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上有皇冠和一战德国刺刀西柏林是什么意思?

&&城市见证了德国千百年间的兴衰史。
(一)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将近70年了,它现在叫做“加里宁格勒”。& &
也许你们很奇怪,为什么我要把一个俄罗斯的城市作为讲述德国的起点。因为这里才是德国真正的根,因为这里见证了德国的千百年的分裂,因为这里见证了德国的强盛和复兴,因为这里在为德国赎罪。
“德国”这个名字,出现地很晚,之前它叫普鲁士,再之前它叫条顿骑士团。好战的条顿人与波兰-立陶宛联邦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战败成为波兰的附庸国,从这时起柯尼斯堡便成为了条顿骑士团的首都。条顿骑士团是一个政教合一的骑士团国,向来奉天主教为正宗,1525年骑士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受马丁路德学说影响决定改宗新教,如此尊奉天主教的政教合一政体便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就这样,柯尼斯堡见证了条顿骑士团向普鲁士公国的转变。
1618年,勃兰登堡(以柏林为中心的邦国)领主继承了普鲁士王位,勃兰登堡-普鲁士成立。直到这时普鲁士的历史中才有了柏林这个城市。普鲁士公国也随之升级为普鲁士王国。历史上的普鲁士君主,大多是在柯尼斯堡加冕。从此,普鲁士踏上了统一德意志的征途,它给普鲁士带来了无限的荣光,也使普鲁士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合并之后,政治重心开始向柏林移动:因为勃兰登堡周围有为数众多的日耳曼人邦国。此时柯尼斯堡所在的东普鲁士形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把柏林所在的普鲁士领土成为本土,那么东普鲁士和本土并不相连,这给东普鲁士乃至整个普鲁士王国带来了厄运,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普鲁士和波兰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陆上争夺;为了在战争时保住普鲁士的根,君主不得不绞尽脑汁从海上运兵,也无法进行直接有效的指挥。
柯尼斯堡实在象征了太多太多,它是东普鲁士的象征,是整个普鲁士王国的根,它也是德国从条顿到德意志以来所有侵略扩张、杀伐战乱的见证者。二战时,希特勒向波兰宣战的借口就是要打通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之间的交通线。最终,这里被苏联占领,永远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可以说,柯尼斯堡连同整个东普鲁士,都在为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陪葬,这里是德国罪恶的葬身之地。它根据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名字而改称“加里宁格勒”,是在赎罪。&
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现在德国为什么不对东普鲁士(即苏联及俄罗斯的加里宁州)提出领土要求呢?这其实是一桩政治交易,东西两德合并时,联邦德国承认加里宁州属于苏联的合法性,苏联保证不对两德合并做出干涉。不知道德国人在作出这样一笔交易的时候,是怎样的滋味?
&&在红军占领柯尼斯堡后,城市曾短暂更名为基奥尼斯堡(Kyonigsberg)。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委员会主席、早期布尔什维克之一的米哈伊尔·加里宁逝世,柯尼斯堡因此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城市里的德国人要么被遣返至盟军占领区,要么发配至西伯利亚古拉格,在那里约一半人死于疾病和饥饿。
&加里宁格勒的德国人已完全被俄罗斯人取代,德语也被俄语取代。城市得以重建,并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苏联最西部的领土之一的加里宁格勒州在冷战中成为重要的战略地区,波罗的海舰队的总部在1950年代就位于加里宁格勒。
我们这些经过应试教育的同学,应该都听说过“七桥问题”,有趣的是这个问题的所在地,就是18世纪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当时其文化与学术盛况,可窥一斑。
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已经完全看不到一点德意志的影子,留给德国人的只有历史书上满满的回忆。
(二)但泽
&没研究过历史的人,多半不知道“但泽”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这个名字与德国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没错,“但泽”这个名字和“柯尼斯堡”一样,在地球上也消失了近70年了,它现在属于波兰,名叫格但斯克。
与柯尼斯堡不同,但泽在历史上就不断在波兰与条顿(普鲁士、德国)之间易手,10世纪到20世纪这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但泽易手九次,以至于我都无法说清楚,但泽到底是德国占有更合法还是波兰占有更合法,如果按照先入为主的原则,但泽应该属于波兰。可以说,但泽是一个饱经血与火考验的城市,德国与波兰在但泽缠斗了一千年,但泽也哭泣了一千年,它见过条顿的骑士甲,见过波兰的翼骑兵,也见过普鲁士的长刺刀。一个这样的“既属于德国又属于波兰”的城市,为什么会出现,但泽的出场顺序又为什么能够排在柏林之前呢?这些,我下面将会说到。&
