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迷茫茫,考博失败后怎么办

考博失败后的随想
虽然考博士宣告失败,不过作为我人生中第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重大决定,还是有必要记录一下的。
自从我进入浙大校园就读硕士之后,读不读博士、考博还是转博的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所以传说中天秤座犹豫第一名不是没有根据滴。大约从13年5月份左右,我开始跟很多老师、同学打电话、发邮件,征询相关的看法和建议。暑假的时候,我查询了有关博士就业的相关情况(其中也包括选调生、博士引进计划等等),为此我还专门捡起了大学学过的SWOT分析法,对于自己所处的状态进行了分析。到了8月下旬,我就已经基本上决定要考博士了,只是因为2014年秋季起博士要收学费,不知高校的奖助学金政策会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一直等到北大的招生简章公布出来之后,我才正式决定要考博士,那是13年9月中旬了。为什么非要考北大呢?在准备考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会选择本校继续深造或者在本校内部选择相近的专业继续攻博,从目的达成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本校信息丰富、老师相对熟悉、直接转博综合成本较低等,都非外考学生所能比拟。我选择考北大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里面涵盖了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未来人生规划、帝都广阔平台、高校历史底蕴和人文涵养、心理因素、离家距离等多方面);说简单也简单,2008年6月8日下午铃响的那一刻,不仅意味着我的高中三年生涯宣告结束,而且意味着目前我所参加过的最公平透明的一场考试宣告结束,高考对于我,的确有不一样的意义。它把我举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从那以后的数年时间中,我几乎没有再如高三般发奋的努力过了,2011年10月,凭借西安交大的良好平台,保送到浙江大学,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在外人看来也都非常顺利。不过,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的理想并不只此,高考的时候我就想考北大,可惜短时间内不能将所有的软肋加强;保研的诱惑让我难以割舍,辛苦考研却未必能有结果的风险让我望而却步;在考博时如果还没有勇气去试一试,恐怕就与梦想无缘了。所以我婉谢了众多朋友的好心劝告,一意孤行的选择了考博这条风险最大的路。
不仅风险最大,而且成本最高。从13年9月中下旬开始,便进入了考博模式,北大是申请—考核制,需要提前准备博士研究计划、硕士论文纲要等9项材料,我赶在1月20日(截止时间)当天寄到了北大。从9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我选择了A老师的方向,准备研究先秦哲学,准备了近两个月时间,之前也给他发过邮件,后来11月中旬我托导师给他打电话才知道,他已经有学生准备硕转博了。这是考博过程中的第一个插曲,后来通过多种途径又找到B老师,调整了博士研究计划和侧重点,复习的书目也完全变了,几乎等于重新开始准备。为了考博士,差不多恢复了高三的生物钟,那时候我是5:50起床,考博是6:40起床,23:00从主楼回宿舍洗漱睡觉。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仔细算算,从上大学以来,除了出去旅行或者特殊情况外,什么时候七点之前起过床呀?过年期间为了好好复习,农历29晚上才到家,初四早上就出发回杭州了,想想这个寒假比高三的时候还短暂。2月24日北大官网挂出了复试名单,当时就发现人数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竞争也是最激烈的。3月5日到北大哲学系报到才发现,B导师是所有导师中报考学生最多的,我当时觉得自己好像中奖了一样。3月6日上午笔试,一共5道大题,每道20分:1.评析老子的“无为”思想;2.评析《周易略例·明象》篇的思想;3.评析慧能的“佛性说”;4.评析程颢的《定性书》;5.评析王阳明的“四句教”。我觉得整体上还不是很难,除了《定性书》我掌握的不是很扎实以外,其他都会,3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交卷之后回去睡了,下午在北大图书馆上自习,熟悉研究计划和相关问题,准备7号早上的面试。这个时候北大教务给我打电话,告诉我笔试没有及格,所以不用参加第二天的面试了。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真的是震惊了,难以置信呀,5道题目我都会的呀,怎么能不及格呢?满分100分怎么会60分都考不到呢?我从小到大唯一不及格的只有数学呀,好歹我也是科班出身,本科硕士都是985呀,这么几道题不敢说能考90吧,及格总不难呀。当时的我,站在北大图书馆门前,望着面前湛蓝的天空和时不时飞过的小鸟,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我仿佛听到了梦想如玻璃杯一样摔在地上,破碎的一塌糊涂。周围人来人往,我如同雕塑一样在那里呆住了,很久之后才缓过神来(此处的心理过程和发生的故事,可以写一部短篇小说,不赘述)。这里顺便说一句,综合各种因素来看,这次我是真真切切被黑掉的,具体细节不详述,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抱怨不是本文的目的。感谢小蔡那天晚上请我吃饭加喝酒,醉意中互相聊了很多,还把我送到了公交站;感谢广垠在百忙之中还陪我去吃夜宵,试图让我不至于那么悲伤;感谢在看到我状态后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安慰我的众多好友们,所谓患难见真情,我算是真切的体会到了。在整个考博的过程中,妈妈都很支持我,正如很多普通的母亲一样,她或许都不知道博士的含义,她支持的只是她的孩子,我突然想到大一的时候,生活费花完了会给妈妈打电话要钱,基本上都会在半个小时左右收到汇款,我想,这个世界上如果我给任何一个人打电话要钱,他能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汇到我的银行卡上,这个朋友我绝对交定了;从去年9月我跟导师说要考博士,本来很担心老师会问我为什么不跟他直接转博,结果没想到我导师非常支持我,给我出主意,帮我联系北大,还让我跟他去北大开会以便见一面那边的老师等等;我手边的很多材料都是师兄师姐给的,像整理过的中西哲学史要点、佛学参考书等等;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很多朋友都通过多种方式问候过我,给我加油鼓劲。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你们的好我都会记在心中,感谢你们的坚定支持,才使我的路上始终闪耀着光明和希望。
