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远,定远号战列舰访问过日本以后,是不是再没有中国军舰

壮烈旗舰成“鬼屋” 定远孤魂百年哭|日本|神社_凤凰资讯
壮烈旗舰成“鬼屋” 定远孤魂百年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门旁竖立的解说牌上书:“定远馆明治28年2月,日清战争威海卫海战,联合舰队大破清国北洋舰队,翌年打捞自沉的(北洋)旗舰定远号残骸,以舰材建成(定远馆)。铁门上大小孔为炮弹命中痕迹。”解说牌上有天满宫的梅花标志,“定远馆”现在归天满宫所有。
原标题:壮烈旗舰成“鬼屋” 定远孤魂百年哭① 正在维修的定远馆 程绩 摄
④ 两根桅杆横桁交叉成支撑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萨苏提供
③ 过道门就是原来舰上的舱室门
② 定远舰长艇木桨做的护栏特派记者 程绩 发自日本福冈时光流转,又是一个甲午马年。120年前的炮火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亲历海上硝烟的人早已不再。曾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似乎随着“永不沉没”的铁甲舰定远号一起,沉入深海,化作沧海桑田。其实,在日本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地方,依然保存着这支舰队深深的痕迹。在福冈市的胜地太宰府,在热闹的神社和寺院遮蔽的角落里,有一座带有庭院的单层,其貌不扬却大有来头。其建筑材料大多来源于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在日本它被唤作“定远馆”。曾经大海战场上的铁甲化作了铁门,船桨做起了护栏,定远舰在异乡的角落里,无声地诉说着百年孤独。被忘却的定远舰,其实从未离开。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福冈,寻找定远遗踪。“鬼屋”一拨又一拨的中国游客手捧攻略匆匆走过,却没有人注意到,在这个不起眼的院子,埋藏着中国军舰定远号的残骸福冈距离上海890公里,距首尔450公里,距离东京880公里,因为靠近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让这里发展成为游轮首选的旅游城市。120年前,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艇从位于广岛的总部出发,绝大多数都会穿过关门海峡经过这里,驶向位于黄海和渤海的战场。抵达福冈之后,记者赶到距离市中心15公里的太宰府,制作精细周密的导览图上,却找不到定远馆的任何信息。态度殷勤的工作人员,听到“定远馆”三个字,也直摇头说“对不起”。记者询问多个出租车司机,他们中日文比对半天,地图翻了又翻,最后都无奈摊手。最后众人推荐了一位名叫中田康孝的出租车司机,“他家就住在太宰府,对这里最熟悉。”中田先生今年56岁,从小在太宰府长大,但对于定远馆,他也只能回答“好像听说过”。最后,他打电话问了年过古稀的母亲,一阵低声嘀咕之后突然大喊起来,“鬼屋,原来鬼屋就是定远馆”。“它就在光明禅寺旁边50米的地方,我从小就知道那里不住人,因为‘闹鬼’。做错事情,家里的长辈都会吓唬我,‘把你关到旁边鬼屋去’”。他对着地图为记者指了指方向,“走路过去,10分钟就到了。”终于找到定远馆,两扇约一人宽、锈迹斑斑的红色铁门赫然扑入视野。其实从太宰府正门牌坊向南转,只要走几百步就可以看到这座带着院子的小房子。它的大门,用定远号的舱壁装甲制成,战斗中被炮弹洞穿的地方狰狞依旧。昔日战场甲板上赭红色的铁锈,在日本列岛的风雨中渐渐剥蚀。门旁竖立的解说牌上书:“定远馆明治28年2月,日清战争威海卫海战,联合舰队大破清国北洋舰队,翌年打捞自沉的(北洋)旗舰定远号残骸,以舰材建成(定远馆)。铁门上大小孔为炮弹命中痕迹。”解说牌上有天满宫的梅花标志,“定远馆”现在归天满宫所有。