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算强国吗

历史曾给过大明王朝两次重头再来的机遇,如果崇祯把握住,现在中国会是世界第一强国
历史曾给过大明王朝两次重头再来的机遇,如果崇祯把握住,现在中国会是世界第一强国
看明史,真的像有口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因为明之后的清史,真的是一部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屈辱史,而且历史也确实给了小朱皇帝两次绝好的机会挽救大明王朝的性命;一次是崇祯十五年(1642),关外要塞锦州落入清军之手,明朝崇祯皇帝想要与清军议和,以便腾出手来对付李自成等农民军。按说,从当时和事后来看,这一决策都极端英明。可几天之后,小朱皇帝变卦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议和之事不慎泄密,经过如下“一日,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按说打战这种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和。可自程朱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多有股偏狭之气,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更何况要跟这么一个夷狄站在平等的地位来议和。这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常被视作奇耻大辱的。即使到后来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进来了,国人此种心理亦然。《南京条约》一签订,当局最痛心的不是割地赔款,也不是关税协定,而是开埠通商。碍于所谓的公议,崇祯没了主意,他铁定了不愿承担议和的罪名,所以他把一切都推到了陈新甲的头上。于是陈新甲理所当然地下狱,理所当然的被处死。陈新甲冤死菜市口,帝国也由此失去了一次绝好机会。但崇祯还有一次更好的机会,那就是跟另一个敌人李自成。李自成原本是帝国邮政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下岗分流,无以为生,结果只得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当时正值灾荒,流民遍地,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从陕西的商洛山一路势如破竹。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下北京外城,形势一片大好,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时他却派出一个投降太监杜勋与小朱皇帝谈判。条件很优惠:划分天下,赏银一百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他的封国。同时作为交换条件,承诺农民军与政府军一起对抗大清。如此的形势之下,开出如此厚道的条件,以后来人的眼光看,只要不是猪都会答应,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实说,小朱不是猪,而且当时他也动心了,可同上一次一样,群臣又认为不可,群臣到底如何想的,不必多说了。可怜的是马到悬崖了,作为骑马人的小朱皇帝还是不敢独自承担与贼匪(在他们看来是)议和的压力,原因同样很简单,在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于贼匪从来只有两条路——剿与抚,至于议和,不要说说,就是想都不能想。机会稍纵即逝,到最后小朱皇帝和帝国的面子确实保住了,但农民军稍一发力,小朱皇帝和他的先祖朱元璋建立的帝国就随着他们的面子死不剩渣,灰飞烟灭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古今中外奇闻野史,这里有你想看到的帖子主题:明朝 有史以来水分最大的军事“强国”
共&763&个阅读者&
军号:1573817 工分:9389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明朝 有史以来水分最大的军事“强国”
近来看到不少“反清颂明”的言论,举的例证也不无道理,还有人拿来说事儿,确实,他把日本给收拾了一番,但胜利的含金量不高,我估计不能排除电影《东方不败3》的影响吧,还可能有心理因素作祟,清朝败给日本了,总得拿出来一个找找平衡。好,今天我就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让人怀念的,看看它的“成色”到底如何。我认为,明朝的军事体制和宋朝有些相像,都是限制统兵的权力,都是最后整得军不象军、将不象将的,而且明朝用的手段更见不得人,宋朝是用文官来干预军事和分兵权,为了统治的稳定把军队闹得乱七八糟,打仗败多胜少,是史上少有的“常败王朝”。那么明朝呢,他的手段更见不得人,好歹宋朝用的还是文官,不懂军事还有点儿文才呢,在上吟诗作对也是一件雅事嘛,他明朝干脆就用“人妖”来干预军政,那些烂屁股懂什么呀,文采武功就不过高要求了,恐怕连女人都不懂吧。由此看来,明朝做得比宋朝还过分,估计这两个王朝都是篡位得来(参考“黄袍”和“永乐”的故事),怕别人篡了他的就来这一招,但宋朝的做法还说得过去,明朝就不好解释了吧。这样的军政管理体制,大家说一下明朝的怎么能“强”,就靠军队数量说事儿吗,恐怕说不通吧!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我们引以为豪的长城,其实秦长城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都是明代长城,这就怪了,你军事实力那么强还修长城干什么,难道是发展旅游业吗?