德国的历史是一部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弱小走向强盛的历史,在这样一部历史中最核心、最主要的元素就是战争。哪个城市最饱尝战火?最能反映千百年来德国的战争与杀戮状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但泽,是德国曾经拥有的但泽。
正如我在柯尼斯堡的讲述中提到的,1618年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公国合并成了普鲁士王国,从这一刻起,但泽问题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为什么无解呢?相信大家看了下面这两幅图就明白了:
上面那幅图中的“联邦”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很明显普鲁士的领土被一分为二了,本土和东普鲁士之间究竟隔着什么呢?下面这幅图给出了答案——但泽。于是但泽问题便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波兰不可能放弃但泽,因为但泽是波兰唯一的出海口,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普鲁士也不可能放弃但泽,除了它是重要的贸易中心之外,我们明显也能看到,但泽走廊对于普鲁士来说是如鲠在喉,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两国在但泽展开了长期的缠斗。
但泽是一个不幸的城市,无数的冤魂在呻吟。每逢波兰军队攻占但泽,城内的日耳曼人就要遭到屠杀;普鲁士人也用同样的手段报复波兰,就这样,易手一次杀一次,易手一次屠一次。但泽每次易手,战败方都视为奇耻大辱和对自己根本国家利益的严重损害,从此厉兵秣马准备下一次夺回但泽。这道无解之题,给德国和波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无数的德国波兰平民、军人葬身在但泽城下,令人悲哀的是,每一次的葬送和牺牲仅仅是下一次葬送和牺牲的原因。
这道无解之题,被三次“解决”过:
第一次——瓜分波兰。普鲁士连同沙皇俄国和奥地利三度瓜分波兰,波兰亡国,在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之久。老对手的倒台,使得但泽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时光,普鲁士也连为一体。
第二次——但泽自由市。一战德国战败之后,波兰复国,对但泽重新提出了领土要求,可此时但泽城内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德国人。经各方妥协之后,《凡尔赛条约》规定:但泽成立自由市,成为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准国家。但泽自由市于日正式成立,管理内政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占绝对多数的德国居民手中,但自由市的外部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波兰的控制。自由市发行自己的邮票和货币,货币上刻有铭文
"但泽自由市",以及该市的东方海运和历史的标志。但是,无论是波兰还是德国,对这样的安排都并不满意。对于波兰人来说,但泽自由市的存在在事实上阻塞了波兰贸易,加上对定居该市的波兰人的限制,于是波兰政府决定在该市以西波兰走廊的部位新建格丁尼亚港口,不久这个新港口就占据了波兰海运出口总额的大部分份额。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失去了但泽和“波兰走廊”地区,就使得德国领土被分成了不相连接的两块,连接德国大部分领土与东普鲁士之间的咽喉被“掐断”,位于“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为一片孤岛。当地占多数的德国人甚至无权向其他有争议的地区一样举行公投,决定自己的归属。因此,许多德国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战后的德国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复仇思想。
第三次——吞并东普鲁士。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为了永远解决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之间不相邻而带来的“但泽走廊”问题,苏联使用了最无赖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直接吞并东普鲁士,并流放东普鲁士所有的德国人。这次,问题似乎被永久地“解决”了。
但泽遭受的破坏,在欧洲历史上也是登峰造极。除了反复地被波兰和德国军队屠杀之外,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但泽90%的城区变为废墟。但是但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快完成了重建和恢复,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如今,但泽是一个美丽古朴的旅游好去处,但愿我们欣赏但泽美景的时候,不要忘了但泽这段令人唏嘘的血泪史。
在叙述德国历史的时候,我也不得不称赞波兰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亡国三次,历时近200年(波兰的苏联傀儡时代我也视为亡国),如今依然矗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怎样的民族可以做到这一点!