太宰府迎来一拨又一拨中国游客,他们大多忙着排队挨个用手摸门前象征好运的铜牛,少数人手捧着攻略直奔光明禅寺,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身边50米的地方,那个不起眼的院子里,就是定远号的遗骨。残骸铁甲做成大门,弹孔依旧;舰材用作横椽,火痕依旧。解体的定远舰,诉说着昔日的屈辱触摸这历经百年沧桑的甲板,手感有些粗涩。门上有多处明显的弹孔,至今看来仍触目惊心。门内相当大的庭院如今被租用作停车场,有近30个停车位。定远馆就在停车场后面,外玄关的石阶前已经杂草丛生。正面屋梁下有一长方形青铜件装饰,装饰下面是这家的门牌号——“宰府2町目7-39”。记者到达当天,定远馆正在,庭院里停着一台挖掘机,整幢两层楼建筑都被蓝色布包裹着,往里探望,只见空有四壁。难道定远馆要被拆除?记者采访了定远馆产权方天满宫总务统括长酒味安则,他说:“定远馆目前正在装修,这所房屋的年龄已经超过100岁,达到了的极限,所以需要装修。”“我们不会破坏定远馆里的定远舰文物,只是会更换和加固一些日方的建材,房屋内所有的定远舰配件,包括一些承重的木材都会保留。事实证明,定远舰的材料非常坚固。”酒味安则告诉记者。定远馆的装修工程预计在10月完工,在这之后,它将主要承担宴请重要客人的作用。“定远馆刚刚建成时,它主要就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在里面进行茶道和花道的表演。”酒味安则说。酒味安则陪同记者来到定远馆,尽管在装修,很多定远舰的残骸还是清晰可见。酒味安则介绍,这座建筑的主要木质材料来自定远舰上拆下的舱壁和甲板,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依然完好无损。外侧的护栏,是定远舰长艇所用的船桨。这样的船桨,在定远馆一共保留了四根,其中一根已经损坏。仔细看去,廊下的支撑梁,赫然就是定远号的两根桅杆横桁!上面的铁箍还清晰可见。而支撑梁交叉的护头,则是定远舰系缆桩。屋檐下架着雨水管的一排铁钩,其中一个大出其他铁钩数倍,那是定远舰上的吊艇钩。屋中横椽所用的定远舰舰材,刻意保留了其中一块在战斗中中弹起火的部分。房间的侧壁是定远舰舱底钢板,依然带有当时附着的贝壳残迹。木料上密密麻麻的洞是原来船钉的钉孔。往事日本政客打捞定远舰残骸,建成宅邸使之成为交际工具和政治筹码今天,在日本关于定远馆的文献寥寥无几,国会图书馆的联网系统检索文献仅5件,基本是仅有只言片语的上世纪初出版的地方杂志。比如1961年日本一本杂志叫《海与空》。最详细的一本文献是2009年出版的研究者浦边登所著《太宰府天满宫的定远馆》,日本维基“定远馆”一条的参考文献也来自此书。耐人寻味的是,该书的书封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定远馆为何物?在古来国防重镇太宰府,作为日清战争的战利品遗留着清朝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的残骸。揭开其中寄寓的先人的愿望。”根据此书介绍,甲午战争结束后,出身旧福冈藩的众议院议员、太宰天满宫的神官小野隆助向日军大本营申请打捞定远号残骸,1896年3月终于获准。小野自雇潜水员,用了一年时间,打捞起许多定远舰上的残骸,他将一些“战胜的象征”的定远舰资财,在自己家园中建了一处宅邸,就是定远馆。但据作者多方调查,关于小野是否曾在此居住一直“无法确认”。“或许,他的目的原本就是要建一个纪念甲午战争日本战胜的纪念馆。”曾经多次探访定远馆的旅日作家萨苏猜测。记者在日本国会图书馆联网系统检索小野隆助,查到他1843年出生于太宰府,他曾当过太宰府神社的神职人员、福冈县的官员、福冈县下属的几个郡的郡长、筑紫中学校校长,1890年成为代议士,1898年成为香川县知事,1923年死去。从经历上看,他打捞定远舰上的残骸是在从政时期。定远舰的残骸,成为一个日本政客的交际工具和政治筹码。在天满宫,关于定远馆的“传说”,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比如有人在半夜里恍惚看到了穿着中国水兵制服的人影走动;有盗贼到此,也仿佛被类似胶东话的威严声音喝退等,但这些都无从考证。