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弓箭手的电影的书籍吗

查看: 423|回复: 4
萌新求教大家,有没有关于射箭的书籍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查看详细内容请及时注册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请教一下,有没有专门讲反曲弓射箭原来的书籍,谢谢大家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也等。我也是弓小白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推荐几个吧:
1.淘宝有个书叫制胜关键-轻松射出好成绩,繁体版的,应该是台译的,貌似沙龙也有朋友发出过PDF版
2.KSL International Archery搜一下这个,这是个教学网站,有中文的,韩裔美国队教练李起式的教学,有的人觉得不错,也有人觉得不太好,建议可以稍稍看看,毕竟人美国队成绩很厉害的
3.以前央视频道有过教学,好像叫体育教学-射箭,很多集,土豆之类的应该还有资源,可以看看,但也有弓友说他的技术有些老,有些已经淘汰了,但是学基础是挺好的
4.微信国际箭联体育公众号,里面也有不少技术教学
最最重要的是:多找弓友交流呀,去箭馆也行,约好一起去人少的野外也行(注意安全),不然自己闷头练很容易养成坏毛病改不掉,很多毛病自己看不到,有弓友和教练指导会好多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淘宝就有卖的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李起式有本Total Archery, 以及Michele Frangilli的The Heretic Archer
Powered by多图科普:关于复合弓的一切都在这里找到! - 简书
多图科普:关于复合弓的一切都在这里找到!
6天前,刚刚结束了2017射箭世界杯上海站,中国队在反曲弓女团比赛中拿下铜牌,可喜可贺。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射箭比赛中的另一个项目:竞技射准复合弓。【关于此篇科普的视频请关注我们,后续会整理发出,谢谢】射箭运动自古至今已经有3万多年的历史。
不过第一把复合弓(这里的复合弓是指现代滑轮复合弓)发明于1960年,最初的复合弓形态类似于第一滴血电影中兰博所使用的弓箭,也称作滑轮弓,曾经也因为这部电影而风靡全球!
复合弓通常我们会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猎弓,顾名思义,用来打猎的;另一类是射准弓,主要用于射箭比赛运动。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射准复合弓轴距大,配件多,追求的是稳定性,而猎弓轴距小,方便携带,配件小巧轻便,追求威力和便携性!
早期复合弓比赛的照片
早期和现代射准复合弓对比
在射准复合弓比赛当中,我们使用的标准靶纸是直径48cm,最外环是5环,以此往内是6/7/8/9/10环,其中最里面的2环黄色区域,都属于10环。
复合弓比赛标准靶纸
那10环区域到底有多大呢?
10环区域直径
10环区域看似是蛮大的,不过要知道,射击距离可是有足足的50米,对于小编这样的500度近视来说,50米根本看不到靶子好吧!!
复合弓比赛射击距离
好的,接下来就是复合弓结构展示啦,首先是弓弦。复合弓的弓弦由两部分组成,主弦和副弦,我们在射击的时候,撒放器拉的就是主弦。副弦的作用非常大,复合弓的省力比、复合弓的停止点等都是和副弦息息相关的!
复合弓主弦和副弦
接下来就是复合弓的轮子,我们也叫凸轮,复合弓的省力靠的就是这2个轮子。原始的复合弓凸轮只是简单的圆形,现在的复合弓凸轮形状各式各样,凸轮技术也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各大复合弓厂商也极力钻研各种新的结构,以让复合弓能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复合弓凸轮
复合弓瞄具的选择相比猎弓的选择要少一些,猎弓甚至有更多的DIY空间,玩家可以配合镜片做出放大效果,但是射准瞄具是不允许有这类DIY存在的,瞄针通常是单针,这对射手的水准要求也更高!
复合弓瞄具
复合弓性能的优劣,弓片的因素也很大。最开始复合弓弓片只是单一材料,玻片是最佳的选择。现在有多种材料的层压弓片,碳纤维弓片等等。技术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复合弓性能的不断提高!
复合弓弓片
射准复合弓相比猎弓在造型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一根长长的杆子,这个就是平衡杆了,也叫减震杆。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根杆子的作用,平衡和减震,这些配件的存在都是为了能让射手更稳定的发挥!
复合弓平衡杆
射准复合弓和猎弓在箭台的选择上也有区别,射准复合弓通常使用跌落箭台,这样箭台对于箭的影响能降到最低,同样也是为了能够提高精度。相反,猎弓通常使用毛刷箭台,这是因为在丛林中,能更好的把箭固定住,而不至于随时掉落。
复合弓箭台
复合弓在射箭拉弦的时候采用的是一个叫做撒放器的配件,通过撒放器勾住主弦上面的D环来拉动弓弦。相比手拉弓弦,撒放器拉弦能减小对弓弦的影响,提高精度,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复合弓的凸轮结构,手拉弦是有可能导致脱弦情况的,所以撒放器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复合弓撒放器
最后再给大家说明下复合弓个人赛的比赛机制,比赛共计五轮,每轮3支箭,合计15支箭,满分150分,得分高者获胜。
复合弓比赛机制
如果经过5轮比赛,出现了分数一样的情况,那就看箭的落点与靶心的距离,距离短者获胜。
另外复合弓还有男女混双和团体赛,比赛机制如下图所示:
复合弓混双比赛机制
复合弓团体比赛机制
好的,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看过这篇文章,能够对于射准复合弓和比赛有个全面的了解,一起推动射箭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另外再强调3遍:复合弓是合法体育器材哦!复合弓是合法体育器材哦!复合弓是合法体育器材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装备GO是一个真实的装备体验反馈平台不要小看古代弓箭手,不是谁都能当的,被抓住一般直接活埋
不要小看古代弓箭手,不是谁都能当的,被抓住一般直接活埋
豫北梦工厂
古代弓箭手俗话说得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弓兵乃至其他兵种的布置,不外乎四个字:因地制宜。将平地的战阵应用到山上,是嘬死。将防御的阵型用到进攻上,也是嘬死。另外更要将弓与弩分清,这是两个兵种,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一点,在战阵上,弓箭从来没有平射的。一来会伤及友军;二来平射不易击中目标。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有一篇讲弓箭,其中一句话非常明白:“凡箭去,宁高而过的, 慎勿低而不及也。 此人人之病,记之! 记之!”开弓一箭,必然高高飞去,走一个弧形的轨迹,然后落入敌阵。弓兵在战阵中的布置,更多是考虑临场的调动。戚继光古代的军阵,绝对没有数万人裹挟在一起摆成一个阵势的。哪怕你军中有三万弓手,也必然是分作几部,散入各军。一军大概一万人,这一万人中,就包含了各个兵种。像游戏里那种黄忠只带一万弓兵,魏延只带一万步兵的情形,绝无可能。临阵接敌,真正互相接触到的兵将永远有限。如果你在古代参军,很可能一场仗打了三天,你连敌人长什么样都还没见过。所谓的阵型,就是一个错落有致结构细致的人堆,用肉体排列出的小堡垒。将各行各伍按照职能排列,轮番上阵,发挥功用。《三国演义》第五回,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关羽请战华雄,袁绍问他现居何职。公孙瓒回答:“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古代战争,当弓箭手是不是狂轻松?请马弓手关羽、步弓手张飞回答袁术实在是个搅屎棍,看不出关二爷天纵神勇也就罢了,还公然在天下诸侯面前得罪了刘关张三兄弟,后来被刘备军讨伐致死。那么,关羽是马弓手,张飞是步弓手,是不是无比委屈了两位三国名将?并不尽然,因为,在古代,弓箭手实在是个高级兵种。古代战争,当弓箭手是不是狂轻松?请马弓手关羽、步弓手张飞回答拿回答袁绍之问的公孙瓒来说,他的王牌部队,就是马弓手!《后汉书》记载:“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聊聊古代弓箭手。首先,能当上弓箭手的不是一般士卒,一定是体格过人,膂力超群。古人说“强弓劲弩”,别给电影里的美女和小白脸神箭手给骗了,在古代,能开得了“强弓劲弩”的弓弩手,百分之百是虎背熊腰的猛男。关于古人的弓弩拉力,历朝历代度量衡的换算很繁琐,大致是,古代的强弓约在30-50公斤之间,这非常强了:现代奥运会的男子射箭项目,弓只有40-50磅;业余练习,能拉得起70磅(31公斤)弓的算力气很大了。闻名世界的中世纪英国长弓手,最强的能拉起180磅(81公斤),这是很骇人听闻的。当然,这背后是英国长弓手的艰辛代价:从小就要天天严格训练,成年后,他们的脊椎百分之百严重损伤、变形、扭曲。培养一个合格的长弓手,要比培养一百个长枪兵难得多!说这些,只是想表达一点:弯弓射箭,看上去简约,其实真的不简单。步弓手就这么难了,骑马射箭的马弓手就更难。冷兵器时代,对武艺的最高要求就是弓马娴熟,能骑马+射箭的弓骑兵,历来是顶级兵种。十三世纪的蒙古人为何能横扫亚欧?因为他们个个是关羽一样的熟练马弓手。对于古代军人来说,与其被刀剑砍伤,被长枪刺杀,也不愿意被弓箭射中。弓箭给人造成的伤害,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由于箭有回勾,人体一旦被射中,是不能直接拔的,否则就切割开肌肉,造成二次损伤。所以军医在治疗箭伤时,总是慎之又慎,唯恐造成军人伤口的剧烈破坏。由于古代医疗条件差,中箭的伤口往往会感染。即使中箭者没有当场战死,后面的疾病仍够他喝一壶。曹魏大将张郃被蜀军射中大腿。照说大腿并不是要害,但张郃在不久后还是死了,而这自然就是感染的“功劳”。为了加强弓箭带来的感染,弓箭手经常给箭矢涂毒,或者干脆插在泥巴和粪便上,让中箭者更加酸爽。由于弓箭手给己方带来的痛苦极其剧烈,所以士兵们对弓箭手又恨又怕,抓住弓箭手后,士兵们往往会用私刑将他们处死。三、弓箭手对将领的威胁极大与现代军人会重点培养狙击手一样,古代军队也注重培养神箭手。这些神箭手除了射杀普通士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射杀敌军主将,只要主将一死,群龙无首的敌军往往溃散。所以历史上,将领们常常成为所谓“流矢”的受害者。比如陈友谅、比如张献忠,他们就都是被对方神箭手所射杀。甚至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差点惨遭对方弓箭手毒手,射中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蒙古的大将哲别。狙击己方主将的弓箭手若被逮捕,有很大几率被处死,用以震慑敌军。然而成吉思汗心胸开阔,赦免了哲别,让这名神箭手成为自己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中国古代的弓箭手也是同样不可小觑,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诏颁河北渚军教阅法,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枫窗小牍》卷下)宋代一斗约等于6.4公斤,一石约等于60公斤。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宋代的弓箭手最低也要能用七斗的弓(44.8公斤),在60步的距离用一石二的弓(72.8公斤)射中目标也是考核弓箭手的标准。奥运会比赛是在70米的距离用20公斤左右的弓,差距不是一点点。更有甚者有三石弓、五石弓这样的超级强弓,不过这样的弓不是实战用的,是古代大力士用来检测自己力量用的。能开三石弓的已经是超级大力士了。通过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射箭运动员的箭囊,是悬挂在腰间右侧的,而且开口朝前,所以放箭之后,箭羽斜着向上朝前。在很多古画中,中国古代弓箭手的箭囊大部分也是悬挂在腰间右侧的,但却是“反着”悬挂的,开口朝后,箭羽斜着向上朝后。类似的箭囊在现代射箭运动中也有一些人使用,因为开口相反,所以习惯上称之为“反向箭囊”。上图:宋代《中兴四将图》中岳飞的侍从携带的箭囊然而就小编个人的使用感受而言,在比赛的时候,这种反向箭囊并没有正向箭囊用起来方便。主要的槽点差不多有三点:首先,反向箭囊在射箭的时候,人无法看到自己的箭杆,只能顺手回身去摸箭,然后抽箭,而且很难知道自己所剩的箭只数量。正向箭囊则可以直接看到箭杆,一眼就能看清自己所剩的箭只数量。其次,反向箭囊的抽箭动作,是右手拿着箭杆的中间甚至下端抽出,而射箭需要将箭尾凹槽卡入弓弦上固定的搭箭点,所以抽箭之后,右手要移动到箭尾,进行搭箭,比较麻烦。而正向箭囊的抽箭,则可以捏着箭尾抽出,可以直接搭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豫北梦工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人文历史文化,屌丝烟灰说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射箭在西方鲜有人知 苏州小伙美国出书说射箭
  中国江苏网2月7日讯 日本弓道和韩国的弓术在世界上有知晓率,但作为“东方弓箭之祖”的中国,却一直在西方鲜为人知。这个现象,让在海外求学的80后苏州小伙田杰感到惋惜。于是,他联合美籍华人朋友一起研究中国古代弓箭,并写作出版了相关英文著作,为推广这项东方文化铺路。
  记者 大沐
  三年著书夙愿最终实现
  田杰,是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经济学硕士,目前正在美国攻读博士。
