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禅师,律师,大和尚和法师的区别

禅师、律师、法师是甚么?--学佛网
&禅师、律师、法师是甚么?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 14:11:00&&
&&&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五类。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师。但在中国的佛教中,经师与论师,未能成为显著的类别,律师、法师及禅师,倒是风行了下来。
   禅师,本来是指修禅的比丘,所以,三德指归卷一说:「修心静虑曰禅师」。但在中国,有两种用法,一是君王对于比丘的褒赏,比如陈宣帝大建元年,尊崇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又如唐中宗神龙二年,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另一是后来的禅僧对于前辈称为禅师。到了后来,凡是禅门的比丘,只要略具名气,均被称为禅师了。&&&&&&&&&&&&&&&&&&&&&&&&&&&&&&&&&&&&&&&&&&&&&&&&&&&&&&&&&&&  律师,是指善解戒律的比丘,学戒、持戒,并且善于解释处理以及解答有关戒律中的各种问题者,才可称为律师,律师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于法律学者、法官、大法官,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要求持戒不犯,未必通晓全部的律藏。所以,比丘如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律师,实在不简单。&&&&&&&&&&&&&&&&&&&&&&&&&&&&&&&&&&&  法师,是指善于学法并也善于说法的人,这在一般的观念中,以为法师是指的比丘,其实不然,佛典中对于法师的运用,非常宽泛,并不限于僧人,比如法华经序品中说:「常修梵行,皆为法师」。三德指归卷一说:「精通经论曰法师」。因明大疏上说:「言法师者,行法之师也」。又有说以佛法自师并以佛法师人者称为法师。因此,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称为法师的资格,甚至善于说法的畜类如野干(似狐而小),也对天帝自称为法师。基于这一理由,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也称善于符□的道士为法师;于晚近成立的理教,也受佛教的影响,把他们的教士称为法师。可见,法师一词,并不是佛教比丘的专用称谓了。&&&&&&&&&&&&&&&&&&&&&&&&&&&  根据佛制的要求,我以为:佛教的出家人对俗人自称,应一律用比丘(沙弥)或比丘尼(沙弥尼),或用沙门;在家信徒称出家人,一律用阿□梨(或称师父),居士自称则一律用弟子,不愿者,即仅用姓名,有用学人自称者,但照经义,那是初二三果的圣者;出家人称出家人,长老则用长老,上座则用上座,平辈则互以尊者或亲切一些用某兄某师来称呼对方,佛世的比丘之间,均可称姓道名;比丘对于尼众可以称为姊妹,尼众自称长老上座,可比照比丘的用法,平辈则互以姊妹相称;教外人称比丘及比丘尼,自可由其随俗。如果比丘而确有禅师、律师、法师的资格,当然可以接受教内外的名副其实的称呼,否则,像今天的佛教界,凡是僧尼,不论程度资质的高下,一律被称为法师,实在不合要求。&&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来果禅师:用功的四种差别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来果禅师:用功的四种差别
来果禅师(左)和虚云禅师(右)
  编者注:来果禅师,生于1881年,湖北省黄冈县人,生来不沾荤腥。12岁时欲出家被追回,家人为娶妻,法师劝妻共同修行,未有夫妻之实。18岁时割肝救父。24岁于江苏句容宝华山剃度出家,精勤苦修。后前往金山天宁禅寺受戒,参话头不懈,1908年在禅堂开悟。遂前往终南山潜修,为巨蟒等皈依。后应邀主持扬州高旻寺,立高旻禅风,兴建寺院,领众30余年。来师身体魁梧,声音洪亮,仪表威严,性情豪爽。1953年在上海示寂,后安奉于高旻寺中。今敬摘老和尚禅堂开示如下。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甚么道理呢?因为,你们全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说怕妄想,怕昏沉,“怕”的那个东西,亦是昏沉、妄想做的。怕妄想,不打妄想,还是妄想;怕昏沉,不落昏沉,还是昏沉;你们还晓得吗?大概不容易!
  虽可以说你们现在打七用功超过平常几倍,一个七要超过平常三年。但是,用功的一句话,有种种差别:其中有身精进、心不精进,有心精进、身不精进,有身、心俱精进,有身、心俱不精进,四种差别。
  如何是身精进?就是行香、坐香不同:行香,飞跑;坐香,外面好得很,心里还是昏沉、妄想。
  心精进者,就是一天到晚,心上“念佛是谁”历历明明的;外面行香、坐香平平常常的。
  身、心俱不精进这种人,无须多说,六道轮回是他的好窠臼。
  如何是身、心俱精进?这一种人,行香、坐香是有精神;心地上清清楚楚的,“念佛是谁”时刻不离。若有这一种工夫一天到晚的用,一个七打下来,决定超过平常三年。这么讲,不是超过心精进、身不精进的一种人?假使光对那身精进的人讲,超过三十年还要多!再说身、心俱不精进的人,更安不上。
  我虽是这么讲,要你们从自己心行上讨论一下子,在七期里是哪一种的精进?不是小事!凡是有心用功的人,应当检讨的。你们平常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俱是身、心精进,莫说一个七、十个七,再多也不能超过你这一种人。大家要研究一下子,不是马马虎虎的。莫说平常,就是打七也然。
文章关键词:
10:44 14:18 10:21 10:25 17:24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律师”一词来自佛教_凤凰佛教
“律师”一词来自佛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律师 佛教称善解戒律者为律师,一如称善解经、论的人为法师。《像法决疑经》说三师(律师、禅师、法师),谓善于审察判别持戒或犯戒的为律师。《涅槃经&金刚身品》:&如果能知佛法所作
&律师&一词来自佛教 律师 佛教称善解戒律者为律师,一如称善解经、论的人为法师。《像法决疑经》说三师(律师、禅师、法师),谓善于审察判别持戒或犯戒的为律师。《涅槃经&金刚身品》:&如果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唐道宣《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字者,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轻、重,故虽通博,指归一字。&戒律仪规,本为佛教各宗所必须修持,但佛教在传入中土以前的印度,小乘各部戒律繁多,而且分歧各异,要抉择修习,非专家不可。到了唐代道宣遂开创律宗,从而培养专门传授戒法的僧材&&律师。今指受诉讼当事人之委托或法院的指派,在法庭执行法定职务的人为律师。
[责任编辑:于发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贤法师禅师ifen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