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胜林虎将军和子女的合影的子女

&&&&潜出漳浦
&&&&1937年2月间,中共闽粤边特委在山内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决定争取粤军一五七师合作抗日,并向中共南委作了汇报。闽粤边红军支队长卢胜和吴金根据特委会议精神,积极推动云和诏地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停战议和工作的展开。同年3月5日,南委指示特委:“为要更好地建立反日统一战线,以领导广大民众及各势力走上反日战场,要求红军和粤军联合起来,一致抗日,保护福建或闽南”;并对闽粤边国共两党的合谈作了五点指示。这封指示信,对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谈判,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次谈判,由于粤军缺乏诚意,未获成果。从5月下旬起,何鸣、吴金、卢叨等到漳州继续与粤军代表张光前、李宏达(参谋处长)等谈判。6月23日,特委就合作抗日改编红军游击队问题发表《告闽南同胞书》,提出了“不分党派,不分信仰,废除成见,集中全国人才抗日”的倡议。同时宣布将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卢胜被任命为闽南第一支队支队长,何鸣任第三支队支队长。卢胜指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和粤军联合抗日,是为了挽救国家、挽救民族,我们坚决拥护。6月26日,双方谈判成功,在漳州签订了合作抗日“政治协定”。
&&&&“政治协定”签订后,何鸣未得南委同意,就带领红军游击队开赴平和小溪镇集中。部队于7月1日到达小溪镇。2日,经粤军点编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闽粤保安独立大队,何鸣、卢胜、王胜、吴金等分别担任了独立大队的领导职务,卢胜任副大队长。
&&&&“七·七”事变后,粤军以抗日为借口,催促红军游击队进驻漳浦县城。7月13日,何鸣率部驻扎漳浦县城孔庙。与此同时,国民党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以“纪念第四路军成立一周年”为名,窜到漳州筹划“缴械”。
&&&&7月16日上午,何鸣要卢胜将队伍集中到体育场,卢胜责问何:“集中部队干什么?”并坚决表示:“我不干!”后来队伍由值日连长符义山带往体育场。到体育场后,四七一旅参谋主任陈英杰要红军游击队放下武器,并指着已埋伏好的火力说:你们看,四周都是我们的部队,枪要不要放下,你们考虑。卢胜与王胜当即示意何鸣搞武装反击,遭到了何鸣的阻止,结果千余名红军游击队就这样被粤军不发一枪地全部缴械了。
&&&&由此可见,“漳浦事件”和“月港事件”,是国民党处心积虑地策划的,而何鸣、吴金、张敏等的严重“右倾”的麻痹思想,则使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能够得逞。它使闽粤边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遭受了一次重大的损失。
&&&&为了反击敌人的进攻,保证战斗的胜利,卢胜利用敌人看不起我刚恢复起来的革命武装的麻痹思想,亲自带领一支武装在大沙岗一带沉重打击了国民党保安团。歼敌七十多人,并缴获二十六支枪。这次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的人民,从根本上转变了群众的斗争情绪。不久,云和诏边区的七高砾、梅林、打石、旧厝、龙透等地区又得到了恢复,并普遍建立了革命政权。在南胜、五寨、龙坑、坂仔、高坑一带肃清了地主武装,卢胜抓紧配合当地党组织在这一地区扩大红军,建立政权。年底,红军游击队已发展到三百多人。
&&&&“漳浦事件”发生后,卢胜在错综复杂的斗争条件下,挺身而出,重建革命武装,恢复与发展闽粤边区游击战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卢胜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将闽南红三团改编为闽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并就合作抗日问题发表了《为反对内战告全闽南各界同胞书》。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闽粤边区革命斗争形势十分关心。“漳浦事件”后,毛泽东指示张云逸找余汉谋,要其迅速将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的人和枪如数归还;同时指示南方各地红军游击队在与国民党谈判时,必须吸取“何鸣危险”的教训,反对国民党提出的要我们游击队全部集中的要求,反对国民党插入任何人,并要严防国民党的暗算。
