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郎永淳离职央视原因为什么辞职了?还跑去美帝了

网友点击排行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郎永淳从央视离职引网络刷屏,干嘛都要走呢
浙江在线09月05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孙雯综合报道)
  昨天的微信朋友圈,被《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辞职刷屏。
  9月2日,郎永淳依然亮相于时长57分钟的《新闻联播》,就在当晚19:52 ,知名媒体人刘春在微博发文称:“今晚,一位优秀的电视主持人在某台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正式告别传媒业。虽然是知道他的下一站会很精彩,但还是为电视界感到惋惜……”
  于是,9月2日晚的《新闻联播》是郎永淳最后一次在这档新闻节目中出镜。
  生于1971年的郎永淳,1995年进入央视,主持《新闻30分》,2011年在《新闻联播》担任主播。到2015年,正好是他在央视的第20年。
  近些年多来,央视名嘴“离职潮”涌现,其中包括崔永元、柴静、刘建宏、李咏等。
  昨天,郎永淳的同事王石川通过个人微信公号(wangshichuanbj)发了一篇赠别郎永淳的文章,题为——《从此小郎是路人》。“9月2日晚,郎永淳值班,这是他在央视的最后一个主播班。距离他入行,已整整20年。”在王石川眼里,郎永淳是个“很爱惜羽毛的温润君子,小心翼翼守候着稳稳的幸福”。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2010年,郎永淳的妻子吴萍不幸患上乳腺癌,后赴美治病,儿子留学,郎永淳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当主播很光鲜,并不等于就是金领。郎永淳买房也曾贷过款,68万元。巨额贷款,压力山大,以至于郎永淳说: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笔欠下的巨款不是把他们娘俩给坑了吗?这68万,他们怎么还呀!”
  这样的经济压力,作为同事,王石川也是看在眼里的。
  正如郎永淳另外一位好友透露的那样:“他现在之所以要辞职,不是央视不重用他,而主要是家庭原因。郎永淳辞职,是经过三思深思熟虑才确定的。”
  郎永淳和妻子相识于校园,1997年,两人走进婚姻的殿堂,然而只是草草登记结婚,直到2014年8月才在《鲁豫的礼物》中补办了婚礼。
  结婚后,郎永淳进入中央电视台,吴萍则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电视台当播音员,长期两地分居的他们很少有时间见面。1999年儿子出生后,为了照顾丈夫和儿子,吴萍只好做起了全职妈妈,儿子上学后才复出职场。
  2010年,郎永淳去广州参加亚运会报道,妻子吴萍也跟着他来到了广东。期间,郎永淳无意中发现妻子在iPad里搜索乳腺癌相关信息的记录,得知妻子怕他工作分心而对他隐瞒了病情。
  2011年,吴萍出现癌细胞转移。2013年郎永淳和吴萍做了一个决定——吴萍去美国休养,已经考上北京中学的儿子留学美国,陪伴妈妈。
  至于郎永淳的去向,截止昨晚9点,还未有明朗的说法,不过有网友称郎永淳“辞职为跳槽”,并立微博为据,拭目以待。
郎永淳|辞职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郎永淳谈央视离职潮:一潭死水不是好事- Micro Reading
郎永淳谈央视离职潮:一潭死水不是好事
郎永淳。资料图
  对话人物:
  郎永淳,日出生于江苏睢宁,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
  对话背景:
  郎永淳1995年进入央视,开始主持午间节目《新闻30分》,期间多次主持央视大型新闻专题类直播节目。2011年9月开始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担任主播。2015年9月上完最后一天班,郎永淳向央视提交书面辞职书,12月31日正式离职。今年1月,郎永淳就任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兼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资讯中心副主任。
  29日下午,在北京西四环边上一间茶舍里,郎永淳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加入找钢网之后,郎永淳在上海北京奔波,与以往电视屏幕中的他相比,眼前的郎永淳风尘仆仆,但他似乎比在央视的时候更加健谈,充满创业的激情与力量。而谈及患癌妻子的病情,他表示“现在很好”。
  >>谈离开央视
  去年7月口头汇报 12月底正式离职
  华商报:你在《新闻联播》做了4年主播,某种意义上讲,那是传媒业的顶峰,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新闻联播》、离开央视?
