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要快过年了老板怕我走,发给员工的年终奖准备好了吗

该过年了说说年终奖那些事儿(图)_网易新闻
该过年了说说年终奖那些事儿(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石金红  本报记者张培君黄岱昕
  点击事实
  春节将至,“年终奖”再次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从“三箱辣条”、“两瓶酱油”、“一张彩票”,到“现金墙”、“新房首付”、“豪车”等,网上晾晒的年终奖可谓五花八门。年终奖,令员工牵肠挂肚,让“老板”纠结头疼。
  日前,全国总工会发文,就工会职工福利发放等相关规定做出细节性解释,明确提出,法定节日可发少量慰问品,利用会费组织看电影、春秋游等均属合理范畴。紧接着,国内某家人力资源调查机构发布各地年终奖排名,让不少人对照所在城市平均线,看自己是否“拖了后腿”。于是,关于“年终奖”的讨论再次升温。
  网聚观点
  年终奖能否不要发的这么任性
  大河网网友“西楼2046”:看看吧,各种奇葩年终奖都出来了:有发三箱辣条、两瓶酱油的,老板说辣条是食物中的劳斯莱斯;还有发大白兔奶糖的,发麦当劳优惠券的;有个老板发了张彩票,中不中就看你的造化了。年终奖,可不可以不要发的这么任性?
  @风雨无阻:有的老板送汽车,有的老板送房子,还有的老板送南瓜、大葱,差距咋就这么大?我们单位今年的年终奖还没影呢!我记得去年发了一壶油,一袋米,我打车花了近30元才把东西拉回家,进门就挨了老婆一顿奚落。
  @来来回回走:我朋友单位是做白酒销售的,老板把没卖完的酒作为年终奖发给员工了。一瓶好几百,发上几瓶,论市值也算赶上本市平均水平了。年终奖本为额外福利,老板能表示一下心意也算不错了。
  “八项规定”不是取消年终福利
  大河网网友“郁真”:正规的企业应该有规范的制度,其中就包括年终奖。这不仅是对员工平时工作的肯定,也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一种激励。但是,有些企业本身制度不够规范,甚至对年终奖绝口不提,大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此下去,企业的发展自然也得不到员工的积极响应。一个好的老板应该具有超前的眼光和仁厚的心态,关心关怀属下,给员工发放适当的年终奖。如此拉近了彼此的联系,员工们自然甘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最大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大河网网友“”:一提及年终奖,我就羡慕嫉妒恨。企业工资奖金福利有弹性不说,丰厚的年终奖更让我们望尘莫及。“八项规定”以来,机关平时基本没有了福利待遇,就连以前春节发的微薄福利都取消了。年终我们只说要发个基本工资数额的所谓第十三薪!
  大河网网友“acmddg”:年终奖是员工福利的重头戏,合法的、该发的必须发。基层职工本来工资水平就一般,年终奖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层员工的过年幸福感。反腐反“四风”,可不是取消节日年终福利。保障合理的年终奖发放,应该侧重普通老百姓的腰包,不因他们的身份、职业而差别对待。
  对年终奖的发放要有一颗平常心
  大河网网友“昨夜问天”:机关、国企用公款,就是用纳税人的钱。用财政资金给职工发福利,应该纳入监管范围,超出规定的一分钱都不能发。而民企、外企主要是市场化运作,给职工发放福利的资金都来自经营所得,这是企业增强吸引力的市场行为。只要企业不违法,发放职工福利,是理所应当的。
  @燃情岁月:没有年终奖的年,不是一个完整的年。企业应有规范的年终奖发放制度,无论是根据年度收益,还是员工年度工作,只要用同一个坐标系来衡量,达到公平公正发放,就不会有很多人诟病。我建议,应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将职工福利纳入职工薪酬体系,提高收入透明度,尽量避免不同行业差异过大而形成的分配不公。
  大河网网友“孤竹西园”:年终奖又不是强制福利,有则皆大欢喜,无则平常对待。农民没谁给发奖就不种地了吗?莫言不得诺贝尔奖就不写作了吗?士兵没得到勋章就不保卫国家了吗?真的贪慕“别家单位”的高额年终奖,那就跳槽好了。问题是,您愿意跳,可人家愿意收吗?平时要多思考自己具备什么能力,为单位贡献了什么,而不要看着别人发钱就向自己单位索取。奉献和回报应该成正比,自己能力强了,何愁没有丰厚的年终奖?
