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最强的黄金圣斗士顶级黄金谁整体实力最强

查看: 18469|回复: 25
captoo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重归最初》的系列文章采用年号和旧历,而非公历纪年。这是因为旧历与公历的月、日并不吻合,如要把日本传统史书所采用的年号和旧历纪年都折算为公历,将是一项艰巨又难以准确的工作。具体说来,当时使用的是我国唐代司天官徐昂所制之宣明历,此历我国在唐代后期使用了七十一年,而在日本从862年至1684年共八百余年间被一直采用,是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战国时代在位的总共有五位天皇,分别是后土御门()、后柏原()、后奈良()、正亲町()、后阳成(,以上括号内均为在位年代)天皇。一般游戏中出现的是后三位。天皇改元的时间可以在一年的任何一天,所以一年中可能有两个年号,例如元龟四年(大致相当于公元1573年)七月二十八日改元为天正元年。但习惯上以新年号为准,室町幕府的灭亡一般都说成在天正元年七月。以下列出的是玩家常见的部分战国时代的年号:
  大永();享禄();天文();弘治();永禄();
  元龟();天正();文禄();庆长()。
  其中天正至庆长期即安土桃山时代的时间。庆长二十年(1615)五月的大坂夏之阵,丰臣氏战败灭亡;同年七月十三日改为元和元年,其后至幕末二百五十年间未有战乱,所以江户幕府称这一事件为“元和偃武”。
--------------------------------------------------------------------------------
  日本自平安时代初期形成六十六国二岛的行政区划,直至幕末无变化。明治元年(1868年)曾细加划分,新增十一国,废藩置县时被一起废除。六十六国二岛共分为五畿七道,分别是:
  畿内五国(五畿):大和、山城、摄津、河内、和泉;
  东海道十五国: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总、下总、安房、常陆;
  东山道八国: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北陆道七国:若狭、越前、加贺、能登、越中、越后、佐渡;
  山阴道八国: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山阳道八国: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
  南海道六国:纪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
  西海道九国二岛: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萨摩、大隅、壹岐岛、对马岛。
  有时候,也根据中国的习惯而称各国为州,如甲斐为甲州,远江为远州,纪伊为纪州等,故西海道九国合称“九州”。相应,各国的国守,谓之曰太守。另外,陆奥、出羽(不少游戏中分陆奥为岩代、磐城、陆前、陆中、陆奥,分出羽为羽前、羽后,其实是明治初年的细分)地方为“东北”;山阴、山阳两道为“中国”(这是相对京都、奈良的距离远近而言,六十六国各有远、中、近之分,如九州诸国就属于远国,但通常“中国地方”仅指山阴、山阳两道;同时也有“日本国中部”之意,因为古代奥羽的大片土地还是虾夷人的居住区);京都、大坂地方为“关西”;箱根(在伊豆与相模的交界处)以东的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上野、下野八国地方为“关东”,上杉谦信的“关东管领”职,名义上管领的就是这些地方(外加甲斐、伊豆)。
  各国的政厅(国衙)所在地称为国府或府中,府中所建的城堡自然就是府中城。这种公家政治时代的产物直到战国时代仍有遗留,其实骏府就是骏河府中的简称,同样甲府城也就是甲斐府中城。当然,其作为国衙所在地的职能早已名存实亡。
  国中还有其它各种城、砦、关等,其名多由所在地名而来。天皇与足利氏(将军家、管领家等)的居馆专称“御所”,如京都御所、室町御所、镰仓御所、小弓御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名有重复出现:备中、伊豫、武藏都有松山城;石见、能登都有七尾城;与羽柴秀吉水淹的备中高松城隔濑户内海相望的有讃岐高松城,等等。同一个地名,在同样的读音下有时会有数种汉字写法:“小弓御所”也作“生实御所”;德川家康的居城远江滨松城的前身有“引马”、“曳间”、“引间”、“曳马”排列组合的四种写法;等等。究竟该怎样写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人物姓氏§
  在古代日本,一般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公家、武士的姓氏往往是从地名演变而来。追溯这些姓氏,可以发现有些是同源的。皇族子孙中不能继承皇位的庶流(支流),就被任为京职或下放到地方;若累代皆为庶流,极可能就失去了公家身份而成为地方领主(再发展为武士集团)。其间可能即以所在地方名为姓氏;这一姓氏的庶流再分,也会出现另立门户的情况。足利氏源自清和源氏,祖上因继承下野国足利庄等地而改姓足利;吉良、今川、斯波、一色等,都是通过类似方法再从足利氏分出的支系大名。这些大势力后经过转封大都离开了原先的发迹地,而从大量较小的地方势力上还是能看到这种以地名为姓的情况,如讃岐十河城的十河氏、土佐安艺城的安艺氏、摄津伊丹城的伊丹氏、骏河葛山城的葛山氏、下总结城城的结城氏,等等。根据地名而改姓的例子虽然多数发生在镰仓时代以前,但战国时代以后仍有出现。今川氏真风雅亡国,最后依靠德川家康而定居于江户品川,其次子高久即改以品川为姓。
  大量的是因过继而改姓。有的家族在绝嗣时只得将养子或女婿(婿养子)改姓纳入本家以存家脉。弘治年间(),飞驒国司姊小路家无后,即由飞驒国内的豪族三木良赖(姊小路良赖)继嗣;而上杉谦信不近女色,继嗣的只有养子。然而,战国乱世,过继更多地带上了谋略与外交的色彩。游戏中,不少大家族的“一门”存在着异姓,除少数为同族的庶流(一般出现于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中,如大友家的立花、户次、高桥,今川家的堀越、小鹿、濑名,南部家的北、九户、石川)外,其余像毛利家的吉川、小早川、穗井田、天野,三好家的安宅、十河,长宗我部家的吉良、香宗我部,织田家的北畠、神户,武田家的一条、仁科、葛山、松尾,伊达家的亘理、留守,都是以非嫡长子过继一些弱小家族的结果。这实质是一种和平兼并的手段,那些弱小家族大都并非绝嗣,但不得不将家督之位让给养子。两国同盟时较弱的一国还会将自己的亲子送去作养子,实质上类似于人质。例如上杉家的上杉景虎(北条氏秀)、上条政繁(畠山政繁)。有时候,亲族之间也互相过继养子。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好家的养子关系,三好长庆的嫡子义兴二十二岁就去世了,即由四弟十河一存之子重存(三好义继)过继,又把二弟三好义贤之子给十河一存作了养子(十河存保);小早川秀包是毛利元就七十一岁时得的末子,与元就的三子小早川隆景虽为兄弟,年龄相差三十四岁之多,于是就作了隆景的养子。
  养子关系也可以解除。宇都宫广纲与结城、佐竹两家同盟,就将次子(结城朝胜)送给结城晴朝作养子,可是结城晴朝没有其它子嗣,丰臣秀吉想让德川家康的次子秀康入嗣结城家,最后又硬行将结城朝胜退回了本家。结城秀康则因反复入嗣,先后有德川、羽柴、结城、松平四个姓。
  另有一些少见的改姓情况。松平氏据传为出自新田氏的德川(得川)义季的后裔,所以家康恢复了旧姓德川,也许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但除家康的嫡流以及第九子义直、第十子赖宣、第十一子赖房三家(即后来江户时代的“御三家”)可用德川姓外,其余仍姓松平氏。至于木下藤吉郎改姓羽柴、丰臣的经历则更已为玩家所熟知。丰臣、德川政权还分别以羽柴、丰臣和松平姓赐予亲信或有力大名。丰臣秀吉统治时期得到赐姓的有五大老及细川忠兴、筒井定次、丹羽长重、堀秀政、长谷川秀一、蒲生氏乡、池田辉政、稻叶贞通、稻叶典通、蜂屋赖隆、佐佐成政、里见义康、京极高次、长宗我部元亲、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福岛正则、小早川秀秋等数十人,然而关原会战之后,随着德川家康的霸权确立和西军方诸大名被减知转封甚至除封,这些赐姓大都被废止了。赐姓的一个特例是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因武勇力敌百人而被龙造寺隆信赐予“百武”之姓。
  僧侣是舍弃了俗姓的人,在游戏中往往被冠以寺号,如本愿寺、安国寺、曼殊院等,不能视之为姓氏。但公家常以菩提寺(作为一族永久的墓所而建的寺庙)的寺号为姓(西园寺、劝修寺等),寺院领地内的住人也会以所在寺号为姓(乐岩寺、大宝寺等),同样与寺庙有关,却都是货真价实的姓氏。总之,僧侣和商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名称前加缀的可以是道号(太原雪斋)、商号(茶屋四郎次郎)、地名(山上宗二)等,不一而足;其中有的世代沿用,已经相当于姓氏了。
--------------------------------------------------------------------------------
§人物名讳§
  战国时代的人们,随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会逐渐拥有越来越多的名号。有时同一个人物,换一种称呼,我们可能就不认识了。先以上杉谦信(长尾景虎)的各种名号为例:虎千代①、平三②、景虎、政虎、辉虎③、宗心、谦信④,这些名号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①“虎千代”是上杉谦信的幼名,即未成年时的非正式名。大都叫做“××丸”,比如松寿丸(毛利元就)、芳菊丸(今川义元)、千熊丸(三好长庆)、盐法师丸(大友宗麟)、虎寿丸(岛津义久)、梵天丸(伊达政宗)等,这是武士阶层特有的幼名格式。其实“丸”原是蜣螂推的粪球的意思,起个贱名字,好让魔鬼邪物看不上,从而保佑小孩子不早夭,和我国农村过去起些带狗字之类的名字一样具有避邪的意味。也有少数例外,如太郎(一作“胜千代”,武田信玄)、吉法师(织田信长)、日吉(丰臣秀吉农民式的幼名,后来史书为了拍他的马屁,硬是写成了“日吉丸”)、竹千代(德川家康)等。