&(三)柏林
&总算写到德国首都了,对于这座城市要说的实在太多,既然《城说德国》是以地说国家,对于柏林我也来说说几个地方吧:
& & Part.1 勃兰登堡门
(原谅我没有实地拍摄,在百科上面找的图)不少同学只听说过凯旋门却没有听说过勃兰登堡门,从修建的时间上说,凯旋门的年岁比勃兰登堡门要小十几岁。与凯旋门相同的是,勃兰登堡门见证了本国军队荣光无限的凯旋回国,也目睹了外国军队盛气凌人地攻占首都;不同的是,勃兰登堡门还亲眼见证了德国的东西分治(巧的是勃兰登堡门恰好在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线上,分治时门旁就是柏林墙,用‘亲眼见证’这个词恰到好处)
& 一、建立——军国主义的化身
我在讲述柯尼斯堡的时候说过,直到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公国合并,柏林这个城市才出现在普鲁士的历史里。如果要以条顿——普鲁士——德意志为正朔主线,柏林作为德国城市的历史不过400年,因此我的讲述起点是比较晚的。勃兰登堡门其实很早就有了,一开始它不过是柏林的一个普通城门罢了,我这里的“建立”是指它被改建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勃兰登堡门建立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比如纪念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比如纪念他死去的叔叔,等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纪念普鲁士七年战争的胜利,因为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这个说法并不确切,真正统一德意志是威廉一世在普法战争之后。
由于中国的历史书上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以至于说起“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这些欧洲历史上极为著名的战争时,即算是成绩优秀的文科生也是一片茫然(容我抒发一句感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全都是井底之蛙)。七年战争,这场使亚、欧、美三个大洲卷入战火的大战,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英普两国对整个世界宣战,在欧洲大陆上就是普鲁士一个国家与整个欧洲对抗,大家想一想,军国主义要有多严重才敢这么干(一战二战德国都是三个国家对抗整个世界)。当时普鲁士一个国家,西面要对抗法国,南面要对抗奥地利,东面要在与本土不相连的东普鲁士对抗俄罗斯,北面要对抗传统军事强国瑞典,恰可谓四面楚歌,困难处境可想而知。虽然菲特烈大帝凭借出色的指挥以及军国主义影响下高超的士兵素质,在以及两次大决战中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但毕竟是以一敌三,东面按下葫芦西面又起瓢,法奥俄三国联军向普鲁士步步紧逼,俄军甚至一度攻占柏林,普鲁士眼看就要走到灭亡的边缘,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法奥俄倾斜。
可就在这时,命运却跟所有人开了个玩笑。日,痛恨菲特烈的女沙皇伊丽莎白去世,彼得三世即位,他从小在普鲁士长大,对菲特烈大帝具有狂热的崇拜。他一即位就立即宣布俄军撤出普鲁士并跟普鲁士结盟,从而使危在旦夕的普鲁士起死回生,时称“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在最后行将灭亡的关头,听说罗斯福病逝的消息狂喜不已的原因了——他以为菲特烈的奇迹会在他身上重演。
随着欧洲大陆上战事的僵持,以及亚美殖民地法军的节节败退,各个主要参战国都无力再战了。就这样,七年战争以英普联盟的胜利作结。这次胜利极大地刺激了普鲁士,似乎事实告诉了他们,普鲁士是可以战胜整个世界的,七年战争也就成了德国人认为自己必胜的精神支柱。可后来德国人发动战争时却没看到七年战争后的普鲁士——境内几成一片焦土,1.3万住家被摧毁,上百个城镇成为废墟,数千家庭灭门,据菲特烈大帝自己估计,18万普鲁士军人战死在战场上,50万平民死于医药和食物匮乏,占当时国家总人口的1/9,有些地方,仅剩老弱妇孺在耕地。
为了纪念这次险些亡国的惊险的胜利,威廉二世修建了勃兰登堡门——它的作用似乎不是以战争的可怕警醒世人,而是充当了诸如日本靖国神社一般的作用——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大家看门上面的雕像——那是胜利女神和四匹战马,连同权杖上的鹰鹫,无不跟战争有关。
& & 二、因战争而生,因战争而死
& 勃兰登堡门历史上两度遭遇毁灭:
