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产负债表角度,如何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宏观调控法新模式

有用、有品、有趣、有价值,这是商界精英的掌中宝典。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何改善我国资产负债表风险
[摘要]如果从需求端管理转向供给端管理,从负债端转向资产端,中国资产负债表风险可能会大大降低。腾讯财经智库特约 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2008年以来,国际危机给世界各国的最大教训是一味扩张需求不断不能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反而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和负债式增长。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调控思路,通过供给创新,真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IMF数据显示,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杠杆率由139.3%升至176.3%,近两年又继续升至约210%,上升了60多个百分点。根据标普数据,2013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公司的债务总额共有12万亿,为GDP的120%。截止2014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将为13.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3.7万亿美元。中国资产负债表风险既来自于周期性因素,更来自于供给侧变化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从外部看,全球经济结构性周期——再平衡因素。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逐步改变了全球货币循环。根本而言,全球货币经济循环依赖于两个途径:一是贸易赤字国向贸易盈余国进行贸易货款的支付,带来经常账户的资金流动;二是贸易盈余国将积累的资产重新投资于贸易赤字国的金融资产上,带来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货币经济循环,这意味着全球贸易失衡越严重,衍生出的流动性就越多。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一大循环开始逆转。随着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新兴市场经济需求出现萎缩,外部收入下降,国际贸易趋于再平衡,盈余国的盈余下降,赤字国的赤字减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不平衡现象较2008年金融危机前整体有所改善,全球贸易不平衡产生的流动性明显降低。经常账户盈余下降过去五年,中国经常帐户盈余已从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峰值的10%降至2013年的2.1%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1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939亿元人民币,一改2013年的顺差15061亿元人民币。企业部门的自身造血功能开始下滑,为了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企业部门被迫采取加杠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兴经济体普遍出现经常项目账户恶化赤字和部门杠杆率自2008年开始加速上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来自于内部资本形成变化,特别是资本利用和资本配置效率下降的因素。我们利用投资产出弹性来测算投资效率(投资效率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衡量,表示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存量,即ICOR=当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增加值,数值越高表示投资产出效率越低)。结果显示, 年期间,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为3.9左右,与处于相似增长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阶段的ICOR数值明显偏高。比如,20世界50-70年代,日本处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其资本形成的ICOR基本维持在2.0左右。单位投资所带来的单位GDP增量下滑,资金周转大幅度放缓增加了融资需求,但现金流创造能力却大幅度下降,这势必带来投资效益的下滑和实体部门偿债能力的下降。此外,根据社会融资规模来测算的债务弹性系数(总债务增量/GDP 增量),自2009年之后也明显抬升。2012年债务弹性系数是3.2,意味着每增加1个单位GDP须3.2个单位的债务扩张,而年该弹性系数仅在1左右波动,年年债务弹性系数仍处于高位。中国“去杠杆之路”从国际经验来看,除了美国和德国之外,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出现了“越降杠杆越高”的局面,中国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去杠杆?事实证明,过快的降低杠杆率,将由于债务增速放慢和偿付剧增使得之前由债务扩张推动的需求扩张将大幅下滑,经济增长面临压力较大,加剧了去杠杆过程的痛苦。过快的债务紧缩,导致的实际经济增速下降和资产价格下跌将至少部分对冲债务紧缩的效果,从而产生进一步紧缩的压力,也即存在债务紧缩循环的可能性。美国去杠杆之所以没有导致经济日本“资产负债表式衰退”,美国告诉我们的经验是杠杆不会消灭,而是消化。去杠杆化本质是减少负债、提高资本的过程,美国的做法:一是杠杆转移。私人部门杠杆公共化,公共部门杠杆国际化,特别是通过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元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转移了杠杆;二是资产债务腾挪,特别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托宾Q效应。托宾的Q理论对于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微观传导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股价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Q值, 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股票价格上升→托宾Q值升高→投资、支出增加→总产出政策,这样使得实体部门保持“低杠杆+低成本+低利率”的“三低组合”,进而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复苏。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方式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首先,杠杆转移不可行。一方面,公共部门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加杠杆不可行。另一方面,家庭部门加杠杆也不可行。中国家庭部门加杠杆主要通过购买住宅类房地产、汽车等耐用品等来扩大支出。考虑到目前房价和物价的水平,收入占比低使得家庭部门再杠杆的空间很有限。此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教育、、医疗费用相当部分需要自筹,这也使得家庭部门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作为预防性储蓄。而人口老龄化的临近,无疑将逐渐加大上述费用的支出压力,家庭部门再杠杆的能力和意愿都很有限。“供给端”管理化解风险因此,如果从需求端管理转向供给端管理,从负债端转向资产端,中国资产负债表风险可能会大大降低:首先,将逆周期投资转换为顺周期投资。当前大部分公共投资属于逆周期投资,逆周期投资相对于顺周期投资边际收益率较低,加大科技投资、固定资产设备更新、研发等领域的未来投资。必须以大力提高形成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不可进入),对政府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可以进入),降低公共部门的低效投资。其次,将债权融资转换为股权融资、将贷款性融资转换为资本性融资,将短期融资转换为长期融资。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使企业恢复到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通过市场化方式(留存利润、权益融资、私募基金、股权转让等)补充企业资本金。特别是抑制地方政府竞争性投资,激发民间资本市场活力,进而提高社会资金形成和配置效率。最后,保持杠杆率稳定。保持杠杆率稳定取决债务利率、债务增长率、债务违约率以及经济增长率。降低债务负担和利率成本是关键。比如,建立政策“缓冲带”,可考虑比如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和75%的存贷比例限制,改以资本金再融资管理和流动性指标管理来约束其信贷扩张速度。或者实施定向“点贷”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工具和手段,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实施定向宽松和结构性信贷政策,并切实降低节节攀升的实体融资成本。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osema]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B2B电子商务网站
,还可以通过
您当前位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须做好“去杠杆”任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须做好“去杠杆”任务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经济讯(记者 伍月明)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去杠杆”任务,对于防范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在国经中心的经济年会上表示,金融体制改革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须做好“去杠杆”任务。
怎样进行降低杠杆率?