考完之后我时常在想,或许北大对于我就像是爱情公寓4中那个门后的世界对于展博一样,展博以为门后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甚至是时空隧道,然而打开之后却发现只是一个废弃的扫帚间;我所认为的北大是一个民主自由、爱国进步的北大,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或许我喜欢和向往的不是北大,而只是这样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符号化的价值选择。虽然其中有不公平的因素,但我并不想贸然诋毁或者谩骂什么,我选择了这个游戏,就默认了游戏规则,相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来说,玩游戏的人总是处于劣势的。正如展博在拼尽全力一跳而过中已经学会了勇敢与独立一样,我在考博的过程中也逐渐体会到了独立与担当、抉择和坚持。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考上北大,但每个人都可以践行北大所倡导的积极精神;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行为中践行英雄的品格。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说高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进步,那么考博便使我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心智上成熟了很多。
考博失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促使我留在南方,我觉得从历史上看,北方作为政治中心的时间非常悠久,促使北方的政治性更强,政治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很大,关系网相对更加细密,人情也更加浓重;而南方因为现代商品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游戏规则,所以相对(当然只是相对)公开和透明。而且跟我家相对比,南方虽然物价和房价都很贵,但是整个社会生活都较为规范,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在一些不起眼的杂事上。对北方有故乡之情,对南方有欣赏之情,我先在南方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施展一下,等将来告老还乡再看我大河南的黄河嵩山、千里麦浪吧。
谨以此文向过去的这半年时间告别,半年的辛苦与汗水,半年的坚持与等待,虽然结果并不圆满,但超越自己、不满现状的心始终都在。相信但有此心在,海阔天空任我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一个在考博路上迷茫徘徊的苦逼学生
各位大神,弱弱问一句,采矿读博从综合实力看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哪个好?985毕业比211毕业找工作优势大吗?谢谢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免费热线:400-622 4468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7考博就业_博士生的出路在哪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考博备考复习交流QQ群: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太多的选择。鱼与熊掌的决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来说,未来的出路到底要如何去走,也是一次人生的重大选择。你的人生已经有了规划了吗?是选择理想,还是选择面对现实而就业?这无疑是每一个博士生毕业前需要面对的困难也是磨砺。
1,选择的困境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当我们别无选择的时候,选择似乎是一件简单而有顺其自然的事。而当我们一旦富有的时候,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选择却成了两难。
  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选择职业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情。是继续从事专业还是改行?是选择出国还是留守?是决定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人生有时候真是一堆乱麻!但在一个关键点上,你只能做有限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你能把握的机会也许就是一次。人生的路线和差别由此开始。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会捉弄人,刘邦四十多岁了,几乎还一无所成。
