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娶老婆多少钱周总理老婆

  一个真实的江青...
  【题记】
  阎长贵,江青同志第一任专职机要秘书。1967年1月,经时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推荐,从中央文革小组办信组的江青办事组负责人调任江青秘书。1967年8月,在江青同志身边工作整整一年的阎长贵,被打成反革命,在秦城监狱坐了7年零5个月牢房,后又下放农场5年,1979年平反。
  杨银禄,江青同志在文革期间的第二任机要秘书。日从中央办公厅调到江青同志身边,日被调出钓鱼台,与江青同志近距离共事达5年零8个月,在历任秘书中任职时间最长。比阎长贵幸运的是,毛泽东保下了杨银禄:“杨银禄?这人我认识啊,农民出身。怎么一夜之间成反革命了?我不相信。”
  近日,阎长贵和杨银禄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力图还原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江青同志,这或许是知情人的真知灼见,与“恨”与“冤”无关。
  喜欢一个人,不要神化他,憎恨一个人,也不要把他丑化、妖魔化,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关于江青同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作为江青同志身边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还原她的真实面貌。一个人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历史自有评判,个人恩怨不要带到历史研究中来。
  不赞成说大规模的迫害事件是江青同志起了决定性作用。江青同志是个政治人物,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她负责中央文革小组。但她一没有政权,二没有军权,她要办任何一件事,都得通过行政部门。要迫害人就必须动用公安力量。那么多迫害事件,把责任完全都推到她头上,不符合情况。就说1966年“破四旧”吧,这不能说是哪个人指挥的,群众自发的成分很大。当时红卫兵运动起来以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文章赞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当时整个中央文革小组和高层的意见。说这些都是江青同志造成的,不符合事实。
  评价江青同志,要历史地、分阶段地看。她的一生可以分作几个阶段。30年代,她是革命的爱国进步青年。她1933年入党,到上海找党组织,不是为出名;她在上海演《娜拉》,一炮走红,后来又演了一些左翼的作品;抗战爆发后,上海的文艺青年,一部分去了重庆,一部分去了延安,江青同志选择了延安,说明她当时是有革命理想的。美国作家特里尔写了一本《江青全传》,说“30年代是江青的黄金时代”。客观地历史地讲,这个时期的江青是值得肯定的。
  江青同志30年代的朋友郁风(著名画家)说过一段话:“我当时认为江青同志是个很有希望的好演员。她确实想用功演好戏,甚至对电影兴趣也不大,只是一心一意要在舞台上大显身手。虽然她是属于那种底子不厚却心比天高的女子,但我敢说她绝对没有想到日后会把整个中国当作大舞台”;“许多30年代知道蓝苹的人,后来谈到或写到江青同志,都是说她很早就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说实话,我可没看出来。也许作为一个女人的原始性格的某些特点,如虚荣、泼辣、逞强、叛逆,始终存在于她的血液中。但是,蓝苹远远不是江青。从蓝苹到江青同志,从1939年成为毛直到成为文革小组组长、旗手,有个过程”。郁风这段话很好,我想很多人都会认同这个说法,既客观,符合实际,又深刻,入木三分,是知情人的真知酌见。
  毛泽东主席和江青同志结婚,要以平常心看待。在30年代,毛泽东主席是革命领袖,江青同志是革命的进步青年,他们结合有何不可?在40年代,大家都公认江青同志比较贤惠,是个出色的家庭主妇,对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照顾得很好。1947年转战陕北时,她跟随毛主席在一起,在中央领导人的夫人中她是唯一的,这是很不错的。50年代,江青同志疾病缠身,年,她四次去苏联看病。尽管从1956年起,周总理提名江青同志为毛主席五大秘书之一,是副部级干部,大概由于毛泽东本人对她的限制,江青同志对政治干预较少。但是毛泽东赞扬江青同志政治上很敏锐,对他有帮助。
