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有哪些收义子有什么讲究

蒋介石后代:蒋介石五个孙子的不同人生际遇|蒋介石|后代_凤凰历史
蒋介石后代:蒋介石五个孙子的不同人生际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因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寿90岁。 她结识蒋经
蒋介石获知章亚若在桂林顺利产下两个孩子的消息后,大为震惊。“混账!真是为女人就不要前程了!”他无法允许一个女人随便毁坏他儿子的政治前程,于是便向戴笠吩咐马上派人,去桂林执行一个秘密计划……
核心提示:蒋介石获知章亚若在桂林顺利产下两个孩子的消息后,大为震惊。&混账!真是为女人就不要前程了!&他无法允许一个女人随便毁坏他儿子的政治前程,于是便向戴笠吩咐马上派人,去桂林执行一个秘密计划&&
蒋经国一家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老照片揭秘蒋介石五个孙子的人生》 1935年12月,苏联西伯利亚刮起了多年未遇的飓风。 黎明前,在距&塔哈&站只有一公里的乌拉尔机械厂工人宿舍里,漆黑的沉寂中突然传来一阵婴儿降生的啼哭。 这简陋破败的宿舍里住着个年轻的中国人,他的俄文名字叫尼古拉,而此人的真名和来苏前的经历,在刚刚建立不久的苏维埃乌拉尔机械厂还不为人所知,甚至就连与他结为夫妻的俄罗斯少女芬娜,也还一无所知。尼古拉尽管早就加入了共产党,可是,到任何时候他都是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嫡生之子。这个在苏联西伯利亚荒原里诞生的孩子,就是蒋介石家族的第三代&&蒋氏五兄弟中的长子!蒋经国当时不敢为他以蒋氏命名,却为他取了个同样有俄罗斯特色的名字&&爱伦。 爱伦在苏联出生不久,从中国来到苏联已经十余年的父亲,忽然收到国民党驻苏联大使馆的一封公函。要蒋经国马上从西伯利亚前往莫斯科,原因是日,他在苏联《真理报》上发表的一封信引起了国内的关注。 这是蒋经国首次在俄罗斯政治舞台上公开亮相,公开向远在中国执政的父亲蒋介石宣布坚决对峙的政治立场。蒋经国的信是写给奉化溪口的母亲毛福梅的: &亲爱的母亲:您把我送到莫斯科已经有十年了,我们分离的时候,您说出了您的愿望。您希望我幸福、富有,今天我已经达到了。但是我达到的方式跟您当时说的大不相同,您的儿子已经成了真正富有的人。但这富有既不是田产,也不是银行的钞票,而是人类实际生活的知识和解放被压迫、被剥削人们的办法。一九三七年您给我的信要我马上回家,这个要求到今天还没能实现。但是您的儿子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道路,他也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永远不会再落入父亲&&那个笨蛋的手中,去做一个可怜胆小的孩子。&&& 爱伦第一次看到那封信的中译本,已经是三十岁的成年人了。这样言词激烈的信,本可让爱伦的父亲与统治中国国民党的祖父发生彻底的决裂,甚至可能因为政治观点的极端对立导致父子的分道扬镳。然而就在这封绝情信传到中国不久,爱伦的父亲蒋经国竟然与失和多年的祖父蒋介石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悲欢离合。在蒋介石和蒋经国中间暗中牵线的人,居然是一位共产党人&&当年以哲人的智慧使西安一场剑拔弩张的兵谏得以和平解决的周恩来。周恩来通过共产国际领导人的从中斡旋,最后才让蒋经国一家顺利得到了回国的机会。这样,在俄国出生的爱伦才得以回到蒋家的故里溪口。
[责任编辑:安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97
播放数:439990
播放数:138678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蒋介石临死前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组图)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蒋介石临死前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组图)]
