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苦净空法师就是头是根,空是土。

净土法门:真正修行,是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六识--王习训的空间、学佛网个人空间
※ 与我交友
※ 法宝流通
我的友情链接
8:50:00 阅读:&&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99集&&&日&讲于&香港六道轮回从哪来的?分别、执着来的。我们学佛这个烦恼习气很深,眼见色立刻分别、执着就起来了;耳闻声亦如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跟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几乎同时起作用,它速度太快了。见到外面色相立刻就分别、立刻就执着,就有喜欢,有不喜欢,就生烦恼。这种念头如果是正念、善念,这个念头造业,善业、正业感三善道;如果这个念头不善、不正是恶业,所感的是三恶道。在大乘法里头,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为什么?都出不了六道。三善道里头消福报,你修的福、修的善,善有善报,三善道是消福的;你造的恶,恶有恶报,恶在三恶道,三恶道是消罪业的。你造的善业、恶业都要消掉。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业,所以它没有六道轮回,那叫“净业”。四圣法界叫净业,也就是净宗所说的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头有染净,染是六道轮回;四圣叫净土。染里面有善恶;净里头没有善恶。我们修什么?说实在话,真正修行六根、六识,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六识问题就解决了,不造业了。看东西看得很清楚,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分别、执着,这就不造业。佛菩萨是这个境界,不管他示现什么身,他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一真法界的起用。这个里头三句没有说得那么高,都还在十法界之内。十法界最低的就是阿罗汉。教声闻现声闻身,教缘觉现缘觉身(辟支佛就是缘觉),教菩萨现菩萨身。
本站倡导初学者通过读诵《地藏经》消业,提供《地藏经》供迎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号10:58:00&&& 热度:1846&&
  鉴于网上的咨询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问题重复,针对有诸多伤精表现的年轻人,可参照下面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实践,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一般都能恢复。
  一、生活习惯
  (1)严格执行戒邪淫
  戒除手淫,戒除看黄色书刊、网站、图片、视频等所有行为和心理,从根本上杜绝元气泄漏的原因。有家室的网友,可以跟配偶商量好,节制房事,最好杜绝房事一段时间,尤其有肾病、肝病、癌症等重病患者。
  (2)合理睡眠
  一天当中,夜晚(21:00~凌晨3:00)就相当于一年当中的冬季,“肾应冬”,所以这个时候要好好睡觉,睡眠质量好了,肾气就能补足了。所以建议各位上网的朋友,九点准时睡觉,这对于恢复肾气非常重要。
  (3)少看电视、少上网(工作需要者除外)
  看电视、上网的时候全神贯注,消耗脑力体力精力。我们有这种体会,连续上网两个小时比看书四个小时都累,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屏幕是不断闪灭刷新的,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肝肾同源,肝开窍于目,长期上网的人黑眼圈,眼睛干涩,而且精力不能集中,这都造成了精力的亏乏。
  因此我建议网友,工作一段时间,关掉电脑,到公园、楼下散散步,练练拳,晒晒太阳,对健康的恢复很有帮助。
  二、饮食建议
  五谷杂粮是补精养气的最好食品。五谷作为主食,是饮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补脾胃、长肌肉、和五脏”的功效。最好食用粗粮,因为没有经过细致加工的粮食,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
  也可以食用补精粥,具体做法是将黑豆、芡实、板栗、山药等分放在一起煮。同时吃黑芝麻盐,黑芝麻盐性平,可以作为补肾食品长期食用。
  三、运动养生
  (1)每天散步一小时
  每天走路一小时,因为走路无形中就是在活动肾经和膀胱经,尤其是走太极步,对这两条经络的锻炼效果非常好。所谓太极步,指的是把握住“顶头悬、气沉丹田、力透涌泉、沉入地心”的练拳要领来走路,练过太极拳的朋友应该能够掌握,实在不行,就迈开腿尽力迈大步(注意不要气喘吁吁)走路,拉开腿后面和后内侧膀胱经和肾经。有道是“百练不如一走”,著名肾病专家赵绍琴治疗肾病时就主张患者应当每天走路一小时活动肾经、膀胱经。
  (2)保健功法
  本书所推荐的“传统固肾功”“叩齿吞津保健法”对恢复肾气非常有帮助。
  四、药物补精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同样是伤精,每个人类型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表现为虚寒、有的表现为虚热,有的是气虚、有的是阴虚、还有的兼加湿热……所以用方可能不一样。患者要找当地的明医调理,就能慢慢恢复。且每个人年龄和伤精程度不同,治疗起来就有快慢之分,所以不能着急。
  药物只是辅助作用,帮助人恢复身体健康,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信心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之道,呼吸缓慢、运动柔和、心境祥和、会放松。最重要的是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内在的德性,这叫内五行,是生命内部最为重要的五种药,直接调整身体,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多病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五种德性的不圆满所导致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不全,外在表现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不和,再往外表现就是疾病了。
  伤精的人,肾气亏虚,肝血不足,心火亢盛、肺金不降、脾土不温,五行不和,每个人偏性不一样,药物的调整上讲究很多,在这里不一一说明了。
  五、心态养生
  很多人问:“我想戒邪淫,为什么戒不了啊?脑子里面总是浮现一些乌七八糟的内容,应该怎么办?”