据我了解,真正不修长城的就是唐朝和清朝(宋朝修不着),因为没有修的必要,唐朝已经把突厥打垮了,清朝更不需要了,长城以北已经是中国地盘了,还修什么呀!况且关外还是祖坟,修一道墙难道想分家吗?那就是不孝子孙了。再看看明朝,这道墙修得那叫一个结实,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估计看到这儿有人要提反对意见了,别急,大家要说什么我知道,这两个英雄我也极为佩服,那就是“戚继光”和“袁崇焕”。戚继光打倭寇那是好样儿的,他是纯爷们儿,彻底的民族英雄,但这能说明明朝军事实力“强”吗?恐怕不能,那时的倭寇顶多算集体海盗,不能算正规军,如果这样的杂牌武装都收拾不了,那明朝的统治者连“人妖”都不如,英雄我们都敬仰,可对这个王朝我还是持保留意见。至于袁崇焕,没说的,也是纯爷们儿,民族英雄就只能委屈他一点了,他那是内战,但也得承认他是少有的军事专才之一,为什么说“专”才而不是天才呢,因为他玩“守”是一把好手,没听说他大举进攻收复失地的功劳,至于他是不是进攻天才,我们无法判断,因为当时的明军是不敢主动进攻八旗军的,每攻必败,“守”是总结失败经验的无奈之举,这正说明了明朝军队战斗力之弱,凭借坚城利炮勉强顶住了几十年。还有一点,论军队的数量,守得住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十比一如果守不住,回家抱孩子得了,可偏偏十几位大将都没守住,把袁崇焕给显出来了,“矬子里面的大个儿”这个比喻不知合不合适,我不是想贬低英雄形象,只是想说明明朝的军力太“矬”了。那么,明朝有没有主动进攻的时候呢,有…….最壮烈的一次进攻在土木堡把皇上都给搭进去了,军队和侍卫都是干什么吃的,用一个“弱”都算抬高你们了,简直是废物。明朝虽然把蒙古人给撵出了中原,但他也始终没能踏进蒙古一步,再往远点说新疆和西藏还有东北简直就没他什么事儿,从这点来看,我得替清朝说点话了,清朝的前半段还是值得肯定的,吃水不忘挖井的,现在采油也不能忘油田是怎么来的吧。假设一下,如果明朝挺到1911,太后怕了,我可是东北人啊。还有一个郑成功不能不提,收复台湾可谓功勋卓著,民族英雄是跑不了的,但这能说明明朝军事的强吗?不能,严格地说,郑家军已经不算明朝军队编制了,只是一个自发的抗清武装,收回台湾值得肯定,但我想问一句,台湾是什么时候丢的,大明水师早干什么去了,还得让郑老爷子费这么大劲儿。至于最近流行的观点说大明水师如何如何地强大,不想多解释了,只想说一句,强大干嘛还禁海,强大为什么丢澳门丢台湾,强大为什么不在海上解决倭寇还得动用陆军(不好意思,都三句了,呵呵)。一个郑和能说明强大吗,灭了几个国家啊,反倒招来不少妒嫉的目光吧。我肯定的明朝军事成就只有一点,就是成功地在战争中使用了火器,如果发展继承下来,那就………可惜的是,到了清朝给“叫停”了。
延伸阅读:
梦想要大。胃口更要大。前半辈子不害怕.后半辈子不后悔。
如果我们用生命去做赌注。有些事是会改变的!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明朝 有史以来水分最大的军事“强国”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17730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丢台湾是人家根本看不起 那为何为了澎湖列岛打荷兰啊 别把你现在的想法加在古人身上 有本事你在500年前说不要三妻四妾啊 你去叫别人计划生育啊 看别人当你神经病不 海上解决海盗更搞笑 沿海那么大 你特么有雷达 还是你准备拿几百条船在大海找那么几条船?至于你说的土木堡 连你都知道你要出远门会提前买吃的用的土木堡几十万大军休整两天就出发 你还想沿途买吃的?至于你说的长城就更搞笑了 边境那么长长城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传递军情的 不传递军情别人打过来了你还不知道 难道靠人站一排守边关?终明一朝除了土木堡你再找个大失败给我看下?明朝战斗力弱为啥能封鞑靼和瓦剌的首领的王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49433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对啊,你怎么不提你那清鞑子吃的败仗呢,蛮清打洋狗子拿三倍五倍于洋狗子的兵力都没赢过,我们大明起码赢了,说我大明吃的败仗多,你tm的蛮鞑子一吃败仗就割地,洋鬼子一来怕的连家都丢了,手上拿着百万兵不打鬼子去剥削人民,这tm还有脸说我们大明,我们大明吃的败仗有蛮鞑子那么吗,有过一吃败仗就割地吗,有过被洋狗子烧杀抢掠还说抢的好吗,一群蛮鞑子的傻逼走狗bb什么洗洗睡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49433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对啊,你怎么不提你那清鞑子吃的败仗呢,蛮清打洋狗子拿三倍五倍于洋狗子的兵力都没赢过,我们大明起码赢了,说我大明吃的败仗多,你tm的蛮鞑子一吃败仗就割地,洋鬼子一来怕的连家都丢了,手上拿着百万兵不打鬼子去剥削人民,这tm还有脸说我们大明,我们大明吃的败仗有蛮鞑子那么吗,有过一吃败仗就割地吗,有过被洋狗子烧杀抢掠还说抢的好吗,一群蛮鞑子的傻逼走狗bb什么洗洗睡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73259 工分:14099
左箭头-小图标
19楼&&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额日敦仓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3楼的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 "
