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级核潜艇潜艇直径为什么比外国潜艇直径小

中国有没有?若是普通人可以乘潜艇探索深海世界多有趣...
1996年,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海底观光型潜艇“航旅一号”建成并在三亚大东海投入营运。“航旅一号”海底观光潜艇体长23.5米,排水量125吨,最大下潜深度50米,可乘载游客。潜艇两侧各有10个直径0.64米的圆型舷窗,艇首还有一个直径0.8米的大舷窗。舷窗之间装有800W的大功率水下照明灯,夜间或光线暗淡时也能如常观光。艇外安装水下相关信息,舱内安有与之相连的大屏幕闭路电视,游客可以看到另一侧的景观或更清楚地观赏较远处的海底生物。
我国首艘民用观光潜艇在辽宁旅顺试航成功
6月19日下午13时,......
1996年,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海底观光型潜艇“航旅一号”建成并在三亚大东海投入营运。“航旅一号”海底观光潜艇体长23.5米,排水量125吨,最大下潜深度50米,可乘载游客。潜艇两侧各有10个直径0.64米的圆型舷窗,艇首还有一个直径0.8米的大舷窗。舷窗之间装有800W的大功率水下照明灯,夜间或光线暗淡时也能如常观光。艇外安装水下相关信息,舱内安有与之相连的大屏幕闭路电视,游客可以看到另一侧的景观或更清楚地观赏较远处的海底生物。
我国首艘民用观光潜艇在辽宁旅顺试航成功
6月19日下午13时,“海泰”1号观光潜艇从水下升到海面,记者跟随着美国船级社的两位验船师保罗和黄先生从潜艇中走出来。保罗竖起大拇指,说了一句:“OK”,标志着“海泰”1号一次试航成功。
拖船将“海泰”1号拖离港口
 
l连续几天因为海况不好“海泰”1号观光潜艇试航一次次被推迟,6月19日 将近10时海韵潜游技术有限公司的于希渤副经理给记者打来电话:“海面已经放晴,‘海泰’1号将要试航!”记者赶到赴旅顺的双岛港时 已经是11时30分了,‘海泰’1号已经被拖船拖到指定海域,就等美国船级社的验船师了。
  与验船师一起登上潜艇
  11时40分,记者跟随从美国赶来的验船师保罗和加拿大籍华人验船师黄先生一起登上快艇,奔赴距港口3海里的试航海域。马上就要登艇了,记者心中不免有些害怕,12时,记者和验船师一起登上潜艇。“再见了,哥们。”记者在进入潜艇的一刹那,冲快艇上的摄影记者摆了摆手,虽然是句玩笑,但这里面确实有很多悲壮的成分。
“咣铛”一声,随着舱口盖被关闭,记者的心一下子就悬到了嗓子眼。保罗和黄先生在舱内转了一圈,摸了摸视窗玻璃,检测完安置在船尾的一些阀门,然后也走进驾驶舱,两个人和宋艇长对了一下表,然后下达了起航的命令,小王拿起水声电话与拖船上的人联系:“请注意,‘海泰’1号出发了。”
  记者坐在视窗前,非常小心地抓住舱内的扶手。“喂,把眼睛睁开吧。看有条大鲨鱼!”艇内的船员看到记者的紧张模样,故意开玩笑来缓解记者的紧张情绪。记者睁开眼睛,看见海水并不是湛蓝的,而是有些发黄,船员解释道,这是因为才开始下潜,还能看到海水反射的阳光。
“现在下潜了几米?”记者也钻进驾驶舱。驾驶员小王指着仪表盘说道:“4米。”记者感到非常纳闷:“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黄先生笑了:“你要是有下沉的感觉或者是摇摆的感觉,那就证明潜艇是不合格的。”在海军潜艇上服役了几十年的宋艇长向记者介绍道:“观光潜艇被誉为‘水下豪华客机’,船体的倾斜实验非常苛刻,所以它有很高的稳定性。而且‘海泰’号还有国外潜艇所不具备的弃艇逃生系统。此种安全系统能保证艇舱减压后,所有乘员能凭借紧急呼吸器和救生衣安全升至海面。就算潜艇无法浮出水面,以‘海泰’号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游客也能安然无恙地在水下停留72小时。同时,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救援会在10分钟之内展开,安全系数与在陆地时几乎无异。”谈话间,潜艇已经下潜到10米。10米,是泰国方面要求的标准下潜深度。此时,记者通过视窗向外望去,看见海水已经变成了深绿色,偶尔有几条黄鱼在视窗周围游来游去。为了检验潜艇的稳定性,保罗先生要求在10米的深度以3节的速度航行20分钟。
  “再下潜。”黄先生下达了命令。“12米、15米、18米。”记者看到仪表盘上的数据在不断变化。而海水的颜色也在不断加深,已经变成了墨绿色。
  “海泰”还在继续下潜。这时,水却变的浑浊起来。原来已经接近海底,螺旋桨的转动,将海底的淤泥打了起来。保罗先生看了一下表,又与黄先生做了一番交流,然后两人来到舱内在笔记本上计算着什么,随后对宋艇长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我是这艘艇的第一名乘客
经过水下40分钟的“历险”走出舱门后,记者摸了摸狂跳不止的心脏,保罗先生也不禁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你可是这艘艇的第一名乘客!”黄先生拍了拍记者的肩膀:“这艘艇今天第一次试航,就取得了成功很了不起!”记者登艇之前还以为这艘艇已经下水多次了,没想到竟是处女航。黄先生介绍为了最终通过验收还要进行多次试航 。
来源:新商报
记者 韩顺兆 摄影记者 雪林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潜水艇除了军用的外,还有民用潜水艇,而且性能比军用的还好。
这就是科学考查潜水艇
在科考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中叶开始服役的“阿尔文”号深海潜水艇...
按朝代定级别是北约给我们的潜艇取的名。就好象北约给前苏联的武器命名一样,其实人家苏联自己有型号有名字的。不过苏联的保密工作做的好,北约只能自己专门给苏联的武器单...