  说白了,这就是内心不够清净。怎样使自己的内心清净下来,脑子变得专注呢?一开始从行动上就要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做法,其中效果最大最直接的有两个。
  (1)要孝顺
  父母是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元气的根本,我们的那口气是父母给的,生机要想茁壮,要往根上浇水,我们的命根就是父母啊!这是肾气真正的总开关。伤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冷漠和阴暗。孝顺的人,慢慢地智慧就会开,身体自动就会恢复正常,速度非常快!在这里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接触的所有真正孝顺父母的人,身体都非常好,眼神都很有定力,元气足!内心也非常清净,厌恶黄色淫秽的东西,这都是阳气足之后自动的表现。
  伤精的朋友们,我们要反省:是否顶撞父母,让父母操心,爱和父母闹别扭、较真儿,让父母日夜焦虑愁苦?平时多多念诵《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把自己变成大孝子,相信你的身体就会迅速复原,眼睛变得有神,有定力并不很难!
  (2)多行善
  我有一个师兄,学佛之前身体非常虚弱,到了冬天几乎不敢出门,肾阳虚,经常感冒,患有严重的鼻炎,擤鼻涕的卫生纸每天都会用完三包。他自从学佛之后,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写文章劝善、讲授传统文化、投身公益事业、做义工、义诊,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体的阳气迅速恢复,感冒鼻炎也不治而愈了!现在他60多岁了,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基本上是单衣单裤过冬(不是因为家里缺钱买不起,而是不需要),两只脚不穿袜子直接穿单皮鞋都不会感到寒冷,全身好像火炉一样,跟他接触你会感到暖洋洋的,特别温暖祥和!
  这个师兄告诉我了一个养生最关键的秘诀:“善!”
  人要有了善心,阳气就慢慢开始恢复,阴气就慢慢开始消退。
  所谓阳气,就是身心的健康表现,如精力充沛、身体健壮、声音洪亮、内心光明、爱心、清净、真诚、自在、随缘等。
  所谓阴气,就是身心的各种疾病,身体五脏六腑的毛病,内心的、肮脏的、黑暗的、潮湿的,如贪婪、好色、凶恶、嫉妒、傲慢、嗔恨、生气、烦躁等,都属于阴暗不好的内容。
  行善使人阳气足,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所谓“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功德到一定程度,内心自然就清净了,元气恢复得特别快,身体健康指日可待。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彭鑫谈伤精与养精》,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的中心思想就在经名体现出来。充分流露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达到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摩诃,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有广大心量,有包容的心。
二:般若,智慧也。菩萨教授我们用智慧去办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
三: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菩萨教授我们做事要有头有尾,才会圆满。要帮助苦难的人,从苦难此岸带到快乐彼岸。
四:心,自性,如来德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从心地远离等烦恼,学习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五:经,契机契理也。菩萨教授我们自学或教人,要符合佛菩萨的道理,也要有观机说法的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乐。(方海权著)
——学习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二):道前基础&&归敬颂
按汉地习惯,经文分序、正、结:序说,是简单的序幕;正说,是最重要的内涵;最后说完了有一个结论。《广论》的序分为三部分:一是“论前归敬”,指造论之前的皈依礼敬;二是“造论宗旨”,说明为什么要造这部论;三是“谆嘱听受”,教诲我们如何去听,如何去受持。
论前归敬部分:
【敬礼尊重妙音】
意译:归敬尊贵的文殊师利菩萨。
凡造论一定要归敬。有两个意义:
第一,佛法真正入藏是在持松德贞时代,论前归敬就是由这位藏王订立的。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而“论”是专门辨别经义内涵、增长智慧的,所以归敬文殊菩萨是藏王遗下来的制度。
第二,佛法要流传,多少都会有障碍。所以要祈求佛菩萨加持,消除一切障难,使所造的论能够圆满。
大师要归敬,何况我等凡夫?佛弟子更应很至诚至肯地归敬,一方面祈求佛菩萨加持,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那么障碍才会消除,资粮方能集聚。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意译:(归敬释迦世尊)造无量无边善净之业,达到究竟圆满。是妙善所生的佛身,普度众生。
布“语”功德,成就、满足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希愿。布“意”功德,看见诸法的实际状态,没有丝毫遗漏。因此,稽首礼敬释迦尊主,是他让我们得闻佛法,能够究竟圆满成就。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意译:(归敬阿逸多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他们是释迦世尊最殊胜的弟子(又称&心子&),承担着佛的一切事业担子(即&利益众生&,分为&深见&和&广行&。我们需要集聚的资粮有&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福德属于广行,而智慧属于深见),化现为各种各样的身体,在无量佛土教化众生(游戏即指教化,经论上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菩萨虽然证得空性,但不会滞留在空性当中,而是继续报佛恩、增长自己的资粮)。因此,礼敬广行派的阿逸多菩萨&和&深见派的文殊师利菩萨,是他们让佛法得以传承。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 我礼龙猛无著足】
意译:(归敬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他们是世尊最殊胜的最难了解的教授的传承者,把世尊乃至阿逸多、妙音两位大&菩萨的重要内涵再作解释,让后人得以了解。他们是南瞻部洲最重要的顶庄严,名扬天上、地上、地下。因此,礼敬对大乘佛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然灯智】