  作为中国古代弓箭爱好者,田杰知道,中国的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所谓六艺,指礼、乐、射、御、术、书。射,就是射箭。他说,日本弓道的技术核心来自一本中国明代古书《射学正宗》。此书作者高颖,字叔英,嘉定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他既是文人,又是射学家。巧的是,嘉定在历史上,曾长期隶属于苏州。此书在日本得到重视,是因为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学者荻生徂徕的推广、介绍。
  因为共同爱好,田杰和美籍华人马腾成为好友。马腾的奶奶孙淡宁是金庸的好友、《明报》的创始人之一。1982年马腾的家人从香港移居美国马里兰州。
  三年前,两个年轻人出于共同的愿望,以高颖《射学正宗》为主要依据,决心著书立说,推广中国的。为研究中国古代弓箭,他们还需反复练习,并到德国、英国等地与相关研究员、运动员、制作者学习交流。今年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英文著作《The Way of Archery》(《射道》)。此书由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出资出版,2月28日,全世界多家著名书商将同时发行此书,其中包括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亚马逊书店,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沃尔玛书店。
  近日,接受了《The Way of Archery》一书的捐赠,同时颁发收藏证书给田杰、马腾,肯定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推广。据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近十所高校也已接受田杰、马腾的捐赠。曾任中国射箭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的徐开才称此书为“新的贡献”。
  封面金文书法相得益彰
  《TheWayofArchery》一书的封面,有两个遒劲、飘逸的中国书法“射道”。白地、黑字、红印使得这两字尤其醒目、突出。据田杰介绍,美国出版商对这个中国元素明显的封面装帧赞赏有加。扉页是书的入口,扉页文字向来受到出版商重视,此书扉页大段文字介绍书法作者和书法内涵的深意,末尾这么写道:“文字这个载体一定后于事物本身,先有人类活动,然后才会有文字。用古老的金文书写‘射道’确有其独特的想法,这两个古老的中国文字足以证明,中国开展的历史不会少于3000年。”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书法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函数集团董事长章晨书写。当他得知青年才俊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欣然应允书写书名,深思熟虑后,章晨决定用古老的金文题写书名。美国书商为此延请汉学专家讨论这两字的学术价值,经过几个月的论证,最后确定采用其书法。这两字和书籍内容相得益彰,也让封面神采斐然。
  原标题:中国射箭在西方鲜有人知 苏州小伙美国说射箭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今天(7日),在中山公园商圈苏宁卖...
今天(2月6日),2015年羊年贺...
很有必要在桥面上设置隔离墩及加装摄像头
在这次行动中,上海警方创下一个上海...
2月5日,位于上海余姚路的静安区日...
通过雕塑,展现藏羚羊们在高原上自在...
春运首日,上海铁路警方采购的首批新...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中国古代射书考
作者:马明达
提要: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弓箭最早的国家之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射学”,产生了许多关于射箭的理论和著述。中国射书内容丰富,史料与文化价值很高,是一宗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可惜重文轻武的文化偏颇使射书长期遭受冷遇,不被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所重视,有的失传了,有的则被搁置一边,无人问津。本文是古代射书的目录考证之作,作者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严谨深切的治学风格,通过博览群籍,探颐索隐,条分缕析,编列出古代射书目录凡120种,并对其中多数图书进行了相关史事的考证,多有言前人之所未言者。文章内容宏阔,篇幅较大,是中国兵器史和文献学的力作,也是武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史的基础之作。
&&&&&&&&&&&&&&&&&&&&&&&&&&&&&&&&&&&&&&&&&&
&&&&&&&&&&&&&&&&&
&&&&&&&&&&&&&&&&&
弓箭的使用,曾经是古代社会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在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一样的,中国自不例外。
&&&&&&&&&&&&&&&&&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最具威力的武器,也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弓箭的制作、装备、保存和发射技艺的训练、传承,不仅是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也往往是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此外,射箭活动又孳衍出教育、体育、游艺、交流等多种社会功能,不断地扩大其文化涵盖面。总之,射箭悠远的历史和它不断演变增益的技术体系,以及从中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如仪礼、装饰、佩服、馈赠、竞技、考试,还有大量相关的著述、诗文、图画、工艺、歌舞等等,构成了一个领域宽广而内涵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对之,国外早就有人将它称之为“弓箭文化”,将它看成是一门传统的技艺和学问。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的长足发展,弓箭作为武器和生产工具的作用早已黯然消失,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却一直受到人们的珍爱,甚至被一些民族或一些人顽强的保存下来,世代相传,形成传统,不断吸引全世界的学者和爱好者深入其间,流连忘返。射箭的体育价值今天依旧存在,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着。
&&&&&&&&&&&&&&&&&
考古学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弓箭的国家之一,著名的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发现的石箭镞,证明中国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就已经在使用弓箭。(1)中国远古的传说中,总是把弓箭的拥有视为中华文明起始的标志之一。《易》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是把弓箭的创始视为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2)古人还总是把弓箭的发明同一些传说中的杰出人物——黄帝、挥、后羿、牟夷、逢蒙等联结到一起,所说不一而足。(3)商、周时代,特别是西周,射箭是贵族的基本技能,是最主要的教育科目。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射箭活动,逐步形成了大射、燕射、乡射等一整套礼射系统。这是一个以射为中心的多功能的综合系统,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含蕴,其中包括我国早期的体育文化形式。西周的学校,所谓庠、序、学、校等,其实都是习射的地方,也是通过学习射礼来提高人文修养的地方。(4)这一古老的传统,春秋时代被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积极弘扬。众所周知,“射”是孔子授徒的“六艺”之一,他说过,“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赛射箭吧!……而比箭也应该是很有礼貌的。”孔子本人也颇以善射自许。有人叹息孔子的博学多能,孔子听了以后却认为自已真正有把握的只是射、御两项技能。(5)《礼记·射义》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但,孔子更看重“射以观德”的教育功能,把射看成是学习礼仪和培育“君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有鉴于习射者“力不同科”,即个人体能有很大差别,他倡导“射不主皮”的竞技理念。实际就是更加注重射箭活动的参与,而并不以追求“贯革”和比赛的名次为主要目的。(6)这些理念体现了孔子的体育思想,对中国射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以射为主的我国古代竞技活动产生了十分深远影响,由此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竞技体育文化。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射箭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交往手段。因此,中国射箭具有各民族各具特色而又不断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的特点。
&&&&&&&&&&&&&&&&&
总之,射箭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它的军事功能和教育功能,注定了它必然会成为一项备受重视并世代传承的技艺,并且会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有师承有系统的学问。中国古代,有关射箭的学问通常被称之为“射学”、“射艺”或“射法”等,其中以“射学”最为恰当,用得也最多。  
&&&&&&&&&&&&&&&&&
射箭之所以成为“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拥有许多著述,或者说它逐步形成了一个理论与技术相辅相成的文献系统。
&&&&&&&&&&&&&&&&&
古代射书大至可分为两大系统。至于与射箭有亲缘关系而实际上已另辟蹊径的投壶、弹弓等,也都是有一定的著述留下来,但我们将它们划为另类,不准备收在射书范围内。
&&&&&&&&&&&&&&&&&
第一个系统属于所谓“礼射”范畴,即主要是三礼——《仪礼》、《礼记》、《周礼》中关于西周天子、诸侯和士大夫们从事礼射活动的记述,以及后代学者对这些篇章的注疏发明之作。注疏以汉、唐经师之作为主,唐以后的儒家学者,特别是清代学者对汉、唐注疏又多所发明,成就卓著。这类射书的中心内容是诠解古代射礼的每一个细节,多数专注在章句训詁上,而不是讲解射的技术。有些也试图通过自已的讲解来恢复和贯彻孔子的礼射理念,讲究射的礼仪程序,宣扬“揖让而升”的道德风貌,以达到封建教化的目的。这个系统的著作量相当大,目前我们还不能详言其数量,还需要另作清理。
&&&&&&&&&&&&&&&&&
第二个系统则是讲究“贯革之射”的军旅实用射法,以及民间的纯技术的射箭论著,相对于文质彬彬的礼射,这种射往往被人们称之为“武射”,是更具有实用性质的射箭活动。这方面的著述是古代射学文献的主流,在数量上也明显占有优势。由这两大系统构成的古代射书,其内容相当宽阔,从弓矢的选材、制作与保养,到射的基本训练与高超经验的传授;从纯军事性质的步射骑射和各种弩射,到历代官私学校的礼射和士大夫们的游艺活动,还有科场考试和民间习射等等,差不多方方面面都有专著产生。有的是由官方颁定的,而大多数则出自各式各样的射家之手,其中有民间人士,但更多的是久在戎旅的军事将领。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积累,有关射箭的各种著述终于汇集成为一个独立的文献领域。
&&&&&&&&&&&&&&&&&
总体上说,我国古代射书的数量并不算很大,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宝库中,它只占小小的一角之地。特别是汉以后,射书越来越不被文献目录学家们所注意,大多数不被著录;晚近以来更是尘封架上,自生自灭,境遇凄楚。但,只要我们深入其中仔细考察一番,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特色有价值的古籍群落,里面蕴藏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资源,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学问,称得上幽谷藏秀,自成佳境。我国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射学文献,在世界射箭史上绝对独一无二,这是一份珍贵的民族遗产,我们应当珍惜并引为自豪。
&&&&&&&&&&&&&&&&&
古代射书的书目,最早见之于班固《汉书·艺文志》。
&&&&&&&&&&&&&&&&&
众所周知,汉志是沿袭西汉刘向的《七略》而来的。《七略》设“兵书略”,又据汉成帝时步兵校尉任宏的分类方法,将“兵书略”图书分成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个分支,有关弓弩的书都归在“兵技巧”。何谓“兵技巧”?汉志云:“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7)显然,这部分图书都属于具体的军事技术的著述,有的是直接的,如各种射书和《剑道》等;有的是间接的,如《蹴鞠》、《手搏》等。汉志用“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九个字来概括“兵技巧”的主要特征,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十分精要!
