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生。刚找到一份服装店的工作。有一天 电影经理把大家都叫过去了 ,说是要上班。等了一个多小时,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有一天、有三个客人去酒店住房.经理说要30快钱,三个人没人出了10元.事后,经理说今天特价只要25元.于是叫前台的人拿回5元给客人.因为是三个人,5快不好分,服务员就自己拿了2元,每人分得一元.那么每个人就出了9元.那3X9=27,再加上服务员拿的2元就29元,还有一块去哪了?
那一元在25元的特价房费里
怎么算了?
呵呵!这个好简单的,
三个人各10元加在一起是房费30元,房费30-特价房的25=找回每人的1元和服务员的2元
3X9=27只不过是个误导
27要加上找回的每人1元,还是30元
你比如服务员是酒店,服务员的那2元还是在酒店,而不是在三个人身上
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这是第二次在天涯发帖了,上次还是一年前,那时候还在家边上上班,现在我已经在上海待了快一年了。  
请假去上海面试  
来到上海工作  
确定工作  
离开了工作近9个月的地方,开始新的方向  
进入电商行业  
离职,寻找新的出路  
备战互联网  离开家乡:  那是一年以前,我在一个投资公司里面做了贷款审核,我和还有一个经理两个人分管两块,我做审核,他做人事,是个大叔,我叫他老徐。老徐和我妈同龄,近50岁,在不少公司上班过,认识的人脉很广,所以老板请他过来,我每天上班,除了查阅过来贷款的公司报表之外,其实没有什么工作了,每天就在网上查各种金融行业的资讯之类的,他在我对面,经常和我说他以前的故事,说以前在什么地方开过什么店,甚至在九堡开过游泳馆,给我介绍如何经营游泳馆。公司里一共十多个人,除了我,其他都是在外面办公的,平时没什么事情都在讨论买衣服,看什么电视剧,周末怎么玩,我感觉我虽然也很喜欢,但是很少过去和她们讨论,因为我知道我走的路和他们不一样,我有危机感。  其实我是可以每天很舒服的就在办公司上上网页简单的做点东西的。  那个时候进不去银行,我们那个小区,所有的银行不是靠和正行长的关系,就是花十几二十万买进去,根本不看你什么学历。  我试过投过几家银行,都是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后来才知道,进去都是靠关系,里面所有的人,都是有后台的,很多职高,甚至职高都没有读完也在里面。我很无奈,我又想留在家里,又觉得工资低,家里人一直让我先做着,等亲戚什么时候可以安排我进银行,然后我就走人。我从大四找实习进了某家银行,知道里面的黑暗,就不想进去。可是大家都觉得进银行是最好的路了。  我很无奈,一是认清了这个社会,二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想了很久,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出来,至于什么时候,去哪里,我还要好好选择。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甚至更远。还有,我要不要继续做金融行业,毕竟我一点都不喜欢金融。  某一天的下午,我在网上继续查询资料,看到了一个新出炉的全国行业和城市工资水平单。上面写了上海平均工资最高,有7000多,我震惊了,我在这里一个月只能拿2000,一年只有2万多的收入,出去可以拿到7000,七八万一年,我再也坐不住了,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出去。当天下午,我开始疯狂地在网上投简历,我想,我是学金融的,如果做其他的行业,估计很难要,现在第一步是出去,行业什么可以以后再说。至少我有几次银行实习的经历,做过客服,也做过风控,应该还是有公司会要的。  那天,我投了杭州和上海的30多家公司,从P2P到银行,基金都有投,我发现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很多都是没有写工资水平,当时我就一个目标,找一个6K以上的工作,我算了一下,一天的开销如果是在30块,加上车费,一个月房租如果是1300,那我6K的话,是可以多余的,还能存点钱。  就这样,那几天很多HR给我打电话,我不断的在网上找简历模板,一方面应付工作,一方面看机会。终于,有一天一家P2P公司给我打电话了,在浦东,好像是地铁附近的公司,是甲级写字楼,他们说主要做汽车贷款,问我有没有对车子这块的研究,我说,基本上的车牌型号什么都是清楚的。其实我对车一点都不懂,我认识的只有那几个品牌,到现在也是。