  日,蒋介石伉俪在阳明山官邸陪同孝武(左一)、孝勇(右一)下象棋,宋伯熊(右二)、宋仲虎(左三)在旁观看。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蒋介石带领孙子孝武、孝勇、及宋伯熊、宋仲虎在阳明山后山公园遛狗。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图为张群秘书长(二排左)、彭孟缉总长(二排右)、黄雄盛武官(第四排右一)等人随侍蒋介石伉俪步出“总统府”。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摘要]蒋经国转身准备离去时,蒋介石又说“你你你……”有如“锥心泣血”。蒋经国马上回头,蒋介石才说“你……以后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蒋经国回:“阿爹,我会啦!”这应该是蒋介石对蒋经国说的最后一句话。侍卫郭斌伟说,那时蒋介石的身体已很不好,“这边插了针、那边挂东西”,却还这么关心儿子。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31名蒋介石身边的侍从人员,完成近60万字的口述历史。不仅记录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时,蒋介石怒摔鸭舌帽,气到泪流,同时也还原“蒋介石的最后一天”。  “退出联合国” 蒋介石“预料到”  曾担任蒋介石侍卫官、内务组副主任等职的应舜仁回忆,日,随侍蒋介石到大溪宾馆,那天武官向蒋介石报告“退出联合国”的消息,蒋介石“把鸭舌帽一摘甩下来,丢到地上。”应舜仁表示,跟着蒋介石这么久,第一次亲睹他掉眼泪。  前台当局“外交部长”钱复当年是蒋介石英文翻译,他在书中受访表示,从联合国回台后向蒋介石报告了大约40分钟,蒋介石表情相当平静,只淡淡地对他说:“你们大家都努力了,你们还没去美国之前,我都预料到是这样的结果。”  钟情梅花 爱看《狸猫换太子》  据多名侍从贴身观察,蒋介石坐车、散步、走路时,都会思考事情,所以侍卫官不敢轻易插嘴。曾任蒋介石首席侍卫官的郭斌伟说,一次在花园散步,蒋介石突然大声说“不可以、不行!”吓坏一旁侍卫,久了才知道原来是他正在想事情。  曾任蒋介石首席侍卫官的郭斌伟提到,蒋介石喜欢梅花,宋美龄则钟爱玫瑰。蒋介石曾对宋美龄表示:“最喜欢梅花的香味,闻到这香味居然可以使我脑筋清醒。”  他表示,士林官邸原先栽种数百株红樱花,蒋介石某日特别交代将樱花移至阳明山,并在官邸、复兴乡角板山、阳明山宾馆都多种些梅花。之后每逢梅花盛开时节,蒋介石一定抽空上角板山赏梅,并摘一支满意的梅花送至宋美龄书房。  士林官邸御厨蒋茂发回忆,只要蒋介石想看电影,就放给大家看,他印象最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官邸前前后后播了十几次,“我们也跟着一起看”。在官邸担任警卫安检的戴位珩则说,蒋介石若挑不到喜欢的电影,就会说“放那个”,大家就知道要放他特别爱看、由李丽华和严俊主演的《狸猫换太子》。  蒋介石的最后一天  至于日,蒋介石过世当天早上,蒋经国早晨照例定省,谈到当天清明节,蒋经国要去观音山探望台湾前“国安局局长”陈大庆墓,并询问蒋介石睡得好不好,蒋连答两个“好啊!”要蒋经国早点回去。  但蒋经国转身准备离去时,蒋介石又说“你你你……”有如“锥心泣血”。蒋经国马上回头,蒋介石才说“你……以后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蒋经国回:“阿爹,我会啦!”这应该是蒋介石对蒋经国说的最后一句话。  侍卫郭斌伟说,那时蒋介石的身体已很不好,“这边插了针、那边挂东西”,却还这么关心儿子。  蒋纬国则在第二天、遗体送入医院冰库后赶到,希望见蒋介石最后一面,郭斌伟于是小心翼翼地把蒋介石遗体从冰库中拉出。蒋纬国一看到父亲,“啪”的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阿爹,我来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UN607)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揭秘:蒋介石为儿子“登基”打倒了多少能臣武将?&(10)--文化--人民网
揭秘:蒋介石为儿子“登基”打倒了多少能臣武将?&(10)
&&&&来源:&&&&&
1950年9月,国民党在蒋介石的指示下,专门建立了一所军政干部学校。该校标榜信仰“伟大领袖蒋介石”和“青年导师蒋经国”,其真正的目的是为蒋经国时代做准备。
蒋介石视察庐山高级军官训练团&(资料图)
  “第二次台海危机”时,美国再次逼迫蒋介石撤退金、马,蒋介石在高雄对美联社记者发表了针锋相对的谈话,表示坚决反对减少外岛驻军,反对使沿海岛屿的地位有任何改变的做法,声称台湾没有接受“停火”的义务。  在美蒋矛盾冲突中,中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美国逼蒋放弃金马的意图。从10月3日到13日,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台湾海峡局势。会议决定,为反对美国分离台湾的阴谋,将金、马留在台湾当局手中,更符合双方“一个中国”的共同利益。毛泽东还通过“中间人”给蒋介石传话,对蒋介石抵制美国分离台湾的行动予以高度肯定。毛泽东指出,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保住金门、马祖的方针。&&&&