  郎永淳:人到中年是个很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一直在考量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已经到达山顶了,你不可能永远在那个山顶上,你总得有一个下山的过程,是选择什么时候下山,往哪里走的问题。
  央视有条规定,《新闻联播》主播满52周岁就要退居幕后。在我之前,已经有三位同事离开《新闻联播》,李瑞英老师、张宏民老师是在2014年,李修平老师是在2015年。而我在2015年已经44岁了,那个平台留给我的时间只有8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是继续走一条直线,还是下山走一个V字形路线?我想,与其走直线画句号,不如再做一次冒险,向下走,再用8年完成V字形上升。这样的话,人生阅历就会完全不一样,对自己的挑战也完全不一样。我曾经从针灸专业毕业生到央视主播,那时面临着就业的烦恼和压力,逼我做一个调整,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跨越,这次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从新闻业到互联网的再次转型。
  华商报:辞职手续办得顺利吗?领导应该会各种挽留?
  郎永淳:我是去年7月向领导口头汇报的,9月上完最后一天班,提交了书面辞职书,12月31日正式离职。相对而言还比较顺利。挽留自然会有,但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还是相互理解。
  华商报:在你之前,张泉灵、李小萌、赵普等一批主持人先后高调宣布“告别央视”。你怎么看所谓的央视“离职潮”?
  郎永淳:因为社会的进步吧,谁能想象社会发展到今天,媒体的“航母”会出现离职潮?如果一成不变,就意味着社会没有进步,没有挑战与刺激。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样,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今所谓的央视“离职潮”,其实是每个人对未来的思考,何尝不是一种冒险?竞争激烈意味着进步,一潭死水不是好事。
  华商报:你现在还会看《新闻联播》吗?看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郎永淳:我会在手机上看。以前在央视,要么是在办公室看,要么是在直播间被别人看。现在这个工作的特性更多是在移动的状态中,我需要最快地获取信息,还要去关注《新闻联播》的权威性,所以主要是通过手机客户端。(华商报:会有怀念的感觉吗?)既然已经离开了,就不要再有依依不舍,更多的是祝福。
  >>谈新职位
  挑战更大 激发我的斗志
  华商报:听说去年9月你提出辞呈后,很多企业向你伸出橄榄枝。为什么你最终却选择了找钢网?毕竟钢铁行业严重产能过剩,被人视为夕阳产业。
  郎永淳:互联网工具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去中心化、扁平化、从而改造全产业链,因此我看好所有的产业互联网。而越是传统的行业,互联网电商及技术的发挥空间和市场前景也就越大。目前钢铁价格已经滑落到极低的一个点位,同时这个行业传统上中间环节很长,从总代理开始层层分销到最终消费者,中间环节少则五个,多则九个。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连接厂家和买家,把中间很多环节拿掉了。因此,用互联网去改造钢铁行业的空间足够大。
  华商报:从央视转型到找钢网,你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郎永淳:一个方面就是视野更加精专,除了精专以外,更加宽阔。以往是以媒体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今天我进入到这个行业,不仅要有媒体的视角,还要有专家的视角,还要有国际的视野,还要对未来有前瞻性,不能只看当下,还要看过去和未来,做一个更纵深的判断。此外,还要从经营者角度去考量我的价值从何而来,我能为全产业链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另外,我还要从竞争者的角度考量问题。
  华商报:和《新闻联播》主播相比,如今钢铁电商高级副总裁的职务,更有挑战性吗?
