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支持脱贫攻坚可以用于支持工会工作吗

工会信息2017年第20期推荐文章
本文被访问次数:193
  文史学术大师的沉默文/孙德宏  一  阅读戴震,经常令我想起康德。  我很想知道,在一七几几年的那个时候,这两位同年出生却相隔千万里,谁也不知道对方的东西方两位思想者,何以观点如此接近,而且讨论问题的逻辑理路也几乎一致?  全部心灵的三个问题:知、意、情。  康德说,自己穷一生之力想弄明白关乎人类全部心灵的三个问题:知、意、情。  第一个问题是:&我能知道什么?&也就是人类能知道什么,这就是他的&知&;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人类能够、应该做些什么,讲的是人的道德、伦理,这就是他的&意&;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期待什么?&我知道一些东西了,我也做了一些该做的了,那我这一生总还应该期待一些什么吧?这就是人的希望,人的理想,也就是他所说的&情&。这知、意、情三者加在一起所呼唤的,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挂在嘴边的&&真、善、美。  与康德同为1724年出生,在地球这一边的中国,也有一位思想者一生思考的问题,竟然与康德的问题十分相似,而且比康德还早几年也提出了他的三大问题:欲、情、知。  这个中国学者叫戴震,字东原,世称戴东原,安徽休宁人。  二  戴震认为,人性包括欲、情、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是人的血气心知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再通俗点说,是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他的解释是:人因为&欲&,而有了爱恨和敬畏;因为&情&,而有了喜怒和哀乐;因为&知&,而有了美丑和是非&&请各位注意,戴震的思考框架与此前以至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宋明理学的王道盛行,已大大不同了:人性,堂而皇之地登了大雅之堂!  接着还说康德。  后来,渐渐地步入暮年的康德虽然体力有些不支了,但精力却还是不错,尤其是思想更是愈发简洁而坚定。他的学术结论彻底地升华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那一生所钻研的三大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这就是&&人是什么?  于是,在一七几几年地球两端的同一时刻,我们清晰地听到&&  西方的康德在追问:人是什么?  东方的戴震在追问:人性是什么?  同时,我们也清晰地听到,世界的西方和东方的两位思想者,用他们一生的思考,从最基本的学理深处,从最温暖人心的灵魂深处,回答了我们人类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西方的康德说:人是目的;  东方的戴震说:人性才是人之大者。  在我的阅读顺序里,先读的是康德为他自己的三大问题而作的答卷,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一百万字啊,推理极为繁复,概念极为难懂,语言极为艰涩。后来又读了戴震,这位清中期乾嘉学派旗帜的考据大师的考证、爬梳、文字,同样也读得我头昏脑涨。不过,他那本与现实生命较为贴近,与纯粹知识考据略有不同的《孟子字义疏证》,似乎稍微好读一些。也未必是都读懂了,可能是因为它太贴近现实生命了吧?正是这本书,因为其思想的现实革命性,对统治中国几百年的程朱理学的彻底批判,对人性的强烈呼唤,而使之成为了思想家戴震的代表作。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在戴震看来,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视&无欲&为&天理&,&无欲&才是真正的人性。于是,&人欲&就成了一切罪恶的源泉。这种理欲之分,其结果显然是扼杀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此,戴震指出,人欲乃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人欲非恶。相反,人欲只要合乎自然之道,那就是&善&,那就是&理&,所谓&理者存于欲者也&。于是,就有了戴震那段斩钉截铁、石破天惊的话&&  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骎骎乎舍法而论理。  死矣,更无可救矣&&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而且,&天下受其害者众&!  宋明理学盛行数百年,于清之时,上至朝廷,下至乡村,均视其为至宝,谁人想疑?谁人敢疑?可戴震竟说其为&杀人&的东西。  此说之出,公义、私德已经皆遭攻讦的戴震,所遭受的更是雪上加霜了,但大师对此却根本不为所动。  或许,此时的戴震已经彻底了却了科举名分的渴望;或许,此时的戴震已经自认为对知识的努力也差不多了;或许,此时的戴震对外界如何看待自己已经不那么当回事了,而他自己的思想才是他最为看重的;更或许,此时的戴震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于是,始终埋头学问的戴震才终于不再沉默,而且还坚定地宣布:这本《孟子字义疏证》才是我所有著述中&排在第一&的东西!  骂就骂吧,批就批吧。  公义私德都已破碎不堪的戴震也不差这一点批判,乃至谩骂了&&  不过,历史经常会有些不同。就在这轩然大波中,曾经痛骂戴震、鄙夷戴震的一位主将,与戴震同时代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站了出来。在戴震的灵前,这位后来在民国学人眼中与戴震&双峰并立&的思想者章学诚,心悦诚服地称赞戴震:&你批判程朱理学杀人的理论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  一百多年后的民国学人胡适,更是这样评价戴震:&人都知道戴东原是清代经学大师、音韵的大师,清代考核之学的第一大师,但很少人知道他是朱子之后第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论思想的透辟,气魄的伟大,二百年来,戴东原真成独霸了!&  正是康德和戴震这两位没有任何交集,相信谁也未曾读过对方著作的东西方的两位思想者这种颇为神似的思考,令我对思想的力量有了大大的敬畏:  人是什么?  人性是什么?  人,人性,才是我们生命和世界中最大、最根本的问题。  人,才是目的。  我同样好奇的还有,人类历史走了这许多年,何以在一七几几年的东西方两地的同一时刻,出现了同一问题?