  面临毕业的博士生,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一种是感觉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内心又十分焦虑,不知所措,不知道未来做什么,是一种迷茫型。一种是求安定、求安稳的工作和生活,国内好的公司是首选,只要经济收入好就可以,是一种恋家型。还有一种就是目标较为明确的---出国!到国外的大学或者公司去学习和深造。不管怎样,先闯荡几年,拼些资本再说,这是一种飞鸟型。总之,一种是会为自己设计打算的,一种是不会为自己打算的。
  我身边有两个博士生,都是很不错的小伙子,他们都信心满满,但都面临着抉择的困境。其中一个博士生明年初要毕业,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他可以到国外某大学继续深造,做博士后,从事一直在做的研究;另一方面,他可以到国内的一家著名的IC公司去工作,而且公司已经有意向要他去,且年薪待遇都不错。但他现在一直犹豫不决。公司的待遇会让他一下子有不少经济基础,是个很大的诱惑。到国外去深造开开眼界也让他心动,反正是左右为难。另一个小伙子也很不错,和第一个小伙子的境遇差不多。实验开展的很不错,能够回到大学里独撑一面,虽然有不少海外竞争者,但大学里的老板更是有意留他;另一方面,他个人也想先出国看看。他们向我征询意见,我也是感觉不知所措。这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机会和命运都把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面对未来之路,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博士生毕业之后是否一定要走学术的道路?这就要真的看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了。走学术道路,没有非凡的意志、干劲和智慧是很难在学术上取得突破。如果不走学术道路,那就意味着改行。
  从事专业研究,尤其是科学研究,是一个对真理上下求索的过程,绝不是个轻松容易的活,相反它倒是个苦行僧的工作!即需要你心思缜密,又需要你眼界开阔,又需要你能够呼风唤雨。比如,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好的人缘和关系,你就拿不到经费。没有经费还能从事科研吗?拿到了经费,你还需要写文章专利,你终究要做些像点样的成果吧,要不如何交差。在一个集体中,你能做到哪一个位置?你能否挑起大梁?这些都应该考虑,兴趣只是其一。
  改行就意味着放弃专业,但同时你又将跨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可能还要面对更多问题,并要学习更多知识。比较而言,科研的圈子还是个较为稳定的圈子,人际关系比较淡一些,你所面对大多是一些机器、设备、报告和表格。而社会的大圈子、大环境下,一个人所要面对将是更为复杂的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这里可就没有固定的公式供你参考,也没有固定的流程来简单操作。
  2,人生的价值
  每个人受到家庭出身和环境、背景的影响,人的眼界也就不同,人的志向差别就很大。同时,每个人受到个体的秉性和生活圈的影响,世界观也大相径庭,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就极大的不同。很难说谁走的路就正确,所谓人各有志。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生的轨迹也没有相同的。
  博士生应该以何种心态来看待瞬息万变的社会?又应该以何种心理来面对面对现实和未来?现实总是很具体和生动的。物质的诱惑、媒体的展示,给人们直接展示是赤裸裸的社会价值观,这让人困惑,让人们迷失自己的追求。面对职业选择,面对现实的生存困境,博士生要有好的心里承受能力和乐观精神。个人感觉,博士生即要脚踏实地,又要有长远人生打算规划和担当。最主要的是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
  博士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是百人、千人,还是长江、黄河、乃至泰山的学者称号?还是年薪百万、千万的总裁?这是个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问题,一个只以金钱来衡量的社会,必然让人走上‘一切向钱看’的道路。人生的价值,一个是别人怎样看待你,另一个就是你怎样看待你自己。
  多年前,国内某大学的一个博士,在一个课题组工作了几年,始终没有自己的项目,课题组又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一次和他闲聊,他说,我在干五年,如果没有发展,那么就改弦易辙。后来,他选择了仕途之路,一点一点,从科员做起,到某处做处长,再到所长助理,不到十年,已经升至副所长,今天终于登上了自己心目中的高峰。随着关系人脉的打通,他开始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项目,这回他再也不用自己费力下实验室去研究了,只要指挥指挥,听听汇报就可以了,从此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中,他的选择,他的人生之路,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看明白了,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愿意这样做。他没有坚持一条道跑到黑!而是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我熟悉的另外一个博士,从某单位离开后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不久,他经常给我打电话。向我诉苦,在新环境下,感觉工作不是很舒心。反而想再回到原单位。但是几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原单位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又如何回得去。人生,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观,从就业的趋势上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下面两篇有关中美博士生就业的报道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科学之家》在2015年12月12日的一期中,给出了一篇《国外热门专业博士就业状况调查》。