还不是怕游牧民族们的贱字大法,谁受得了
还有脸说?明朝靠人海战术加长城,才勉强支撑.即便这样,蒙古的阿勒坛汗在一月之内三次兵临北京城下,至于土木堡的事情,50万人打不过蒙古的一个瓦剌部的3万人,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果然够强.
你怎么不提朱隶同学赶着黄金家族最后残余死剩种狼狈逃窜那事呢如果不是蒙古贵族的内讧,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朱元璋等辈岂能有机可趁?再说,朱棣5伐蒙古,输多胜少,更有邱福1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却并没有对蒙古造成根本性的伤害.,朱棣最后一次北伐没过20年,明朝50万大军就在土木堡被全歼,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 结果也先被明英宗的气度折服,又给释放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于谦不也把蒙古军打败了??胜负之事,本不必斤斤计较!!有明一朝,也不见蒙古占领中原,重现成吉思汗的赫赫武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5039 工分:16508
左箭头-小图标
真弱的话,元朝不会在明朝手下灭亡,别拿几次失败说事,真厉害,当时怎么不打回来啊,在大漠打什么游击战啊。直接攻坚,回到中原来啊,别说他不想,到明末蒙古还想回来统治中国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0459 工分:267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额日敦仓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3楼的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 "
还不是怕游牧民族们的贱字大法,谁受得了
还有脸说?明朝靠人海战术加长城,才勉强支撑.即便这样,蒙古的阿勒坛汗在一月之内三次兵临北京城下,至于土木堡的事情,50万人打不过蒙古的一个瓦剌部的3万人,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果然够强.
你怎么不提朱隶同学赶着黄金家族最后残余死剩种狼狈逃窜那事呢如果不是蒙古贵族的内讧,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朱元璋等辈岂能有机可趁?再说,朱棣5伐蒙古,输多胜少,更有邱福1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却并没有对蒙古造成根本性的伤害.,朱棣最后一次北伐没过20年,明朝50万大军就在土木堡被全歼,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0459 工分:26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额日敦仓
在第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7楼的发言:楼主好像没提也没有提明朝前期远征蒙古的辉煌战绩?
也没讲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
至于袁崇焕,你还是省省吧,早经过很多考证了,不过一庸才而已。
是啊,楼主确实也没提:徐达兵败蒙古,汤和受挫大漠,邱福1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
要照你这么说,阿敏被孙承宗打的狼狈逃窜,八旗兵还曾被李定国、郑成功全歼,.........这些小挫能否定明朝前期的军事强大吗?我说的可都是明朝鼎盛时期的事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07366 工分:36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额日敦仓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3楼的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 "
还不是怕游牧民族们的贱字大法,谁受得了
还有脸说?明朝靠人海战术加长城,才勉强支撑.即便这样,蒙古的阿勒坛汗在一月之内三次兵临北京城下,至于土木堡的事情,50万人打不过蒙古的一个瓦剌部的3万人,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果然够强.你怎么不提朱隶同学赶着黄金家族最后残余死剩种狼狈逃窜那事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1335 工分:100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秀一下
在第11楼的发言:没你们大清厉害是真的
世界第三舰队啊
都打残了连对手一艘舰都没打沉。。。。对比下
谁水分更大啊LZ谈论明朝,你们硬要把清朝拉进来,LZ文章没有提到清朝一句好话,不知道你们大清这个说法怎么来的。打个不合适的比喻,有个智商为0的白痴,而你的智商比他高一点点,你的智商有10,那么说明什么?能说明你就不是白痴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1335 工分:100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7楼的发言:楼主好像没提明朝前期远征蒙古的辉煌战绩?
