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中国共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总司令

今天动态:抗日战争中 我国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
今天动态:抗日战争中 我国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
乐乐看军事
持续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御外寇入侵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伤亡最惨重的历史,直接造成了中国3500万军民伤亡,而日本也二战中付出了300万军民性命的代价,日本在二战中战死最多的是太平洋战争,其次是在中国,中国在8年抗战中消灭了多少日军呢?七十万魂不还乡:日方史料中在中国阵亡人数。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当然,也有对此持有异议的专家学者,比如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就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呢?美国方面使用的是日军提供的公布材料,按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一直就有异议。第一方面的异议是日军的阵亡人数和对手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国民党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认为至少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员只有两千余,相差六倍之多。一些学者如张忠义先生将其归结为中国军队对战果的夸大。国军对战果夸大可能有之,但日军的作战记录中,却有很多令人费解之处。例如日军在作战记录中,经常可见“苦战”字样,而公布的伤亡却极小。以攻占洛阳为例,整个战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区区55人。但其中又分明记载了多次激战,如停车场肉搏战、禹王庙对攻等等,伤亡人数颇有些对不上号。又如抗战初期的山西万全之战,日军有记录称此战中步兵第三联队几乎全军覆没,原因是第三联队本身属于二二六兵变的主力,这些官兵都属于当时的叛军,但惩罚迟迟未作,送他们到中国战场,其意义就是让他们能够“光荣地死”。第三联队的官兵为了洗刷耻辱,在万全城下发动了自杀性的冲锋(不炮击摧毁城墙,直接进行云梯登城),大部战死沙场。然而,与此矛盾的是,同时公布的战报中,第三联队的伤亡合计不超过一百人。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国神社中供奉的灵位,与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不符,并且逐年增加,仿佛越来越多的阵亡人员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看来,日本的战报,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种战报的权威性早就受到质疑,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多次发现日军力图以掩饰自己伤亡的做法造成美军的错觉,并鼓舞自己的斗志。虽然日方战报的数据说不通,但作为外国人,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怀疑。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的资料统计,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虽然还无法断定到底有多少日军阵亡中国,但其统计的数字,至少证明无论军事博物馆还是何应钦将军,提供的数字都过于保守了。而日军的战报,则在这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面前,彻底失去了可靠性。比如,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而我最近买到的一册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的《中国慰灵》,则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字。这本书,是一套记录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情况,追悼亡灵的系列图书,包括《缅甸慰灵》、《满州慰灵》、《瓜岛慰灵》等,《中国慰灵》是其中的第五部。在这一册图书中,读卖新闻社记者统计的日军在中国阵亡总数,超过七十万人,其中不包括苏联红军、抗日联军在东北和中国远征军在印缅的战果。这是战死和战病死的合计人员数字,这符合阵亡人员统计的原则,美日统计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在南洋的伤亡人数,也是这两个数字的总和。这部书中提供的资料,推翻了日本军部所公布数字的权威性。比如,豫湘桂战役中的长衡会战(日军称为湘桂作战),日本军部提供的数据是日军共计阵亡12209人,而读卖新闻的纪录,则日军此战的总阵亡人数,超过十万。精彩看点:中国为什么会有“支那”的别称?在一般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中,我们常常听到有日本军人称我们中国人为“支那人”。这虽然是日本对我国的蔑称,但“支那”的称呼是从抗日时期才开始的吗?历史上,印度、希腊和罗马都称中国为“支那”,在佛教经典中译为支那、至那、脂那。直至今天,据专家考证,大致的来源有3种。一说支那就是楚国。不仅是因为楚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楚国还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一。《罗摩衍那之地德》种列举了北方二十国,更是标出了“支那”和“外支那”,大致符合荆楚地区和中原的分布情况。二说是认为支那就是秦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广泛开展了外交活动。向南开发越南,向北驱赶匈奴。周边小国深知他的强大,称中国人是秦人。而“秦”字的对音就是“支那”。最后一种说法就是“支那'一词意为”瓷“。中国素称”瓷器之国“,倒也解释过去。至于上面的几种说法,都是后人的一种揣测。至于”支那“的真正来源,我们也无从知晓。自古评论出人才,如果您是人才,请说上一句?,你若喜欢这篇文章请回1,不喜欢请回2,谢谢您的参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乐乐看军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乐乐看军事,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精彩军情军史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究竟击毙了多少侵华日军?