该报告是针对美国3000名博士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指出:“40%的博士生选择在毕业一年后进入社会,而其薪酬水平远超学术圈的同僚。此外,受到专业的影响,薪资差别很大。机械工程,数学和计算机类的博士收入水平很高,年薪达到40万人民币,而生物学的只有20万人民币。另外,60%的机械工程类的博士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调查还发现,博士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国际化大公司就业,或向科研投资较集中的城市去工作,而只有20%的博士生会选择在毕业高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新浪tianfw博客的一篇博文《中国毕业博士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2010年4月26日)中给出从95年到08年14年间的中国毕业博士的就业状况。对其中的主要数据进行摘录于下:14年间,所统计的有据可查博士毕业人数接近2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4%。毕业之后有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进入到科研院所的为10.8%,博士后2.9%。这相当于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相比较,进入到企、事业单位占毕业总人数的15.2%。出国深造的2.9%。该报告也给出:“据美国《研究与技术管理》杂志最新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材料揭示:博士学位工程师已越来越多地选择到私人工业部门就业而不是选择到四年制学院或大学工作。新毕业的工程学博士也认为私人部门对他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就业情况因所学专业而有很大不同,比如91%的计算机工程硬件博士和78%的化学工程博士都是在私人部门就业。同样,公、私两个部门之间所从事的专业活动也有很大差异:在私人部门,42%的博士工程师主要是从事开发工作,而在大学从事开发工作的只占5%;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比例为49%,而在大学则达76%。”
  面临抉择是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考验一个人的眼光和胆识的过程。毕竟要面对的是眼前的利益还是长久的利益问题,是短期稳定的还是长期稳定的问题,这些都受到社会现状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多时候,许多人,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久的利益,为了眼前的安稳而放弃了长久的安稳。另一方面,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所求。这就为人生规划留下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当面临选择时,便不知所措。
  人生一种尴尬的境地是,在一定的阶段,你似乎看到了你自己的人生尽头和归宿;另一方面,你又看不到尽头,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两难境地。人生的妙处在于你不应该看到自己的尽头和归宿,否则人生就真的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你若拼搏了,人生的轨迹就从此改变了。人生就是让你在黑夜里摸索,在宽广的大海上孤独的去旅行。
  3,择业之路
  如何让没有心计的‘慢鸟先飞’呢?其实还是有不少法门,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途径,或将被动的人生转化为主动的人生。
  现在,国内的面试机会很多,面试应聘其实是硬拼!一些国内外大公司的招聘会,可以去见识见识,看看各大公司都需要什么人,自己去转转看看谈谈。国内一些比较不错的公司,其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等应该还是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国际会议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这里,你将有机会见到一些前辈高人,他们中有一些处于各自部门的高端位置,那么你就应该大胆地向他们推销展示自己!
  自己若是愿意从事某方面的工作,可通过远在异国他乡的师兄师弟帮助,师兄弟是一个很好的介绍人,但是面试是谁都免不了的。
  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能够不断了解同行,在网络中可以了解个高校、研究所、公司的网页,了解自己中意的学校、公司信息,借助网络投简历,前提是自己要有清楚的工作目标,简历中的自我介绍和未来工作打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想继续从事学业研究,那么别忘了,自己导师或者身边的导师推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导师是有一定经历和关系的人,那么他的推荐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到某个机构和部门等。
  如果科研活动依旧是自己的兴趣,还非常喜欢这方面的工作,自己的导师为人也不错,师生二人情投意合,一拍即合,你能为师做贡献,师能够为你带来一片阴凉,那么皆大欢喜,你可以直接找自己的导师谈。君子善假于物也,君子善假于人也!对了,还可以趁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你还可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闯天下!