&&&&&&&&&&&&&&&&&
汉志“兵技巧”共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秦火之后,先秦兵技巧图书应该所存极少,故汉志所收此类书应当多是汉代人的作品。其中射书八种,五十一篇,约占“兵技巧”图书的四分之一多。这八种书大致包括弓射、弩射、连弩射、弋射四种射法,应该说汉和汉以前最主要的几种射法基本上都有了。各书中虽有依托传说如《逢蒙射法》者,但多数以精通射艺的名将为标题,如西汉的李广、王围。另有阴成通和“护军射师”王贺二人,虽名不见经传,但必定确有其人,都应该是当时以射术“立名天下”的专家。(8)从这方面看得出来,射书从一开始就有务实求真的特点,因为它毕竟是一门立见高低的实用之学。“兵书略”的设定者任宏无所考知其生平,他对兵书的四类分法卓识不凡,尤其是兵技巧类的设立,乃是兵书目录史上非常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最重要的国家图书目录。(9)隋志实行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射书被归之于子部兵书类,显然这是对汉志的继承。然则,汉志所著录的八种射书在隋志中竟无一存在,说明这些书在隋以前都已经亡佚,这应该是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造成的恶果。隋志所著录的射书也仅仅只有南朝梁的《马射谱》一种,并且只是在一条注释是提到而已,并特为注明:“亡。”这说明魏晋间兵连祸结,战无宁日,虽然民族冲突促使骑射技艺突飞猛进,但人们对射学的总结研究却比不上汉以前。隋志承继汉志传统,除射书外,还将诸如投壶、棋势、杂博戏一类书也归在兵书类,继续视这类图书为“兵技巧”类。
&&&&&&&&&&&&&&&&&
《旧唐书·经籍志》沿用隋志的四部分类法,兵书属子部第十,凡收书四十五部,二百八十九卷。但我们考察其书名,竟没有一部属于“兵技巧”的书,也没有一部射书。而值得注意的是,与射箭有“亲缘”关系的《投壶经》一卷,隋志归在兵书中,《旧唐书》则改属子部杂艺类。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射书在目录学归属上将出现变化。果然,宋人修《新唐书·艺文志》的子部兵书类里就没有了射书的地位,也未收任何其它一种“兵技巧”的著述。所有的射书——如在中国射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王琚《射经》,以及张守忠《射记》、任权《弓箭论》等,统统被划归“子部杂艺术类”。与之同类的是书画、博戏、棋品及各种描绘宫廷生活的美术作品等。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郑樵《通志·艺文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以及宋代公私几种重要的目录书里。(10)对射书而言,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在我看来,表面上这是个矫枉过正之举,实质上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文化偏向在文献目录学上的反映。尽管这种偏向早在宋朝以前就已显露端倪,不能说宋人是始作俑者,但宋朝一力提倡的“右文”政策张大了这种偏向,使之逐步酿成为一种思潮,一种全社会的价傎取向。宋代文人将鄙薄武人和武文化的观念渗入文献学领域,渗入国家和私人的图书收藏与鉴赏系统里,从目录学上使之“制度化”了。
&&&&&&&&&&&&&&&&&
射是国之大事,是关乎国家民族盛衰存亡的大事,所以从来都受到国家重视,优秀的射手则普遍受到社会崇拜。这在先秦典籍中有非常充分的反映,纪昌学箭的故事,养由基“百步穿楊”的故事等等,都是当时人人所熟悉的。秦、汉以来,劲弓强弩是中华武备之长技,是中原王朝抗拒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11)所以汉、唐王朝无不郑重其事,大力提倡,使习射之风遍布朝野。到了宋代,史家和文献学家们竟将它视同“杂艺”,实际上是视为“末学”,硬是从传统的兵书类属中挤出来,放到与博奕之类同起坐的尴尬位置上。这是何等浅陋而可悲的观念!相比于汉志和隋志的图书分类来,宋人的改动不但毫无道理,而且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
宋代射书的数量明显增加,种类也有所增多,这在元人编纂的《宋史·艺文志》里有所反映。(12)可惜除了一些支离破碎的零星字句之外,竟无一部整书传存下来,特别是讲射法的书。以弓马雄劲得天下的元朝很特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一部当朝人撰写的射书,清人补写的多种《元史艺文志》中也略无踪迹可寻。这是否与元朝曾严格禁止民间持有弓箭和从事射猎有关?尚待考求。
&&&&&&&&&&&&&&&&&
及至明、清,特别是清代,射书才又大量出现。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古代射书,就主要是明、清两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射成了武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民间习武人士如不认真学射则无进身之机,于是为科考服务的射书便应运而生。而射的体育化倾向不断深化,民间教射习射活动的广泛存在,也为这类图书提供了市场。书贾有利可图,辗转稗贩便十分活跃,这也必然地影响到此类射书的质量。但是,在火药武器已经赫然登上历史舞台,佛朗机、鸟铳等已经显露威力,被尊之为军中第一利器的时代,弓箭的作用却仍然受到重视。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一些杰出的军事家,像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先进人物,也还在汲汲传播正确的射法,借以提高军队战斗力。只是这一交替的过程太过漫长,竟一直延续到了晚清,延续到面对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另外,明清间一些民间人士,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不排除好古心态和喜好健身的缘故,也潜心研究这门学问,其中也不乏高质量的著作,有些甚至高出某些陈陈相因的军旅著作。总之,明、清射书数量较大,存在转相抄袭、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专门名家的精心之作,不仅被当世有识之士所推重,其影响甚至远及海外,在日本、朝鲜都多有翻刻。
&&&&&&&&&&&&&&&&&
至于礼射方面的著作,主要是对“三礼”射仪内容的注释和演绎,明、清文人乐此不疲,各有解说,所作甚多。但大都附见于某种解经著作中,独立成书的并不算多。这部分射书虽与直接用之于战争的“贯革之射”不可以相提并论,但它在延续着古老的儒家文化传统,无论从教育史和民族体育史的角度看,都有很值得探研的价值,其中含载着的悠远深长的人文精神,直到今天仍有继承发扬的意义,对促进所谓“人文奧运”极具现实意义。所以,这部分书同样是整个中国射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当受到重视。今天,当我们举目看到日本、韩国倍受本国人民敬重和喜爱的“弓道”运动时,面对日、韩的“弓道”正在走向世界的现实时,我们不能不为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的礼射感到惋惜,感到一种强烈的历史失落感。
&&&&&&&&&&&&&&&&&
明、清射书的文献学地位并不高,一直不被学界所重视。首先,明、清两史的艺文志所收射书都非常有限,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尽管后来不断有人为之拾阙补遗,但仍然大有缺漏。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清私人藏书家一般都不收藏此类书,无虞数十百家的明、清私家藏书目录中,射书入目者指不数屈,寥若晨星!这使得正史艺文志的编者和补者们都无从采撷,只好阙如。作为《明史·艺文志》基础的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所收射书不过三、二种而已,无怪乎明志也是如此。《四库全书总目》只收了明代射书两种,而且都放在“存目”中。馆臣不改宋人陋见,仍然将射书归之子部艺术类杂技之属,并且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写道:“射法,汉志入兵家,文献通考则入杂技艺,今从之。”(13)如此而已!我们不妨读读清朝皇帝们——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那些“弓马骑射乃我满洲至要之材技,必须鼓舞教训,不时操练,以臻精锐”的连篇累牍的上谕,(14)还有清朝关于武举考试中马步试射的一系列则例、规定等等,就不难悟解其中的道理——说到底还是为了防民,用贬抑尚武精神的办法消沉民气,防微杜渐。不然,《四库全书总目》曾经乾隆本人亲自审读,他甚至多次翻阅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挑出不少书中的错误,为什么这位一向提倡骑射不遗余力的“圣明天子”却并没有对射书的目录归属提出疑义,难道他也认为骑射是等同博奕的杂艺?且不谈以射书为“杂技之属”的荒诞不经人人举目可辨,就是以崇尚考证之学的乾、嘉学术风气而言,例从汉志也要比从《文献通考》高明而堂皇得多吧!足见无论是乾隆,还是四库馆臣们,都在有意蹈袭宋人的失误。
&&&&&&&&&&&&&&&&&
清儒对古代文献进行了差不多是全方位的清理。重点当然是先秦及汉魏典籍,但触角几乎涉及到了古籍的每一个角落,以至“杂艺”类的各种书都有人进行考察、收藏、编目,有的还被收入某种丛书里,使之得以传存下来。但,迄今我们没有发现有谁曾经清理过古代的射书和其它的武艺书,有那位藏书家注意到了这类图书的庋藏与整理。不必说,明、清射书本身就不大可能引起嗜古成癖的清代学人们的注意,就是像三国缪袭的《尤射》、唐人王琚的《射经》,如此珍稀的射书也很少有人给予过关注,更不要说整理刊行,以至至今犹如“断烂朝报”,难以卒读。四库馆臣在为北宋《武经总要》所写的《提要》在不经意中提到,宋代由国家编写的兵书只有一部《武经总要》传存下来,另有“《造甲法》二卷,《造神臂弓法》一卷,尚载《永乐大典》中。”(15)然而馆臣并没有将这些重要的典籍从《大典》中辑出来,也就是说四库馆臣从《大典》辑出来的三百多种佚书中,并不包括《造甲法》和《造神臂弓法》,以至于二书随着《大典》永远地消失了。这都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射书兴趣索然,实际上是对武艺类图书根本上心存鄙夷,不屑一顾。重文轻武,由来已久,积重难返,所以我们也就不必责难清人了。遗憾的是,这种漠然置之的态度使得许多射书遭遇失传的厄运,宋以前射书几乎一无传留便是显证。就是幸存下来的明、清射书,绝大多数也都是孤本、抄本,或是只有数量极少刻本星散在海内外,这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总之,从汉志的“兵技巧”到四库的“杂技之属”,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中国文献学体系里,射书却是走着一条形单影支、每况愈下的道路。我曾经认为,武艺类图书的窘境,读书人对这类图书的一无所知,乃是中国封建文化中最难让人理解的悖谬现象之一。