小野隆助晚年时,把定远馆捐献给了天满宫神社,酒味安则告诉记者,“小野的后人此后再也没有过问定远馆的情况。”“回家”定远舰在异国土地上哭泣了120年。把它接回故乡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定远舰的残骸目前多在日本,除了在定远馆的这一部分,长崎县佐世保市的海军墓地保存着定远舰的305毫米穿甲弹和爆破弹,香川县栗岛海员学校内保存着定远舰的舰钟,定远舰的舵轮在长崎哥拉巴公园成了咖啡桌。而在我国,目前关于定远舰保存最完整的文物是位于威海长岛县庙岛村的定远铁锚。“这里面有故事,1894年10月,定远号管带刘步蟾在开战前乘船到庙岛朝拜上香。当时舰停在庙岛西海口,待他们一行返回军舰起锚时,铁锚仍扎在海里一动不动,直到绞锚机开动后把铁锚链子挣断。事隔不久,便传来北洋海军在威海被日寇海军全歼的消息。”萨苏告诉记者。自从有中国人发现定远馆之后,“让定远回家”的呼声和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不是没有可能,但要看中日双方的态度。这本来是一个弥合战争创伤的机会,但就目前的时势看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或许我们还要等待,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萨苏说。“定远舰在异国的土地上哭泣了120年,今天,我们还是没有力量把定远号残骸接回故乡。”记者将这个问题抛向酒味安则时,却遭到断然的拒绝,“这不可能,因为定远馆是神社所有。”记者采访后了解到,甲午战争遗留在海外的残骸“回家”,并不是没有先例。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西广场,陈列着一副长4米、宽2米,重达4吨的巨大铁锚。这就是当时北洋海军与“定远”齐名的巡洋舰镇远号上的铁锚。甲午海战中,镇远舰在威海被日本海军俘获,此后,该舰编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此舰被拆解。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就提出要求日本归还镇远号残骸,当时的中国驻日代表团联络官、海军少校钟汉波坚持认为镇远舰铁锚是日本海军所掠之物,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尊严,理应归还。最终,盟军指挥部同意了中国代表团的申请,勒令日本政府将铁锚归还中国。日,中日双方在东京东海码头举行了镇远舰铁锚归还仪式。全部铁锚、锚链、炮弹分两批运送回国——第一批锚链53米,127公斤的炮弹10枚,分装12箱运往上海,第二批铁锚两座直接运往上海。定远不曾沉没站在“定远馆”前想象着:120年前,舰上将士浴血奋战到最后关头,他们为避免被日军掳去而自沉的悲愤心情,以及这样一艘“烈士之舰”最终仍未逃脱被日本人夺走的厄运,我的心情久难平复。太宰府的中国游客一拨又一拨,却没有人注意那个不起眼的院子。事实上,也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关于定远舰飘零异乡的历史。在国内,我们身边的年轻人也似乎把甲午战争遗忘了,只有上了年龄的人,偶然会提起《甲午风云》中李默然扮演的那位刚毅的中国舰长邓世昌。而在日本,孙中山先生的挚友梅屋庄吉的后代小坂文乃最近说,“现在日本人似乎已经忘记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了。但是,日本当年就是因为在那场战争中获胜而冲昏了头脑,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在1945年战败。这个教训深刻啊!”往事其实并不如烟。定远依然没有沉,至少,定远的记忆,不该沉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786
