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莫停完颜修修的武器是袖箭之类的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150位武将大排名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9、王雄诞:(?-623) 隋末曹州济阳(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部将。《新唐书·列传第十七·杜阚王李苑罗王》记载:
王雄诞,少强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骠骑将军。
1)、初,伏威度淮与李子通合,后子通惮其才,袭之,伏威被创堕马,雄诞负逃葭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追兵至,雄诞还拒,数被创,气弥厉,伏威遂脱。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大将军”,雄诞“小将军”。
2)、后伏威令辅公祏击子通,以雄诞、棱为副,战溧水,子通败,公祏乘胜追之,反为所挤,士皆走壁。雄诞曰:“子通狃于胜,无营垒,今急击之,必克。”公祏不从。雄诞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子通大败走,度太湖。
3)、武德四年,与子通战苏州,却之。子通以精兵保独松岭,雄诞遣将陈当率千兵出不意,乘高蔽崦,张疑帜,夜缚炬于树,遍山泽。子通惧,烧营遁,保余杭,雄诞追禽之。
4)、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苏贼闻人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以兵属雄诞。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雄诞素质直,信之,乃归卧疾。公祏夺其兵,遣西门君仪谕计,雄诞始悔寤,曰:“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籓,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公祏遂缢之。
雄诞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每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死之日,江南士庶为流涕。高祖嘉其节,以子世果袭宜春郡封。太宗立,优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世果,垂拱初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
王雄诞勇猛,可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迎敌,是杜伏威的主要战将,在军中被称之为小将军。其勇力与阚棱相当。
武力得分:61分或614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8、阚棱:(?-623年)。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部将。为杜伏威假子,其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当者。伏威据江淮,以战功显,署左将军。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棱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公祏反,棱与南讨,青山之战,与陈正通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众曰:“不识我邪?何敢战!”其徒多棱旧部,气遂索,至有拜者。公祏破,棱功多,然颇自伐。公祏被禽,乃诬与己谋;又伏威、王雄诞及棱赀产在丹阳者当原,而赵郡王孝恭悉籍入之,棱自诉,忤孝恭。遂以谋反诛。
阚棱勇猛似典韦,是杜伏威最得力的部将。但史料上对他作战的战绩纪录不详,从上述只能看到他“其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当者”的记载,再无其他。其勇应该不亚于单雄信、程咬金。
武力得分:62分或615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7、单雄信:(579-621),姓单名童字雄信,家住山西潞州(长治)天堂县城南八里二贤庄赤发灵官,祖籍曹州单父(单县)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岗起义军,手使金顶枣阳槊,胯下骑闪电乌龙驹。人称:赤发灵官,一柄金钉枣阳槊,勇冠三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深孚众望,性格倔强,不屈不挠,慷慨赴难,是一个让人“服气”的历史人物。
617年,任左武侯大将军。618年,率军投降王世充,被称作飞将,“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620年,李世民率军包围东都。单雄信与尉迟敬德交战,被刺坠马(与尉迟恭相差甚远)。次年,李世民克东都,王世充降唐,单雄信被杀。
旧唐书记载,公元620年,李世民进攻王世充,在外出侦察时被发现,单雄信挺枪直取李世民,在枪快刺到李世民时,被赶来的尉迟恭刺落马下,李世民才得以幸免。这大概是单雄信最辉煌的战绩。(如此战绩的确不怎么样。但在隋唐好汉里却排在程咬金之前。李世民也非常勇猛,怎么会出现此种险情?)