意译:(归敬阿底峡尊者)从阿逸多、妙音,到龙猛、无著菩萨,大乘的两个流派:广行和深见&最善净地流传下来,没有丝毫错误,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菩提道的心要、教授库藏。因此,敬礼把这一切学到了、统摄起来的阿底峡尊者。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意译:(归敬所有祖师们)他们广博地摄取一切教理,他们都是贤圣的种子,(见方面,)他们能够走向解脱之道;(行方面,)他们心怀慈悲,具足方便智慧,能够善巧开示、显发世尊最究竟、最殊胜的教授。因此,一一礼敬祖师们。
造论宗旨部分:
【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于修要】
意译:(瑜伽&即&相应,比如菩提&即&觉,我原先不了解,听老师讲后了解了,这就是一种相应。在学习过程中,相应越多、越深越好——从文字,到义理,再到行为,步步递进,层层深入。我们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才学了一点点皮毛,自己以为就行了,这种想法最要不得,因为会产生学习的障碍。此外,资粮不够,也是不行的。集聚资粮的方法是&不应该做的事当然不要做,应该做而自己不了解的就应该去了解,然后去做。修行本来是要跟所学的道理相应。假定能不停滞在骄慢上,一定能真正地深入。)
当时勤于瑜伽的人,很不幸,不了解道理。正规来说,刚开始应该广学多闻。不幸广闻的人又不善于修要,学了很多道理,修行却不善巧。
【观视佛语多片眼 复乏理辩教义力】
意译:我们对于对于佛告诉我们的话,原先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之后又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实际上佛要告诉我们的是无限广的,我们或者是根本没学到,或者学到了以后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对事情看不清楚。)因为没有在理论上好好下过功夫,所以对教理真正深刻的意义缺乏了解。
【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意译:(眼前的,深远的我们都看错了,)所以修行者远离了智者所欢喜的道路。圆满教需要真正殊胜的教授。(“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法尊法师说过:等到接触了真正有传承的好老师,回过头来,看没有传承的是味同嚼蜡。)
谆嘱听受&部分: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意译:宗大师看见了这个最深的内涵,所以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勇气。
(学论要点:不是把文字学会了以后到处去讲,这是一面镜子,学会了以后要反省自己哪个地方有了问题,然后好好努力,如果属于罪障部分,就净化它,如果属于教授部分,好好努力增长它,如果资粮不够,那么努力去积集资粮。)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暇满:远离八无暇和具足十圆满,指学佛的善缘条件。要珍惜啊。)
意译:(宗大师告诫、鼓励我们)凡夫都有偏执,(执于断边者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执常边的就是外道,比如科学。)普通人被这个错误的无名遮覆。(要不被偏执所覆,)就需要具备辨别善恶(佛法不看重眼前的善恶,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妙慧力(妙慧不易得,指对空性、缘起有正确的认识)。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意译:想要让暇身不白白浪费,各位真正具足善根的人就要专心精进地听闻这个教法了。(这里的欲,是善法欲,将来越深入越是需要。)
正说部分——前文:
【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
意译:本论的内涵包含了一切佛语精要,把深见、广行两大流派的传承全部含摄了。这两个大轨形成的轨道,就是去往佛地的胜士的法范。依着这个次第就是三种士夫:下士,中士,上士,一切行持所有的次第,没有一点缺少。这整个走法含摄了菩提道所有的内涵,现在依照着次第排出一条路来,以这样的菩提道次第门,引导具足善根的人。 &
【此中传有二派释仪,胜那兰陀诸智论师,许由三种清净门中,诠释正法。谓轨范语净、学者相续净、所说法清净。】
宣讲佛法的时候,根据各派不同的传承而有不同的方法;对于阐释佛法时所应具备的仪则,一共有两派传承。第一种是那兰陀寺所传的。那兰陀寺历史悠久,当年在印度是佛法最盛的地方。那里主要的最有智能的大论师们所承许的、所应用的是:具足三种清净就可以解释佛法了,也就是轨范语净(轨范就是老师),老师讲的内涵清净;学生的相续(就是身心)也清净,这个清净的内涵很重要,后面慢慢地细说,我们现在真正要学的,就是怎么清净我们的相续,做一个好的学生;然后说的法清净。
【后时止迦摩啰室啰,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规理。今于此中,应如后释。】
第二种是后来兴起的止迦摩啰室啰寺(这个就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圣教在那里很盛行,那里的大成就者们认为,最重要的三种就是:造论的人要殊胜,所造的法也要殊胜,此外,这个法传下来的时候,讲、听两方面应怎么样做才能够相应。这个法是阿底峡尊者传的,而宗大师是得到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此处引用的,就是表示这个传承的根源。
(日常法师嘱咐:根性不同,方法不同,但世尊说的法没有不好的。前者覆亡,是无常。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相应,好好修行。)
——学习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一):前言
此论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一切佛法宝藏。
《菩提道次第广论》乃是宗喀巴大师(公元1357年降世)于1402年造,大师从小出家,广学藏地所有法门,从教到证【1】,从显到密,最后成为当时藏地一切圣者的顶严,并把一生所学法门消融,透过文殊师利菩萨加持,写成此论。
民国初年,由法尊法师翻译成中文。法师著有《宗喀巴大师传》(指略传)。
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完整的法已经没有了。世尊了不起,最后留下了净土法门【2】。
我们想要修持,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路认识。《菩萨道次第广论》是藏系佛法,保留了世尊教法中最究竟圆满的内涵,囊括显密,次第分明。
根性不够的人常常觉得自己够了,&有智慧的人却常说自己不够。慢心要不得,常生惭愧心。妙高法师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宗派,其实它们之间并无好坏(无分别),是佛随顺众生不同根性,创造出来引导大家修行的。
所以,学到最后,圆满成佛,你就能够统摄所有的佛法,普渡众生,如宗喀巴大师一样。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如法修行。
如何地如法修行呢?