“去杠杆”须从三方面实行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列为明年经济工作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去杠杆与经济结构调整相辅相成。在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守好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
根据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从2007年的54%上升到2014年的60%,负债占GDP比重从195%上升到317%,杠杆率从98%上升到149%。
李扬在会上建议,“去杠杆”须从三方面实行。一是“分子对策”,由政府或央行承接债务,等价于债务减计。二是“分母对策”,努力扩大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具体路径就是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率。三是“杠杆转移”,即一个主权主体内各组成部门之间进行债务转移。比如,由中央政府接手地方政府债务,由金融机构承担地方政府债务,将企业债务转换为居民债务等。
李扬强调,五中全会中首次把降低杠杆率作为战略目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又一次把降低杠杆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2008年以后,全球杠杆率上升主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这表明若不施以有效管理,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下一场债务危机的主角。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杠杆率正在不断提高,对此我们不可不保持高度警惕。
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把控金融领域中三个“率”
李扬认为,金融体制改革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如果离开它的服务对象,就变得飘忽不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金融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都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
实体经济的状况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什么要求?在李扬看来,主要有三个要求:一是要支持五大发展。五大发展是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概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金融改革要以这样五个发展来定位。二是我们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以及由它不可避免的带来不良资产增多的局面,要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特别是今后三年,将会是我们的不良资产集中爆发的时期,所以金融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必须以这个为非常重要的目的。三是要加强监管的协调,提高整个体制防范风险的能力。
金融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为实体层面的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至少提供一个不干扰的环境。应该如何去做呢?李扬认为,在金融领域中三个“率”最重要:利率、汇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利率决定于价格,资源怎么配置,怎么才是有效配置,这个标准就是利率。
汇率决定于我们能否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做到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来配置好中国的资源,汇率的有效性对于是否达到均衡水平至关重要。
收益率曲线,这是所有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没有这个基准,所有的金融产品是有可能定价为无效率,从而引导的资源配置是无效率的。
因此,李扬强调,在下一步的金融改革中,我们要完成“三率”的市场化。这“三率”市场化的任务在三中全会决定中已经提出,在今后这一两年里要把它攻克。
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支持创新 改变金融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李扬认为,金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支持创新,无论你怎样来界定今后的人民任务,投资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对金融来说,要支持创新,金融的理念要转变,就要能够容忍犯错误。金融如何去支持这样一个很容易犯错误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我们必须发展按照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的决定,发展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结构。
对中国来说,现在投资千头万绪,什么样的投资最缺资金支持?李扬回应,长期投资。无论是城市化、新型工业化、 “一带一路”等战略都是需要长期投资的,而中国现在金融体系能够聚集来的资金是短期的,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这就是我们金融改革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解决长期性、股权性资本供应的问题。
此外,他坦言,按照金融体系动员起来的资金提供给资金使用者时,形成资金使用者较高的债务,因而杠杆率就越高。因此,在总任务下,我们要解决长期性资金和解决股权性资金的问题,进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同类资讯推荐
大家都在看
.float_layer { width: 300display: }
.float_layer h2 {
position: }
.float_layer .min { width: 21 height: 20 background: url(/images//min.gif) no-repeat 0 position: top: 2 right: 25 }
.float_layer .min:hover { background: url(/images//min.gif) no-repeat 0 0; }
.float_layer .max { width: 21 height: 20 background: url(/images//max.gif) no-repeat 0 position: top: 2 right: 25 }
.float_layer .max:hover { background: url(/images//max.gif) no-repeat 0 0; }
.float_layer .close { width: 21 height: 20 background: url(/images//close.gif) no-repe风险管理和去杠杆的有益参考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简介
&&&&来源:&&&&
&&&&&&字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写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分析了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轨迹,特别关注杠杆率调整与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并对如何化解资产负债表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该书按宽口径和窄口径统计中国主权资产,结果显示两种口径下中国的主权资产净额均为正值,表明中国政府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主权负债。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杠杆率上升较快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应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杠杆调整和风险管理,特别是做好去杠杆工作。
(责编:吕守奎、周婉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本网专稿|精彩推荐
本网视频|视频访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调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