&&&&1938年2月,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奉命集中于龙岩白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闽西红九团一部为第二营,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为第三营。卢胜任团长,叶道之任副团长,王胜任参谋长,廖海涛任政治部主任。
&&&&苏皖风云
&&&&日,卢胜率领第四团第一、二营在龙岩后田参加新四军第二支队举行的北上抗日誓师大会后,从龙岩出发,沿途上杭、新泉、长汀、瑞金、于都、赣州、樟树等地,于4月中旬,到达安徽岩寺集中,新四军一、二、三支队胜利会师后。栗裕原领导的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改编为第四团第三营,至此,四团编制完整。
&&&&5月间,卢胜率领四团经安徽太平县,到达泾县田坊后,调新四军军部参谋处,由张道庸(即陶勇)接任四团团长。7月16日,卢胜出席了新四军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出席党的“七大”代表。尔后,他又参加了新四军政治工作会议和新四军参谋会议。其间,他还参加新四军指导总队第九队学习。这是卢胜从事军事斗争以来的第一次,既学政治又学军事。同年10月卢胜学习结束后,回到原四团,该任团政委。
&&&&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卢胜和陶勇率领四团团部和第二营协助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将十三万发子弹运送到江北。11月下旬,江南指挥部决定四团以“苏皖支队”名义挺进扬州、仪征、六合、天长地区开展抗日斗争,任命陶勇为司令,卢胜为政委。
&&&&1940年6月下旬,卢胜他们正在天、仪、扬地区活动,突然接到陈毅司令员直接发来“苏皖支队火速驰援郭村”急电。卢胜和支队领导当即研究并作了安排,率领部队昼夜兼程,两天一夜急行军二百余里。夜渡邵伯湖,跨越天扬路,到达了郭村西南十余里的杨家桥一带。
&&&&郭村位于泰州西北二十里,是个不到万人的村镇,挺进纵队机关就驻在这里。卢胜和陶勇将部队安置后,立即进村向挺进纵队司令叶飞和政委吉洛(即姬鹏飞)报到,叶飞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敌情;驻泰州地区的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李明扬、李长江部,在顽固派韩德勤的唆使下,由李长江出面纠集13个团的兵力,猖狂进攻郭村地区。6月28日,李长江部开始对我发起进攻。卢胜和陶勇指挥部队在杨家桥击退颜秀五部的猖狂进攻;挺纵也击退了顽敌对郭村的围攻。黄昏后,纵队领导分析了敌情,认为郭村是敌人进攻的重点,苏皖支队必须进入郭村,才能集中兵力保卫郭村,击破顽军的进攻。当夜,卢胜和陶勇率领苏皖支队进驻郭村以北地区(即北线),连夜加修工事。第二天,李长江率其部向北线和南线同时发动进攻。卢胜果断沉着地指挥部队进行反击,把顽军打得晕头转向,拼命逃窜,退出了好几里。
&&&&郭村保卫战之后,新四军在苏北的部队进行整编,组建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栗裕分任正、副指挥,下辖三个纵队。苏皖支队和地方武装改编为第三纵队,卢胜任纵队政治部主任。
&&&&同年10月4日,韩顽的三十三师直逼黄桥东门,在两架飞机的助威下,连续发起了七次冲锋。卢胜把战地后勤工作安置后,也到了黄桥东门前沿指挥所,配合栗裕和陶勇指挥部队英勇反击顽敌的进攻。当黄桥工事大部被顽敌毁坏,顽军一部突进东门时,卢胜果断地指挥部队,以有我无敌的精神,同敌人展开拼杀,夺回了阵地。顽军为扭转败局,增加兵力,发动了更残酷的进攻,一直打到黄昏。在激战中顽军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军亦伤亡甚多。正好这时,新四军第四团三营从江南赶抵黄桥附近。卢胜立即将这一消息向指战员通报,大家斗志倍增,在陶勇司令员的带领下,以锐不可当之势,正面出击敌人,配合第二纵队聚歼韩顽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也当了俘虏。是役,新四军共歼韩顽1.1万余人。黄桥战役的胜利,大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此后,第三纵队继续向东发展,开创了苏中四分区的抗日新局面。
&&&&苏中唱晓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重建了新四军,第三纵队整编为第一师第三旅。陶勇任旅长,刘先胜任政委,卢胜任政治部主任。卢胜在四分区一面组织政治部同志编写政治动员提纲,进行宣传发动,开展对日伪作战;一面积极建立苏四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搞好军队与地方之间的团结。同时,他还负责处理作战中牺牲的战士和伤兵的善后工作,发展新党员、建立党支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这期间,他还配合陶勇等指挥部队三次进逼海安城,并多次在海安至富安公路及北刘桥、金沙等地袭击日伪军。后来,他还协助陶勇指挥三旅主力,对日伪南通县重要据点石港发动攻坚战,全歼守敌五万余人,缴获轻重机枪六挺、长短枪三百四十五支。
