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陈二狗为什么离开上海都要离开上海

  节前随着大量车流返乡,上海这座一直让人感到拥挤喧闹的城市,春节期间将迎来难得的交通畅通。  记者从上海路政部门获悉,春节假期中,城市快速路车流规模预计会较节前工作日下降35%左右,交通运行总体平稳,这意味着像南北高架这样的交通干道春节期间将得到“喘息”机会,马路上也会变得空旷起来。而随着鞭炮禁令的实施,春节7天年假,上海将回归真正的宁静。(以上两段载录网上)  据说好象春节其间上海的外地人有1100万人离开上海,回自己的老家,我想说这1100万人不论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都将成为一线城市。  为什么非要来上海呢?  1100万人无论到那个城市,这个都将成为一线城市,带动这个城市的经济。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给你扔西部戈壁滩巴掌大小城去试试?呵呵
  楼主幼稚,这1100万你说让他们去哪里就去哪里啊?还一起去同一个城市,这1100万无论是到中国的哪座城市,都是短时间内无法容纳的下。你是在做中国梦?
  @打喷嚏的小叮当
02:48:07  楼主幼稚,这1100万你说让他们去哪里就去哪里啊?还一起去同一个城市,这1100万无论是到中国的哪座城市,都是短时间内无法容纳的下。你是在做中国梦?  -----------------------------  那这1100万人春节去了哪里?建设自己的家乡不好吗?经坛网友不是说了吗,上海就是靠这些人建设起来的,没有这些人,上海是小渔村......麻烦这些人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先,可以吗?
  三条腿的狗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你们是到处都是的两条腿的人,定位定定好!  不是什么地方需要你们,而是你们需要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让你们春节回家的时候能在家乡装装逼!
  人种是有优劣之分的,是优秀居民建设起了上海吸引来一大帮外地农村瘪三,而不是人多了城市就变好了  
  @瓦伦2017 6楼
03:27  人种是有优劣之分的,是优秀居民建设起了上海吸引来一大帮外地农村瘪三,而不是人多了城市就变好了  ---------------------------  两条挑拨离间工农关系的走狗!抵制日货、钓鱼岛、南海、索罗斯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吧?  
  国家源源不断的把资金给上海。所以人多。  
  @梦此一生 8楼
06:41  国家源源不断的把资金给上海。所以人多。  -----------------------------  对,根源在国家政策。这些人到很多城市就完了。他们的去向是国家政策决定的。造成上海离不开他们,他们离不开上海。上海人不喜欢他们,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去上海。他们就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都是土狗为了面子造几个现代化大都市造成的。  
  LZ说的完全正确,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个现象。上海的实际外来人口,远不止1100万。上海很多地方基本就是外地人的聚集地。老板是外地人,打工的是外地人,顾客也是外地人。做小生意的是 没办法只好追随着所谓来上海打拼发展的沪漂来这里做生意,因为生意是靠人的。沪漂们因为这个城市有个他们可以装B的名字叫“上海”,。所以,上海最不缺的就是人,上岗是靠相互比拼谁要求的工资更低。
  @落叶舞秋风a
03:07:42  三条腿的狗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你们是到处都是的两条腿的人,定位定定好!  不是什么地方需要你们,而是你们需要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让你们春节回家的时候能在家乡装装逼!  -----------------------------  他们即使在上海过着比在自己家乡,或者小点的城市更苦逼,艰辛的日子。但是 ,在亲朋好友那里还要胡吹上海陆家嘴,东方明珠,,。时间长了,看得没有漂到一线城市的同学 ,好友 一个比一个活得安逸,踏实。他们就更没脸回去了。他们只能挂在嘴上一句话来麻痹自己 “大城市机会多”。什么机会多啊?和你一起抢饭吃的机会多。直到面包的 压力压垮了面子的装B
  @落叶舞秋风a
03:07:42  三条腿的狗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你们是到处都是的两条腿的人,定位定定好!  不是什么地方需要你们,而是你们需要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让你们春节回家的时候能在家乡装装逼!  -----------------------------  @eden-02 09:33:46  他们即使在上海过着比在自己家乡,或者小点的城市更苦逼,艰辛的日子。但是 ,在亲朋好友那里还要胡吹上海陆家嘴,东方明珠,,。时间长了,看得没有漂到一线城市的同学 ,好友 一个比一个活得安逸,踏实。他们就更没脸回去了。他们只能挂在嘴上一句话来麻痹自己 “大城市机会多”。什么机会多啊?和你一起抢饭吃的机会多。直到面包的 压力压垮了面子的装B  -----------------------------  有道理
  看到地域贴就恶心。外表鲜亮不代表有素质。
  楼主太low, 1100万人是随随便便跑进上海的吗?是随随便便到别的城市去的吗?