  毛泽东主席和江青同志结婚时,上上下下确实有好多人反对,认为江青同志是演员出身(解放前演员就是戏子.转载者注),历史复杂,毛泽东和她结婚有损党和领袖的形象。毛泽东主席不顾这些反对。关于“约法三章”,当时的总书记张闻天、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叶子龙,他们都是知情人,他们的书和文章中都一直没谈过。我也问过汪东兴、张耀祠,他们都说没听说过“约法三章”,他们说恐怕不是中央对江青同志有什么限制,而是毛泽东本人对江青同志有什么限制。
  在这个问题上杨尚昆的话是很有权威的。他不止一次否认这件事。1986年,杨尚昆跟张闻天传记组的人谈话说:“过去有个传闻,说江青同志与毛泽东结婚时,中央有一个决定,不让她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件事,第一中央不可能通过这么一个东西;还有一个旁证,两年前我曾问过陈云,我说那时你在延安既是组织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你知不知道这件事?他说根本没有那回事。”
  江青同志是在60年代。“大跃进”后,毛泽东主席和在第一线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产生了分歧,这时毛泽东主席在政治上开始转向起用江青同志,让江青同志发挥作用。在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背景下,江青同志涉足文艺领域,搞京剧改革。陈伯达后来说过,“文革”是从京剧革命开始的。这句话固然有吹捧江青同志的成分,但仔细分析,也不无道理。从那以后,江青同志从九级干部上升为重要的中央领导人。
  江青同志的权力是谁给的?不能说是人民给的吧!把“文革”的责任都推给江青同志以及林彪元帅,他们两人也担不起来。“文革”中,所有政治局委员都有一份行政工作,唯独江青同志没有。毛泽东主席开始并不愿家里人进中央委员会,更不用说进政治局了。“九大”期间,刚开始酝酿政治局委员名单时,是有江青同志的,毛主席给划掉了;有人提议李讷和毛远新要进中央委员会,毛主席也划掉了。江青同志后来进政治局,康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九届一中全会选政治局委员,当时安排人事工作的三人小组,分别是周总理、康生和黄永胜。最后确定名单中加入江青同志。江青同志进政治局,康生和周总理的作用很关键,另外,林彪元帅也是支持的。
  “文革”初期,江青同志和周总理有意见分歧,但她什么事都要依靠周总理,周总理经常来看江青同志,对江青同志很尊重。每次来以前,先打电话,问江青同志是休息还是工作,有没有空?
江青同志都没有拒绝过。
  一次有人可能要给周总理贴大字报,此事汇报到江青同志那里。她说:“凡是涉及到周总理的事,我心都不安”。1969年2月,江青同志从钓鱼台11号楼搬到10号楼以后,特意嘱咐,凡与毛家湾林彪、叶群来往的电话,都要做记录,给他们打电话也要记录,但周总理与汪东兴的电话,不要记。说明她与林彪的关系,已经过了紧密期,但与周总理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毛泽东多次批评过江青同志,但从来没有想要打倒她。197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到江青同志的问题:“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做,但有问题要讲明白。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并没有要打倒她的意思。反过来说,直到最后被迫害上了审判台,江青同志也没有背叛毛泽东主席。
  江青同志身高1.66米,身材修长,亭亭玉立,人还是比较漂亮的。社会上有“三假”传闻,说江青的头发、乳房、屁股都是假的。我和杨银禄同志都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是事实。她的头发很黑很浓,油光顺溜,不是假的。说江青这假那假,是丑化、妖魔化,是人身攻击。再说,江青同志是毛泽东主席的妻子,在这方面她不敢胡作非为,还有她的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工作人员。说她“三假”云云,完全是胡编乱造,人身侮辱。
