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有:UBI准备好了吗

“车轮上的互联网险”布局渐密 UBI三大派系蓄势待发|界面新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UBI(UsageBasedInsurance,基于驾驶行为而定保费的保险)的春天何时会来?这已经变成一个涉及到监管、大型保险公司、创新型公司、汽车后市场、车联网市场等多方的一个复杂&哲学话题&。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虽然目前国内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UBI产品,但已是蓄势待发。当前人保、太保、平安等大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三方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无数UBI潜力股正成形。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曾预测,若车险费率市场化完全放开,保守估计UBI的渗透率在2020年可以达到10%-15%,UBI保险面临着14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但因为UBI受制于车险条款和定价的&强管控&,UBI一直未现崛起式变革,甚至一度,不少创业者在和界面新闻记者交流时都表示:&UBI未生先死。&
但随着国内几大传统车险巨头的布局,UBI是不是要&向死而生&?9月下旬,太保产险以5000万美元投资了美国的UBI车险服务商Metromile,而人保也早就表态自己将根据不同目标市场需求设计UBI产品,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也向界面表示,&平安现在已具备一人一车一价的能力。&
&UBI产品肯定是大趋势。&近日,孙建平携管理团队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带来的是更加移动化、便捷和场景多元化,除了能够捕捉到用户的场景数据,还能够进行互动。现在各家公司在技术上都已经完全具备UBI产品的设计和推出,而平安现在已具备一人一车一价的能力。
谈及UBI时代的春风何时来这个问题,先要围观三个概念。
一是车联网,即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车联网不仅仅应用于汽车行业,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车联网这一新鲜而非新生的事物正成为改变车险行业的新生力量。和车联网相关联的另外两个核心词是UBI和OBD(On-Board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此前,保险公司尝试用OBD设备来实现UBI,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会和车辆出厂时的设备有所冲突,另外则是来自于用户对于OBD设备安装的阻力。
&UBI这个产品我们研究了四年,前两年用OBD设备来尝试,当时装了将近两万台设备,但是OBD设备的主要问题在于客户使用不方便。有了手机之后就会更加方便了,App是可以反复让和用户使用的。&据孙建平透露,在这个过程中,急刹车、急减速等使用行为平安产险积累了近4万公里的数据,在这个过程里UBI随着驾驶行为产生,通过记录判断,就可以研究出模型和产品。
不过对于时间表,他则笑言:&一定有基于互联网的UBI产品,至于具体时间没法回答。但可以肯定答复的是,我们随时都能够投入生产。&
UBI产品的发展空间不容置疑,就具体产品的运营模式而言,目前国内创业公司大多集中于靠佣金变相返还、奖励用户,以及做导流和数据,国外的UBI模式则相对成熟。据介绍,国外的UBI车险商业模式起源于按里程付费,目前StateFarm、Progressive等公司均已通过免费赠送车载硬件等方式,收集车主驾驶数据,对车主出险概率和保单定价进行更精确的判断。
据悉,欧洲UBI发展最火热的地区是意大利,也是欧洲保险欺诈风险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忠利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阐述了通过OBD盒子来筛选用户的案例,即通过里程挂钩和驾驶行为的分析引导和筛选出风险低的好客户。
作为车轮上的互联网保险革命,谈及UBI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向前发展。
目前商车费改经历了三批,第一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平安产险副总经理王国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的车险市场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是已经迈出费率市场化第一步,产品端将定价交给保险公司;另外一个就是产品多样化的趋势,UBI也是其一。&
王国平表示,未来车险市场的两个趋势是数据来源和前装层面,因为前装这个趋势性非常明显,很多厂家都会把它作为一个前装标装产品,所以这也会为UBI产品提供稳定数据来源,这个趋势非常明朗,整个行业也在往这个方向推进,各家公司进行很多技术储备。
多样化产品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近日,车车车险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心保险共同推出了&按天买车险&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即用户使用该产品开一天车付一天保费,不开车不用付保费,通过手机客户端操作完成。
车车车险CTO周健祥告诉界面新闻:&&按天买车险&是双方结合大数据、客户端、移动支付、地理定位等技术打破传统&按年买车险&定价体系的新尝试,和安心保险的合作是基于原有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二次创新,我们设计前端产品、运营、服务,安心保险负责承保。除了分天,还可以分险种&起停&。&
针对多样化的产品趋势,王国平还透露:&目前来看,有两个比较大的趋势,一个是更加全面化的趋势,保障更加全面的,比如把发动机水淹、玻璃破碎、大灯等等全部涵盖进去的产品;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基本化,比如只保碰撞其他责任都不在里面。&
再看另一个范围更大的概念&车联网市场,目前正处于&诸侯混战&中。此前,平安证券一份车联网专家交流会议纪要显示,车联网目前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TSP)和整车厂商。
在整个车联网大市场上,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更多元化,谈及平安好车主App在这个产业链中的角色和趋势,平安产险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李林斐表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我们确实面对的对手是汽车后市场,有BAT也有保险公司。他向界面新闻分享了两个观点,一是车险的用户才是车后服务的流量入口,其粘性和留存是非常强的;另外一个是车险客户、用车服务等,都会成为车后市场真正的参与者和主导者。&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资深记者报道保监会、保险市场及互联网金融相关新闻;曾供职《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日报》|业务探讨请联系: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车轮”上的互联网保险:UBI准备好了吗_第一财经
“车轮”上的互联网保险:UBI准备好了吗
一财网杨芮 20:21
互联网保险的&风口&已经涌现出众多针对车险比价、销售、服务、汽车后市场等在内的各样创业项目,商业车险费改之后,UBI的大门真的开启了吗?盯准UBI的各类机构准备好了吗?