  @徐舟6-02-02 20:06:15  楼主太low, 1100万人是随随便便跑进上海的吗?是随随便便到别的城市去的吗?  -----------------------------  难道是上海人民请你们来的吗?
  惊闻上海地铁增设大批警力流动查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人不准坐地铁,本来还想喷一下上海警察,转念一想,这也是被逼的啊,你看上海地铁越来越多的外地盲流抢手机,你说一个手机值几个钱?三天两头的在地铁人流这么多的地方上演奥运会百米民间竞赛运动,丢人不?还国际化大都市呢,形象啊形象~~~哎~~
20:06:15  楼主太low, 1100万人是随随便便跑进上海的吗?是随随便便到别的城市去的吗?  -----------------------------  @kihara
13:36:03  难道是上海人民请你们来的吗?  -----------------------------  上海人民是打不垮滴,这不,房租上涨50%~!够外地人喝一壶的了吧?挖哈哈~!
20:06:15  楼主太low, 1100万人是随随便便跑进上海的吗?是随随便便到别的城市去的吗?  -----------------------------  @kihara
13:36:03  难道是上海人民请你们来的吗?  -----------------------------  @南方热死鸭
14:03:27  上海人民是打不垮滴,这不,房租上涨50%~!够外地人喝一壶的了吧?挖哈哈~!  -----------------------------  没事 还有梦 哈哈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愿意到北上广深为首的一些大城市打拼,即使过的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是不是这个社会体制的原因使大家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才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手机上看见这个问题,于是到电脑前来怒答,因为感触实在是太深了。我估计我会写很长。中间夹杂了很多个人感情,结论在最后。  答主男,2008年某三流西安民办大专毕业,怀揣了2000块钱,我买了一张火车票,来到上海。这里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甚至因为跷课,当时的学校暂扣了我的毕业证。我到上海唯一的理由,是喜欢互联网。在这里,我合租在有9个人合租的一套房。小单间月租金650块钱。房间里只放得下一张床和一个笔记本电脑。  7月的太阳实在太热,求职问路基本靠12580。每周末去上海体育馆的招聘会,遇见突如其来的暴雨,浑身湿透根本不是个事,每天奔波而惶恐,我连毕业证都没有谁会要?  一个月之后我遇见了我工作的第一任主管,那天我求职时迷了路,步行走了一公里,找到面试公司的时候满头大汗。整个衣服湿透的,头发上的汗跟洗过了一样,中暑几乎站不稳,他递了我一杯水,然后让我聊了聊对SNS的看法,估计是他可怜我的落魄,他给老总打电话说暂时不要我的毕业证,先看看我的工作表现。  我进入到一家非常优秀的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工资只有1800。但我丝毫不介意,第一次参加例会,身边有了一堆来自迅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同事,知道了产品经理的这个职位,那人比我小两岁,是公司从盛大挖来的,他会用Axure,会用思维脑图,开会时能迅速提炼精髓,有着清晰的产品分析能力。分析互联网比我透彻的太多,遇见了正规军的我第一次明白,天外有天,我那点以往炫耀的知识根本连入门都算不上。  早晨6点半起床,挤地铁,为了节约,基本中午不吃午饭。别人去吃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上顶楼的天台,对着上海的高楼大厦发呆。租住的住所卫生间的浴室龙头需要9个人共用,每天晚上做饭需要排队,上厕所的马桶只有一个,时间长就会被室友骂,电淋浴器的热水,别人用完了你就要等好久。每天到家写分析报告到夜里两点,困得不行就把闹钟设置到早上六点,然后睡觉。四个小时睡眠对我来说足够。当当满300-150的的时候,买了一大堆互联网的书狂补,周末,参加各类的产品经理聚会,不敢说话,只坐在最后安静的听。听他们分析,讲一堆我压根不明白的词,然后记在本子上,回家用百度查。  国庆长假,离家近的同事都回家,我一个人替全部门的同事加班,3倍工资的待遇让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魅族m8。  幸运的是我遇见了我一辈子的两个好哥们,公司里的一个PHP程序员和一个广告销售,我们三个人就像《中国合伙人》中的三个人那样一样形影不离,他们俩都是上海人。销售在我眼里算半个富二代,但特别努力上劲,比我在上海见过的很多外地人都要努力,这哥们与人打交道的人,各方面想法都更真实,本地人也有底气,他帮助我在各种情况下度过难关。经济,事业,感情......