也没讲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
至于袁崇焕,你还是省省吧,早经过很多考证了,不过一庸才而已。讲了戚继光的,估计你没看文章,看了标题就来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9171 工分:18151
左箭头-小图标
关键是腐败那,腐败害军,害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7058 工分:1417
左箭头-小图标
无聊的贴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1082 工分:39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额日敦仓
在第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7楼的发言:楼主好像没提也没有提明朝前期远征蒙古的辉煌战绩?
也没讲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
至于袁崇焕,你还是省省吧,早经过很多考证了,不过一庸才而已。
是啊,楼主确实也没提:徐达兵败蒙古,汤和受挫大漠,邱福1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要照你这么说,阿敏被孙承宗打的狼狈逃窜,八旗兵还曾被李定国、郑成功全歼,.........这些小挫能否定明朝前期的军事强大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3852 工分:11246
左箭头-小图标
没你们大清厉害是真的
世界第三舰队啊
都打残了连对手一艘舰都没打沉。。。。对比下
谁水分更大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82971 工分:23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5楼的发言:对比被5000英军打的割地赔款的满清来说,
明朝军队的水分并不大。是4000英军攻的广州城,唉,4000英军..那么大老远的跑来,鞍马劳顿的,硬是把个奕山吓的躲在城里不敢出去,这家伙真是尸位素餐,有点血性的将领都会出城跟他们拼一下吧,想想4千人才多少,总能拼死一些吧.后来英国为了扩大战果,第一次鸦片后期总兵力达到了万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0459 工分:26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刀大仙
在第7楼的发言:楼主好像没提也没有提明朝前期远征蒙古的辉煌战绩?
也没讲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
至于袁崇焕,你还是省省吧,早经过很多考证了,不过一庸才而已。是啊,楼主确实也没提:徐达兵败蒙古,汤和受挫大漠,邱福1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50459 工分:26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yk205
在第3楼的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 "
还不是怕游牧民族们的贱字大法,谁受得了
还有脸说?明朝靠人海战术加长城,才勉强支撑.即便这样,蒙古的阿勒坛汗在一月之内三次兵临北京城下,至于土木堡的事情,50万人打不过蒙古的一个瓦剌部的3万人,皇帝老儿也被抓了去.果然够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1082 工分:39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好像没提明朝前期远征蒙古的辉煌战绩?
也没讲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至于袁崇焕,你还是省省吧,早经过很多考证了,不过一庸才而已。本文内容于
11:18:08 被一刀大仙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7058 工分:1417
左箭头-小图标
不知道明朝的统治如果延续到1900年,中国会怎么样,大概无敌于天下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1082 工分:393
左箭头-小图标
对比被5000英军打的割地赔款的满清来说,明朝军队的水分并不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07366 工分:36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那么明朝呢,他的手段更见不得人,好歹宋朝用的还是文官,不懂军事还有点儿文才呢,在战场上吟诗作对也是一件雅事嘛,他明朝干脆就用“人妖”来干预军政,那些烂屁股懂什么呀,文采武功就不过高要求了,恐怕连女人都不懂吧。由此看来,明朝做得比宋朝还过分,估计这两个王朝都是篡位得来(参考“黄袍”和“永乐”的故事),怕别人篡了他的就来这一招,但宋朝的做法还说得过去,明朝就不好解释了吧。文官监军上了战场要JJWW的,捣乱不说,还要瞎指挥。太监只要有孝敬上去就完事,虽然彼此都不是什么正常手段,但是明显后者更有效果,至于手段?大唐王朝是怎么完的相信楼主应该明白,那时代军队的事你要不多放个心眼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篡了至于什么黄袍永乐。咳嗽,听说雍正同学来路也不正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07366 工分:362
左箭头-小图标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怕”字,开始怕蒙古,后来怕女真,反正是吓得够呛,三百万的常规军居然怕十几万的游牧武装……..还强吗? "还不是怕游牧民族们的贱字大法,谁受得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6059 工分:21089
左箭头-小图标
铁血大都有个习惯,要捧就捧上天,要踩就踩到低,这样是很难做到客观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4条记录]&分页:
&对明朝 有史以来水分最大的军事“强国”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