  记者连线
  年终奖想要发好不容易
  “年终奖之所以广受关注,一方面与我们社会的传统有关,希望在年底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与近年来年终奖的悬殊有关,一些企业以高额的年终奖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眼球,而另一些企业只能望‘奖’兴叹。”1月19日,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孙远太受访时说。
  孙远太称,年终奖的发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无论是自我公平,还是人际公平,都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如果二者比较的结果认为公平的话,就会产生正激励;反之,则是负激励。二是绩效。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年终奖要体现出对良好绩效的奖励。绩效是过程和结果的相统一,这不仅体现为对良好结果的奖励,还包括在工作过程中较多的付出和良好的态度的奖励。三是可持续。年终奖的发放要激励员工更好地投入工作,还要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些符合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因此,年终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简单地一发了之,而是在激励员工与寻求企业发展之间保持平衡。
  “对于老板来说,想要发好年终奖确实不容易。”河南省网络文化协会顾问杜红超说。他认为,年终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要发得起。如果一个单位的效益不行,员工再埋怨也是白搭;其次要发得有用。年终奖的发放重在维护员工的忠诚度,为来年各项工作做准备。同时,年终奖也是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手段。此外,年终奖的发放形式要与时俱进,如果只发钱,只能让员工更加唯利是图,可以采用现金、物品、假期等结合进行,避免形式单一。(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石金红)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惊人!范冰冰给自己的员工买房子? 来看看娱乐圈去年哪些没有最壕只有更壕的年终奖
又到年底了,你的年终有多少?
先看看娱乐圈的明星老板们给旗下员工的年终奖吧。
范冰冰工作室年终奖曝光“笔记本电脑、新型手机,还有欧洲豪华游”,一时之间引发各路赞叹。
范冰冰不仅壕,而且对身边的人也是好的没话说,早年,听说范冰冰为助理付下昂贵的婚房首付钱,无意间听说助理想要买婚房却因囊中羞涩只能敬而远之,一向阔绰的范爷听到后直接就帮忙付了,还有更夸张的是,居然要给员工包办婚礼,这是有多土豪才会放下这样的大话!
在房价猛涨的时候,范冰冰还为自己的核心员工买过房子以此作为年终奖,哥光想想北京现在的地皮房房价,就被范爷这豪气的贴心壮举感动到了!
近年来大红大紫的赵丽颖,在发年终奖上也不输范冰冰,虽然出身于农村,但赵丽颖对待自己的员工非常大方,经常送化妆品奢侈品以及苹果手机等,年终奖也是高达六位数,最逆袭。
李冰冰双十一为员工清空购物车
11月11日,李冰冰在微博晒出一组和女员工的合影,照片中她被数位女员工围着一脸壕气。李冰冰发文称“作为一群未婚单身女青年滴老板,今天该干的就一件事……姑娘们的购物车姐都清空了,未来的男朋友们自己看着办~”
姚晨圣诞送员工人手一台空气净化器
12月26日一早,姚晨工作室晒出了一组照片,原来是姚晨为工作室的员工们一人送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当做是大家的圣诞礼物。近日北京雾霾严重,姚晨此举更是十分贴心,她还在微信群里开玩笑地跟员工们说:“你们都举目无亲在北京打拼,生活已经听不容易,不能连活着都成问题”,逗乐一众网友。
黄晓明给员工集体放假躲雾霾
北京重度雾霾污染时期,“黄晓明工作室”微博发声,因雾霾将持续到下周三,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警报,黄晓明为员工的身体健康着想,让员工在此期间不用到公司上班,各自做好健康防护。配文“雾霾辣么大,悲伤辣么小!因为wuli黄老板说:“雾霾小长假,咱们也放起来”。
2011年,黄晓明:“已为员工准备好了年终奖,一等奖是一辆价值百万的豪车。”
2014年,黄晓明:“还是现金吧,什么都不如现金来得直接,我已经准备了大波的现金来补偿不能回家过年的剧组人员,已经准备了一百多万了。”
2016年,一盒美味的家乡大虾、一本公益台历、一辆百万豪车……
周杰伦公司福利好 周妈发大红包犒劳公司员工
周董前几年在杰威尔公司办年末恳亲会,他人虽在上海拍广告,但不忘撒钱犒劳公司员工,现场抽奖的奖金就有300多万元台币(约56万元人民币),周妈妈再替他包给每个人红包,现金就已达550万元(约108万元人民币)。
这还不够,周董加码年后会招待员工去马尔代夫员工旅游,再砸300万元,算起来总共吐出850万元台币(约166万元人民币)。
还有送高端手表的周冬雨,
送20万元巨额红包的杨幂,
请员工海外旅游的佟大为。
最羡慕的还是贾乃亮和李小璐发的年终奖!!