我找了两位老师,一位是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向法师学习禅法。
另一位是宗喀巴大师,向大师学习按次第成就菩提道。
弟子在此发愿:每日闻佛法一则,不多不少;写日记一篇,明了心得;努力从一念修起,身体健康远离一切病苦,心灵健康远离一切烦恼,灵性健康超越六道轮回。
并在此过程中,广结善缘,以自己的正能量去带起同修的正能量,共同朝着彼岸的光明前进。
&&&&&&&&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我于2010年的二月初八,也做了一天一夜的出家人。去了朝阳的保安寺受了的第一次八关斋戒。那什么是八关斋戒呢?
&&&&&&&&这个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碍也很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的善因;又能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关斋戒。当然,出家人为了使自己的戒行真正达到清净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这个“八”字,是指的八条戒律,所以称为“八戒”。“戒”字含得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戒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这就是八戒的意思。这个“斋”字就是指的不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这个“斋”字含有使我们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这就是“斋”字的意思。这个“关”字指关闭,关闭什么?&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因这一切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两条:&一条就是淫欲,一条就是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为了要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这就是“斋”字的意思,这就是八关斋戒的基本意思。
八关斋戒的内容
&&&&&&&&&第一条不杀生。在家学佛首重杀戒。你在家修行,你又在家杀生,你这个家就变成了杀场,杀场是冤魂不散啦,要想保平安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印光大师的开示。当然也不能点杀,点杀主要的罪责还是该你负,你不点,他就不杀。所以这个杀戒非常重要。杀戒的恶报非常可怕,现在的报往往都是疾病缠身,或者短命。死后的果报呢,那就在三恶道里头。所以反过来说,我们要求健康长寿,头一条就是不杀生,你能够戒杀、放生、素食,种这三种因,那必然健康长寿。所以健康长寿应该是学佛人必然得到的果报,只要种了这个因,你用不着求,也必然得到这个果报。有些居士同修谈到在家吃素这个问题,遭到家人反对、不理解。我们觉得在家修行也要随缘,不要为了这些事情弄得一家人不理解,对佛教产生反感。我们修行,自己身体好,疾病减少,健康长寿这就是一个榜样嘛,使不信佛的人羡慕产生信心,这就是最好的宣传。不杀生这条戒对于在家修行人就非常重要。
  第二条不偷盗。这个偷盗就叫做不与取,就是这个钱财没给与你,不管你采用什么手段把它变成你的了,都是犯盗戒。从因果规律来看,种布施的因得到的是发财的果报;种偷盗的因得到的是贫困的果报。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想发财。学佛,你要求人天福报一样的可以得到,这必须按因果规律来办事,种布施的因就必然得到财富的果报,这种例子很多的。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上海商会会长,这个人学贯中西,他中年接触佛法,就很认真的学佛。使他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后来他写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他谈的完全是以他个人一生接触,亲眼看见的。他接触了两类人物,一类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一批做大官的人。如李鸿章、左宗棠一类的人,他对这些家庭都很熟悉,他观察了这些家庭的兴衰成败。有些家庭第一世做大官、发大财,第二世家破人亡;有些家庭子孙很好,能够继承家业,发若干代下去都还出人才,保有财富,保有社会地位。他就是抒发这种观点来看: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钱吗?&那就要种布施的因,布施就是培福,布施就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譬如曾国藩第五代的孙儿,曾昭伦教授,品学俱优。五十年代初,曾任国家高教部副部长。左宗棠家也是,有个是科学院的院士嘛。但是有些早就家败人亡了,第二代就家败人亡了。《保富法》记载当时由于曾国藩的关系,湖南人去到其它省去担任第一、二把手的人不少,那些人都是找大钱的,但是第二代就家败人亡了。这说明了不管你再会搞,你逃不了因果规律。因果不要说凡夫逃不脱,佛菩萨都逃不脱。这是虚云和尚告诉我们:“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我们凡夫还能逃脱吗?!所以值得我们重视。
  第三条不非梵行。梵行就是净行,就是清净的行为。非梵行就是不清净的行为;这里就是指的淫欲。五戒只戒邪淫,所以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那就是不淫,就是断淫。这是种出世的因,就是关闭生死的门户。《楞严经》告诉我们:“淫心不除,尘不可除”。意思就是说,淫欲心不清除干净,就不可能超出六道轮回。宣化上人讲十二因缘法的时候,他说无明缘行,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淫欲心。以无明为缘,缘就是条件,而产生行动、行为。什么行为?他说就是男女的性行为。他说得这么明白,道理非常真实。中阴身投胎,正是因为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所以,证了阿罗汉果位的人他不会去投胎,他能在淫境现前的时候不动心。这就告诉我们,淫心不除就不可能出六道轮回。八关斋戒要求很高,不光是不能有淫欲的行为,就是淫欲心都要克服。你如果在持戒的一日一夜当中,起了淫欲念头,那你这个持斋就不清净。正因为要求高,虽然时间短,而他的功德非常之大,这个就是八关斋戒的最大的特点。如果在受持八关斋戒这一天有条件去寺院住一天更好,没有这个条件,在家里夫妻最好能够分房分床,这样保持三业清净。