中国最新核子动力弹道飞弹潜艇探索
Chinese Newest Nuclear Submarine
(本文原载本刊265期)
作者:林宗达(本文作者为本社特约研...
当今在役和在研的常规潜艇,不论采用“斯特林”发动机,还是燃料电池,亦或自闭循环柴油机,其水下最长滞留时间不过一星期,这还是理想情况,如果遇到需要高航速,比如摆脱...
答: 2014老兵什么时候退伍呀?我家老公一直当兵,家里就我一个人带孩子。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外国媒体称中国柴电潜艇发展快但并不先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外国媒体称中国柴电潜艇发展快但并不先进
你可能喜欢媒体:中国新潜艇换最新外形 或用新耐压壳体_网易新闻
媒体:中国新潜艇换最新外形 或用新耐压壳体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5月3日报道,039C潜艇大的区别在于指挥塔造型的变化。《简氏》认为,凭借这种新型设计,可以在指挥塔基部的空间额外安装一台高频声呐。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壳体直径增加了50%。
2013年12月中旬,一艘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动力潜艇在某造船厂悄然下水。虽然从远处看,这艘潜艇与之前下水的同类型潜艇基本一样,但“眼尖”的军迷们还是细心地发现其独特之处。随着后来更多关于该艘潜艇图片的逐步曝光,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也“浮出水面”。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HF8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HF854TD0001.jpg
从整体上看,这艘常规潜艇外形与已装备的039A型“元”级潜艇相似。据外媒报道,039A型潜艇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常规潜艇,其最大的亮点是采用的AIP装置(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可以实现不依赖空气推进。039A型潜艇的后续改进型号被称为039B,外观上的主要变化在于对围壳(俗称潜艇指挥台或指挥塔,是潜艇的上层建筑)顶部进行优化,显得更为圆滑。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IMG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IMG54TD0001.jpg
1、围壳“大改”的背后这一外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在新潜艇围壳的前下方与潜艇主体的连接处,加装了填角结构。这种圆滑过渡的围壳前缘填角形式,也为当今现代潜艇广泛采用,俄罗斯最新型的“北德文斯克”号潜艇、美国的海狼级潜艇与佛吉尼亚级潜艇都采用了这种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减小潜艇航行时的阻力,减小流水噪音。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JSJ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JSJ54TD0001.jpg
注意该艘潜艇围壳的前下方与潜艇主体的连接处的填角结构。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KUG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KUG54TD0001.jpg
注意该艘潜艇围壳的前下方与潜艇主体的连接处的填角结构。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LR1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LR154TD0001.jpg
039B型围壳与潜艇主体的连接处并无填角结构。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N4L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N4L54TD0001.jpg
俄罗斯最新型的“北德文斯克”号潜艇。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NVH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NVH54TD0001.jpg
日本“苍龙”级AIP潜艇。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P1I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P1I54TD0001.jpg