不过《隋唐嘉话》倒是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密既亡,雄信降王充,绩来归国。雄信壮勇过人。绩后与海陵王元吉围洛阳,元吉恃其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海陵者尺。绩惶遽,连呼曰:“阿兄阿兄,此是绩主”。雄信揽辔而止,顾笑曰:“胡儿不缘你,且了竟。”李元吉自恃勇力,喜欢亲自外出打猎,差点被单雄信干掉,幸亏徐世绩及时赶到,出言相求,才救了李元吉一命。不过在《旧唐书》里,这段故事被安在李世民身上(“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绩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显然,前者更具有可信度。
此后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窦建德在虎牢关兵败被俘,“世充惧,率其官属2000余人诣军门请降”,单雄信自然也在其中。李世民不愿饶恕单雄信,“斩于洛阳”。
单雄信在战场上分明是个勇将,之勇大概还不及程咬金。单雄信就是一个小号的吕布,勇武,但性格反复、不善择主,而绝非关张一类人物。
武力得分:62分或616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6、程咬金:(589—665)享年76岁。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实际上是一员猛将,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程咬金这种自保势力无法维持下去,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1)、李密以程咬金、秦叔宝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李密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其中包括秦琼)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
2)、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将槊折断,杀了追兵,这才逃脱。
3)、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任命程知节为将军,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
4)、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八月初八,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
5)、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4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500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20里,杀获1500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其子程怀默,袭卢国公爵;程怀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少子程怀弼,官至右金吾将军
程咬金勇猛,善于骑马用槊击刺。但比秦琼、苏定方等还相差很远。
武力得分:62分或617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5、白孝德:(714一779),龟兹国的王子,其弟名叫白孝节。
1)、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肃宗向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及西域各国征兵“勤王”,白孝德响应唐肃宗的号召,率龟兹国精兵3000,随安西、北庭名将李嗣业、兵马入关,先后隶属于郭子仪、李光弼的麾下,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为裨将,骁悍有胆力,勇冠三军。
2)、759年,唐军九节度使20万众围攻安庆绪于邺城,史思明率军13万救援,唐军指挥不统一,失败。郭子仪退守河阳,后李光弼接任。史思明以大军来攻,派骁将刘龙仙到城下挑战。刘龙仙依仗勇力过人,举起右脚搁在马鬃上,辱骂李光弼。李光弼转过头看着各位将领说:“谁能杀了那个人?”…… 左右的人说:“裨将白孝德可以前去。”光弼把白孝德召来询问。白孝德请求出战。光弼说:“你需要多少兵马?”白孝德回答说:“让我一个人去战胜他。”光弼很称赞他的勇气,但坚持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孝德回答:“希望挑选50名骑兵出营门作我的后援,并请大军在我后面擂鼓呐喊来鼓舞士气。”李光弼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出战。白孝德挟着两根长矛,赶着马横渡河流。渡到一半的时候,仆固怀恩道贺说:“白孝德能胜了。”李光弼说:“还没交锋,怎么能知道呢?”仆固怀恩说:“看白孝德手挽缰绳,沉着镇静的样子,就知道他万无一失。”刘龙仙看见白孝德一人前来,很不把他当回事;白孝德逐渐靠近点了,刘龙仙准备动手,白孝德摆摆手示意,作出象不是交战的样子。