  第四条不妄语。这个与五戒是一样的,我们造罪业都是身、口、意三业。口业是很难防的,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讲话,我们通过语言造了很多的罪。妄语戒包括了四个内容,也是不好守的。第一个就是妄语,特别是指大妄语,这个戒更是犯不得的,为了希图名闻利养乱说自己开悟了,我有神通,希望大家供养我。这个人死了一定堕地狱。这个叫不通忏悔,即使到那个时候你醒悟了,要想忏悔也没用处,忏悔还是要堕地狱。而我们今天看到有些人乱说自己开悟了,乱说自己有神通,这真是胆大妄为,是绝对逃不脱堕地狱的。我们可以反转来看,自己说自己开悟了的人,绝对没开悟。真正开悟了的人他不会这样讲,他有神通也不会承认的。宣扬自己,给自己打广告,绝对不是开了悟的人。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说假话,欺骗人,这也是自己种恶因,当然也该自己受恶果。另外就是方便妄语。我们有些同修爱用这个话,这个话也不能随便讲。方便妄语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讲这个话的动机一定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或者众生的利益,不得已说假话,这样才叫方便妄语。举个例,我们在山上走,看到一只野兔跑过去了,后面提猎枪的人赶上来了,问你野兔往哪方向跑了?明明野兔是往西跑了,我给他指朝东跑了,这个还是假话。但是这个假话的动机,是为了保护野兔的生命。护生就是功德,这个才能称为方便妄语。这是妄语戒的第一类。第二类恶口。恶口就是用恶毒的语言来咒骂别人。举个例,我们听到有些恶毒的咒骂别人,你上街就给汽车辗死,这就是典型的恶口。别人会不会给汽车辗死呢?绝对不会。因为因果规律说得明白,自种因、自受果,不是谁咒得到的。而咒骂别人的人种了恶因,必然自食其果。当然不一定是让汽车辗死,而是与他恶因相当的果报。这是妄语的第二类。妄语戒的第三类是两舌。两舌就是说是非、挑拨离间的话。这里想特别提醒在座的同修们注意,就是说四众过失,这个很容易犯。大家坐在一起,摆张家长,李家短,但你说的这些可能都是属于四众范围的人,你在闲谈之中就犯了重戒。说四众过失是居士菩萨戒的重戒。如果我们受了居士菩萨戒,天天又在说四众过失,恐怕你造的罪业,不是你念点佛就能解决得了的呀!这个问题值得大家重视。而四众不团结,佛教内部不团结,往往与这些说四众过失,说人我是非有一定的关系。这罪过很大,我们希望大家都应该注意这些问题。这是妄语戒的第三类。第四类绮语。就是指花言巧语,当然也包括了黄色的、下流的语言。散播这些言论污染人的心啦,而自己也是造了恶因。
  第五条戒不饮酒,包括不吸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酒能乱性,喝醉了酒使人丧失理智,就容易破戒犯罪。古代印度有个男居士,平常还是能够持戒修行,但是有一天他错误的喝醉了,当然首先就犯了饮酒戒。酒醉了以后,丧失了理智,他看到邻居家里的鸡跑过来了,他就想吃鸡肉,他就把鸡捉来杀了,煮来吃了,这就犯了盗戒、杀生戒。后来邻居的妇女过来找鸡,问他,他说没看见,又犯妄语戒。他看见邻居的妇女漂亮,把人家奸污了,又犯邪淫戒。你看他平时都能持戒修行,但是一旦喝醉了酒,顷刻之间五戒都犯了。人家把他告到官府去被判刑了,他生前受到国法的惩办,死了还得到三恶道去偿报。所以不要说饮酒没关系,我们学佛的人,还要特别注意。佛教非常重视酒戒,其他的宗教没有戒酒。卖酒问题更严重,居士菩萨戒把卖酒列为重戒,因为你卖酒促使更多的人昏迷,为更多的人提供犯戒、犯罪的条件,当然这个罪过就更大了。饮用药酒也是有条件的,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认为你这个病必须用药酒才能治,这样才能饮用药酒。不是自己买些什么补品来泡到酒里来喝,这也是犯戒的事。至于吸毒,就更用不着谈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接触到很多例子,害自己,害家庭,也危害社会。我们学佛的人,要让身心很清净,当然不可以沾染这些。
  第六条,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过午不食叫做持斋,这个“持”是受持的持。有些人没搞清楚,把持斋和吃素混为一谈,吃素不等于持斋,可以说是八关斋戒里最重要的一条。这个斋字,就有净化身心,使我们身心清净,过中午吃饮食就是杂乱,身心不清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做斋,不管在家出家要净化我们的三业就必须持斋。关于日中时间的问题,简便的方法就是以北京时间来作标准。因为北京时间是全国统一的,如果不按北京时间,四川的日中就比北京时间推迟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用北京时间来统一,就很容易掌握了。持戒的当天就在北京时间中午12点以前吃午饭就不会错,从当天的中午12点以后到第二天清晨以前这段时间内,只能够饮用各种流汁,这种流汁仅限于蜂糖水、果汁、葡萄糖水、糖盐水等。牛奶、豆浆、芝麻糊这些都不宜用。这个就是八关斋戒不非时食这一条的要求,实际上只有一天,也并不难作。
  第七条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香花鬘就是用香花制成的花环、花冠。现在东南亚这些国家迎接贵宾,就献上一个花环,就是这样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呢,是说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该带圈子、项链、耳环。因为八关斋就是要让在家人种出世的因,所以我们要在衣着上简单朴素。如果你还去迷恋美容化妆品这些东西,当然就会影响你内心的清净。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按照这个条文来推,就是香水、香粉、香脂,在八关斋戒期间都不要用。因为这些化妆品容易诱发淫欲心,使我们三业不清净。歌午、倡伎就是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期间不应该有意去观看,这当然也包括了当天不要看电影、电视。因为我们既然向往出世,种的是出世善因,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呢。所以我们应从精神修养方向发展,力求达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实现我们高尚的精神生活。