而且,两位毫无联系的思想者对这个同一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路径,何以又如此相近,甚至一致?  可能就是从这一刻起,我对戴震的生命故事有了探寻的欲望。  令我颇有些吃惊的是,戴震与康德这两位人文大学者的学术生涯,竟然都起始于自然科学。  三  康德30岁出头时,堪称自然科学家。31岁写作了《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并以《论火》而获得硕士学位;32岁时,又写了《对论风的理论的新注释》。  戴震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比康德早了十年。20岁时写了《筹算》,22岁时写了《考工记图注》,31岁时完成了《勾股割圆记》&&  这样的学术故事,在后来时代的人文学者中实在罕见。  与康德一样,出道后也做了几年家庭教师的戴震的一生,可比康德惊险得多了。这位考据大师兼思想家的科举考场故事坎坷无比,那简直就是屡战屡败。而且,还屡败屡战。  &屡&了多少次?八次!  &败&了多少次?七次!  前后近20年:总共七试不第!  戴震的一生,就是应试的一生。  大师成年后共参加了八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1759年35岁时参加乡试考举人,不第;第二次是1762年再考乡试,中举。然后就实在是不顺了,岂止是不顺,简直就是一部读书人的血泪史:  1763年、1766年、1769年、1772年、1775年,三年一次的会试五次科考,大师皆不第。还得加上一次,1771年,乾隆为庆典特开的恩科会试,大师亦未第&&  也就是说,戴震从39岁到51岁,13年考了六次进士,尽皆不第,全都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而最后一次的1775年时,戴震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此时,距他生命的尽头也只是剩下最后两年了。  勉强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吧,1775年这一年,虽然会试不第,但乾隆&特批&戴震与同年会试中录取的贡士们一起参加殿试,最终赐了个&同进士&出身。  用今天的说法,大概也就是给了个&享受进士的待遇&吧。  掩卷唏嘘&&如果没有这个额外的&待遇&,如果还有三年生命可以再赶上一次会试,大师还会不会锲而不舍地与他的弟子,甚至弟子的弟子们,一同,第九次,抑或坚定,抑或沮丧,抑或悲愤地走进考场?  此念一闪,便不寒而栗。  由此说来,吴敬梓笔下&范进中举&的喜极而狂,实在也在情理之中,实在也真算不得多么惊奇。  说来真是一大把辛酸泪&&  其实,戴震内心的痛苦,还远不仅仅于此。  从1772年经纪晓岚推荐被招入四库馆任纂修官那天起,大师的内心就背负着中国士人可能最难以承受的德行之辱,他必须面对着整个知识群体的鄙夷:入馆仕清,对当时的学界大师而言,是很大的耻辱&&  这样的悲壮故事在清初,俯拾皆是。  以&诗文书画四绝&闻名的《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在清兵攻破苏州后避居阳澄湖畔,闻清廷&剃发令&,投河自尽未成,遂又绝食六日,终于吐血而亡。身后留一遗书铿锵作响:&保一发,以觐祖宗&&&生为明人,死亦绝不剃发入清,否则,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  也有被逼入仕,但以命相搏、拼死不从的。  被后世誉为&海内大儒&的李颙,在康熙下诏广开&博学鸿词科&中,受到陕西巡抚的推荐,但他拼死不从。地方官于是将其强行绑架,送到省城。结果,他绝食六天,甚至拔刀自刎。官员们不敢再强迫他,只好将其送回&&他从此不再见人,连弟子也不例外,所著之书,也秘不示人。  还有勉强被举荐成功的,但情况也很糟糕。  李因笃,因&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而被举荐。但这位被康熙称为与秀水朱彝尊、慈溪姜宸英、无锡严绳孙并列&四布衣&的文人,始终以母老家贫为由,力辞不就,宁死不从。后来在老母规劝下,拖延了半年,才勉强上路。后被朝廷授翰林院检讨,受命纂修《明史》。但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然先后上疏陈情三十七次之多,理由仍然是&母老孤丁、无所依托&等等,总之是不愿做。结果,康熙最终也只能准许其辞官归乡&&  类似的名单还可以开出一大串: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案&&昆山屠城&,血流成河、哭号震天,岂能与屠杀者合作?更况,传统士人的一个&忠&字,那又怎是一个生死所能解说?  虽然戴震比这些前辈晚生了几十上百年,他出生之时的大清已经历三代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了,但成年后的戴震却已经不是普通的士人,他已经是名震京师的大家了,他的言行就是士人们的标杆榜样。更况,类似的人生抉择也还同时就发生在他的身边&&后世学人提及与戴震并列&清中两大思想家&的另一位,比他还晚生了15年的章学诚的故事是,宁肯一生潦倒、女儿饿死也绝不入馆。他对戴震就是嗤之以鼻,非议甚多。  四  入馆仕清,事关公义。  戴震的麻烦,还有私德&&  成名后的戴震,几乎一生都背负着&背师盗名&的骂名,而且这一骂,就骂到了他身后数十上百年。  在十八岁,也就是1742年这一年,戴震开始师从徽州府婺源一位表字慎修的硕儒江永,此时的江永已经六十二岁了。应该说,戴震后来的成就与他在这一时期的求学有莫大的关系。但有人发现,后来戴震著书立说,凡引江永之说处,时有&同郡老儒江慎修&之类的表述。时人据此指责戴震对其师不够尊重,以致&背师盗名&。  曾写下《海国图志》,并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说:&戴为婺源江永门人,凡六书三礼九数之学,无一不受诸江氏&&及戴名既盛,凡己书中称引师说,但称为&同里老儒江慎修&而不称师说,亦不称先生,其背师盗名,合逄蒙、齐豹为一人。&这里的逄蒙、齐豹均为史上闻名的欺师灭祖(兄)的人物。另一学者张穆也说:&东原抗心自大,晚颇讳言其师。&后来还有也很著名的,写了《人间词话》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的指斥:戴震对江永未曾坚持&在三&(父、师、君)之谊,仅呼之曰&婺源老儒江慎修&&&  此时的戴震,实在是内外交困,公义、私德尽皆不堪&&  就这样&&  戴震去了四库馆,谤声不断。  去了四库馆的戴震,默不作声。  屡试不第的尴尬和沮丧,公义私德的耻辱和非议,大师都忍了,他不想辩解了,似乎也实在是没有精力辩解了。  从此,大师每日里与青灯豆亮相伴,面对着那些两千多年来前辈们的残章断语,数年间珂珂呲呲,字斟句酌。在校勘著名的经典《水经注》时,他以《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为通行文本,补齐缺漏2128字,删其妄增的1448字,正其进改得3715字。