但是当时为了工作没有办法。我突然记得我高中的数学老师空间上面有一篇日志,讲的就是车牌的,我特地回过头去看,就这样,因为对车子熟悉,还有金融的丰富实习经验,我通过了两轮电话面试,邀请我下周一去面谈。对方开价6K,这是第一次,我知道了我是有市场的。  第一天回家,我还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我在等机会,我很想我投的那几个银行可以有一家回复我,让我去面试,这样的话,我就有正当的理由去外地了。等了两天,我又接到了电话,是广发银行的,说要招客户经理,我说我有很多银行和金融公司的实习经验,我很优秀,然后说完居然就让我下周一去面试,哈哈,我很高兴,把两次面试排在了一个早上,一个下午,然后周一晚上晚点还是可以回来的。想过之后,我回家就准备提了。  当天我先回家,然后和爸妈说,我周末要去上海,家里开始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后来一听,知道我是真的要去,都以为我疯了,我说我没有疯,我就是要去,有一家很不错的金融公司和一家银行都叫我去面试,最后,他们考虑了一下我在这里只能找一份2000多块的工作,最终还是同意我出去,这里提一下,我爸妈还是很开明的,哈哈。  记得大学的时候,我和很多同学都说我毕业以后是要去上海上班的,而且和他们说以后他们来上海的话是可以住我这边带他们去吃海底捞的,还要去复旦大学参观。哈哈,我到现在也没有去吃过海底捞,也没有去过复旦大学,只是经过,但那是我大学时的梦想。扯远了,不要介意。  后来那两天,我上班的时候也很兴奋,一想到要出去,到周五下午了,我故意和几个同事说,Topshop的服装店现在要在上海开第一家了,我想去看看,然后和她们讨论衣服,最后说,我周末要去上海看一下。然后跑到老板办公司,和老板说,老板,我能不能周一请一个假,老板还是很开明的,说这几天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可以,你去吧。就这样,我写了一张假条,去了上海。  我在上海人生地不熟,这得要感谢我的一个同学,刘哥,我叫他刘总,因为很有老板范,他们家在上海住了很久了,在闵行,和他说了一下我的情况,想来上海面试,他和我说了面试的两个地方不是很近,坐车过去要40分钟,给我规划好了路线,叫我在那个地方住。然后给我推荐了几家旅馆。记得当时,我的中兴手机坏掉了,也没有钱买一个手机,就用了一个亲戚送的联想的手机,这个手机只能打电话,查不了东西,也不能上微信。所以我几乎是没有地图可以用的。  我在家里查好了路线,背了一个口袋,周六下午从家里出发,一个人做了去上海的火车。  到了上海,已经是六七点了,快要落山了。在虹桥火车站,按照之前来上海时的走法,我知道怎么走到地铁站,然后去了旅馆。到了旅馆,我放下东西,吃了一点家里带来的东西,开始打开我从网上整理出来的面试攻略,用A4纸打印出来的,然后开始一步一步看。  第二天,我按时去了第一家公司,公司在浦电路的一个高级写字楼,第一轮是一个女的,就是HR,对我的印象很好,问我住哪里,我说我住朋友家,这个是我的经验,之前在杭州找工作也是,我一说房子还没有找,我现在住家里,很多人就不要你了,所以我报了一个同学的地址。然后就是第二轮复试了,面试的经理很大只,估计得有1.9左右了,大概和他说了一下基本的情况,然后我就问待遇了,他说6K可以给到,但是食宿要自己解决的,我说可以,要是你们提供食宿的话,我还不要了,会怀疑公司正不正规的。面试出来,刚刚走到下面,他发了我一条短信,说,不好意思何小姐,风控这块你经验不够,不过我们现在客服部门只有两个人,你过来可以直接给你做主管,还是这个待遇怎么样。当时脑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转过弯来,直接回了一句,我就要做风控,客服不要做。也许还是年轻气盛。  过了半个小时,我考虑了一下,客户比风控可是要轻松很多啊,我为什么不要做,可是来不及了,问了他,不好意思,我考虑一下,还是可以考虑的,还好那位经理说可以,如果合适的话你周四周五可以来上班了。OK,搞定第一个offer。接着去第二家,我坐车去了杨浦还是哪个地方,反正很远,现在也没有什么印象了,就记得比较远,到了那边发现情况和杭州一样,大银行,就是很多人一起分几轮面试。会场足足有几十个人,我一直在想我会不会因为面试赶不上回家的火车票,和外面的经理大概说了一下我的情况,他同意把我排在前面。  给我面试的是一个娘娘腔的人事,问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不是专业性的问题,最后,他说,今天可以定吗,现在可以的话,你下周一去某某网点上班。