  游戏中有一位人物是始终以幼名相称的--信长的宠童森兰丸,即使活到三四十岁,仍旧叫“兰丸”,也挺滑稽的。其实,在本能寺为信长殉死时虽然年少(十八岁),但已经“元服”(一般十二岁以上男少年的成年仪式)有了正式名“长定”,信长深爱兰丸,特意让其在成年后仍旧着童装而不束发。而人们习惯上总是称其幼名,也许是出于对美童的爱慕吧。森兰丸的两个弟弟,同在本能寺殉难的森坊丸(长隆)与森力丸(长氏)的名称,也是同样情况。
  ②上面提到“元服”,即十二岁以上男少年的成年仪式。“元服”以后,就有了“通称”(通常时称呼的非正式名)和正式名。长尾家源出于平氏,于是谦信的通称就叫做“平三郎”(简称“平三”)。通称中的数字多数并没有长幼次序的含义,而仅仅是沿袭。在一段时期内,家族中的一些特定通称只有作为继承人的子嗣才可使用,沿用较长的如六角家的“四郎”,今川家的“五郎”和“彦五郎”,北条家的“新九郎”等。因为历史记载不详,有的人物只留下了通称;而少数有名的武将,虽然有正式名,但通称更为人所乐道,羽柴秀吉的两大军师--竹中半兵卫(重治)和黑田官兵卫(孝高)是个中典型。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服部半藏(正成)也是以通称著名,而“半藏”之称为其子孙世代相传。通称可以置于姓与正式名间一并称呼,如“长尾平三景虎”、“柴田权六胜家”、“山本勘助晴义”、“天草(益田)四郎时贞”等。
  ③正式名一般由两个汉字(极少数为一个汉字)组成,其中往往有一个是“通字”,即代代相承使用的某个固定汉字。织田家的“信”,毛利家的“元”,尼子家的“久”,朝仓家的“景”,伊达家的“宗”等等皆属此例。由于使用了通字(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不使用通字或改变通字的情况),家族中上下几代人之间同名的机率大为提高。伊豫守护河野家在战国时代内就出了两位“通直”和两位“通宣”,而两位“通直”在游戏中也经常露面,日本的史书中为了便于区分,只好各加以官名称为“弹正少弼通直”和“伊豫守通直”;伊达家第九代和第十七代都叫“政宗”,这可能也是人们常称后者为“独眼龙政宗”(前者称“大膳大夫政宗”)的原因之一;血缘和时间上最接近的是岛津义弘的四弟和三子,都叫作“家久”。
  上杉谦信的正式名有景虎、政虎、辉虎三个,涉及到了“赐字”的问题。赐字即地位高者将自己名字中的上字(两个字中的前一个字)或下字(两个字中的后一个字)赐予地位低者作为其上字,一般都是赐下字,得到上字的相对更为荣耀。“景虎”是谦信最初的名字,因生肖属虎,幼名和正式名中都有“虎”字,而“景”则为长尾家的通字;永禄四年(1561)在镰仓鹤冈八幡宫举行关东管领的正式就任仪式时,接受了原关东管领上杉宪政的姓氏和“政”字而改名为上杉政虎;同年十二月又受将军足利义辉赐予一字而改作“辉虎”。得到有地位的人的赐字在当时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有心的读者在之前的连载中也许会发觉,今川义元之“义”和武田晴信之“晴”出自同一人,即室町幕府第十二代将军足利义晴。家臣往往从主君处接受赐字。某家大名家臣团的名字中,如果有一、两个字使用频率特别高,同时又为主君名中所有,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为赐字了。“主君赐字+通字”成为家臣们最不用动脑筋的起名公式。伴随着主君的更替,赐字也不断变化。南近江的守护六角定赖、六角义贤两代,家臣有三云定持--三云贤持(早逝,游戏中一般看到的是其弟三云成持)、蒲生定秀--蒲生贤秀、后藤定丰--后藤贤丰等。类似的有趣情况在很多大名家中都可以发现。《信长之野望》系列的《霸王传》中曾把赐字作为褒赏家臣的手段之一,其实不少武将名中已含有赐字,还有一些是以通称或号相称,再予赐字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所以这一项功能在以后的系列中再没有出现。
  赐字带有明显的主从关系色彩,在战国时代更是如此。浅井长政最初叫做“贤政”,因长政之父浅井久政时屈从于六角家的威势,是结合六角义贤之“贤”与浅井家的通字“政”而起的名字。但长政不甘于屈辱地位,终于与六角家断交而舍去了名字中的“贤”字。无独有偶,松平元康摆脱今川家而独立时,也舍弃了今川义元赐予的“元”字。
  ④僧侣、茶人等多以“号”代名,武士中拥有“号”的也大有人在(但真正为人熟知的不多)。号,有的是法号(道号),有的是斋号。日本的茶圣千利休,法号宗易、利休,斋号抛筌。由于茶道的精神大量来源于禅宗思想,茶人有参禅的传统,“宗易”是其二十四时在南宗寺参禅所得的法号;天正十三年(1585)丰臣秀吉升任关白时,与千利休共同主持邀正亲町天皇参加的宫内茶会,“利休居士”是当天由天皇所赐,此时利休已经六十三岁了。所以《太阁立志传Ⅰ》中称“千宗易”,一般情况下倒要比其他游戏中称“千利休”更准确一些。
  我国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人们更习惯于称其为“苏东坡”。日本历史上这类情况更多见,请看下面的战国人物,后面注的正式名是不是反而不那么响亮了?
山名宗全--持丰 北条早云(早云庵宗瑞)--(伊势)长氏 驹井高白斋--政明
斋藤道三--利政 朝仓宗滴--教景 稻叶一铁--良通 氏家卜全--直元
太原崇孚(雪斋)--(俗姓庵原,名已佚) 本愿寺显如--光佐 本愿寺教如--光寿
细川幽斋--藤孝 细川三斋--忠兴 织田有乐斋--长益 上杉谦信--政虎
武田信玄--晴信 穴山梅雪(梅雪斋不白)--信君 长坂长闲(长闲斋)--光坚
大友宗麟--义镇 立花道雪--(户次)鉴连 高桥绍运--镇种
柳生石舟斋--宗严 伊东一刀斋--景 久
有地位的人物死后可能还有谥号和“法名”(有点像我国古代的庙号),德川家康地位特殊,更拥有“神号”:东照大权现。这些死后追赠的名号一般极少接触,就不赘述了。
  ※此外,与地名上的情况类似,同音的日语汉字时而通用的现象也广泛存在于姓氏和各种名号中,如“东”与“藤”(伊东一刀斋--伊藤一刀斋、安藤守就--安东守就),“助”与“介”(山本勘助--山本勘介、山中鹿之介--山中鹿之助),“义”、“可”与“吉”(大友义统--大友吉统、堀尾吉晴--堀尾可晴),等等。汉字中意义相同的字在日语中常常读音相同,如“满”和“盈”都读作,是故宇佐美定满也作“宇佐美定盈”,菅沼定盈也作“菅沼定满”。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教名与外号§
  教名特指天主教的洗礼名。随着天主教影响的扩大,接受洗礼的人也开始增多。以下是主要信教大名的教名:
有马义贞--ドン=アンドレ(德·安德肋)
有马晴信--ドン=プロタジオ
大村纯忠--ドン=バルトロメウ(德·巴尔多禄茂)
一条兼定--パウロ(保禄)
大友宗麟--フランシスコ(方济各)
小西行长--アウグスティヌス
高山友照--ダリヨ(达尼尔)
高山右近--ジュスト(犹斯托)
黑田孝高--ドン=シメオン(德·西默盎)
蒲生氏乡--レオン
  ※我尽可能使用了天主教的传统译名,但它们看上去比较别扭。换成大家比较熟悉的叫法,“保禄”即“保罗”,“西默盎”即“西蒙”,等。
  当时不少人是合家受洗,这些大名的夫人们的教名叫做ジュスタ的很多,前面加以夫姓就成为全名,如高山ジュスタ就是高山右近的妻子。不过,这些女子中最负盛名的要属细川ガラシャ夫人()了。ガラシャ夫人本名玉子,是“谋反人”明智光秀之女,当时一流的文化人细川忠兴的正室,日本屈指的美女。如此身世注定了她波澜的一生。她曾怀揣匕首直面父亲的仇敌丰臣秀吉,使好色的秀吉不得不打消不良企图。与其他一些女子不同,夫君细川忠兴并非教徒。ガラシャ是在秀吉发布禁教令,而高山右近被流放马尼拉的天正十五年(1587)自发受洗的,后来又学会了拉丁语和葡萄牙语。庆长五年(1600)的关原会战前,石田三成意欲将东军(德川方)诸大名(包括细川忠兴)的妻儿挟作人质,派兵包围了在大坂的细川家宅。为了不成为忠兴的包袱,ガラシャ与所有的留守人员一起自尽于家宅大火之中。被此举震动的石田三成主动放弃了人质计划。然而,ガラシャ的壮烈之死感动了全国,反三成的情绪大为高涨,间接鼓舞了东军的士气。ガラシャ夫人的美貌、才识、勇敢、忠贞和坚定信仰,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经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她的形象一般是身着和服,项戴十字架的优雅女子。将在PS2上推出的以关原会战为背景的SLG《决战》中,可以再度见到这样的身姿。
  外号常赋予有名的武将。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这对宿敌分别被誉为“越后之龙”与“甲斐之虎”。如此格式的外号还有“尾张之虎”(织田信秀)、“美浓之蝮”(斋藤道三)、“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出云之鹿”(山中鹿之介)、“甲山猛虎”(饭富虎昌)等。也有的不用动物来形容:“越后钟馗”(斋藤朝信)、“雷神”(立花道雪)、“东海第一强弓”(今川义元)、“尾张的大傻瓜”(织田信长,这是极少见的反面外号)等。外号有时可以与其它各种名号相连,如“独眼龙政宗”(伊达政宗)。作为武士,最看重的就是武勇,精通枪术(长枪)的武将会有一个带“枪”字的外号:血枪九郎(松平家的长坂信政)、枪半藏(德川家的渡边守纲,通称半藏)、枪大膳(里见家的正木大膳亮时茂)、枪弹正(武田家的保科弹正忠正俊)。“鬼+名号”是夸赞武勇最常用、最简洁明了的格式:鬼美浓(原美浓守虎胤)、鬼十河(十河一存)、鬼柴田(柴田胜家)、鬼半藏(服部半藏)、鬼作左(本多作左卫门重次)、鬼孙市(杂贺孙市)、鬼义重(佐竹义重)等。出羽的年轻猛将户泽盛安通称九郎,就得了个“夜叉九郎”的外号,与“鬼××”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波多野家的二鬼--“赤鬼”(赤井直正)和“青鬼”(糁井教业),不接续任何名号,干脆利落,总是使我联想起《水浒传》中的“赤发鬼”(刘唐)。与大量的“鬼”相对的是“佛”非常少,可能只有丰臣政权“三中老”之一的堀尾吉晴(通称茂助)因外貌和善,性情温厚而号称“佛茂助”。
  还有一种,我暂且也将其归入外号之列,是合称数人的,例如著名的“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日本人特别喜爱排“四大天王”(许多游戏中都有),战国人物也是如此。常见到的是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和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江里口信常、百武贤兼、木下昌直、圆城寺信胤,最后一人有争议),“武田四名臣”(山县昌景、内藤昌丰、马场信房、高坂昌信)也与此接近。这种五虎将式的排名也许在每个大名家内部都存在。
--------------------------------------------------------------------------------