播放数:1443920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还没辉煌就落败的定远、镇远铁甲舰 - 局座召忠 - 微信公众号文章
&还没辉煌就落败的定远、镇远铁甲舰
还没辉煌就落败的定远、镇远铁甲舰
日05时09分来源:
铁甲舰的历史比较短,19世纪中期出现,半个世纪后就基本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铁甲舰在就是在木制船体外覆盖上一层铸铁装甲板,那个时候穿甲弹还没有出现,所以海军装备铁甲舰是相当牛的事情。19世纪80年代的北洋水师就有两艘这样世界先进的,也是亚洲第一的铁甲舰,她们的名字叫“定远”号,“镇远号”。
(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可惜当时的清政府只是让这两艘7000吨的战舰来充门面的,最有野心的目标也不过是保卫皇上,而不是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虽然目标如此的小家子气,但是碰上了对面那个得红眼病,整天没有羡慕,只有嫉妒和恨的国家,定远和镇远就成了明晃晃的靶子。当定远镇远停靠在长崎码头,第一次看到这么威风凛凛铁甲舰的市民在随后的长崎事件中也手拿棍棒参与进来,长崎事件是什么,是定远镇远的舰员在岸上休假时,手无寸铁,却被上百日本警察有预谋的袭击。
瞧,这个时候,军国主义的爪子就已经露出来了。当时日本民间的反华、排华的情绪高涨。为了对付中国的铁甲舰,日本海军进行了庞大的扩军计划,侵略思想萌发之后,很快付诸行动。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了,那么强大的铁甲舰输给了日本,不是输在了武器装备上。
当时,驻日大使发电报说日本现在真想和中国打仗,他都已经做好准备了,结果这些消息不仅没有没有受到重视,清政府高层还认为绝对不会打起来,说多了都是泪啊,咱们这炮弹也没有,有几个炮弹,还都是教练弹。完全没有作战准备,全都是和平麻痹思想,甚至当战争真正打响,官兵们想的还是最希望把舰艇保全,往回开。局座说,退一万步讲,定远镇远当时就算没有炮弹了,我就去撞,也能把日本的船撞个稀里哗啦的。
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气愤和憋屈交替啊,他最终还是告诉我们,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再好的武器是靠人用的!!
当然了,说完了这些气愤的事情,我们还要为定远镇远平反一个。
日本军官东乡平八郎登上定远舰后发现,中国的水兵在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可见军容不整,军队不堪一击。这个故事被后人多次引用,但是真正追溯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漏洞百出。
第一,东乡平八郎本人留下的资料并没有相关记载;第二,其出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本日本书籍,编出来的故事,用以攻击中国海军,所指军舰也不是定远,而是根本没有访问日本的平远舰;第三,在当时,在炮管、在甲板上晾晒衣服是各国海军司空见惯的事情,日本的军舰也是这么干的,没有专门的烘干设施,晒在甲板上是无可奈何,又理所应当的事情。
那这个故事是怎么被我们所熟知的呢,首先是被第一个学者错误翻译,然后再被第二个学者夸大误传,再然后,很多人就真的认为,这就是真的,清政府,北洋水师那么落后,就应该是这样不光彩的形象~
┑( ̄Д  ̄)┍,这么复杂的事情,你说到底是谁的问题?大家来评判一下,总之这不仅是给定远平反,也告诉大家,听故事,要辨别一下真假,讲故事,你也要有责任心,当然了最初创造了这么个虚假故事,用来攻击别人的国家和个人,要早早揭穿他的真面目!
PS:哎呀,当时的局座和小罗都好帅啊~
开通打赏功能:长按下方第一个二维码,选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开始打赏!谢谢你的赞助和支持!