简单粗暴!!不做作!!
(李小璐贾乃亮经纪人郭红波晒艺人工作室年底百万福利)
去年,贾乃亮的经纪人还在朋友圈写道:“其实乃爸贾乃亮才是中国好老板,刚刚硬是把我撵到4S店提车,这个年终大奖让我太意外了!”
这条朋友圈显然是来“拉仇恨”的。。
据悉,该经纪人所获的年终大奖,价值七八十万元人民币!!
那啥,工作室还缺保洁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张诗信:又到发年终奖的时候啦!(是皆大欢喜,还是伤及一片) ...
作者:张诗信(上海奇榕咨询创始人)
无论是对老板来说,还是对员工来说,年终奖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毕竟,已经临近年终了,企业总得向员工“表示表示”吧,员工毫无疑问也会希望企业向他们“表示表示”。然而,一涉及到向外拿钱(企业)和向内收钱(员工)的事,问题往往就会一下子复杂起来,心里往往就会一下子纠结起来。所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绝大多数企业都真心希望员工开开心心地过年,过了年开开心心地回公司上班。然而,员工开开心心过年是要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钱,没有钱不可能做到真正地开开心心。而员工用于开心过年的钱从哪里来呢?来源之一就是期盼着企业发年终奖。
从本质上推测,应该说大多数企业也是希望给员工发年终奖的。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企业一年经营下来赚了不少钱,理所当然要拿出一部分利润让员工分享。但究竟拿出多少让员工分享,以及怎么分享才算是既合理又公平,才能做到皆大欢喜,而不是员工拿了钱心里还不舒坦,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
企业一年经营下来没有赚钱或只赚了很少的钱,要不要给员工发年终奖呢?如果发的话,怎么发才算是既合理、公平,又不至于让企业损失太大,还能不让员工窝心、伤心、寒心,这是一个特别严肃的问题。
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上述问题的企业一直没有很好地直面和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让各方面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老板们便往往已经习惯于在这个问题上“绕道而行”、或者“打马虎眼”,或者干脆“把脑袋埋到沙子里”。然而,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今年虽然“阿弥陀佛”过去了,明年这个时候依然还是要面对。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员工们越来越不忠诚,而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倚重度却又越来越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企业遭受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隐性损失一定不会小。
基于此,我想借这个“又到年终发奖时”的机会,谈一谈我对发年终奖的一些看法。仅供企业老板们参考。
要不要给员工发年终奖
“究竟要不要给员工发年终奖”?我想,绝对多数人的回答会是肯定的,我的回答当然也是肯定的。
作为企业管理顾问,我平时要与大量的各类企业打交道。过程中,我注意到一种现象,凡是那些每年给员工发大额年终奖的企业,其员工的忠诚度相对会较高,反之员工的忠诚度就会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平时的工资也不高的情况下)。
比如,我们有一家民营企业客户,每年春节前都能让他们的员工拿到相当于全年薪酬总额20%-60%不等的年终奖金,该企业80%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相当忠诚的老员工。这一案例与我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又比如说,每一家企业都想要学习的华为,它去年的利润为154亿元,年终拿出了125.7亿元给员工发年终奖。华为的伟大不能说就是给员工发年终奖导致的,但给员工发年终奖一定是导致华为伟大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案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的观点。一家传统制造业的企业,2008年以前,该企业的效益一直不错,因而它一直给员工发年终奖,因而那时候公司聚集了一批忠诚的优秀人才。2008年金融危机后,该公司销售停滞不前,基本处于保本经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老板便决定不再发放年终奖了(只是年终给极少数的骨干发红包)。结果是,这几年公司忠诚型骨干员工纷纷流失,公司每年不得不花大量的金钱招聘人才,并且进的多,出的也多。不能说该公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绝对与取消年终奖的政策有关,但我们分析后认为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再举一个例子。管理培训行业里的公司普遍不发年终奖,有的公司只发极少的年终奖。因为,这个行业有一个基本特点:春节前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业务可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给员工的“年终福利”就是给员工放长假。有的公司甚至放长假期间只给员工发最低保障的基本工资。所以,在这个行业,员工的流失率(尤其是春节过后的员工流失率)是极高的,有的公司高达60%。不能说该行业的员工流失率一定是不发年终奖所致,但肯定是不无关系的。