  很多时候,人物的姓名和官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多数人在历史的舞台上做做鬼脸就走掉了,他们留下的名字残缺不全,其中有的只剩下了官名,以致我们现在不得不使用诸如“奥山常陆介”之类的称呼。官名常被置于姓与名之间,如“小西摄津守行长”(要是按中国的习惯,就是“摄津守小西行长”),甚至可以省略后面的名字,以示尊重:
宇佐美骏河(定满) 松永弹正(久秀)  高山右近(重友)
原美浓(虎胤)   马场美浓(信房)  高坂弹正(昌信)
大谷刑部(吉继)  直江山城(兼续)  古田织部(重然)
大野修理(治长)  小堀远州(政一)
  “弹正”即弹正忠,“右近”即右近大夫,“修理”指修理亮,“刑部”、“织部”即刑部少辅和织部正,“骏河”、“美浓”、“山城”、“远州”分别指骏河守、美浓守、山城守、远江守,都是被简化了的官名。这些战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风云人物,之所以不直称其名,恐怕也是源自中国的习惯。就好比历代的文人墨客总是满怀钦慕之情地称书圣王羲之为“王右军”(右军将军),诗圣杜甫为“杜工部”(工部员外郎)一样,精通三国的玩友还可以想一想“刘豫州”、“孙破虏”之类。上面罗列的人物,宇佐美定满为越后流兵法之祖,原虎胤、马场信房是武田家的猛将,高坂昌信、直江兼续分别是武田、上杉家的名军师,高山右近在严酷的禁教中坚持信仰而抛弃了地位,大谷吉继是关原会战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为西军效死的义将,大野治长是大坂战役中丰臣氏最后的支柱之一,古田织部和小堀远州是继千利休之后各自开创了“织部式”和“远州式”茶陶的两位重要武士茶人。唯独松永久秀有点儿特殊,但背负恶名的同时也是造诣很深的文化人。后人对他们的称谓中大都是含有敬意的。
  所谓的“官位”,其实是“官”与“位”的两个概念。先说“官”,玩家看到的这一套日本官制,基本上脱胎于约公元700年的《大宝律令》和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央设有二官(神祗官、太政官)、八省(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一台(弹正台)、六卫府(左右近卫府、左右兵卫府、左右卫门府),八省下还置有各职、寮、司。各部门的官员大都分为长官、次官、判官、主典四等,不少官职是从我国历代引进的。举例来说,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等皆属于太政官,诸如修理大夫(修理职的长官)、左京亮(左京职的次官)、大膳亮(大膳职的次官)、图书助(图书寮的次官)、采女佑(采女司的次官)之类则属于八省下的各职、寮、司。地方行政区分国、郡、乡三级,各国有国司,分为守、介、掾、目四等官(国司有时特指国守),一般见到的是前两等。因担任国司油水甚丰,以往公家贵族常常兼任而不赴职,造成国司虚置;镰仓、室町幕府在地方上设置地头、守护诸职后,国司之权尽失。以上都是令制规定的官职,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为补充律令官制的不足又出现了“令外官”,如关白(其名出自《汉书》,意即“禀报”)、内大臣、参议等。令外官与令制官职并存,甚至使一些令制官职有名无实。然而,从律令制时代结束到战国时代的漫长岁月,使绝大多数官职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虚衔和“官位相当”(详述于后)的附属品。战国武将中任“××守”、“××介”的极多,却都不赴任,正是其表现。官制的情况因过于复杂,限于版面,只能流于简单介绍了。
  “位”即位阶,既是身份等级,又有待遇高低的意味。日本的位阶受我国隋唐九品正从上下阶制的影响,自一位到八位,各分正、从两级;从三位以下,每一级再分上、下两阶--即四位至八位每一位之内有四阶(例如四位分为正四位上、正四位下、从四位上、从四位下);在从八位下之下尚有大初位(上、下)和少初位(上、下),类似我国的“不入流”。
  “位”在一定程度上比“官”更重要,可以有位无官。因被织田信长喜爱而频繁出现于战国游戏中的“人间五十年”一段唱词,出自幸若舞的“敦盛”一 节,“敦盛”指平安末期源平之争中平氏一族的武将平敦盛,十六岁就战死于一谷会战。敦盛就是一个典型的有位(从五位下)无官者,别号“无官大夫”。反之,就任一定的官职,则必须有相配的位阶,即所谓“官位相当”。例如,太政大臣只授予正一位或从一位的官员,中纳言通常由从三位的官员担任,参议自三、四位的朝臣中选任,等等。游戏中朝廷的卖官,就是这种官位相当的“搭卖”。
  授位是天皇的权利,关于其有一件有趣的轶事。江户时代的享保十三年(1728),从越南输入日本的一头大象谒见了天皇。按规定,只有获得五位以上的身份才可上殿,无官无位者不能谒见天皇。于是此象被授予从四位,其位阶之高,超出诸多大名之上。由此想到游戏中各家大名或家臣向朝廷献金,都是由山科言继、近卫前久等公卿负责传奏,天皇并不出面,也许就是出于身份的考虑。毕竟,战国前期三位以上的高位基本上都被控制在皇室贵胄手中,武士的官位相对偏低。将军足利义晴是从三位,足利义辉是从四位下,足利义荣是从五位下;声名卓著的大名如毛利元就(从四位上)、今川义元(从四位下)、岛津义久(从四位下)等,也不过在从四位内徘徊,而这些都已经算很高了;普通大名一般保持在五位至六位之间,家臣就更低。到织丰时代,天下大势已定,情形就不同了:织田信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丰臣秀吉更是破天荒地爬上了关白太政大臣的高位,其家臣的官位也相应提高,四位的已很普遍。
  官位在人物死后还可追赠,当然要比一般的高,有时也会高得出乎意料。浅井长政是战国大名中结局很悲惨的一位,但他与信长的妹妹市之间留下了三个著名的女儿:长女(茶茶)即丰臣秀吉的侧室淀殿,次女(初)嫁给京极高次,尤其是三女(达子)成为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因为这一层姻戚关系,长政于宽永九年(1632)被追赠从二位,权中纳言。信长将长政的头骨做成酒杯的时候,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
  《信长之野望》系列从第五作《霸王传》开始推出官位系统时,将“征夷大将军”列为正一位(这种混为一谈的做法遗毒不浅)。第六作《天翔记》时,“官”与“职”才被分开。足利义辉的“官”是参议,“职”才是征夷大将军。但《天翔记》中的“职”仅有数种。至《烈风传》中,“役职”就显得非常普遍。
  究竟什么才是役职?就我的理解,指由幕府设立,武士为幕府供职时担任的职务,役职的高低表征着武士地位的高低。注意不可将“役职”之称与律令官制中八省下的中宫、修理、大膳等诸“职”相混淆。以下是关于室町幕府主要各职的简介。
①征夷大将军:本是奈良时代为征服虾夷而设的临时性总指挥官名,后成为幕府(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首脑的职名,表示武士集团的首领地位。镰仓、室町、江户幕府时代分别由源氏、足利氏、德川氏世袭。战国时代的室町幕府将军本质上已沦为山城国的一介小大名,只是常被人作为旗帜摇来摇去而已。其它各职均由将军所授。
②守护和守护代:“守护”是由将军任命的控制地方各国的役职,多系足利氏同族或有力家臣,一般为世袭。守护在领国内拥有军政大权,且有不少身兼数国,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因守护在幕府内有政务,往往留居京都,而将各国委任有力家臣代理,即“守护代”。这样,守护陷入了与律令官制中的国司相同的境地。时间一久,守护代甚至守护代的家臣就把握了领国实权,特别是那些兼国甚多的守护更难保全。例如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斯波氏,应仁之乱后越前和尾张分别被守护代朝仓氏、织田氏把持,远江则被同为守护的今川氏以武力夺取。战国时代,尽管许多大名仍保有“××守护”之名,但真正能够维持领国统治秩序的不过数家而已。
③公方和关东管领:“公方”本是对将军家的称呼。南朝正平四年,北朝贞和五年(1349)足利尊氏任命四子基氏为关东管领,驻于镰仓,管辖十国(关东八国外加甲斐、伊豆),其下设机构一如幕府,别称“小幕府”;又任命足利氏的姻戚上杉宪显为执事以辅佐政事。此二职后由两家世袭。然而基氏的子孙渐有独立倾向,其职称改为关东公方(关东御所)或镰仓公方(镰仓御所),执事上杉氏称为关东管领。至永享十年(1438),镰仓公方足利持氏终因举兵反叛而被消灭(“永享之乱”),其子成氏移居下总国古河,即“古河公方”,从此关东实权便落入上杉氏之手。两家争斗不绝,关东动荡。长禄元年(1457),足利政知受幕府指派前往关东镇抚,但无力占据镰仓,只得驻于伊豆国堀越,称“堀越公方”,依靠上杉显房和骏河守护今川氏(幕府的镰仓监视役),与古河公方对立。足利政知死后,嗣子年幼,时北条早云正崛起于关东,堀越公方遂为其所灭。古河公方中后又分裂出驻下总国小弓的小弓御所足利义明,但义明战死后就没落了。最末两代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足利义氏在与小弓御所的争权中沦为北条氏的傀儡。而关东管领上杉家也分裂为山内、扇谷两家。关东的这些门第甚高的家族虽占据着大片领地,但时和时战,动乱不已,终于被从今川氏的一介食客起家的北条氏蚕食鲸吞,先后废绝。山内上杉宪政情急之下只得将上杉姓与关东管领一职让予长尾景虎(上杉谦信),而谦信就是最后一任关东管领。随着幕府的灭亡,关东管领一职亦废。
④三管四职:指室町幕府的管领(初称“执事”,将军的辅政机关)和侍所(管理武卫人员的警察机构)所司两大要职。前者由斯波、细川、畠山三家,后者由赤松、一色、山名、京极四家强大守护轮流担任,故名。三管四职的地位仅次于公方,但应仁之乱后都趋于衰绝。
⑤探题:室町幕府最重要的地方职制之一。具体有九州探题(镇西探题、九州管领)、中国探题、奥州探题(奥州管领)和羽州探题(出羽大将)四职,分别总领九州、中国(指山阴、山阳两道)、陆奥、出羽的的军政大权,而这些地方都是历代驻兵的军事要地。九州探题在室町初期今川了俊任职时一度非常强大,后由涉川氏出任,应仁之乱后已有名无实;奥州探题和羽州探题系由原出羽陆奥探题分裂形成,前者于弘治年间()被伊达晴宗获任,后者由最上氏世袭,亦皆形同虚设。
  室町幕府的役职尚有很多,有中央的,有地方的,适合各阶层的武士担任。战国时代幕府的威信一落千丈,役职也就成为名义上的号召了。另外,丰臣政权中以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和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继任)、三中老(生驹亲正、中村一氏、堀尾吉晴)和五奉行(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增田长盛、石田三成、长束正家)为代表的各种职务,应当也属于另一种形式的“役职”。