作者:萨苏
七七事变时主持华北军政的宋哲元将军。
第三联队的官兵为了洗刷耻辱,在万全城下发动了自杀性的冲锋(不炮击摧毁城墙,直接进行云梯登城),大部战死沙场。然而,与此矛盾的是,同时公布的战报中,第三联队的伤亡合计不超过一百人。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国神社中供奉的灵位,与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不符,并且逐年增加,仿佛越来越多的阵亡人员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
看来,日本的战报,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种战报的权威性早就受到质疑,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多次发现日军力图以掩饰自己伤亡的做法造成美军的错觉,并鼓舞自己的斗志。
虽然日方战报的数据说不通,但作为外国人,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怀疑。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的资料统计,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虽然还无法断定到底有多少日军阵亡中国,但其统计的数字,至少证明无论军事博物馆还是何应钦将军,提供的数字都过于保守了。
而日军的战报,则在这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面前,彻底失去了可靠性。
比如,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
而我最近买到的一册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的《中国慰灵》,则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字。
这本书,是一套记录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情况,追悼亡灵的系列图书,包括《缅甸慰灵》、《满州慰灵》、《瓜岛慰灵》等,《中国慰灵》是其中的第五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唐毓瑨]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帖子主题:[多文研讨]中国军队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组图)
共&5061&个阅读者&
军号:1296327 工分:1134821
/ 排名:24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多文研讨]中国军队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组图)
[多文研讨]中国军队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图)
令人费解的谜团:抗日战争中国共消灭了多少日军? 文章来源: 未来网 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当然,也有对此持有异议的专家学者,比如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就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中国官方在胡锦涛讲话中讲歼灭日军150万,应是指打死打伤的全部数据。 )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呢?美国方面使用的是日军提供的公布材料,按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一直就有异议。第一方面的异议是日军的阵亡人数和对手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国民党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认为至少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员只有两千余,相差六倍之多。一些学者如张忠义先生将其归结为中国军队对战果的夸大。国军对战果夸大可能有之,但日军的作战记录中,却有很多令人费解之处。如日军在作战记录中,经常可见“苦战”字样,而公布的伤亡却极小。以攻占洛阳为例,整个战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区区55人。但其中又分明记载了多次激战,如停车场肉搏战、禹王庙对攻等等,伤亡人数颇有些对不上号。又如抗战初期的山西万全之战,日军有记录称此战中步兵第三联队几乎全军覆没,原因是第三联队本身属于二二六兵变的主力,这些官兵都属于当时的叛军,但惩罚迟迟未作,送他们到中国战场,其意义就是让他们能够“光荣地死”。第三联队的官兵为了洗刷耻辱,在万全城下发动了自杀性的冲锋(不炮击摧毁城墙,直接进行云梯登城),大部战死沙场。然而,与此矛盾的是,同时公布的战报中,第三联队的伤亡合计不超过一百人。另一方面就是日本靖国神社中供奉的灵位,与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不符,并且逐年增加,仿佛越来越多的阵亡人员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看来,日本的战报,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种战报的权威性早就受到质疑,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就多次发现日军力图以掩饰自己伤亡的做法造成美军的错觉,并鼓舞自己的斗志。