  江青同志从不看黄色电影。有部电影《广岛之恋》,一开头就是男女裸体拥抱的镜头,江青一看就急了,起身就走。她看什么电影是由身边工作人员,主要是警卫员和护士选的。江青同志有交待,第一不看恐怖片;第二不看黄片,有下流动作、床上动作的,她不看;第三不看软体动物,如蛇、蛤蟆等,她看了恶心,不舒服。有一次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去了,工作人员正在选电影,李选了一部《格林的故事》,里面有些镜头很恶心。江青同志看了晚上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滚。她生气了,说:“李志绥把我害了。”
  江青同志离不开电影,每天都要看,这是事实。她看电影,既有个人消遣的成分,也是工作需要。汪东兴说过,江青同志看电影,是她的一项工作。戚本禹也特意交代,江青同志看电影有什么评论,都要记下来,作为指导电影工作的指示。记得她看国内一个讲飞行员的电影时说,我们的电影有一个缺点,太注意技术细节,内行人不愿意看,外行人看不懂,缺少一般的可共同欣赏的东西。
江青同志看电影,外国的比较多,中国的也不少,老电影她都看过。外国电影主要是从香港找过路片,由新华社香港分社临时借调,三五天就送回去了。她喜欢美国电影《红菱艳》,看了好几次,后来又看了《冷酷的心》,还有一部《女人比男人更凶残》。为什么看这些电影,她主要是看色彩,看镜头、灯光、演技。如《红菱艳》里一个情节,男主角发火打碎玻璃的一瞬间。她说演得好,光这镜头就看了很多遍。她看电影,有时就看一小点。时间长了,钓鱼台电影放映员的技术都很高,成百上千部电影,江青同志要看哪一点,很快就能找出来。
  江青同志生活说不上多么奢侈,没见她戴过什么首饰,也没有化妆品,到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京西宾馆等处开会,她自己吃的东西都算伙食费,自己掏钱,茶叶也自己带。她在外地休息,每次走以前都要问秘书:“伙食费算了没有?”有时还要看发票,工作人员不敢糊弄她。
  江青同志穿的衣服比较简单,基本是军装。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很得体。有一次回钓鱼台,对工作人员说,“街上人们穿衣服太单调,女同志不是灰的就是蓝的,要不就是黑的,老三样。我提倡女同志穿花衣,穿裙子,我带头穿。”她叫吴连登(毛主席的管理员)到布店选几样素一点的布料,做了6件花衬衣,她穿了多次,在钓鱼台、京西宾馆、大会堂、中南海等地方露面,也鼓励那里的服务人员穿花衣。那时,她已年近60,觉得花衣服效果出不来,后来就都分给工作人员了。
  根据《凤凰周刊》2011年6期作者:李明三《江青不是孤立的一个人》摘编
  天涯关于江青的相关阅读
  1.  楼主:@美月无声 时间: 13:49:00 点击:55429 回复:409
  2.  楼主:@carls 时间: 18:58:00 点击:8650 回复:172
  3.  楼主:@至柔无为 时间: 11:52:00 点击:13709 回复:85
  4.  楼主:@王大麻子 时间: 14:05:00 点击:1769 回复:51
  5.  楼主:@秋石客 时间: 09:14:00 点击:557
  6.  楼主:@轻轻飞扬03 时间: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评江青:毛主席重病的时候,亲自给他身边的人交代,要他们请江青立刻回京。江青接到绝密电报后,手都发抖了,但别人一进去,她马上就恢复了常态。吆喝大家打朴克,以等待火车。我亲眼见她几次出牌都出错了,她虽然打牌,但是在紧张地不停地看表。我就知道她在控制自己的感情,有人说,她在毛主席病重的时候,高兴得要死,这不乎合事实。
  我们要实事求是,现在江青已经判刑了,我主张恢复历史真相,这样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辨别经验教训,江青这个人,她由于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同样有着许多在今天看来都应该是很难得的好传统和好的作风。比如,她从不接受任何人的礼品,我从大寨回来给她捎带点特产,她从来都是付钱的。她这样对我说:老陈,我们都是毛主席培养起来的干部,我们要自觉地接受和服从党的纪律,抵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侵袭。我们不要搞那套请客送礼的资产阶级作风,但是买卖公平还是许可的。钱我一定要付你,送的东西我也要收。我们之间的交往完全在党的原则和范围内进行。