为了我们的项目,他甚至住在公司里过,程序员是个特别老实有点内向的男孩,执行力强很适合做程序员,总之,我们三个好的穿一条裤子。  付出当然要有回报,2010年,团购刚刚兴起,我们开始负责公司里的团购导航,这是公司的一个很重点的项目。我们三个每天都像打了鸡血,那时候从没有考虑过是否和公司给的待遇对等,我们都抱着创业的理想做。销售去北京出差,我俩聊产品从晚上8点打到12点,四个小时的长途,他会将访问客户第一手的资料给我,我迅速做产品要求,然后提交程序员,程序员加班当晚就做产品迭代。有时候半夜两点我们会突然想到点子,然后我会打电话讨论,加班到夜里三点是太经常的事情,张江满满的路灯和空无一人的街道,然后挡车送下属回家,再回家睡几个小时,接着赶到第二天公司上班。有时在夜里一点发现一个页面bug然后打电话给技术。他也会立即起来改正。  这是上海工作的人对工作的执着,绝大多数的人,只要是他份内的工作,你多晚打搅他都不会怪你,而且很负责。三个人的拼命很快有了回报,几年的时间,我变成这个项目的经理,我有一个近十人的小团队,他俩也都是各自业务的骨干,  上海的生活节奏很快,你感觉自己有一天不努力就会落后,这让你有了动力拼命学习,她的配套设施很好,张江楼下的便利店有很多24小时服务,你能在加班到半夜三点饿了的时候下楼钻进任意一间吃关东煮或者让店员用微波炉加热一个鸡块便当给你。  职位和收入上来之后,生活状态也变化了,周末可以去田子坊和女朋友逛街。从世博会看各国风光,去ChinaJoy找萌妹子拍照,去崇明岛抓小螃蟹,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去松江大学城喝咖啡,坐在小店里看日落。自由的自己带着女朋友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我的工资可以轻易的买得起IPAD,IPHONE,网购的东西基本第二天就到了,而且包邮。  我也遇见了很多我这辈子都佩服的人,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充满智慧,穿着时尚得体,说话恰到好处,做事井井有条。男男女女都好聪明,遇见他们你就会觉得,我也要努力变成这样。  再后来,搞销售的哥们开始带着我见客户,吃饭聊天,教我克服自己的弱点与人交流。过于内向是我的弱点,有了他的帮助,内向的我敢在公司战略会议上发言,为团队争资源,争利益。团队有一个正牌的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硕士和上师大的新闻学硕士。是的,作为他们的经理,我是西安一个三流野鸡民办大学差点没混上毕业证的大专生。  离开的时候。月薪10k。每年14个月工资,我知道这个工资在上海并不算高,但,其实,我觉得她对得起我自己的努力,至少我所在的公司,节假日3倍工资,晚上加班有额外工资,餐厅有免费的面包饼干方便面咖啡火腿肠,免费早餐。各种制度严格执行。  周围有同事收入比我高,但他们也确实比我强。学历,工作能力,为人处事。我输的心服口服。然后只要快速学习就好了。  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她不问你的出生,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她只看你是否努力,真的。  ——————华丽丽的分割线——————  2013年5月,母亲查处患肺癌,胸腔积液止不住,几乎丢了性命,我为了母亲离开上海,回到家乡,在这座并不算小的,我曾生活了20年的城市,我发至今无法适应。  家里的条件并不差,父母早年做生意,遭遇火灾,但我的生活还是并不拘谨的。作为独生子,家里父母自住一套房,05年给我买了一套房结婚用,去年公务员分房又买了一套出租。加上早年购买的在外出租的几个商铺,当然,这些东西,每一分,都是父母这辈子的血汗钱。我在上海的拘谨,只是因为我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不愿在毕业后花父母的钱,事实上我做到。  家乡属于三线城市,经济上并不是落后太多。但回来后的我还是很不习惯,公共车基本不准时,服务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办酒店入住,我在等房卡,两个服务员在商量中午吃什么。等办好了进到客房,才发现上个客人走了房间没有收拾。要知道这并不是小酒店。鹿港小镇忙的时候,吃一个菜要催三次以上,服务员一脸的不情愿,餐厅服务员的服务让我时刻有种想要投诉的冲动,想起在上海的红辣椒,普通的川菜馆,服务员时刻观察你的举动,帮你脱掉大衣,帮你倒茶。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很认真的生活,于是,有些时候,开始对家乡失望。  首先是没有合适的工作:  回到家乡后,我的职业工作并不好找,家乡因为物流和互联网落后,电商落后不是一点点。后来,母亲不顾我的反对,送礼托关系把我搞到了机关,事业单位。一年以后可以拿到事业编制。上班,没完没了的上班,维护稳定。上班基本没事做,有食堂有宿舍,所有的东西都不用花钱。就是不让你回家。好几天回一次家,只能在家待一天。有时候感觉自己像在养老院。你不需要太好的电脑知识,会重装windows设置打印机和路由器,在这里就是专家。会淘宝,简直就是大神。  