  第八条不坐卧高广大床。西域过去的床包括了椅子、凳子在内,高广大床我们从现在来解释是指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床上用品也不要太奢华,太讲究了。为什么呢?这些东西容易影响我们,使我们身心不清净,我们既然要种出世的善因,就必须看淡物质享受。只有物质享受看淡了,你的精神境界才能提高。所以要习惯于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我们修行。
  上面就是八戒的基本内容。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下面一个问题还想谈一下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这个功德利益非常大,一共有十二条,都是佛经上所说的。这里只扼要的介绍一下。
  第一,脱离病苦。 《药师经》上说如果要想解除疾病痛苦,就应该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疾病必然逐渐减少。
  第二,消灭罪障。 我们要想忏悔,必然要受持八关斋戒。《优婆塞戒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够受持八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它的罪障都可以消除。
  第三,免除横祸。 我们要想求得平安,免除各种飞灾横祸,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四天王经》上说:有人受持八关斋戒,这个地方恶鬼远离,这个地方必定平安。所以我们只要在六斋日里头精进地持斋守戒,那必然福慧增长,灾难远离。
  第四,远离恶道。 如果我们害怕今生死后堕三恶道,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受持八关斋戒。《十善业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受持八关斋戒的人第一不堕地狱,第二不堕饿鬼,第三不堕畜牲,第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是可善可恶,也可以划归恶道。
  第五,福报优厚。 如果有人担心今后世道乱了,会遭到饥饿的痛苦,那么应当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护戒经》上说:一个人能够认真地受持八关斋戒,他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不愁穿的果报。
  第六,成就迅速。 如果年纪大了,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或者关在监狱里头,性命朝夕不保的人,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很殊胜的果报,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因为受持八关斋戒的方法只要求你一日一夜,时间短,功德大。佛经上举了个例,有一位优陀羡王的夫人,病已垂危,临终前一天要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就生到天上。
  第七,来世尊贵。 如果要想求得来世投生到尊贵人家去,那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普达王经》上举了这样一个例:有个国王的随从,他曾经跟随国王受持八关斋戒,这个人死了过后,下世就转身为王子。
  第八,得生天上。 要想求生到天上去享福报,也要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举了一个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庄严,人家问她为什么得到这么好的果报,她说就是因为受持八关斋戒。
  第九,往生助缘。 要想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关斋戒,就凭这种功德拿来回向求生净土,能够得到中品中生。
  第十,临终欢乐。 如果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的功夫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耽心临终时没有把握往生,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药师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凭这个善因,到了临命终时,就会有八位大菩萨接引他往生净土。
  第十一,得相好身。 《长爪梵志请问经》上说:有一位婆罗门问佛陀,您作什么功德才得这么好的相?佛说受持八关斋戒,就会得这种果报。
  第十二,成佛道缘。 《阿含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促使我们获漏尽通,入于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说是成佛道的重要胜因。
  上面这十二条就是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这都是佛经上的开示。所以我了解了这些,很增进信心,这个八关斋戒,时间短,功德利益非常之大,我好想经常而且认真受持。第一次受八关斋戒我的感觉就好殊圣。我今以此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从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引用藕益大师所著《非时食戒十大益论》详述此戒功过,摘录如下,以资参考:
夫斋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弟子通行大道。出生死之要律也。愚夫逐逐口服,甘为饮食之人、既胃此律检岂其利益?金原如来立制本意、尽善尽美、何能阐述?略而举之,大益有十。
一、断生死缘,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又云:“三界众生皆依饮食而得存活”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由此观之,淫-欲故生死正因。饮食乃生死第一增上缘也。均为五欲所摄。特资此毒身、借之修道,不能全断,然设得时食,尚作旷野食子肉想,何容恣意于非食耶?
二、表中道义:“午前进食表方便道,犹似有法可得;过中不食,表触中道处,更无所需”。此之理观,全托事境。当粗戒尚不自持,同俗人夜犹饮食、放纵之不及,即同外道。日食一麻一麦之太过。行不适中,妙理何由契会?
三、调身少病:脾主信,数数食,最能伤脾。故玄门以戒晚食为养生善述,岂名忍饿?