由此,长期以来困扰无数代学人的经文、注文混淆的问题终得解决。同时,《四库全书》中诸多天文、算法、地理、文字声韵等方面的书,也大都经其考订、校订&&  或许,这位沉默的考据大师兼思想家,偶尔也会面壁垂泪,抑或仰天长叹吧:我这是&仕&谁呢?这又岂是一个仕清或仕明能够解释?我这是在续民族之根脉啊!  公义之论留给历史吧。  那么,私德呢?  好在,大师死去一百多年后,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著称的胡适教授为其私德辩诬。在其也以考证为手法的《戴震对江永的始终敬礼》一文中,胡适说,戴震《考工记图注》等三篇著作中称江永为&先生&有14处之多。而且在乾嘉年间,称&先生&而不称&师&更为时尚,这不仅不是对师不尊,相反,正是对师者的格外尊重&&  可是,这些来的都太晚了,饱受谤议的大师再也听不到了。  不错,支撑大师沉默忍辱的,或许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力量。  五  再回到康德。  与戴震相比,一生埋首书斋,过着宁静的学者生活,做着研究、授课,著书立说,还有&愉快的午餐&和午后散步的哥尼斯堡大学教授的康德,那可真算是幸福的一生了。  1781年,57岁的康德开始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历程,而且,此后还有23年的历程。  而此时,灯油耗尽的戴震已经辞世四年了。如果他还活着,此时的他,也是57岁了。  戴震死于1777年。  就在此前一年,1776年,戴震完成了使他人生经历中&雪上加霜&的《孟子字义疏证》。完成之时,这位考据大师自己坚定地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著述,以《孟子字义疏证》为第一,因为它是&校正人心&的&&  在戴震的心中,&校正人心&才是最重要的。考据只是手段,&校正人心&才是最大的&义理&,才是知识的根本目的。  这可完全是现代启蒙的宣告了。也正因此,章太炎、胡适、余英时等等学者才一遍遍地为他辩诬、正名,极大地肯定他在学术史、思想史上的成绩。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曹雪芹、纪晓岚,不少人也听说过康德,但知道戴震的却很有限。  大师沉默,我们不该也沉默。  因为,戴震对人性的冒死弘扬,为千年古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及其启蒙,是出了大力的。  文史随笔小区岁月,云卷云舒文/文宁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家住的小区,没有山,也没有梁,自打搬来居住至今,算来已有十几年光景。虽然篱笆墙的影子还是那么长,但楼下的银杏与梧桐,已由碗口般粗细长到接近一人合围,&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小区内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数量,可谓北京房价态势的晴雨表。共有七家公司同时运作,身着白色上衣、黑色长裤的中介青年员工和紧随身前身后的购房者,成群结队地在小区内来来往往、谈笑风生,是房价大涨时;只有二三家公司在勉强维持,楼下偶尔有三三两两员工和购房人走过,情绪都不很高,则是房价停滞时。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小区的房价由每平米5000多元,涨到令人吃惊的七万多元,房地产中介时多时少的历史也轮回了好几次,很容易让人联想秋天南飞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伴随着网购的发展,近两年小区里快递小哥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若论&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今天和古代有了天壤之别。今天的小区居民,手机握在手,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了解古今中外,还能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极好地满足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阿Q当年要参加革命,目的就是&想干啥干啥,要啥有啥&。现在一场互联网革命,圆了无数人的阿Q梦&&吃的、穿的、用的,往家买的、往外送的,都能坐在家里,通过手机,轻轻松松搞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感觉好极了。由此给小区带来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快递小哥速来速往、络绎不绝,有送快递的,有送餐的,每天每日工作忙。尤其是在闷热的伏天,很是辛苦。  当然,也有每当想起,有几分惆怅的事。小区里原本有家小书店,卖一些品位相对高雅的读物以及一些我国香港与台湾出版的书籍;小区外则有两家大些的书店,经营一些雅俗共赏的书籍。可惜最近几年,相继关张。小区里原来卖书的房子,换成了高档面包店。小区外原来两处卖书的场所,一处改成理发店,一处改开餐馆。  珍惜生活,珍爱健康,不知不觉中成为小区居民的共同追求。原有几家卖寻常人家生活日用的小杂货铺,小超市与那家可伶的书店同病相怜,相继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家颇有档次与格调的高档食品店,店主人是位年轻貌美、风姿绰约的女性,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那种。店面不大,专门经营进口海鲜,主打商品有法国银鳕鱼,新西兰青口贝、长寿鱼、鳌虾,南美白虾,阿根廷红虾,马来西亚白虾仁,泰国黑虎虾仁,英国面包蟹,日本鳗鱼,冰岛红鱼等,都是《红楼梦》里宁国府、荣国府都难得一见的稀罕物。另一家也卖食品,老板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汉子,长的有几分像&陕北歌王&阿宝。略大些的门脸,以绿色天然无污染为标榜,以原汁原味乡村风为格调,出售东北大米,西北大枣,西南黑猪肉,东南乌龙茶,有机西红柿,正宗柴鸡蛋等。东西的确是好东西,价钱也是好价钱,好在真有不少买主。邻近这两家的,新近开张的还有一家瘦身美容店和一家高档服装店。在原有的一家社区医院的不远处,则增开了一家药店,一处牙科诊所。  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其实,任何社会任何事物都有消长明灭枯荣,只是今日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身边事物一成不变的少,日新月异的多。