其次,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  每天,机关服务大厅都有一些不满意的群众,有的吵架有的哭闹,我刚去的时候非常惊讶,但同事都。甚至好心的提醒我:不要管。管了就是你的事。  机关的小领导很势力,给我安排各种工作,在这种机关单位,你有能力,那你就多干活,没有能力你就混日子。反正月底大家拿的工资一样,一段时间后她知道我是某个领导的亲戚,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什么都不用我干,还立即给我评了先进,让我哭笑不得。  你必须承认,这就是小城市的工作现状,你努力上劲根本没用,因为,谁该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领导说了算,人脉和后台就是一切。  于是,新来的非编制临岗合同工,拿着全机关最低的工资,干着没完没了的活。大部分拿到编制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游戏,吃饭,睡觉,聊天,上网。  再次:你的仕途完全是巴结和拍马屁,而周围的人都劝你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新上任的机关领导,每天的工作就是斗地主,每天中午都和某上级下派领导聊天,然后帮领导洗碗献殷勤,三个月后,他迅速升成了主任......回家后我诧异的跟母亲提起,母亲说很正常。反而认真的找我谈话,说我太死板,不懂得溜须拍马。我无法辩解,三观崩溃。  最后,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公务员:  我有一个亲戚,托关系进了警察系统。35岁的他收入4000多元,开着20多万的车,,单位有食堂而且伙食很不错,却永远和一堆朋友去外边吃,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人脉。因为看上一套别墅但父母不给买就和父母吵架。经常问父母要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母亲无比羡慕,认为他很优秀,他是公务员,出门有排场,有灰色收入,生活有保障,这一切深深的伤害着我的心,我有时候特别想离开家。只是,我舍不得化疗后身体虚弱的妈妈。一方面她年轻时候一个人干着两份工作,白手起家到给我准备了两套房子若干间商铺,把这辈子的一切都给了我,另一方面却又在试图更改我的价值观,告诉我要在机关时刻防着别人,要学会溜须拍马。她不许我做生意,不许我找私企的工作,只想让我进机关吃大锅饭。  这真的不是我家的个例,是几乎这座小城所有人的价值观。任何的事情都要靠关系。  而且,这里有一群,是一大群三观基本一致的亲戚,茶余饭后的话题就是谁家条件好谁家孩子收入高谁家媳妇抽了婆婆一耳光。参加家庭聚会没完没了的教育你学会溜须领导,要圆滑处事,要多懂点脑子不要那么善良,你不参加家庭聚会就是你不懂事你不合群。  除非你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办。  其实我知道,原本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看不懂我的内心的想法,他们没有经历。也许我也不懂他们的良苦用心。我回来的半年几乎没有跟父亲讲过话,因为他一直固执的觉得,那么多人在北上广打拼,有几个人拼成功了?还是回家乡做个公务员吧。  他们要的就是你回家,有份铁饭碗的公务员工作,找一个能照顾你的善良姑娘,赶快结婚生个孩子,过他们眼中完美的生活。生活本来就该是平庸的。  如今的我就生活在这种种不如意中,在看似富足却有些苦楚不安的状态下生活,我知道,我永远不会为了升职而去拍领导马屁给领导洗碗,我无法成为自己原本最看不起的人,我在机关单位永远没有前途。  我更知道我有一天会回上海的,哪怕会变成房奴按揭。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房,因为我有理想。留在上海,让我的后代有更好的生活,已经是我此生最大的理想。  回答你的问题:  我也知道家乡安稳,衣食无忧,在家乡我不需要一分钱贷款,买辆好车拉着姑娘过平凡的生活。吃吃饭看看电影。每月1号的时候穿着大拖鞋到租客那里收租子。  我也知道北上广房价高也许要做一辈子房奴,买杯豆浆还要排队,坐地铁挤得像汉堡包,买辆车还要摇号,一个破车牌8万块。  那年幼稚的为了省钱不吃早饭的自己付出的代价就是如今每年体检都要观察随时准备切除的胆囊上的息肉。  你以为我不解亲情,为了一点钱放弃家乡到4000公里以外的城市拼的昏天黑地,看不到父母日益的年迈,就是为了回来过年聚会的时候喝着咖啡笑着告诉你我收入比你高?  你还说我虚荣我自私我价值扭曲?  我知道,再也遇不见那个陪我住650一个月的房子,给我做饭学削土豆皮弄伤手指,我发烧时整夜跪在地下给我换毛巾的女孩子了。  我再也遇不见为了一个页面的用户体验几个哥们争得面红耳赤约好下班吃火锅边笑边骂对方傻逼的铁哥们了。  再也没有在办公室被经理骂的狗血淋头然后回到家努力改一个用户体验报告到半夜2点半的自己了。  那些放弃了家乡富足生活去一线城市打拼的,都是有理想有希望的孩子,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各个领域改变的希望。  大城市奋斗的孩子和那些小城市养尊处优的孩子,到底是谁才是价值扭曲的?你倒是说说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很多人要离开上海,为何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杨羚强 吴若凡