&&&&&&&&&&&&&&&&&
当代,第一个对古代射书进行摸底研究的人,是已故学者唐豪。
&&&&&&&&&&&&&&&&&
唐豪,字范生,号棣华,江苏吴县人。生于1897年,卒于1959年。民国年间曾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解放后曾受聘为国家体委顾问,主持中国民族体育史的研究工作。唐豪的本业是律师,以曾经為“七君子”的勇敢辩护而闻名全国。但他一生热心于民族体育史的研究,著作甚多,成就蜚然,是我国民族体育史和中国武术史学科的主要创奠人。40年代初,唐豪在卫聚贤主编的《说文月刊》第2卷上发表长篇考证文章《中国武艺图籍考》,这是我国学术界第一篇从文献学角度研究中国武术史的名作,内容充实,考证严谨。但由于《说文月刊》流布不广,影响到这篇论文的读者面。唐豪在文中将古代射书分成“射”和“仪节”两个部分,前者指军中和民间实用性的射艺,后者则专指“礼射”。两个部分共收清以前射书书目约八十余种。唐豪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考证,多有卓见。多数则仅列书名,未及深入考证。还有一些只是某些兵书的篇章而已,不曾独立成书,不免有收录宽泛之失。但这毕竟是我国第一个射书目录,其创轫发端之功自不待言。50年代末,唐豪主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他在第5辑上又发表了《我国体育资料解题》一文,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射法”,内容是对十九种古代射箭图书的“解题”。(16)这其实是唐豪对《中国武艺图籍考》射书内容的改写,而改写后比之原先无论是体例和考证,都有明显提高。十九种射书都是唐以前的,他在附注中说:“唐以后总结经验的射书,有七、八十种之多,解题待续。”不幸的是,不久后唐豪因积劳成疾,遽归道山。他独力支撑的民族传统体育史的研究工作后继无人,停顿下来,就连《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也出到第九辑便嘎然而止。自然,唐代以后七、八十种射书的“解题”也成了唐豪未了的遗愿。
&&&&&&&&&&&&&&&&&
唐豪还曾经致力于古代射书的整理出版。1940年4月,在唐豪推动下,上海国术协进会编辑了《清代射艺丛书》,由现代印书馆出版发行。丛书原计划收清代稀见射书八种,分成甲、乙两集,每集各收书四种。后由于财力不济,只出版了甲集,收清顾镐《射说》、李塨《学射录》、黄百家《征南射法》、刘奇《科场射法指南车》四种书。唐豪为丛书写了序,还在每种书前写了简短的提要,说明了原书的收藏者等。自上个世纪以来,这几乎是唯一的古射书丛书,尽管规模不大,所收射书也仅限于清代,又未能按原计划出齐,但唐豪的苦心孤诣至今令人感佩不已。
&&&&&&&&&&&&&&&&&
近几十年来,对古代弓弩和射法的研究上,古兵器史的前辈专家周纬做了不少工作,他成就甚多,对中国古兵器的研究成果则主要反映在《中国兵器史稿》一书中。该书各章都有专讲“射远器”的内容,文献和实物资料都比较丰富,将分见于各章的射箭内容串起来读,大致可见中国弓弩的发展历程。但《史稿》成书比较早,建国后的许多考古发现未被采用,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未被吸收。(17)近年,杨泓先生对弓弩历史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充分使用考古资料,集中研究汉以前弓弩的发展演进和主要特点,提出不少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总体上较之前人有更大的推进。(18)除此而外,考古学界关于弓弩的专题论文亦复不少,因散见在各有关刊物上,难以备述。
&&&&&&&&&&&&&&&&&
寓居香港的美国学者谢肃方(Selphen Selby)先生,于2000年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射术》(《Chinese
&&&&&&&&&&&&&&&&&
Archery》, HongKong University
&&&&&&&&&&&&&&&&&
Press)一书。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唯一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射史的专着。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不但广泛征引了考古资料,而且还充分征引了中国古代的射书,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射书。作者对其中若干重要的射书做了详细考证和引录,而其中有些是稀见书,是笔者在读到《中国射术》之前所不知的或知而未见的。于是这部书同时又具有了研究中国古代射书源流的性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读到《中国射术》之后,我主动与谢肃方先生取得联系,向他征询几种稀见射书的海外收藏情况。承蒙谢肃方先生慷慨支持,当即给了我多种复印本,从而使本文得到重要的资料补充。在此,我向谢肃方先生表示真诚的谢忱。
&&&&&&&&&&&&&&&&&
本文是笔者研究中国射史的一篇文献目录的考证之作,是探讨中国射史和民族体育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迄今,我搜集到我国古代射书书目凡121种,其中已经亡佚了的54种,存佚暂不清楚的8种,存世者的有59种。虽然这项工作我已经做了多年,可以说很费了些气力,但限于自已的学术水平,也限于图书搜求的诸多困难,相信还一定会有不少的遗漏,甚至会有眉睫之失。所以,我所提供的只能是我国古代射书的一个基本目录,希望它大致上可以反映我国古代射书的概况,也希望通过我的粗浅的考证,能约略展现我国古代射学发展演进的某些轨迹和特点。今后,我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继续补充和提高,使之逐步趋于完备。我真诚希望海内外博雅君子随时给予指正和补充。
&&&&&&&&&&&&&&&&&
本文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对唐豪未竟之业的一个继续,它包含着我对这位特立独行的学者深深的纪念之情。
&&&&&&&&&&&&&&&&&
&&&&&&&&&&&&&&&&&
1、《逢门射法》二篇,撰者佚名,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着录。唐颜师古《注》曰:“即逢蒙。”《史记》卷128《龟策列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蠭门。”裴骃《集解》云:“刘歆《七略》有《蠭门射法》也。”据此,《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逢门射法》是从《七略》中移录过来的,亦见此书西汉已出现,疑是先秦人依托逢蒙所撰写的射书。关于此书,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清姚振孙《汉书艺文志条理》,及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以及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我国体育资料解题》等均有所论列。
&&&&&&&&&&&&&&&&&
按,逢蒙是古代传说中的著名射手,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先秦典籍中多有所见,但各说不一。一说逢蒙曾学射于后羿,后杀羿。《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为愈已,于是杀羿。”赵歧《注》:“羿,有穷后羿,逢蒙,羿之家众也。《春秋传》曰:羿将归自田,家众杀之。”清儒焦循《孟子正义》:“古司射之官多名羿,故赵氏明此羿为有穷后羿,非他司射者也。”(19)《荀子·王霸》:“羿、蠭门者皆服射者也。”王先谦《集解》引清儒郝懿行曰:“蠭门,他书或作‘逢蒙’,蒙、门音转,实一人耳。此及《史·龟策传》作‘蠭门’,《汉·艺文志》作‘逢门’。‘逢’即‘蠭’字之省。古读蠭、蓬同音,故逢门之逢亦读如蓬。”(20)先秦文献又作“蠭蒙”,《吕氏春秋·具备》:“今有羿、蠭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汉高诱《注》:“羿,夏之诸侯,有穷之君也。善射,百发百中。蠭蒙,羿蒙,羿弟子也,亦能百中。繁弱,良弓所出地也,因以为弓名。”(21)一说蠭门学射于甘蝇,射甘蝇。《吕氏春秋·听言》:“造父始习于大豆,蠭门始习于甘蝇,御大豆,射甘蝇,而不徙人以为性者也。”《列子·汤问》:“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22)一说逢蒙是射法的创始者,清张澍辑本《世本》:“逢蒙作射。”张注:“《世本》言逢蒙作射者盖作射法也。”我以为此说比较有道理。(23)
&&&&&&&&&&&&&&&&&
2、《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撰者佚名,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着录。清姚振孙《汉书艺文志条理》卷4:“阴通成未详。”(24)
&&&&&&&&&&&&&&&&&
3、《李将军射法》三篇,汉李广撰,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类着录。唐颜师古《注》曰:“李广。”据《史记》本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为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矣。”又:“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竟射之。”(25)李广善射,“猿臂善射”成了后世善射者的标志,故托名李广的射书也不一而足。此书是否李广所撰,已难考知,隋、唐书经籍志、艺文志未见记载,汉以后亡佚。
&&&&&&&&&&&&&&&&&
4、《魏氏射法》六篇,撰者佚名,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类着录。清姚振孙《汉书艺文志条理》卷4:“魏氏未详。”陈直《汉书新证》:“景武昭宣侯表,有当涂侯魏不害,疑即此人。”此说无旁证,可备一家。(26)
&&&&&&&&&&&&&&&&&