  我还了解一位博士。他博士毕业便留在了学校的某个实验室工作,中间出了次国,大概有个一两年吧。回国后,他还在那个实验室工作,方向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职从事某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前几年,就听说他在Science,Nature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碰巧,去年在网上看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评审中,在参报人员中,他的名字居然位居榜首。他是个彻底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学者。从一个博士走到今天,在将近15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坚持。在我们看来,他的研究是枯燥的,计算是乏味的,方向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但就是这么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有一个谈得来的合作导师,他坚持着自己的热爱,走到了今天。
  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状元,就看你是如何锚定人生之路。
  4,勇敢者之路
  年轻的心总是向往彼岸,相信未来。年轻就是资本,智慧就是力量。人生的道路在偶然与必然中交织,选择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人生所面临的有三关。一是面对现实时,有没有一颗从容的心,主宰自己的命运和选择,锚定自己的根基和判断,让知识、智慧和眼界来强大内心;二是面对困境时,是选择逃避还是曲折向前,是悲观还是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三是面对未来时,心中是否还有一个梦想,是执着追求还是彷徨,能不能不断地觉醒和有力的行动。
  如果我们能够登得再高一点,我们就能看得再远一点,也许痛苦就会少一点。停止不前和跨步向前都存在风险。但与其蜗居,莫不如蜗行。只有向前,向前,哪怕是每天只有一尺一寸,那么依然会滚动地球,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的地平线上太阳的升起。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向前,向着地平线的方向前进,向着未知前进。因为我们的心中应该充满希望---相信未来。
  博士毕业后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无论你去哪里,你一定要有两手真本领,并不要忘记继续学习,这是你立业的根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博士期间的训练,当面对新的环境时,使自己能够尽快地适应环境,提升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尽的沙漠,并不属于谁,但有了骆驼的跋涉,才带来了沙漠的生机,带来了沙漠里一道独特风景;辽阔的天空,并不属于谁,但有了雄鹰的翱翔,才增加了天空的亮丽,带来了天空上一副翱翔的翅膀。跋涉和翱翔的路在前方。
  人生的规划和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时移世易,扼住命运的喉咙!走向生活和精神的独立!
相关推荐:
2017年MBA联考复习备考交流群:QQ-
MBA全国咨询热线:400-622-4468
考博备考复习交流QQ群: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浏览次数: 次
【】【】【】
精品课程推荐
考博英语误区分析
医学考博 报考指南 最新动态
&&&&&&&&&&
&&&&&&&&&&
&&&&&&&&&&
资料共享 名师谈 备考日记
考博关注热点查看: 2933|回复: 16
wyrbka 该用户已被删除
我明年7月硕士毕业,如果找工作可以找到,但不是我喜欢的,也与专业无关,待遇一般马马虎虎。我想考博,但是想到这样的话等到博士毕业年龄会大,而且害怕成为传说中的灭绝就不知所措。更重要的是我要是读主要是想以后搞科研,但科研单位也不知怎么进,我也不想为了一纸文凭去浪费青春。
& &想追求梦想,即怕现实,又怕追来追去一场空。
& &请问各位大侠像我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在线时间13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982
研究生, 积分 5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0 积分
金币450 威望1
呵呵,单身也蛮好的……
我就一直单身
在线时间1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2357
本科,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 积分
金币134 威望0
「阿酒酒」
要为了理想而奋斗。
在线时间3 小时性别女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1421
本科, 积分 1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8 积分
金币152 威望0
我和你一样,也想考博,也有所顾虑,就害怕博士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很迷茫啊!
在线时间13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982
研究生, 积分 5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0 积分
金币450 威望1
找不到工作?别要求那么高嘛,干吗把自己折腾的那么累?
找个安静的小地方过一辈子也是很幸福的……
王雅华 该用户已被删除
我和你有一样的问题,怎么办啊?
在线时间46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3416
本科, 积分 2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5 积分
金币295 威望0
本科毕业时系主任对考上研究生的女生说能读博要继续读博,不要想着老姑娘没人要嫁不出去之类的,要知道学历越高以后的生活越幸福,不知道那些女生听话的话选择读博以后的生活会不会真的这样,其中的女生部分已经在读博了
在线时间71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20UID2698
本科, 积分 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1 积分
金币139 威望0
女人,应该是被宠着的。。。。
我知道我跑题了
wyrbka 该用户已被删除
朋友甲说是你的终是你的,与所走道路无关。这话多少有些宿命的味道,但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是的命运主要由性格决定,与道路的关系不大。
& &&&朋友乙说读书和工作是两条不同的路,各有各的艰辛。这话很对,那么既然两条路都不好走,为什么不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呢。
& &&&经过痛苦的决定,我想去试试。
在线时间23 小时性别保密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阅读权限30UID166
头像被屏蔽
硕士, 积分 2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6 积分
金币274 威望0
神州行, 我看行!
华罗庚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未来感到迷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