&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对于身边一些巨大的或细微的变化,留心关注与体会,心底难免产生一些五味杂陈的感觉,但也算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多彩人生。  文史建筑&南锣&:潮起潮落之间文/南铁英  北京南锣鼓巷,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亚洲你不得不去的25个好玩的地方之一。  商业化催生&南锣&热  南锣鼓巷,北京城的一张名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南锣&。  时下,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条巷子从早到晚都是人潮涌动。海内外游人纷纷涌向这里,在并不宽阔的787米长的小街上,常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游客们游走在巷子里,逡巡于店铺中,憩坐在酒吧的窗前,拐进两侧的胡同,感受&南锣&那特有的韵味儿。  &南锣&,已经成为现代北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西式建筑林立、人车噪杂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保留下这一方老北京&标本&式的水土,实属不易,也实属难得。  南锣鼓巷,在21世纪以前,是北京的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低矮陈破的民居之间,夹杂着诸如区属印刷厂一类的公家单位。著名的中央戏剧学院,隐在南锣鼓巷东侧的东棉花胡同里,不起眼的一座大学的院落,对住在这一带的老百姓来说,太平常不过,街坊四邻每日从中戏的门前来来去去,每天与那些现而今已成&大腕&的中戏学生交臂而过&&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经到过这条巷子,那时的破败景象,如今依旧能够记起。  &南锣&开始&旧貌换新颜&,大约是在21世纪初。悄然兴起的咖啡屋、小酒馆和小店铺,招徕了许多来京的外国人。月色灯影与金发碧眼的老外,成为&南锣&当年的一道奇异的风景。随着商业化的兴起,这条巷子里的陈破的民居,也在不经意间变幻着模样,整栋整栋的小平房被重新翻盖、装修,大多改为传统北京民居的硬山式建筑,青砖灰瓦,临街一面的墙窗,也部分恢复了旧时代槛墙和隔扇的样子。在南北纵向的整条巷子里,广亮大门、如意门、小门楼、石门堆儿、灰瓦垄、红灯笼等等老北京胡同文化元素,也伴随着仿旧建筑的出现,而进入人们的眼帘。  &南锣&,在商业大潮的推动下,完成了一次从潮落到潮起的重生。  &南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实,南锣鼓巷,其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蕴,很少有人知晓。  南锣鼓巷,是伴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出现。  1267年,蒙古人定都北京,建立元朝。当时的北京,叫大都。元朝兴建大都的官员,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宠臣刘秉忠和赵秉温。他们依照《周礼考工记》设定的都城规划蓝图,用了18年时间,设计营建了大都城。其基本理念,就是前朝后市加坊巷制度。大都城内,前为皇城,后为臣民居住区与市场。臣民居住区,被划分成50个方方正正的地方,这些方方正正的居住区,被称为坊。坊与坊之间开通街巷,一个一个独立的坊通过街巷加以区分和联通。每一个独立的居住区&&坊,又由若干条胡同区分为更小的居住单元。从空中俯瞰,北京城就宛若一个大棋盘&&坊是格,街巷与胡同是线。  &南锣&,在元代,名称是锣锅巷。原因是这条巷子南北低,中间隆起,如同罗锅。而今使用的&锣鼓&名称,不过是&罗锅&的谐音罢了。&南锣&投入使用的时间,与大都投入使用的时间相同,那就是在1285年,它是元代北京城50个坊中的昭回坊与靖恭坊的分界巷。以南北走向的锣锅巷为界,东为昭回坊,西为靖恭坊。两个坊又各由8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分割,形成18组四合院建筑群。因&一巷十六胡同&颇似一条蜈蚣,故后人将&南锣&的平面建筑布局,形象地表述为&蜈蚣式&布局。不过,元时&南锣&两侧的胡同,没有名称。  时移世易。到了清代,&一巷十六胡同&变身为满清八旗权贵们居住的&富人区&。清代的&南锣&,巷子东侧的8条胡同,自南向北依次为:炒豆胡同、板厂胡同、棉花胡同(现名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橘儿胡同(现名菊儿胡同);巷子西侧的8条胡同,自南向北依次为:福祥寺胡同(现名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鱼儿胡同(现名雨儿胡同)、帽儿胡同、井儿胡同(现名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院胡同(现名前鼓楼苑胡同)。以晚清为例,帽儿胡同居住过末代皇后婉容,炒豆胡同有晚清名将僧格林沁的王府,菊儿胡同有清朝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黑芝麻胡同曾经居住过清廷内务府大臣奎俊,东棉花胡同有清末吉林将军凤山故居,北兵马司胡同有清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汉军正蓝旗人)官邸,帽儿胡同还有晚清大学士、内务府大臣文煜故居和私家园林&&可园&&  进入民国以后,南锣鼓巷,依旧是达官贵人们纷纷择居之地。只不过,居住者由满、蒙贵族,换成了汉人。清朝时,除非是皇帝赐宅,汉人包括汉族官员(汉八旗除外)是不能居住在北京内城的。清朝覆灭,这条规矩自然就废弃了。于是乎,&南锣&涌进了许多汉族的政要显贵。譬如,民国大总统冯国璋(相声演员冯巩的先人)就曾住在帽儿胡同;黑芝麻胡同,则有国民党中执委常委、民国交通部长顾孟余的故居;东棉花胡同&&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是北洋将领靳云鹏的老宅&&1948年秋冬之际,蒋介石自南京来北平遥控国共之间的辽沈大战,就住在后圆恩寺胡同中的7号院。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党政要员、起义将领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也入住&南锣&。而今,这些故居中的齐白石、矛盾故居已经对外开放。同时,&南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一度成为一些国家驻华大使馆所在地。这如雨儿胡同的朝鲜大使馆、后圆恩寺胡同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菊儿胡同的阿富汗大使馆。  &南锣&不仅居住过众多历史名人,还有着北京城内最著名的私家园林&&可园。可园可谓是北京四合院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可园位于帽儿胡同,是晚清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花园面积约4亩,也就是南北长79米,东西宽36米。在这不大的空间里,园林主人通过堆山掘池、莳花移木、营建堂轩亭廊,营造出一方幽深潆曲、宛若天成的人造山水天地。与江南园林相较,可园建筑具有北方建筑特点,虽然缺少江南建筑灵动飘逸的韵致,却更显浑然天成、回归自然的意趣。了解北京四合院园林文化,可园是上佳去处。只可惜,直至今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可园,依旧没有对外开放。  自元初营建大都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700多年间,&南锣&经历了元明清三朝更替、中华民国直至新中国创立,但其形成于元代的坊巷格局始终没有改变。而且自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锣&汇集了众多历史名人,因此见证了诸多历史风云。&南锣&遗存至今的元代坊巷布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就了它今日的美名。  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经历了&文革&,&南锣&光景日渐黯淡,在那个历史文化不被重视的年代,&南锣&一带逐渐沦为破败纷杂的胡同区。它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潮落&。  &南锣&:期待历史文化的回归  &南锣&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所承载的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和名人文化。不过,就目前&南锣&的情形而论,远未实现这个初衷。过度的商业化以及文化展现的过于表层化,正在使&南锣&渐渐失去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深度。  去过&南锣&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南锣&,缺少特色。&一巷十六胡同&,目前是&一巷&热热闹闹,&十六胡同&冷冷清清。就是热热闹闹的&一巷&,也缺乏老北京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沿街的店铺,经营的是各地的小商品、工艺品和小吃;酒吧、茶舍和咖啡屋的环境营造,也未能还原地域和历史风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巷子中,能够帮助游客了解所在地历史和文化的小型博物馆、展示厅,一家都没有。游客慕名到这里来,除了餐饮之外,茫然不知所游为何。再说&十六胡同&:&南锣&的文化魅力,其实是隐含在东西两侧的胡同中,隐藏在胡同里的四合院中。曾经居住在这些胡同中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所营建的四合院建筑、私家花园,聚合了过去时代的风云往事,代表了清朝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风范。然而,直至今天,除却齐白石故居和茅盾故居对外开放外,绝大多数的四合院或是大门紧闭,或是被单位占用,或是沦为大杂院。游人徜徉在凌乱不堪的胡同中,至多只能窥见院落的大门以及门楣砖雕、门枕石、倒座房的檐墙和屋檐上的瓦当。四合院文化,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彰显。这已经成为&南锣&的一块短板。  依笔者之见,&南锣&作为北京城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需要深层转型。不妨借鉴福州三坊七巷的做法,修缮恢复并开放名人故居、私家园林,建立故居文化、胡同文化、老北京坊巷历史沿革等小型博物馆;对缺乏特色的各地风味小吃店、小商品店进行清理和整饬,去除影响&南锣&特定文化的杂音。充分展示&南锣&的特色&&胡同文化、历史文化、清代四合院建筑与园林文化,使其真正成为窥望老北京历史旧迹的老巷,讲述老北京胡同故事、四合院故事的场所。  造访过&南锣&的游客,或许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期待&南锣&历史文化的深度回归&  百姓故事孙昌周:二十万特殊党费献给党文/王德新  清晨,天刚微亮,101岁的孙昌周翻身起床,没有开灯,借着窗外光亮,穿戴整齐,挪到桌前平摊开一本《党建文汇》&&  平平淡淡的一个场景,普普通通的一位老人。在这场景和人物的背后,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  孙昌周,山东烟台福山区离休干部,1916年出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1984年12月离休,如今已101岁。住在敬老院中的孙昌周,一生没买个人住房,却先后向党组织贡献特殊党费20万元,他先后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荣誉称号。  一生没买房住在敬老院  孙昌周原籍山东烟台芝罘区黄务街道。1947年末,芝罘区被国民党军队占据,社会动荡,孙昌周一家曾两次险遭国民党军&毒手&。直到1948年芝罘区第二次解放,一家人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经历过旧中国战乱与黑暗的孙昌周,始终牢记是党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并立志努力工作,回报党恩。1955年,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粮食、教育、宾馆等部门担任会计工作,跟&钱&打交道。  步入晚年的孙昌周,把&跟党走、报党恩、奉献自我&作为人生新起点和理想追求。离休后,他首要的事情就是每月缴纳双倍党费,几十年如一日。同时,在&特殊&时期,他大方出手,离休33年,累计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达20万元,为玉树灾区和社会困难群众捐款累计达1万多元。2000年,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已84岁高龄的孙昌周,第一次拿出自己离休后积攒的5万元工资,作为特殊党费郑重上缴了党组织。日,建党85周年之际,孙昌周再次拿出4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上缴党组织。