(责任编辑:崔元苑、许心怡)
24小时排行|蒋介石如何给儿子进行早教_教育_亲子中心_新浪网
蒋介石如何给儿子进行早教
  蒋介石十分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蒋经国5岁时,蒋介石就为他聘请了塾师,教他读书识字。1916年3月正式拜周东老夫子为师,1917年12月又拜顾清廉为师(此人曾是蒋介石的塾师)。不到10岁,蒋介石就要蒋经国开始背诵“古代名篇”,包括熟读《左孟庄骚菁华》,每篇要求读300遍。
  本文摘自《蒋经国与蒋纬国》,作者:张树德,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小时候,父亲蒋介石正忙于在外边打天下。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兄弟俩从小只得到母爱,而没有得到父爱。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不错,在蒋经国和蒋纬国小时候,蒋介石的主要精力是用于“夺政权”、“治天下”,但他在百忙之中,对两个儿子还是尽力关照的,可谓“舐犊情深”,而蒋经国和蒋纬国对此也深有体会。
  蒋介石对儿子的关心和期望,在给儿子起名字时已充分显露。蒋介石给儿子取名命意是很深的。古人有“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和“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太乙之和”之语。蒋介石给儿子起名字,正是取其“经文纬武”和“经天纬地”之意,期望两个儿子一文一武,一军一政,成为杰出的治理天下的人物。而以后教育培植他们的路线,也是循着命名时的方向进行的,蒋经国留苏(联)到孙中山大学学文,蒋纬国留德(国)到慕尼黑军校学武。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也都不负蒋介石的期望和栽培,在文武、军政异途上均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这是后话了。
  蒋介石十分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蒋经国5岁时,蒋介石就为他聘请了塾师,教他读书识字。1916年3月正式拜周东老夫子为师,1917年12月又拜顾清廉为师(此人曾是蒋介石的塾师)。不到10岁,蒋介石就要蒋经国开始背诵“古代名篇”,包括熟读《左孟庄骚菁华》,每篇要求读300遍。11岁时,蒋介石从外地给他寄来一本段玉裁注释的《说文解字》,并告诉他:“此书每日认得10字,则3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蒋经国的早年教育,就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背诵《千字文》《四书》《诗经》《尔雅》等书,结果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蒋经国的塾师对他要求比较严格,并经常向蒋介石报告教学情况。有一次,塾师在给蒋介石的报告中对蒋经国下了这样的评语:“已有启悟之意。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
  蒋介石不仅要求蒋经国学好汉语,还要求他认真学习英文和数学。一次,蒋介石对蒋经国做了如下嘱咐:“现在时势,不懂英语,正如哑子一样,将来什么地方都走不通,什么事业都赶不上。你每星期日有工夫时候,可到商务图书馆去买些英语小说杂志看看……必须将每日教过的英文生字,在自习时,默得烂熟。一星期之后,再将上星期所学的生字,熟理一遍,总要使其一字不忘为止。算学也要留心,却不可厌倦懒学,遇有疑难问题,务求彻底了解。”
  蒋介石对亲生儿子蒋经国关心有加,对非亲生的小儿子蒋纬国也同样“视若己出,倍加爱护。蒋纬国在溪口时,蒋介石经常托人从上海捎些新奇的玩具给蒋纬国玩。蒋纬国和哥哥在宁波时,蒋介石多次嘱咐蒋经国照顾好弟弟。蒋经国到上海后,蒋介石一再交代要蒋经国经常给蒋纬国写信,有时间还要亲自去探望弟弟,并为他订《儿童书报》和《儿童世界》。1924年9月,蒋纬国也来到上海万竹小学就读,同蒋经国一样,也是从四年级学起。当时,蒋介石曾给蒋经国写信,信中说:“前日闻纬儿亦已到了上海,但是他到了上海之后,没有写信给我,不知为何?你须同果夫兄到朱(家骅)家去看他一看,写信告我。”蒋经国接到蒋介石的信后,就把弟弟接来同住。对此,蒋介石很高兴,写信给蒋经国说:“寄交新顺木洋行5000元,有否收到?亦须请其示知。你同纬儿同住甚好,你要时时教导他,做他的好榜样。现在上海家中的情形怎样?你须详详细细地写封信来告诉我。至要!至要!”