如果你感觉这篇文章不错,欢迎你转发个人微信分享,大家免费传阅,老张高兴着呢~专家:解放军海军再也没雄起过 不要只唱赞歌--人民网四川频道--人民网
专家:解放军海军再也没雄起过 不要只唱赞歌
&&&&来源:&&&&&
  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尤其重要。经过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保卫战三战,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一个最不被中国人看得起的日本蕞尔小国完胜大清朝北洋海军,甲午海战的失败是120年来几代中国海军军人心里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和耻辱。
  其中的黄海海战是中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战,且当时中日双方海军的装备技术水平相当,参战的舰艇有的还是从欧洲同一个造船厂购买来的。实力相当的两支海军,绝不是有的人所说的互有胜负,而是中国完败,日本全胜。从此,本来在近代化赛道上处于同一条起跑线的中日两国海军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弱者更弱,强者更强。
  黄海海战资料图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二战日本投降,也就50多年的时间。日本在亚洲将清朝的北洋舰队打败后,先将俄国人从中国的旅顺赶走,后来又将山东青岛的德国人逐出,作为日本侵略军队的主力――海军无不体现出其决定性作用。二战中日本海军仅航母就建造了27艘(其中1艘在厂建造未入列),具备了与美国人在亚洲打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的实力。
  1894年的甲午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军120年来最辉煌和最没落的一年。辉煌的是1894年初中国海军号称亚洲第一,没落的是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从那时起,中国海军就再也没有“雄起”过,至今中国海军在世界的排名从没有超过那个甲午年。如果说清朝北洋海军还有远洋出海,摆开阵式与日本海军在海上堂堂正正打一仗的机会的话,那后来的中华民国海军连出海与日本海军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海军主要的作战策略是沉船,将花费“巨资”建造的钢铁舰艇像价值“低廉”的石头一样沉在江河中,企图通过将舰艇沉没在航道上来阻止日军进入内陆的办法来“拒止”日本海军。北洋海军的后来者中华民国海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运用海军的做法更令人不可理解,他们不仅缺乏先进的军舰,更缺乏敢打必胜的勇敢精神。如果说装备上的落后并不可怕的话,那么装备落后再加上海军军人的勇敢血性的缺乏,则更应该引起我们警醒。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对整个抗日战争几乎没有起到过什么重大的战略性作用。对于中国海防历史的正确态度,必须要进行检讨反思而不是一味只知唱赞歌。
  1894年后,日本海军再也没有将中国海军视为主要的作战对手,从那以后,日本已经将主要的对手瞄准了俄国和美国等大国海军,在抗日战争战场上,中国海军在海洋方向一直就是配合陆上作战的辅助和次要方向。
  后来中国海洋方向发生的这一切,都和甲午海战直接或者间接有关,这不得不令我们再次对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进行深刻的检讨与思考。
  甲午海战的失败是国家层面在海防建设上没有有效作为的必然结果
  1894年距离1492年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已经过去了400多年,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海洋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形成了以海洋为通道争夺陆上殖民地的群雄逐鹿的局面。老牌殖民主义葡萄牙率先走出它狭小的陆地国土空间,称霸海上,建立起直布罗陀、好望角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直至远东的庞大殖民网,成为统治世界海洋近一个世纪的全球性海洋霸主。与此同时,梅塞塔高原的西班牙也闯入海洋,与葡萄牙人进行海上角逐,后者最终战胜了前者,掌握了欧洲与东方各国以及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建立起领地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的新兴帝国。英国后来者居上,在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主宰了剑与火的海洋,一个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小小岛国,竟然占领了比本国领土大100多倍的殖民地,成为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在世界列强瓜分世界的时候,固步自封的中国并没能摆脱全世界争夺殖民地的大浪潮。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以赤裸裸的、残酷的方式告诉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只有发展海军才能确保国家不受列强的侵犯。为此,清政府不惜花巨资从国外购买军舰,以从德国进口的定远舰为例,花费340万两白银购买的7000多吨的铁甲舰,以平均每1两白银才买到66两铁的高价来购置军舰。