虽然日方战报的数据说不通,但作为外国人,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怀疑。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的资料统计,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虽然还无法断定到底有多少日军阵亡中国,但其统计的数字,至少证明无论军事博物馆还是何应钦将军,提供的数字都过于保守了。而日军的战报,则在这些翔实的统计数字面前,彻底失去了可靠性。比如,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而我最近买到的一册日本读卖新闻社编辑的《中国慰灵》,则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数字。这本书,是一套记录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情况,追悼亡灵的系列图书,包括《缅甸慰灵》、《满州慰灵》、《瓜岛慰灵》等,《中国慰灵》是其中的第五部。在这一册图书中,读卖新闻社记者统计的日军在中国阵亡总数,超过七十万人,其中不包括苏联红军、抗日联军在东北和中国远征军在印缅的战果。这是战死和战病死的合计人员数字,这符合阵亡人员统计的原则,美日统计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在南洋的伤亡人数,也是这两个数字的总和。日军堆积如山的骨灰盒,下面的批语提到到中国大陆作战的日军,有七十万以上不能归乡。这部书中提供的资料,推翻了日本军部所公布数字的权威性。比如,豫湘桂战役中的长衡会战(日军称为湘桂作战),日本军部提供的数据是日军共计阵亡12209人,而读卖新闻的纪录,则日军此战的总阵亡人数,超过十万。虽然,这还不是最后的数字,但已经比早期美国学者所提供的多了一半而一半,就是二十多万日本兵埋骨在了中国的土地。至少,这是日本方面的数字,而且,看目前的趋势,随着日方史料的渐渐披露,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这让我觉得可以松口气,因为刚看了张忠义先生的《抗战八年中国并未取胜》,结尾处张先生以“良药苦口”为重点,点醒世人道:“当年4亿民众难奈60万侵华日军何,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悲剧,但愿不要重演!“我这个普通工程师发现的这一点点日本史料,也许能让张先生安心些,如果侵华的日军只有60万,看来还真不至于让我们的4亿民众无力回天,只怕还要再发照会让日本派10万人来才够埋(还没算打残废的)。菊与刀:抗战中日军死亡人数之谜 自“九?一八”起,在随后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军人共计殉国320万人,充分显示了抗战的惨烈。然而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据战后统计,日军在整个侵华战争共死伤201.8万人,再加上在缅北战场伤亡的9万余人,日军伤亡共210.8万人,其中被击毙78.3万人,击伤132.5万人,这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击毙日军近80万人,美国学者统计计算,在中国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多,日军史料公布的数字为455000人,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采用的数字为55万。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呢?首先,在各方公布的伤亡人数上,这里面有毙伤数与击毙数两个概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和日本军人伤亡比例平均是5:1,而伤员75%~80%能重返战场,容易被重复计算。因此毙伤人数无法作为死亡人数的参考。然而在死亡数上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在台儿庄战役中,中方认为至少击毙日军12000余人,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员只有2000余人,相差6倍之多。豫湘桂战役中,中方公布日军此战的总阵亡人数超过10万,而日本军部的数据是共计阵亡12209人。更奇怪的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公布了己方统计的战果: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中国军人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3600人;中方则宣称日军死伤3万余人,第九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一些学者觉得这可能是中国军队对战果的吹嘘,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日军故意少报的可能,力图隐瞒实际伤亡情况,以给对方造成错觉,并激励己方斗志。历史谜团终究有解开的一天,目前,靖国神社供奉的死亡的日军牌位已增加为2325128人,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统计,以及政治色彩的淡化,这个数据可信度较大。2001年日本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也写到:“二战中日本死亡军人约186万”。这个数据与前面提到的靖国神社的数据为何会相差40多万呢?