  蒋纬国到上海后,为了给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家庭温暖”,蒋介石便委托吴忠信夫人王唯仁女士代为照料。蒋纬国十分高兴,一个劲地喊王唯仁女士叫“干娘”。
  蒋经国到苏联后,蒋介石更加想念小儿子蒋纬国,要陈洁如把他接到广州住一段日子。蒋介石对小儿子的喜悦爱护之情,从几封家信中即可充分表现出来:“我近来天天骑马,而且骑得很高兴。将来我回家的时候,必定给你买一匹小马,教你骑马。我自己买一匹大马,同你骑了游行就是了。”“我3个月没有见你了,心里非常记挂。我今日看见人家的小孩子,在大本营前空地放风筝,我更加想起你去年在城中放风筝的趣味,不晓得你今年在家有做风筝去放没有?”
  蒋纬国在黄埔时期,蒋介石一有空,就亲自教他读书、练字。
  蒋介石还一再要蒋纬国注意身体健康,并亲自教他练习打少林拳。练拳是相当辛苦的,用浸过桐油的草纸,把厚石板厚厚包起,日日用拳击打,直到纸张破裂为止。为了练脚力,蒋介石要蒋纬国在一双脚上绑了两块5斤重的铅块,练习跳跃奔跑。或到井边打水,然后肩挑水桶练习跳沟,沟的宽度由窄渐宽,最宽的距离有1米半。蒋介石告诉蒋纬国,武术不难学好,但最重要的,却是培养“忠教礼义忍”,尤其要在“忍”字上下功夫。“忍”并不是静态的“打不还手”,而是在奋斗中咬紧牙关,永远以正面面对敌人,即便失败也只能倒下来,不能屈服地蹲下去。由于蒋介石公务繁忙,不能长期与蒋纬国在一起,就四处延聘名师,继续教授蒋纬国练武。
  由于有扎实的武术底子,蒋纬国年轻时,前往德国和美国读书,有时碰到蛮横的外国人,也会在忍无可忍下,展开适当的还击,但总不让对方败得太难堪。据说,1937年在德国时,有一次,蒋纬国在路上碰到3个年轻德国人在欺负一个年轻的姑娘,便上前阻止,那几个年轻人见是个当兵的,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齐冲上来要打他,蒋纬国左躲右躲,后实在忍无可忍,便三下五除二,使了几招,把那几个家伙全打倒在地,然后又一一把他们扶起来。那几个人对蒋纬国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向他鞠躬。
  后来,蒋纬国一直没有放弃习武,一有时间就打套拳,强身健体。正因为他注意锻炼身体,因此身体素质比较好,到老时人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对蒋介石给予的深沉的父爱,蒋纬国深有体会。后来他曾回忆说:“从小,父亲就是我最要好的师长、最要好的朋友!他只要在家就会教我读书,陪我练字,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他从不曾打过我或大声责骂。是对是错,他都会清清楚楚地从正面教导我,我们之间没有代沟!”“我最记得,每当他在前方打仗打得最危急、最激烈时,或当他遭受国内外各方大压力时,他总喜欢把我叫到他身边。”
  蒋介石有时也让两个儿子与自己一起参加军事行动,以便于言传身教。曾经于1939年到1954年担任蒋介石侍卫长达15年的俞济时将军,曾谈及蒋经国和蒋纬国兄弟两人小时随蒋介石在外作战时的情景:
  1925年以前,蒋介石还只是位青年军事将领,并没有全国性声望,一年到头南征北讨,两个兄弟有时就带在身边。在外作战,一切食宿都简陋,蒋介石睡觉时也仅能睡在临时搭的行军床上,碰到冬天天冷,没有暖和的炕可以睡,蒋介石的行军床太窄,兄弟两人只能有一个人跟着父亲挤在床上,另一人必须睡在地上。每到这个时候,蒋经国都会让弟弟睡在床上,自己睡在地上。以后次数多了,蒋介石过意不去,就协议两兄弟,轮流睡在床上。有时候,蒋纬国在地上睡了一夜,醒来时嘴唇发紫,蒋经国会上去揉揉他的面颊,拉着他的手,教他跳跃暖身。
  蒋介石对两个儿子的关心爱护之深从“西安事变”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曾让黄仁霖带给宋美龄一封信,信云:“余决为国牺牲,望勿为余有所顾虑。余决不愧对余妻,亦决不愧为总理之信徒。余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体还我天地父母也。对于家事,他无所言,惟经国、纬国两儿,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视如己出,以慰余灵。但余妻切勿来陕。”蒋介石写这封“遗书”时,所嘱于夫人宋美龄者,惟经国、纬国两儿。当时,两个儿子均在国外,蒋经国在苏联,蒋纬国在德国。蒋介石在“危难”中,对两个儿子犹挂之于心,也算是一种舐犊之情吧。
> 相关阅读:
更多关键字:&&&&&&
电话:010-蒋介石“干儿子”罪名的由来
康国雄&&口述&&何&&蜀&&整理
】&&&&&&&&&&&&
我与蒋介石交往的故事,发生在我的童年时代。当时我年幼,什么都不懂,我自己或亲戚朋友都没觉得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个小孩子顽皮捣蛋引出来的故事。可是,谁也没料到,这样一件与政治完全无关的事情,在50年代以后,却被无限上纲,影响了我一生。