&&&&同年12月,日军又对苏中根据地发动了冬季大扫荡。根据师部部署,卢胜指挥一部首先于丰利花市街一带对日伪军发起突击,速战速决,全歼伪军一个多团,接着又和一旅三团合击日军一个大队及伪军五百余人,激战十七小时,逼使日伪军撤出了三仓河地区。随后,三旅和一旅主力,配合地方武装,以十个团兵力进行反扫荡战斗。在纵横数百里地带,全线出击日伪军,毙敌五百余人。这一仗,振奋了苏中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进入1942年,苏中敌后斗争形势处于相持状态。这一年2月,日伪军在扫荡强港等地的同时,出动了日军三百人,伪保安大队约两个营进占一仓河,妄图长期占据。按照四分区的统一部署,卢胜率领两个营,采用围点打援战术,攻打驻一仓河的日伪军。同年4月10日,卢胜又参加了攻击驻悦来镇伪军的战斗。是役,击毙敌师长徐承徳,歼灭一部伪军,并占领了悦来镇。自5月以来,卢胜平均每天参加一次战斗。6月,日伪军队四分区再次发动大扫荡,历时一个月,三旅主力共毙伤日伪军四百三十余人,俘日伪军近百人。因此受到师部的传令嘉奖。
&&&&1944年5月,卢胜调任新四军第一师组织部长。在这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共苏中党委决议,为迎接战略反攻,培养和储备干部做了大量工作。
&&&&1945年初,经华中局批准,卢胜和陈丕显、管文蔚、吉洛为苏中区党委员。1月,因工作需要,卢胜调回分区,先后担任苏四军分区司令、政委兼苏四区委书记。
&&&&1945年8月间,为贯彻毛泽东关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指示,卢胜和张震东旅长指挥四区部队先后攻克三余、马塘、新港等地,并乘苏中主力部队攻击运河沿线城镇之机,率领四分区军民在串场河沿线发起强大的攻势,一举收复了日伪军占据的安丰、丁溪、白驹、刘庄等十余处,在解放海门、丰利等城镇以后,卢胜和张震东于9月12日又指挥四分区特务团攻击盐梯经济重镇——大中集。经过激烈战斗,先后夺占了南门外大桥和南门。军区特务团同时突破北门。然后合击伪军司令部,当场击毙伪十九旅旅长谷振之,俘伪军一千五百余名,缴获火炮十四门,轻重机枪四十三挺,步枪九百余支,以及其他军用品一批。
&&&&同年11月10日,为适应反攻后的新形势,新四军原一师、四师、六师主力组成华中野战军,部队分编为六、七、八、九四个纵队,卢胜担任了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发起高邮战役。21日,七纵队一举攻克邵伯镇等地,歼灭日伪军一千五百余名,并切断了高邮日伪军南逃的退路。26日,我军胜利攻占了高邮城。十三年来,卢胜和指战员第一次在城内——高邮县城欢度春节。至此,苏中地区已大部分解放。
&&&&(中共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版权所有: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政府 制作:琼海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 海南在线 维护单位:市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5 Email:
网站安全管理制度 琼ICP备号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卢胜将军百年诞辰纪念会有感
19101932195819611983
1930年震撼中国的厦门大劫狱(后被作家高云览写成小说《小城春秋》),正是王海萍担任福建省军委书记的事件,但时隔两年后,王海萍就在厦门英勇就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开国中将卢胜:能征善战重情义(组图)_网易新闻
开国中将卢胜:能征善战重情义(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开国中将卢胜:能征善战重情义(组图))
一九五五年卢胜将军戎装照。战争年代的卢胜将军。卢胜将军的五枚勋章。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通讯员 张玲
  在海南省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开国中将卢胜之子卢晓愉代表家人将卢胜的5枚勋章捐赠给了省档案馆。卢晓愉说,父亲后来虽一直未有机会再回到家乡看看,但他却时刻惦记着这里。母亲姜斑华十分支持将父亲的勋章捐给家乡的档案馆。“这5枚勋章代表着父亲这一生的荣誉,让他们回到故乡也算是圆了父亲的归乡之梦。”
  6月8日,代表着卢胜将军一生荣誉的5枚勋章,在亲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他的故乡海南,完成了他最后的愿望。