四、道业尊崇:赵州云:“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二时已杂,况三、四耶?儒云:“饮食之人,则人贱之”,今格守斋法,专精办道,道业自隆。
五、坚固戒品:晚食助火助气,增长淫心。今寂而清静,戒体坚牢。
六、堪能修定:断其杂食乱想,身心轻利,取定不难。
七、出生智慧:晚餐助昏沉,今清静惺寂,不障观慧,又于四种食,如法做厌离想,即能断三界惑。
八、离鬼畜业:畜牲午后食,鬼夜食,不持斋法,鬼畜无异,牵入其类。持此斋法,速离二趣生缘。
九、不恼檀信:谓常乞食者,设过午更复持钵。则终日但见沙门往还,必令施主生恼,今午惟晏坐,修道,能令僧俗皆安。
十、不扰行人:今时丛林晚餐,厨人惟事饮爨,终身碌碌,不异佣工。斋法若明,则无此烦恼,共修道业。
所谓日中一食,是说的正餐,专指午餐而言的。
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给病比丘开了一个早粥。
当然在这个末法的时代,众生身体有各种不同,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但是佛的戒律我们必须知道,应该努力遵守。现在泰国和美国万佛城还是日中一食。现在有一种饥饿疗法,瑜珈功,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吃饭,来提高身体的素质。
但晚餐是一律不吃的,印度把一夜分位初,中,后三个阶段,一阶段4个小时,初夜,后夜是要打坐修定的,所以一般不吃晚餐(其实晚餐吃得少也符合保健)。
佛就在雪山上苦行六年,每一天就是日中一食,一麻一麦。六年如一日的苦行,才能够在菩提树下成道。我们现在找到菩提树,为何不能成道?因为没有苦行的基础,贪图享乐。
所以说,比佛多吃一顿,我们都应该惭愧。
全身的“食物地图”:
护脑:菠菜
因拥有胡萝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还原食物”,可以阻止脑血管的病变而保护大脑。哪些属于&还原食物&呢?专家研究认为,菠菜首当其冲。其次为豌豆角、西红柿、胡萝卜、小青菜、大豆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等都值得你补脑时选用。
护眼:红薯
维生素A素有“护眼小卫士”之称,如果人体缺乏它,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便会下降,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减退,严重时容易患上夜盲症。维生素A是由胡萝卜素转变而成的。除胡萝卜之外,红薯中也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而且常食红薯对皮肤有好处。
护发:海带
说起护发的食物,可能你知道得很多,例如能令头发乌黑的黑芝麻,能令毛发生长的生姜,或者是能令头发闪亮的核桃等。但你知道食物护发的全能冠军是谁吗?它就是海带,营养专家认为,经常食用海带不但能补充身体的碘元素,而且对头发的生长、滋润、亮泽也都具有特殊功效。
护肺:番茄
英国的最新研究发现,每星期吃番茄3次以上可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保护双肺免受细菌的感染。但番茄红素的含量与番茄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
护腿:香蕉
含钾元素丰富的香蕉是食物中排名第一的&美腿高手&,它所含丰富的钾元素能帮助你伸展腿部肌肉和预防腿抽筋。排名第二的&美腿高手&是芹菜,它有大量的胶质性碳酸钙,易被人体吸收,可补充双腿所需钙质,还能预防下半身浮肿。
护肾:黑豆
自古黑豆就被誉为&肾之谷&,而黑豆从外表上来看,你会发现其形状与人体肾脏相似。它们不仅味甘性平,中医认为它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护胃:甘蓝
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被誉为天然&胃菜&。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医生都会建议多吃甘蓝。你也可以每天将甘蓝与蜂蜜混合食用,此法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护肤:西兰花
西兰花不仅营养丰富、口感绝佳,还是著名的&抗癌战士&,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皮肤癌方面效果尤佳。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
佛弟子为何不可过午而食?
妙祥法师引《毗尼三昧经》中讲:“瓶沙王问佛,何故佛日中一食?佛言: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
佛弟子应当学佛,日中一食,不过午食,以断三恶道之因。
午即正午,如果决心持戒,过午一分都不可以。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曰夜不晚黄昏食,若过中食界限,乃至明曰东方曰出之间,于干饭、饼饽汤面等熟食之食物弃舍不食,则身安息调、健康永年、世福绵远、悲他有情、而后速出三界。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能减饮食习气,则世系渐脱故。&-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
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一般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是用肚脐吸取养分,胎儿脐带会跳动。婴孩则用腹部呼吸,人越长越大则呼吸点上移至胃中部,最后老人气弱则用肺部短程呼吸。我们修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恢复用腹部呼吸。腹式呼吸就能把丹田开发出来,但若吃得太多,则会堵死丹田契机,故持过中不食的好处,即能让丹田复活。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
子时(23-01),胆把胆汁给换了,人就有一个清楚的大脑;丑时(01-03),肝把血给了,产生新鲜血液(子、丑时最好进行右卧睡眠利于健康);到了寅时(03-05)(可以起床了),把血供给肺,肺朝百脉,也就是把营养和氧气输送给了全身,所以人醒了以后,脸色是非常好的;当卯时(05-07)醒了,人该排泄了,这时大肠经开了,排泄干净了;辰时(07-09),该吃饭了,胃经开了,利于消化;巳时(09-11),消化完了该营养了,脾经这时动了;午时(11-13),血液大量供给了心经,心经很旺,烈阳当空,在这种情况下,一气哈成;未时(13-15),小肠经开了,心为火,脾胃为土,火生土,午饭吃完了,小肠赶紧给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要走掉,这时到了申时(15-17),膀胱经开了;到了酉时(17-19),肾经开了,肾藏精华,也就是忙了一天,这时把一天的钱都存到这里来;戌时(19-21),心包经开了,查一查有没有特务,也就是把一切邪的东西给清除掉;亥时(21-23),三焦百脉都开了,需要休养生息了,人这时就开始睡觉了。&&
过了中午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过中还食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中不食,是清肠的最好方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
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则身疲困乏、心地闭塞,心地闭塞,则道业荒废。若5-7点吃晚饭,则使肾经不通,无法后转上升起命门火,形成污秽之精,助长爱欲,接着7-9点使藏第八识之心包经不通,无法清除心脏周围邪气,久之,正居其内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脑思维被心包内之邪气所控制,接着9-11点三焦百脉不通,11-凌晨3点胆肝负担重,解毒换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影响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时阳气不易升起,到了卯时,肠道淤积的浊物难以排除,在体内形成毒素,进入血液和脏腑百骸,到了辰时巳时的最佳吸收营养阶段不思饮食,形成恶性循环,到了午时心负担重,阴阳相交不利。所以过中不食能保持头脑清醒、清心寡欲,身心俱得轻利明快。
在方法上,可以先以水果或补气汤代替,再以水代替,进而达到完全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脱(梵语vimokso),食欲必然净化故。
六.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
持过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处,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与利益,无有限制。
什么样的饮食方式,对禅定有帮助?
