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港大mphil面试通过面试的几率多大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407|回复: 11
在线时间 小时
在人人上看到的,给大家分享讨论下。有在香港读研的来评判下文中的观点吗???本人大四 目前在申请13FALL的MSF 在申了美国几个学校外也在申请中文和港大想要保底。。。看了后又不想申香港全力美国了。。。。香港的项目真的像夜校一样吗??大家看看吧贴1:千万别来香港读硕士 居然有不少人回帖,本来还打算多投几个简历再修改呢,满足满足大家吧很多人打算来香港镀金,但告诉你,来香港念书,找工作不容易,MSc就一年,你刚来的时候已经8月底9月了,等你折腾了一阵子,都10月11月了,国内找工作都轰轰烈烈过去了你还懒洋洋的,肯定不少同志也打算来香港发展,心里想,明年下学期跟香港同学一起找吧,但说个实在话,香港公司几乎不请说大陆人,不会粤语,文化差异跟同事合不来,素质上也跟不上,比方说表达能力回国内就业嘛,国内的公司不把你当回事,我们班的大陆MSc都找不到工作这里课程很垃圾,读Msc的学生背景都一般,啥师范的特别多,跟考研一样,更要命的是,MSc课程很多学生都是香港本地人,上班一族,当夜校念的,水平很 次,professor只能讲得很次,考试也很次来这里没有社交圈子,基本独来独往的,打交道就你来的时候认识那几个,没有同学的概念,都夜校嘛,说粤语的跟说普通话两个圈子,别以为Msc这样,本科也 这样,研究型硕士,博士都这样,很没劲儿,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 比,堕落了。。。。哲学一点,就是马斯洛原则,满足不了社交的需要,哪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追求,特郁闷,以前在大学集体概念浓厚,活动经常有,现在,就算你毕业,找个人跟你照 相都没有,事实上,你根本没照个相,就灰溜溜回去了,现在已经有MSc要走了,课程结束就溜了总之,msc纯粹浪费时间,浪费钱,在国内读好得多,在国内研究生代表地位的提升,在这嘛,硕士那是忽悠的,夜校级别的,容易拿,就不值钱了,这里的学位国内也不当回事,我以前的院长没说错给申请和想申请的同学提个醒,珍惜你的钱和时间,拿到 msc offer的,扔掉好了关键词儿,fruitless,lost,还有,偶算是比较难拿offer的中文大学MSc,都已经都这样了。。。以上毫无杜撰成分,over
—————————————————沉思的分割线————————————————— 贴2:在香港读完书,找到工作的留个爪吧Na和另外一位猫版主,你们不是msc嘛,应该快毕业了吧,卖到哪了?我可怜的小mphil,本科电子,现在读IE,错过在大陆好的就业机会,来到香港读书,反而嫁不出去了,而我大陆的同学,读了研也今年就业,就业基本都解决了,还晒offers,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业和就业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真实的报告一下吧,想听听来了香港念书的同路人的说法否则前赴后继的去念书,就业都难解决就真纳闷了,希望就算前人牺牲了,也给后人一个说法啊很多人说成事在人,有点太虚的感觉了,毕竟,有所不为才是更重要的,时间,金钱都耗不起啊看了Frankie09的贴,说得很好,我觉得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肯定不来香港,两年骗了中大30w,其实没啥了不起的,我本身也算努力勤快的那种人,但香港这个学历就那么不值钱?补充一下,偶的本科学校一直前十,当时申请时也很不容易,找最牛的professor推荐,找 了来讲学的中大professor套近乎,当时申请成功挺兴奋的,还bbs写了一堆面经,优越感十足,但出来混还是得回流,回去找工作就比较难了因为在这里研究太偏理论方面,简历反而拿不出什么货,企业需要那些真正参与企业应用课题的以前的同学读研的都跟老板做事,老板又在外面拿到课题,或者安排去大公司实习,简历都很漂亮,找工作就容易多了我读research的感觉是,这里是请廉价劳动力,在论文工厂里生产一些能挤进期刊的paper,其实科研能力也没觉得有什么提高,看几篇paper, 你弄成一块,文笔上符合要求,至少也可以发一份conference paper,我读化学的女朋友更苦,每天都浪费在实验里,唉,就不写了