  本文摘自《温故(之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与蒋介石初次见面  我那个&蒋介石的干儿子&的罪名,是怎么来的?  说来话长。  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陪都重庆不断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我父亲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在重庆南岸汪山上买了一块地(一个小山包),盖了房子,挖了防空洞。为了躲避大轰炸,家里很多人都搬到那里居住,我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也搬到了那里,我们兄妹俩进了汪山一所私立小学读书。  从重庆老城南边的望龙门渡口摆渡过江,就到了长江南岸,一条崎岖的公路,从江边蜿蜒而上,经过南岸山上的重要乡场黄葛垭(又作&黄桷垭&),再往前到达黄山&&蒋介石和他夫人的别墅就建在这里。再往前到汪山,我家别墅就在汪山马路边上。  蒋介石当时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在国际上,他当时都是领导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的最高领袖。他在黄山有一处官邸&&当时可能有汉奸告密,日本飞机曾经轰炸黄山,但炸弹丢到了汪山。人们都知道那是冲着蒋委员长来的。  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经常在周六或周日下午从黄山乘车到汪山,到了汪山,离我家别墅前不远,就双双下车,沿公路散步。  有一天,蒋介石夫妇二人在我家后山坡野餐,我家有仆人看到了,说:&看,那是蒋委员长!&  大人们站得远远地仰着头观看,我和妹妹出于好奇,悄悄爬到后山树林边去偷看。有几只警犬冲我们叫,被蒋介石的侍卫官制止了,  蒋介石夫妇见到是两个小孩,也觉得好玩,便亲热地招呼我们过去。并叫侍卫官把警犬牵走。我从小就不怕陌生人,大大方方地迎上前去,妹妹跟在我身后。  蒋介石和宋美龄席地而坐,地上铺了一块白桌布,放了点心、饮料之类。蒋介石很和蔼地问我姓名,住在哪里,在哪里上学等,还给我们兄妹二人各一块点心,临别时,他还说:&小朋友,我们下次来,再找你们玩。&  这就是我和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
(责任编辑:吴皓)
毛泽东在国内是活鱼、死鱼都吃的,但为什么一到莫斯科就只吃活鱼呢?原因得追溯到1949年1月米高扬秘访西柏坡一事。为了表示对苏联代表的热情欢迎,中方备好了丰盛的酒菜。知道苏联人爱喝酒,中方特意从石家庄买来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苏联人带来许多罐头 &
闲暇时,梁启超喜欢打麻将。他有句名言非常流行:&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梁启超认为打牌有助启发智商,&手一抚之,思潮汩汩来&。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时,梁启超经常半夜一边吆喝&八万&、&九条&,一边口述社论,
我要发表留言
新刊(2月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在这家人团聚、访亲拜友的欢乐时节,中国昔日领袖级人物辞旧迎新之际留下的许多佳话和轶闻,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开国元首&毛泽东宴请&末代皇帝&溥仪时,请他吃青椒炒苦瓜,辣出一脸热汗的溥仪,直说味道&不错,不错&;
悲欣交集:毛泽东过年很简单/刘火雄周总理的三顿&年夜饭&/曜歌邓小平文革下放,南方的春节好&冷&/吕峥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春节/纪彭一个远征军老兵90年跌宕人生/罗雪挥美国人认为出兵朝鲜是&错误的战争&?/资中筠三毛:自由与爱的传奇/黄薇蒋介石恨得牙痒的杀手王亚樵/周冉
热点文章排行
& 笔者以通俗轻松的笔法切入历史截面,试图在那些鲜活的故事里,探寻一些历史的真实原貌,并进行多角度评读,品味一下那些不曾远去的影像&&
&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
&&& 它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元璋义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