  郎永淳:它对我的挑战会比原来更大一些,因为毕竟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里。但同时它也告诉我不能有惰性,激发我的斗志。以前我可能不需要费太大功夫,已经驾轻就熟了,对这些工作挑战不会那么大了。但是你到了一个新的行业,就要去激发自己的斗志,就要去学习。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并且是完全不可比的一个状态。
  华商报:外界都在揣测找钢网花了多少钱找到你,方便透露吗?
  郎永淳:找钢网是一个产业互联网,它和我们所见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太一样,比较同行而言,我们整体人员的薪资水平并不高。但是它是一个全员合伙制的企业。离职率大概在2%,很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番事业,一起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只考虑是否能把这个事情做成,当你做成了以后,你的成就感和你的回报自然而然就来了。
编辑:小微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当前位置: &
郎永淳谈央视离职潮:一潭死水不是好事(1)
扫描到手机
07:16:24 & & &
。资料图对话人物:郎永淳,日出生于江苏睢宁,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主持人。对话背景:郎永淳1995年进入央视,开始主持午间节目《新闻30分》,期间多次主持央视大型新闻专题类直播节目。2011年9月开始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担任主播。2015年9月上完最后一天班,郎永淳向央视提交书面辞职书,12月31日正式离职。今年1月,郎永淳就任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兼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资讯中心副主任。29日下午,在北京西四环边上一间茶舍里,郎永淳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采访。加入找钢网之后,郎永淳在上海北京奔波,与以往电视屏幕中的他相比,眼前的郎永淳风尘仆仆,但他似乎比在央视的时候更加健谈,充满创业的激情与力量。而谈及患癌妻子的病情,他表示“现在很好”。  &&谈离开央视  去年7月口头汇报 12月底正式离职华商报:你在《新闻联播》做了4年主播,某种意义上讲,那是传媒业的顶峰,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新闻联播》、离开央视?郎永淳:人到中年是个很重要的人生节点,我一直在考量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已经到达山顶了,你不可能永远在那个山顶上,你总得有一个下山的过程,是选择什么时候下山,往哪里走的问题。央视有条规定,《新闻联播》主播满52周岁就要退居幕后。在我之前,已经有三位同事离开《新闻联播》,李瑞英老师、张宏民老师是在2014年,李修平老师是在2015年。而我在2015年已经44岁了,那个平台留给我的时间只有8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是继续走一条直线,还是下山走一个V字形路线?我想,与其走直线画句号,不如再做一次冒险,向下走,再用8年完成V字形上升。这样的话,人生阅历就会完全不一样,对自己的挑战也完全不一样。我曾经从针灸专业毕业生到央视主播,那时面临着就业的烦恼和压力,逼我做一个调整,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跨越,这次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从新闻业到互联网的再次转型。  华商报:辞职手续办得顺利吗?领导应该会各种挽留?郎永淳:我是去年7月向领导口头汇报的,9月上完最后一天班,提交了书面辞职书,12月31日正式离职。相对而言还比较顺利。挽留自然会有,但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还是相互理解。华商报:在你之前,张泉灵、李小萌、赵普等一批主持人先后高调宣布“告别央视”。你怎么看所谓的央视“离职潮”?郎永淳:因为社会的进步吧,谁能想象社会发展到今天,媒体的“航母”会出现离职潮?如果一成不变,就意味着社会没有进步,没有挑战与刺激。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样,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今所谓的央视“离职潮”,其实是每个人对未来的思考,何尝不是一种冒险?竞争激烈意味着进步,一潭死水不是好事。华商报:你现在还会看《新闻联播》吗?看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郎永淳:我会在手机上看。以前在央视,要么是在办公室看,要么是在直播间被别人看。现在这个工作的特性更多是在移动的状态中,我需要最快地获取信息,还要去关注《新闻联播》的权威性,所以主要是通过手机客户端。(华商报:会有怀念的感觉吗?)既然已经离开了,就不要再有依依不舍,更多的是祝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女主播涂经纬辞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