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是第三方派遣的,但是来不及了,我问了一下待遇,底薪只有2800,加业绩提成,突然感觉被骗了。  但是我还是表面上觉得很惊喜,说可以的,下周一过去,然后给了我一个叫Lily的HR的电话,让我联系。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考虑去哪家,实在想不好。当天晚上到家,我和爸妈商量,一个是待遇要高一些,一个是名气好听,去哪家。但是银行那边又是可以安排住宿的,可以给我解决很大的问题,如果去那家公司,我还要早好几天过来先找房子,一时半会我什么地方都不认识也找不到。就这样,决定还是先去银行试一试。  周五,我向公司提交了离职单,说,我要去上海上班了,老板说了一句特别逗逼的话,我一直都记得,他说“你去上海买衣服,然后跑了”,哈哈。  但是,虽然我工作时间是一个月,老板硬说我是没有坐满一个月,只付了我800的工资。算了,现在想这些也无济于事,能让我走已经很不错了。
楼主发言:13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跳槽跳得真勤
  10月17日 到上海  来上海的前天晚上,我在网上买了一个拉杆箱,是我喜欢的蓝色,然后装了一点衣服,还有一些吃的,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准备走了,这次和上大学不一样,这次真的是一个人,没有一个认识的。  中午,爸妈送我到火车站,我离开了家,开始去第二故乡。我在网上找了一间上下床位的旅馆,因为离明天要去报道的工作地点近,只要走几分钟就可以了。出了地铁站,我给老板打电话,说我到了,来接一下。老板说十分钟以后见,见面发现是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自己在这边开小旅馆,旅馆在弄堂里,屋子超级小,外面很脏,但是想到只住这么一万也就算了,还是算了。那天,我听到了上海老大妈和店主吵架,也是因为一点点小事,第一次见识到了上海大妈是如此的凶猛。晚上我一个人不敢睡,就半睡半醒的,生怕有小偷来偷东西。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起床,告别了房东,按照电脑上查的路线去了公司。到了那边发现很破旧,但是也没有办法了,他可以提供住宿,我可以做到过年再换工作的。当时一起进去的几个人我到现在都还有联系,现在大家都是在做各行各业了,但是很感谢他们在那段艰苦的时光给我带来的帮助。我说我要住宿的,然后专门找个一个男生在下班后给我拿行李去公司安排的宿舍。公司下班是七点,然后做4号线换乘7号线到住宿的地方,花了一个小时,下了地铁,我一看,傻了,这明明就是郊区啊,比我家那边的农村还要破旧,我不禁想,原来大城市也有这种地方。走了大约20分钟,到了一个公寓房,外面看起来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公寓,很破旧,但是里面还可以,类似于我大学时的公寓,我交了押金,住了进去。一个宿舍住了6个人,不过只住了两个人,加上我是三个人。同屋子的两个女生,第一天去就感觉很奇怪,他们没有说话,我和她们说话也不理我,就这样,我在这样的氛围里待了三天。第三天晚上,我忍不住了,和其中一个女生说,我们要不要出去跑步,她同意了,然后我们去了边上的部队,她有认识的人在里面,说里面有健身馆,我拿了身份证,进去,第一次傻眼了,原来居民还可以进入部队,哈哈。在那边锻炼了很久,问了她今年多大,我才知道她没有读大学,比我小两岁,也是一个人来的上海,但是工作一年多了。我和她说我不想在这里长久的干下去,我想换,有合适的就换。
  年轻人就应该去闯一闯  
  在那边我还遇到了几个对我帮助很大的,一个是我另外一个室友,一个安徽的女生,前面几天都没有怎么和她说话,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之前这里住过一个女生,有一天iPad不见了,怀疑是她们两个偷的,还要求搜身,虽然那个女的搬走了,但是对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敢再随便和新来的说话了。但是还好,过了两天,我主动找她一起去公司,一起上下班,中间周末她还带我去了徐家汇公园玩,带我去吃徐家汇的小吃,后来我自己一个人好几次去徐家汇,都找不到她当时带我去的那条小街,也许找到了也没有那时候的味道了。后来有一天,她突然说要走了,要回家,她比我大一岁,但是工作两年多了,说要回去考驾照,回家自己开一个店,上海待了这么久没有赚到什么钱,还是家乡适合。那时候我已经从那家公司提交离职了,虽然也提不上离职因为根本没有签离职单。我还是蛮惊讶的,我努力想融入这里,她却要出去。