对初学者可改吃较清淡的饮食,调整营养分配的方式,渐渐改成素食,而且,早上要吃的好,中餐要吃的饱,晚餐吃的少,绝不吃宵夜。&&
进阶者可慢慢的转换成过午不食(吃饭时间从早上 5: 00 ~下午1:00&),先从每周一天过午不食,连续四周后再调整一次,最慢七个月内,就可渐渐习惯过午不食。
当连续一个月过午不食后,可停五天,接着再二个月过午不食,停五天,依此类推,到连续五个月过午不食,再休息五天,经过以上调整过程,就能稳住过午不食的习惯。
过午不食的修行,对禅定有极大的帮助,能净化我们的身体且可累积福报。&
专业修行人的饮食方式,可从过午不食转成曰中一食(吃饭时间从早上 11:00 ~下午 1:00),慢慢再缩短午餐时间(从中午 12:20 ~ 1:00 )。缩短时间的用意,是不要我们吃太多食物,亦即虽曰中一食是吃一顿饭的量,而非吃了三顿饭的量。&
在饮食调整的过程中,可多念心经及施食,就此较不容易被心理或生理的饥饿困扰。&还有于农历初一、十五断食,可清除身体中的废物,对禅定也有极大的帮助。
饮食营养该如何调配,才会对禅定有帮助?
食物的营养对于人,就如同油对车子一样。车子要加油时,我们一定会加合适的、没有杂质的油,车子才能顺利运转,对于我们的包身也就是人身宝也要爱惜,不能吃不恰当的食物。
以下介绍不恰当的食物:
(1)&人造的:如汽水、可乐、运动饮料等。&-
汽水、可乐会腐蚀牙齿、刺激胃酸,消耗身体中的钙质。运动饮料含钠离子太多,会造成身体电解质不平衡,加重肾脏负荷,特别是在晚上时喝。&&
(2)&冰的:棒冰、雪糕、冷饮等。低温的食物含刺激食道发炎、降低胃的蠕动率,以及阻塞气脉。
(3)&刺激性的:烟、酒、咖啡、可可、茶及含咖啡因的饮料等。烟会阻塞气脉,酒会麻痹脑神经,咖啡会刺激心脏,可可对肾、肝、大肠不好,茶会刺激胃。
(4)&烧、烤、油炸的:烧饼、油条、泡面对肝不好。
(5)&不易消化的:油饭、炒饭、炒面因含有很多油,对胃不好。糯米饭因有黏性不易消化,对胃不好。
(6)&太多调味料的:蒜、葱、辣椒、胡椒都会刺激口腔、食道及内脏。&-
(7)&防霉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含有这些东西的食物,会破坏肝、脑、神经系统,所以最好不要吃。
(8)&蛋或蛋类制品:因为容易滋生细菌,最好不要吃。-
以下介绍恰当的食物:&-
1)&鲜奶:每天喝 1 ~ 2 次,每次 250CC ~300cc&-
(2)&抗癌蔬菜:芥蓝菜、高丽菜、花菜。&-
(3)&豆腐:可补充蛋白质及钙质。&-
(4)&水果:苹果、梨子、水蜜桃、葡萄、木瓜、酪梨、柠檬等(芒果、榴涟除外)。&-
(5)&淀粉质:白米、燕麦片等。-
(6)&种子:莲子、松子、葵瓜子、榛果等。&-
(7)&用粗盐取代酱油。&-
(8)&以蒸煮来调理食物,比煎或炒更好。&-
(9)&水:口渴时喝煮开过的温开水最好。&-
因每个人多年的积习难改,只要慢慢调整就会转变过来。再者,要细嚼慢咽,也非常重要,口腔咀嚼,需要能量较少;若狼吞虎咽进入胃里,需要较多能量,才能分解,延长了食物在身体的时间。
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饭,过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长庆集体》十九《龙华寺主家小尼》诗:「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却是对佛门弟子衷心悲悯的诗句。只是,古人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宋人长年诀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夜卧不蒙首,晚饭少数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蒙头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觉,空气不流通,对人健康不利。而吃饭呢,即使不遵守佛律——过午不食,但只要在吃饭时,不贪饱,少吃几口饭,也是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