2011年8月,中国黑龙江方正县因“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开拓团”也浮出历史水面,知名抗战史研究学者、《军营文化天地》主编余戈认为:“开拓团”是日本侵略的一部分,他们不断在日军武力庇护下强占中国农民土地,使无数中国人流离失所,他们也是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兵源之一,因此开拓团也被认为是日本军事机构。1946年12月,由中国东北返日日侨孤儿团战后据中日双方统计,大约有20万“开拓团”成员死于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混乱中。靖国神社的数据应该是包括了类似“开拓团”这样的半军事机构死亡的人数。日军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如果为210万人,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为140万人,与苏联在东北战场的战争中死亡10万人,两项数字共计150万,日军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与其他这两大战场死亡总数相减得到的就是日军在中国其他战场作战死亡人数,约60万人,这个数字介于当年中方公布数据和日军公布数据之间,基本可以断定日军在华其他战场的实际死亡数字约为60万人。时隔60多年,这些数据早已经不重要。但这些数据留给人们的更多是对战争的反思。无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战争的结果又怎样,战争带给交战双方人们的永远只有痛苦和悲伤。八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 文章来源: 腾讯网- 短史记
第232期国民政府称,在八年抗战中,国军共“毙伤敌人二百余万”读者“北京兰博印象”问:日军战时伤亡数字究竟多少?有无比较权威的统计数字?编辑回复:日军在“二战”中的伤亡情况,说法不一。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称,日本在整个战争中的总伤亡人数为261.2万人,包括陆军152.4万、海军42.8万,官民65.8万。①以上数据来自日本复原局和经济安定局本部,相对可信。…[详细]具体到中国战场,当过军政部部长的陈诚说,国军“先后与敌举行大会战二十余次,重要战斗之有关战略成败者一千一百余次,小战斗三万七八千次,毙伤敌人二百余万。”②1946年,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出版抗战期间曾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其中统计称:八年抗战,日本陆军伤亡2418528人(其中死亡483708人)、后勤部队伤亡340000人、空军伤亡4280人。③…[详细] 蒋纬国综合各家材料,总编有《抗日御侮》一书。他在使用数据时相对谨慎,称从1937年―1941年,这“四年之间,中国军予日军伤亡,共达616578人。”“自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日本投降,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区之伤亡,共202851人;海军在中国战区之伤亡,共39197人。”这样计算下来,“八年之间,中国军先后予日军伤亡,高达859626人。”④…[详细]1944年,日军“战场患病死者是作战死亡者的2倍有余”。大陆史学界通常使用的数据为中国歼灭日军133万。如宋时轮(解放军开国上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文章里说,“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灭日军五十二万余人。就整个中国战场来说,日军被中国军队毙伤俘的总数,据日本方面的统计,达一百三十三万余人。这还不包括其在东北地区前六年中的伤亡数和滇缅作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⑤宋时轮所说的日方统计,来自于栋田博《兵队日本史》、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战争》。…[详细]宋时轮再加上“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一百二十八万三千二百四十人”,计算出“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二百六十余万”。“此外,敌后战场人民军队还歼灭伪军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余人。”这个数字也被张宪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所引用。…[详细] 此外还有一种统计,在郭汝瑰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作者称,“整个8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历次作战中共歼灭日军约53万人(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共歼灭日军52万多人、伪军119万多人),连同受降日军128万多人、伪军104万多人,正面战场共消耗日伪军285万多人。”⑥也就是说,他认为仅有105万日军在华伤亡。湖北国军收缴的日军武器日方统计,从七七事变至日本投降,共有40万日军死于中国战场以上中方在论及歼敌战绩时,多使用含义模糊的“伤亡数”。相比之下,日军在华死亡人数更容易获得精确数字,也更具参考价值。《日本陆海军事典》引用厚生省(相当于日本卫生部)1956年3月的调查数据说,从日到日,日军在中国关内战死40.46万人,在东北战死2.65万人,在缅甸、印度战死16.19万人,在台湾战死3.74万人;日后,由于八路军、新四军、苏军继续对日作战,日军又在中国关内战死5.11万人,在东北战死2.02万人。以此计算,在广义的中国战场上,共有70.6万日军死亡。⑦…[详细]从厚生省的这组数据来看,在八年抗战期间,约40万日军死于中国(不包括东北),但并不全死于战场。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历史学家藤原彰,曾引用中国驻屯步兵第三联队的作战日记说,“从1944年开始到战败回国为止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期间,联队的死亡者人数为1647名,其中作战死亡者509名,占31%,作战受伤死亡者84名,占5%,战场患病死者1038名,占63%,其他(包括意外死亡和死因不明)16名,占1%。