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带来哪些影响

美国减税对中国有何影响:可能会促进税收改革|减税|税收|税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许权胜
  美国当地时间4月26日下午,特朗普政府公布税改方案,准备将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35%减为15%,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9.6%减为35%,并将征税级差从7档减为3档,分别是35%、25%和10%。个税起征点则几乎翻了一番,夫妻合并申报的所得税起征点将从12700美元升至24000美元。
  美国准备减税的消息牵动全球,减税幅度之大震动了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民日报刊文甚至认为美国在挑起税务战争。这个说法有待商榷。我国日也进行了税改,全面实施营改增,等于也搞了减税政策,而且总理还说今年要继续减税3800亿,所以各国的减税政策一定是根据自身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决定的。
  美国的减税政策其实对全球有“风向标”的作用,全球量化宽松多年各国经济并不见好转,几乎都深陷泥沼中不能自拔,现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突然宣布要减税,说明量化宽松用货币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那个玩法已经走到了尽头。而美国用减税来调节经济在里根时代和克林顿时代都不同程度地用过,当时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一定作用,这次特朗普重拾旧器,用减税来应对本国实体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兑现竞选诺言,可以说今后减税政策可能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头戏。
  那么美国的减税到底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会改变我国货币推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我国运用货币来推动经济发展已经运行多年,但货币有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使我国的资产泡沫被越吹越大,比如在房地产领域,房价被推得畸高,当然这个泡沫也含有房地产的涨价预期,但预期正是建立在货币贬值的基础上。另外,银行为货币的创造推波助澜是引起泡沫的主因,比如同业存单,2014年发行量仅不到万亿,但到2016年已经达13万亿,同业存单当初为解决银行资金错配可能会导致流动性不足而设计。无需缴存存款准备金和套息的优势,使同业存单新衍生出的理财又创造天量级的货币,变成银行钱生钱的工具,一个又一个的金融创新使房地产市场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由此持续不断地推动资产价格迅速上涨。
  4月25日,政治局集体学习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并就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外部冲击进行了讨论。包括近期金融形式的监管发生的巨大变化,无不预示经济改革的风向可能会发生转变。
  其次也会影响我国的税收结构。我国的税收来源目前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的特点是简便易行,无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成本高低,有无盈利,只要商品和劳务一经售出,税金即可实现。间接税的另一个特点是税负容易转嫁。收入愈少者,生活必需的消费性开支占其收入愈大,税负相对就愈重,导致事实上的税负不公。所以这种税收缺乏弹性,一旦提高税率就容易使物价上涨。在世界各国的税法理论与实践中,一般直接税所占比重较大,比如各种所得税、房产税和财产赠与税等税种为直接税,直接税难以把税负转嫁到别人头上,对社会的财富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满足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我国的直接税比重太低,反而使工薪阶层成了纳税主体,工薪阶层所缴纳的税收收入尽然占到整个个人所得税的40%,而高收入者反倒享受多税源扣除优势,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这样也使我国税收调节违背设定的调节初衷,用税收来平衡社会财富减小贫富差距。所以美国减税政策会改变我国税收征收结构,可能会促进我国进行税收改革,美国减税内容中并没有减少房产税这个税种,所有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提高我国直接税征收比例,这样也让企业休养生息为以后扩大税基来源做好储备。
  税收有个著名论断就是拉弗曲线。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在给里根总统推行减税政策时提出一个命题,即政府的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再调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少,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当然这次美国减税也会对其他非市场经济体或者竞争力弱的企业形成一些屏障,这种情况也正好实现了特朗普的反对自由贸易的主张。我国虽然面临与美国进行税率的竞争,但彼此之间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效率竞争,所以我国当前最主要在于要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美国能减税,我们更能减税,因为美国有比我们大的多的军事开支和民生福利的开支,所以我们的减税反而有更多的空间。
  总之,美国的税改政策虽然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任何一个政策对另一个国家来说里面都可能有危也有机,就看怎样去把握,运用的好就能起到促进作用,能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趋势向好。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美国税改,去积极赢得本国经济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热门推荐APP专享“减税”将对经济转型影响深远_凤凰资讯