--------------------------------------------------------------------------------
§朝廷和公家§
  朝廷指居于京都的中央贵族政权,镰仓时代以前原本是日本真正的统治者。然而随着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武士独裁政治形式--幕府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战国游戏中常称山科言继等人为“公卿”,这是受中国影响的一种称谓: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称“三公”,大纳言及三位以上的朝臣(后包括三位、四位的参议)称“卿”,合称“公卿”。镰仓幕府建立以后,将朝廷、天皇和公卿贵族称为“公家”,而公卿贵族称幕府及各职为“武家”,这就是公武之分。
  公、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从朝廷的公家政治到幕府的武家政治,即武家夺取公家权力的过程。公家也作了很多努力试图恢复地位。老资格的SLG玩家一定玩过描述南北朝之争的MD游戏《太平记》,南北朝之争本质上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公武之争,代表公家利益的南朝最终失败(尽管名义上得到了北朝的承认)。公家所依靠的经济基础早已没落,所以不可能完全排斥武家。但是南朝真正信任的武士不过楠木、新田、名和等数家而已(玩家较为熟悉的名臣北畠亲房、北畠显家、千种忠显等皆系公家),将其余大量武士推向北朝一方,故虽有忠臣良将,亦难挽颓势。公武之争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南朝失败后,公家一蹶不振。至战国时代,朝廷的收入来源(庄园)多为战国大名所夺,年间收入仅7500贯左右,经济非常拮据。后土御门天皇驾崩后,因资金不足,四十日后好不容易才由幕府出资补办葬礼;随即上台的后柏原天皇,因操纵幕府实权的细川政元拒绝提供资金,二十一年后才举行了即位仪式;后奈良、正亲町二帝的即位式同样原因分别推迟了十年和三年,依靠诸家大名的献金方才得以举行。
  好在应仁之乱后幕府的控制力也明显减退,朝廷趁机收回了官位任命权(原由幕府代为申请和授予)。那些掌握实力,自重一方的战国大名们,缺乏和想要得到的正是名誉。朝廷的官位比起幕府役职役,因相对更为可靠而价值飙升。在授予官位时被授者的献金成为朝廷的宝贵收入来源。这完全是一种神圣气氛下的卖官鬻爵。
  朝廷全然没有武力,但仍有权威,正是其始终存在的原因。只要占据了京都,就可以利用朝廷的权威行事。织田信长深谙此道,攻击越前的朝仓氏前,先以天皇名义令朝仓义景进京,朝仓义景当然不肯从命,于是给了信长奉辞伐罪的机会;其后信长包围网和围攻石山本愿寺时,也有好几次都是靠正亲町天皇的敕旨摆脱了困境。
  公家贵族素来是有钱有闲的阶层,也正是他们在吃喝玩乐中发展了古代日本的很多文化。但在战国时代,穷困的公家只得到地方上做大名的家教,传授和歌、书道、蹴鞠、礼仪、历法等以维持生计,为京都文化向地方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少数公家还保有地方领地,其中较大的是土佐国司一条家、伊势国司北畠家和飞驒国司姊小路家。特别是一条家在四国很有影响力,其据点土佐中村一度呈现出“小京都”的繁荣景象。游戏中在中央朝廷见到的公家主要有山科言继、近卫前久、劝修寺晴丰、菊亭晴季(史书上一般称“今出川晴季”)数人。他们担任武家传奏职,与各家大名都有结交,所著传世的日记《言继卿记》和《晴丰公记》成为记述战国历史的贵重文献。
战国时期也有被迫改名夺字的事情。真田信之(大家都知道吧,幸村的哥哥)原名真田信幸,因为分家时选择了德川家,所以后来成了德川家的大名,而且娶了家康的女儿。后来因为得罪了二代将军秀忠,结果被迫改名,将名字中真田家代代相传的“信”字给剥夺了,以示羞辱。
  室町时代末期,以京都地区为中心所发生的反乱。室町幕府对旧有的守护大名欠缺强有力的统御机能,特别是在中期之后,不断地为有力守护大名的反乱所苦恼,加上连续的失政、腐败、土一揆、德政一揆的发生,幕府的支配力显著地衰退下去。另一方面,诸家的家门承继斗争激烈,以将军家、管领家(龟山家、斯波家)的继嗣问题为发端,与两有力守护&&
大名细川氏(东军)、山名氏(西军)之间的势力斗争结合在一起,一四六七年(应仁元年)天下被分为两大阵营,发展成相互对立的局面。这样的乱相延续了十一年,并且从中央逐渐往地方扩大。一四七七年(文明九年),这个由中央所引发的乱事终告结束。由于这个战乱事件,京都完全荒废,幕府的威信尽失,更加速促进庄园制的崩坏。相对地,在地武士势力不断地强化起来,乃逐渐发展成“战国大名领国制”。多数的公家(贵族)为了逃离战乱,而暂时避居于地方,间接促成文化的地方普及化现象。
  战国大名
  战国时代,割据于各地的大领主。作为室町幕府权力基盘的守护大名于应仁之乱以后,领国支配权次第被其家臣之守护代、国人层剥夺而逐渐地没落。至战国时代末期为止,仍能维持其领国规模的守护大名有武田氏、今川氏、大友氏、岛津氏等数氏;追随主家(主君)而成立的大名则有后北氏、长尾氏(上杉氏)、斋藤氏、浅井氏、朝仓氏、织田氏、长宗我部氏、龙造寺氏、有马氏等众家。这些战国大名以国人、土豪层为给人,进而组织自己的家臣团,强化对农民的直接支配。这种专制支配遍及于领国一元内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包括分国法(家法)的制定、城下町的建设、土地户口的调查、工商业的保护统制、新田开发、灌溉治水、宿驿传马的整备等各个分野。因此,战国的社会是较前代的社会更有组织且进步的社会。另一方面,这样的进步社会也进而造就出能够统合各个大名的新社会。换言之,在战国大名相互激烈的斗争过程中,相继出现如织田氏、丰臣氏的大业,并有德川氏承继其后,塑造出近世的幕藩体制社会。
  室町幕府
  一三三六年(延元元年、建武三年)足利尊氏所开创的武家政权。至一三九二年(明德三年、元中九年)为止,日本一直停留于南北朝对立的时代,而其最盛期则属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应永年间(一三九四~一四二七年)。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有力守护大名连合政权的态势。然而,伴随应仁之乱的发生,幕府的势力乃逐渐衰退,最后退居成一介京都地方政权之类的存在。一五七三年(天正元年),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所追放,幕府的政权乃随之灭亡。
  镰仓公方
  又称为镰仓御所、镰仓殿。从一三四九年(正平四年、贞和五年)足利尊氏的次男/基氏替代其兄长/义诠进入镰仓入主关东,乃至一四五五年(康正元年)足利成氏移居古河为止,史称镰仓府足利氏为镰仓公方。从成氏之后,则改称古河公方。
  古河公方
  乃指足利持氏之子/成氏及其子孙。永享之乱以后,成氏被迎为镰仓府之主,却由于杀害了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而遭受幕府派遣的今川范忠所追讨,一四五五年(康正元年)投靠于下总古河,从此乃被称为古河公方。从成氏、政氏、高基、晴氏、义氏连续五代,内纷不断。政氏的时代势力一分为三,最后被纳入后北氏的支配下。虽然曾经以足利家的支流,具有较高的门第格式而保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一五八三年(天正十一年)由于义氏无嗣而断绝。一五九0年丰臣秀吉消灭后北条氏以后,哀怜其名门无后,乃将高基的弟弟/义明之孙/国朝许配给义氏的女儿,并赐给他们旧地三千五百石的秩禄。其子孙则改称为喜连川氏。
  崛越公方
  又称为崛越御所。室町幕府支配关东的重要机构之一。足利持氏灭亡后,被幕府认可为镰仓公方的成氏,于一四五五年(康正元年)背叛幕府而改投靠下总古河。为了追讨成氏,一四五七年(长禄元年)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弟弟/政知被命令下向关东。由于势力不足,政知无法进入镰仓,乃滞留于伊豆田方郡崛越,与古河公方成氏相互对峙,最后在此终结了一生。其子/茶茶丸承继其业,一四九一年(延德三年)被伊势长氏(北早云)灭亡。
  中世时期,守护的代官称为守护代。在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守护多半居于镰仓、室町,因此任国的事务乃委由代官代为执行。一般守护代多由谱代等有力家臣担任,因此他们很容易可以利用守护权限的行使,逐渐将领内的武士予以组织化。特别是室町时代中期之后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利用下克上的力量促进自我的领主化成长,甚至因而摇变成大名者,&&
则大有人在。例如,斯波氏的越前守护代朝仓氏、斯波氏的尾张守护代织田氏、上杉氏的越后守护代长尾氏皆为典型的例子。
  大之阵(冬之阵.夏之阵)
  一六一四年(庆长十九年)冬、一六一五年(元和元年)夏,德川氏分两次把丰臣氏歼灭的战役。关原之战后,掌握天下实权的德川家康为了压迫敌对势力的丰臣秀赖,一六一四年以方广寺的钟铭(以钟铭内文有诅咒家康的字眼)、以及旧丰臣氏家臣出身的浪人(失去主家的武士)结集于大企图举兵等问题为藉口,举兵讨伐。秀赖与周边的近臣、真田幸村等人固守大城,巧妙地掌控地理要害奋力抵抗。家康原本以填埋城的外堀为要件,愿意谈和,然而他竟违反约定,进而要求内堀也必须填埋,并且强要秀赖转封。一六一五年,两者间再重启战火。失去防御力的秀赖虽然努力抗战,但已是时不我与了。同年五月八日,大城陷落,殿.秀赖母子以自杀明志,丰臣氏正式灭亡。
  桂庵玄树.萨南学派
  一四二七~一五0八年(应永三十四~永正五年),室町后期临济宗的僧侣,别号岛阴,长门国出身。一四六七年(应仁元年)伴随遣明使天与清启入明,一四七三年(文明五年)回朝。回国之后,为了躲避应仁之乱,乃滞留于石见、筑后、肥前等地,克行释奠(祭祀孔子的仪式)、讲授儒学。一四七八年,被岛津忠昌延聘至萨摩的桂树庵讲学,间接开创了以后萨南学派的学统。有《外集》、《岛阴渔唱》等著作,流传于世。
  南学派.南村梅轩
  又称为海南学派,以研习朱子学为目的,兴起于近世初期的土佐,南村梅轩为其祖师。他们重视四书内涵,承继程朱之学,并坚守固持道学者的为学态度。