5、《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汉王围撰,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着录。颜师古曰:“围,郁郅人也。〈赵充国传〉。”
&&&&&&&&&&&&&&&&&
按,王围的名字仅见于《汉书·赵充国传·赞》,称“郁郅王围”,颜师古《注》:“围为强弩将军,见《艺文志》。”郁郅,本义渠戎地。《后汉书·西羌传》:“后八年,秦伐义渠,取郁郅。”李贤《注》:“县名,属北地郡。”(27)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
6、《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撰者佚名,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类着录。《汉书·李陵传》:“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也。”张宴曰:“三十絭共一臂也。”颜师古曰:“张说是也。”(28)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22“汉志有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条云:“古者弩之制有七,一擘张弩,二角弓弩,三木单弩,四大木单弩,五竹竿弩,六大木竿弩,七伏远弩。擘张弩步兵所用,角弓弩骑兵所用,木单、竹竿、伏远等其力益大,所及渐远。”(29)清姚振孙《汉书艺文志条理》卷4引宋刘攽曰:“三十弩一弦,三十絭一臂,皆无此理,妄说也。盖如今之合蝉或并两弩共一弦之类。”
&&&&&&&&&&&&&&&&&
又,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引叶德辉曰:“汉郭氏孝堂山画像,猎者以弓仰地,一弓三矢,以足踏之,盖古连弩射法之遗。”(30)按,连发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成为战争中的先进武器。1986年,考,
&&&&&&&&&&&&&&&&&
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县秦家嘴47号楚墓中,发现一件双矢并射连发弩,经研究,若将矢装满矢匣,可以连续发射十次。两个并列的发射孔又可以同时发射,大大提高了弩的战斗威力。学界认为弩和连发弩都是是春秋后期楚国发明的。(31)杨泓在《弓与弩》一文中提出,考古发现汉代弩机有标着刻度的“望山”,这种有刻度的望山“正起着代步枪瞄准装置中表尺的作用。”他进而认为《望远连弩射法具》一书中很可能讲到这种古代射表。按,《淮南子·俶真训》有云:“今夫善射者有仪表之度,如工匠有规矩之数,此皆所得以至于妙。”我以为所谓“仪表之度”当即弩机之“望山”。(32)
&&&&&&&&&&&&&&&&&
7、《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汉王贺撰,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类着录。陈直《汉书新证》:“直案:护军射师,当为护军都尉之属官。《居延汉简释文》卷一、十五页,有‘除射师茂陵’之残简,与志文正合。又汉代射师之外,又有射工之名。《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二十七页,有‘北海国平寿射工徐杨弩一张’之弩机可证。”(33)按,古代确有“射师”一职,应是专司射艺的官职。后羿是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说文》:“羿,古诸侯也;一曰射师。”段《注》:“”这是已知最早的射师,虽属传说,亦见射师职名之早。(34)《逸周书·大武解第八》有云:“六厉……六,射师厉伍。”(35)《左传》庄公三十年载楚国有位叫斗射师的大臣,汉服虔注谓此人就是斗班。据之,射师应是他的官职。(36)南朝刘宋有以善射闻名的杨运长,宋太宗初为皇子时,刘运长担任皇子射师。(37)唐宋以降,未见有专职射师,但古籍中常称精擅射艺的人为射师,及至明、清,军中和民间有专门传授射艺的射师,例不胜举。
&&&&&&&&&&&&&&&&&
8、《蒲苴子弋法》四篇,撰者佚名,佚。&&&&&&&&&&&&&&&&&&&&
&&&&&&&&&&&&&&&&&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技巧类着录,汉以后不传。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等均有简略考证。蒲苴子,亦作“蒲且子”,先秦传说中善弋射者,楚人。《列子·汤问》:“詹何曰:‘臣闻先大夫之言,蒲苴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晋张湛《注》:“蒲且子,古善弋射者。”(38)《淮南子·览冥训》:“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鹜鱼于大渊之中。”汉高诱《注》:“蒲且子,楚人,善弋射者。”(39)弋,《说文》:“橛也,象物挂之也。”《淮南子·俶真训》:“今矰缴机而在上。”高诱《注》:“矰,弋射身短矢也,机,发也。”(40)
&&&&&&&&&&&&&&&&&
9、《缴书》二篇,撰者佚名,佚。
&&&&&&&&&&&&&&&&&
书名见于《晋书·束晰传》所载《竹书序目》:“《缴书》二篇,论弋射法。”(41)清姚振孙引江都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末云:“《文选》励志诗注引《汲冢书》云:‘蒲且子见双凫过之,其不被弋者亦下。’”(42)
&&&&&&&&&&&&&&&&&
“缴”是弋射之别称。《孟子·告子》:“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缓弓缴而射之。”清焦循《孟子正义》:“缴为生丝缕之名,可用以系弓弋鸟。”《汉书·苏武传》:“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师古《注》:“缴,生丝缕也,可以弋射。檠谓辅正弓弩也。”(43)按,《缴书》是所谓汲冢古籍之一,即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盗发魏襄王或安厘王墓出土的战国简册。因《汉书·艺文志》所载射书多无明确纪年,故《缴书》应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有纪年可考的射书。
&&&&&&&&&&&&&&&&&
10、《弩射秘法》,东汉刘宠撰,佚。
&&&&&&&&&&&&&&&&&
清姚振孙《后汉书艺文志》子部著录,并有所考证。作者刘宠,是东汉明
&&&&&&&&&&&&&&&&&
帝之子陈敬王刘羡之裔,谥为愍王。《后汉书》本传载:“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中平中,黄巾贼起,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十余万众。”李贤《注》引华峤书曰:“宠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三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44)
&&&&&&&&&&&&&&&&&
“华峤书”指华峤《后汉书》,原书久佚,有清姚之骃(字鲁斯,钱塘人,康熙已丑进士。)辑本。按,史籍未载刘宠撰有弩射书,姚振孙补撰《后汉书艺文志》,以华峤书引录刘宠“秘法”,推断刘宠有《弩法秘法》一书。此为一家说,存以待考。三国时,蜀汉诸葛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本传裴注引《魏氏春秋》曰:“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45)
&&&&&&&&&&&&&&&&&
11、《尤射》一卷,三国缪袭撰,存。
&&&&&&&&&&&&&&&&&
元陶宗仪《说郛》卷101及《图书集成》卷279收载。缪袭,是三国曹魏的文学名臣,《三国志·魏书·刘邵传》提到他:“邵同时东海缪袭亦有才学,多所述叙,官至尚书、光禄勋。”裴松之《注》引《文章志》曰:“袭字熙伯,辟御史大夫府,历事魏四世。正始六年,年六十卒。”(46)此段文字亦见《文选》卷28注引《文章志》。(47)《尤射》是目前所知“三礼”有关射仪篇章外,存世最早的礼射专著。但此书在宋以前的公私书目中未见着录,甚至在宋以前的类书中亦未见引用的词句,直到元代末年才被陶宗仪收入《说郛》中,使人有突如其来之感。陶氏没有说明《尤射》的来路,对其真实性不免令人怀疑;再者,《说郛》收书多是节录,而《尤射》是否完帙?这些问题迄今还未见有人研究并提出质疑。《尤射》凡20篇,第18篇《雨会》缺如,其它各篇也多有缺字和讹误,以至文义艰涩难读。总之,《尤射》是一部尚待整理和研究的礼射文献。
&&&&&&&&&&&&&&&&&
12、《杂乡射等议》三卷,东晋庾亮撰,佚。
&&&&&&&&&&&&&&&&&
  《隋志·经籍志》著录。清丁辰《补晋书艺文志》注曰:“按《七录》、《通典》,晋咸康五年征西,庚辰行乡射之礼,依古周制,亲执其事,其书当成于彼时。”庚亮字符规,是东晋的外戚名臣,生平见《晋书》本传。(48)
&&&&&&&&&&&&&&&&&
13、《弓箭论》一卷,东晋(?)任权撰,佚。
&&&&&&&&&&&&&&&&&
《新唐书》卷59《艺文志》着录。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作《弓箭启蒙论》一卷;《宋史·艺文志》六作《弓箭启蒙》一卷。《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云:“任权撰《弓箭启蒙》一卷,谓学射之术有五。”(49)任权其人于唐宋文献中无所考。按,东晋有蜀郡太守任权,太元十年(385)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二月,前秦蜀郡太守任权杀苻坚所置益州剌史李平,全蜀复归晋有。见《晋书》卷9《孝武帝纪》及、《资治通鉴》卷106。撰《弓箭启蒙》者或即此人,存疑待考。
&&&&&&&&&&&&&&&&&
14、《马射谱》一卷,梁,撰者不详,佚。&&&&&&&&&&&&&&&&&&&&
&&&&&&&&&&&&&&&&&
《隋书》卷34《经籍志》著录。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着录云:“见隋志。”按《隋书·经籍志》载有《马槊谱》一卷,附注云:“梁二卷。梁有《骑马都格》一卷,《骑马变图》一卷,《马射谱》一卷,亡。”(50)按,魏晋之世,马上武艺如马射、马槊(或作矟)兴起,成为军中主力,并演成一时风气。是故有曹毗《马射赋》、应玚《驰射赋》、夏侯淳《驰射赋》等文学作品出现。《文选》卷14颜延年《赭白马赋》:“经玄蹄而雹散,历素支而冰裂。”李善《注》云:“玄蹄,马蹄也;素支,月支也;皆射帖名。言马既良,氧者亦中,故玄蹄雹散,素支冰裂也。邯郸淳《艺经》曰:‘马射左边,为月支二枚,马蹄三枚也。’”(51)由此可见马射已有各种名目的“射帖”,《马射谱》应是一部这方面的专着。“月支”是汉魏间西北少数民族之一,以月支为射帖名,亦见马射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一影响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一直延续着,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