“减税”将对经济转型影响深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营改增打通了政策与纳税人之间的“最后一公分”,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有效降低纳税人税负,对经济转型又有何推动作用?用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话来说,“好的税收制度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原标题:“减税”将对经济转型影响深远信息时报讯(记者 徐岚)减税大幕自本月正式开启,营改增带来的红利开始陆续释放。继5月1日开出首张增值税发票之后,营改增顺利闯过第二关和第三关,即实现营改增开票缴纳,四大行业全面开票。不仅如此,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所有新的试点行业税负还将实现“只减不增”。这也就意味着,不仅是此次纳入试点的建筑、房地产、、生活服务业,几乎所有链条上的行业都可从减税利好中获益。营改增红利开始陆续释放“营改增后,我们餐饮业税率一下子降低了2%,按照去年营业额450万元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减税9万多元,经营成本降低了。”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餐馆老板朱女士这样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自5月1日起,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昔日地方第一大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为像朱女士这样的生活服务业小企业主提供了减税空间。根据营改增的试点方案,以年销售额500万元为界限,企业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的办法,不采取进项抵扣的增值税计税办法,直接设定3%的增值税征收率。根据广发证券发布的数据,自2009年以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至少达到30%以上,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汪康在4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所述,此次“营改增”涉及的试点企业有1100多万户,试点企业的税收规模超过19000亿元,2016年减税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减税的力度是空前的。营改增对各行业影响不同宏源证券分析师陈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改增带来的红利正在陆续释放,但其全面实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给纳税人减税那么简单。那么,随着5月1日营改增全面推开,对四大行业具体有何影响呢?记者在多方采访中了解到,营改增从税制设计层面保证了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不过并不代表所有企业税负都会下降,营改增对于各个行业影响不同。生活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营改增比较好理解,陈磊表示,对于、餐饮、宾馆等一些服务业企业,营改增试点表面上提高了1个百分点的税率,但相比原先的营业税,可享受更多的抵扣,总体来说,税负是会降低的。近期,凯悦、洲际、万豪、希尔顿等国际酒店以营改增为借口集体涨价事宜备受关注,但在被相关部门约谈后,上述酒店大多表示暂不涨价。而锦江、如家、华住、格林豪泰等则表示,经济型酒店不会涨价,因为营改增本身不影响利润。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认为,对酒店而言,很多项目都可作为进项成本抵扣,并不一定会影响利润。酒店以营改增为借口实行涨价是虚假宣传。长江证券在报告中指出,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交易税负将有所下降;建筑业方面,有利于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利好金融业利润表,但隐形负担或增加企业成本;生活服务业方面,酒店的进项抵扣是税负变动关键,演艺、园林门票略有降低。推动现代企业发展升级营改增打通了政策与纳税人之间的“最后一公分”,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有效降低纳税人税负,对经济转型又有何推动作用?用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话来说,“好的税收制度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招商证券分析师彭磊告诉记者,一方面可降低企业整体税负,激发企业经营活力。另一方面,营改增改革推进后企业并非“坐享其成”就可减税。相比营业税,增值税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规范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红利。因此,营改增在客观上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营改增的政策取向,主要在于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对于经济而言,营改增试点4年,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巨大撬动作用已经显现。据税务部门统计,营改增试点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首次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2015年年底,营改增试点服务业企业达到510万户,是2013年试点企业数量的1.35倍,改革成效好于预期。●此次“营改增”涉及的试点企业有1100多万户,试点企业的税收规模超过19000亿元,2016年减税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减税的力度是空前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71
播放数:91781
播放数:49706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刘尚希:全面减税能解除经济增长的抑制吗
作者:刘尚希
  面对低于预期的经济形势,全面减税的呼声又开始多起来了。不少观点认为,当前的低增长是税负太高造成的。关注税收,评议税收,扩大公共讨论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判断有可能误导政策和改革。若果真如此,那事情就很简单了,全面减税即可。看似做了一件“好事”,但这很可能导致以减税政策替代深化改革,甚至使结构调整功亏一篑。一旦以短期治标的政策替代长期治本的改革,经济风险将不是缩小,将来的日子更不好过,甚至可能以一场严重的危机来收场。
   应不应减税是一回事,而税负太高造成低增长必须减税,则是另一回事。前者是一种价值判断,可以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而后者则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这样做。当前呼吁全面减税的观点,大多是基于后一种判断。
   今年4月份,路透中文特邀专栏作家发表了一篇题为《减税!全面减税!!》的文章。他观察到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两难境地的办法是全面减税。支撑其逻辑的是“拉弗曲线”。这是在40年前总统里根的经济顾问阿瑟?拉弗提出的,认为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作者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以来至今的20余年的财税数据,认为“拉弗曲线”在中国确实客观存在,并得出结论:我们已经面临“高税率、低增长”的问题,目前的税率已经处于“拉弗曲线”的右侧,成为低增长的重要原因,故而提出要全面减税。