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孙昌周响应号召,向党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2010年,孙昌周心脏病复发,不得不卧床休养。想到自己随时都可能被病魔夺走生命,他那种要在有生之年为党奉献的愿望便更加迫切。病情稍微好转,孙昌周便又先后两次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4万元。  在上缴巨额特殊党费的背后,一辈子与钱打交道的孙昌周并不富裕,一直过着清贫生活,甚至连安家立业所必须的住房都没买。&这么大岁数,每次去捐款,都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连打车钱都不舍得花。&芝罘区只楚街道办事处敬老院院长孙永梅说,敬老院员工非常担心他路上出事,提出可以代劳,但他坚决不同意,表示涉及党的事情心要诚。  孙昌周家原租居农村,后居住在单位宿舍,老伴常期不在身边,唯一的女儿也远嫁在外。他平时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物。穿旧的衣服、破了的袜子,他总是补了又补、穿了又穿,直到不能用为止。冬天,身上那件黄棉大衣,又旧又沉,可他一穿就是20多年,至今舍不得换。1997年,为方便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孙昌周住进了当地一家条件最普通的镇级敬老院。  敬老院的条件远比不上住家: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一张简易的木板床、几个旧纸箱、一张老方桌和一个单人旧沙发,外加一些瓶瓶罐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周围知晓孙昌周生活状况的亲友及邻里,对他的奉献举动十分不解。他女儿得知情况后,无法接受他的做法,极力劝阻,双方闹得有些僵;街坊邻居则有的认为是谣传,有的说他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才这么做的,甚至有的说他有钱不花、有好日子不过,纯粹是傻子。  对这些不理解和非议,孙昌周始终泰然处之,从来没有动摇过心中那份信念。&是党给了我全家老小第二次生命,能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为党做点贡献,我无怨无悔!&孙昌周如是说。  离休33年仅报销医疗费600元  孙昌周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孙昌周年轻时腰和腿都受过伤,且因患肠癌曾做过两次大手术。晚年,他又患上了老年便秘、消化不良以及严重的心脏病和帕金森症。按常理,这些疾病每年至少需要上万元治疗费。作为离休干部,他完全可以享受住院治疗实报实销待遇,可他却从不接受,即使面对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他都坚持不住院;甚至就连门诊费,他也尽量自己承担,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  离休33年,孙昌周总共报销的医疗费仅有区区600多元!  &我的身体还可以,还有许多重病老同志比我更需要花钱治疗,我不能帮他们减轻痛苦,那就让我为国家省点钱留给他们治病吧。&孙昌周朴实的话语令人为之感动和敬佩。  在敬老院生活的20年中,孙昌周始终对自己吝啬,对大家慷慨。每年组织上送给他的油、米、面等生活用品,他都全部送到食堂,要求做给大家一起吃;每次收到慰问金,他总是全部捐给院里最需要照顾的老人。看到院里工作人员要照顾80多位老人,工作非常忙碌和辛苦,他心里十分不安,从2004年起,每年年底,他都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钱,代表全院的老人,送给每位员工150元表示感谢。  冬日,敬老院为每位老人配备了电暖器,可他觉得太奢侈,一直放置在角落弃用;夏天,再热他都不开电风扇;每天,屋内的崭新电视,固定只开30分钟,看《新闻联播》;平时洗过手的水,他也总是攒在脸盆里,留着冲刷厕所用。  看到孙昌周对自己的苛刻,敬老院工作人员十分心疼,多次表示要为他改善生活,都被婉言谢绝。&有一次,他犯了心脏病不能下床,院里单独给做了病号饭并买了营养品,可他却表示,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搞特殊化,硬是向院里交了钱才收下。&只楚街道办事处敬老院工作人员马学兰说。  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党员&  虽然离休了,孙昌周却时刻提醒自己:工作离休,思想不能离休。  从离休那天起,孙昌周就把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认真履行一个党员的责任,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作为自己离休后的任务和职责。年轻时孙昌周腰部和腿部都受过伤,每到下雨阴天,腰和腿总是隐隐作痛,但他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按时参加支部的集体活动和学习。  离休的头10年,70多岁的孙昌周身体状况还相对良好,他便蹬着自行车,远行40多里路,风雨无阻去参加党支部集体活动。10年来,他走了数千里路,自行车轮胎换过十几条,却从未叫过苦、喊过累。当地支部看他年龄大、身体弱,曾劝他不必每次都参加活动,可他总是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脱离组织,更不能掉队,只要有能力,就必须坚持参加活动。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期间,孙昌周更是全身心投入。白天参加完支部集体学习,晚上继续挑灯夜战,逐字逐句研读学习文件和书籍,并写下1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  步入耄耋之年,孙昌周的身体状况日渐下降,经常卧床休养,已无法外出参加集体学习和活动。可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眼花、手颤等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不便和病痛,手拿放大镜,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历史知识,关注国家发展形势。他先后自费订阅了《党员干部之友》、《党员文摘》等十几种报刊杂志,购买了上百本书籍,写下了近10万字的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  看到他每天伏案学习很辛苦,身边人员心疼他说:&孙老,你为革命工作了一辈子,现在离休了,应该好好享受,还这么劳神干嘛?