——————————————目无表情的分割线—————————————————— 贴3:大概,可能,也许 (IT硕士的烦恼)快毕业了,还没有工作。全班人里,或者也许可能是同类人里最早找工作的,到现在还没消息。面试不断有,二面也有能进的,就是offer感觉和我同性相斥。另外,我实在不知道有很牛的面试与有很牛的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在学校范围之外。最早,我的求职信扔出去30份才有一个电话。后来,有师兄教我改了改,于是每扔出去5份就有一个电话。那时候我扔出去的东西全是一个格式再后来,有个国外的牛人帮我看了看,又让我改了改,结果从此再也没有一个电话。可是这时候每个职位至少花我一个小时去研究。可是这个时候,我换回原来的版本也没有反应了。香港的工作没有消息,毕业后3个月的找工作签证由于毕业期限相当紧迫,也不知能不能来得及办,甚至 连中联办的临时证明我都不能保证能不能在现有签注过期前拿到。看看周围的人,大部分都北归了,偶尔留下来的,除了读书的,其他的offer大多平淡。很惊人的面试还是不断有人去,但是很惊人的offer如果来了,那 就是真的很惊人了。可是,我不想修电脑,我也不想做连数据库都不用连的网页。我不想卖保险,我不想做什么管理培训生,我不想做什么销售代表,也不想做什么纯金融。我就是学写程序的,学了五年了,我只想在香港找一个简简单单的程序员当当,做asp .net也好,php也罢,这些看一天就能学会两天就能精通三天就能考证的东西就算被北边的同行看不起,也好歹我没有丢本行了。“不管做什么,只要坚持不懈去考认证,就不会丢了专业”,我曾经这样安慰自己,但当我连一个php程序员的位置都应征失败,更何况面试我的恰恰是校友的时 候,我拿什么安慰自己?香港人真的很挑战我的心理底线。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嚣张,否则会也把你问到不会为止。可我并没有嚣张,我只是真的会,即使我不会,你写个范围给我,除非是像J2EE这种庞然大物,否 则3天内一定可以达接Ω侗适缘某潭取?br /& 我又没有吹牛,看本文的人想来也经历过三天搞定一门考试甚至一个project。我就是有这个能力,我怎么装,我怎么掩饰?老板,我的广东话有时候说的真的比你快,希望你不要介意。我说的英语也许你听不懂,我会努力改,也请你不要介意。但我绝不想用普通话和你交流,因为我不敢 藐视你,我也不知道怎么装傻。我不知道要不要承认5年里我学的东西大多不实用,因为至今没有老板问我UML,也没有老板问我会不会MS Project,也没有老板问过我Data Flow Diagram。似乎有个老板问过我会不会E-R Diagram,我很感激他。我从来没有学过VC,J2EE也是临时有个Project凑了凑,可是看看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两样东西占了近一半。再算上oracle,Linux。 虽然好歹还摸过碰过,但我这么实诚的人怕是不敢说自己精通。再有Struts, Hibernate, Servlet, C#, Ajax, ERP, SAP, Data Center, WebLogic, WebSphere等等等等,刚毕业的人如果会这些,我会有三种猜测,第一,他是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本科毕业,第二,他是任何一个大学毕业,但至少有一个学期成绩不咋地,第三,他是读大专的。当然,我的臆测明显很不靠谱,因为我们班就有人 会,还精通,但是他和某个写程序写到死的人在同一家公司共事过。不过这就怪不得香港市场了,我这两天才不得不翻了51job,原来我即使北归了也是一样的 窘境。如果三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弄不下来,那么我在香港的逗留期就到8月底为止,以后再要过来都只能随着自由行的大流了。当然,又或者有一天我会从东边、南边,或 者西边进来。就像本科毕业的时候一样,我望着澳门的友谊大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至于香港,这一年我连海洋公园都没有去过,连太平山都没有上过,怕是只会向着清水湾 的方向叹一声气,连眼泪都不会落。我现在几乎鼓不起勇气去读什么博士,万一被拖个一年半年,我就废了,单单钱就能致命。看看教授的网页,好多研究课题我从 来没有听过,只能借助ACM Portal里面搜到的些许文章看出点大概,于是我又太实诚了,因为我不敢去和教授说我精通这玩意,请你收我吧。上学期成绩平常稀松,这学期三个A,虽然不是A+,但如果这样也没有老板为之动心,便是时也命也。我不知该埋怨谁,只是觉得很烦,仿佛是报应。曾经有人在我面前为了更可怕的事情抱怨过,我心里想的全是:“谁让你小子不努力。”不想归咎于歧视,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几分歧视心态,香港这地方,没有人会因为你靠着体力吃饭而不是上流人物就当面鄙视你,这样已经很好了。