也就是说,战场患病死者是作战死亡者的2倍有余。”…[详细]藤原彰还说,“我作为中队长为了不使中队出现战场患病死者而竭尽全力,但是,我们第三中队仍然有作战死亡者36名,占死亡总数的47%,作战受伤死亡者6名,占8%,战场患病死亡者35名,占45%。”⑧战争初期,死于患病的日军即使没有1944年时那么多,但肯定也为数不小。…[详细]战时计算歼敌数时,无论是国军、八路军,还是日军,出于宣传目的,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虚构,因此他们战报中的数字,不宜直接用于研究。而厚生省依据日本严格的户籍制度,给出的死亡人数则可信得多。且其统计数据――中国军队消灭日军40万,占日军全部死亡人数的22%――同何应钦战后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给出的官方数字相近。如此,按照死亡为受伤3―4倍的战场惯例,日军在中国关内的受伤人数就应在150万左右。在南京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注释]:①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99页;②陈诚:《八年抗战经过》,第53页;③何应钦:《日本侵华八年抗战史》,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附《作战以来敌军伤亡统计表》;④蒋纬国:《抗日御侮》(第十卷),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第45页;⑤宋时轮:《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⑥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17页;⑦ 张明金、刘立勤:《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第426―427页;⑧藤原彰:《中国战线从军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PS:抗战胜利70周年将至,关于抗战史,您若有希望了解的内容,不妨写信告诉我们,编辑将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短史记”栏目中尽量予以回复。对编辑回复不满意的读者,亦可将你们的意见和看法写信告知。邮箱地址: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共消灭了多少日军? 资料来源: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33万,占日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 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张忠义秘密研究报告指出:八年抗战中国并未真正取胜,而且牵制的也不是日军主力。日军 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南方军”40万人,精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国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62万人,论数量居第二位 。所以只能说是牵制了部分主力。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战争的损失,一般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只有某场战役才统计伤亡数。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军队的伤员75D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往造成重复计算。正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受伤几十次,如进行累计就有会出现几十人受伤,实际受伤的只是一个人。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对损失(死亡)。 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 。那么日军在中国战死多少呢?根据史料统计,国共两方面发动的歼灭战和歼敌数可以清楚地统计如下。国军:“台儿庄大捷”,国民党军部队20万人,日军参战仅2个旅团。此役日军2个旅团伤亡约1万。“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日军进攻兵力为9个师团,27万人 。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3.5万人。“昆仑关之战” , 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日军死亡1000余人。“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树起的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5万。共军方面发动的战役:“平型关”、“广阳”、“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每役仅仅击毙日军1000余众 。“百团大战”出动102个团40万人,前后击毙日军2万余人。“八年抗战”实际击毙日军40余万人。 日本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5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日军绝对损失总数对比,就得出了70%这个障眼法。是偷换概念计算出来的。) 文摘:关于中国战场消灭日军的数据 ――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讲述真实的抗战来源: 军临天下 本文是徐焰教授发表在《同舟共进》上的一篇足够真正唤醒国人的力作,句句在理,句句真话!中国在上世纪进行的抗日战争,几十年来一直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材,这是应当也是必然的。