美国海狼级潜艇。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PSR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PSR54TD0001.jpg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网站认为,中国新型潜艇的这种设计是借鉴了德国212潜艇。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填角结构外,现代欧洲柴电潜艇船体本身也从传统的水滴型变更成雪茄型,因此039型系列潜艇在下一步改良时是否会采用这种船体也值得关注。图为德国212潜艇。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R0R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R0R54TD0001.jpg
新型大侧斜推进螺旋桨。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RJP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RJP54TD0001.jpg
同时非对称的螺旋桨产生的气泡比较少,可以有效降低空泡噪声。而如果用三叶或者五叶桨,要达到七叶螺旋桨同样的速度,转速至少得高出几倍,高转速会引起大的噪音变化。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S.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S.jpg
另外,采用大侧斜螺旋桨是降低螺旋桨噪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发达国家的潜艇中已经普遍采用这一技术。螺旋桨噪声主要由螺旋桨叶片振动和螺旋桨空泡产生。潜艇螺旋桨叶片在不均匀伴流场中工作,会产生非定常的推力和转矩,这种载荷就引起螺旋桨叶、轴系的振动。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OT4E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T4E54TD0001.jpg
大侧斜螺旋桨由于它的大侧斜,使叶片的叶根和叶梢不会同时到达伴流场的高压区或低压区,可以有效抑制桨叶震动,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同时大侧斜螺旋桨能使螺旋桨的空泡,在桨叶的不同位置上产生,而不同于一般螺旋桨在同一位置重复产生空泡,可以避免空泡同时破裂或者堆积崩塌的情况,空泡的产生破裂相对比较平稳,也能达到降噪的目的。图为039系列潜艇最新改进型。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TTF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OTTF54TD0001.jpg
目前,并没有关于039系列潜艇螺旋桨的影像资料公布,但有军事观察人士认为使用七叶桨的可能性很大。七叶大侧旋螺旋桨设计已经算不上什么新技术,目前世界主流的常规潜艇也大量采用这一设计,我国的新型常规潜艇在设计上可能也会有所借鉴。图为039系列潜艇最新改进型。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URS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URS54TD0001.jpg
3、更长的舰体?从目前曝光的图片来看,新下水的这艘常规潜艇看上去比之前的型号更长。4月份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也指出,这种新型设计可以在舰桥基部额外安装一台高频声呐,因此这艘潜艇还可能略长于此前的型号。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OVF4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OVF454TD0001.jpg
4、磁流体推进再起风云随着这艘新潜艇更多细节的曝光,一种有些夸张的推断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这艘潜艇采用了先进的磁流体推进技术。磁流体推进,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海水发生运动,从而推动船艇前进。图为039系列潜艇最新改进型表面细节。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P0QU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0QU54TD0001.jpg
早在数年前,一则关于中国超导磁流体潜艇试车的传闻就曾引起不小轰动。一些网络上流传的模型图片似乎也在说明中国正在研制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P1JU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P1JU54TD0001.jpg
不过,从目前该项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经验上来看,也仅是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无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从039A到039B,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潜艇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中国军工走的是认真踏实的路子,在新一艘潜艇上有所改动,也是在合理范围之内,而像超导磁流体这样跳跃式的发展,可能性不大。图为039B型潜艇尾舵。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2DP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2DP54TD0001.jpg