刘龙仙不知是怎么回事,便停了下来。两人相距十步的时候,白孝德才与刘龙仙说话,刘龙仙仍像先前一样辱骂不止。白孝德把马停下来好一会儿,接着愤孝德睁大眼睛愤怒地对刘龙仙说:“叛贼认识我吗?”刘龙仙说:“你是谁?”孝德说:“我是白孝德。”刘龙仙:“你是什么猪狗东西!” 白孝德大声高喊,猛然挥矛跃马冲上搏杀。城上唐军也擂鼓呐喊,五十名骑兵跟着杀过来。刘龙仙来不及拉弓发箭,绕着跑上长堤。白孝德追上他,砍下他的头颅,拎着回到军中。这是中国古代战史上最精彩的单挑之一,千年之后,还是使后辈悠然向往不已。
后来,北庭行营的士兵因粮草供应不足,杀了节度使荔非元礼,公推白孝德继任。仆固怀恩因朝廷赏罚不公,被激反叛。白孝德又跟着郭子仪平叛,堵住了仆固怀恩的退路,但被冲破防线。仆固怀恩病死后,移往抗击吐蕃的最前线,又徙邠宁节度使。永泰初年,吐蕃、回纥围泾阳,孝德大战赤沙,斩获甚众。累封昌化郡王。再未返回西域,因此,其父死后,其弟白孝节继位为龟兹王。建中元年(780),白孝德死于长安城。
大历十四年九月,转太子少傅,寻卒,时年66岁,赠太子太保。
白孝德勇猛,最精彩的就是斩杀史思明的骁将刘龙仙。那刘龙仙也是猛将,白孝德斩他竟似白马坡上关羽斩颜良,一句话的功夫就砍下刘龙仙的头颅。武力应在程咬金之上。
武力得分:62分或618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4、杜伏威:(公元595-625年),享年30岁,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相公庄镇河滩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曾率起义军长驱千里,建立农民革命政权。隋末各路农民起义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了。杜伏威自幼与辅公佑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两人最初参加了一只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小卒,但杜伏威十分勇猛,很快就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但到最后为了权力,两人反目为仇。后来杜伏威降唐,被毒杀。
1)、隋大业七年(611)伏威16岁时,与至交辅公祏同聚众起义。他勇敢善战﹐被推为主。九年,起义遍及各地,他率众投奔长白山左君行部,因不被礼遇,随即离去,转向淮南。他设计击败江都派来镇压的隋军,先后合并了邳,海陵的反隋武装,兵威渐盛。
2)、十二年(616),隋炀帝遣陈棱统宿卫精兵8000人进攻。次年,伏威奋勇突阵,大败隋军。起义军乘胜破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占领历阳(今安徽和县)。伏威选敢死之士5000人为上募,待遇优厚,战时作为前锋;又以壮士30余人为假子,分领部众,与共衣食。
3)、武德二年(619),降唐,任和州总管,淮南安抚大使;三年,进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封吴王。这时另一支起义军李子通部据有江都,丹阳长江两岸地区。伏威遣击败子通,占领淮南及丹阳以至毗陵的江南地区。李子通兵败东走后,重又组织武装,消灭了占有吴郡和今浙江地区的吴兴豪族沉法兴,徙都余杭(今浙江杭州),兵势复振。四年,杜伏威最后破灭了李子通,又进军攻占江东和皖南。
4)、大业十一年十月,东海李子通率所部万余人来淮南投靠杜伏威。这个李子通也是隋末一家反王,他也是个胸有大志不肯屈居人下的人,竟然突然兵变,多亏杜的养子兼大将王雄涎背负他藏匿到芦苇丛中,侥幸躲过了追杀。
祸不单行,趁杜伏威兵败,隋军也前来进攻,杜此时正在养伤,无法指挥,结果全军大败,隋军在进攻杜伏威的同时也进攻了李子通,李部也大败,领着残部逃往海陵去了。李子通损人不利己,平白结下了杜伏威这个可怕的大仇家,为以后杜伏威大举进攻李子通埋下了伏笔。
经过半年的恢复,杜伏威又有了数万人的实力,并控制了江都附近的六合县作为根据地。与此同时,左才相往来淮北,李子通占据海陵,都有数万兵力,江淮一带拥有这三支起义军。大业十二年十二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江都,护驾骁果十余万人。杜伏威乘机吸收了大批手下,趁势扩大战果,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佑为长史。