先看三个概念,一是车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车联网不仅仅应用于汽车行业,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车联网这一新鲜而非新生的事物正成为改变车险行业的新生力量。
和车联网相关联的另外两个核心词是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使用量的保险)和OBD(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保险或成车联网的&杀手级应用&,车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车险行业,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车联网+保险,首先要有的是接通车辆和保险的&媒介&,此前保险公司一直考虑用OBD系统的模式,而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保险公司亦在探索APP模式。也就是说,是OBD还是APP成了分歧点。
UBI的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驾驶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虑,因此它又被称为&开车时才付保费&、&为你的驾驶方式付保费&或&基于里程的车险&;而OBD系统则意为车载诊断系统,是车辆信息导入和导出的通道。
无论是OBD还是APP,王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刚性绑定&。&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技术来收集数据。而此前APP一直无法解决的&刚性绑定&目前也有技术解决方案,据本报记者了解,比如可以利用某些技术手段来定位驾驶人,还有利用一些娱乐性较强的APP可以累积车主的用户数据,包含与UBI模型相关的,如行驶轨迹、行驶路径、里程、速度、事故、行车记录、维修等。
国外的UBI模式相对成熟,据介绍,国外的UBI车险商业模式起源于按里程付费,目前包括State Farm、Progressive等公司均已通过免费赠送车载硬件等方式收集车主驾驶数据,对车主出险概率和保单定价作出更精确的判断。
以美国的Progressive为例,其提供基于车联网的UBI车险服务,包括个人保险、汽车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其他特色财产保险服务。在互联网时代,Progressive作为最早使用车联网UBI的企业,UBI产品保费收入是Progressive总保费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在首批为顾客提供按月分期缴纳保费优惠条件的保险公司中, Progressive保险公司拥有24/7的索赔答复(claims response),网上报价比较,以及每年20亿美元的保费收入&&这使它成为全美前五的汽车保险公司。
而利用车联网技术,UBI旨在通过监控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种种使用数据,例如连续驾车时间、急刹车频率等来进行相应的车险定价。因此,基于UBI的数据和定价,保险公司能够将产品进一步细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并保证自身的偿付成本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共同增加实际利润。
据本报记者梳理,目前想切入UBI市场的互联网保险创业项目有OK车险、车宝UBI、钛牛科技等。其中,OK车险旨在用车周边创新服务积累用户,并在国内首创手机车联网技术,用App积累用户驾驶行为数据,在开发车险个性化定价模型。
车宝UBI为车主提供OBD硬件和服务,车宝根据驾驶数据计算车主安全驾驶奖励,保险公司作为最终资金提供者将奖励通过车宝提供给车主。车宝的服务具体包括,车主通过车宝购买合作公司的保险,并免费获得OBD盒子,后续安全驾驶里程将转化为可见的收益,可以直接从账户中提取,也可以在下一次购买保险时抵用。
车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再看另一个范围更大的概念&&车联网市场,目前正处于&诸侯混战&中。据平安证券一份车联网专家交流会议纪要显示,车联网目前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TSP)、整车厂商。
网络提供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他们不甘心只做通道,积极向&云&和&端&拓展,但是缺乏核心产品和服务。内容提供商包括BAT、四维图新、高德地图、乐视网、车音网等,其中BAT等云联网大鳄积极布局车联网领域,谋求颠覆传统制造业,而小的内容提供商则多与BAT合作,力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设备提供商则包括英特尔、博世、德赛西威、江森自控、电装等,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则包括元征、博泰、安吉星、 G-book 等,他们不断拓展新业务,希望从后市场发力,借助中国本土企业谋求增长。汽车制造商即国内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他们逐渐意识到车联网的重要性,谋求更大的话语权和掌控权。
王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我国从事车联网业务的主体甚多,横跨多个行业,车联网市场可分为前装及后装两类。前装的经营主体主要是整车厂家,后装是在汽车使用后再安装设备,经营主体较多,包括移动运营商、地图提供商及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其他相关行业等。&
不过,各家在切入车联网的时候仍然各存问题。&车联网市场无疑是一块&天大的蛋糕&,这个市场上谁主天下,关键要看谁能够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客户价值主张。&王和表示,&车联网经营亟须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来达到这一目的。从国内车联网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保险最有可能成为车联网所期待的这个&杀手级应用&。&
编辑:林洁琛您当前的位置:
埃森哲保险业研究: 以客户为中心迈入数字时代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个全新的保险业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拥有6亿多互联网用户和5亿多手机上网用户,数字消费人口规模居全球之冠。这一庞大群体中孕育了面貌全新的保险客户——数字化、多渠道、全天候在线的数字消费 ...
埃森哲保险业研究: 以客户为中心迈入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个全新的保险业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拥有6亿多互联网用户和5亿多手机上网用户,数字消费人口规模居全球之冠。这一庞大群体中孕育了面貌全新的保险客户——数字化、多渠道、全天候在线的数字消费者,他们掌握着更丰富的信息,对价格更为敏感,也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与传统保险客户群体相比,他们对保险商们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至少达到与他们相同的数字化程度;能够倾听他们的需求;能够进行跨渠道互动;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埃森哲近期一项调研显示,93%的中国保险客户愿意通过网络购买保险产品;91%的受访者表示,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与否将极大地影响到其对于保险商的选择。而另一份研究则显示,如果不能提供高品质的客户体验,企业在五年内可能会流失高达50%的客户。
  【十字路口的抉择】
  在竭力满足新客户群体的诉求同时,保险企业同样无法忽视的,是来自银行以及与客户紧密接触的非传统竞争者(如互联网巨头、移动运营商)的紧迫压力。
  毫不夸张地说,保险业正处于抉择的十字路口:是要重塑自我,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和商对客(B2C)的分销模式,在不同以往的分销领域中争夺新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