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模具的柔性模具实验设备化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三维无模快速成形柔性化制造技术,碉堡了!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目前,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作为广泛应用于制...
  目前,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作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金属板料成形技术,传统的模具成形方法生产效率高、加工件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缺点是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长、维护费用高,而且缺乏柔性。  如何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样品试制的需求,实现板料的高效、智能及柔性成形,是板料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一些新型的板料成形技术应运而生,如:喷丸成形、激光成形、无模多点成形、水射流无模成形技术以及数字化渐进成形等,都实现了金属板料的无模成形,具有很大的柔性。  我公司现开发了一种金属板材三维无模快速成形复合机床, 可实现金属板材的无模快速成形及实体轮廓的切削精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运用了快速成形技术中“分层制造”的思想,将复杂的三维钣金整体成形分解成为一系列二维局部塑性成形,再利用专门的球头刀具,单点渐进,逐层压延,依次成形,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金属板材的3D打印。  1. 单点渐进无模成形主要技术特点  (1)无缺陷弹性垫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压痕、起皱等成形缺陷,使成形件的表面质量大大提高。  (2)无回弹反复成形技术: 采用反复成形工艺方法, 减小工件的回弹及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实现板材小回弹或无回弹成形。  (3)分段成形技术:即优化过渡区成形模型,进行大变形量、大尺寸零件的成形,实现小设备成形大工件,并使无模成形设备小型化。  (4)多道成形技术:对于变形量很大的制品,选取最佳路径多道成形,使成形过程中板材各部分变形尽量均匀,以消除起皱等成形缺陷,提高板材的成形能力。  (5)闭环成形技术:即将自动控制技术与CAT、CAD结合起来,对成形后的工件进行三维测量,将测量的数据反馈到CAD系统,经过控制算法运算后,计算出基本体群形状的修正量,传递给控制系统再次成形,这样反复几次,可以达到精确的目标形状。  (6)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精加工,采用去除材料办法。  2. 金属板材三维无模快速成形复合机床的技术特点  (1)可实现金属板材全无模、半模或简易支撑工具等3种成形方式。  (2)数控系统控制,柔性好,通过改变程序就可改变成形形状。  (3)可实现普通冲压无法实现的复杂成形过程。  (4)智能检测,实现板材成形后轮廓实体的切削精加工。  (5)低噪声、高安全性。  3. 数控无模成形的原理及方法  (1)原理:一种基于压力点运动形成点、线、面的成形工艺。如图1为佛像头的成形轨迹图;图2为一般拉伸件的成形轨迹图;图3为女性内衣类模具轨迹图。  (2)数控程序设计方法: 在板材三维无模成形时,采用Mastercam软件,先实体造型,再利用编程软件对型腔分层挖槽,根据三维轮廓曲线形成若干小线段或圆弧进给。刀具路径根据工件的不同,分别可以采用平行陡斜面加工、三维轮廓偏置加工、交线清角加工以及环线等距加工等。进给速度结合材料拉伸系数来设定,不仅有数控加工经验,还要有锻压知识。  如图4为用于女性内衣行业加工程序生成,图5为异形回转件程序生成图。  (3)成形方式分为:凹成形和凸成形。图6为凹成形加工图,图7为凹成形夹具结构简图,图8为凸成形轨迹仿真生成图,图9为凹成形夹具结构简图。  4. 成形的典型零件及应用范围  金属板材三维快速成形复合机床可广泛用于汽车覆盖件、航空航天零件、家电、医疗器械和工艺展品等产品的无模快速制造,减少模具开发,降低产品制造费用。  (1)汽车零部件行业如图10 所示。  (2)餐饮器具行业如图11所示。  (3)工艺艺术品如图12所示。  (4)其他异形件的成形如图13所示。  现在无模单点成形技术已经成熟,它特别适合于曲面钣金件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及新产品的试制,所加工的零件尺寸越大、其优越性越突出。随着航空、航天、海运、高速铁路、化工以及城市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对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大型三维曲面钣金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该技术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源:《金属加工(冷加工)》推荐阅读1.2.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mw1950pub
&金属加工&由创刊于1950年的《金属加工》杂志(包括冷加工和热加工两个半月刊)和金属加工在线()共同运营,汇聚新闻、技术、产品、市场等内容,纸媒、网媒、活动与服务四位一体,是该领域一流的信...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柔性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模具零件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模具工业》2014年07期
柔性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模具零件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分析了模具柔性自动化加工的关键技术、技术原理和研究方向,结合柔性自动化加工技术在模具零件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详细介绍了模具零件柔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的类型、设备构成及功能和自动化加工流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H165;TG76【正文快照】:
1引言自动化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航空航天等产品制造领域,特别是在大批量制造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推广应用,也垄断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是制造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具有高效率、高质量、无人化、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继承;[J];锻压机械;2001年03期
刘斌;陈庆鸿;肖运海;孙小文;孙加伟;;[J];模具工业;2013年02期
李恒;吴承俊;王华昌;李建军;;[J];模具工业;2013年06期
方敏;应晶;吴明晖;蒋涛;;[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3期
AndreasMittermüller
,HolgerH[J];现代制造;2004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俊;[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侯永基;[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陈龙;[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郭朝伟;[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志增,张卫,顾培民,何发昌;[J];机电工程;1998年03期
冯培锋,李颖新,富国华;[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方敏,应晶,吴明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S1期
冯国臻;[J];计算机应用;1998年10期
姜鑫;孔令军;张俊勇;;[J];机械与电子;2011年05期
杨芙清;[J];软件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庚明;;[J];机械与电子;1986年03期
С.С.Стоянченко
,陶永禹;[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9年05期
陶永禹;[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6年09期
;[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9年03期
耿也;;[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92年01期
解冀生;[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6年06期
江忠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7期
吴祖育,童劲松,陆志强;[J];模具技术;1999年03期
Е.Н.Ланской;张国铭;;[J];模具技术;1990年06期
郑焕文,王宛山;[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思勤;;[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韩江;夏链;余道祥;王治森;;[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晓微;[D];吉林大学;2007年
曾惠林;[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性生产线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