不能不说,在海防建设上清政府的决心还是很大的。正如光绪《著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中所说:“海防关系紧要,即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但是,决心再好,如果不付诸实施只能是画饼充饥。1894年,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阴历十月初十的60大寿庆典,挪用海军经费,修缮颐和园。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时,慈禧却大发雷霆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清军在朝鲜战场节节败退,中日黄海海战失败,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歌舞升平的北京过完了自己的六旬庆典。
  也是这一年,日本明治天皇42岁,这位15岁登基的天皇已经皇权在握27年。2年前的1892年,他看到中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的装备有305毫米巨炮的“定远”、“镇远”铁甲舰访问日本横滨,下决心一定要超过中国,建造出超过定镇二舰舰炮口径、威力更大的战舰。并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每年节省30万日元,同时要求文武百官各自交出薪俸的1/10,用以弥补建造军舰经费的不足。从最高统治者的对比中,我们对中日两国这一年的战事的结果便可未卜先知了。
  不但如此,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年后,日本这个蕞尔小国蝼蚁撼动了大树,于1905年又在中国的旅顺将俄国海军打败,日本取得了在远东的真正胜利。可以说,国家层面“叶公好龙”的表面思维方式,阻碍了中国在海洋方向的进一步发展。慈禧和光绪表面上说重视海防建设,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用于海防建设方面的投资却很少。从光绪帝和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来往公文中,均可见到其对海防建设的重视,但真正落实到位的措施却少得可怜。从1888年北洋海军建军到1894甲午年海战爆发的6年时间里,北洋海军没能再增添一艘战舰。
  对待日本需要强大海上实力 对其侵略性要立足于战
  1894年俄国皇帝尼古拉加冕登基。3年前的1891年,尼古拉以太子的身份先后对中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访问中国时受到极为隆重的接待,派出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军舰之一的“致远”舰在内的多艘北洋军舰护卫,极尽殷勤。而相反,这位太子访问日本时,日本政府虽然也极为重视,但是在访问游览时还是出现了意外事件,尼古拉太子被担负护卫任务的一个名叫“津田三藏”的警察突然拨出的倭刀砍伤。对中日两国访问的巨大反差,使这位未来的沙皇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加快了俄国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抗衡。他感到,中国国土太大实力太弱,如果俄国不占中国,总有一天这块肥肉会被日本吞并。尼古拉太子登基三年后的1897年,沙皇俄国借口保护中国,强占大连,军舰驻泊于俄国在远东的唯一不冻港――中国的旅顺港。在此时,以谦卑的礼仪待之与拨刀伤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以谦卑的礼仪待之使其产生了加速对弱小中国的侵略,而对待拨刀伤之的日本则产生了一种带有厌恶情绪的敬畏感。如何接待和对待列强,位高权重的李鸿章不是不明白,但是对于多年积弱、大厦将倾的诺大中国他又能怎样呢?
  如何对待日本人,娶了日本妻子,并在日军军校留过学的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在其撰写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一文中写道:“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讲和。”抗日战争最终日本失败的结局,正如蒋百里先生所说,“日本的恶运,实在是其本国的‘爱国志士’造成的啊!”。蒋百里先生在预测抗日战争的进程时说,对待日本人,只有胜与败两种选择,“和”不是我们的选项,而蒋介石却把宝押在“和”上,导致抗日战争初期因战争准备不足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来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中国政府实际上有将近六年时间的战争准备。
  二战中,小小的日本占领了整个东亚的大部,其战略目的与战略手段和实力明显不相符合。必须指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加强了海军建设,而在于其国策的侵略性和冒险性。正如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日本人是美国曾竭尽全力与之战斗过的最异常的外敌……。在菊花栽培方面如何讲求艺术,同时又如何崇拜军刀”。对待日本的侵略性和冒险性,必须要立足于战,方能言和。
  (作者为国防大学学者,曾经在海军新型驱逐舰、护卫舰上担任舰长)
(责编:罗昱、高红霞)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远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