  据我了解,她不但是对我这样,对其他同志也是这样。就是他和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之间也是这样的。我亲眼见到的一件事情,一次,王洪文给江青从上海带来一些药品,大概是他没有给上海付钱。江青一直追问他付钱没有,最后江青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三百多块钱,交给王洪文。一定要他把钱给厂家,你们都知道江青是喜欢照相的。她使用的相机和胶卷都是她自己掏钱买的,她对我说:我每月的工资除付了伙食费和外出花销外,几乎全买了书和胶卷了,我的钱实在是不够花呀!但是我绝不多占国家一分钱的光,我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毛主席批评江青,我看完全是对她的一种爱护。绝不是要打倒她,这些,我们政治局的同志都看得清楚。老实说我看不出人家有什么不对的,我在粉碎她们以后的讲话,都是按中央定的调子来说的。江青对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不错的。1976年9月,江青到大寨就对我说:“毛主席亲自树立的大寨这面红旗就是中国的未来,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将取决于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如果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他们要砍掉的首先就是这面红旗,树立大寨,是经过长期的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现在我们除了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斗争以外,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你说资本主义复辟了你们怎么办?”我说斗争吧。陈永贵晚年评价江青:“江青不贪”、“对劳动人民还是有感情的”。
  二、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评江青:我们一定要知道,江青对中国革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要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妻子,江青是非常廉政的,毛主席对在路线斗争中犯错误的同志也从没有采取过这种办法,我坚决反对党内的路线斗争采取用死刑的办法,如果小平你非要这样判,请在会议记录里记下,我陈云不同意,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有个交代……!(陈云的提议得到了老帅们的强力支持,后对江青由死刑改为死缓!)
  三、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评江青:邓小平说:“江青坏透了”。一位意大利记者问:“给她多少分”?邓小平答:“零分以下”(邓选2,352~353)
  冰莹雪洁短语:人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江青,江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孰正孰邪?本人认为,“阶级属性决定阶级立场”,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就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公说公的话,婆说婆的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很难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江青的好与坏,江青的美与丑,江青的对与错,人人都是看客,人人都是裁判,相信每个人心中自有分寸。
  江青对上访的处理
  工资照发,意味着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问题 ,不能影响其生存,不能影响其家庭的生计,关押期间亦要照发。
  不能关押,只要不是现行反革命分子,须给人自由,就是反革命份子,也必须通过公安机关的法律手续处理。
  江青虽说连高小都没有毕业,但是在上海演艺圈里刻苦学习,懂得文学,有文化修养。她跟毛泽东的共同爱好是京剧。她当时在延安演《打渔杀家》中的萧桂英,深得毛泽东喜欢。江青的字也写得不错。当年她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要用楷体字在卡片上登录图书,所以她能写一手漂亮的正楷。在空闲的时候,江青会跟毛泽东一起打扑克牌。江青洗牌很快,分牌也很快,出牌也很刁,毛泽东常常玩得哈哈大笑。
  善解人意