第一次,1806年。拿破仑率军攻入柏林,以“自由平等博爱”和“人道文明”标榜的法国军队对勃兰登堡门并没有心慈手软,如同洗劫圆明园一般肢解了勃兰登堡门,拿破仑把胜利女神的铜像从勃兰登堡门上拆卸下来运回了巴黎作为战利品。可是还没等拿破仑把胜利女神在巴黎矗立起来,法兰西第一帝国就在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夹攻下覆灭了。之后,胜利女神重新回到柏林,回到了勃兰登堡门之上。
第二次,1945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处在覆灭的前夕,得知罗斯福死讯的希特勒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在柏林负隅顽抗。柏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房间,每一堵围墙都成了前线。整个柏林在苏军猛烈的炮火下夷为平地,许多著名建筑如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后面会讲到)都惨遭破坏,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已经不是最开始的了,它们都是后面翻修的。
三、分裂之门与联合之门&
柏林墙成了东西德分裂的标志。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以为,东西德的国界线经过柏林且恰好把柏林分成两半,这是错的,事实上整个柏林都在东德境内(后文柏林墙会专门讲述),只是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城市二战后交由美英法苏四国共管,而西柏林是由美英法占领的,柏林墙是为了隔开东西柏林,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两德合并。&
勃兰登堡门在二战时遭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坏,所幸两德政府在修缮勃兰登堡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门上的雕像和战车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驷马战车和女神雕像是根据二战时抢拓下来的石膏还原的替代品。勃兰登堡门位于东柏林境内,东德的苏联傀儡政府认为文物上的铁十字架和鹰鹫是军国主义的象征,于是便强行拆除了。容我个人说一句:这种做法和逻辑就只有苏联和它的傀儡们想得出来,鹰鹫和十字架确实象征着军国主义,但大家想一想文物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历史价值不就是见证德国过去的军国主义吗?现在拆除掉它,我看和否认历史没什么区别,按照这种逻辑,苏联西伯利亚人全都应该枪毙,因为他们是殖民者的后代,象征着殖民主义。
勃兰登堡门连同柏林墙一起,阻碍了柏林人之间的交流长达半个世纪,所以我称它为“分裂之门”(下图中,近侧是西柏林,墙后是东柏林,勃兰登堡门旁就是柏林墙)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推行亲英美的“新思维外交”,两德终于出现了要统一的迹象。美国的里根总统在勃兰登堡门下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要寻求和平,如果你要为苏联和东欧寻求繁荣,如果你要寻求自由:就到这扇门来吧!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拆除这堵墙!”(General
Secretary Gorbachev, if you seek peace, if you seek prosperity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f you seek liberalization:
Come here to this gate! 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勃兰登堡门的轮廓,这是德国人欢庆两德统一时的场景,柏林墙倒塌了,勃兰登堡门又一次见证了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上文没有提到一个德国领导人,说到的是美国的里根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当一个国家的国运不能取决于自己的人民而要取决于外国,是何其的悲哀与不幸!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是德国人自己给自己种下的苦果,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更统一、更团结、更具生命力的新德国!