她回家的那天,找了几个亲戚来帮她搬东西,最后送了我一双鞋,说看我人很好,买了一双鞋给我,我记得好像是300多买来的,虽然不是很贵,但是我们认识这么几天有人可以送一双鞋给我,我已经很感谢了,这双鞋我到现在都还保留,不会忘记曾经帮助我的一个姐姐。  在那边,我还认识了一个和我同龄的女孩,也是高中毕业就来了上海,我很喜欢和她说话,因为她是福建人,说话声音很像我大学的一个同学,都是一个不标准的普通话,带一点福建口音,长的黑黑的,像是经常晒太阳。她很大度,做事很仗义,有些时候想想,这个不就是我大学同学吗?11月底的时候,我被要求搬出这里,她也是,搬到公司附近住了,所以我和她一起收拾东西,那天一起叫车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她。  那段时间还有很好笑的事情,住的地方没有网络,我又需要投简历,但是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所以没办法,白天,我蹭不到网,就在家里修改简历,一直看网页截图(网上上网的时候把各家公司的网页用QQ截图截下来),然后晚上,我有时候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如家酒店的大堂蹭网,装成是要住宾馆,然后一直做在沙发上蹭无线,有些时候同屋子的那个女生会和我一起出来,我搬笔记本过来一开始很不好意思,但是她和我说没关系,她在我对面用手机上网,我用电脑快速的投递简历,查资料。  每天都去蹭网很不好意思,因此,我必须找到别的蹭网方式,甚至在白天也可以有网。一天晚上,我在楼道里观察,哪家是比较好说话的,可以给我蹭网,我把苗头指向了隔两间屋子的男生寝室,那边住了6个男的,不知道做什么的,但是看起来都像是大学生,我趴过去敲门,和他们说明了情况,说我需要网络很急,要发邮件,能不能知道一下无线和无线密码,开门的男生做不了主,就让我进来问了其他一个人,他说,没问题啊,你用吧,就把无线密码和我说了,真是感谢。回到屋子发现太远了距离,信号不好,所以我收起了电脑,直接去了男生宿舍,说,我可以坐半个小时吗?显然他们是吓到了,但是时间点太特殊了。一个男生让出位子给我做,我一边发简历,一边和他们说话,才知道,他们都是江西某个学校大三的学生,学校安排他们来上海实习,在宝马的后台做售后客服。我在那边蹭了三个晚上的网,虽然后来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不过还是很感谢那群男生。
  求职经历:  我在那家公司呆了几天没有做下去原因很简单,本来是想坚持到过年的,但是问了几个同事,都说业绩很难做,不容易出单,要打电话,要出去跑,很难,考虑到当时自己没有客户,很有可能连着几个月拿底薪过日子,我坐不住了,决定还是离职,当时一起走的,还有一个女生,现在她在银联上班,到现在也没有换过工作。当时记得还有一个男生,就是帮我拿行李过去的,听说现在在水果店卖水果了,我和他说过两次,做人需要有梦想,你那么远来上海,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办公室之类的工作,或者去报一个计算机程序的班,这样也可以好好学一点东西,将来找工作简单很多,但是他没有听,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前几天聊了一下,他还在那边。  从出来开始,我考虑到要月底搬出来的事情,所以,必须要在这几天就找到工作,一开始,我是金融类的什么工作都投,后来发现这个计划不行。我投过两家基金公司,电话里说的都是好好的,但是一见面,觉得我刚刚毕业还很稚气,估计卖不出产品,就说没有机会,建议我去找别的工作,也去过一家支付公司,那家公司业务做的很大,是第三方的支付,里面做数据分析,我说我数学很好,高中时就很好,最后录取了,但是主管说,你前半年的话,工资只有3500,6个月以后,你能力有了,我们可以加1000。当时我同意了,因为公司很有威望,而且本来是针对上海户口,本科以上学历开放的职位,可以破格让我过来面试,还可以要我已经是很给面子了。那天晚上考虑了一下,这个职位如果要拿7K或者以上的工资,起码要两年以后,而且要沉得住气一直做这个。然后分析这块市场上工资最高也只有1.5左右,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不去。