这一年没有香港 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连嘲笑也没有。但其他地方的人,不少。于是我还挺担心万一回家了能不能习惯。即使不留香港,好歹也要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再回去。否则,大家都知道会被怎么说,你们都知道会有怎样的说法。5年了,我脸皮薄了,不太习惯当面被人说什么难听的话了。寒暑假里的每一天,我都想着回学校。此次一归,何时是个头?有PhD的兄台约我喝酒的,希望不是饯行。但若此时他不为我饯行,一年后,也许该是我为他饯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刚毕业的人,谁敢说自己是金子。语言没有障碍,学位也没有问题,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简直无需证明,人也不自闭,presentation能力谦虚地说也是中上。为什么至今没有工作,长辈都 问我,我问谁?至于某斑竹尖锐地指出本人在签名档抄成语抄错一个字,怕是和是次窘境无甚关系也乎哉矣。我就两个想法,要么IT相关,要么RA,很难么?我早就不要求什么公司性质了。忍了半年多,小发泄一下,拿了offer的各位请当我白痴。 ——————————————————最后的分割线————————————————终贴:MSC/MA香港就业分析我之见从这个版诞生以来,对于去HK读MSC的价值问题讨论就没有停过,精华区里面很多很好的帖子,也有投票。其实这 个问题不能一刀切,不能说值或者不值,我有我的见解。 我们首先把去HK留学的人,分为4类 1.全奖PHD 2.全奖MPHIL 3.自费MSC/MA,但是家境相对较好,应付留学之后完全不用降低生活标准,而且绰绰有余。这类学生留学 目的一般以兴趣为主导,旨在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广交朋友。对于毕业后的工作不是太迫切,可能当MSC为跳板,家里也不等他赚钱。这类学生心态比较平和, 比较像游学或者是出国留学。 4.自费MSC/MA,但是家境很勉强,学费相对巴紧,对留港工作有着很高的期望,并且目的和专业是冲着热 门,以提高就业制高点为目的。 如果你是属于前面3类,那么,去HK留学可以说不存在什么顾虑的。可以不需要看下去了。呵呵 如果你属于第4类需要三思而后行慎重再慎重(慎重点其实没什么不好,呵呵),请往下看。 按照太傻和寄托论坛的统计来说,去HK的内地学生当中有50%会选择HK为跳板,把北美作为终点站。然后再 归国。有20-40%的同学是选择回到内地工作,真正能拿到工作visa留下的仅为10-30%,其中90%要精通粤语。很多人留下来了,但是仔细一问, 原来是教普通话的。功利点说,大家来得HK念书,都以精英自居,个个都想飞黄腾达,谁又甘愿当一个教普通话的呢。 至于09-10年,就更加不容乐观了,留港就业的我估计不会超过5%。要知道现在HK的上班时间里面,每一 分钟就有几个人被裁员。HK几乎是全球裁员最狠的区域之一了。尤其是冲着热门专业的(金融经济类,PS,我自己也是这个专业出身),做好心里准备投 1000份简历去换5个面试的思想吧。 接下来说说以后的情况了,你通过层层的筛选后,打败无数local,并用低薪优势取得一份7K-8K的白领 工作。(7K-8K金融海啸之下不算低了)。那时其实你已经很牛逼,因为你已经属于5%之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其实你和local之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试想下,7K-8K其实在HK很容易就成月光族了。不同在学校,出来工作后,衣食住行,还有信用卡消费的诱 惑,年轻的你很可能就月光了。7K-8K其实就是你所有的生活资本。你每天得精打细算,买个日用品都得货比3家,更不敢搭乘贵一点的交通工具,每天就为了 如何省钱耗尽精力和时间,生活过得极其不效率,越穷越省,越省越穷,到了30岁,连新界区农村的一个 单位都买不起要住公屋,和谈成家立室。 相对LOCAL,就算LOCAL每月拿7k-8k,但是这个不是生活资本,完全是free money。他们的钱可以用来做任何事,例如,持续进修,交际,投资等等等等,因为他们有家庭的支持,不愁房租,吃,穿。他们生活过得比你效率,所以会更 容易比你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个社会就是竞赛,他成功了代表你失败了。