杜伏威吸取以前的教训,从部队中挑选最精锐的成员组成自己的卫队,称为“上募”,兵力为5000人。杜把上募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平时非常宠爱,但要求也非常严酷,每作战必以上募为先锋。随着势力和地盘的增长,杜伏威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地盘。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煽动骁果兵变,弑逆炀帝。这时在江都周围的杜伏威、李子通和沈法兴三大势力都对江都虎视眈眈。
5)、武德二年九月,李子通率主力围攻江都。杜、沈二人均不愿李子通占领江都,于是都派出援军,可是谁也不动手,互相观望。李子通抓住杜、沈双方互不信任的弱点,派出小部队化装成沈部夜袭杜伏威,杜果然上当,怒火中烧下立刻突袭沈部,两路援军先打成一团。李子通乘机占领江都。杜对此深恶痛绝,但大局已定,也只好愤愤收兵。李子通随即自称皇帝,国号吴。这时李渊已经建立唐朝,消灭了关西的割据势力,开始谋求关东。李渊派出使者向杜伏威招降,杜宣布归降唐朝,而李唐此时势力还远未达到一统天下之势,比杜自己也强不了多少。不过由此可见,杜伏威并无天下大志,其起义只是形式所迫,所图的和翟让一样,在乱世中保全一方而已。
6)、武德三年,乱世达到高潮,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之势已基本形成,三巨头之间时刻准备决战。李子通则全力进攻沈法兴。杜伏威乘机以辅公佑为主将,阚陵、王雄涎为副将(这二人是杜的养子,军中号称大将军、小将军),领数千精锐进攻李刚夺取的丹阳,反而被李子通部击败。王雄涎力劝辅公佑夜袭,在李营中大肆纵火,李部大败溃散,几万人一夜间散个干净。杜先胜后败最后全胜,戏剧性地击破十倍于己的李子通主力,着实狠狠出了当年被李子通袭的恶气。
7)、武德四年十一月,李子通势力有所恢复。为永绝后患,杜于派王雄涎进攻李子通。王追击到杭州城下,李子通穷蹙投降,被杜伏威献俘给李渊,被软禁在长安。消灭李子通后,杜伏威又派王雄涎进攻江淮间其他独立势力。这时杜已是江淮霸主,其老板李渊更已经消灭大敌王世充、窦建德,天下大势已定,因此各势力如汪华、闻人遂安等纷纷投降,杜伏威完成了江淮的统一,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8)、武德五年夏,隋末蜂起的各路反王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唯一还能对李唐构成威胁的就是杜伏威了。自古异姓封王大多都为人所忌。杜自然明白,心中十分不安。为免嫌疑,杜索性上书李渊,请求入朝,等于以身为质。李渊自然高兴,加封杜为太子太保,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不过江淮是不让杜伏威回了。
杜伏威离开后,江淮军出了大乱子。辅公佑和左游仙密谋发动兵变。辅于是使出反间计,王雄涎以为主公猜忌他,托病在家不再沾手军务,想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心。辅就势接管了江淮军,又伪造了杜伏威密令,兵变非常顺利,江淮军于武德六年八月宣布脱离李唐重新独立,辅公佑自称皇帝,国号宋。
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在长安暴卒,死因不明。武德七年春,唐军以赵郡王李孝恭为帅,李靖、李世绩、阚陵为将对辅公佑发起总攻。唐军兵强将勇,辅公佑连吃败仗,终于在武德七年三月投降,随后被处以死刑。
李孝恭随即禀报李渊,说发现杜伏威才是谋反的幕后主谋,人证物证俱全,于是李渊动手剥夺了杜伏威的官职爵位,抄了杜伏威的家(不知道有没有满门抄斩)。直到李世民即位,才“发现”杜伏威和阚陵惨遭诬陷,为二人平反恢复名誉。
杜伏威作为农民起义军也算勇猛,但其生平多是用谋规划他的地盘,个人冲锋陷阵不多,勇猛事迹不见,只有几个字的表述“十分勇猛”,放在猛将如云的唐军中就不那么突出。
武力得分:62分或619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3、黄得功:(?~1645),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军中号黄闯子。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
父亲早死,他少年时就胆略过人,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后辽东战事起,黄得功持刀杂在军中出战,斩首二级,获赏白银五十两。由此开始担任经略的亲军,积功升至游击。
1)、1638年,以禁军随总督熊文灿进攻义军,立下战功,受封太子太师,署总兵衔。1640年,随太监卢九德于板石畈击败义军。
2)、1641年,黄得功驻守定远。张献忠攻桐城,黄得功与刘良佐合兵,于鲍家岭击败张献忠,擒斩张献忠部将闯世王马武、三鹞子王兴国。其中王兴国最为骁勇,是张献忠养子。黄得功面部中箭,却越战越勇,转战十余日,杀伤极多。1642年移镇庐州。
