说我们的保单有水分,那还有三聚氰胺假吗?为什么人们对保险的印象这么差呢?另外,中国人对保险的刚性需求不多。这与我们国家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养老文化有关,另外还与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有关系。我们国家的保险跟西方的保险市场差异这么大,一方面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与这些传统文化相关的。
  再一个,我们的文化要体现在制度上,但是我们现在的制度还很不健全。现在很多公司管理层和基层讲不到一块,想不到一块,就是我们的文化体现仁爱方面不够,体现中庸方面不够。我们的文化建设在仁爱、中庸方面,需要体现一点。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于文博:孙总现在担任华汇人寿的党委书记,党委书记肯定要抓文化、抓思想建设,您认为文化与公司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怎么样借由这个文化来助推公司成长呢?
  孙伟光:我从业有二十六七年了,但是就像刚才治超秘书长讲的,我们一直在忙着做事,很少在想文化的问题,这次感谢我的老领导以及张所长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原来很惭愧,我不但没有参加过这个会,甚至也没看过《保险文化》杂志。对不起,今后一定看。
  谈文化,觉得有点汗颜,有点不好意思。谈了大会的各位嘉宾的发言,觉得很受教育,我谈一点体会。我觉得文化的东西是有形的,是渗入人的体内和企业的体内的。文化的东西又是支撑一个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对财务报表、对业绩,甚至对股东回报要求的压力之下,已经无法谈文化,自己都觉得自己变得很粗俗,更多的是对一些数字在做文章。而做的这些事是不是真的有利于行业,是不是对这个社会有利的?我们很难有时间停下脚步来想一想这个问题。所以这样一个论坛,让我们在想一些东西。努力打造百年老店,在这个文化的指引下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想明白。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是,我们想的、说的和我们自己做的能不能吻合。如果言行不一致,一边谈文化,一边在自己做着一些愚昧的行为,我觉得是比较惭愧的。所以我想,就像刚才王治超秘书长讲的,文化是要践行的,就是你不能光说,还要做。对华汇的发展,我觉得文化不仅要想好,还要把它说得正确,做得正确。
  于文博:刚才6位老总都做了发言,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是关于“文化、创新、发展”,下面我想请王绪谨教授给我们做一个总结发言。
  王绪谨:前面各位专家已经讲得很到位了,文化的不同就导致了企业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保险业发展到现在,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是保险对政府的支持。发展现代保险,实际上是需要全社会合力的。一个经济强国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支撑,保险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也必然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做后盾,因为保险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它是机构投资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险发展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没有保险的发展,资本市场和社会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中国从2001年入世,当时我们在全球保险业排在第16位,2012年达到第4位,中国已经从一个保险刚刚起步发展到了保险大国的转变。现在保险怎么向强国转变,我觉得保险文化是它的基石。
  于文博:谢谢王教授的精彩发言。论坛时光非常短暂,今年又恰逢《保险文化》杂志社十周年,然后又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高速发展的时期,我想最后请在座的各位嘉宾每人一句话来对《保险?文化》杂志和我们伟大的保险行业送上美好的祝福。&
  孙伟光:愿《保险文化》杂志在行业文化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胡军:我们共兴共建保险文化,共享保险未来发展成果,谢谢大家。
  韩德:祝贺《保险文化》创刊十周年,十年前的选择,十年的坚守,十年的布道,一直到今天,十年的收获。让我们共同祝愿《保险文化》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深入人心。
  王绪谨:文化是土壤,专业是树木,愿中国的保险业能够发展得根深叶茂。同时也预祝《保险文化》杂志在中国未来保险发展的理念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亦工:树十年保险文化,立百年企业品牌。
  陈兵:我今天才熟悉保险文化杂志社,并不是一个为了文化论坛而组成的一个项目。所以我在这里送《保险文化》一句话,祝愿《保险文化》越办越好。
  陈冬至:希望《保险文化》为我们保险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家一起腾飞。
  于文博:谢谢各位嘉宾。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全都可以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了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再下载。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试阅,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随时删除侵权文档。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及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及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06|
上传日期: 14:42: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及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保险行业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