15、《弓诀》一卷,唐李靖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此书未见于两唐书志,仅见于宋志。唐代有关李靖的传纪资料中未见李靖有此著作,宋代类书中也未发现被人引录的语句,《弓诀》应是宋人的依托之作,宋以后不传。
&&&&&&&&&&&&&&&&&
16、《射经》一卷,唐王琚撰,存。&&&&&&&&&&&&&&&&&&&&&&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等亦有著录。清代则有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23着录。王琚《射经》是现存最早的射箭专着,唐以后被射家奉为射学圭臬,历代射书多有引述。现存版本也比较复杂,大致有唐杜佑《通典》本、宋《太平御览》本、元《说郛》本、明《武编》本、《稗编》本、清《图书集成》本等。书名也有不同,《通典》、《太平御览》、《武编》作《教射经》,《文献通考》作《射法注》,而多数称之为《射经》。各本多作一卷,唯宋志别有“王琚《射经》二卷”,清周中孚以为“重出而又误其卷数。”见《郑堂读书记补逸》卷24。
&&&&&&&&&&&&&&&&&
  王琚,怀州河内人,是盛唐时期的名臣,以协助唐玄宗夺取皇位而受封为赵国公等,曾经大受宠信,权倾一时,后遭李林甫构罪而被杀。《旧唐书》有传。(52)《射经》凡总诀、步射总法、马射总法、弓有六善等四章,每章下又有若干小节,如步射总法下有步射病色、前后手法二节;马射总法下有持弓审固、举把按弦、抹羽取箭等八条,合起来一共是十四篇。总的比例是马射文字多于步射,亦见唐代重骑射而轻步射。其总诀云:“凡射,必中席而坐,一膝正当垛,一膝横顺席。执弓必中,在把之中,且欲当其弦心也。”这正是唐代跪射姿势,我们在敦煌壁画上可以看到这种射姿,与后来的立射大不相同。古人对《射经》评价也不尽相同,茅元仪《武备志》卷84《阵练志·教艺一·弓》中说:“唐王琚《射法》二篇,曾宣靖谓其多言射之容止,非战阵所急。斯言也,知所务矣。”曾宣靖,即宋代《武经总要》的编纂者曾亮。总的来说,《射经》流传千载,版本复杂,而始终未见有人做过校订工作,是故现存各种版本差别甚大,不仅多有鲁鱼之讹,而且疑有唐以后的射书内容滥入其中。在中国射书史上,《射经》是一部珍贵资料,应该对之进行一番认真的清理。
&&&&&&&&&&&&&&&&&
17、《射记》一卷,唐张守忠撰,佚。
&&&&&&&&&&&&&&&&&
《新唐书》卷59《艺文志》、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宋史·艺文志》六著录。《崇文总目》卷6不署作者名。张守忠其人于史籍无考,很可能是一位民间射师。
&&&&&&&&&&&&&&&&&
18、《射经》一卷,唐田逸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作“四卷”。田逸事迹无考。
&&&&&&&&&&&&&&&&&
19、《九鉴射经》一卷,唐韦韫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崇文总目》卷6著录,未署作者名姓。陈氏《直斋书录解题》卷14作《九镜射经》,云:“唐检校太子詹事韦韫撰。《制弓矢法》三篇,《射法》九篇。”(53)《文献通考》卷229作《几镜射经》。韦韫事迹无考,其书宋以后亡佚。清雍正修《陕西通志》卷75《艺文》称“京兆韦韫”,不知何据。
&&&&&&&&&&&&&&&&&
20、《射诀》一卷,唐韦韫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卷14载:“《射诀》一卷,韦韫撰。叙其学射之初,有张宗者授之诀,遂着于篇。”(54)《宋史·艺文志》六有《射诀》一卷,题韦蕴撰,疑“蕴”为“韫”之误。
&&&&&&&&&&&&&&&&&
21、《射鉴九图》一卷,唐,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六有《九鉴射图》一卷,疑即同书。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疑《九鉴射图》即韦韫《九镜射经》,无旁证,可备一说。(55)
&&&&&&&&&&&&&&&&&
22、《射诀》一卷,唐王坚道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着录。按,《玉海》卷75《唐射经》条云:“《射诀》一卷,唐王坚道案田逸、张宗、王琚、韦韫等经,纂为此书。有四戒、三谨、五善、五难、二合、三开、五病,随题立注,从注加诗。”又卷75《宋朝神射式》条引《中兴书目》云:“《广弓经》一卷,纪亶取韦韫旧篇、仲既《新训》、李将军《手诀》、王坚道歌诗,削浮辞成此书。”据此,王坚道《射诀》是一部诗歌体的射书。王坚道事迹于史籍无考。此处提到的“仲既《新训》”,也应是一部射书,但我们尚未查到有关资料,只能存疑。
&&&&&&&&&&&&&&&&&
23、《射法指诀》一卷,唐王思永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晁氏《郡斋读书志》卷3下作:“《严悟射诀》一卷,右唐王思永撰。思永学射法于成都工曹严悟,成书十篇,每篇首必称‘师曰’。”王思永事迹于史籍无考,原书已佚。
&&&&&&&&&&&&&&&&&
24、《射经》三卷,唐张仲素撰,佚。&&&&&&&&&&&&&&&&&&&&&
&&&&&&&&&&&&&&&&&
《新唐书·艺文志》五、《宋史·艺文志》六著录。张仲素是晚唐文人,以诗辞闻名。《新唐书·艺文志》三有张仲素《词圃》10卷,注:“字绘之,元和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又有《赋枢》3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4有传云:“张仲素,字绘之,贞元十四年李隋榜进士。……贞元二十年迁司勋员外郎,除翰林学士。……仲素能属文,法度严确。”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云:“仲素字绘之,建封之子,宪宗以仲素、段文昌为翰林学士,韦贯之曰:‘学士所以备顾问,不宜专取辞艺。罢之,后终中书舍人。’”计有功收录了王涯、令狐楚、张仲素三人的五言七言绝句若干首,说三人共作一集,号《三舍人集》。(56)《射经》宋以后不传,也未见有引录者,内容失考。
&&&&&&&&&&&&&&&&&&
&&&&&&&&&&&&&&&&&
25、《射训》一卷,唐张仲殷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但未署作者名。《直斋书录解题》卷14载:“监察御史张仲殷撰,《中兴书目》云本朝人,果也,不应名犯庙讳。”《宋史·艺文志》六作:“张仲商《射训》一卷。”校勘记16云:“《书录解题》卷十四作‘张仲殷’,‘商’盖宋人讳改。”(57)按,张仲殷是唐代人,《中兴书目》的怀疑是正确的。但其生平仕履于唐代史籍中无所考知,唯《太平广记》有《张仲殷》一则,(58)讲的正是张仲殷学习射箭的故事,虽属志怪小说家言,亦可证明张仲殷的确是中唐一位有名的射手。兹将故事全录如下,以备参考:
&&&&&&&&&&&&&&&&&&&&&
&&&&&&&&&&&&&&&&&
“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曰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见一老人持弓逐一鹿,绕林一矢中之,洞胸而倒。仲殷惊赏。老人曰:‘君能此乎?’仲殷曰:‘固所好也。’老人曰:‘获此一鹿吾无所用,奉赠君以充一饭之费。’仲殷等敬谢之。老人曰:‘明日能来看射否?’明日至,亦见老人逐鹿复射之,与前前无异。复又与仲殷,仲殷益异之。如是三度,仲殷乃拜乞射法。老人曰:‘观子似可教也。明日复期于此,不可令他人知也。’仲殷乃明日复至其所,老人还至,遂与仲殷西行四五里,入一谷口,路渐低下,如入洞中,草树有异人间。仲殷益敬之。约行三十余里,至一大庄,如卿相之别业焉。止仲殷于中门外宅中,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出曰:‘姨知君来此,明日往相见。’仲殷敬诺而宿于宅。至明日,敕奴仆与仲殷备汤沐,更易新衣。老人具囗于中堂,延仲殷入拜母。仲殷拜堂下,母不为起,亦无辞让。老人又延升堂就坐。视其状貌不多囗人,或似过老变易,又如猿玃之状。其所食品物甚多,仲殷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着。倏乎而毕,久视之,敛坐如故。既而,食物皆尽,老人复引仲殷出于囗前树下,施床而坐。老人即命囗矢仰卧,指一树枝曰:‘十箭取此一尺。’遂发矢十支,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谓仲殷曰:‘此定如何?’仲殷拜于床下曰:‘敬服。’又命墙头上立十针焉,去三十步,举其第一,已乃按次射之,发不不中者。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但约臂腕骨,臂腕骨相柱而囗已满。故无强弱皆费力也。数日,仲殷已得其妙,老人抚之谓仲殷曰:‘止于此矣。勉驰此名,左右各教取五千人以救乱世也。’遂却,引归至故处。而仲殷艺日新,果有善射之名。受其教者,皆可与谈武矣。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其老盖山神也。善射者必趫度通臂,故母囗于猿也。出《原化记》”
&&&&&&&&&&&&&&&&&&&&&
&&&&&&&&&&&&&&&&&
按,仲殷之父张滂,是唐德宗建中、贞元之际的理财名臣,曾任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等职。张滂在政治上是陆贽的同盟,大致与陆贽同进退。贞元八年(792),张滂力主增加茶税以助军需,年入四十万。“茶之有税,始于张滂。”事见《唐会要》卷84、《资治通鉴》卷235等。张仲殷应该实有其人,他任监察御史一事史书无载。仲殷曾在东平军教数千人习射,似乎后来是一个职业箭师。东平军故置在今山东郓城,但唐无东平军,这是五代时的设置,故张仲殷的故事应是五代以后才产生的。
&&&&&&&&&&&&&&&&&
26、《童子善射术经》一卷,撰者不详,佚。
&&&&&&&&&&&&&&&&&
  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卷16著录。佛教典籍,内容不详。
&&&&&&&&&&&&&&&&&
27、《射口诀》一卷,唐张商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着录。
&&&&&&&&&&&&&&&&&
28、《九章射术》三卷,唐张商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崇文总目》卷6着录,但未署作者名氏。《玉海》卷75《唐射经》将此书列入唐代,则张商应该是唐人,但其人事迹无考。