  后面几天,我有试过去找投资公司之类的,市面上最缺的就是销售,尤其是投资公司的销售,好像永远都在招,大学的时候,同学都花2000多块上补习班去考理财规划师的证,可是我没有考,虽然觉得这个职业很高大上。出来了以后才知道,外面的理财公司的业务员可是都叫理财经理,理财规划师,尼玛,一个大学的时候觉得特别高大上的职业,发现被社会如此的践踏。我觉得理财规划师就是应该给客户分析财务状况,然后给出建议,把资金分配促进客户的资产合理配置,可是出来发现这个职业就是拉客户去投资一些东西,完全变味了。我觉得这个不是我要找的路,有一家在陆家嘴的金融公司,给我开了底薪7K,还有提成,但是最后没有去,因为公司文化不能接受,我也不能给他们保证每个月可以出多少的业绩,最终还是没有去。  我想了下,这块可能不适合我,我还是找银行或者证券机构吧,我找了大概十来家银行,四大行,股份制的,还有外资的,然后还有证券公司。先来说说外资银行吧,去了渣打和花旗,我其实有点不明白,在这里服务的基本都是中国客户,为什么对英语水平这么重视,甚至我觉得一个英语专业的人和一个不懂英语但是精通中文的人,到结果会录取的是英语好的。还好,我面试的这两家银行,最后花旗是说可以去做现金柜员啊,但是是外派的形式,工资一个月3500。听到工资的时候也是震惊了,最好我考虑了在里面的人一般都是名校之类的毕业生,然后英语要求比较高,我进去估计就是外面的人看了很羡慕我,但是我又无法和他们解释我一个月工资很少,所以还是放弃,以后拿着曾经在外资银行的简历现在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毕竟现在外资银行也很多门槛也很低。接着我把工作瞄向了股份制银行,之所以选择股份制,是因为虽然压力大于国有控股,但是官僚气息之类的比国有那几家好很多,尤其是我听了某某银行几乎都是全关系  网络之后,当天,我投了几乎所有的股份制,之前有投过没有打电话通知的,我改了一下简历,又继续投,就这样,第二天,我收到了几家银行的面试邀请,比对再三,选择了中信,在那边上了9个月的班。
  中信,是开始,也是结束  那是接近十月底的时候了,我正在最后确定工作,所以去的每一家公司,我都是前一天查好所有的公司背景资料,熟悉工作的内容,可以查到公司内部结构甚至公司的环境,祖宗十八代都查出来研究。后来发现这一招特别好使,不管去哪家公司面试,只要我基本满足他们的需求,看到我对公司文化背景很清楚,加上专业知识到位,基本都录用,除了一些极品的公司。当然,这些面试的经验也是锻炼出来的,我暑假可是在杭州几乎把所有的行业都面了个遍,每天都在总结什么地方不好,结果锻炼出来的。我有个朋友有天还请叫我,为什么你每次去哪家公司面试,别人都要你,我还卖关子说人品好,哈哈。去了中信,接待我的是一个女主管,看样子不是hr,应该就是以后的直接领导了,和她简单沟通过后,我说了我毕业以后的经历,对行业的看法,以及以后人生的规划,说了很多,最后她说,我比你大两岁,早你两届出来,你很像我刚出来时候的样子。至今,我还记得那天在高端会议室,和我聊天的画面。后面我有次特地去高端拍照片,但是手机丢了,至今没有那里的照片,但是那个会议室和她对我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那天,她说,如果录取,最快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我说,后天就可以,明天我找房子。回去以后,我收到了她的短信,是录用短信,工资也还可以,虽然底薪只有2800,但是平均工资都在7K,我想,我应该不会是最差的业务员,至少平均水平应该还是有的。第二天,我收到了她的邮件,列了一些需要的东西,我让爸妈给我寄了学历和学位证书,拍了照片,去医院做了全身体检,这是我第一次做了那么长时间的体检,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还走错了房间,本来要去CT室,结果走到了太平间,也是醉了,还好有人提醒了我,不然真要吓死。做足了准备,我去了公司报到,又因为没有离职证明而不能入职。在这里我很想说说,很多大企业,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走这么多的流程,不管是入职还是离职,很多东西其实不提供也没有什么关系。离职证明因为上家走出来的时候和老板不和,迟迟不肯给我离职单,最后,我用了激将法,说再不给我就报警,最终拿到了离职单,顺利入职,但那时已经是11月多了,我也已经搬了家了。  几个月前一次我回家,返回上海的路上碰到了一个以前在那家投资公司时的同事,我问她,公司怎么样,她说,上个月倒闭了,没有资金,做不下去。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劝她找一份好单位的工作。
  跳槽没有对错,错的是没有勇气跳了,或跳得没有勇气安定,另一种情况是你是水军  