&敬老院有些老人也不理解:&你现在离休了,土都埋到脖子了,还学理论干啥?&对此,孙昌周坚定地说:&老同志思想上不能生锈,更要保持活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学习和了解形势,孙昌周认识到: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物质和利益面前,经受不住考验,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放松了学习。他觉得光自己学习不行,还应该带动身边的人学习,坚定大家对党的信念。  在敬老院这些年,他坚持每月给工作人员送书送报,并自觉当起了&政治辅导员&,经常招呼大家一起学习。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敬老院建立起了政治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始终做到服务、学习两手硬、两不误。通过学习熏陶,敬老院的服务工作更加优化,大家的思想觉悟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敬老院14名工作人员中,已有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信念如钢&&记优秀共产党员吴锦泉助人为乐的新鲜事文/陆嘉玉& 石卉& 候玉凤  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助人为乐模范、市劳动模范、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公益良心奖、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这是吴锦泉老人在入党半个世纪后,先后获得的荣誉。  他已89岁高龄,本应安享晚年享清福,为何仍走街串巷?他早已光环多多,曾数次受到国家领导亲切接见,为何仍执着的干着最辛苦的活,做着别人眼中的&傻事&?近一年多来,他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磨刀不息  &哗擦&&哗擦&&&磨刀老人的车摊前围着好几个主妇,老人的生意还不错,周边的住户听说老人来了,都纷纷把刀拿来磨。  等磨刀,闲话聊。有人说:&老人家,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寻这个辛苦钱做什么。&也有说的狠的,&你都89了,还能再有个89活吗?歇歇吧,你做再多的好事,阎王爷也不会帮你延寿,该召你去你跑不了&等等。吴锦泉老人每次都是乐呵呵的说:&牛系桩头一样老,很多人一生不做事,也照样老&,&我是一名党员,做了这么一点小小的事,党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只要我身体好,就要继续努力干活,多做事,做好事。&  吴锦泉老人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巡回服务在港闸大地上,每天走了哪些路去了哪些地方,他都有一本账,一个村居基本相隔4个月去一次。老人很开心的告诉笔者:&现在大家伙认识我了,刀都留着给我磨呢,我可不能砸了&磨刀老人&的招牌。&一把刀,砂石上来回数百次,磨好后明晃晃,剪丝绸一刀断。因为老人磨刀质量好,服装企业慕名而来,剪刀的订单明显多起来,而且都是送到老人家中的集体订单,&服装厂剪刀送来,我就起早带夜磨,白天也不耽误我出工,今年3月份做了3000多元呢。&笔者感叹于老人的辛苦,老人却说:&现在会这个手艺的人不多,我有这么个机会寻点小钱,肯定要多做,有积蓄才能尽点小力帮帮别人。&  也偶有人会质疑老人的手艺。一次,有个客户非要把一把快报废的剪刀磨了做精细活,一个劲的问你会不会磨,能不能磨,老人的脾气也上来了,&我既然能出来揽这个活,就肯定能把你磨好&,老人用了三倍的时间,一遍又一遍,来来回回。剪刀磨好了,老人几次嘱咐着:&这个剪刀你回去不要再剪粗糙东西了&,一把剪刀,花了三倍的时间,收的钱还是原先的价格,&他回家用这剪刀做做精细活,也算不枉费我的心血了。&  老人被评为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近一年来,仍然在他循回磨刀的老路上往返工作,走了有100多个来回,南到越江路口,北至陈桥佳苑,东到火车站,西至九圩港。吴锦泉老人虽已进入老年,仍然辛勤劳作,&壮心不已&,他在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人生价值。老有所为,生动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价值坚守。  捐款不停  日,刚尿结石出院3天的吴锦泉听到四川茂县山体滑坡,不顾术后身体的虚弱,硬是转了两班车来到市红十字会捐款3000元,市红字会考虑到吴锦泉的身体还在恢复,近期不能外出磨刀无收入,怎么也不肯收,再三推辞后,红十字会最终收下1000元。老人想着自己出来一趟不容易,返回途中又绕路来到市孤儿院,给孩子们买了水果,送去了1000元。  在尿结石住院期间,社会各界闻讯看望老人,共收到鲜花果篮17个,老人全部分发给医院的病友;  当得知村里的老熟人、曾经的闸西乡老乡长朱锦新也在本所医院治疗时,老人不顾身体的病痛,带着花篮牛奶到病床探望,看到92岁高龄的老党员因为长期脑出血后遗症,已经成了半个&植物人&,吴锦泉老人心里十分难过,&他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老革命,现在变成这样子......&出于对一个老党员的敬重,他便偷偷包了1000元塞在床头;  一个家住曙光新村的病友,交通事故中脚受伤,做了植皮手术,由于其有糖尿病伤口不容易愈合,公公又中风多年,治疗花了不少钱,想到家庭的重担,这位名叫朱华的病友整日里流泪不止,悲伤难抑。吴锦泉老人得知后,便主动过去和她聊了起来,劝她不要难过,&船开到洋里自有收冰之日&,经常哭对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创口不容易恢复,还拿出了1000元要给对方,因为对方不肯要,老人就说:&那你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吧,钱不多,帮助不大,但是希望你能振作起来,早日摆脱困难。&  老人已经由习惯性的奉献,变成本能的自觉行动。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总想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帮他们,老人说&党号召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是党员,不能忘了初心,帮了他们,我晚上睡了心里踏实,要不然总想着睡不着。