&&&&&&&&&&&&&&&&&
29、《五善正鹄格》一卷、《五善射序》一卷,五代程匡柔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均作“程正柔”。此书《宋史·艺文志》未收,但《艺文志二》载程正柔另有《大唐补纪》三卷,属史部。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五):“程正柔,《崇文总目》卷2、《书录解题》卷5都作‘程匡柔’,‘正’字盖宋人讳改。”(59)据之,《五射正鹄格》二书的作者是程匡柔,宋人为避太祖讳,改匡为正。按,程匡柔是晚唐到五代间的著名太监,史书无传,但其事迹略可考见。唐末天复三年(903)元月,唐昭宗依靠朱温的力量,一举解决为害已久的宦祸问题。《通鉴》唐纪80昭宗天复三年载:“时宧官尽死,惟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据胡注,程匡柔为割据江淮的杨行密庇护,得以善终。(60)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5题程匡柔《大唐补记》云:“南唐程匡柔撰。序言……匡柔袭摭三百年历,补足十九朝,起咸通戊子,止癸已。……干符以后备存补记。末有后论一篇,文辞虽拙,论议亦正。”(61)由此可见程匡柔的确是一位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太监。其“五善正鹄”取义于汉儒注孔之说。《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汉马融《注》:“射有五善。一曰和志,体和也;二曰和容,有容仪也;三曰主皮,能中质也;四曰和颂,合雅颂也;五曰兴武,与舞同也。”(62)《五善正鹄格》应是一种射礼活动中使用的射靶,犹欧阳修所设计的《九射格图》之类。(图一)
&&&&&&&&&&&&&&&&&
30、《射法》一卷,五代黄损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六着录。黄损,字益之,广东连州人,《十国春秋》卷62和梁廷楠《南汉书》卷10有传。黄损登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进士。后自中原归岭南,为南汉高祖刘岩所信用,国事多所谘询,任左仆射。后因谏罢修南熏殿,忤刘岩意,退隐沧塘湖,诗酒自娱而终。梁《书》本传称黄损着有《桂香集》若干卷,《射法》一卷。(63)
&&&&&&&&&&&&&&&&&
31、《射书》十五卷,南唐徐锴、欧阳陌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原题“伪唐徐锴、欧阳陌”,当为南唐。《宋史·艺文志》六作“徐锴《射书》十五卷。”按,徐锴是南唐名臣徐铉的弟弟,兄弟并称“二徐”,生平见《宋史》卷441《文苑三》徐铉传。欧阳陌事迹无考。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云:“《补五代史艺文志》有徐锴撰《射书》五卷,疑即《通志》所著徐锴、欧阳陌《射书》十五卷之误。
&&&&&&&&&&&&&&&&&
32、《射诀》三卷,南唐(?)李章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作者李章时代生平均不详。南唐有李章,《马氏南唐书》、《十国春秋》有传。(64)李章为南唐烈祖徐知诰部将,由军校累迁为武军都虞候、庐州节度使。史称李章“虽老而心尚壮,善抚士卒,勤于职务。”《射诀》是否出自此人,待考。
&&&&&&&&&&&&&&&&&
33、《神射式》一卷,宋王德用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作“王德甫”,误。《宋史·艺文志》作“王德用”。《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条云:“《神射式》一卷,王德用分拽弓、遣箭、去病、射亲四类。”按,王德用,《宋史》卷278《王超传》附见;《隆平集》卷11、《东都事略》卷62亦有传。德用字符辅,赵州人。北宋初名将王超之子,以十七岁随父出征西夏李继迁,德用为先锋,与敌战于铁门关,大有斩获,又能从容退军,王超“抚其背曰:王氏有子矣。”后以战功累迁为集庆军节度使,封冀国公。以太子太师致仕。王德用以善射闻名于时。《宋史》本传载:“德用素善射,虽老不衰。侍射瑞圣园,辞曰:‘臣老矣,不能胜弓矣。’帝再三谕之,持二矢未发。帝顾之,使必中,乃收弓矢谢,一发中的,再发又中。帝笑曰:‘德用欲中即中尔,孰为老且衰乎?’”德用晚年再次被起用,契丹使者耶律防来,德用与耶律防比射于玉津园,受到耶律防赞许。宋仁宗听到后赏给德用弓一张、矢五十技。朱彧《萍州可谈》记载说:“王德用为使,相黑色,俗号‘黑相’。尝与北使伴射,使已中的,黑相取箭杆头,一发破前矢,俗号‘劈筈箭’。”(65)王德用的《神射式》已不传,唯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载:“王德用射诀:铺前脚,坐后脚,两手要停不须高。把里弦外觑帖子,急拽后手托弓梢。”这可能是录自《神射式》的文字。(66)
&&&&&&&&&&&&&&&&&
34、《射法》无卷数,宋刘昌祚撰,佚。&&&&&&&&&&&&&&&&&&&&&&
&&&&&&&&&&&&&&&&&
刘昌祚是北宋名将,字子京,真定人,《宋史》有传。传载,刘是将家子出身,宋神宗“临试驰射,授通事舍人”。与西夏战,“薄暮,大酋突而前,昌祚抽射,一发殪之,余皆悉遁。”又载:“昌祚气貌雄伟,最善骑射,箭出百步之外。夏人得箭以为神,持归事之。所著《射法》行于世。”
&&&&&&&&&&&&&&&&&
(67)按,刘昌祚《射法》未见着录,可能失佚较早。宋张舜民《画墁录》云:“刘昌祚云:‘某把弓,万事皆忘。’是亦不可分其志也。”(68)
&&&&&&&&&&&&&&&&&
35、《刘氏射法》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刘氏”无考,颇疑即前揭刘昌祚《射法》。
&&&&&&&&&&&&&&&&&
36、《集古今射法》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作者、内容均无考。
&&&&&&&&&&&&&&&&&
37、《射经》四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作者、内容均无考。
&&&&&&&&&&&&&&&&&
38、《射评要录》一卷,旧题汉李广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作《射诀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卷14作《射评要略》一卷,注云:“称李广撰,固依托也,而亦鄙浅亡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第3下亦作“《射评要录》一卷,右题李广撰,十五篇。”《玉海》卷75《唐射经》条云:“《射评要略》一卷,题汉李广撰,论学射体法之病,凡十五篇。浅近,盖依托也。”
&&&&&&&&&&&&&&&&&
39、《射议》一卷,宋王越石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六作“王越石《射议》一卷。”《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条:“王越石《射议》一卷,有选弓、择矢、容体、引挽、断发、去病、取亲凡七篇。”《直斋书录解题》卷14:“元城王越石仲宝撰,凡七条。”按王越石,元城人。据《宋史》卷86《地理志二》,宋代元城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其事迹仅见《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39王越石在广西北流的《宿朝宗驿游洞天诗》刻石。《全宋诗》卷408据石刻收王越石诗五首,其作者小传云:“王越石,元城人,以父荫入仕,授秦州观察推官。英宗治平中,以都官员外郎知琼州。”王越石有诗序云:“越石罢守琼筦,道宿北流朝宗驿舍,秋高夜凉,风月可爱,因题一阕壁。既而自容移桂,登观入洞,观真人像,丹、石盆、石床,寻扣胜境,因次前题原韵,共成五阕,缮写上呈知府安抚供备,伏觊笑览。”据此,略知王越石能诗,曾在边地为官,这应该是他撰写《射议》的条件之一。
&&&&&&&&&&&&&&&&&
40、《射法》二卷,宋卢宗迈撰,佚。&&&&&&&&&&&&&&&&&&&&&
&&&&&&&&&&&&&&&&&
《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均未著录,唯《直斋书录解题》卷14《增广射谱》七卷条云:“末二卷为卢宗迈《射法》,亦简要可观。”。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著录,但未作考证。按,卢宗迈字绍先,江西大庾县人,《明一统志》卷58有传。(69)他是北宋政和间人,曾随枢密使汪澈巡边视师,宗迈“熟知险厄,澈深嘉之。”后屡经升迁,官至武翼大夫。卢宗迈虽是武官,但平生喜收藏,有书万卷,并法书名画等,所藏定武兰亭最有名,世传有名的赵子固“落水兰亭”即出自宗迈,明清以来书画鉴赏多有题识。(70)《增广射谱》是南宋以牟利为目的坊间射书,卷末收录卢书,亦见卢书确是一部有影响的射书。卢氏《射法》已经不传,南宋末人陈元靓《事林广记》卷3《弧矢谱法》中引录了卢宗迈据《说文》对摋、捩、绝、控四个字诀所作的解释,亦可窥见卢书特点。然则,世传唐王琚《射经》中也有“宋太尉卢宗迈”的一段文字,内容与《事林广记》卷3《弧矢谱法》引文略同。这引出来一个疑问,这个“宋太尉卢宗迈”与北宋末年的卢宗迈是否同一个人?首先,“武翼大夫”与“太尉”之间相距甚远,据《宋史·职官志九》,宋朝武官凡五十二阶,太尉是首阶,而武翼大夫则是第三十三阶,二人官阶相差甚远。(71)其次,如过王琚《射经》所收“宋太尉卢宗迈”并非后世滥入其中的宋代资料,则此人可能是南朝刘宋的卢宗迈,而非赵宋朝的卢宗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找到南朝的卢宗迈,但《隋书·经籍志二》史部有卢宗道撰《魏志音义》一卷,(72)卢宗迈是否卢宗道之讹误?或宗迈、宗道是仲昆辈,这只能是疑问,留待后考。
&&&&&&&&&&&&&&&&&
41、《造神臂弓法》一卷,撰者不详,佚。&&&&&&&&&&&&&&&&&&&&&
&&&&&&&&&&&&&&&&&