  又以地士、或国侍表之,即日本中世时期的土豪武士。他们并非是任职于幕府的武士,而是在乡土著并在当地拥有势力的武士。镰仓末期,非御家人、有力名主的势力抬头,随著幕府权力的衰退,他们便在乡村掌握实质的支配权,并逐渐走向小领主化,最后成为战国大名、或为其家臣、或为乡士,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至江户时代。
  贯高制
  日本中世时期表示土地面积的方法之一。对土地的课税额以钱(贯文)换算,并以其税额表示地积大小的一种方法。相对于此,石高则是用来表现土地生产额的方法。但是,生产物价值的换算率无法固定,因此纳税并不只有局限于钱纳而已。早期也有以对农民(以人为单位)课徵公事钱之数额、或是对农民的房舍.田地课徵赋税。中世后期之后,赋课的方式则改以段钱徵收法,并逐渐成为战国大名军役赋课的基础。太阁检地实施后,则统一以石高来表现土地的生产额。
寄亲.寄子制
  战国时代的一种虚拟同族血缘关系所构成的主从关系、或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称之。镰仓时代,在总领制基础上所建构的领主制里,总领将非血缘关系的武士也编入自己的旗下,从虚拟的亲子关系中确立上下之间的主从关系。室町时代之后,伴随大名领国制的发展,家臣团的扩充与统制的方策逐渐普及起来。战国大名中,如武田、今川、后北条等诸&&
氏,多以有力武将为寄亲;以在地土豪为寄子,编组成强大的军事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稳定的主从关系,不如以契约关系来表现,则更为适切。这种寄亲.寄子关系在封建社会中不仅适用于武士阶层,在村落、甚至近世以后都市的奉公人(长工、女中)等雇用关系中,也普遍被采用。
  分国法
  又称为家法,或是战国家法。战国大名为了支配自己的领国(分国),所自订的的一套法律。虽然不像古代的律令、或近代法那般地系统化,但是已经有其作为法典以及个别禁令、定书集成的形式出现。这些分国法受到镰仓幕府法、室町幕府法,特别是御成败式目的影响很大。即使如此,伴随室町幕府的衰退与庄园制的崩溃,大名便以自家独有的法令来推动领国统治,并致力于领主权的确立。随著时代的推演,分国法乃逐渐发展成江户幕府法、藩法,因此其与近世武家法有极深远的关系。一般视大内氏壁书为最早的家法,另外像今川氏的今川假名目录、伊达氏的尘芥集、结城氏的法度、武田氏的甲州法度、六角氏的六角式目、长宗我部氏的长宗我部元亲百个条等法令,皆为典型分国法的代表。
  喧哗两成败法
  封建时代的刑法之一。对于喧哗(二者间发生纠纷、暴力冲突)者,不问谁是谁非,冲突的双方都必须受到惩罚。室町幕府也好、战国大名的分国法也好,皆采行喧哗两成败法作为仲裁的原则。江户时代之后,虽然御定书中没有明文规定,但喧哗两成败法已经成为一种惯习法(不成文规定)继续残存下来。
  中世后期至近世时代,领主对于农民的保有地所进行的测量调查,称为检地。其性质很类似古代庄园制下的检注,丰臣.德川两政权时代,为了强化农村支配的基础,乃实施检地法。一五八二年(天正十年)在全国统一的背景下,乃彻底施行检地法,史称太阁检地。透过检地的实施,重新清算原有庄园制的支配关系,并制定一套新的租税体系、以及确立对农村的支配体制。到了江户幕府时代,修正了部份的太阁方式,订定检地条目。从庆长~元和年间(一五九六~一六二三年)至幕末为止,这套检地条目被适用于幕府与诸藩领内。检地的方法,首先将传统一反﹦360步改为300步制,并将1间﹦6尺3寸(但江户时代的石见检地、备前检地则定为6尺1分)、1间四方﹦1步、30步﹦1亩、10亩﹦1反,的计算法统一起来。派遣检地役人以村为单位,将每一笔土地依照其所在(小字)、地目(农田房舍等)、面积、等级(上、中、下、下下)、生产高(分米)事先公定,在一地一作人的原则下,确认纳贡责任者(名请人),登录于检地帐,称为绳打。这种做法在实施过程中,曾经引起农民激烈的反抗。
  指出检地
  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期间的检地法之一。大名规定自己领内的家臣必须主动申告其所知行的土地面积、以及作人.收量等明细。由于大名的立入调查几乎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多半都以指出检地的办法达成课税的目的。一五八0年(天正八年)织田信长派遣直臣强行要求兴福寺支配下的大和地方,提出指出的内容,在历史上相当有名。
  以城郭为中心,所成立的都市。中世时代,领主居所的周边所成立的聚落、町场(市集),称为堀之内、根小屋、山下。近世之后,则普遍称之为城下。十六世纪,战国大名配合其领国的统一,伴随著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领主下面的直属武士团与商工业者被强制集中于城下,乃形成城下町,并逐渐发展成领国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例如,今川氏的骏&&
府、大内氏的山口、武田氏的甲府、织田氏的安土、以及丰臣氏的大皆为有名的城下町所在地。到了江户时代,在一国一城令的原则下,从江户城开始,各藩的城下町被整备起来,武士团则强制必须定居于此。城下町成为藩域经济的中心,大规模的消费经济逐渐地发达起来,也成为近代经济的源流。明治维新以后,主要的城下町多设有县厅与重点学校,伴随商业都市化发展而持续繁荣下去。
  寺内町
  中世末期,净本真宗本愿寺派的寺院境内,所构成的发达聚落。本愿寺门徒为了与其他宗徒、或领主竞争,多在寺院周围挖壕沟、筑土居(以泥土所构筑的土垒),以保卫信徒僧侣,进而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的聚落。座落于大的石山本愿寺,可谓是寺内町的原型,其他如越前吉崎、越中井波、和泉贝冢等也极其闻名。
  乐市.乐座
  战国时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时代期间所采行的商业政策。配合应仁之乱以后商工业发展,战国大名将无所属的多数新兴工商业者纳入新的封建秩序下,以利统制。透过乐市政策,达到经济统一支配、繁荣城下町的目的。从免除市场税.商业税、以及废止传统“座”(同业组织)商人的特权开始,改行乐市制度,进而废止旧的座组织,改行乐座制度。乐市可以一五四九年(天文十八年)近江的六角定赖所建构的城下町石寺新市为例;乐座则以一五七六年(天正四年)柴田胜家的越前北庄的案例为最早的文献记载。其中,又以一九七七年织田信长在安土桃山城所公布的乐市.乐座法令最为有名。丰臣秀吉则彻底推动这样的新制度,一方面否定传统以寺社、公家的支配为中心所组织的座;另一方面则以城下町为中心,对工商业等新特权组合再重新编组。
  御成败式目
  又称为《贞永式目》,乃镰仓幕府的基本法典。一二三二年(贞永元年)北泰时下令评定众编篡,共有五十一条条文。式目收集了源赖朝以来的惯习法、判例,作为御家人权利、义务、所领诉讼等相关事宜的一套简易成文法,也是最早的武家法。原来所适用的范围只限于幕府的支配圈内,随著时代的推移,适用的范围乃日渐扩大。另外,配合时代的需求,在原有的条文之外,再以追加的方式制定新规范,一般称为《追加》或《式目追加》。.
captoo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刀剑的分级
& & 业物是指斩切能力好的刀。宽政九年(1797),远州浜松藩士柘植平助方理首先著书《怀宝剑尺》把刀的斩切能力作了分级。在选定过程中,得到了須藤五太夫睦济(据物斩手),山田朝右衛門吉睦(刽子手)的协助。书里记载的大部分是新刀之前的,没有关于新新刀的记载。斩切能力分为“最上大業物、大業物、良業物、業物”四个等级。下边就是归为最上大业物和大业物的刀。
最上大业物
古刀—备前长船秀光、三原正家(初代)、美浓兼元(初、二代)、备前长船元重、和泉守兼定
新刀—仙台国包(初代)、长曾弥兴里(虎撤)、多多良长幸、肥前忠吉(初代)、陆奥守忠吉、长曾弥兴正、助广(初代)、三善长道(初代)
古刀—高天神兼明、备前长船左京亮康光、备前长船修理亮盛光、备前长船与三左卫门佑定(永正)、藤岛友重(文明)、备前长船藤四郎佑定(天正)、备前长船彦兵卫佑定(永正)
新刀—加州兼则(元禄)、崛川国广、越前守助广、越前守信吉、崛川国安、加州胜国(初代)、和泉守国贞、贺州兼若(初代)、肥后守国康、主水正正清、近江大椽忠广、主马首安代、对马守贞重、坂仓言之进照包
以下的良业物、业物很多,省略。
值得一提的是和泉守兼定。它是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的佩刀。
& & 武田家的刀,是代表室町时代后期也就是战国时代的刀剑匠人美浓国关的和泉守兼定的作品。现在属于个人的收藏家所有,不过根据刀铭可以知道是武田家的祖传刀剑。
& &&&进入战国时代,刀剑的需求量比起前时代有了大幅飞跃。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有刀剑生产来供给,比如备前长船、丰后高田还有美浓的关。
& &&&二代的兼定是初代兼定的亲儿子,他和同时代的二代兼元(关之孙六)一起切磋琢磨,名声在全国都很响。永正元年受领了和泉守的官职,之后他的作品便受到战国武将的垂涎。后来山田浅右卫门关于“大业物”的评价中又把它归于“最上大业物”里边,所以战国武将认为使用和泉守兼定的刀非常合适。
& &&&到了江户时代,关孙六的知名度和人气更盛一筹,这可能是和他的名字“孙六”的平民性分不开吧!不过刀本身的质量他们两个人比起来确实没有很大的差别。
& &&&在去年的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的第46回重要刀剑指定会议上偶然发现了“和泉守兼定”。铭文是“和泉守兼定作”六字,刃长二尺四寸八分,又重又厚,身幅较宽,实在是豪华美观,令人震撼,全刀的平衡感用眼看上去极佳——战国武将的心理特征完全可以从这把刀上表现出来。武田信玄公把这把刀作为腰刀的原因也就很明显了。这把刀可以作为关的刀匠作品的代表。
& & 但是,关这个地方,从以上的二代兼定和二代兼元以后,刀的生产出现了分工制的特点,使得刀开始大量被生产,这些刀,被篾称为“束刀”和“数打物”。大量的斩切能力不强的、实用性的刀开始大量上市了。这些东西降低了人们对美浓刀剑的总体评价,是很遗憾的。这种情况在战国末期曾经全国性的出现,因为当时战争的规模相对更大,而各个大名的武装装备储存也告匮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浓地方的其他名刀匠的作品也现存,而不仅仅是保存了兼定和兼元的作品。这些美浓刀的风格对江户时代庆长年间以后的“新刀”影响很大。美浓的刀匠往各地移居,逐渐的成为了当地制作新刀的鼻祖,而名刀匠也是层出不穷。从上述的话可以大体知道战国末期的美浓刀评价低和价格便宜的原因。但是真正好的美浓刀行家是可以区分出来的,不会受到传说的迷惑而能真正领受到美浓刀的本质的内在美。
日本刀的鉴赏和佩戴礼节
&&一、用手指去触碰刀身
& &&&人的脂肪很难去掉,也会产生锈迹。