我们认为,企业应该给员工发年终奖还有另外两个理由:一是,中国人过年是要花很多钱的;二是,大都分企业都多少会给员工发年终奖。这两个理由叠加到一起就出现了问题。比如,一位员工,他平时把每月的工资都花光了,过年时没有年终奖心里一定会极为不爽,而当他知道别人能够拿大把的年终奖回家娶老婆、嫁自己、办年货、请客送礼、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时,他心里的落差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他对公司的评价便也是可想而知的,即便公司平时每月发给他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可能并不少,但这时他所能够想到的只是他手里没钱过年……
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建筑工程的包工头,平时给农民工发的工资都很低,甚至有的平时完全就不发工资,每月农民工需要花钱的时候,只可以预支一定限额的零花钱。但是,到了年终的时候,包工头们会千方百计地把三万、五万的全年工资一次性发给农民工。这笔钱除以12个月,有多少呢,相信没有人算不过来这个帐。但是,年终农民工一次性拿到手里的钱却是沉甸甸的,因而是满心欢喜的,因而对包工头感激备至,因而到了第二年,他们十有八九还会跟着那包工头干。这就是年终奖的魅力和学问之所在。
这个道理一点就破,所以就不多说了。一句话:企业无论如何都应该给员工发年终奖。但是,怎么发呢?下面再来议论这一问题。
怎样给员工发年终奖才会有效
这一问题又涉及两个具体的问题:一是怎么发?二是发多少?这两个问题都很关键——
如果不能解决“怎么发”的问题,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发了钱大家的心里却并不痛快。而且,这个问题必然又会涉及到发多少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发多少”的问题,也很麻烦。因为,在不知道发多少的情况下,员工心里会有预期,特别是在企业不能有效管理员工预期的情况下,一部分员工的预期可能会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到时发的奖金低于他们的预期,那意味着企业发了钱,员工的心里还是会不痛快。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给员工发年终奖呢?这涉及到两个很大的管理课题:一是薪酬体系应该怎么设计?二是绩效考核应该怎么进行?
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政策由三大块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资,包括无责任底薪、工龄工资和岗位/职务津贴等。这一部分是每月都要发放的,发多少要看两点:一是公司的政策是怎么定的,二是当事员工的出勤情况。
第二部分是每月绩效奖金,它是与一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挂钩的。这部分拿多拿少,也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润或毛利来给员工每月发绩效奖;二是,企业采取的与每月绩效奖挂钩的绩效考核标准是什么。
第三部分是年终奖金。这部分拿多拿少同样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利润或毛利来给员工发年终奖;二是,企业采取的与年终奖挂钩的绩效考核标准是什么。
上述“套路”大家都明白。问题的焦点在于:第一,不同的企业薪酬政策背后的管理理念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企业采取的是“低底薪+高奖金”的政策,有的企业采取的是“高底薪+低奖金”的政策;有的企业每月的绩效奖金高,年终绩效奖金低;有的企业没有月绩效奖金,只有年终奖金;有的企业每月有绩效奖金,年终没有绩效奖金。除此之外,在这些基本的薪酬政策基础上,还出现了若干变种,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管是哪种薪酬政策,既然存在就可能有其合理性。不过,我们一般会建议我们的企业客户采取这样的薪酬结构:基本薪酬占全年薪酬总额<span lang="EN-US" .="color:#%左右,每月绩效奖金占全年薪酬总额的<span lang="EN-US" .="color:#%左右,年终绩效奖金占全年薪酬总额的<span lang="EN-US" .="color:#%左右。当然,不同的岗位可以也应该有所差别。我们的建议包含着这样两个基本思想:一是,薪酬一定要尽可能高比例地与员工的业绩挂钩;二是,年终奖励的比例一定要尽可能地高一些。
但问题来了:很多企业会认同上述主张,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一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基于工作绩效核发绩效奖金。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薪酬政策设计的本质性问题。绩效考核如果不公平合理,便不敢采取我们上面建议的“40%+30%+30%”薪酬结构。
现实中,那些不敢通过“绩效奖金”政策杠杆来撬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企业,往往就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如何设计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或者说它们的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们采取“绩效奖金”政策杠杆来撬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出现公平性问题,因而就会起不到政策杠杆的作用,甚至可能会挫伤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于是乎,许多企业明明知道现有的薪酬政策是有缺陷的,但是它们又情愿延用有缺陷的薪酬政策。