不过,在一段时期,宣传口径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使得今天遇到现实争端时产生了困惑。客观地说明当年中国抗战胜利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多数人才能冷静客观地正视中日矛盾的历史由来,从而在目前的争端中以理性的态度爱国。1、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毛泽东在接待外宾时的讲话,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当年中国太贫弱,虽有大国之名却无大国实力,只是以持久战拖住日本。世界上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谁呢?从实力看还是苏、美、英三国。过去一些教育口径,恰恰违背了毛泽东这一客观评价。国内有些人着力宣传抗战重大意义的动机虽是好的,却不谈中国因贫弱而导致战力有限。至于宣传“主力军”、“主战场”而引用的一些数据,按科学的史学态度来分析并不严谨,甚至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如有些人搞不清军语中“死亡”与“伤亡”是不同概念,将中国“伤亡”3500万人(其中死亡2000余万人)说成“死亡3500万人”,并就此说中国超过苏联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殊不知苏联宣布的牺牲2700万(俄罗斯有一数据是2650万),是纯粹的死亡数,并没有加上2000万以上的负伤数字,苏联才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有人统计中国战场上消灭日军的数字,是根据日本战后承认在关内战场累计伤亡了133万(战时日军极少有人被俘),加上在东北战场和中国人在缅甸战场上的战果,得出了“消灭日军150万人”的数字。这一算法虽有其根据,却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并不完全准确。 按照战争统计学的原则,对一场战斗或战役消灭敌军的统计,可以把死、伤、病、俘相加,这是敌人的净减员数。对一场持久的战争的歼敌数若是按每场战役、战斗的总数相加,往往会造成大量重复统计而高于实际数,这是因为伤病员过一段时间多数能归队。例如有时一个士兵在一场战争会负伤多次,若将此人在各次战役的击伤数累计,几人的数字其实就是一个人。因此,若要科学地计算一场持久战争中一个国家的损失,应该计算的是其“不可弥补损失”,即死亡、被俘(而且是未释放的)或重伤残废者的累计。前些年一些宣传抗战成果的文章中,列举出一个所谓中国战场消灭日军占日本战争中军队损失“三分之二”的虚夸比例。从统计学角度看,这个比例是用偷换概念的方式(把“伤亡”与“死亡”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后相对比)算出来的,即用中国军队造成日军150万人的“伤亡”同日军战争中总“死亡”212万人相除。其实按可比的数据看,中国战场上日军的死亡共45万人,只占其战时死亡总数的22%。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仅有中国这一个交战国,另有苏联这个发生过局部战事却主要采取军事对峙的潜在敌国,还可以说中国是东方对日作战的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四年间,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确如毛泽东所说的,只是“一个支队”。2、对日作战美国展示了最强实力,战后处置日本才掌握了主导权包括中国抗战史在内的战争史证明,不仅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落后和衰弱的国家即使获得战胜国地位,最终也没多少发言权。国人感到悲哀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美英苏三国商议战胜日本后的利益分配时,居然拿中国的领土权益(包括外蒙古问题)做了交易,国民党政府还不得不屈辱地接受,导致战胜国的领土损失面积比战败国还大。在战争问题上的发言权,最终靠实力决定。中国在抗战时国力衰弱,掌国柄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当时连美国政府也这样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多数是游击性质的部队,这就决定了对日作战主要是以持久战方式拖住对手。中国是同日本作战最久的国家,早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十年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便在东北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战事后曾叫嚷“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以为能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结果深陷泥潭,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却在正面战场受国民党军抵抗,后方又有共产党游击队袭扰,拖了八年不仅不能取胜也无法自拔。不过,中国因力量衰弱,在日本战败前也无力实施全面反攻。看一下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还都在日本占领之下,这种战场形势与“胜利者”的地位相符吗?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应说明中国1945年战胜日本是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取得的,不能单讲本国战场的作用。过去宣传抗战,一些口径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带有片面性和虚夸性。如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宣布的战果往往充满吹嘘,对一溃千里等败绩则尽量掩饰。新中国成立后因与美国对立并需要强调“人民战争”的威力,较少谈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绩,而把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描绘成打败日军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大陆方面对国民党抗战给予了肯定,不过一些媒体又袭用台湾书籍中的吹嘘资料,对整个中国战场的作用大力抬高。