业界称,抑制房价是上海的长期艰巨任务,但是上海人口的终极目标只有2500万,为什么房价调控那么难?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1月29日,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去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今年将坚持调控政策,同时在供应结构上增加中小户型供应。这已是去年十月以来,上海市政府领导在房价问题上的再一次表态了。业界称,抑制房价是上海的长期艰巨任务,但是上海人口的终极目标只有2500万,为什么房价调控那么难。
不只限制流入,也要鼓励流出
上海城市人口2500万如何实现,很多人认为这里面有两种假设:
1、人口只许流出,不许流入。那么按照现在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到2040年上海将只有1500万常住人口。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上海会因此从繁荣,走向萧条。
2、不对上海人口的流入进行限制。那么按照过去十多年上海的平均人口增速,到2040年上海人口将达4000万,公共资源或许会过度饱和无法承担。
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在限制人口流入的同时鼓励一部分人口流出。&人口规模减速意味着淘汰低收入人群(比如上海提出2016年将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但人口素质一定会提高,这将提高购买力,有利于上海住宅中高端方向发展。&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龚敏就指出。
离开的本来就不打算买房
那么,哪些人可能会离开上海?
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则指出,2016年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全年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以建筑业为例,目前上海90万建筑工人,60万是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未来建筑房屋的方式从工地建设变为工厂组装,对建筑工人数量的需求会降低。
中原地产的研究部门援引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暗示,落后产能的行业从业者,有可能&被逼出&上海。
在上海产业的调整过程中,势必有一些原来的常住人口,需要离开上海,去其他城市谋求发展。以建筑业为例,目前上海90万建筑工人,60万是外来务工人员。如果未来建筑房屋的方式从工地建设变为工厂组装,对建筑工人数量的需求会降低。结合上海市统计局的统计,可以确定,这些离开的上海人口,将是那些专业技术含量较低,知识也不能满足上海未来发展的工种。
具体说来,目前,水泥、平板玻璃、钢铁(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电解铝、船舶等五大产能早已存在产能过剩现象,而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业内专家江翰告诉邦爷,重工业部门,诸如钢铁制造和民用船舶业的产业工人会逐步被淘汰。此外,随着随着汽车制造业走上了新能源道路,原有的流水线工人会被淘汰一大批。
实际上,根据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见,这次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主要是农民工。截至2010年,上海897.7万外来常住人口中,有79.4%的人口是农民工,他们主要从事上述淘汰落后产能的制造加工、工程施工、运输操作等行业。但农民工基本不在上海买房,他们多以租房为主。
但是上海鼓励落户的人才,却是中高端住宅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不仅有很强的购买需求,还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有他们在,上海的房价焉能不涨?
编辑:王婷婷 审核:杨羚强 终审:蔡战波
24小时排行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开上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