  江青初嫁毛泽东时,可以用“善解人意”这四个字来形容。
  她给毛泽东沏茶之后,总是把茶杯的柄朝着毛泽东,便于他一伸手就能拿起茶杯。毛泽东想抽烟,她马上去拿香烟,点燃之后递给毛泽东(江青在上海的时候就已经会抽烟,只是没有成瘾。她从来不在人前抽烟)。毛泽东要看书,江青会迅速找到毛泽东要看的书,放在他的面前。江青总是把毛泽东的办公室整理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
那时候,江青很低调。毛泽东的窑洞里客人很多,她给客人沏了茶,就退出了,绝不在旁边插嘴。来了外国记者或者国民党统治区的客人,江青规避不露面。有的时候,毛泽东也要她出来一下,亮个相,她也只是握个手,点个头,递上一盘花生米或者陕北红枣,就走开了。她显得很腼腆,如同一个大姑娘。
新婚之初的日子是平静的。她跟毛泽东相处得不错。她给毛泽东织了新毛衣,给他做了充满辣味的菜。闲暇时,那架老式的留声机就在窑洞里唱了起来。知道毛泽东喜欢京剧,投其所好,她在延安搜集一批京剧唱片,毛泽东听得入神,有时用脚拍打着地砖,打着节拍,有时嘴里也哼哼几句。江青在这时候也就唱起京剧来。
  学会骑马
  江青本来不会骑马。她跟毛泽东谈恋爱的时候,倘若晚上回去很晚,毛泽东会让她骑在马上,叫警卫员牵着马送她回去。最初,她不敢上马。但是,她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再也用不着警卫员为她牵着马。到了后来,她专门挑战烈马,越是“凶”的马,她越喜欢骑,以能够降伏烈马而自豪,这也反映出她的强悍的性格。所以在当时的延安,如果见到一个女人骑着马飞驰而过,人们就知道那一定是江青。
  钻研《红楼梦》
  江青与毛泽东有很大的差异。就拿生活习惯来说,毛泽东昼夜颠倒,江青的作息时间则是正常的。毛泽东嗜辣,江青喜欢清淡。不过,当时的毛泽东和江青又有许多共同的兴趣,诸如爱好京剧、喜欢古典文学、喜欢书法,等等。江青也会尽量去适应毛泽东。比如,江青知道毛泽东喜欢读《红楼梦》,她也就钻研《红楼梦》,到了后来能够对《红楼梦》进行种种评论.甚至自称是“半个红学家”。
  模仿“毛体”
  江青的正楷不错。在毛泽东身边.她开始模仿“毛体”。毛泽东写文章、写信,写毕之后总要修改。文章圈圈改改没什么,反正最后是以印刷体印出来。信件则不同,倘若圈圈改改太多,未免有不恭之嫌,毛泽东需要重抄一遍发出。在事务繁忙的时候,毛泽东无暇重抄,便叫江青代劳。江青模仿“毛体”,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毛泽东在日写给傅作义的信,便是江青用“毛体”抄写的。这封信后来被当做“毛泽东手稿”收藏。在“文革”后,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毛泽东事迹展览”时,还曾经把这份江青的抄件误作“毛泽东手稿”公开展出。
  承受“约法三章”
  尽管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与江青结婚,但中共中央依然认为有必要对江青“约法三章”,以便明确其在党内的地位。内容如下:
  第一,毛、贺的夫妻关系尚在而没有正式解除时,江青同志不能以毛泽东夫人自居。第二,江青同志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求。第三,江青同志只管毛泽东同志的私人生活与事务,20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这个“约法三章”来自王若飞的笔记本。因国民党军队一九四七年进入延安时获得后公开。王是当年中共中央秘书长,他记下的这个会议记录是可信的。
  为毛泽东生育一女,经历人流一次
  1939年冬,江青怀孕了。那是她和毛泽东结婚整整一年之后。次年8月,她分娩了,生下一个女儿。这时,她26岁,毛泽东47岁。女儿的降生,使毛泽东异常高兴,为女儿取名“李讷”,李讷长得活泼可爱,使毛泽东的窑洞里充满了笑声……
  1943年12月,延安又值隆冬。小李讷已经3岁多了,已经能够在地上活蹦乱跳地跑来跑去了,也已经能够很流利地背诵出多首古诗词了。闲暇时,毛泽东总要抱一抱他的小女儿,很认真地同她说几句“大人”话。这期间江青再次怀孕,由于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不得不接受了人工流产手术。当她得知引产出来的竟是一个男孩时,悲痛欲绝地对医生护士哭喊:“你们还我的儿子!你们还我的儿子!”
  文史频道综合整理,参考资料:叶永烈著《名人传记》、邸江楠 邸延生著《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等
  楼主发帖辛苦 了
  顶……!
  真的么?