  卢胜将军的这5枚勋章分别是1955年被授予的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这5枚勋章虽已在岁月之中褪去了昔日的光彩,但卢胜戎马一生的功勋荣誉始终生辉,5枚勋章沉甸甸的分量,见证的是勇敢、是伤痛、是始终坚持的革命理想,是一生奉献祖国的人生信条。它们所记录的是卢胜戎马一生的那份英勇与执着。
  少年从戎
  沙场闯荡不畏艰险
  1911年,卢胜出生在广东乐会县(今海南琼海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海员,母亲在家务农。卢胜5岁丧父,8岁丧母,是祖母把他拉扯大。祖母病逝后,无依无靠的少年卢胜在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工农讨逆团,担任共产党地下交通员。
  国民党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反共清党、镇压革命群众,琼崖区委决定农军分散隐蔽,卢胜在群众的掩护下从海南乘船前往新加坡。在新加坡生活的卢胜一边做工,一边读夜校,在这里了解革命思潮。同时,他还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卢胜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春节前,卢胜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当海员,并且开始参加海员工会活动。在此期间,他因帮助被无故解雇的工友而与工头发生冲突,被指为共产党煽动闹事,随后被英殖民当局以“共产党闹事”罪名关押3个月。这3个月里,卢胜遭遇酷刑折磨,却始终不吐露一个字。英殖民者对他施以“冰刑”,常常用大冰块压住他的四肢并且每3、4个小时就加一次冰块,这样的折磨给卢胜留下了终身无法治愈的支气管炎。后来,英殖民当局因“查无实据”,便以“危害治安”罪名将卢胜驱逐回国。卢胜妻子姜斑华回忆,此后每到冬天,卢胜常咳到夜不能寐,几十年来床边都会放着一杯热水。
  回到海南的卢胜遇上了琼崖革命的低潮,带着心中的革命理想与那一股子韧劲儿和拼劲儿,卢胜决定按照南洋党组织早先提供的线索,去厦门闯闯!战争年代,颠簸辗转,这一别也让这个“海南仔”彻底离开了家乡。
  在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卢胜被安排在“咖啡馆厨师”这样的职业掩护下做地下交通站的工作,1932年10月,卢胜经杨全明(新加坡早期共产党员)介绍,在厦门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也正是在这一年底,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根据卢胜的要求,将其调往活动在闽南(南)靖、(平)和、(漳)浦地区的闽南红三团参加军事斗争。卢胜的戎马生涯由此展开。
  战场英姿铸功勋
  卢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粤边红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当年为表示挺进乌山的必胜信心,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卢家扬”改为“卢胜”。
  1938年2月,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闽西红九团一部为二营,卢胜任第四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卢胜历任二支队四团团长、政委,苏皖支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北指挥部三纵队政治部主任,一师三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四分区司令员、政委兼地委书记等职。参加开辟天长、六合、仪征、扬中及开辟南通、如东、启东、海门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黄桥决战,驰援郭村、半塔集等战斗。
  “我想发生在抗日战争前期的漳浦事件很能够体现父亲这一生坚定的革命理想。”卢晓愉说。
  日上午,闽南红三团近千名指战员按照同国民党驻军一五七师签订的“六·二六”协议要求,为合作抗日,由团长何鸣率领,在漳浦县体育场集中点名、整训。队伍被图谋已久的一五七师包围缴械,酿成“漳浦事件”。卢胜在《重建闽南红三团》一文中回忆,一方面是国民党粗暴地违反双方团结合作、共同抗日的协定,另一方面,当时闽南特委代理书记兼红三团团长何鸣受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高估了一五七师的抗日情绪,完全丧失了革命警惕。他认为抗战开始了,我军在山区里打游击影响不大,“想到城市去大干一番事业”。而时任红三团副团长卢胜与漳浦县委书记朱曼平、工委书记彭德清等同志和绝大多数同志一样,反对部队下山进城。但何却一意孤行。