   上个月,中金公司等发布了题为《降低税负不应缺席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宏观周报,该周报称,企业部门税负过高,不利于企业投资和创新。以三年前的2012年企业税负相当于其含税可支配收入的47.4%来支撑减税的必要性,以政府拥有巨额存款和大量国有资产这两座“”来支撑减税的可行性。
   近日,又看到一篇题为《减税:中国经济和股市的逃生之门》的文章,同样也是依据拉弗曲线原理来进行论证分析。该文引用已有的研究数据,2012年中国宏观税负比重为35.33%,文章的分析显示,中国政府税收每上升1%,会导致中国GDP下降0.045%。这意味着当前宏观税率已在拉弗曲线的右侧,抑制了经济增长。所以,作者呼吁要开始大规模全面减税。
   上述三篇文章分析角度稍有差异,但其结论是一致的:按照拉弗曲线原理,税率已经处于拉弗曲线右侧,抑制了增长,必须全面减税。如果说真是如此,那么北欧国家更要全面减税,因为北欧国家的宏观平均税率接近50%,不然,北欧的经济就会停滞。而事实上并未出现。这说明,税负高到什么程度就会进入拉弗曲线的右侧禁区,没有标准,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取决于一个国家(,)对“福利―税负”匹配组合的选择。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也很难说拉弗曲线在我国能得到验证。按照张涛的分析,年期间,税收年均增速为17%,(狭义的)宏观税负均值为11%,经济增长却不高,1999年只有7.6%;而年期间,税收年均增速为21%,(狭义的)宏观税负均值为17%,经济高速增长,甚至出现过热,2007年达到14.2%。
   为何宏观税负高了,经济增长反而更快了?在这个期间,法定税负并没有提高,显然,经济高速增长是“因”,宏观税负提高是“果”。经济下降了,再倒果为因来判断,失去了逻辑上的一致性。用宏观税负来说事,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宏观税负是一个事后的结果,既可能是法定税率没变,经济增长带动税收高速增长,进而使宏观税负上升;也可能是提高了法定税率,征收了更多的税所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到7%左右,税收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情形难以再现,(狭义的)宏观税负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拉弗曲线原理并不复杂,其实只是道出一个朴实的常识:取之有度。最优税率是在0%―100%之间,至于具体是多少谁也没有证明过。税率为零,税收也等于零;税率100%,经济活动停止,没有税源,税收也等于零。拉弗当年为了说明减税的必要性,急中生智在餐厅的一张餐巾纸画了一条抛物线,只是一个示意图,并未给出精确的结论。在这之后,他也没有严格证明最优税率是多少。事实上,也无法给出一个任何条件下都存在的最优税率。以拉弗曲线来证明全面减税是不足为凭的。
   至于有人认为我国是“低福利―高税负”组合,从而主张减税,则是与拉弗曲线无关的另外一个问题。从稳增长来看,改革比全面减税更重要。这些年来一直在实行结构性减税,但效果不彰。究竟是减税力度不够,还是改革进展不理想所导致,究竟是减税优先,还是改革优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地方基层财政又在重现2005年以前的现象: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减税可能首先触发地方财政危机。
   在当前经济风险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希望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从其出发点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估计没人反对通过结构性减税来稳增长,但通过全面减税是不是经济增长的抑制就被解除了?还有,全面减税会不会激活哪些本该淘汰的僵死企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会不会因此而中断?税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会不会因此而丧失?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会不会因此而降低?财政风险会不会因此而急剧扩大反过来威胁经济的稳定?如此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主张全面减税时是不能不考虑的。(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HN010)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当前位置: >
&  1,目前我国在减税方面都有哪些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相关行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此次两会将会在减税降费方面提出怎样的新措施?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为了稳增长、调结构,国家调整了相关行业税费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减免税费并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和保障民生。此次两会,在减税降费方面还将有进一步作为,或调整税费结构,理清中央与地方财税收入结构,更好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未来会有哪些行业可以继续减税降费,这将对相关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投顾问行业研究员霍肖桦:未来如医疗、养老、节能环保、教育、文化传媒、高端装备等行业可以继续减税降费,这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3,进一步的减税降费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中投顾问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进一步的减税降费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而言,可以降低企业运行负担,提高民营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经济活力,这有利于缓解宏观经济压力,稳增长、调结构。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关键词:减税降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图文】减税与社会进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减税与社会进步
&&本人介绍减税的经济效应以及各国的减税经验,当前中国减税的必要性
大小:7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