《四库全书总目·武经总要提要》云:“南渡后又有《御前军器集模》一书,令唯《造甲法》二卷、《造神臂弓法》一卷,尚载《永乐大典》中,其余亦佚。”(73)按,神臂弓是宋代最重要的射器,在宋军抗击西夏和女真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关于神臂弓,其实是一种制作精良、射程很远的强弩,宋人文献多有记述,但说法亦有不同。沈括《梦溪笔谈》载云:“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穷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进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74)洪迈《容斋三笔》云:“神臂弓出于弩遗法,古未有也。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檿木为身,檀为弰,铁为镫子枪头,铜这马面牙发,麻绳札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神宗阅试,甚善之。于是行用,而他弓矢弗能及。绍兴五年,韩世忠又侈大其制,更名‘克敌弓’,以与金虏战,大获胜捷。十二年词科试日,主司出《克敌弓铭》为题云。”(75)朱弁《曲洧旧闻·神臂弓》条也说是“百姓李宏造”,“其实弩也”。通过中贵张若水献给神宗,试之玉津园,射二百四十步。“诏依样制造,至今用之。”(76)宋朝严禁民间私造神臂弓,又严防神臂弓流入西夏等地,故《造神臂弓法》应是南宋的官书。
&&&&&&&&&&&&&&&&&
42、《弓诀》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亦见《宋史·艺文志》六著录。以书名看,疑是宋代专讲制弓工艺的著述。或与署名李靖的《弓诀》是同一部书。
&&&&&&&&&&&&&&&&&
43、《射格》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朝有国家颂定的试射标准,适用于选拔武备人材,也用于武学学业的测试,时称“射格”。《宋史》卷15《神宗本纪》:“元丰二年三月壬辰,出马步射格、斗法,颁诸军。”又,《宋史》157载云:“(绍兴)十六年始建武学。兵部上武士弓马及选试去留格。……其射格:自一石五斗以下至九斗,凡五等。”五等射格是宋朝的标准射格,一直沿用到南宋之末。《射格》应是宋朝颁定试射标准的官书。
&&&&&&&&&&&&&&&&&
44、《益津射格》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郡斋读书志》后志卷2载:“《益津射格》一卷,右皇朝钱师益序,以《五善图》及《武陵格》疏密不同,参酌为之。”钱师益无考。《五善图》疑即程匡柔之《五善正鹄格》。《武陵格》不知所出。武陵应是地名,即今湖南常德,宋曾置朗州武陵郡。益津是宋辽之间最重要的关口之一,故置在今河北省霸县。以益津为射格名,这可能是专为边地军人设立的射格。
&&&&&&&&&&&&&&&&&
45、《金吾射法》一卷,宋,撰者佚名,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内容失考,金吾是执金吾的简称,多代称禁卫军,此书应是军中射法。
&&&&&&&&&&&&&&&&&
46、《射诀》一卷,宋马思永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宋史·艺文志》六作“马永思《射议》一卷。”《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条云:“马思永《射诀》一卷,十篇,论体法,辨弓箭囗及射亲之要。”
&&&&&&&&&&&&&&&&&
47、《增广射谱》七卷,宋,撰者佚名,佚。&&&&&&&&&&&&&&&&&&&&&&
&&&&&&&&&&&&&&&&&
《直斋书录解题》卷14著录云:“淳熙中诏进士习射,书坊为此以射利。末二卷为卢宗迈《射法》,亦简要可观。”按,南宋孝宗有恢复之志,曾提倡文人习武,以培植文武兼备人材。《玉海》卷75《淳熙试进士射》条载:“孝宗尝谕辅臣,欲令文士能射御,武臣知诗书。淳熙元年三月庚子,礼部胄监言,知道州楼源请令太学生习射,州县学置射圃。今欲举行旧法,令太学生讲习射礼,进士殿试上二甲人,择日试射。庶合射宫试士之意。从之。二年五月已丑,御射殿,引新进士按射。”《宋史》卷156《选举二》:“淳熙二年,御试唱第后二日,御殿引按文士詹骙以下一百二十九人射艺。翌日,又引文士第五甲及特奏名一百五十二人,其日,进士具襕笏入殿起居戎服,各给箭六,弓不限斗力,射者莫不振厉自献,多命中焉。天子喜悦,凡三箭中帖为上等,正奏第一人,转一官与通判,余循一资。二箭中为中等,减二年磨勘。一箭中帖或一箭上垛为下等。”南宋马廷鸾《碧梧玩芳集》卷18《舒城汪主薄墓志铭》载:“新进士廷射,旧未有。淳熙初,至尊寿皇圣帝尝谕大臣,今欲文臣能射御,武臣能诗书。越明年,上御射殿,按进士射,合格者推恩有差,余皆赐束帛。恭惟圣明,宠绥俊选,砥砺材武于万年斯,按为典故。今国家取士,自礼部奏名,以至亲策按射,具如故事。”(77)据之,进士试制度一直沿袭到了南宋末年。进士加试射艺,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影响深广,所以当时民间出现了《增广射谱》一类以牟利为目的的射书。
&&&&&&&&&&&&&&&&&
48、《射法》一卷,宋刘怀德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云:“又,刘怀德以所闻德用射法之要,分为十篇,为《射法》一卷。”据此,则刘书是王德用《神射式》的改写本。王书分拽弓、遣箭、去病、射亲四类,刘则厘为十篇。刘怀德其人于《宋史》无考,唯《长编》卷99真宗干兴元年八月,宋朝派往契丹的使者中有阁门祗候刘怀德其人。同书卷100,仁宗天圣元年七月,命阁门祗候刘怀德参与主持一项帛贯的出纳,与出使契丹的刘怀德显系一人。《射法》一卷的作者是否同一个刘怀德,犹待进一步考证。又,明末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二子兵家有《射法》一书,钱氏对撰者、卷数均无说明。依据书目排列的前后关系判断,应是宋人著述,是否即此刘怀德的《射法》?附此备考。(78)
&&&&&&&&&&&&&&&&&
49、《射义提要》一卷,宋何珪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作者名字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29。何珪字公瑞,福建罗源人,中干道二年(1166)萧国梁榜举人。(79)当时孝宗继位不久,有志恢复故土,便实行新科进士试射制度,士人奋进,一时间习射渐成风气,何珪《射义提要》应是这时的作品。“射义”应指《礼记·射义》,这很可能仍是一部主要讲礼射的书。
&&&&&&&&&&&&&&&&&
50、《神射诀》一卷,宋张子霄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张子霄事迹无考。按,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着录亦有《神射诀》一卷,未署作者名氏,疑与张子霄《神射诀》是同一部书,故不另列。
&&&&&&&&&&&&&&&&&
51、《弓试》一部,宋吕惠卿撰,佚。&&&&&&&&&&&&&&&&&&&&&&
&&&&&&&&&&&&&&&&&
《宋史·艺文志》六著录。吕惠卿字吉甫,福建泉州人,《宋史》入“奸臣传”。(80)吕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和推行人,是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弓试》应该是《弓式》之误。《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载,熙宁六年宋设军器监,“总内外军器之政”。七年,担任军器监判的吕惠卿曾上言,“其所上《弓式》及其它兵器制度,下殿前马、步、三司定夺去取,而逐司不过取责军校文状以闻,非独持其旧说不肯更张,又其智虑未必能知作器之意。臣于朝廷已行之令非敢言改,乞就一司同议。帝乃遣管军郝质赴监定夺,皆曰‘便’。时军器监制器不一,材用滋耗。于是诏不以常制选官,驰往州县根括牛皮角筋。能令数羡,次第加奖。是岁始造箭曰狼牙,曰鸭嘴,曰尖四楞,曰一插刃凿子,凡四种推行之。”(81)此事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9:“判军器监吕惠卿等上裁定中外所献枪刀样,诏送殿前马步军司定夺。又上编成《弓式》。初,在京及诸路造军器,多杂恶,河北尤甚。至是,所制兵械皆精利。其后遂诏斎新造军器付诸路作院为式,遣官分谕之。”宋朝官营的军器生产机构规模很大,北宋时,仅弓弩院兵匠达一千零四十二人之数,弓弩造箭院工匠一千零七十一人,此外还将一部分军器分配由地方制造。大规模的制造自然有制度规格上的整齐划一问题。吕惠卿对之有一 定的贡献。(82)
&&&&&&&&&&&&&&&&&
52、《广弓经》一卷,宋纪亶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未署作者。《宋史·艺文志》六署名纪亶。《玉海》卷75《宋朝神射式》条引《中兴书目》云:“《广弓经》一卷,纪亶取韦韫旧篇、仲既《新训》、李将军《手诀》、王坚道歌诗,削浮辞成此书。”按,仲既《新训》,当即唐张仲殷之《射训》,“既”是殷之误,“新”是射之误。纪亶生平不详,《宋史·艺文志》另有纪亶撰《论语摘科辨解》10卷。
&&&&&&&&&&&&&&&&&
53、《冯氏射法》无卷数,撰者佚名,佚。
&&&&&&&&&&&&&&&&&
  《直斋书录解题》卷14《希古集》注云:“括苍何宗姚取《投壶新旧式》及《冯氏射法》为一编。”(83)按,何宗姚,南宋末年人,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卷28《学校》载,何宗姚曾于宝佑二年(1254)任浦江县知县。又据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4《官守志一》据载,宝佑四年以承议郎任建康军府别驾。(84)《冯氏射法》不知何人所撰,也不知“冯氏”是何人,此书未见于其它图书目录。
&&&&&&&&&&&&&&&&&
54、《强弩备术》三卷,撰者佚名,佚。
&&&&&&&&&&&&&&&&&
  《宋史艺文志》著录。撰者与内容均失考。
&&&&&&&&&&&&&&&&&
55、《射诀》一卷,宋魏氏撰,佚。&&&&&&&&&&&&&&&&&&&&&&
&&&&&&&&&&&&&&&&&
郑樵《通志》卷69《艺文略》艺术类第九著录。魏氏不详其人,疑即南宋绍兴间名将魏胜。《宋史》卷368魏胜传称,魏胜字彦威,淮阳宿迁人,“多智勇,善骑射。”应募为弓箭手起家,以骁勇敢战成为一时名将。本传载,“胜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东魏胜’,金人望见即退走。”又载,“胜尝创如意战车数百辆,炮车数十辆,车上为兽面、木牌、大枪数十。垂幕软牌,每车用二人推毂,可蔽五十人。……列队则如意车在外,以旗蔽障,弩车当阵门,其上床子弩,矢大如凿,一矢能射数人,发三矢可数百步。”(85)此书或魏胜所遗,或后人依托魏胜所撰,待考。
&&&&&&&&&&&&&&&&&
56、《弧矢谱法》一卷,撰者不详,元陈元靓辑,存。&&&&&&&&&&&&&&&&&&&&&&
&&&&&&&&&&&&&&&&&
此书收载在南宋陈元靓的类书《事林广记》卷3。陈元靓于南宋末到元初在世,其书则有南宋刻本和元朝刻本,也有元代翻刻本,其中元至顺本流传最广。故书的内容也有增益变化,以卷首《步射总法》配图人物的装束而言,同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弓箭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