阻碍你的因素还有,语言,风俗习惯,写繁体字,人脉关系,每一个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那么有人问,那么如果我向家里每个月向家里要几K,那么我不就可以和local公平竞争了么,没错,你的确 在HK过得效率了,但是你的家庭能耗得起么。本来供你读完20W已经疲惫不堪的家庭,如果等你事业起步的时候,两老身体不好了,有病急需钱,你是走还是留 呢,走把,心有不甘,不走,于心不忍。 多年后获得一个晋升主管的机会,如何另周围一帮local拥戴你,服你,更是难比登天,能力很多人都有,但 是这时需要一种非反的人格魅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我讲的其实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我还没有想到的,因为真的有很多同学再做决定的时候一股脑门热 劲,很多东西缺乏周详考虑,期望过高,希望过高。导致心里落差很大。我看到精华区06年的一个学长,发的帖子,就是这样,每天地埋怨。高做不来,低的也不 肯做。 有很多人,根我说,XX不就成功留港了么,你看XXX混得多好。我说,不否认有混得好的。混的不好的多的 是,但是会让你知道吗。你去看看HK工作就业版,帖子加起来不到一版,至于为什么原因自己想去。。他恍然大悟。。 就是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害死人,满以为能够如何这般,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年后才发现,去了HK的同学 怎么这么少回来论坛讨论他们心里面担忧的那个问题呢??其实主要是针对第4类同学,对于出国留学的和前面3类的,可以当这个帖子透明,呵呵,好累,想到再 编辑。。。 第4类同学,去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留港后。 1.我能当那5%吗 2.我的起薪为7K(不够的话自己+几K下去,10K好了),以每年15%的增长率提升,30岁能不能买个 好房子,让老婆儿女不再担惊受怕,过安稳日子,让儿女读好学校。(保守估计房均价港岛区为300W+,九龙为200+,新界为100W+) 3.父母正是多病之年,我能抽身兼顾吗。有无特殊后备金能应付特发事件。 如果,上述问题你很有信心给自己肯定的答案,恭喜你,我的担心是多余的^_^ 如果是否定,请权衡以上问题一但失败的后果与自己虚荣心之间的轻重 文章属原创,版权属于komi_180和寄托家园香港版所有,转载记得注明哦~^_^
在线时间 小时
原作者非得给本科生也来上一枪。。。。结果这篇文章在淫淫网上火起来之后很快就有人来打脸了。我和下述打脸文作者至少有一点看法是一样的——傻帽在哪里都是傻帽。--------------香港就这样,想好了再来最近校内快被那篇《千万别来香港读硕士》洗屏了。我这段时间很少看页面,多数用发微,每天还能看到好几次。我一早就觉得,除了个别专业以外,在香港读授课型硕士整体来说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当然研究型硕士和博士再议,在香港读PhD有些方向真心特别赞,我现在说的只是标准的MA和MSc],而且我在本科的时候也不是很看得起系里的授课MA,所以那篇文章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作者的缺心眼之处就在于不老老实实专门打MA的枪。那篇文章里捎带着对香港的本科生也来了几句,是这么说的:“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比,堕落了。。。。”看到上面那句话之后,我想起来一件事。和我关系不错的人都知道我的ex里有一个比较傻逼的;这人傻逼到什么程度呢,他认为UCB比北大烂。有一次讨论起教育的时候,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这样的资质,这样的高考分,当年留在北大多好,为什么要跑到那么一个不怎么地的学校去?”这两句话多少有点相通之处。怎么说呢,人蠢不是错,但是跑出来丢人现眼就是你的不对了。当然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我本科就是在香港念的,我自然不能说我自己是个傻冒,所以一定要怎么打来的怎么打回去。但是就算我并不是那么在乎我那份可怜的自尊,我也认为这句话说得实在是有点偏颇了。自打来了英国念MA,就觉出来一点——我们再怎么傻冒,也比某些在内地读书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强,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堕落了”。