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是什么 具体再举个举列子的句子

泡沫经济是什么 具体再举个列子
  以下先举历史上有名的泡沫事件,再说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问题哦~~注:这是我的1/3篇论文……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  ①
郁金香球茎事件——历史上第一次泡沫事件  1630年,荷兰的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是今天的76,000美元,而六星期后只值1美元——  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从康士坦丁(今,土耳其)进口第一颗郁金香花根,并种植.由于此花为进口商品,因此一跃为财富的象征,于是这个风气由荷兰扩散到德国.这时郁金香正好染上花叶病,使郁金香花瓣产生了一些色彩对比非常鲜明的彩色条纹或如火焰,于是染病郁金香引起一股抢购风潮.从最初的郁金香行家赏其美到投机分子炒作,交易市场形成并热闹起来,如同股市.  1634年,郁金香热潮蔓延至中产阶级,后又为全民运动,家家户户都倾一家之产,只为买一朵郁金香.1,000美元一个郁金香球茎,不到一个月,就变为2万美元.  最疯狂的时候,1个郁金香球茎=4吨小麦=1张床=4头牛=8头猪=12只羊.  1636年,郁金香在欧洲一些股市上市,有的设选择权以降低投机者的门坎,使投机者可以买到几分之一的郁金香,于是价格又往上推,从本来购买一个月之内可获利20倍,到透过选择权获利可放大100倍.  最高点时,一位大户全数卖出;荷兰政府开始采取煞车行动;土耳其大量郁金香将抵达.郁金香的价格开始下滑,六星期内下跌了90%,此时不管政府如何护盘都无力回天,郁金香价格持续探底,许多股市交割无法完成,而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豁免交割,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②
南海泡沫事件——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证券市场泡沫事件  “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事件.  17世纪末,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于是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  1719年,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英国下议院通过南海公司交易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价立刻由129英镑窜升至160英镑.当下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价又涨至390英镑.于是投资更为踊跃,半数以上的参议员纷纷介入,连国王也不例外.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质疑,波及南海公司.  1720年7月起,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12月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破灭.  英国的财政部长在南海公司的内幕交易中,私赚90万英镑利润.丑闻败露后,他被关进了英国皇家监狱——伦敦塔.但是,那些不知情的投资人比他更悲惨.损失惨重的还有英国经济和政府信用.  ③
华尔街崩盘——历史上一幕最疯狂的投机  1924年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一直在相对狭小的价格区间内窄幅波动,每当它超过110点,就会遭受强烈卖压.  1924年底,股指终于突破这个界限.  1925年,股指跃升到150点以上.  1921年~1928年,股市非常萧条,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而年则增加了15%.通货膨胀率很低,新兴工业四处萌芽.乐观主义越来越流行,再加上资金成本很低,大大刺激了股票投资者的投资活动.  1926年,短暂下跌后,股市月月创新高.这又煽动了更多的人通过经纪人现金贷款以买进更多的股票.随着股民的增多,信托投资公司也随之增加,人们基本上毫不怀疑这些公司的信用.其中最著名的是高盛公司,它于1928年出资成立高盛贸易公司(GsTc),这个公司很快就发行了1亿美元的股票.  日,股票价格是每股222.5美元.  日,巴布森发表股市要跌60~80点的著名预言后,市场开始对巴布森的警告有了第一次反应.当天,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10点.几天后,受到利好谈话的刺激,买家重新入市,但股价没有回到过去的高点.9月底,新的大跌开始出现,再反弹后没有创新高,而且成交量与前次下跌比较大幅萎缩.  日,图学家威廉•彼得哈密尔顿警告指数图形走势很不好.当天,市场垂直跳水,崩盘拉开序幕.  1929年l0月24日,人们聚集在大街上,流露出明显的恐慌气氛.事态已经明显失去控制.恐慌迅速蔓延,随后几天股价连续跳水,市场似乎永远无底.  日,在强烈的卖压下,恐慌达到极点,1600万股股票不惜血本逃了出来.  日,指数跌到224点才稳住阵脚.那些以为股票已经很便宜而冒险买进的投资者又犯了个严重错误.  1930年价格进一步下跌,直到日跌至58点才真正见底.工业股票跌去原市值的85%,而高盛公司的投资证书不到2美元就可买到.  上述3次历史泡沫事件,促成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在《辞海》(1999年版)中被释义为:“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但是泡沫经济并不能与经济泡沫完全等同.经济泡沫可以导致泡沫经济,但并不是泡沫经济的充分条件.  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即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适度经济泡沫,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所以,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经济泡沫长期存在,一方面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另一方面,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可能会腐化人们的思想.  而一旦形成泡沫经济后,则经济泡沫随时可能破灭,将会导致经济崩溃、人心溃散、政局动荡.17世纪末18世纪初,“密西西比泡沫”出现在法国,与苏格兰人约翰•劳有直接关系.他诞生于银行世界,凭借对这方面的兴趣与知识,以及一颗想要证明自己和强盛欧洲的心,让曾濒临经济危机的法国尽享繁荣,而最后却出现信用危机,让法国一贫如洗.  下面这首讽刺诗就出自当时的法国:  星期一,我买股票去,  星期二,我赚了几百万,  星期三,我买家具,  星期四,我买好衣衫,  星期五,我跳舞去,  星期六,我进了乞丐收容站.  约翰•劳自己也是受害者,受了非理性投资者们的反作用力.他去世时的处境非常悲惨,而人们却将责任推在他一人身上,连他的墓志铭上都写着:  “这里长眠着那个著名的苏格兰人,  他的计算技巧无人匹敌,  他用简单的代数规则,  把法国变得一贫如洗.”  泡沫经济不是一出独角戏,若没有当时法国政府一些不当举措,若不是当时非理性投资者的贪得无厌,约翰•劳一人是没办法上演这初悲剧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什么是机会成本 请不要粘贴百科上的 最好能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 举个例子也行
  前辈的回答完全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的意思.可惜,现在的经济学、财务学教科书中所有关于“成本”的概念全是错误的.仅以该提问者所问的“机会成本”为例:谁有本事在做选择和决策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他的机会?有多少种机会?每个机会的实际收益是多少?再来看乌拉晓的回答:为什么一个人只有三种选择?难道回答中的“你”没有权利选择做美国总统吗?问题是,“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拥有这种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而现实中的“你”却实际上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否决做美国总统的选择呢?因为你无力承担成为美国总统的成本,而这个成本不仅包括各种可以用钱的数量来衡量的会计成本,还包括时间、政治压力,甚至包括使做美国总统的选择权利合法化的成本,比如,“你”首先要放弃中国国籍和公民权,同时要取得美国国籍和公民权,然后还要在美国宪法及其它法律管辖下生活若干年,这些成本“你”负担得起吗?  机会成本是现代理论用于讨论决策行为的关键概念.但现实的决策,无论是个人的,还是企业或政府,或是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没有一个是用机会成本概念来做出.现实的决策首先考虑的是“我”想做什么?“我”有多少积累下来的东西(如知识或技能)可做实现目标的成本?每一种可实现“我”的目标的选择方案至少会发生多少成本?哪个方案的总成本最小?如果总成本最小的方案实际上发生了意外的新增成本,“我”是否有足够的支付储备(这是接近或者说是等价于边际成本的成本概念)?  不能再多说了.  不过,记住一点:教科书错了,即使你认为我说的是错的!不信的话,你,任何一个你,可以坐下来认真地读一遍《国富论》和施蒂格勒的《价格理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泡沫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