关于这艘新潜艇的更多变化信息,还有待相关资料的进一步公开,不过从039系列潜艇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潜艇研制事业一直在进步,新型武器装备的点滴变化也牵动着每位爱国军迷的心。我们也期待中国的潜艇性能越来越强大,在与周边潜在敌对国家的水下较量中“长缨在手缚住苍龙”!。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苍龙”级潜艇。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3.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P3.jpg
039B型潜艇细节。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P3VM54TD0001.jpg
http://img3./photo/-25/t_9QM6P3VM54TD0001.jpg
039B型潜艇细节。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4R9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4R954TD0001.jpg
2011年7月,访问中国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抵达浙江宁波,参观了东海舰队某潜艇部队装备的新型常规潜艇。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5JF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5JF54TD0001.jpg
2011年7月,访问中国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抵达浙江宁波,参观了东海舰队某潜艇部队装备的新型常规潜艇。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P68F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68F54TD0001.jpg
2013年11月,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福格森海军上将登上中国海军新型AIP潜艇333艇参观。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6RU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6RU54TD0001.jpg
2013年11月,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福格森海军上将登上中国海军新型AIP潜艇333艇参观。
http://img4./photo/-25/600x450_9QM6P7IP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7IP54TD0001.jpg
中国未来新型3000吨级AIP型常规潜艇设想示意图。
http://img3./photo/-25/600x450_9QM6P8C154TD0001.jpg
http://img4./photo/-25/t_9QM6P8C154TD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环球时报5月3日报道,在这个核潜艇横行深海大洋的原子能时代,常规动力潜艇在很多人眼里已然过时,似乎退化回它刚诞生时的“丑小鸭”状态。然而,这种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兴风作浪、死死勒住英国和日本两个岛国的脖子致其窒息的武器,拜现代科技所赐,大有浴火重生之势。在我们身边,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掀起先进常规潜艇的热潮,一出“潜艇围城”正在亚太上演。日前,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一艘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在网上曝光,去年12月下水的该艇外形与现役039B型(西方称为元级)潜艇相似,但采用了类似德国212A型潜艇的倾斜式指挥台。它被媒体与军迷唤作039C型。更值得玩味的细节是,该艇似乎比039B更长,这在坊间引发了好奇的猜测——该艇是否装备了更先进的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舱段?会不会是传说中磁流体推进技术?无论如何,它是中国常规潜艇跨越式发展的缩影。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主编李小健认为,039C的出现,对于打破美日反潜封锁、突破第一岛链具有重要意义。指挥塔换上最潮造型或采取大直径耐压壳体相对于前辈,039C最惹眼的区别在于指挥塔造型的变化。从侧面看,从矩形变成了梯形。特别是在指挥塔前下方与艇体的连接处,加装了填角结构,使之有个圆滑过渡。