  “漳浦事件”后,卢胜秘密找团参谋长王胜以及陈容、林少克等多位同志商议,决定潜出漳浦县城,到就近游击区找地方党组织,重建革命武装。就在“漳浦事件”的当天晚上,卢胜与参谋长王胜率领一批干部骨干冲破敌人控制,胜利突围。在漳浦县多地党组织的有力配合下,很快又集中100多人。“遵照党的指示,我们又重新组建了队伍,仍称红三团,组织上命我任团长兼政委,王胜任参谋长。”卢胜在《重建闽南红三团》中写到。
  在解放战争时期,卢胜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一旅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师长,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委。参加了苏中、涟水、鲁南、孟良崮、枣庄、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以及解放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中的战斗。在此期间,卢胜时而军事,时而政工。
  1952年7月,第二十三军接受入朝作战任务,在上海嘉定地区按志愿军编制序列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钟国楚任军长,卢胜任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军在朝鲜进行了7个月艰苦的防御作战,共作战109次。这其中尤以“丁字山”阻击战及石岘洞北山反击战最为精彩。
  丁字山战略位置重要,1952年冬,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决定向我军二十三军二零一团一连驻守的205高地即丁字山发动一次陆空联合进攻。我军顽强抵抗击退了敌人多次集团冲锋。根据新华社日消息,“美方通讯社承认侵朝美军发动的这个所谓‘三个多月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再一次遭到惨败,并也在美国国会引起激烈的反映。”在挫败敌人多次进攻的基础上,卢胜在军党委会上提出了“积极歼敌,把斗争焦点推向敌人前沿”的方针,1953年3月,为配合友邻第四十六军反击上浦防守之敌,二十三军以六十七师反击石岘洞北山,近距离给美军重击,与美军反复争夺6天5夜,杀伤3500余人,巩固了该阵地。
  重情重义 闯荡多年乡音浓
  战场上的磨砺造就了卢胜爽快与真诚的性格。曾因担任卢胜秘书而与他共事多年的张造勋在其回忆卢胜的文章中写到,卢将军对待上门拜访的人总是“请他到家里来”,对待过去不认识的人总是“这次就熟悉了”。
  卢晓愉告诉记者,父亲在退休后最爱与朋友小聚,喜欢招待来自各地的友人。卢胜在1932年离开海南后,因为公务繁忙,偶尔有机会回琼探亲。“但只要是家乡人来了福州,父亲一定都是热情接待,听他们讲海南的发展和新变化。”
  曾在福建省军区任宣传干事的钟斌在其回忆卢胜的文章里记录,1958年,为响应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决定,时任福建省军区政委的卢胜中将率领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于重远及作者在内的4位干部同去闽南东山岛驻军当兵。在此期间,卢胜一面对战士们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成为年轻战士们的知心朋友。据钟斌回忆,卢胜爱兵如子,一天晚上钟斌站岗回来,发现屋里有人走动,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卢胜在为熟睡的战士们掖被角、盖衣服。有的战士衣服破了,他还利用午休时间,用自己随身带来的针线进行缝补。卢胜总讲:“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离开家乡来到革命大家庭,互相帮助是应该做的事嘛!”
  卢胜离开海南时仅22岁,在他87岁于福州病逝前,虽已是离家一甲子,但他却依旧操着浓重的海南口音。“我父亲一辈子都操着浓厚的海南口音,这里是他的故乡,牵动着他的心。”卢晓愉说。
  除了一口乡音,卢胜还有一个习惯也极富“海南特色”。“父亲特别喜欢喝咖啡,每天都要喝。”呷一口咖啡,品的是一段曾经的沙场经历,念的是一份忘不了的故乡情怀。
  “直到他后来病重时,他还依然喜欢听我给他讲海南的事情。故乡一直让他牵挂于心。他对家乡念念不忘,临终前都是对这里的眷恋。父亲的遗愿就是再踏上故土,现在他人回不来,我们送他的勋章回归故里吧!”卢晓愉动情地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档案馆提供)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林虎将军的子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