承蒙各方照顾,我高考成绩还不错,具体情况不说了,反正内地这边是收到了当年北大德语系的录取通知书;香港那边报了两个学校,进的是港大的第一天42人面试,估计是和学校脾气不对付或者是当时英语口语真心烂,被拒了。过了两天就被香港理工大学的英语系录取了,四年免学费包吃住,于是签了一纸卖身契,四年间,就呆在了香港读本科。香港理工大学是个什么学校呢?说好听点,是和英国的“红砖六校”同一定位的一个学校,比较工业化平民化,没有港大那么上流,没有中文那么传统,也没有科大那么藏在深山认真做研究。说难听点呢,就是一个专升本没几年的地方[1994年从理工学院升级为理工大学],不是一个完整的综合大学,什么法律系哲学系这种超级形而上的一律没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世界排名也不高,去年是170多位,今年是150多位,也就排在南大和浙大的前面一点吧。我就在一所这样的学校里读完了本科,拿了个还不错的荣誉学位,然后申请上了伦敦大学学院的MA。本科的时候一个学期14周左右,我每个学期大概选5到6门课,每门一周三个小时,算上偶尔去旁听的,最多一周是21个小时的课程。不过,虽然一门课的总课时是42小时,但这不算课外继续学习的时间,课上如果没听懂或者写论文内容不够用的话,课下还需要自己查资料。对我们来说,老师讲得比较笼统模糊有时是常事,所以在上商务英语那类课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学成才的。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图书馆的书有时候都不够用的,要通过联校系统借别的学校的书过来。本科生每个人最多可以同时借出三十本书,我曾经有过把这个配额全部用完不得不向同学借卡用的时候,当然这些书倒也不是都放在屋里吃灰尘,起码还是看过一些有用的内容的。除了个别特殊课程之外,我们的课基本上都是用全英文授课的,作业也当然是全用英文写。当然一说起来就是“香港人的英语么其实也就那样”,不过每天上课提问回答都是英文,倒也是把口语练了个七七八八,起码开口不至于失礼或者发抖,到现在向老师问个问题,和同学聊个天,或者即兴做个报告,都不至于结巴半晌词不达意。查阅英文资料和写作也都练了出来,本科最后一学期期末我带病花了一周写完了一篇两千多字的论文,上网搜个文献多半不会失手,硕士时读阅读材料的用时基本是内地同学的一半;同学抱怨乔老爷子的论文读不懂,我想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闭了嘴站在一边。香港的课程安排和作业设置基本上和欧美类似,一门课分为大课lecture和小课seminar/tutorial,大课是讲师上,主要讲课程内容,小课是助教带的,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甚至即兴演讲都会有,互动比较多。到了英国,这种授课模式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多多少少能说起来,起码不至于浪费时间放空。作业设置的话,文科大多是论文和口头报告,可能是个人的,也会有小组的。大学四年一次又一次作业,每次都是活生生的计分制训练,从一篇文章总结都能挑出半篇写作问题,到两千字的学期论文结构完好语法流畅,从演讲需要预先写稿子结果上台忘了一半差点哭出来,到面前给放块白板就敢拿笔教人概念,从在小组里不知道开口说什么,到统筹安排全组人的时间表掐着进度安排任务。我生生被香港的大学生活磨成这样,刚好能放进在英国留学的模子里,也不算是个坏事吧。记得基础年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必修逻辑课,其实是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数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也包含了谬误的区别。香港很重视所谓的“批判思维”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有话先过过脑子,不能听什么就是什么。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本科时学过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之一,和基础语言学差不多重要:其一是它的确对专业有利,到现在读MA,我们还要专门用半个学期讲语义学里的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而这些内容我基本上已经先读过一遍了;其二则是对吵架有利,每次看着别人斗嘴的时候冒出来一大堆逻辑错误,我就难受得想挠墙;其三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是有同学说,读这个对GRE写作也有利,貌似是argument里面就是要辨析逻辑错误——我是没考过GRE,不敢妄下定论,还希望有专业人士来补充。