“其实,这种填角结构可以减小潜艇航行时的阻力,减小流水噪音,这也为当今现代潜艇广泛采用。”李小健告诉记者,俄罗斯最新型的雅森级攻击核潜艇、美国的海狼级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在《简氏》看来,凭借这种新型设计,可以在指挥塔基部的空间额外安装一台高频声呐。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壳体直径增加了50%,这样就可以用单壳体取代双壳体结构,可以减轻艇体、减低噪音、增加有效艇内空间。这些新技术如果用在039C上,是符合逻辑的。硬币竖着放机器上启动时岿然不动根据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元级潜艇采用了新一代探测和火控设备,具备远距离发现和自动跟踪攻击能力,曾经在训练中,创造单艇同时发射两枚鱼雷、同时命中两个目标的纪录。两枚齐射最大的风险,是雷与雷可能互相干扰导致偏离航线,甚至互撞。现在,这一禁区被突破了。东海舰队某潜艇轮机技师刘雁武在央视节目中说,“以前的老艇噪音非常大,像我们俩这样面对面讲话都听不到。现在新型潜艇就不一样了,我给你打个比方——一块钱的硬币,竖着放,我放机器上面,启动机器,硬币也不会倒。”潜艇的发动机,居然能和现代汽车的V6发动机一样安静、平顺。这说明,中国潜艇的用于降噪的减震浮阀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超导磁流体推进上艇那是没谱的事军迷们都记得,美国电影《猎杀红色十月》中那艘台风级潜艇,凭借神秘的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无声无息地越过了大西洋的北约反潜警戒线。“磁流体推进”,成为围绕039C的一大关键词。
《现代舰船》杂志执行主编崔轶亮向记者解释道,磁流体推进,就是通过磁场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海水发生运动,从而推动船艇前进。其因为非常安静,而广受海军界关注。早在数年前,一则关于中国超导磁流体潜艇试车的传闻就曾引起不小轰动。“事实上,尽管喊了多年,磁流体推进在各国并无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崔轶亮认为,除了技术难关外,磁流体周围会形成强烈的磁场。“磁场可能‘出卖’潜艇,被反潜飞机的磁探仪发现的概率大增,”任何主战武器,实用性必然放在先进性之前。因此崔轶亮断言,039C采用磁流体推进可能性,几乎为零。(原标题:中国海军新潜艇换最潮造型 或采取新型耐压壳体)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何中国核潜艇比外国的小?两个原因卡住了中国核潜艇
【妹子聊军事第75期】近日一张中国093B核潜艇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照片中的核潜艇和经常见诸报端的093基本型核潜艇明显不同,最引人入胜之处莫过于在舰桥围壳后面出现了一段类似龟背的隆起,让人联想起之前盛传的潜艇垂直发射巡航导弹模块。
093B攻击核潜艇,正在装填训练鱼雷,剑桥围壳底部与艇体相接处新加了靴型过渡,有利于减小水下航行时的阻力,减小噪音,另有多处改进,注意舰桥围壳后部的隆起。
093核潜艇基本型
在2016年03期出版的《舰船科学技术》杂志上,来自海军驻郑州某军事代表室的李四超、潘渊、唐超联合发表了一篇专业文章《某型导弹垂直发射筒底部与潜艇连接方式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的建模图片,军事妹子认为这就是093B后部的垂发系统结构图,可见由于巡航导弹高度大于潜艇直径,只能艇壳开洞,导弹发射筒露出艇身一部分,这也是093B舰桥围壳后有那么一段隆起的原因。
美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同样后期型也加装了导弹垂发模块,但是完全在艇身内部,并没有改变潜艇外观,这对减小水下航行时阻力、噪音都有很大帮助。
差距更为明显的是战略导弹核潜艇,中国最新的094导弹核潜艇仍然采用巨大的龟背以容纳12枚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而12枚的载弹量在世界战略导弹核潜艇中是最少的。
世界主要战略核潜艇尺寸对比,中国的094是最小的,究其原因军事妹子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我国的潜艇壳体钢材还没能力应对大直径艇身的要求,这也是我国核潜艇搭载垂直发射导弹时往往伴随隆起的龟背的主要原因。
第二,核动力反应堆功率太小,目前我国舰用核反应堆还比较落后,不支持大吨位核潜艇的动力要求,建造的大了动力跟不上,或者说动力勉强跟上了但是由此产生噪音、稳定性等副作用更大。
从091/092解决了中国核潜艇有和无的问题,093/094又解决了中国核潜艇能不能用的问题,接下来的095/096就能解决世界先进的问题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海军新式潜艇换造型 或采取大直径耐压壳体
导读:[提要]  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曝光,它被媒体与军迷唤作039C型。039C最惹眼的区别在于指挥塔造型的变化。中国已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壳体直径增加了50%,这样就可以用单壳体取代双壳体结构,可以减轻艇体、减低噪音、增加有效艇内空间。