这种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也许有些作用,但从长远看却会使相当多人对此类宣传从整体上产生不信任感,使他们反而容易听信反面的歪曲宣传。仔细研究日本在二战中的兵力分布,可看出它因轻视中国而在多数时间未投入主力。日军只是在1940年之前的两年把多数陆军师团投入关内,针对苏联的关东军却保持着最精锐部队(对付满洲的抗日游击队主要使用伪军、伪警),军费投资重点又是准备对美英作战的海军。日本因工业和财力落后于西方强国,有限的投入只能保证其航空兵和战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陆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英苏德等国。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仅几乎全部海军投入对美作战,陆军精锐也陆续投入南洋。看一下战争末期日军的兵力分布:在本土和南洋对付美、英的兵力为550万,在满洲和朝鲜对抗苏联的兵力为92万,在中国战场(当时伪满地区不包括在这一战场)兵力为110万。若说中国是当年对日战争的“主战场”,公正地讲应在后面加上“之一”。如果查一下日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大多数也是美军造成。战时日本假报过数字,战后其靖国神社却能查到每个战死者的灵牌,加上政府要按实数发抚恤金,其厚生省统计185万军人战死(如加上此后拘押中的死亡则总数达213万)是准确的。具体看一下死者分布:日军在中国关内八年作战死亡为40万(宣布投降后又死亡了5万人)。日军在满洲死亡共9万,绝大多数系苏军造成。在缅甸死亡16万,除少数为中国远征军击毙外,多数系英军造成。其余120万“战殁者”,都死于同美军交战的太平洋战场,其中在菲律宾便死了49万。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中能大量击毙日军,并成建制全歼日本不少军、师团单位(这样其伤病员也大多会死亡),是因为美军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技术装备。中国军队对日军一般只能零打碎敲,没有全歼过一个师团、一个旅团,连歼灭联队(团)级单位也仅在腾冲这样的个别地区出现过。保全了建制的日军,便能将大量伤病员后送治疗,各部队经补充也能恢复战力。至于海战方面,当年中国海军未打过一次海战便自沉,空军力量也弱,战争中没有击沉过一艘日本大中型战舰。日本海军的几十艘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绝大多数都沉入海底,又基本上是由美军造成。过去一些宣传说苏联军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从史实看也不大准确。苏军确实长期牵制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最后宣战又对日本形成了比原子弹爆炸更大的震慑,使日本御前会议于苏联参战次日作出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投降的决定。若从战场实际看,苏军对日作战仅八天,关东军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即奉命停止抵抗,随后苏军即转入“受降”而不是“歼灭”作战。苏联对日作战出力虽不算多,却在处置日本时比中国有更大发言权,这恰恰是其国力军力远强于中国的体现。日本除了在海外战场遭受重大损失,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包括落下两颗原子弹,这些全系美军造成。中国在抗战时没有攻击日本本土的能力,苏军出兵只攻击了满洲、朝鲜和日本北方岛屿(按苏联讲法这些岛原来曾属俄罗斯)。日本宣布投降时,只有拥有强大海军的美军能够开入日本境内并单独实施占领。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就会明白美国在打败日本时展示了最强的力量,战后在处置日本时也就掌握了主导权。[徐焰]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少将军衔,军事史专家,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国共两党伤亡数量是多少?日军侵华兵力有多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正规部队约有1.04万人,另有在乡军人约1万人,满铁沿线的警察等约3000人,共计约2.34万人。此后日本不断向中国增派兵力。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始终牢牢牵制着100万人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中国歼灭日军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中国累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总数的60%以上。其中,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17万余人,敌后战场歼灭日军52.7万余人,正面战场歼灭日军85万余人。此外,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有128.3万余人。中国伤亡损失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9月到1945年9月,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日军占领南京最初的6个星期内,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达20万人以上,仅掩埋的尸体即达15.5万具。日军进行集体屠杀后,往往将尸体焚化或投入江中,因此,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军民总数在30万人以上。日本甲级战犯有多少?日至日,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1946年,中国政府在南京对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的主犯谷寿夫等人进行了单独审判。