&&二、手里拿了刀而喋喋不休的讲话
& &&&手里拿着刀,嘴里不停的说话,吐沫可能会飞到刀身上——这是刀身长锈的一个原因。历史剧里边有的武士手里拿着刀的时候,嘴里含着怀纸(古代用一张软而韧的纸横折三次,竖折四次塞到怀里,作为写信或者现在的卫生纸的用途),这个虽然被认为是不切实的,但是确实有的人产生了这样的习惯,使其真的具有了这方面的意义而在鉴赏刀的时候常备怀纸。
&&三、把切先向着人
& &&&即使是开玩笑的时候也绝对不要这么做!把刀递给别人的时候,站起身子,把刀转过来刀柄向前,递给对方,让对方自己握住刀。等对方确实把刀握紧了,再松开手。
& && && && && && && && && & 刀的佩带和放置
& & 放刀的时候,刀柄要转向左面。这就是所谓的对客人没有敌意的和平的放置方式。注意这里说的刀柄向左不是把椽头指向左边,而是指的把刀刃向着自己来放置。如果想快速的拔出以这种方式放着的刀,那就得把刀翻转一下。总之就是说,普通人要想以这种方式一下子拔出刀来,是不太可能的。用右手握着刀鞘左手抽刀不就行了吗?但是武士是职业军人,所以被法律严厉禁止,因此规定刀是插在左边,而用右手抽出的。
& & 刀没有插在右侧的(镰仓时期的右手指是例外——当时的武士一般是一骑打的战斗方式,就是一人一骑对另外的一人一骑。当时武士们经常脚踩紧马镫,在马上站起身来射箭或者用长刀去刺敌人。两马交汇时,有的时候要掀开敌人的铠甲找准缝隙把刀刺进去,如果把短刀插在左腰,那么去抽刀就得伏下身子贴近马的脖子,这样不方便而且危险。上述说的腰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刀的佩戴方法具体是,刀柄向后斜着插入,用返角钩住腰带。抽刀的时候就像现在从裤子口袋里抽东西一样,右手很轻松的就可以搞定,还有的把刀柄朝下插在腰间,这样反手抽刀就可以更舒服的向对手的脖子抹过去把他的头削下来)。武士们走路是*左侧的,当武士们交错的时候,刀鞘因为是插在左边,所以可能会在狭窄的地方相互碰到。这样一来有些人的火爆脾气可能会引发一场争斗。这就是词“鞘当(为小事争吵,男人们争风吃醋)”的来历。这种情形下,刀用右手拔的话,预先把刀鞘朝着左边。
& & 还有,造访别人家的时候,在玄关处用右手把刀从腰带上取下,就这样拿着进屋。当上楼梯的时候如果很拥挤刀鞘会碰到别人,那也没有办法。进入客厅以后,把刀放在身体右侧,刀柄向前,刀刃向着自己,刀镡大约在和膝部平行的位置。一是没有敌意,二也是为了防卫尽量把刀离的自己近一些——如果有紧急情况,那就用膝部按住刀镡,把刀鞘从身体后边抽下来,然后迅速的向右测转动身体,把刀拿在手里应战。
& & 德川幕府时期,对武士的统治相当严格。在电视上看到的当武士们去江户城晋见将军的时候,穿着那种有长长后摆的裙裤的场面,是为了不让武士能够快速的奔跑。
古日本战争的常规形式和装备
古时双方交战,是以旗帜区分敌我的。比如源平交战,就是以红色和白色的旗帜区分——旗帜还起到振奋士气的作用。
& &士兵背后的小旗叫做指物,区分不同的队伍和兵种。比如信玄的传令兵背后的指物画的是类似蜈蚣的虫。大将的指挥处叫做本阵,一般是用画有大将家纹的布条(阵帷)围起来的正方形区域。本阵的周围竖起高达六七米的大旗,也叫做指物,主要是用来标示本阵的位置。大将本人有自己的旗标,叫做马印或者马标,一般由旗本手持保护跟随大将,大将坐定本阵以后,会把马印插在显眼的位置,鼓舞本方士兵士气。当然如果马印倒了或者被敌方抢走,那是很丢面子而且致命的——伴随而来的常常是本方士兵的全面溃败。马印不都是旗子,还有别的东西,德川家康的马印是一把金箔做的折扇。还有的武将用兜(头盔)做马印。
& &&&旗帜说完了,下边说说装备。普通足轻(农民组成的下级士兵)的装备很简单,一件胸铠,一*铁皮打的斗笠(阵笠),护胫,扎枪,还有背后的指物。由于需要大批量的装备,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粗制的而不太注意质量。
& &上等武士的装备就繁琐而且精良的多。兜(头盔)有很多种。传统的式样是铁皮做盔*,前部有锹形(类似月牙的装饰),有护颈,一般是三层的铁片或者竹片嵌缀的可以放下来挡住脖子也可以收起来。有的锹形是用鹿角做的,还有的兜全部用熊毛装饰,主要是震慑敌人和显示武将的威猛。面当是用来遮盖脸部的铁皮罩,往往有鼻子和愤怒的嘴的表情,还有的有假胡须,也是为了震慑对手。遮盖下巴和面颊还有脖子的叫做喉轮,可以防止箭钻进喉部。铠甲的式样更加繁多,下边的是古时候的大铠的图片。到了战国时代,大铠演变成了当世具足,更加紧凑了
& & 切支丹(天主教)传入以后,很多信奉的大名收集了欧洲的铠甲。但是这种铠甲很昂贵,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太重,对于重视灵活作战的武士不适合,所以一般只是作为收藏品。
& &早期的铠甲由于骑射很重要,所以做的很严密但是降低了灵活性。后来马上的争斗转为扎枪对扎枪,而且地面战越来越多,铠甲的形式也变为小巧和紧凑。去掉了图中很大的护肩,兜也加多了实用性,没有用的装饰也在减少。
& &平安朝时候的武将随身带有太刀、鞘卷(无镡短刀)、弦卷(卷起来呈圆形的备用弓弦)、铁扇(铁扇骨折扇)、还有军配团扇(指挥扇)或者彩配(木杆的一端有数根折叠的纸条)。后来由于弓的作用淡化了,武将也就不再佩带弦卷了。
& &再说说弓和箭。箭是放在背后的箭匣里的,箭匣绑在身上。有的箭匣有小格,可以把箭分开不至于都拢在一起不好抽。有涵养的武将有时会把墨盒和纸张放在箭匣的底部一个小格里,在战阵中随时拿出来抒发感想,写诗或者记录。弓装在一个很大的把弓全部包裹起来的弓囊里,斜跨在身后。
& &火绳铳传入以后,在日本国内迅速普及。仅仅几个月以后,近江的国有村就可以制作火绳铳了。用铁皮卷成长筒,外边包裹一层六角铁皮,作为枪筒,后部击发装置很复杂,小零件很多,不适合量产,所以火绳铳的价格一直很高。而且由于枪筒的制作工艺,爆管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大名们很快就认识到了火绳铳的威力。毛利元就攻打白鹿城的时候,就有30多人是被火绳铳击伤或者致死的。
& &战斗开始时,一方出来几个武士,用极其难听的语言对对手百般侮辱……主要是攻击对手在战斗方面的弱点,比如对方的箭不如自己的长诸如此类的话,或者自报家门夸耀自己的地位和以前的战功。然后对方也出来相等的人数对骂。等到双方的火气足够大,一方的某个人终于耐不住性子拉开弓把箭射出去了,战斗就真正开始了。经过一番混战,有的人开始后退,然后是更多的人后退,最后是全面的崩溃。武士的临阵退缩是不常见的,这被视为最大的懦弱,会被责令剖腹,但是在农民组成的足轻中经常出现。然后是另一方掩杀过去,直到把对手杀散或者俘获大将。
& &将领在战败后光荣的做法是自杀,但是也有投降的,会受到优待但是一辈子受不到重用。有时武将会遁入深山出家,“为来世祈求冥福”。
古今刀剑录
  夫刀剑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但以小事记注者,不甚详录,遂使精奇挺异,空成湮没,慨然有想,遂为记云。
  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川日月。
  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辛卯,三月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二寸头方。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寸。
  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周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长五尺。
  简王夷,在位十四年。以元年岁次癸酉,铸一剑,长三尺,铭曰骏,大篆书。
  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岁次丙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大篆书。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祇铜,铸二剑,名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
  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岁次庚午,铸三剑,长三尺六寸,铭曰神龟,多刻龟形,以应大横之兆。帝崩,命入玄武宫。
  武帝彻,在位五十四年。以元光五年,岁次乙巳,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铭曰八服,小篆书。嵩、恒、霍、华、泰山五岳皆埋之。
  宣帝询,在位二十五年。以本始四年,铸二剑,长三尺,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皆小篆书。
  平帝衎,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岁次辛酉,掘得一剑,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书。
  王莽,在伪位十七年。以建国五年,岁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炼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小篆书,长三尺六寸。
  更始刘圣公,在伪位二年。自造一剑,铭曰更国,小篆书。
  后汉光武秀,在位三十三年。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书,帝常服之。
  明帝庄,再位十八年。以永平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上作龙形,沉之于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章帝炟,在位十三年。以建初八年,铸一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厌人膝之怪。弘景按:《水经》云:“伊水有一物,如人膝,头有爪,人浴辄没,不复出。
  安帝祜,在位十九年。以元初六年,铸一剑,藏峨眉山,疑山王也。
  顺帝保,在位十九年。以永建元年,铸一剑,长三尺四寸,铭曰安汉,小篆书,后改年号。
  灵帝宏,在位二十二年,以建宁三年,铸四剑,文曰中兴。一剑无故自失,并小篆书。
  魏武帝曹*,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