3)、福王朱由崧在江南自立,封为侯,他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为四镇。史可法认为高杰跋扈,命令黄得功驻扎在仪真,暗地里牵制他。黄得功率骑兵300由扬州往高邮迎接。高杰素来忌惮黄得功,又怀疑他想图谋袭击自己,于是在路上埋伏下精兵。黄得功走到土桥,正做饭时,伏兵四起,他上马举铁鞭迎战。周围箭如雨下,他的马跌到,他跳上别的马继续作战。一名敌军骁骑舞槊冲过来,黄得功大呼转身,挟住槊将他拖下马来,敌骑人马皆烂。又连杀数十人,跳入倒塌的房屋中,吼声如雷,追兵不敢靠进,于是他疾驰回到自己部队的地方。黄得功战斗时,高杰乘机偷袭仪真,黄得功所部损失颇重,随行300骑全部战死。
4)、清兵大举渡江,知道福王朱由崧逃走后分兵袭取太平。黄得功刚刚才收兵屯于芜湖,朱由崧就潜入其营中。黄得功大惊说,“愿意效死。”率军在荻港和清兵大战,手臂受伤,几乎脱落,他以布裹手臂,佩刀坐小船,指挥麾下八总兵迎敌。原明将刘良佐已先降清,在岸上大呼招降。黄得功怒叱他,忽然被箭射中其咽喉左边。黄得功掷刀,拔出箭后死去。其妻听说后也自杀。他部下总兵翁之琪投江而死,中军田雄挟持福王朱由崧投降。(看来也没有与清兵怎么交手)
黄得功粗猛没有学问。作战勇猛,擅用铁鞭,军中称他为黄闯子。他军纪严明,百姓都为他的品德感动。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他立生祠。他的墓在仪真方山母墓旁边。
武力得分:62分或620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2、贾 复:(9一55),享年47岁,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任都护将军。刘秀即位,任执金吾,封胶东侯。临阵身先士卒,屡受重创。晚年退居私第,仍参议国家大事。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1)、贾复年轻时好学,通晓《尚书》师从舞阴李生,以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受到师友器重。李生对其门人说:“贾君容貌、志向不凡,又勤于学问,实为将相之才”。王莽末年为县吏,奉命与同僚十余人到河东地区运盐,途中遇盗,同僚十余人皆弃盐而逃,“唯独他运盐而归”,受到人们称赞。
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众数百人响应,自称将军(一位文人,也敢自称将军,没有一点勇力是不可能的)。更始政权建立后,他率众归附刘玄族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后来,贾复以更始政权日趋腐败,形势岌岌可危,乃劝说刘嘉脱离刘玄,另树一帜。刘嘉不愿背叛刘玄,但写书向刘秀推荐贾复。贾复持刘嘉推荐他的书信前往河北,先拜见了邓禹,然后通过邓禹谒见了刘秀,被委任为破虏将军督(“督盗贼”)。刘秀见贾复所乘马羸弱,即解自己所乘良马以赐之。大司马督段孝等人排挤他,禀告刘秀调他为鄗县尉。刘秀对这些人说:“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不许他们把贾复排挤出幕府。不久,刘秀到了信都(今河北冀县),擢贾复为偏将军。
贾复感刘秀知遇之恩,在攻取河北的历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扈从刘秀攻克邯郸消灭王郎的战役中,以战功升任都护将军。不久,又扈从刘秀在河内郡射犬(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地区镇压青犊这支河北起义军。他手执旌旗,一马当先,率领所部冲锋陷阵,“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诸将咸服其勇”。后来,他率师北上与五校农民军大战于真定,也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致身负重伤。刘秀闻讯大惊,深表关怀,说:“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伤愈后,刘秀待之更加亲近。他又率军南下攻破邺城,打击更始政权在河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光武即位后,任贾复为统管禁军的执金吾,封冠军侯。先令其渡河围攻洛阳,击败更始大将陈侨部。不久洛阳守将朱鲔投降。但当时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以尹尊所部最强。贾复再次自愿充当先锋,遂使其攻郾,连战皆捷,尹尊投降。又乘胜挥戈东向,进攻更始淮阳太守暴氾,暴氾亦降。接着陆续攻克洛阳东南的郾城、召凌、淮阳、新息等地。建武三年(公元27年),晋升为左将军,率军屯驻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间,狙击赤眉军。后南下与光武会师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最后迫降赤眉军。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统一全国。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在封侯诸将中为最多。他得知光武在统一后,“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遂解除军职,以列侯加特进奉朝请。与高密侯邓禹率先倡导儒学,“阖门养威重,受《易经》,知大义”。当时,功臣朱佑等推荐贾复宜为宰相,光武虽严格执行“功臣并不用”的政策未加许可,但仍允贾复、邓禹和李通三人得预国家大政,在功臣中恩宠最深。