  进入中信,我在办公司看书等着人齐了一起培训,足足等了五天,这五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就是对着一本员工手册和简单的资料在那边看。终于,凑够人数了,开始培训。一起培训的有十个人,现在,只有两个人还在中信,其他的,基本上都在做别的行业了,做教育的,回去做教育了,还有一些做了别的行业,例如我,选择做了互联网。在中信,经历过一次大的人事调整,还有领导层的变动,工作内容的转变,合作同事的人员变动,还有直属上级的变动,好几次因为变化很想走人,但是都坚持住了,记得一个领导说过,一家不会变动的企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是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员工的日子都不好过。6月份,因为新领导的上台,做了一系列在当时的我看来无法接受的政策,我决定了,我要走人,虽然那个时候我每个月可以拿8K了,但是还是走,因为我无法服从那个制度。中信9个月,我从刚刚开始的月薪三四千,到五六千,到后面的七八千,一路走得太不容易了。领导层给的压力迫使我每天上班跑业务,一些难伺候的客户,明明不想要给他做业务,但是考虑到种种关系,还是笑着去做了,这段时间,不管天气再热,或者再冷,约了客户就出去见,我跑过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后来我把我在百度地图的足迹截图发到朋友圈给别人看,都惊住了。但是这9个月也是锻炼了我很多能力,坚持,如何与人说话,还有怎么样和客户做朋友,处理人际关系。最后我很感谢那段时间帮助过我的同事和客户。
  新的开始  中信的最后几天,我在找方向,关于做什么,由于一直都被身边的人洗脑,所以接触的人,几乎都是金融行业的。我很想跳出去,但是一直都是没有想法,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开始在网站论坛上面找各种工作机会,但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不清楚未来的梦,一个人没有梦想是很恐怖的,这让我想到了我高中和大学,高中的时候一直反复的问同学,我说,我们一定要这么拼命的读书吗?我除了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其他的都不喜欢,我不知道我可以读懂一篇文言文,或者说会一个化学方程式会对我以后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因为这些都是我不会做的行业。但是还同学告诉我,1、除非我打架了,不然学校是不会赶你走的,你也出不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考上大学,虽然我也不知道为啥要考大学,但是还是一面憋屈,一面应付三天两头的考试。终于,我上了大学,选了金融,虽然这也不是我想做的,但是我又不知道做什么,只知道这个行业不错,所以我就要学这个。大学四年,第一年,我参加社团,很多社团,去做家教补贴生活费,去认识一些人,但是大二,也许是因为受身边人的影响,我也越来越懒了,经常逃课,窝寝室看电影,也不怎么出去,大学后来那几年几乎都是这么度过的,但是大学,我又是把基本上想看的电影都看完了,这得要感谢快播,衷心的谢谢,要是没有快播,我根本看不了那么多的外国优秀电影,后来快播被关的那天,我在微博上面大骂某电局,可是也无济于事。记得好像是大三下的时候,有段时间我突然惊醒了,我要去找找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我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去报刊室看杂志,可是往往我看到的人物都是很优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做的很好的人,我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看的越多,越觉得恐怖,22岁左右,不知道要干什么工作,没有目的,没有方向。这在我工作一年以后,也还是这样的。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看杂志,那是5月底的时候,买了很多的杂志,什么都有,最后,我迷上了《商界》杂志,我不是要给他们做广告,是因为每一本书里面,讲了很多互联网创业人的故事,很多新起步的公司,这和我大学时经常看的波士堂又是不一样,那边是已经做的很大的一些公司,而这里,很多都是年轻人,我突然有个想法,要不就去做互联网吧。我好像疯了,我以前想过要做服装设计师什么,可是都是想想而已,这次是真的要做了。我看了几本杂志,遇到不懂的东西就自己百度,终于,一段时间过去,大概这个有分什么行业之类的都清楚了,我加了很多QQ行业群,每天在群里面问问题,这段时间还通过QQ群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都没有见过面,但是还是很感谢他吗,给我指明了方向。