& & Part.2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的历史,比勃兰登堡门的更短,但国会大厦遭遇的波折却不比勃兰登堡门少。如果说勃兰登堡门是普鲁士七年战争的纪念物和军国主义的标志,那么我认为国会大厦就是德国正式统一的纪念物和民主自由的标志。
& & 一、公费难产儿
其实德国国会大厦的设计建设费用,绝大部分来自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赔款,所以我说它是“公费”而不是自费。中国的历史书上倒是提到了普法战争,不过对这次战争的描述也仅仅是为了衬托巴黎公社的光辉形象,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普法战争是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之一,而通过了三次王朝战争的普鲁士则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大业,德国正式成立。国会大厦的作用是充当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会场,它的建造及费用来源都直接见证了德国统一,都记录了那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王朝战争分为三次: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如果要把战争的过程细讲起来又可以写一本书了,我只说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第一个是普鲁士所谓的“统一德意志”到底依于何据。所谓的“德意志”并不是指的一个特定的地理上的位置,而是日耳曼(German)民族聚居的地方,凡是日耳曼人聚居地都被认为是德意志地区,因此所谓“统一德意志”就是指把日耳曼人聚居地统一成一个单民族国家。这样一来大家就能理解德国的民族主义(后来被希特勒利用)和德国的英文名Germany它们都是怎么来的了,这个国家的诞生就是基于民族主义之上的。
第二个是普奥战争。之前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之后成立的新国家叫“德意志第二帝国”,那“德意志第一帝国”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中世纪以奥地利为主体,几百个分裂的公侯国组成的政治实体,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个公侯国享有很高的实权。奥地利皇帝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在后文讲述维也纳时会详细叙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逼迫奥皇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灭亡。德国后人在叙述这段历史时,把神圣罗马帝国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这也为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提供了历史依据)。帝国灭亡之后,德意志地区组成了以奥地利代表为主席的,组织极为松散的“德意志邦联”,因此普鲁士对奥地利的战争也被描述成普鲁士与德意志邦联进行作战,各位看到了不要感到奇怪。普奥战争之后,德意志邦联解散,奥地利退出旧的北德意志联邦,而普鲁士则组织起新的北德意志联邦,此为德国的雏形。
第三是普法战争,除了争霸欧陆的目的之外,普法战争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借打败法国来逼迫南德四个想依靠法国维持独立的小邦国并入德国。打败法国之后,德国统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正式成立。下面这幅图大家应该见过,德皇威廉和宰相俾斯麦是一眼就可以认出来的。
国会大厦就是根据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宪法诞生出来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其实是以宪法形式确定了皇帝的特权,所谓“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纯属摆设,敷衍门面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作为与皇帝权力形成抗衡的要素,自然要受到限制和排挤,因此就有了我后面的关键词“难产儿”,设计建造方案就用了10年,整体落成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二十多年,而且德皇对它的圆顶高度超过自己皇宫极为不满。公开场合他对这座建筑赞誉有加,私下里却诋毁它是“德国猴馆”,可见体现民主的议会与独裁专制形成了多么大的矛盾。
& & 二、火海、碉堡、废墟、重生
德国这样一个君主专制、民族主义、长期分裂的国家的国情,注定了它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进程是曲折的,民主道路的曲折,在国会大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会大厦在魏玛共和国期间充当了德国议会的作用,这是民主政治在德国的第一次实现,然而这种民主,诚如丘吉尔在其二战回忆录中所言,“被视为敌人强加给他们的&,它不能取得德国人民的忠心和吸引他们的想象力”。如此,德国民主政治的夭折就显得必然了。纳粹党一手炮制了国会纵火案,一把火烧掉了德国脆弱的民主。
对国会纵火案,戈林在纽伦堡审判上矢口否认说与自己无关,但事实证明这就是出自他之手,因为在一次宴会上他曾说:“德国国会的内部结构只有我最清楚,因为只有我烧过它!”
&&二战开始后,国会大厦被希特勒当作军事工事,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被砌死,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由于当年的国会纵火案是希特勒罪恶统治的开始,因此,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也将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希特勒的象征。下面这张照片非常著名,红旗插总统府应该是学习红旗插国会大厦的榜样。
作为警醒,德国人把苏联士兵在国会大厦里的留言(难听点就叫涂鸦)保留至今,这反映了德国人对历史的敬畏,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顺便说一句:如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指责他国,要他国不要篡改历史,那么首先我们自己就不要篡改历史。
与勃兰登堡门一样,国会大厦在战时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因为它充当了碉堡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东德政府对其进行了一次非常粗制滥造的维修,以至于两德合并后德国政府不得不再出资对国会大厦进行一次大的翻修。最终的方案是,保留国会大厦的外壳,将其内部掏空,改建成一个现代化的会议中心,因此我们再也无法知道,国会大厦以前是什么样子了。国会大厦的脱胎换骨,犹如德国政治的脱胎换骨,它象征着德国的民主政治走向了成熟和稳定。苏军的涂鸦也成为了永远警醒德国人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 & Part.3