在香港四年读书的情况,大概也就是这样,其间在内地的某所高校认识了不少好友,又交了一些关系不赖的香港朋友,到现在也联系着;也被在香港的一些内地同学坑过几回,导致我现在还有点轻微的阴影。整体来说,我并没有觉得像那篇文章里说得那么糟糕,当然,留香港是不好留,而一些香港人的思维也真的很堪忧,不过这并不影响在香港读书所收获的东西。我现在已经不再去想我当年如果在内地读本科会是什么样子了——看看我现在的内地同学们我就不知道我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和她们一样陷入抱怨和纠结里——我只是觉得我当下的处境并不差。[当然如果有个PhD offer就更好了。]香港呢,就是这个样子,最好是想好了再来。来了再后悔,是怎么都没有用处的,因为如果揣着一颗卢瑟的心,到哪里都会是卢瑟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当然说本科生也堕落倒也算是有依据的。记得某省状元要来中大,豪言“香港学术氛围好,将来一定要在XXX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一番事业”。当日最佳吐槽:最后她成了一个会计。
在线时间 小时
目测要火!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被POLY的大陆同学坑过。。。
在线时间 小时
顶。。。。。。。。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实要说难度,就算UCB本科录取真的不算难,能上北大真的就能上UCB只要自费的话。T100SAT2000以上就有机会。而且我认识一个朋友国内大学考得不好,去的美国加州社区学区最后转学去了UCD戴维斯分校吧。他说其实去UCB,UCLA也不算太难主要他基础差点。。。但是我们不能单凭成绩评判大学吧,其实美国100开外大学,英国一般大学还是香港什么的教育本身很好很先进,认真学绝对机会有,平台够。主要就看大家各自价值观,衡量标准不同吧 .PS 本人国内双飞学校,曾经准备转学美国,其实就是今年暑假,被美国50多名学校录取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去,准备硕士再去,转学也就考个英语成绩吧,感觉不太难,可能美国缺钱缺疯了吧。向英国学习呵呵
在线时间 小时
别的项目不敢说,科大的MSC的经济学绝对不坑爹的,这个MSC项目其实宣传不够的,因为科大的MSC的director觉得不用宣传也会很多人来读的,所以根本不花时间去各个学校宣传这个项目。另外这个项目是很学术的,而且msc可以选择修phd的课程,是以phd为导向的,你有兴趣可以问下你以前读过这个项目的学长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我跟我同学聊都是觉得这个项目好过预期不少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实要说难度,就算UCB本科录取真的不算难,能上北大真的就能上UCB只要自费的话。T100SAT2000以上就有机会。而且我认识一个朋友国内大学考得不好,去的美国加州社区学区最后转学去了UCD戴维斯分校吧。他说其实去UCB,UCLA也不算太难主要他基础差点。。。但是我们不能单凭成绩评判大学吧,其实美国100开外大学,英国一般大学还是香港什么的教育本身很好很先进,认真学绝对机会有,平台够。主要就看大家各自价值观,衡量标准不同吧 .PS 本人国内双飞学校,曾经准备转学美国,其实就是今年暑假,被美国50多名学校录取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去,准备硕士再去,转学也就考个英语成绩吧,感觉不太难,可能美国缺钱缺疯了吧。向英国学习呵呵-- by 会员 看一看 ( 22:20:14)
双非这两字最好打对了.....不和谐啊
在线时间 小时
呵呵,楼主去过城市参加过一个交流项目,其实对香港的教育水平总体感觉不错
所属分类: 商学院申请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射怀孕的几率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