贾复虽是一介文人,却很能打仗。“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诸将咸服其勇”。东汉时期的人们虽不及西汉时凶猛,却也不示弱,确实难得,也可算是一员猛将。
武力得分:62分或621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1、曹文诏:(?-1635),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末著名将领,号称第一良将。
1)、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李自成义军在陕西势大,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1631年4月,曹文诏击灭据守河曲的义军首领王嘉胤,以功升任临洮总兵官,又连续击灭点灯子、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义军首领。
2)、1632年三月,曹文诏与义军大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接着又击斩红军友。义军首领可天飞、刘道江等包围合水城,曹文诏前往救援。义军将精锐埋伏起来,以千骑挑战,将明军诱到南原,伏兵大起。城上人说曹将军已经战死。曹文诏持矛左右突击,匹马出入万众之中。守军看见后,出兵夹击,义军大败。曹文诏在陕西大小数十战,功劳最多,但洪承畴不帮他叙功。
3)、1634年7月,清兵西侵,攻围怀仁县及井坪堡、应州。曹文诏驻扎在怀仁固守。八月,围解,曹文诏移驻镇城,出战失利。不久清兵撤走。十一月,曹文诏被论罪充军边卫,山西巡抚吴甡知道曹文诏知兵善战,推荐他为援剿总兵官,立功自赎。当时,河南义军势大,朝廷命令曹文诏前往征讨。
4)、1635年3月,曹文诏于信阳与总督洪承畴相会。洪承畴大喜,令他出战,他于随州破敌,斩首380余级。四月,洪承畴因为义军尽数退入关中,于是命令曹文诏入关,然后由阌乡取山路至雒南、商州,直捣变民军根据地,再从山阳、镇安、洵阳入汉中。5月5日,曹文诏抵达商州。义军离城30里安营,营火满山。曹文诏率其侄参将曹变蛟等夜袭,获胜,直追至金岭川。义军据险以千骑迎战,曹变蛟大呼陷阵,义军败走。曹变蛟勇冠三军,义军听到大小曹将军的名字,无不惊惧。
5)、李自成率众20万进攻凤翔。曹文诏向洪承畴请求出战,获准后率3000人自宁州进军。途中遇敌,曹变蛟先登陷阵,斩首500,追击30里,曹文诏率步兵紧随。李自成军的伏兵数万骑合围,箭如雨下。本来义军并不知道围困的是曹文诏,但他部下小卒被擒,大呼:“将军救我!”义军中有人认出了他,说:“这是曹总兵。”于是围困更紧。曹文诏左右冲突,手杀数十人,转斗数里。最后力尽,拔刀自刎。洪承畴听到消息后大哭,崇祯帝朱由检也很悲伤,下令建祠祭祀。曹文诏忠勇冠于当时,他死后,变民军都互相庆贺。
其弟文耀,从兄征讨,数有功。河曲之战,斩获多。后击贼忻州,战死城下。诏予赠恤。从子变蛟,自有传。
曹文诏其勇猛不但在明朝末年可算是第一,就是放在前期也是少见的,犹如三国后期的文鸯。
武力得分:62分或622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五星上将, 积分 19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91 积分
130、浑瑊:(736年—799年),出自铁勒九姓中的浑部,世居皋兰州(今宁夏银南黄河河曲两岸)。他的高祖浑阿贪支是浑部的大俟利发,唐太宗贞观年间内附大唐,从此以部为氏,唐朝为了安置铁勒诸姓,在今天的宁夏境内设置了皋兰、祁连等州,浑氏家族世为皋兰州都督。浑瑊的父亲浑释之武艺高强,投身朔方军中,战功赫赫,一路升迁到开府仪同三司、宁朔郡王,浑瑊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成为一代名将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浑瑊,“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他是大唐诗篇中的英雄,忠勇无双,连他的家奴都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渤海郡王,“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他不是汉人,却从未被汉人当作外人,他是位高权重的大唐宰相,却被大唐皇帝视为亲人,一句“上不疑我”令多少臣子羡慕不已,他就是舍生忘死、再造大唐的传奇侍中。