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和太原两地,公开审判了45名日本战犯。被盟国起诉的日本各类战犯总数为5423人。目前,在靖国神社供奉的日本甲级战犯有14人。[相关链接] 相对于日军阵亡的数字,中国军队阵亡的数据要远大于日军,是日军阵亡的2-3倍。这是符合战争规律的,中国军队装备太差,训练水平低,阵亡肯定多。特别是担负正面战场作战的国军,与日军硬碰硬,阵亡更多。八路军、新四军主要采取游击战,伏击战,避实就虚,阵亡数量较少。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这里仅引用阵亡数据),其中陆军: 阵亡 1319950人中国空军损失:死亡、失踪4321人(其中军官241人,失踪14人)合计:阵亡、死亡1324271人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阵亡160603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根据以上资料,中国正规武装力量在八年抗日战争中阵亡总数为 1484874人。[小洪8033-汇编备注]以上论中国抗日战争歼敌数据的多篇文章与资料,均系转载仅供研究与参考,其是否准确尚需深入研究和仔细甄别!!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多文研讨]中国军队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组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80550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就按现在双方认可的数据,国共两军阵亡大约150万,日军与日伪大约阵亡120万(70+50),在武器装备差距巨大,国民国家意识如此淡漠的当时,这个战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7019 工分:59241
左箭头-小图标
长达14年的战争,要想搞清死亡多少人几乎不可能,即使是一场战役,双方死亡的人数都对不上,双方都会夸大杀死对方的数量,缩小自己死亡的数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86742 工分:745
左箭头-小图标
日本的统计报告可信度很低,二战期间,日本国内的大部分人民都不知道日本军队在具体干什么。日本军队的家书受到严格审查,不允许提及战争细节。国民政府的统计就更不可信了,老蒋为了提高声望往往狠命夸大战功,而且抗日战场上战役以失败告终,中国军队很少打扫战场这也很难统计具体日本的死伤。当时的八路军打得多数是游击战,就更不可能统计战果了,只能粗略估计一下。还有当时抗日战争中国战场上的日本军队有一些从高丽等过征调的外援,这些人日本战后肯定不统计在内但国人分不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53844 工分:45
左箭头-小图标
要不是瞒不住,恐怕在小日本的阵亡数据里就没有山本五十六这个人,死了几个月实在是包不住了,才公布!另外小日本的战果数据也有很大水分,曾经在一场战役中击沉美国航母的数量,比美国参战航母数量都多!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94431 工分:367900
/ 排名:2572
左箭头-小图标
5楼&抗日战争中的国军与共军,谁消灭日军多?文章来源:天涯社区 抗战中 国军与共军,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车桥战役其实抓了个日军大佐,因拒绝治疗而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0684 工分:4455
左箭头-小图标
有一点倒是不用质疑的,就是日本官方肯定掩盖了很大部分的伤亡数字。另外, “刚看了张忠义先生的《抗战八年中国并未取胜》,结尾处张先生以“良药苦口”为重点,点醒世人道:“当年4亿民众难奈60万侵华日军何,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悲剧,但愿不要重演!”-------------我不完全反对,但是,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虚弱的110年,只要牢记这段历史,相信这段历史也不会再重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1134821
/ 排名:244
左箭头-小图标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与共军,谁消灭日军多?文章来源:天涯社区 抗战中 国军与共军,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5649 工分:17265
左箭头-小图标
鬼子全面侵华得不偿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94431 工分:367900
/ 排名:25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在<font color="#ff万以上!1.俘虏、使其投诚,比杀死的战果更大。日本的优势在兵员人数吗?不在。在后勤供应,在武士道精神。俘虏之,教育之,削弱乃至消除其武士道精神,摧残的不仅仅一两个日军的战斗力,而会是一大群。如果使其加入反战联盟、投诚,作用更大!2.杀伤也是重要战果。就短期看,战斗中使一名日军负伤,往往需要2个人搀扶、2个人保护,等于6名日军失去了攻击力!就长期看,如果使1名日军重伤,则其将失去战斗力,成为负担,而且可能成为反战的活教材!`补充说明:既然日军强在武士道精神和后勤供应,那么破坏日军的后勤供应(包括扒铁路、锄汉奸等等),也是抗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仅仅局限于杀死日军士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0条记录]&分页:
&对[多文研讨]中国军队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组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现侵华日军干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