日前,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一艘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在网上曝光,去年12月下水的该艇外形与现役039B型(西方称为元级)潜艇相似,但采用了类似德国212A型潜艇的倾斜式指挥台。图为解
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曝光,它被媒体与军迷唤作039C型。039C最惹眼的区别在于指挥塔造型的变化。中国已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壳体直径增加了50%,这样就可以用单壳体取代双壳体结构,可以减轻艇体、减低噪音、增加有效艇内空间。日前,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一艘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在网上曝光,去年12月下水的该艇外形与现役039B型(西方称为元级)潜艇相似,但采用了类似德国212A型潜艇的倾斜式指挥台。图为解放军元级潜艇怒射鱼雷画面。在这个核潜艇横行深海大洋的原子能时代,常规动力潜艇在很多人眼里已然过时,似乎退化回它刚诞生时的“丑小鸭”状态。
然而,这种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兴风作浪、死死勒住英国和日本两个岛国的脖子致其窒息的武器,拜现代科技所赐,大有浴火重生之势。在我们身边,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掀起先进常规潜艇的热潮,一出“潜艇围城”正在亚太上演。日前,著名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一艘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的清晰图片在网上曝光,去年12月下水的该艇外形与现役039B型(西方称为元级)潜艇相似,但采用了类似德国212A型潜艇的倾斜式指挥台。它被媒体与军迷唤作039C型。更值得玩味的细节是,该艇似乎比039B更长,这在坊间引发了好奇的猜测—该艇是否装备了更先进的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舱段?会不会是传说中磁流体推进技术?无论如何,它是中国常规潜艇跨越式发展的缩影。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主编李小健认为,039C的出现,对于打破美日反潜封锁、突破第一岛链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德国212潜艇。指挥塔换上最潮造型
或采取大直径耐压壳体相对于前辈,039C最惹眼的区别在于指挥塔造型的变化。从侧面看,从矩形变成了梯形。特别是在指挥塔前下方与艇体的连接处,加装了填角结构,使之有个圆滑过渡。“其实,这种填角结构可以减小潜艇航行时的阻力,减小流水噪音,这也为当今现代潜艇广泛采用。”李小健告诉记者,俄罗斯最新型的雅森级攻击核潜艇、美国的海狼级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在《简氏》看来,凭借这种新型设计,可以在指挥塔基部的空间额外安装一台高频声呐。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壳体直径增加了50%,这样就可以用单壳体取代双壳体结构,可以减轻艇体、减低噪音、增加有效艇内空间。这些新技术如果用在039C上,是符合逻辑的。国海军第三条新型039B元级潜艇硬币竖着放机器上
启动时岿然不动根据央视《中国新闻》报道,元级潜艇采用了新一代探测和火控设备,具备远距离发现和自动跟踪攻击能力,曾经在训练中,创造单艇同时发射两枚鱼雷、同时命中两个目标的纪录。两枚齐射最大的风险,是雷与雷可能互相干扰导致偏离航线,甚至互撞。现在,这一禁区被突破了。东海舰队某潜艇轮机技师刘雁武在央视节目中说,“以前的老艇噪音非常大,像我们俩这样面对面讲话都听不到。现在新型潜艇就不一样了,我给你打个比方—一块钱的硬币,竖着放,我放机器上面,启动机器,硬币也不会倒。”潜艇的发动机,居然能和现代汽车的V6发动机一样安静、平顺。这说明,中国潜艇的用于降噪的减震浮阀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图为039B型潜艇细节超导磁流体推进上艇
那是没谱的事军迷们都记得,美国电影《猎杀红色十月》中那艘台风级潜艇,凭借神秘的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无声无息地越过了大西洋的北约反潜警戒线。“磁流体推进”,成为围绕039C的一大关键词。《现代舰船》杂志执行主编崔轶亮向记者解释道,磁流体推进,就是通过磁场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海水发生运动,从而推动船艇前进。其因为非常安静,而广受海军界关注。早在数年前,一则关于中国超导磁流体潜艇试车的传闻就曾引起不小轰动。“事实上,尽管喊了多年,磁流体推进在各国并无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崔轶亮认为,除了技术难关外,磁流体周围会形成强烈的磁场。“磁场可能‘出卖’潜艇,被反潜飞机的磁探仪发现的概率大增,”任何主战武器,实用性必然放在先进性之前。因此崔轶亮断言,039C采用磁流体推进可能性,几乎为零。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潜艇被困外国海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