1)、天宝五年(746年),11岁的浑瑊跟着父亲参加例行的冬季边防,当年浑瑊就立了跳荡功(为少年兵设置的军功),两年后,攻破石堡城,收复龙驹岛,浑瑊都参与其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他“勇冠诸军”,很快当上了折冲果毅,并受安思顺的派遣,首次带领偏师深入敌境,大破阿布思部,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就凭军功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
2)、“安史之乱”爆发后,浑瑊跟随河东节度史李光弼在河北平叛,在攻打常山城(今河北省唐县)的战役中,他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立下首功,大大鼓舞了唐军的士气。他跟随郭子仪收复两京,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被授予太常卿,食实封两百户。
3)、“安史之乱”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持着相当的势力,有功之臣拥兵自重,仆固怀恩因为不满朝廷的某些措施,竟然与回纥、吐蕃勾结,浑瑊率领所部归附了郭子仪,朝廷任命浑瑊为朔方行营兵马使,听从郭子仪的指挥。是郭子仪手下最有战斗力的将领,郭子仪说服回纥,共同对敌,将入寇的吐蕃军打得一败涂地,岌岌可危的大唐江山又一次度过了难关。
当时吐蕃是大唐最猖獗的敌人,浑瑊以邠州刺史的身份,严守京城的西大门,让吐蕃人无机可趁。
4)、唐建中二年(781年),德宗开始削藩,一些利益受到伤害的藩镇起兵反唐,兵连祸结,整整打了五年。朝廷无奈之下,调泾原兵前往解围,没料到,泾原的军士们对粗茶淡饭怒不可遏,冲进皇宫府库,哄抢金银财帛,唐德宗惊慌带上妻妾儿女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索性请出赋闲在家的太尉朱泚,拥戴他做了大秦皇帝,亲率大军攻打奉天城。
此时,身为禁卫军将军的浑瑊来到唐德宗身边,他威望素著,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大家坚守城池,等待着各路勤王之师的到来。朱泚军队围困奉天城一个多月,城中粮食消耗殆尽,连皇帝每天也只有两斛粗米裹腹,情势日益危急,而叛军在城外正日夜赶造巨型云梯,要置守城的唐军于死地。
叛军的云梯车开始攻城了,云梯车中的兵士箭发如雨,守城的唐军死伤惨重。但唐军在浑瑊的激励下,死战不退,加上皇太子李诵亲自督战,终于击退了贼兵。又等来李怀光的朔方军,在澧泉(今陕西礼泉北)大败朱泚叛军,朱泚抵挡不住,只能放弃奉天,退回长安。
5)、唐德宗逼反了救驾有功的李怀光。李怀光也忐忑不安,他在咸阳盘桓不进,暗中与朱泚勾结,反叛朝廷,浑瑊以行营副元帅的身份,殚心竭虑,督军平叛。
叛军据武功,浑瑊率军出击,斩首万级,进驻奉天,他与李晟的神策军协同作战,很快拿下了咸阳,在此之前,李怀光内忧部下心向朝廷,外惧官军虎视眈眈,带领朔方军逃归河中(今山西永济),沿途对百姓大肆抢掠。五月,李晟率领唐军收复长安,朱泚与他的1万多叛军仓皇逃命,被其部将杀死,为唐朝的这场泾原兵变画上了句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就是唐朝诗人卢纶亲眼目睹浑瑊的英勇事迹有感而发,写下的赞美诗篇,使后人对唐朝将军的意气风发才有了鲜明的印象,对浑瑊的武功箭术才有了了直接的认识。
6)、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尚结赞对手下言道,“唐朝的名将,惟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尚结赞设计了一个鸿门宴,要让大唐名将落入他的圈套。贞元三年(787年),唐蕃会盟于平凉。应尚结赞的要求,浑瑊等人入幕更换礼服。突然间,鼓声四起,数万吐蕃伏兵蜂拥而上,浑瑊久经战阵,赶紧从幕后逃出,抢到一匹没有马镫的战马,突围而出。浑瑊武功卓绝,又有唐军接应,得以幸免,其他自副使崔汉衡以下,全都陷入吐蕃人手中,平凉劫盟,唐军战死500,被俘1000余人,损失惨重。不久,浑瑊又为大唐建起了一支钢铁长城。
贞元十五年(79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4岁。唐德宗得知噩耗,极为悲痛,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为他两度废朝,大哭不已。爱屋及乌,浑瑊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父亲的荫庇,成为当朝达官。
浑瑊勇猛如同李晟,都是中唐时期的勇将。
武力得分:62分或623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 •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法律: 合作QQ: 业务:189-
技术支持:&&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江湖之杯莫停完颜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