能否让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重点。鉴于年终奖的问题年年都会碰到,年年都是企业老板纠结的问题,年年都是导致员工心理像过山车似的问题,那么可否想办法一劳永逸地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问题首先是,世界上有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我认为是有的。有两个方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向:彻底优化薪酬与绩效体系
具体建议是,在采取前述“40%+30%+30%”薪酬结构的同时,花大力气优化绩效管理体系。这个方向上的努力目标和原则应该有三个:一是全面客观,二是明明白白,三是多劳多得。
“全面客观”是指,不同岗位的考核标准一定要与当事人可以自我掌控的多维要素高度关联。应尽可能地把结果性考核指标和过程性考核指标、年终考核指标和每月考核指标、静态考核指标和动态考核指标、定量考核指标和定性考核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企业有决心便一定能够做到,因为现实中有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倡导绩效考核应采取这样的公式:CS+OKR+KPI。
“明明白白”是指,让员工清楚地知道,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每月能拿到多少钱,年终能拿到多少钱。不要让他们猜测和幻想每月能拿到多少钱、年终能拿到多少钱。让员工猜测和幻想一定会出现两个不良的管理后果:一是,思虑太多便不能全情投入工作;二是,期望太高便容易导致失望。
“多劳多得”是指,企业的分配政策设计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思想。不仅体现多劳多得的管理思想,而且还应鼓励员工为“多得”而全力以赴地工作。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薪酬政策和绩效考核标准要设计合理、有效之外,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采取多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手段。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很多企业却做得并不好。
第二个方向:实行合伙人制
合伙人制除了能够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之外,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为谁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企业招、用、育、留人才的一揽子问题也就能得到根本性地解决。因此之故,不仅绝大多数创业型公司在采取合伙人制,许多知名的大企业也都已经实行了合伙人制。后者如阿里巴巴、华为、海尔、万科、小米、腾讯等等。
在合伙人制下,年终奖便不再是问题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高度捆绑,大家“共创、共担、共享”。一年下来,如果企业的经营绩效较好,大家按照事前确定的规则各得其所;如果不好的话,大家没有年终分红或只有较少的年终分红,这怨不得任何人,只能寄望于来年继续努力。
然而,虽然笼统地讲起来,实行合伙人制的好处“地球人都知道”,但许多传统的企业还在观望等待。我们分析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没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才是合伙人制。许多企业会想当然地认为合伙人制就是要把老板的股份分给员工。这是对合伙人制的最大曲解。其实,合伙人制有十几种具体模式可供选择。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三大基本类型:股份合伙型、事业合伙型和业务合伙型。而且合伙人还可分为三个层次:终身合伙人、核心合伙人、正式合伙人和后备合伙人。不同的企业可以依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和层级的员工选择不同的合伙模式,并不意味着绝对要分老板的股份。
二是,老板存有某种程度的侥幸心理。表现为,明明知道现行的人才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本质性弊端,也知道合伙人制好于雇佣制,合伙人制是未来人才管理的大势所趋。但是,考虑到传统的雇佣制还有一定的效果,本行业中的企业也都还没有实行合伙人制,或者虽然个别企业实行了合伙人制,但还没有对本企业的发展构成直接冲击。
三是,企业不知道如何设计合伙人制实施方案。这一原因又往往与两点有关:一是,企业苦恼于内部没有懂得合伙人管理的人才;二是,企业不愿意花钱请外部专家来帮自己设计合伙人制方案。其实,在我看来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下决心做,不懂可以慢慢懂,不动永远不会懂;外部的专家机构和个人并不都是骗子,请外部专家关键要看你是否有眼光,是否会“算大帐”(阅读作者更多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HR定见”)。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188号
E-mail: 电话:010- 传真:01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咪蒙:年终奖发这么少,老板你好意思吗?&#160;
我的图书馆
咪蒙:年终奖发这么少,老板你好意思吗?&#160;
咪蒙:年终奖发这么少,老板你好意思吗?