  齐王芳,以正始六年,铸一剑,常服之。无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后有禅代之事,兆始于此,寻为司马氏所废。
  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一与太子禅,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一与关羽,一与张飞,一与赵云。并是亮书,皆作风角,处所有令,称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口,列七十二炼柄中,通之兼有二字。房子容曰:唐人尚书郎李章武本名方古,贞元季年,为东平帅,李师古判官因理第,掘得逼剑,上有章武字方。古《博物志》张茂先亦曰:蜀相诸葛孔明所佩剑也。乃改名师古,为奏,请为章武焉。盖蜀主八剑之一也。
  后主禅,延熙二年,造一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不获。
  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铜越炭作之,文曰大吴,小篆书。又赤乌年中,有人得淮阴侯韩信剑,帝以赐周瑜。
  孙亮,以建兴二年,铸一剑,文曰流光,小篆书。
  孙皓以建衡元年,铸一剑,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晋武帝司马炎,以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怀帝炽,以永嘉元年造一剑,长五尺,铭曰步光,小篆书。
  成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穆帝聃,以永和五年于房山造五口剑,铭曰五方单符,隶书。
  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于华山顶埋一剑,铭曰神剑,隶书。
  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小篆书,长四尺,后入于梁。
  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小篆书。
  后废帝昱,以元徽二年,于蒋山顶造一剑,铭曰永昌,篆书。
  顺帝准,以升明元年,掘得一刀,铭曰上血,其刀照一室。帝奇之,至二年七月,帝使杨玉候织女,玉候女不得,惧死,用以弒帝,果如铭。故知吉凶其征先见矣。
  齐高帝萧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长五尺,篆书,自制之。
  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长四尺,小篆书。
  梁武帝萧衍,以天监二年即位,至普通中,岁在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用金、银、铜、铁、锡五色合为之,长短各依剑术法,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并小篆书。
诸小国刀剑总在此
  前赵刘渊,以元熙二年,造一刀,长三尺九寸,文曰灭贼,隶书。
  后赵石勒,以建平二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三尺六寸,铭曰建平,隶书。勒未贵时,耕地得一刀,铭曰石氏昌,篆书。
  石季龙,以建武十四年,造一刀,长五尺,铭曰皇帝石氏,隶书。
  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隶书。
  前凉张實,造刀百口,无故刀尽失,文曰霸。
  后魏昭成帝拓跋犍,以建国元年,于赤治城铸刺刀十口,金镂赤治字。
  道武帝珪,以登国元年,于嵩阿铸一剑,铭曰镇山,隶书。
  明元帝嗣,以泰常元年,造一剑,长四尺,铭背曰太常。至真君元年,有道士继天师白,为帝造剑,长三尺六寸,隶书。因改元真君。
  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隶书。
  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工,铭曰神术,隶书。
  前燕慕容[人隽],以元玺元年,造二十八口刀,铭曰二十八将,隶书。
  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隶书。若别处之,则鸣。
  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长三尺七寸,隶书。
  西秦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曰建义,隶书。
  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背曰麟嘉,长三尺六寸。
  南凉秃发乌孤,以太初三年,造一刀,狭小,长二尺五寸,青色。匠人曰:当作之时,梦见一人被朱服,云:吾是太乙神,来看汝作云!此刀有献必鸣,后落突厥可汗所有也。
  南燕慕容玄明,以建平元年,作刀四口,文曰建平,隶书。
  西京李皓,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铭曰百胜,隶书。
  北凉沮渠蒙逊,以永安三年,造刀百口,铭曰永安,隶书。
  夏州赫连勃勃,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镂作一龙形,长三尺九寸,铭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宋王刘裕破长安,得此刀,后入于梁。
  周瑜,作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荡寇将军”字,八分书。
  蒋钦,拜列郡司马,造一刀,文曰司马,隶书。
  周幼平,击曹公,胜,败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董元成,少果勇,自打铁作一刀。后讨黄祖于蒙冲河,元成引刀断冲头为二流,拜大司马,号断蒙刀。
  潘文,拜偏将军,为擒关羽,拜固陵太守,因造一刀,铭曰固陵。
  朱理君,少受征讨,黄武中,累功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强杀,将此刀入于吴。
  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测。
  黄忠,汉先主定南郡得一刀,赤如血,于汉中击夏侯军,一日之中,手刃百数。
  钟会,克蜀,于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一。会死,入帐下王伯升,伯升后渡江,刀遂飞入水。
  邓艾,年十二,曾读陈太丘碑,碑下掘得一刀,黑如漆,长三尺余。刀上常有气凄凄然,时人以为神物。
  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斸玉如泥。及卓贵,示五官郎将蔡邕,邕曰此项羽之刀也。
  袁绍,在黎阳梦有一神授一宝刀,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绍解之曰:思召,绍字也。
  郭淮,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后遂为将军,及与蜀将战,败失此刀。
  王双,曾于市中买得一刀,卖人曰:得之者贵。因不见。双后佩之,为魏将,后与曹真一刀换也。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少林鱼头刀:全长三尺,形似鱼头样,是历代武士和僧徒炼武防身之器。
千牛刀:利刀的别称。《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庖丁宰牛数千头,所用刀仍锋利无比。故后世称锋利的刀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一·箴戒》:“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斩之。”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仪刀:唐代军刀。《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始为禁卫军使用,晋时称为御刀,隋代定名为仪刀,以木或金银制成,仅供帝王仪仗队使用,故名。《制兵·刀》:“仪刀,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隋为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柳叶刀:其刀身形似柳叶,故名。
连环刀:刀身宽大,刀背带环,环的数量不一,刀尖突出,锋利异常。护手圆盘形,紧裹刀身,刀柄稍弯,并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来虎虎生风,铃铃有声。
护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处有一月牙弯刀护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绞、格、拦、推、架等。
拍髀:因佩带时拍髀旁,故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笔直,刀刃弯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柄略弯。其用法与一般短刀相似。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国古代僧人出行时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杀生,故称戒刀。
巨刀:刀的一种。《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误,名曰巨刀”。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
大横刀:唐代短刀的一种。多为帝王所赐,佩者以此为荣。《新唐书·五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呼。”
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建平’,隶书。”