柏林墙(待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原创]德国索林根G3刺刀上的童话王冠
共&22547&个阅读者&
军号:2544199 工分:406755
/ 排名:130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德国索林根G3刺刀上的童话王冠
文章提交者:北美孤狼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219-0-1.html
续前面的一贴,我还收藏了德国制造的这款全新的,在索林根刀厂原包装中的G3刺刀。它和前面一贴中同样是索林根为德军制造的有些不同。先看看它在鞘中的样子:德国索林根原厂包装:包装的德国国名前加了个W,西德的意思。全新刺刀出鞘:刺刀上刻着有趣的王冠标志及HMAK四个字母。这是什么意思呢?HMAK是丹麦文军队供需部的缩写。王冠是丹麦王权的标志。即这批刺刀是德国索林根专门为丹麦王国军队打造。配备给丹麦王国军队的G3步枪。丹麦在60年代装备了德国产G3步枪。这把刺刀应该也是60年代同时期德国为丹麦制造,但是全新的保存在包装中,未被使用。一贯精美的德国工艺:和前一贴中的德军G3刺刀比较一下:除了上面的皇冠刻字以外,另两个不同是枪管护圈及握把。德军的护圈宽,丹麦的窄一点;德军的握把有标志性的12条防滑横条,丹麦的是7条防滑横条外加两面的两条长竖防滑条。个人对两者的总体感觉是,德军G3刺刀更显强悍粗狂;丹麦的适应童话王国的风格略带精巧。两者比肩,各领风骚。拍摄时间本月7号;地点加拿大家中;器材POWERSHOT SD780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原野上流浪,在高山之巅,把故土凝望
[玉龍追梦军团]军籍:YLZM-JT-156 [玉龍追梦军团]军衔:大校 [玉龍追梦军团]职务:飞刀教练 玉琼碧落生残辉 龙腾云海势相随 追星拢月齐欢聚 梦签君贴亦生威 玉龍追梦军团欢迎您加入→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德国索林根G3刺刀上的童话王冠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2705 工分:171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美茵河畔
在第22楼的发言:德国制造就是质量的代名词没错,做工真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62715 工分:28646
左箭头-小图标
狐狼要是在天朝,估计你他娘的把局长给撸下台了!!这么多的管制武器存在,当局公安局领导是要被问责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42100 工分:61906
左箭头-小图标
德国制造就是质量的代名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42543 工分:455
左箭头-小图标
兄弟媳妇把我们的王麻子 张小泉 什么的家伙都带过去了。。。就是不知道大哥你这玩意能带的回来不?&以下是引用北美孤狼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vilxyz
在第10楼的发言:能带回来么!!!狠重要的问题啊
哈,狼哥很有办法的对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4707 工分:9161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只有流口水的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7652 工分:120786
/ 排名:8843
左箭头-小图标
好气人的帖子,光能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44199 工分:406755
/ 排名:130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春季觉醒
在第11楼的发言:还是喜欢德军装备的型号。同好,日耳曼民族就是具备创造武器的天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44199 工分:406755
/ 排名:130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vilxyz
在第10楼的发言:能带回来么!!!狠重要的问题啊哈,狼哥很有办法的对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44199 工分:406755
/ 排名:130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平庸的巴掌
在第5楼的发言:狼哥也开始玩刺刀了?
德军的G3刺刀国内要一千多一把,没太舍得,等再观望些时日再考虑!
你不是在美国吗,怎跑加拿大去了?!你好巴掌兄弟,刺刀一直在玩不过来加拿大以后最近玩得比较疯。来加拿大为了玩国产枪,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1860 工分:27995
左箭头-小图标
还是喜欢德军装备的型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42543 工分:455
左箭头-小图标
能带回来么!!!狠重要的问题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6914 头衔:中华帝国海军上将 工分:127495
/ 排名:8255
左箭头-小图标
向往北美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52421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能卖给我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0865 工分:173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34251 工分:17988
左箭头-小图标
狼哥也开始玩刺刀了?德军的G3刺刀国内要一千多一把,没太舍得,等再观望些时日再考虑!你不是在美国吗,怎跑加拿大去了?!本文内容于
13:27:22 被平庸的巴掌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55903 工分:2441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 搞只G3玩玩吧 有刀没枪多无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82493 工分:77514
左箭头-小图标
好贴!支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4214 工分:3289
左箭头-小图标
哈哈,您老人家刀子真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9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德国索林根G3刺刀上的童话王冠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国刺刀出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