  了解一下咯
  江青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资本主义复辟了肯定没有他的地位。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40年前的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政府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的纪念日。而周恩来与湖南有着很深厚的渊源,来看看吧。历史渊源据专家考证,周恩来是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湖南道州人)的后代!他自己也曾说过:“在血缘上我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同生在绍兴城的周家!”鲁迅正是周敦颐的后代!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霪在&百草园与百岁堂&中曾写道:周敦颐之子周焘的后裔逸斋公于明正德年间移至浙江绍兴,鲁迅(周树人)、周恩来分别为周敦颐第 32 代孙和第 33 代孙!在湖南的革命活动1927 年 5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代理中央常委职务,周恩来主张在农民运动力量强大的湖南农村发动武装起义。6 月17 日,他在中共中央常委会上提出,现在湖南 18 县有8000 支枪,可以派人去集中起来,攻取反动力量薄弱的城池,如湘潭、浏阳、平江等地。会议同意了他的这一主张。抗战时期,周恩来在湖南的活动更是频繁。他在主持长江局和南方局工作期间,曾对湖南的工作作过多次指示,并于 1938 年 10 月 至1939 年 4 月间曾多次亲临湖南指导工作。1938 年 10 月 27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9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从武汉来到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立即召集中共湖南省工委负责人开会。11 月 6 日,周恩来出席省会抗日团体在长沙基督教青年会联合召开的欢迎会,作了《抗战第二阶段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光辉思想,强调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五次来到湖南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先后来湖南五次。第一次是1958年4月底,由广州乘专列回北京,途经株洲站停留了半个小时。第二次是日,与毛泽东在长沙一同游览天心阁。第三次是日,陪同刚果客人到长沙会晤毛泽东,并到韶山参观。第四次是日,陪同加纳共和国总统到长沙会见毛泽东。第五次是日至27日,专程来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周总理还多次对湖南的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周总理的湘潭情缘周恩来与开国领袖毛泽东家乡湖南湘潭的人和事有着难解的情缘:在湘潭霞城书院研究“文夕大火”救灾方案,与湘潭文化名人齐白石成忘年之交,陪刚果贵宾游览韶山……在霞城书院召开重要军事会议部署抗日1938年初冬,长沙发生“文夕大火”。 11月13日凌晨,周恩来与叶剑英等从长沙八路军驻湘办事处风尘仆仆地赶到湘潭霞城书院开会,决定立即组织动员直属第三厅的抗敌演出队,赴湘潭街头开展宣传演出活动。 油画《保卫湘潭》 杨永安 作齐白石老人逝世,周恩来前来瞻仰遗容,并参加公祭仪式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湘潭涌现出了齐白石、杨度、黎锦熙、吕骥等诸多文化名人。他们曾都跟周恩来有过交往,并受到了他的照顾。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齐白石受到周恩来的邀请,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席由国家领导人主持的招待会。1953年,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为齐白石补庆90大寿,并由木偶剧团作了专场演出。周总理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径直走到白石老人的身旁,俯下身来亲切地对他说:“您是人民杰出的艺术家,您为人民、为我们的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1953年1月,周恩来为齐白石祝寿。日,白石老人去世。晚上11时,周恩来前来瞻仰遗容。他和白石老人的家属们一一握手,慰问悼念。5天后,他又参加了齐白石的公祭仪式。在周恩来的关怀下,韶山铁路仅半年就建成了日,周恩来陪刚果一位贵宾来到韶山。周恩来不仅去过韶山,而且无微不至关心着韶山。韶山有不少同志在北京或其他地方受到过周恩来的亲切接见,聆听过他的谆谆教导。1969年4月,时任韶山党支部副书记的毛泽仁出席党的“九大”,分组讨论时,坐在周恩来的身旁。周恩来与他亲切交谈,勉励说,你生长在毛主席家乡,非常幸福,要好好听毛主席的话。1971年,他明确指出,韶山的宣传重点是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革命实践,尤其是农村调查、建党、发动和领导农民运动。韶山铁路,也是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仅半年就建成了。韶山苗圃里,生长着一大片中阿友谊树——油橄榄。这是1964年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带回来的树苗,派人送到韶山栽培的。这些凝聚着周恩来情思的中阿友谊树,早已枝繁叶茂,长大成林;还培植了10多万株新苗,分送河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栽培,亦已形成片片油橄榄林了。▲ 资料来源:湖南日报、《史林一叶》的文史长廊▲ 转载务必注明:本文来自&这里是湖南(hereishn)&微信号这里是湖南(hereish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hereishn这里是湖南-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热门文章最新文章hereishn这里是湖南-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Copyright(C)2017 大不六文章网114网址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经视台周雄老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