据说,有的公司发66万年终奖,还有的公司直接发辆奔驰——对于这种只知道用金钱来收买人心、麻痹员工的行为,我只想问:贵公司还招人吗?朋友圈还有人刷了张图片,是传说中某IT公司发年终奖,钞票堆成一座山啊。我把这张图片看了也就几十遍吧。不得不说,钞票才是最美好的艺术品。钞票长得真好看。百看不厌的好看。前天见到一个女生,她是银行系统的。他们领导让人准备了700万现金,700万啊,谁特么有生之年见过这么多现金啊。然后领导邀请了媒体,告诉媒体朋友,这是今年的年终奖。媒体都不停感叹,太特么豪气了。大家不停拍照,闪光灯不停歇啊。当时朋友刚从厕所出来,看到这个场景,简直要喜极而泣了。当场给她妈打电话:“妈,我们今年要发好多年终奖,我回家就给你买貂!”媒体走了之后。领导就让她叫过来,说,这680万你先拿着。她双手都颤抖了啊。他们部门四十几个人,680万,每个人都有十几万啊。虽然这一年特别累,每天加班,但是想到能拿这么多年终奖,觉得一年的辛苦都特么值!领导说,你把这680万存进去。她懵逼了。领导接着说,这20万,是你们的年终奖。她算了一下,每个人只有4000多块了。她只好打电话给她妈:“妈,你的貂没了。”所以她跟我说,那些堆成山的钞票,号称是年终奖的,你千万别信,那都是公司在作秀好吗。所以那种土豪公司只存在于传说中,大家都在说,却都没看过是吗?反正我听到的,更多的就是在吐槽年终奖太少,拿到很想哭的。朋友的公司刚冠名了一个综艺节目,花了2个亿啊,然后年终奖,给每个员工发了100块... ...是的,你没看错,100块。罗同学的好基友在游戏公司,传说中游戏公司不都是发几十万那种么。他们老板今年把赚了的钱拿去投资了养猪场,所以今年年终奖就不发钱了,发猪肉。于是每个员工领了15斤猪肉,还特么是肥的。我老家的亲戚更悲催,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刚工作一年多,每天工作强度特别大,累成狗,每个月才2800。老板说,平常咱们工资低点,年终奖多发点,咱们至少发1万。冲着这个,他一直忍到年底,想说老板一定知道自己的辛苦。结果前几天,老板只给他发了2800,说多一个月工资,已经不错了。原话是“你人还年轻,要在乎在我这学到多少东西,不要太在乎钱。”不要太在乎钱,这是每个老板都爱说的。我认可作为员工,不要为了钱而工作,但是作为老板,就应该跟员工谈钱。再说一次,坏老板只跟员工谈梦想谈情怀。好老板才跟员工谈钱。真正的好老板,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不就是让员工赚更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我不是作为员工这么说的,我自己就是老板。正因为我知道钱是个好东西,我才希望自己的员工也能拥有。去年,公司完全不盈利的情况下,我还自掏腰包,给每个员工和实习生都发了年终奖;今年给每个员工送了iphone6S+,还给每个员工发了脸那么大的红包,萌爆了(里面全是钱钱哟)。比起土豪公司来说,我们公司屁都不算,但我真的尽了最大努力了。不是我多高尚,而是我明白,过年太需要钱了。买机票买火车票需要钱。孝敬父母需要钱,一年到头总得给爸妈表示一下吧。给小孩子们发红包也需要钱啊,毕竟工作了大家都在发压岁钱你的员工总不能装傻吧。买过年穿的新衣服新鞋需要钱。同学聚会总不能完全不买单吧。在以前看不起自己的同学面前装逼也要花钱啊。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房租这么高,谁特么不是月光族啊,年终奖不多发点,员工怎么过年啊擦。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重要的意义,作为老板,更不可能不懂。将心比心啊。员工们是指着年终奖过年呢。你这不是做慈善,你认可了员工的价值,鼓励了他们的付出,他们年后会更努力工作的。如果你这都不相信,你招他们干嘛,你有病啊。最后我必须呼吁跟我一样的老板们:现在还来得及,年终奖请多发一点。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的在意你的员工,别特么废话,请用金钱来表达。钞票才是最美好的艺术品。(文/,微信号/mimeng7)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