&  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基本的觉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多年跟党走的信仰追求内化为对慈善事业的热心投入,对普通群众的真诚关怀,这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慈善观的创新演绎。  &我现在啊,出去磨刀一到中午,就有好同志来我摊前,定要拉我去他家吃饭,不去吃啊,还不答应,能在我摊前等一个多小时&老人乐呵呵的告诉笔者,&乡里乡亲们都认识我了,经常说就允许你做好事了?你也让我做做好事,到我家吃饭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吴锦泉老人的凡人善举在南通大地已经传开,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其鲜活形象深入群众内心。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更是催人的,吴锦泉老人身体力行,以一名普通党员的善意之举、感人之处来形成民风建设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以党风促民风,唤醒周围群众内心的道德渴望,对真善美的认可和期待,感动之树越长越大,感动之果越结越多。  奉献不止  在吴锦泉老人的家里,笔者看到了十几张捐赠人名为&好心人&的捐赠收据。捐赠数目不大,50元到200元不等,但资料翔实,南通市红十字会的财务公章鲜红明亮。笔者带着迟疑的目光和探秘的心态,请老人说出这些特殊收据的来龙去脉。原来是每次都有好心人磨刀多给钱,或者不要找零,老人就把钱单独攒起来,再以好心人的名义捐给有需要的人。老人说:&既然大家相信我,钱放在我这里代捐,做事一定要凭良心,哪些人捐了多少钱我都有一本账,一定要全部捐出,捐给有需要的人。&  俗话说,百炼成钢。吴锦泉坚定的奉献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定是经常学习、经常锤炼,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中形成的。  他在走街串巷劳累了一天后,回家最大的放松就是听新闻,读报纸,看到国家大事要事,还会提笔记录。他说:&我文化不高,做得还不够好,我不能忘记政治,还要继续学习,听党的话。&这是老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翻开老人的手抄本,字迹工整,力透纸背。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无声的诉说着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细细品读最近的几页,摘录的都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容,老人说:&解放前的日子那么苦,现在日子比蜜甜,我喜欢读习总书记的讲话,读了多了,想了多了,就能感觉是习总书记让我多做好事的。&老人言语朴实无华,却用有力的行动为我们抒写了一篇基层共产党员在党的指引下无私奉献的魅力篇章。  耄耋之年,吴锦泉老人写下他人生感言:党的恩情不能忘,永远跟党走!只要有口气,就要好事做不停。朴素的语言饱含老人入党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的深情,一时奉献易,矢志不渝坚守难。&我所做的一切,是极其平常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样去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就是我应该做的事。&这是吴锦泉老人对自己奉献不止的解读。  人生天地之间,&纵俯仰一世,仍信念如钢&,吴锦泉老人的作为,除了天性的善良,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深受党的教育和关爱,始终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忘党的优良传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保持党性的闪光点。  老人常说:&刀不磨要上锈,人的思想不去磨炼,也会上锈,甚至变坏,刀越磨越亮,越磨越显光。&他信念如钢,在即将跨越90岁高龄之际,仍然&磨刀不息、捐款不停、奉献不止&,先后获得乡、市、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把我们鲜红党旗上的铁锤、镰刀磨出了灵光。  
产业工会网站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
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
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
中国国防邮电工会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
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
省级工会网站
地市工会网站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总工会
河北张家口市总工会
山西大同市总工会
辽宁沈阳市总工会
辽宁鞍山市总工会
辽宁阜新市总工会
黑龙江哈工网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总工会
黑龙江大庆市总工会
黑龙江伊春市总工会
江苏南京市总工会
江苏泰州市总工会
江苏南通工会网
浙江杭州工会
浙江宁波市总工会
浙江温州市总工会
安徽合肥市总工会
福建厦门市总工会
福建泉州市总工会
山东青岛市总工会
河南郑州市总工会
湖北武汉市总工会
湖北十堰市工会网
广东深圳市总工会
海南海口市总工会
陕西西安市总工会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
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网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劳动保护网
中国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工会资产监管网
电子职工书屋
全国能源化学系统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平台
中家鑫园温泉酒店
厦门杏林湾大酒店
工会媒体网站
河北工人报
浙江工人日报
山东工人报
陕西工人报
中国共产党新闻
中国共青团
人民网-工会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费支持脱贫攻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