  中信出来没有多久,我就去找公司了,休息没多久就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我觉得我现在脚步不能停留,需要马上调整心态做新的行业。可是越是快的决定越有可能出错,我发现我不喜欢他们的产品,这是致命的,如果一个销售不喜欢自己公司的产品,自己不认可的话,更加难说服客户,因此,做了一个星期,我走了。
  @骑着上网
22:36:20  跳槽没有对错,错的是没有勇气跳了,或跳得没有勇气安定,另一种情况是你是水军  -----------------------------  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呆不久
  那天出来之后,我开始去找互联网的其他方向工作。慢慢的,我发现很多O2O这块的工作,但是很多都是地推,也就是线下的,说的好听是BD经理,难听就是线下拉商家的业务员,通过QQ群了解了几家的商业模式,我发现这块不是我要做的方向。偶尔一个机会,之前那家上了一个星期班的同事和我说了他的故事,说自己上家公司还可以,就是有点远,他做了三年,每个月基本都是一万多。我心动了,目前我要找的就是互联网,然后那家也是,然后网上找那家公司的资料,第二天投简历,第三天面试。面试感觉很好,底薪给到4500,原本以为这样我的工作就可以安定下来了。进去以后却发现这里是电销的,而我,我以前是做面销的,不是说好了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出去跑业务吗?我以前在银行上班积累了一部分的客户资源,但是都是在上海的,他们说,我们这里客户是按区域划分的,你只能服从,上海的客户,你自己有的也不能做,只能给这个区域管的同事做,这个我有点难接受。还有每天限制你打电话的时间,这点后来了解到,好几家类似的公司也都是这种模式。最主要的,这里和我当初的设想不一样,我的理念是客户要当朋友来看,不能每周去逼她,可是这里必须经常打电话,因此吓跑了一些客户。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模式,因此,做了两个月以后,我走了。  这份工作给我的启示就是,了解一家公司,还要了解一个行业,我去之前都不清楚他们卖的是什么,然后就去了,发现是做电商软件的,可是我对电商这块没有浓厚的兴趣,我觉得我做任何事兴趣是前提,没有兴趣,又是这样的制度,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和上级领导提过两次,分区域这种制度能不能改,还有一个就是每天限制通话之间能不能改,其实很多客户更加愿意QQ或者微信沟通,但是她只和我说了两个字,服从。是啊,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你怎么可能说服一家公司因为你一个人的力量就去改变整个制度呢,所以我选择离开。  重新上路  经过了这次工作,我得出了几点经验:第一,我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第二:了解公司文化,如果不了解,进去了又是不能接受 第三:认识产品,公司的产品对我来说很重要 第四:这份工作对我以后的方向有没有用 我觉得大概这几点满足了,我就可以去了。  现在我来上海快满一年了,如今在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上班,仅此来纪念我过去一年的生活。
  @sixsamantha
23:24:00  @骑着上网
22:36:20   跳槽没有对错,错的是没有勇气跳了,或跳得没有勇气安定,另一种情况是你是水军   -----------------------------   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呆不久  —————————————————  那是因为你还不到岁数,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态,还有你是水军吗  
  @骑着上网
21:14:34.067  那是因为你还不到岁数,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态,还有你是水军吗   —————————————  我不是水军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有一天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