善胜:古代名刀。《梁书·陶弘景传》载:“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古代名刀,见“善胜”。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之’。”
腾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七圣刀:古代名刀。
大夏龙雀: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半垂: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蕴传》:“为广德令,欲以将领自奋。每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龙鳞: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百炼:古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古代名刀。宋·辅《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古代名刀。晋·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名刀。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
新亭侯:古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宝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郑刀:古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青犊: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鸣鸿刀: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孟劳: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神刀:刀的一种。相传为诸葛亮指挥下百炼而成。《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汉水钝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铁珠满,申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环者,乃是其遗范。”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泰山宝环刀:古代名刀。《列异传》:“仙人王方平,降陈节之有,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宝环,……曰:此刀不能为馀益,独卧卦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争与之。后果有与载钱百万清刀者。”
素质:古代名刀。《北堂书钞》魏文帝曹丕《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鸾刀: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铜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银装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
警恶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种。《三才图会》:“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后演变成现今短刀。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
削: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汉行于东周和秦汉时。《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刂,长尺,博寸。”
鬼头刀: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
钩刀:其式样与一般刀同。惟其尖上 而成倒钩状。《齐东野语》:“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田中。”
破风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背薄,刀柄弯曲。
麻札刀:《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
掇刀:《唐书·南蛮传》:“以千人为军,十军为部,强弩二首,枪斧铺之,劲马二百,越粮刀铺之。长戈二百,掇刀铺之。”
割刀:《礼记》:“割刀之用,鸾也之贵,贵其义也。”《正义》曰:“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温铜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追随笔》载:“传为明戎政尚书陆公完字遗物,恩陵赐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种。“猨”通“猿”。《隋书·礼仪志》:“行各二人,执金花师于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腰刀: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与藤片并用,故共称“腰也藤牌。”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龙鳞宝刀:全长三尺五寸,为历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净僧尼备此刀,明四海云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滚珠宝刀:全长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广会高僧备此刀,精此术也。
白杨刀:短刀的一种。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为宋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数民族兵器。有谓:“蛮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大理刀有铎销,柄部饰金,极名贵。
云贵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南刀,即大理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书犀毗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
壮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锋,锋与刃尖之间有三个凹形齿口,刃较为锋利,铁护手呈“S”形。柄以木制,长四寸半。铜制柄首呈棱形状。
阿昌刀:少数民族兵器。平时可弯曲而系于腰间。取用时则自然挺直。质地精良,尤以刀鞘与刀把制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铜制、银制之不同,饰以精美的传统民族图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种。后又称之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胁差。鱼皮贴香木为鞘。刀身长而窄,两面开刃,刀刃犀利,装饰精美。故宋欧阳修有《日本刀歌》赞之。苗刀刀柄较长,为双手执用,杖其锋利,故刀法较为简单,明代武术家程宋猷将其用法化入我国传统刀术,著有《单刀法选》,使之广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苗家演练时常以笋笙伴奏。
环刀:元代蒙古骑战用刀,其刀刃身略弯,柄小而稍扁,较犀利。
峒刀:少数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峒刀,西刀州峒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刀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
铦刀:古代婆罗门国用的短刀。《唐书·礼乐志》:“睿宋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府身就锋。”
傣族刀:少数民族兵器。在生产工具短砍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刀。这种刀极为锋利,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练功和自卫的武器。
景颇尖刀:少数民族兵器。景颇刀历来精细别致,种类亦多,长短不一。刀形有直、曲两种,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异。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几种。刀鞘为木质,工艺精美,有龙及其他花纹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铜或银箍。也有细竹蔑编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带作背挎之用。
傈傈族弯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这种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锋锐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黎刀,海南黎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代火影实力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